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幸福生活的期盼,结合古典与现代的如意造型,是您不可错过收藏的开运吉祥物。此款造型十分典雅精致,如意上镶著绿色、红色彩石,摆放在吉祥如意的框架上,尾端并有中国结饰品,是结合古典与现代的开运吉祥物。�7�4 商品说明 �7�4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於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於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如意是一种象徵吉祥的器物,用玉、竹、骨等制成,头呈灵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赏玩。它表不做甚麼事情或要甚麼东西都能够如愿以偿 。近代的如意,长不超过一、二尺、柄端多作芝形、云形。多为铁、金、木犀、水犀、白玉、珊瑚、竹根制作,因其名吉祥,以供观赏备受珍爱。�7�4 如意典故 �7�4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後,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7�4 商品用途 �7�4如意为八宝之一,它可用作一般馈赠,也可用以祝寿、贺婚。人们常常拿如意送给老人,表示祝他事事如意。一幅画著如意与毛笔、银锭的吉祥画,表示祝受赠者在学问上、仕途上皆如心意,并过著荣华富贵的生活。在婚礼上,新郎家如送给新娘家一根如意,表示真诚地希望他们的婚姻美好如意。�7�4 摆放位置 �7�4放置於居家、办公室、店面,让您万事如意、生活幸福美满。风水学上之财位有「象徵性财位」与「实质性财位」,象徵性财位是属於「明财位」,即一般大众所说的入门的左边或右边对角线的位置。该位置最好不要是走道通路,而能形成一个角落聚财之象,然後在该位置摆放一些吉祥物,如元宝、如意、蟾蜍、麒麟、天然水晶球、紫水晶洞、聚宝盆、发财树、富贵竹、水晶阵就有增加财源的机会。暗财位乃是实质性的财位。是要依房子的座向来决定。
如意释义 “如意”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划用或玩赏。 如意的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它与民间的一种“不求人”挠痒痒用的东西,在器型上相结合,实用性上除用它搔痒,还用它显示权杖的作用。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君子比德如玉”,玉如意的出现,将玉的坚润不渝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
1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2四御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3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 此外还有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医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在诸星神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
4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
5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灵,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发展而来。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阶位却并不高,仅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间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道教多将玉皇视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为他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
