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是什么?

金缕玉衣是什么?,第1张

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盛行用“玉衣”作殓服。玉衣又称“玉柙”或“玉匣”,以编缀玉片的金属丝不同,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3种。据《续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王、诸王、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古书上说,玉衣全部重叠如鱼鳞,用长约一尺的玉札缠裹。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实物来看,

金缕玉衣

全身均用长方玉片联缀而成,而用大玉片做足底。

1968年河北省满城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金缕玉衣,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的两套金缕玉衣。这两套玉衣都是由2000多块形状不同的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共用金丝约1800克。玉片的大小和形状是根据人体各部的不同形状设计的,所以外貌和人体一致。玉片绝大多数呈长方形、方形,少数为三角形、梯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等。每块玉片都要磨光、钻孔。这两套金缕玉衣制作的工艺水平相当高,有的玉料切缝仅为03毫米左右,玉片上的小孔直径有的仅1毫米左右。

制成一件这样的玉衣,按现在的工艺水平推算,也需一名玉工费10年的工夫。可见这技术的高超,工艺的精美了。

共有以下几首:

1、《金缕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明日歌》

作者:钱福    朝代:明代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3、《杂诗》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题弟侄书堂》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5、《短歌行》

作者:曹操     朝代:魏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中国玉器文明长河之西汉金缕玉衣

中华文化,宛如一条长河,上下

五千年的历史,悠久而长远。在那深远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五千年的文明,更是塑造出一个文明古国的形态,它凝聚了中华儿女的智慧,成为了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中,中国在这条长河中,玉器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且具有价值。中国素有“玉器之国”的美称,开采历史非常悠久且分布地域广阔。它从时间段来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那时候掌祭祀大权者,多用珍贵的美玉制作祭祀用的器具,礼拜神祇祖先。它从最早的祭祀用具发展到现在的装饰品和艺术欣赏品,深刻的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玉器,例如:玉质佛像、玉质项链等。从考古出土的玉器制品数不胜数,有战国的青玉高足灯、西汉的玉奔马、明代的“一捧雪”玉杯、元代的渎山大玉海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西汉年底所出土的一个玉器,而它也是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玉器,人们称它为“金缕玉衣”。它是玉器中的佼佼者,现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资料所显示,“金缕玉衣”在1973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它的一身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人的形状,由一身金**的“小方玉”构成,人们称它为“玉柙”。它被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有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盗掘中被火烧过,这件玉衣是受过焚烧后的劫余之物,但色泽却更为缤纷。“金缕玉衣”的用处是提供给古代皇帝和高官贵族去世后所穿之服,并且是最高等级殓服,其下还有“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古人在性别方面也极为重视,先后出土了两种金缕玉衣,都是在刘胜墓出土的。一件极其肥大,具有很明显的男性特征,而另一件则小一点,后经考证为刘胜王妃窦涫玉衣。金缕玉衣从整体上来看,是整体的,平整不可拆分的。但是它是可以拆分的,可以拆分为头、手臂、腿等部位,每一个小方块拼凑起来,而每一个小方块上面都是有花纹雕刻上去的,而中国的花雕技术也非常的久远。金缕玉衣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的繁琐和仔细,玉片上有许多的金丝,而编缀玉片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据考证所用的金丝一般长4-5厘米,最细的金丝直径只有008毫米,只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细度,分布在手套各处。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 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那么,为什么要用玉来做殓服呢。查阅资料终于明白,古人认为玉是属于极寒之物,在人死后穿上它,尸体不会腐烂,尸骨不朽,而永世长存。所以古代的皇帝运用玉来制作,但是为了凸显皇帝的至尊地位,以至于用金丝缭绕。

金缕玉衣的出现,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是当时等级制度化的表征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丽遗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玉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将它美化做成饰品,外观美丽,还被赋予廉而不刿,瑕不掩瑜,气如长虹,等多种品格,成为道德的象征,具有广博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古代玉器作为物质文化被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装饰、医药等领域。作为精神文化,以玉喻德,为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必将对现在和未来发生深远的影响。

 说起古代皇帝谁的儿子多,今给您请出几位瞧瞧。据传说,周文王有100个儿子,其中99个亲儿子,另加上个义子。不过这数儿瞅着有点儿忽悠的意思。要说最可信,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康熙皇帝儿子多,那就是有据可查的了。老爷子活了快七十岁,统共生了35个儿子,活到成年的有24个。这还说的是秃小子,再加上20个闺女,就有了55个儿女。要说起来,康熙的老伴儿也多,老爷子一生册封过三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二位贵妃、十位妃子, 还有嫔、贵人、常在、答应四十四位,要叫起真儿来55位儿女还真不算多。

  再往前倒,历史上最风流浪漫的唐玄宗李隆基,据说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说起李隆基了,要论儿子他不是历代皇帝中最多的,但要论起杀儿子,也算是有一号。哪个儿子不顺着他,拽过来就杀。据说,杨玉环成为寿王妃的两年之后,唐玄宗为了家长里短儿的事,一天里就杀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个亲儿子。不知是没得杀了,还是怎么的。再怎么怒也不能拿杀儿子咋法子啊。

  而唐太宗也有14个儿子,女儿21个。在唐朝以后的宋朝,也有位皇帝儿女也够可观的,那便是宋徽宗。他老人家有儿女65位,其中31个是皇子。

  要论起儿子最多的,前面这些位都不算什么。陈朝第四位宣帝陈宣递陈顼那可是相当的多,光儿子就有42位,历史记载的这些位儿子是:陈叔宝、陈叔陵、陈叔英、陈叔坚、陈叔明、陈叔卿、陈叔献、陈叔齐、陈叔文、陈叔达、陈叔坦、陈叔彪、陈叔雄、陈叔重、陈叔俨、陈叔慎、陈叔虞、陈叔平、陈叔敖、陈叔兴、陈叔宣、陈叔穆、陈叔俭、陈叔澄、陈叔韶、陈叔匡、陈叔纯、陈叔谟、陈叔显、陈叔隆、陈叔荣、陈叔睿、陈叔忠、陈叔弘、陈叔毅、陈叔训、陈叔武、陈叔处、陈叔封、陈叔陵。

  还有位汉朝的皇帝,也就是三国里的刘皇叔的祖先,中山靖王刘胜据说120个儿子。如果是真的,那可是登峰发造极、首屈一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冠绝古今了。您想啊,如果光儿子就百多位,他媳妇料定也少不了。

  说起中山靖王刘胜,光说您可能对他没什么印象,但要说起有位穿“金缕玉衣”裹尸的主人,您必定不陌生,此人便是刘胜。《汉书》上说他是“为人乐酒好内”,就是又好酒又好色。除了喝酒,想必就是没事生儿子玩了。他死后穿的“金缕玉衣”的玉片就有2498片,而串起玉片的金丝就有1100克,合二斤多金子。

  就这么个能生儿子的皇帝,他爷爷汉文帝刘恒就显的功力不足了,一生只只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汉景帝刘启、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和梁怀王刘揖。

  上面说了这么多皇帝生儿子谁最多的事,细想起来挺有意思,您说这皇上闲的没事就在后宫生儿子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925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