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亮的石头是玉石吗?如何判断石头是不是玉石?

发亮的石头是玉石吗?如何判断石头是不是玉石?,第1张

发亮的石头不一定是玉石,水石看起来很亮的,曾经我不懂区分石头和玉,去新疆网红河捡玉,刚去捡的前三天,基本每天捡的都是水石,水石看起来不只是发亮,还看起来非常透明,在水里面看起来很透,我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捡的都是水石,只有少部分是玉,玉是比较油的,

这些是我捡的新疆和田玉糖青白山流水原石,肉质细腻,油光可鉴,手感温润,打灯就特别的亮,如果是石头的话,就看不了里面的光,就比较暗,之前我捡了很多水石,都觉得都是玉,非常高兴,拿到露营地给老师傅看,都说是水石,难免新手去河道里捡玉都会捡水石,基本上来捡玉的人前两天都会捡,因为不认识玉,我跟着营地的老师傅学习了一个星期,才慢慢的认识和田玉。

和田玉的品种其实很多的,有糖青糖白,白玉,青花玉,草花玉,青玉,黑皮,还有老唐,这个网红河的玉的品种还是蛮多的,最常见的就是糖,我个人比较喜欢糖白糖清,

这些料子都是我在网红河捡的,算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了,基本上每个打灯都是很亮的,油光满面,手感比较好,肉也非常细,碱性比较重的那些就是垃圾料,看起来表面有一层白白的,垃圾料一般都是在营地的时候就处理掉了,但是我的还有很多垃圾料都是放在家里面的,还有几百公斤,准备以后送点给粉丝,因为垃圾料其实做东西的话做不了的,这些小精品看起来还是蛮不错的,玩手把件,雕刻都很好,颜色纯正,我是准备把它收藏起来,捡玉时间长了,基本上的玉都认识了,朋友们,你们还有什么识别?水石和玉的区分,欢迎朋友们互相交流

可以通过观察石头的结构、硬度、颜色、声音、了解产地等方法来辨别石头是不是玉石。

1、石头结构

可以用强光手电筒观察,贴近石头看结构,玉石的透光度会远远好于普通石头。如果打灯看是半透明状甚至全透明状,说明结构细腻,是天然玉石的可能性大,照光后完全不透明大多数为石头。

2、石头硬度

天然玉石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硬度普遍高于普通石头,用小刀划一下,普通石头看似坚硬,却能刻出划痕,而玉石是划不动的,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3、石头颜色

天然玉石的颜色纯正自然,在自然光下具有光泽感,而普通石头在光照下颜色不自然,并且不具备光泽,是根本无法与玉石相比的。

4、石头声音

使用玛瑙棒轻轻敲击,真的玉石是天然形成同一物质,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普通石头仿制的玉石是后期加工完成物质,敲击声音显得低沉。

5、了解产地

最后也可以看石头的产地,一般的玉石都是有对应的产地的。

一、从玉料材质去判断

(1)要温润,不粗砺,且半透明;

(2)硬度。今天玉的硬度要求是65,比如和田玉。不同时期由于制玉工具的不同,对玉器的硬度规定也不同,因为玉器还有一个通俗的定义——“刻不动的石头”。所以可以这样说,依据这个定义,“玉雕”这个词都是不准确的,能“雕”的则是石头,准确地说应该称为“琢玉”、“磨玉”。古代玉的硬度是4.5-6,比如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蛇纹石,(如辽宁一带的岫岩玉硬度为4.5左右,)曾经作为原始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玉器材料存在了很久。随着汉代铁制工具的诞生,对玉器硬度的要求提高,这个时候就需要硬度在6以上的品种来做玉器的材料,和田玉也因此成为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玉种。

(3)比重需要达到3-3.5,感觉坠手。

(4)作为玉,颜色只能有5种,分别是白色、青色、**、碧色、墨色等,颜色越纯越好。那些透明的、蓝色的、红色的等等都不能称为玉,即使比重够了、硬度够高也不是玉。

(5)玉器的材料必须是天然的矿石。从战国开始就有用玻璃冒充玉器的历史,到了今天,经常用价格低廉的国外近似和田玉料(产地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或合成材料冒充。

二、从玉器的颜色去辨伪

(1)玉器自身的颜色(前面提到过的5种颜色)。

(2)由于地质运动,玉石从山上滚到河里,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浸泡后的皮色。和田玉经过滚动剩下的仔玉的玉质是最好的,除了得益于昆仑山对玉温润的作用,也得益于河水的长期浸泡。乾隆时就喜欢用保留皮色的仔玉做的小器(山料玉往往用来做大器)。除了乾隆时期,历史上,汉代也故意选择保留一部分皮色来证明是仔玉,其后的辽宋夏金元都选择保留仔玉的部分皮色,由此可以判定,如果出现其他朝代的仔玉保留有皮色,则有可能是仿的。

(3)四五百年前玉器一般都有浸蚀的颜色,称为“沁色”。以和田玉为例,自然的绺纹(玉中间的杂质裂缝,属于材料的毛病)和刻玉时刻坏(或使用中损坏)的部分在墓里就容易变色。

(4)人为原因造成的颜色。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原始社会个别墓葬采用火烧的仪式(也有自然火灾的情况),比如良渚文化的玉器就有这样的情况。另一类是人为通过蒸、炸、煮、烤、涝等手段去仿古玉的沁色。根据文献记载,甚至有将新玉塞进羊肚,放入地下掩埋几年,用血长久浸泡后再取出的方式来仿“血玉”的情况。今天还有人采用涂胶后经微波炉低温慢烤的方式来仿制。人为做旧是可以辨别的,一般颜色都比较浓,容易掉色。比如通过水碱、硫酸等煮过的玉往往留下小的坑点,用烤、煮的方式则会出现非自然裂纹。

