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讲一下中国古墓有关于"金缕玉衣"的来历和作用?

谁能讲一下中国古墓有关于"金缕玉衣"的来历和作用?,第1张

金缕玉衣 jīnlǚ-yùyī [jade burial suit]出土于中山靖王墓中。 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按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镂、铜缕。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可见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玉衣的一种。用金缕编成, 汉 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用为殓服。由于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这三种玉衣在考古工作中都有发现。 河北 满城 汉 中山靖王刘胜 夫妇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玉匣”)入葬。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帝王级)、“银缕玉衣”(诸侯王级)、“铜缕玉衣”(公侯级)。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1]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金缕玉衣”是汉朝时期的寿衣,也就是说是死人穿的衣服,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价值有多么高。在中国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金缕玉衣,比如河南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等。

第一,“金缕玉衣”的材质。

金缕玉衣是汉朝时期的产物,是汉朝君王或者是贵族去世以后,死者穿的殓服,它的整体外形是人形的,一般穿这种殓服的都是一些身份特别高贵的人,整件衣服是用金丝缝制而成的,而它的面料就是玉片,造价非常的昂贵,因为太过于奢侈,曹丕上位以后,下令禁止使用金缕玉衣。

第二,“金缕玉衣”的作用。

金缕玉衣一开始因为造价高,能够彰显尊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人认为金玉可以保证人在死了以后,尸体不会腐坏,而金玉还可以让人精气不散,能让人死了以后到达另一个世界,尤其是汉朝的时候,玉的地位很高,相当于是身份的象征,而金缕玉衣也是最高规格的殓服。本身古人用金缕玉衣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尸身不腐,让自己死了以后也能享受极乐世界,可是金缕玉衣不仅没有实现这些愿望反而还给人带来灾祸,引来盗墓贼的光顾。

第三,“金缕玉衣”的所在。

曹丕上位以后,金缕玉衣被禁止使用,多年以后,考古学家在对古墓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了金缕玉衣的存在,而且保存的相当完整,可能是因为古代对玉的使用限制,再加上金缕玉衣是尸体身上的东西,所以盗墓贼才没有偷走他,现在我国好几个博物馆都收藏有金缕玉衣,比如说徐州博物馆,当年徐州出土一个金缕玉衣,徐州博物馆用了很长的时间,把金缕玉衣给修复好,并且展览在博物馆。还有河南博物馆也有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盛行的一种葬服。据记载,两汉时皇帝和贵族死后,都要用玉衣作为葬服。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国内不同地区先后发掘出10件玉衣,但都不完整,只是一些零散的玉片。1968年在河北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窦绾夫妇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保存完整,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成套玉衣。它的出土使我们对汉代玉衣的形制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

金缕玉衣的外观和人的形体一样。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玉片之间以金丝加以编缀,故称“金缕玉衣”。刘胜的玉衣肥大,腹部突鼓。玉衣全长188米,由2498块玉片组成,所用的金丝重约11千克。窦绾的玉衣比较瘦小,做成衣服的样子,所用玉片较大,玉片之间以织物、丝带编缀而成。玉衣全长172米,由2160块玉片组成,所用金丝重约07千克。从刘胜玉衣个别玉片背面残存的编号数字推测,玉衣的制作可能使用了人体模型。有些玉片的背面残存玉璧的花纹,玉衣手套中握着玉璜。由此可见,当时制作玉衣的作坊可能是综合性的手工业作坊,不仅制作玉衣,还制作玉璧、玉琮等。

金缕玉衣是汉代手工艺品的重要代表,它标志着汉代手工艺品的制造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对于金缕衣的了解,我们大多是了解自《金缕衣》那首唐朝诗歌。而对于金缕衣到底是什么?考古人员在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和定陵中发现答案

在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里面的那件金缕衣是属于武则天的,这件金缕衣是用当时最好的蚕丝织成的,而且这些丝线之间还夹杂着大量的金线。因此这衣服看起来就是金光闪闪,耀人眼目的。而且考古人员还发现这件金缕衣在接触空气之后颜色迅速变得暗淡,但这也让人证实了这件金缕衣是使用纯金制成的。而这样的衣服也只有皇帝才可以穿得起。

而史料中记载的那些达官贵人以及演员所穿的金缕衣,和这些皇帝相比穿的金缕衣肯定是不同的。可以说金缕衣是中国史上最早的奢侈品之一了。而且这还是一件有价无市的衣服。也正是因为金缕衣的昂贵,才会有这么一句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莫取少年时“来劝人珍惜时光。

但要值得一提的是金缕衣和我们所熟悉的金缕玉衣,其实并非一个东西。金缕玉衣是用玉片拼成人形,再用金丝线串在一起的,而金缕衣是完全用金线织成的衣服。但这还不是金缕玉衣和金缕衣最大的区别。

这两件衣服最大的区别是金缕玉衣是给死人穿的,可以说是殓服的一种。而金缕衣则是给活人穿的,而且金缕玉衣并非是这件衣服原本的名称,在《后汉书》中的金缕玉衣其实是被称为玉柙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黄金和美玉的赏识程度高过一切。每个人都想拥有它们,帝王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和地在他们的穿戴上都用金线和玉品。就连他们的殓服也要用金丝和玉片制作。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盛行于汉代,是汉朝皇帝及皇亲贵胄在去世后用于穿戴的殓服。它也被叫做“玉匣”或者是“玉柙”,玉衣体现了拥有者身份等级。用金线和玉片给皇帝和近臣穿的殓服称为"金缕玉衣",而级别低一些的贵族就会使用银线、铜线编造。

据《西京杂志》记载,在西汉文景统治时期,金缕玉衣在当时是最高等级的丧葬殓服。帝王下葬都会用“珠襦玉匣”,它的形状似铠甲,用金丝连接,玉匣其实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说的金缕玉衣。古代的人十分相信,玉能够保护尸骨千年不腐,同时金玉还象征着身份之高贵。

在汉代金缕玉衣是地位和身份时的象征。我国考古人员先后在河南、江苏、河北等地挖掘出了十余件金缕玉衣。这些金缕玉衣分别收藏余多家博物馆。目前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院,有四件金缕玉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山靖王刘胜与他的妻子的那两件金缕玉衣,是最具代表性的金缕玉衣,除此之外还藏有中山孝王刘兴与中山怀王刘修的金缕玉衣各一件。徐州博物馆收藏的金缕玉衣是在楚王陵出土的,这件金缕玉衣是目前出土的年代距今最为久远,玉材的使用数量最多,玉质最优良,工艺最为精美的一件金缕玉衣。临沂市博物馆收藏的刘疵的金缕玉衣是最为特殊的金缕玉衣,它没有主干与四肢。梁孝王的金缕玉衣分别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商丘博物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78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