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B超和CT有什么区别

做B超和CT有什么区别,第1张

1、性质不同:CT是一种利用X线来成像的检测方式,而超声则不同,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之间的反射、传播来接受信息,再由计算机做处理,最终形成1个可以观察到的图像。

2、断层厚度不同:CT检测出检测出来的图像都是人体的横断面显示,根据机器设置的不同,断层厚度也不一样,但是B超则不然,B超可以通过探头的放置位置和医生的手法,得出不同角度的切面,可以实时观察、反复检查,对人体是无害的。

3、原理不同: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B超则不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在做肝胆等脏器的B超检查时,应当在检查当天禁食禁水。检查的前一天的晚餐,应以清淡少渣的食物为主,检查当日早晨,应禁早餐和水,以保证上午在空腹情况下检查。如果在禁止饮食后,胃肠道内仍有大量积气,就需要在检查前1-2天口服消胀片,消除肠道气体。

2、做B超前两天,应避免进行胃肠道钡餐造影和胆道造影。对于因消化系统疾病就诊的患者,有时医生会同时开出钡餐透视和B超检查单,用户最好先行B超检查,再行钡餐造影。否则容易发生误诊。

3、做泌尿系统B超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时,应在检查前1—2小时,饮温水400-600毫升,待膀胱充盈后再检查。

-CT

-B超

可以检查肝、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肾上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器官。

主要是看上述器官有无各种良恶性肿瘤、有无脏器破裂出血、有无畸形、胰腺炎症、胆囊炎症、结石、有无腹水等。

CT价格各地方不一,而且机型不一样的价格也不一样,平扫的价格大概在200~400范围内吧。

知识概述随着近代电子计算机和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1969年英国豪斯费尔德(Hounsfield)试制了第一台X射线CT装置。经过安布罗斯(Ambrose)医生临床实践,于1972年发表正式报告。1974年莱德利(Ledley)又成功地发展了全身CT。仅在10年时间内,CT装置已遍及全球,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在我国各医院使用的CT多属第二、三代。CT的出现奠定了现代医学影像学之基础,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正确率。它是70年代医学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因此豪斯费尔德荣获1979年度诺贝尔医学奖金。

综合特点实际上CT就是电子计算机加上X射线轴面断层摄影。其优点有①检查方便、迅速、无创性,易为患者接受;②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颅内结构和腹部脏器不需注入对比剂,便能在荧光屏上清楚显示。CT还能测出各种组织的CT值,对病变进行定量分析;③CT图象清晰,解剖关系明确,远远超过超声和核素扫描。通过窗宽和窗位的调节,可使图像的灰度对比更适宜于病变的显示;④CT能提供没有组织重叠的横剖面图象,并可进行冠状和矢状面图象的重构;⑤用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不仅提高了病变的发现率,而且能做定性诊断。

CT的缺点1扫描时间过长,不适用于心脏和胃肠等活动器官;2切层太薄,不利于大范围的检查;3一些特殊部位如后颅凹、下颈上胸区和上腹部伪影太重,影响对病变的观察;4含碘造影剂有毒性,在个别患者中能引起严重反应;5设备价格昂贵,维修困难,检查费用过高。

应用范围CT扫描的适应症很广泛,最适宜用于检查颅脑、脊椎脊髓、腹腔、盆腔、后腹膜腔、纵隔、大血管等。一般不宜用于检查胃肠道、心脏、四肢骨骼等。

按病变来说,CT最适于查明占位病变,如肿瘤、囊肿、增大的淋巴结、血肿、脓肿和肉芽肿等。对这些病变,CT可查明其大小、形态、数目和侵犯范围。对某些器官的癌肿,CT可决定其分期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在某些情况下,CT能区别病变的病理特性,如实性、囊性、血管性、炎性、钙化、脂肪成分等。

在CT扫描前应完成其他常规检查。如头部扫描时,应先摄头颅平片和断层,肝胆胰扫描前应先进行各项化验室检查、腹部平片、胆道造影和B超扫描,肾脏扫描前应做肾盂造影和超声检查,胸部扫描前应做胸部平片和断层,脊椎扫描前应摄脊椎平片和脊髓造影,因为CT是整个医学影像学的一部分。