6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与蜀中的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恶子或张垩子)有关。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曾梦见张亚子显灵,并追封他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入蜀,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张亚子遂由地方神成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并因预卜科举功名甚验而甚得读书人信向。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神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等,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
以上仅是道教所崇神灵中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道教崇拜的神灵成千上万,他们多在举行斋醮法会时被恭请莅临,如唐宋时的《道门科范大全集》、《道门定制》等道教科仪经典中即收录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代的《列仙传》、晋代的《神仙传》以及元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俱记有历代神仙得道之事。
附注:道教内没有鸿钧、陆压、镇元子等人,这些都是小说编造的人物。
中间玉清原始天尊手持混元珠,象征混沌大道,天地未分,无始无终。上清灵宝天尊,手持阴阳鱼圆镜,象征无极中刚衍生出的“太极”。右边的道德天尊双手执一把变型阴阳鱼图案和八卦纹饰的宫扇,象征道太极化生出世界万物。
鸿钧老祖:造化玉碟,盘古幡,太极图,
弟子:三清圣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太上老君弟子:玄都大法师(武器玄天神光剑),道德真人。
元始天尊弟子:元始天尊有很多弟子,只有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12人列为十二金仙。虽然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云中子亦为阐教仙人,但并未包含在十二金仙之中。通天教主弟子:赵公明(定海珠),三霄娘娘(金蛟剪,混元金斗,缚龙索),奎牛,以及整个截教仙人都是通天教主徒子徒孙
十二金仙:
广成子
道场:九仙山 桃源洞
广成子
弟子:殷郊
法宝: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八卦紫寿仙衣、扫霞衣等
赤精子
道场:太华山 云霄洞
赤精子
弟子:殷洪
法宝:八卦紫寿仙衣、阴阳镜、水火锋等
黄龙真人
道场:二仙山 麻姑洞
黄龙真人
法宝:开天珠、辟地珠、混元珠等
坐骑:仙鹤
惧留孙
道场:夹龙山 飞云洞
惧留孙
弟子:土行孙
法宝:捆仙绳、碎心锥、人种袋、两仪金铙
太乙真人
道场:乾元山 金光洞
太乙真人
弟子有:金霞童儿、哪吒
法宝:乾坤圈、混天绫、九龙神火罩、火尖枪、金砖、风火轮等
灵宝大法师
道场:崆峒山 元阳洞
灵宝大法师
法宝:龙虎印、降妖剑等
文殊广法天尊
道场:五龙山 云霄洞
文殊
弟子:金咤
法宝:遁龙柱(七宝金莲)等
坐骑:青狮
普贤真人
道场:九宫山 白鹤洞
普贤真人
弟子:木咤
法宝:吴钩双剑、长虹锁、太极符印、三品金莲等
坐骑:白象
慈航道人
道场:普陀山 落伽洞
慈航道人
弟子:坠儿(龙吉)电视剧改编。
法宝:玉净瓶、照妖镜、紫金铃等
坐骑:金毛吼
玉鼎真人
道场:玉泉山 金霞洞
玉鼎真人
弟子:杨戬
法宝:三尖两刃刀、天眼、缚妖索、斩仙剑等
在小说里是元始天尊的第十位弟子,其修行于玉泉山金霞洞
道行天尊
道场:金庭山 玉屋洞
道行天尊
弟子:韩毒龙、薛恶虎、韦护(韦陀菩萨)
