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界中,有八条戒律分别是哪八大条?

佛界中,有八条戒律分别是哪八大条?,第1张

佛戒是有很多种的,最基本的在家戒律有:别解脱戒、三皈依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等等,密乘还有 四皈依戒、十四根本戒……等等。您所说“八条戒律”,应该是指 八关斋戒,其戒条为:(1)不杀生戒;上至诸佛圣贤、师僧父母,下至鹃飞蠕动、微细昆虫,只有是存活生命,都不可自己杀害,指使他人杀害,内心也不可起喜好杀害之意;而且要劝人莫杀。(2)不偷盗戒;上自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没有给与而取。(3)不*戒;制止非礼的邪*,即使夫妻也不得有*。这跟五戒中的不邪*有所区别,五戒的不邪*是可以夫妻间的正*;而此不可一切的*。(4)不妄语戒;禁止说谎话,摄持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口四善业戒。(5)不饮酒戒;禁止饮酒,包括啤酒、葡萄酒等一切酒类。(6)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鬘,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舞唱妓秽乐戒;不可在脸上涂脂粉,不可在身上涂香水,不可戴花环金银饰品,应穿朴素服装,不往歌舞厅、妓乐场所等。(7)不睡卧高大床褥戒;不可躺卧高大宽广且华丽的床铺。(8)不非时食;就是过了中午午时之后就不能再进食食物。上述八关斋戒的前四戒属于性戒,后四戒属于遮戒。前七项属于戒法,第八项属于斋法,所以总名八戒斋。斋,具有清净之义,表示身口意三业清净;戒,即禁止诸多恶业,具有戒止恶行的功效。一般八关斋戒在阴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后两天受持。。。

我们不可错误地认为,呀!禅净律密四个宗,可以当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来修学啊!

无错,你可以四选一、一门深入;但是律来说,你不能不选;无论你想修佛教的何宗何派,戒律是首先必修必学的。好多人硬性地将律宗定为一个宗,以为我参禅、我学密、我念佛,就可以不必学戒律了;其实是不正确的思想,快些将观念改转过来吧。

比如我们学中医,可不可不读《黄帝内经》?

当然不可能,不单是要读那么简单,应该要全心全意、全神贯注来专研才对!一定要达到全本内经完全通透,了然于心、成竹在胸,懂得随时加以运用。

我有好多套不同版本的《黄帝内经》,看一次、读一回,是远远不足够的;必需要取百家之长,在各版本中爬梳撷菁,得其奥旨。如果只学《素问》、只学《灵枢》,甚至只抽一篇《上古天真论》或《九针十二原》来读,就叫做学过《黄帝内经》,难怪现在中医水平不断下降,出不到猛人了;除了跟到明师学习,自己策厉自己刻苦自修、绝不躲懒,这就来得更加重要啊!

闻说某些中医大学把《黄帝内经》只列入选修科目当中,任由学生自由选择,可读可不读,主科反读了其他西洋科学,本末倒置;若真有其事的话,此风若扩大,全部经书经方都有机会变成选科,那国医就绝对振兴无望了。

同一道理,我们学佛来说,戒律就是主修主科,任何学人包括出家在家,都不能不来学习受持;如果将所学法门位置颠倒错乱,主副不分,莫说要在修行上有甚么成就,不跌进邪道魔道,已经是万中之幸了!

信佛人多,受戒人少;受戒人多,学戒人少;学戒人多,持戒人少。所以难怪今日正法一蹶不振,歪道中兴,龙象潜形,魔王辈出,我们佛教徒真是要好好深切反省!

---《持戒这些事》

佛教典集《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梵网经》等详细的阐述了中佛教戒。但因年代历史语言等问题,对佛教戒律认识,佛研究等和佛教徒有者各不相同。

五戒与十善

五戒,是一不杀生,不偷盗,三不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一、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佛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畜生虫蚁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杀害,并戒杀因杀缘;如渔猎者为直接杀害,而贩卖猎具鱼网者亦为间接的助杀。

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不杀生有十种利益,是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悲;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

或有人说佛门戒杀,若暴乱入侵,岂不是要伸长脖子等死其实不然,佛戒以一已私欲而伤害生命,至于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现。《大法鼓经》载:“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门戒杀无碍于保卫国家。

二、偷盗戒: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佛说不偷盗也有十种利益: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受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

三、邪*戒: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在家者只是戒邪*。所谓邪*,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足以为邪*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寮院亦禁止涉足。 佛说远离邪*,亦有如下数种利益: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安莫能侵。

四、妄语戒: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夸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妄语不但欺人,而且自欺。

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调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五、饮酒戒: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

佛门五戒,为未来获得人身的条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

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不邪*者,谓不行邪*欲事,即是止*之善。既不邪*,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3沙弥尼十戒

