六年级作文500字题目是【民俗民风】写别的地方的小吃也可以!!

六年级作文500字题目是【民俗民风】写别的地方的小吃也可以!!,第1张

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妇女的服饰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浓郁,而且各地不同。但束发、筒裙和短衫这三样则是相同的。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羊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傣族妇女的束发不同于苗、瑶等族的束发,她们是将头发打成发髻顶于脑后,或稍偏于脑的一侧,这种发髻一般不束带,有的仅鹎 梳子或顶块花头巾。傣族妇女的筒裙,式样象水桶一样,与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等族不同的是,以长到脚背为特点。傣族妇女的短衫,尤其是西双版的窄袖短衫,更独具民族风格,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衫身,除紧身外,长仅及腰部,后摆还不及腰部,少许脊背外露,时隐时现,为整个服装增色不少。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染齿,将牙齿用黑烟染成黑色,被傣族妇女认为是一种美,如同男女纹身一样。在西双版纳外,随处可见黑齿的老年妇女,但在青年人中已不见了。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西藏,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面是祖国相对比较偏远的地方,那里交通不便利,高原反应明显,适合旅游但是很多游客在这里却不能长住,关于这里的文化,多得是谣传,许多人只是为了看风景前往,对这里的文化知之甚少,但是藏族文化的魅力却一直吸引着我们,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藏族文化吧!

提到藏族,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天葬转经筒还是活佛又或者是神秘的仓央嘉措

今天是我们环驾中国之旅第10天了,也是九寨沟黄龙跟团三日游的最后一天了,前两天的行程已经玩了黄龙风景区和九寨沟风景区,今天的安排是购物中心和藏族家访。

对于旅行中的购物,我向来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没有办法,报团有约束,按导游的要求,我们还是去了卖黄龙玉和藏药藏族土特产的地方,不过好在这里没有强买强卖的现象。

不过,人一旦到了一种特定的购物环境,购物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很多时候自己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我们团的很多大叔大妈,口口声声的说什么都不买,到头来却一个个买了这个买那个。

我们还好,因为去过很多地方,很多东西都买过了,对于景区的这些东西也不感冒,就是最后到了牦牛肉和吃的东西的区域,我们都没有控制住,按照导游说的,可以免费品尝牦牛肉的各种做法,试吃也管饱。我们一路品尝着各种口味各种花样的牦牛肉制品,还有糕点、乳酪制品,还真吃饱了。后来对比了几家的产品,买了一些牛肉干之类的。

购物终于完了,到我感兴趣的环节了——藏族家访。走进藏族同胞的家,去看看他们生活的地方参观他们的家,我们要拜访的是扎西措的家。扎西措是一个美丽腼腆的姑娘,脸上洋溢着少女般羞涩的笑容。我们一下车,她就很热情地跟我们介绍了自己,然后带着我们走向不远处她的家。

扎西措家的院子有一个铁门,有高高的门槛,她告诉我们门槛是不能踏的,门槛象征着佛祖的双肩,踏了门槛是不吉利的,所以要迈过去。

走进院子,发现围着院子堆着整整齐齐的一堆柴火,扎西措告诉我们,在藏家家家户户都会留有大量的柴火日常做饭烧火使用,而柴火的多少和堆放的整齐情况反应了这家的女主人是否勤劳,扎西措家大大小小的柴火都堆放得又高又整齐,她的阿妈一定是一位特别勤劳的人儿。

我们随着扎西措走进她家的厨房,一间不大的屋子,里面有炉灶有烟囱还有碗橱,而且有一套沙发,这才知道原来厨房和客厅是共用的。因为这里海拔太高,天气寒冷,厨房会暖和一些,客厅就安排在厨房里。除了沙发之外,她还专门为家访的游客准备了很多小凳子。藏家是讲究男尊女卑的,所以按扎西措的意思,男游客都坐在沙发上,而女游客都坐在小板凳上。

我们围坐在一圈,扎西措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藏族的文化和习俗,包括藏家人的思想各方面。

首先提到的就是洗澡。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以为藏族人一生就洗三次澡,出生的时候,结婚的时候,死去的时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上面所讲的几次,他们叫“洗礼”,是一种很庄重的仪式。虽然说在高原地带,确实不能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样洗澡很频繁,但是绝对可以保持清洁。

藏族人现在还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制度,一般是姊妹共一夫,或者是兄弟共一妻,这个大家可以自己上网查一下,扎西措害羞地表示自己和丈夫是一夫一妻,当年是在藏族盛大的节日里被丈夫骑马抢走的。藏族人几乎不离婚,对感情是比较忠诚的。