法宝:降魔杵等
在小说里是元始天尊的第十一位弟子,其修行于金庭山玉屋洞。门徒三个韩毒龙、薛恶虎与韦护,前两个徒弟被燃灯派往十绝阵内送死。
清虚道德真君
道场:青峰山 紫阳洞
清虚道德真君
弟子:杨任、黄天化
法宝:混元幡、五火七禽扇、莫邪宝剑、攒心钉、春风白玉篮等
坐骑:玉麒麟、云霞兽
在小说里是元始天尊的第十二位弟子,也是最小的弟子。其修行于青峰山紫阳洞,收有门徒两个黄天化、杨任,全都比较强悍,可惜也都上了封神榜。
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就已诞生的宝物。盘古开天后,受天道之威的影响。纷纷从天外混沌,落于洪荒大地。机缘一到便可现世。 目录 1三大混沌至宝 ▪ 开天神斧: ▪ 造化玉牒: ▪ 混沌青莲: 2特例混沌至宝 ▪ 诛仙剑阵 ▪ 灭世大磨 3三大先天至宝 ▪ 盘古幡: ▪ 太极图: ▪ 混沌钟: 4天道异宝 ▪ 殒圣丹 ▪ 六魂幡 5天道奇宝 ▪ 诸天庆云 ▪ 混元珠 6后天第一功德至宝 ▪ 先天三大功德灵宝 ▪ 后天功德灵宝 7法宝等阶划分 ▪ 第一等——混沌至宝: ▪ 第三等——先天至宝: ▪ 第四等——极品先天灵宝: 8封神灵宝 ▪ 招妖幡: ▪ 红葫芦: ▪ 巨阙木剑: ▪ 混天绫: ▪ 乾坤圈: ▪ 乾坤弓、震天箭: ▪ 八卦云光帕: ▪ 九龙神火罩: ▪ 风火轮、火尖枪: ▪ 遁龙桩: ▪ 七宝玲珑塔: ▪ 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 ▪ 金棍: ▪ 混元幡: ▪ 火龙镖: ▪ 春风白玉篮: ▪ 莫邪宝剑: ▪ 戮魂幡: ▪ 红珠: ▪ 封神榜: ▪ 打神鞭: ▪ 开天珠: ▪ 辟地珠: ▪ 造化珠: ▪ 无极珠: ▪ 吴钩剑: ▪ 青云剑: ▪ 白玉金刚镯: ▪ 混元伞: ▪ 白玉琵琶: ▪ 花狐貂: ▪ 攒心钉: ▪ 雌雄双鞭: ▪ 定风珠: ▪ 清净琉璃瓶: ▪ 番天印: ▪ 捆仙绳: ▪ 缚龙索: ▪ 定海珠: ▪ 落宝金钱: ▪ 乾坤尺: ▪ 金蛟剪: ▪ 斩仙飞刀: ▪ 阴阳镜: ▪ 五火七禽扇: ▪ 混元金斗: ▪ 戳目珠: ▪ 风袋: ▪ 乾坤图: ▪ 三宝玉如意: ▪ 紫金钵盂: ▪ 五光石: ▪ 叁尖两刃刀: ▪ 头疼磐、发燥、昏迷、散瘟鞭: ▪ 形天印、瘟疫钟、定形瘟、指瘟剑: ▪ 斩仙剑: ▪ 降魔杵: ▪ 水火锋: ▪ 紫寿仙衣: ▪ 太极图: ▪ 落魂钟、雌雄剑: ▪ 照妖鉴: ▪ 万里起云烟、五龙轮、照天印、飞烟剑、万鸦壶 ▪ 雾露乾坤网: ▪ 四海瓶、二龙剑: ▪ 中央戊己旗: ▪ 离地焰光旗: ▪ 青莲宝色旗: ▪ 素色云界旗: ▪ 真武皂雕旗: ▪ 天花妙坠旗: ▪ 奇门遁: ▪ 蜈蜂袋: ▪ 七宝妙树: ▪ 乾坤针: ▪ 金霞冠: ▪ 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 ▪ 化血神刀: ▪ 金光锉: ▪ 如意乾坤袋: ▪ 穿心锁: ▪ 万刃车: ▪ 风火蒲团: ▪ 菡萏阵: ▪ 四肢酥: ▪ 瘟癀伞: ▪ 五火神焰扇: ▪ 金箍: ▪ 混元锤: ▪ 盘古幡: ▪ 四象塔: ▪ 龙虎如意: ▪ 六魂幡: ▪ 幽魂白骨幡: ▪ 太阳神针: ▪ 山河社稷图:
孔府和田玉如意选用了名贵稀有的新疆和田玉。和田玉集日月之精华,纳山川之灵韵,质厚湿润光泽,是自然神奇之宝,故《周易》称其为“祥瑞”之物。孔子论玉有“礼、义、仁、智、信、天、地、知、乐、和”之“十德”。又因玉能趋吉避邪、修德养性,并长期作为进贡皇帝的贡品,乾隆女儿下嫁孔府最珍贵的陪嫁品就是玉如意,因此被赋予了权力、尊贵和吉祥的内涵。在工艺上采用了浮、透、镂空等中国传统高深技艺,表现题材覆盖了孔子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吉祥文化三大领域,无论人物、山水、吉祥图腾、均刻画生动,神态各异,玲珑剔透,灵动欲飞。如意底托精选红木,紫檀镶嵌而成,它将如意和玉有机结合在一起,融收藏纪念增值为一体,在国内尚属首创,具有独创性和唯一性。此件作品设计独特,用材考究,做工精细,寓意深远,堪称我国古典文化、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具有极高的收藏纪念价值。每件作品都经北大宝石鉴定中心严格鉴定,附编号鉴定证书及编号收藏证书。现已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专利号2008300160472,限量发行1000套。该作品在第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特别大奖,在2009年首届中国北方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在“黄河口杯”、“好客山东”游客最喜爱的山东省标志性旅游商品评选中荣获金奖。受到了山东省宣传部李群、济宁市市委常委副书记张术平的高度赞赏。