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戒、离歌舞等戒、不蓄金银财宝戒、离非时食戒。比丘及比丘尼应守的具足戒,在诸律中数目颇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条,二五○条;比丘尼戒三一一条,五○○条等说。凡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须先受过沙弥戒。年满二十岁至七十岁者,身体康健,剃去须发,披上袈裟,遵行数百条戒律,而受过受戒仪式的人,才正式成为比丘(尼)。

居士戒

五戒(在家生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

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除五戒外(不邪*提升为不*),还有:过午不食、不坐高广大床、不打扮和享受歌舞。

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5出家戒

沙弥、沙弥尼十戒:正式出家而守持的戒律,开始学习远离世俗生活,主要是让年少、初出家的僧众学习。

离杀生;

离不予取(离偷盗);

离非梵行(离*欲);

离妄语;

离导致放逸原因的谷酒和果酒;

离非时食(离非食进食、过午不食);

离跳舞、歌唱、音乐、观看戏剧;

离庄严(美丽)原因的花蔓、芳香(香水)、涂油、衣物、装饰品;

离(坐卧)高广大床;

离接受金银(钱)。

6具足戒

具足戒梵语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盘之义。也称近圆戒,出家者只有受过此戒才能成为比丘、比丘尼。按照中国唐以后最盛行的《四分律》,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二者主要的戒条相同。最重的戒有四条,称"波罗夷罪",犯者被开除僧团("不共住"),有*、盗、杀、妄(大妄语,妄称自己得道成圣);其次为"僧残罪",犯者经过严格的在僧众面前忏悔的程序,才能被保留在僧团,有十三条,有手*、触摩女人身体、诬陷好人、破坏僧团等。此外还有很多情节较轻的戒条,以及有关日常修行和生活的规则、仪规等。中国在唐以后依用道宣对《四分律》的论释,他将此小乘律纳入大乘佛教的体系。

具足戒又称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为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因与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内容,南北传佛教所传的戒本各异,按《四分律》所载,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可大别为八种:

1波罗夷:有断头、无余、极恶、不共住等义,为戒律中的根本极恶戒。是开除不共住的弃罪,比丘(尼)若犯此法(杀、盗、*、妄),则丧失其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死后并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

2僧伽婆师沙:意译为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简称僧残。僧众犯了这方面的戒,等于一位残废者一样,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毘尼母论》说:“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犯此罪者,若得清净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大众,不可除罪,是名“僧残”。譬如不真实的情况,随便诬赖别人、毁谤别人,就犯了僧残罪。

3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戒犹未审明,尚在怀疑判断之中。有屏处不定戒、露处不定戒二种。为比丘受持具足戒的部分,比丘尼戒中没有这一类。

4舍堕:音译为尼萨耆波逸提,波逸提的一种。此戒乃警戒由于贪心而集贮无用的长物,助长生死之业,于是堕落三途,故舍弃此等的财物、贪心、罪业,称为舍堕。犯此罪皆与衣、钵等物品有关,故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把多余的钵或衣服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他人,超过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这条戒。

5单堕:为波逸提之一。与前述舍堕不同的是,此法无物可舍,但乞忏悔,故名单堕。也就是说,舍堕必须舍去犯戒的财物,而单堕则只要向他人忏悔,即可以得到清净。

6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意为向彼悔、对他说。犯此过错者,必须向一人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

7众学:规定有关服装、食事、威仪等细则,其数众多,应常习学,故称众学;又此戒难持,应加细心注意,故特以学为名。属突吉罗的轻罪。众学法相当于今日的生活须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

众学的数目及内容,因事多而细小,因此诸律所载相异之处不少,其中《四分律》总为百戒,故一般称百众学法。又比丘所持及比丘尼所持的百众学法不相同。

8灭诤:止灭僧尼诤论所设的方法规定。因有七种,又称七灭诤。所谓灭诤法即大家意见不合,争执起来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地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佛遗教经》

-----------------------------------------------------------------------------------------------------

在经典中我们是可以了解持戒的重要性的,简单说,持戒乃是守护福德功德的金刚铠甲!以戒为师!

下面提供部分摘录:

1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

何以故?