扎西措已经育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已经6岁,儿子才满2岁。藏族是不实行计划生育的,他们听活佛的,活佛说多生好,于是他们就多生,她的计划是生4个孩子。

藏族人生孩子不能在自己家里,因为他们觉得生孩子见血是污秽的事情,所以以前都是在牛圈里分娩,即使是贵族也不例外,现在稍微好点,多数在房子附近搭一个帐篷,不管什么天气,都不能在家里分娩。藏族妇女生完小孩儿是不做月子的,只要能动了就立马开始干活,家里的所有事情都要做,还要带孩子,而且还要照顾男人。她们在生孩子前,也不会住院什么的,她们的母亲会告诉她们“只要多干活孩子自然能轻松生下来”,所以她们不会剖腹产,因为她们觉得在肚子上划一刀是会伤了命脉的,当被问及是否会出现难产的问题时,扎西措表示,藏家讲究因果,是你的就是你的。

对于孩子的养育,他们多半都是散养,不会出现一家几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的情况。因为民风淳朴,所以不会担心孩子被拐骗等问题,至于孩子有时候乱吃乱喝,藏家的孩子都壮如小牛,扎西措很自豪地说。

家里生了孩子,不会像我们一样宴请宾客,办酒席什么的,亲戚会自己来送祝福,不会送红包什么的。藏族人一般没有姓氏,只是有名字,而且名字多半都是活佛取的。一般爷爷奶奶都会给孩子准备三样东西:银碗,银筷子,银勺子。藏族的男人几乎每个人身上都会装有一个银碗,那是为了在放牧的时候,检查水源是否有毒,是否适合在该区域放牧,同时也保证自己的安全。

对于藏族人来说,银是他们的必需品,不仅男人有银碗,女人还有银腰带。一个女人的银腰带越亮,说明这个女人越好。女人在怀孕之前,银腰带是裹在外面的,等到怀孕了之后,银腰带就会被裹到衣服里面直接贴着肚子,因为银是有吸收皮肤毒素的作用,所以藏族人的身体都很好。

藏家人多半是去寺庙看病,他们的寺庙和我们平常见到的不一样,他们的寺庙里供奉着活佛,僧人不仅学佛法,还修医学,文学等学科,藏医也是出了名的。而且在寺庙里看病多半是不花钱的,因为他们挣的钱,至少有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都是捐给寺庙里的。扎西措说,她的工资是1200一个月,其中500是捐给寺庙里的,藏族人全民信佛,家里的碗筷都是开过光的。

谈到老人,他们讲究“在世孝”,也就是当老人在世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就好了,不会在他们去世后大办酒席,更不会花钱去买墓地。当老人健在的时候,所有人都要尊重,有吃的要先让老人吃,而不是像我们一样会先给孩子吃。他们从小就给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要求孩子必须尊重老人长辈,正因为如此,藏族人很多都是不分家的,兄弟几个都在一起住,扎西措说她家兄弟姊妹5个,虽然有些已经结婚了,但是都没有分家。藏族的老人去世后,一般钱财都会捐给寺庙,不会给孩子留财产什么的,更不会造成子孙争抢财产的问题。

谈到死亡,就不得不说藏家的丧葬。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天葬。其实,藏族人有最高级别的塔葬,主要是一些活佛或者高僧使用的一种丧葬方式,另外还有水葬,火葬,天葬等。一般我们对天葬了解得最多,天葬是指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天葬台,一般尸体会头朝下朝西,然后天葬师诵念超度经文后切割尸体,最后尸体拿来喂秃鹫。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躯体的分离,拿最后的肉体喂秃鹫,是对世界的最后布施,体现了佛家的舍身布施精神。藏族一般不会土葬,只有一些强盗小偷或者罪犯才会使用土葬,这样的人死后要被别人践踏,灵魂不能上天堂,家里人也会抬不起头。

藏族人很有信仰,很懂得感恩。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发现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毛主席的画像,门外也有五星红旗。扎西措说,藏族人一生有三个最想去的地方:第一个是北京,他们想去北京看看毛主席,去瞻仰这位废除了藏族的农奴制、解放了农奴的伟人,很多藏族人一生的心愿就是一定要去一次北京,那是无比自豪的事情;第二个是西藏,因为那里是灵魂的故乡,他们一定要去布达拉宫朝拜;第三是海边,因为地处高原,没有见过大海,所以他们把这里的湖和池子都称为海子,包括九寨沟里各种海的称呼,都是因为他们特别想看到大海。