三、从工艺痕迹去断代

人们往往用金属、金刚砂(又名解玉砂)等工具将玉器穿孔、镂雕,在古代还使用牛筋等工具。玉上的孔和线条往往留下历史上制作的痕迹。比如孔,春秋战国以前由于转孔工具较软,所以往往是进口大腹身小的喇叭孔,且时代越早喇叭孔越明显,这一点,现代仿的与原始工艺的痕迹(效果)是不一样的。战国以后的玉器一般只见直径相同的垂直孔。至于线条,良渚玉器上面的线条往往是用硬物刮出来的,比较细,沟底有小道;而红山玉器的线条很可能是用牛筋带砂去蹭,线条比较粗;夏朝开始,人们采用金属砣子去磨,线条沟底平滑有弧度,两端细、浅,中段粗、深,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长线条并不直,中间有用砣衔接的痕迹。这也是鉴别的要点。 通过玉器的造型去断代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时代风格,往往我们可以从一件器物的造型特点去判定其年代。不论是青铜器、瓷器、木器还是玉器等等,都是如此。 通过玉器的纹饰去断代

玉器上面的动物纹饰、植物纹饰以及文字等内容的不同都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特征,尤其以人物纹饰最为复杂,涉及人物的面孔、发型、服饰、体态等多方面细节特征。对于“光素无纹”的玉器(比如手镯),鉴别起来很有难度。如果说无款的瓷器还可以通过窑址、胎土、釉色等方面去分析,那么鉴别素玉则有更多的困难,只能从浸蚀程度的深浅和材料去初步判断其年代。

四、根据综合资料去分析

除了上述5个方面的要求,还需要我们结合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综合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去补充自己在玉器鉴别上的认识,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不是朝夕而成的。一件玉器的最终鉴别,也只有材料、颜色、工艺、造型、纹饰这5个方面的要点统一后才能成立,前提就是掌握综合的理论和知识。

简单的方法是:

一是看颜色。颜色是评估玉品质最重要的因素。颜色达到匀、阳、浓、正的玉为上品。“匀”是指均匀;“阳”是指色泽鲜明,给人以开朗、无郁结之感;“浓”是指颜色比较深;“正”是指没有其他杂色混在一起。

二是看质地。玉是硅酸盐在高温和高压下形成的多晶体矿物,其组成晶体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经过琢磨后的光滑程度、透明度及色调。因此,多晶体结构越细密,玉的质地就越好。

三是看透明度。透明度是与质地相辅相成的物理现象。质地越幼细,透明度就越高。如果玉的通透程度犹如玻璃一样,其内晶体的细密程度就可以使光线直透而不受阻挡。

四是看后天加工。玉被开采出来时只是和矿石一样,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工匠将石中的有色部分小心地切割出不同的饰物形状,然后加工打磨和雕琢,经抛光上蜡,才能到市场上出售。加工中完全未经任何漂白褪色或染色处理的为“A”级,价值为最高;被漂白褪色的为“B”级,价值则次之;被染色的“C”级价值较低。优良的后天加工,可使玉锦上添花,价值倍增。

五看裂纹。玉上的裂纹可能是在开采或加工期间造成。有了裂纹后,无论其颜色、质地和透明度如何好,都会影响到它的价值。有时裂纹在其表面并不明显,但在阳光下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尤其是被漂白褪色或被染色的玉,裂纹皆为常见现象。

在辨别玉质量的同时,还要防止人造仿玉的以假乱真。人造仿玉是用玻璃、塑胶等材料染色后制成。玻璃仿玉大多内含气泡,色调鲜艳程度高,绿色带有很强的亮光,颜色与真玉有别。塑胶仿玉比真玉轻,透明度极差,色调暗哑,与真玉相差甚远。

下面介绍玉器的优劣、真假辨别方法:

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

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舌舐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

放大镜观看 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不是。

玉石原石砸开是颗粒状,而玉石和玉石碰撞是清脆的类似金属的声音。

玉石(Nephrite)是一种矿物质。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属于最常见珠宝之一。

不是的,石英石也透光但不是玉石。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 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 Ca2(Mg, Fe)5Si8O22(OH)2)。广义上的玉不仅包括硬玉和软玉,也包括蛇纹石、青金石、玛瑙、珊瑚、大理石及其他意义上的宝石。中国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著作《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因而在中国,“玉”的种类极为繁多,因而关于“玉”的分类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解决。

由于玉是易加工的一类宝石,因其贵重而易于加工在最早使用玉器的中国的历史早期成为贵族常用的祭祀、生活用具。随着前4世纪孔子及他创立的儒家文化在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影响逐渐加大,玉成为各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宝石,它的地位甚至一度超过各种宝石及贵金属,成为儒家文化影响下亚洲社会风气的缩影。时至今日,东亚地区依然将玉视为一种深具文化特色的宝石之一。产于新疆和田的软玉由于玉的种类繁杂,在矿物学、历史学及考古学上各有不同的分类,以及中国对“石之美者”的理解,除矿物学外玉的分类不仅繁杂而模糊,其种类也随之不胜枚举。为解决这种分类混乱的情况,社会上曾提出过各种具体的分类方式,如将“玉”定义为矿物学的解释,而将“玉石”作为包容蛇纹石、岫岩玉、蓝田玉等其他传统上被认为是玉的矿物归类于此。或者将软玉划分出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软玉依然是透闪石、阳起石等物质为主的矿物,而广义上的软玉则是文化传统上所有被认为是玉的矿物集合。也有将软玉只定义为新疆的和田玉,其它皆为“传统玉材”,不一而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9942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