补充说明CT和常规X射线检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过高估计CT的诊断能力和忽视常规X射线检查是十分错误的。其实像其他X射线方法一样,CT也仅是一种影像学诊断,它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均有一定限制。CT不仅难以显示微小的病变,而且在定性诊断上有颇多限制。所以即使在适于CT检查的各种疾病中,其诊断正确率也常常不到90%。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精细诊断带来了福音。CT是医疗仪器家族中的一员新秀,医学上称为断层扫描装置。CT扫描可以把身体的某一部分分割成若干张深度不同的图像,然后用电子计算机把这些图像分割制成1毫米见方的单个立方体,从而组成了立方体数据。电子计算机根据这些数据在屏幕上清晰地显出这一部分的主体图,任何一点的病变也逃脱不掉,人称CT是医生的“神眼”。

CT不仅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在现代考古学中也显示了神奇的功效。古埃及的木乃伊是古代奇迹之一,是古埃及人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干枯而不腐烂的尸体。制作方法非常精细,先从死者的左侧开刀,除心脏外取出全部内脏,然后用香料清洗,在腹腔内填满棕榈油、洋葱、雪松木片、沙子、木屑等,用碳酸钠将腹水吸干,用松香类树脂涂全身,以麻布将四肢和整个躯体层层包扎牢后浸入松香中,取出干燥,最后放入特制的人形棺木中。

要想研究木乃伊,就要把麻布打开,对木乃伊解剖,这样做必然破坏木乃伊。有没有别的办法不去破坏木乃伊呢?美国伊利诺思大学世界遗产博物馆改变解剖木乃伊的做法,给木乃伊做CT。一次,一位芝加哥的古董商送来一具木乃伊,要求进行研究,但不许破坏木乃伊。威斯曼教授接受了这个困难的研究课题。从外形看,木乃伊长140厘米,扁平的脸上有一双大眼睛,隐隐约约能看到额头上有金色的月桂环冠。对这具木乃伊的年龄、年代、性别、死因等一无所知。

威斯曼先用X光拍片检查,片子显示了骨头的生长情况,但是没找到护身符,由此可断定他必然是个穷人家孩子。接着对木乃伊进行CT扫描,扫描的图像不仅清楚地把骨架、裹尸物、松香等显现出来,腹腔内的组织也一目了然。经分析,死者年龄为八九岁,从麻布包扎的方法及彩绘的装饰可知,距今大约2000年。从扫描图像中还发现尸体的背部,有一块从头到脚与体型弯曲一致的木板,说明这具尸体是开始腐烂时才制作,木板用来支撑尸体。通过CT扫描还恢复了死者的头像。

美国波士顿市美术馆一次考古更加精彩。考古学家米隆·马克斯选用高清晰度CT扫描机,对一具木乃伊进行研究。从与木乃伊一起发掘出的石板上,马克斯知道这具木乃伊是3000年前古埃及著名女歌星泰伯丝。她家住在尼罗河谷一个叫泽贝斯的小镇上,丈夫是个理发师。她死于公元前930年,年仅30岁。泰伯丝怎么死的?她当时长得什么样?这两个问题很吸引人。马克斯用CT对木乃伊拍摄了271张照片,经电子计算机对这些照片反复比较,组成了立体图像,使泰伯丝的骨骼、肌肉、眼窝、头发、内脏等全部再现出来。

埃及的考古学家看了计算机描绘的图像十分惊讶。他称赞说:“其清晰度之高,宛如泰伯丝再生。”看过描绘图像的科学家对歌星泰伯丝进行了一番描述:“她生前长得如花似玉,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窝深沉;她有满口如玉般的牙齿,没有一个龋洞;她秀发披肩,肌肤白皙,富有弹性;她身材适中,犹如天仙。”从CT所显示的图像看,她颅顶骨内有一处陷窝,可判定泰伯丝死于脑瘤。

CT机的问世,使医疗和考古都有了长足进步。电子计算机给医生安了一双“神眼”,给考古学家装了一双能复古的神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157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