扎西措说,他们的一生一定会有一次朝圣,从家里开始,三步一扣,一直到西藏的布达拉宫,很多老人都去了,回来的时候还是要三步一扣,这个过程差不多要历经八年以上,很多老人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如果朝圣者死在了路上,其他的朝圣者会敲掉他的牙齿,继续上路,帮忙把他的牙齿带到布达拉宫,在藏家,他们认为牙齿是人身上最有灵性的。

谈到自己的家庭,扎西措说藏家的长子都要去寺庙出家为僧,为家人祈福的,自己的哥哥现在在印度进修,回来就会是活佛了,非常自豪。他们非常知足,过得很快乐,她也经历了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时被压在石板下面,后来被救出来,她的愿望也是能到北京,到拉萨,到有海的地方,但是现在她还仅仅只去过读书时所在的成都。

后来,她和我们还聊了很多,还教给我们一些藏医的治病方法,直到导游催我们,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返回成都。

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我觉得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也许有很多我们很难接受,但是也有很多是我们欠缺的,对于藏家文化,我相信在接下来的西藏之旅中,我会了解更多。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菽:采集。糜:蓄糜)。《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据应劭(公元178)的《风俗通•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史记•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他首先引了吴均(公元467-520)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同时,闻一多又举了几个文献上的例子来支持他的学说。这些记载也都显示,端午的起源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闻一多据此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传,吴越是断发文身之国。至于断发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龙子”,以避免伤害。《汉书•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应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图腾祭的日子。也就是说,一个龙的节日。

这些说法固然解释了某些特定的现象,但若将其中任何一说,视为端午的单一起源,则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遗憾。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恶日及龙图腾,都是端午可能的源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互相融合,直到屈原传说的加入,为它们添上了新的动力,端午才从此茁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因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起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端午节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240-约299)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王溥(922-982)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他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唐书•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880-956)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李淖(约八八○以后在世)的《秦中岁时记》记载:“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溤贽(约九○四前后在世)的《云仙杂记》卷一引《金门岁节记》也说:“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约803-863)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公,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的端午节物,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1147)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约1225-1264)的《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宋人的巧思还不仅限于此。同样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们也会加点花样,使它的外形艺术化。吴自牧的《梦梁录》(序于1274年)卷三记载南宋杭州的端午:“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也有人以泥塑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悬在门上辟邪。“天师”及“虎”是未朝端午最常出现的两种形象,因为他们的外形威猛,足以镇慑邪魔外道。同时也可看出道教对端午习俗的影响。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驱毒的五毒符,逐渐加入装饰的成分,成为妇女钗头的点缀。沈榜的《宛署杂记》(一五九三年)第十七卷记载:“妇女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钗头”。这一类的钗头饰,在清朝江南一带称之为“健人”或「豆娘」。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为“女儿节”。《宛署杂记》第十七卷记载:“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此俗似乎仅见于北京。

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张岱的《陶庵梦忆》(1646年)卷五记“金山竞渡”: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敁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

杨嗣昌(1588-1641)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辟恶。

西湖的龙舟则分为两种。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着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竞赛用的龙舟则绕着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尽管历代都有在端午节捉虾蟆制药的习俗,似乎一宜要到明朝,才有朝廷的太医加入这个偏方的阵容。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1635年)卷二:“(五日)取蟾酥。”取蟾酥的方法是以针刺蟾两眉之间,使蟾蜍分泌白色的乳状毒液,再以竹片刮下保存。据说蟾酥可治疔疮、恶肿。

另一种民间辟虫的偏方则是饮菖蒲、雄黄酒。除了喝以外,也把雄黄酒在帐之上。顾禄的《清喜录》(一八三○年)卷五:“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端午节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宜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葅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李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上,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1895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冲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淅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做客傣家竹楼

  西双版纳的橄榄坝,是傣族人聚居的地方。一个个傣家的自然村寨连成一片,寨与寨之间的界限看上去并不明显,也无太阔的距离,它们被绿荫掩藏着。若从高处俯视,那郁郁葱葱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寨子中的缅寺佛塔和一顶叠着一顶墨黛色的竹楼屋脊。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寨子是橄榄坝上较大的一个寨子。

  这些迷人的傣家村寨占据着橄榄坝这块风水宝地,孕育出了西双版纳美仑美奂的自然景观。真难以使人相信,在这麽遥远偏僻的边陲,竟有这麽美的地方,牵人情怀。要不是少多利的一再催促,我真的会忘记自己是人在旅途。