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

——《大智度论~卷第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

2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大方广佛华严经》(佛驮跋陀罗译本)

3不持戒人,虽有利智,以营世务,种种欲求生业之事,慧根渐钝;

譬如利刀以割泥土,遂成钝器。

——《大智度论~卷第十四~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之余》

4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5佛言布施持戒。现世得福。——《犍陀国王经》

6一切皆由业  布施得财富

  持戒生天上  若无布施缘

  威德都损减  定慧得解脱

  此三所获报  十力之所说

  此种皆是因  不应扰乱我

  是故应修业  以求诸吉果 

——《大庄严论经》

7天复请曰:谁为最安乐?谁为大富贵?谁为恒端严?谁为常丑陋?世尊告曰: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持戒恒端严,破戒常丑陋。——《天请问经》

8勿自恃持戒,轻毁犯戒者;

恃戒凌于人,是名真破戒。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五~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一~开化长者品第一》

9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10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优婆塞戒经》

11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佛说四十二章经>

12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菩萨璎珞本业经》

13佛告药上:“善男子,法聚者,名曰净行。净行者,能离一切不善之法。善男子,汝见如此少众生不?”药上白佛:“唯然,已见。”佛告药上:“此诸众生离邪*故,必得诸陀罗尼,必得具足一切诸法。”

——《僧伽吒经》

14世尊。行梵行者甚为希有。何以故。世尊。如来行难得。佛告一切勇。如是善男子。梵行难得。若行梵行。若昼若夜常见如来。若见如来则见佛国。若见佛国则见法藏。临命终时其心不怖。不受胎生无复忧恼。不为爱河之所漂没。——《僧伽吒经》

15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大般涅盘经》

16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念戒。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所有世间出世间一切胜妙果报。彼诸果报皆因持戒而得。何以故。依因净戒根本力故。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丛林依地为根本。如是一切世间出世间妙果依戒为根本。菩萨摩诃萨住于持戒。能与一切天人作大福田。复能满足施者功德。——《法集经》

17尔时,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长阿含经》

18如依大地一切药谷卉木丛林皆得生长。如是依止极善护持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得生长。如依大地一切诸山小轮围山大轮围山妙高山王皆得安住。如是依止极善护持四根本戒。——《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19信佛禁戒法, 修习于智慧,

   以净戒具足, 速疾成菩提。

   精进为第一, 生净佛国土,

   宣说善法要, 摄护诸众生。

   具足慈悲心, 修行净梵行,

   具解脱知见, 成如来善名。

   世间之父母, 菩提心第一,

   说此法门者, 第一善知识。

   听此法门者, 必作无上尊,

   具世尊十号, 寂灭心相应。”——《僧伽吒经》

20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

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

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

——《优婆塞戒经~五戒品》

21人持戒乃孝顺。报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杀万物得长生。不盗物皆富。不*不乱不欺皆信。不饮酒皆净。父母有时堕是中便安隐。

——《佛说骂意经》

22有戒则有慧,有慧则有戒;戒能净慧,慧能净戒。种德,如人洗手,左右相须,左能净右,右能净左;此亦如是。有慧则有戒,有戒则有慧;戒能净慧,慧能净戒。(种德,婆罗门名)——《佛说长阿含经》

23若人持戒当得见佛。戒为最上庄严。戒为最上妙香。戒为欢喜胜因。戒体清净如清冷水能除热恼。戒法最大。世间咒法龙蛇之毒而不能侵。持戒得名闻。持戒获安乐——《佛说大乘戒经》

佛教中的五戒指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1)不杀生戒:大乘佛教以慈悲心为主体,慈悲就是有恻隐众生之心,不忍伤害一切众生,我们学佛法应该与上师一样有同等的慈悲心。

(2)不偷盗戒:凡是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财物,纵然仅是一丝一毫,绝对不随便去拿取,应该从事各种正当的事业,凭着我们血汗有劳而获所换取的代价,才是正当的。要是不劳而获,和偷盗的行为并没有差别。

(3)不邪*戒:所谓邪*,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涉足以为邪*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4)不妄语戒:也就是守口业。既然是佛教徒,我们就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言谈,关系一生的信誉,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要以诚信为基础,说话必须心口一致。让人家相信我们,而且要多赞叹人家,鼓励人家。

(5)不饮酒戒: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由于饮酒而导致的犯罪很多,如酒后驾车而出事故,酒后无德而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都是由于饮酒而造成的。

扩展资料:

不仅仅佛教有五戒,道教也有五戒,即老君五戒,托称太上老君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道教规定,篆生弟子受三戒后,再受五戒,五戒与三戒为八戒。

(1)不杀生:古圣云:"天有好生之德",禽兽,昆虫,草木,非万物至灵,但有上天赐予的生命,与人一样具备"好生恶死"本能,临死之时,一样有求生的目光,一样会发出渴望的声音,甚至落下伤心的眼泪,为最后的生命而挣扎。此外,还有一种无形的杀生:口出恶语。

(2)不荤酒:适量饮酒,有调气血、身心等养生功效,但长期嗜酒,会使人失去理智,口出恶语,身行恶事,遂至形骸颠倒,礼法丧失,甚至致病构祸。因嗜酒而给自身、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

(3)不妄语:人生在世,每天都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谈话,与人交谈应当诚恳,说真实话,不可谎言欺人,谎言欺人便是欺己。与人交谈更不能指鹿为马,不知说知,见说未见。

(4)不偷盗:偷盗是索取不属于自己的钱物。骗、诈、抢劫,以及赌博、贪污等等,无不在偷盗之列。

(5)不*邪:邪*就是夫妻以外的*行。

-五戒

居士问:我想去受五戒,但怕受戒后,不小心时,会破戒,比如不妄语戒。因为日常生活中计划不如变化,有时会破戒。若破戒,如何补救?因为怕犯戒而不敢去受五戒,怎么办?

