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陵墓被盗了吗?

汉武帝的陵墓被盗了吗?,第1张

汉武帝的陵墓有被盗了很多次,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次。

1、茂陵的陪葬品是非常巨大的

《晋书·索缚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因茂陵的陪葬品是非常惊人的。

2、被赤眉军盗发过。

据《后汉书·刘宣子传》记载:赤眉起义军进入关中,攻占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发兵西征,“逢大雪,坑谷皆满,上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秽。”

公元26年,被刘秀打败的赤眉军为了鼓舞士气,专门去挖对手刘秀祖坟以断气时运,再一次“光顾”了茂陵。

3、被董卓盗发过。

董卓曾下令大将吕布盗掘西汉诸皇陵。至于吕布盗掘诸陵的详细情况史无记载,则不得而知。

4、被黄巢起义军再次盗发

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为了筹集军饷,他们将目标指向了茂陵。这次盗掘茂陵地宫,起义军搬运了3天才撤走。

5、至于关于茂墓的民间盗墓,和上述三次比起来,还是不值一提的。

因为汉朝王室墓里值钱的东西特别多,不光顾他们光顾谁?

从徐州楚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就可以看出,汉朝王室的生活是有多奢侈。当时的盗墓贼又不傻,什么东西值钱他们很清楚。

像这样的一件金缕玉衣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物力才可以完成。由于等级制度,所以还有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但对这些盗墓贼来说,值钱的并不是他们身上的玉片,而是那些金线。

除了这金缕玉衣,每个王室下葬的时候还会有大量的陪葬品。汉朝文化并不是特别繁荣,所以他们不会像唐朝宋朝皇帝下葬的时候还带些书画藏本,全都是金银珠宝。对这些盗墓者来说,这些王室墓不是坟墓,而是巨大的宝库。

所以说,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能不要还是不要了,免得被人家惦记,死了也还要被人家给打扰。

古人认为玉器有特殊的效果。玉覆盖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可以保护尸体和防止腐烂。西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九窍,则死人为不朽。”这一声明揭示了当时人们使用葬玉的目的。葬玉是指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作的葬玉制品,主要包括玉衣、玉磊、玉柄、九孔塞、玉枕、玄璧和镶玉棺。

(1)玉衣。也称为“玉匣”和“玉押”,通常是皇帝、统治者和高级贵族死后的葬服。它们是用金属丝线佩戴的玉石制成的身体覆盖物。据说身体可以防腐,可以分为金线玉衣、银线玉衣、丝线玉衣和铜线玉衣。

(2)玉琀。也称为"含玉"、“口琀”、“饭含”,是埋藏在死者口中的玉。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玉琀。商周时期,玉琀包括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期,玉雕包括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大约任何一小块玉都可以用作口含。

(3)玉握。也被称为“捧玉”,它是死者手中的葬玉。汉代常见的玉器有猪形即“玉豚”和“玉猪”。

(4)九孔玉塞。古人认为堵塞“九窍”可以防止精气从身体中逸出,使身体长生不老。耳塞、鼻塞和肛门塞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被零星发现,而完整的九孔塞则在西汉中山王刘胜夫妇的墓中发现。

(5)玉枕。顾名思义,它指的是死者的枕头。

(6)玄璧。玄璧是一种深绿色或青色的玉。墙上通常刻有两周的装饰图案,内周刻有蒲草或漩涡图案,外周刻有动物头或凤鸟纹图案,玄璧也有三周的装饰图案。这种玉通常以一定的排列组合放置在墓主人身体的前后,并用带子连接。

(7)镶玉棺。它比前面提及的葬玉相对罕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36802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 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