  到了橄榄坝,是要去当地傣族人的竹楼看看的。我发现,几乎是在每家的竹楼旁,都长着一些树干看上去黑呼呼的树,其枝桠都被刀砍的参差不齐,一问,才知道这便是西双版纳那有名的铁刀木树。这种树又叫“挨刀树”,它砍了又长,越砍越长。一般是每三年砍一次,一生可砍上百次,树龄可达600多年,它的生长速度每年在三、四米左右。傣族人很注意保护环境,他们在竹楼周围植下这种树,砍下来的枝桠可以当作柴薪。因为这里作饭开水全靠烧柴,所以,每户人家就靠这种树来解决燃薪之需。有了这种树,人们便不用再去砍伐其它树种,从而使得当地的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傣族确实是一个有神明的民族,他们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就有了这种对生命深层的认识,并一代代传承至今,使得这里保持着永远不败的茂盛。

  西双版纳处在北回归线的高压带上,从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与其在同一纬度的西亚和北非,如今都是被黄褐色涂抹的沙漠地貌,而这里却是一片生命的绿色。

  走进西双版纳,走进这橄榄坝,绿,便是这里永恒的主题。傣族人很清醒,没有绿,便没有自己的小竹楼。

  我们在少多利的引领下,走进了这绿荫掩映下的小竹楼。宽阔的院子里,用一些木柱子平地支起一座竹楼。竹楼分上下两层,看上去象是“空中楼阁”。下层只见有支撑竹楼的木柱,而不见有围墙,前后左右都与院子相连通着。据说,这样能起到良好的通风和散热的作用。上层是傣族人居住的地方,离地面大约有2米高,有固定的木梯相连。

  看见我们的到来,坐在院子里的傣家姑娘便悄然起身,在楼梯前习惯性地脱下自己的鞋子拾阶而上。少多利告诉我们,傣族是一个非常爱清洁的民族,无论什麽人来到傣家,上竹楼时都必须把鞋子脱在楼下,以免弄脏了他们的卧室。我们把鞋子脱在楼梯下,蹬梯来到上层进入客厅。这傣家姑娘便在客厅里迎接我们了。

  傣家的客厅,光线都很昏暗,但很柔和,客厅的采光主要来自四周那不大的小窗户。仿佛早就安排好了似的,客厅中央就摆好着一张小矮桌,上面摆满了金银玉器的各色饰品,还有刚刚沏好的茶供客人品饮。傣家姑娘美丽漂亮又文静大方,她说她们家有兄妹仨,哥哥已经出嫁,她和妹妹还未成家,她的爸爸就是这个寨子的寨长。她象一个训练有素的讲解员一样,她的普通话很好听,灵巧的舌头尖轻轻地舔贴着上齿与你娓娓道来:“这个竹楼呢就是我的家,各位毛多利,你们来到我的家呢就成了我的客人。我们傣家人是最好客的,这里有泡好的糯米香茶,是我们这儿的特产,你们可以随意品尝,不收费的。要是好呢,你们可以带回去些,比商店里便宜的多。。。。。。”她一直在讲着,她说她家的卧室是不能让生人随便看的,因为傣族人认为生人看了自家的卧室会把生人的灵魂留在卧室里,这对主人是犯忌的。要是生人看了卧室,那就必须留下来做三年苦力了。她介绍着卧室的情况,说傣家人是几代住在同一个卧室里的,他们隔帐而不隔墙,因为傣家人认为,卧室里隔了墙那是不和睦的表现。她又指着竹楼里的几根柱子,说客厅里的这根柱子是吉祥柱,客人过去摸一摸,会有好运带给你;而在卧室里的那根柱子则是通天柱,是不能摸的,那是家里的亲人去世后供其灵魂升天用的。这麽一个小小的竹楼,还有这麽多的故事,听的我们都如痴如迷了。

  屋子里很闷热,一本正经讲述着的傣家姑娘已有汗珠流在粉面上,同事中有人提示要她搽一下汗,只见她不动声色地说:“没关系的,这屋子里有些热。现在我给各位毛多利介绍一下桌子上的这些手工艺品。这条银腰带呢是我们傣家女孩子成家的标志,只要你看到傣家女孩子腰里系着它,说明这个女孩子已经成家了。它是妈妈送给女儿的,很好看的,你们看看嘛,是纯银的,不贵,200块,可以买回去做个纪念嘛。这个手镯呢是沙金的,大的150块,小的80块,这些都是我们在澜沧江淘出的沙金做成的,不会是假的。你们也可以买几个回去嘛,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个小姑娘,还真有些商业头脑呢。她还没等客人说些什麽,便又继续说:“我们这里的东西都是真的,我的话也是真的,我不会骗人的,骗人就上不了天堂了,要下地狱的。”

  还在我来云南之前,就听朋友讲过这竹楼里傣家姑娘讲的这一番话,如今听来,竟是那样的耳熟。是不是这里你每进一个竹楼,她们都是用这同样的话语和表情在向游人这样讲述呢?我问少多利,少多利只是笑而不答……