达亮法师答: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渐渐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产生了异曲同工之处。

不杀生戒。《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要知刀兵大劫,皆是人类累劫以来杀生无数所造成的共业所致。不杀生不但是佛教第一条的戒律,同时也成为国家重要的法律。或有人说佛门戒杀,若暴乱入侵,岂不是要伸长脖子等死?其实不然,佛戒以一已私欲而伤害生命,至于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现。《大法鼓经》云:“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门戒杀无碍于保卫国家。

任何一种形式的杀生,无论是自己动手,或叫他人去杀,断了众生性命的,就是杀生。依佛法,任何一种形式的杀生,不管以何种借口,都不为佛教所承认。

不偷盗戒。佛教的不偷盗戒,就是让我们要去掉贪念,少欲知足,因为知足就会常乐,自然就不会犯偷盗的行为了。如果人人养成不偷的美德,社会治安自然很好,大家出门就很安全,生命和财产也都有保障。

不邪*戒。大乘佛教四众弟子,有出家众在家众之分,出家者根本戒*,在家者只是戒邪*。现在家庭的不和睦,往往都是由于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而来。譬如“男人金屋藏娇,女人红杏出墙”等,都是由于邪*引起,严重的会演变成家破人亡。古语有云:“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

不妄语戒。不妄语,《说文解字》中讲:妄者,乱也,因此不妄语即是不胡乱说话,并非仅指不说谎,如妄想必定不是谎想的意思。因此,佛弟子欲要弘扬佛法,必要真修实证,必要真有真知灼见,如所言所说,不如实如义,即为妄语。

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调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不饮酒戒。《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

五戒之中杀盗*妄为根本,饮酒戒属于遮戒。

遮戒,亦名遮恶。遮,制止之意。指对轻罪之禁戒。相对于“性戒”而言。所谓性戒,就是不论当初佛陀是否制戒,原本即须持守之戒,例如杀、盗、*、妄等四戒。所谓遮戒,系佛陀因事、因地所制之戒,通常较性戒为轻,即一般社会不认为罪恶,而佛教为防止世人讥嫌,避免由此引发其他犯罪,故制此戒。例如饮酒、轻秤贩卖、掘地伤生等;盖以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故佛陀特意遮止,令不毁犯,乃能守护其他之律仪。若犯遮戒则称遮罪。

受戒后,有时也会犯戒的时候。佛说,我们犯戒有四种原因:第一个就是不明理,不知道这是在犯戒,在迷茫的状态下犯戒;第二个就是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下,也知道这是在犯戒,但是不太相信,然后又犯戒了;第三个是也明白,也相信,但是烦恼重,嗔恨心重,没有控制住,又犯戒了;第四个是习气,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不知不觉地犯戒了。

受持戒律要根据自己的根基、意乐、因缘。真正的受戒,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轻松自在,是一种解脱。受持戒律不是苦,而是一种乐;你的相续、境界在哪个层次里,你就受哪个层次的戒律,不能勉强,佛没有为难你。都是自然的,修行到一定程度了,瓜熟蒂落。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须具足持守的,否则就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

居士问:如果已受五戒,破戒了怎么补救?

达亮法师答:破戒后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忏悔了,忏悔后要发誓不再破戒才行。

戒不能说破不破,只能讲违反了戒,戒是不能补的,因为它不是网,也不是陶瓷做的碗,只能说重受。问题的重点在于戒应先去学习,自觉能做得到,可以求受五戒,而后才能守。否则一个从事屠宰业的人,他怎么受不杀生戒?如果违反了戒,自觉做不到,就到佛前忏悔、舍戒,如果自认还能持守,那么还可去重受。五戒里若只能做得到一个戒,也可以只受一条,其他做不到的先慢慢学,以后看自己的能力,再求受戒。

居士问:因为怕犯戒而不敢去受五戒,怎么办?

达亮法师答:现在很多人都不敢受戒,因为怕犯戒。一部分信众对受持戒律和三皈五戒存在顾虑,怕受戒后行为受到约束,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成就道业”。戒律就像大地一样,若是没有戒律,我们就无法修行。受持戒律是解脱、成佛的必经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95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