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斤是多少两?

古代一斤是多少两?,第1张

西汉每斤合现在的25824克;而东汉每斤合现在的22273克。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秦统一度量衡后,反映在衡制方面为五权法:即铢、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汉承秦制,据《汉书·律历志》记载:“权者,铢、两、斤、钶、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24铢),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这就是用黄钟律管所容一千二百黍的重量(78克)来定义衡器的单位两的量值。

扩展资料:

在汉代,一石粮食等于20000毫升,也约等于2995kg。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汉一两为156g,一斤即2496g,一石一百二十斤29952g约合2995kg。因此汉代一石约599斤。

——斤

等于0598846公斤

由:1司马斤=16司马两=598846克(g);1千克(公斤)=1000克换算的

古代有一个官职叫做“司马”,“司”是掌管的意思。当时马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因此“司马”在管理马的情况下,也要管理重量的计量。中国自周代开始就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

扩展资料:

其它重量单位:

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这是我国的一个单位。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讲,我国法律明了“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做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质量=重量,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

换算:1千克(公斤)=2斤=1000克

在中文有许多字义,通常读作qián(汉语拼音)或ㄑ|ㄢˊ(注音符号):钱是货币的通称,或称现金或金钱,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依照交易习惯,做为购买物品对价的工具。

换算: 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盎司

是英制计量单位(香港译为安士),符号为ounce或oz。作为重量单位时也称为英两。常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ozav。

换算:1盎司=28350克;1盎司=16打兰(dram);16盎司=1磅(pound)

-司马斤

-重量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12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