  ====================================

  竹楼风情

  美丽的西双版纳,曾留下我流连的脚步,我喜欢它四季的美丽风光,尤其是那风情万种的傣家竹楼……

  偌大的坝子,除金黄的稻田以外,到处是密密莽莽的青,到处是潮卷浪翻的绿。遥望天尽地边,偶尔才露出一抹空明的山影。从绿浪中,只要觑见

  绿阴覆地的大榕树和葱茏的凤尾竹林,便必定有风情万种的傣家村寨。因为傣家竹楼,总是深藏于绿火焰般的葱绿中,犹如一个在绿杨影里,用纤纤细丝绊惹春风的“小家碧玉”。那旖旎的万种风情,那悠然的恬美多情,常常令我忆起!

  傣家人居住的竹楼,近些年来年年更新。原汁原味的傣楼———由竹脚、竹壁和竹片铺地的竹楼已经不再多见了,只有偏远贫困的傣乡才能偶见。代替它的是瓦顶木竹楼,一座座呈正方形的楼层,坐落在20多根或者30多根粗大的木桩上,木桩约有两米高,木桩全用榫头衔接,坚固结实,足以抵御亚热带频繁的季风和悠长的雨季。

  傣家居住的竹楼,都掩映在自家果树繁茂的园子里。傣家竹楼的门始终敞开着,偶尔举家外出,也只用竹门闩把门别住即可。攀满牵牛花和仙人掌的竹篱笆将竹楼不规则地围住,椰子树、槟榔树、木瓜树、芒果树、香蕉树满园子都是:栀子花、粉团花、依香花、糯占巴、金石斛花香满整座竹楼。

  闲逛于傣寨,热情好客的主人会唤你到竹楼小憩。你刚在编织精巧的小藤篾凳上坐下,温柔似水的傣家姑娘会婀娜地走来,给你送上刚沏的香酽的糯米香茶,弯腰轻轻将茶盘放在小竹篾圆桌上,对你投一好客的嫣然一笑。

  园子里,竹竿敲打树梢的声响和姑娘痴痴的笑声唤醒了你。俄顷,主人捧来了一串芬芳扑鼻的香蕉,几只金**的芒果和木瓜,把你面前的小竹篾圆桌挤得满满,一如傣家人满满的情谊!假若你“赖”在竹楼不想走,老奶奶便会拨旺火塘,在铁架上煮起让你馋不能忍的酸巴菜,灶房里也响起大嫂亲手奏响的锅碗瓢盆交响乐,顷刻间,竹筒香米饭、香茅草烤鱼、火烧干巴、酸笋煮鸡、油炸青苔……令你垂涎三尺,你可以用荷叶当碗,用手抓饭抓菜,好好领略一番独特的傣家风味饭!

  最妙的是在傣寨过夜……

  酒足饭饱后,坐在竹楼的晒台上纳凉。巨大的仙人掌从楼下直矗而上,凤尾竹飒飒摇响,芒果树伸手可触,依兰香温存地舒放着阵阵幽香……三四个傣家少女也坐在竹楼的晒台上绣制香包,两朵并蒂的莲花,缀上缨络的四个小角,再缝上一根长长的吊绳,里面填满各种香料。问之何用?羞涩地回答:丢包呀,送与情郎,像把自己的心给他一样。

  月上柳梢头,竹楼上便要演出一出令人销魂的“串姑娘”爱情剧,傣家称之为“猎少”,傣家少男少女恋爱的方式。

  晚霞渐渐被坝子中的绿色融尽,高大的香蕉树叶姗姗地把皓月托起,竹楼前的葱茏的凤尾竹林里,忽然传来小伙情意绵长的歌声,伴和着唧唧虫鸣,随晚风飘得很远很远。柔婉的歌声,流淌着很强的乡土气息,软软柔柔的,像一只拨弄你心弦的手……只要曾经听过,那原汁原味的傣家韵味,准能永远缠绵在你善感的心中……

  夜深了,还下起毛毛雨。姑娘们用流蜜的双眸,从竹篾笆墙缝里瞻望自己的情郎,看到情郎还痴痴地站在芭蕉树下时,姑娘笑了!流蜜的双眼里闪现着七彩的阳光,手拿一条红棉毯,婀娜地走下竹楼,走向如痴如癫的小伙子。小伙子情急地接过红棉毯,一下子裹住羞涩的姑娘,双双或隐蔽于大榕树下,或坐芭蕉丛里,花香正馥郁,月光正融融,两颗相爱的心尽化作倾诉衷肠的千言万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907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