属猴的办公桌上摆什么好选择自己适合的办公室饰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能促进个人的事业运势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属猴的办公桌上摆什么好
座位朝向判断法
一、坐向是坐西北朝东南。属猴的人男性可以选择摆放玉如意,属猴的女性可以选择摆放玉印。
二、坐向是坐西朝东、坐西北、朝东南。属猴男性可以选择摆**的水晶石和泰山石,属猴的女性可以选择摆放玉印和铜葫芦。
五行属性判断法
一、缺水。男女坐北朝南。属猴男性选择摆放小铜龙,属猴女性选择摆放水仙花。
二、缺木。属猴男性坐东朝西,属猴女性坐西朝东。男性选择兔水晶,女性选择羊水晶。
三、缺火。属猴男性坐北朝南,选择猴骑马。属猴女性坐西朝东,选择放玫瑰和铜葫芦。
属猴办公桌摆放风水
一、属猴的办公桌物品,最好是左高右低,龙强虎弱的气势,对工作会有所帮助。
二、属猴的人不要摆放仙人球、仙人掌等有刺的植物,否则容易招惹是非。
三、属猴的要提升办公室桃花,首先放一杯水,然后放一个八音盒。让八音盒声震动旁边的水以提升催旺桃花。
四、属猴的也可以选择在办公室摆放大叶植物来改善办公室空气,改善自身健康运势。
属猴的办公桌上摆什么好选择自己适合的办公室饰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能促进个人的事业运势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属猴的办公桌上摆什么好
座位朝向判断法
一、坐向是坐西北朝东南。属猴的人男性可以选择摆放玉如意,属猴的女性可以选择摆放玉印。
二、坐向是坐西朝东、坐西北、朝东南。属猴男性可以选择摆**的水晶石和泰山石,属猴的女性可以选择摆放玉印和铜葫芦。
五行属性判断法
一、缺水。男女坐北朝南。属猴男性选择摆放小铜龙,属猴女性选择摆放水仙花。
二、缺木。属猴男性坐东朝西,属猴女性坐西朝东。男性选择兔水晶,女性选择羊水晶。
三、缺火。属猴男性坐北朝南,选择猴骑马。属猴女性坐西朝东,选择放玫瑰和铜葫芦。
属猴办公桌摆放风水
一、属猴的办公桌物品,最好是左高右低,龙强虎弱的气势,对工作会有所帮助。
二、属猴的人不要摆放仙人球、仙人掌等有刺的植物,否则容易招惹是非。
三、属猴的要提升办公室桃花,首先放一杯水,然后放一个八音盒。让八音盒声震动旁边的水以提升催旺桃花。
四、属猴的也可以选择在办公室摆放大叶植物来改善办公室空气,改善自身健康运势。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工艺宝品,外形和灵芝相似,一般由玉或黄金材料制成,象征着顺心如意。我带来的“如意”最初用作“痒痒挠” 古人拿在手里随时挠痒。
“如意”最初用作“痒痒挠” 古人拿在手里随时挠痒
故宫藏“木嵌各种玉石瓜果灵芝式九九如意”
当年刚看到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靠谱。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细节非常到位。比如:该剧中,王公大臣或者太后妃子之类的人,手里常常拿着一柄东西。这柄东西不显眼,但读过历史的人可以马上分辨出来:那是“如意”。在古代,如意是一种全民普及的物品。王室公卿家里肯定要有几件如意,平民百姓家中亦常见。
但在今天,知道“如意”这种东西的人不多了。那么,如意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它是怎么来的在中国古人的生活中起过什么样的作用又是怎么没的
来历:你说是武器我瞅像权杖
“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你若有机会到北京故宫,会看到形式各异的“如意”。其大致形状就是一个柄,柄上安一个头。这个形状很像锤子!但如意的性质与锤子截然相反。同样是刀,一个人手拿杀猪刀向你走来,你会看到满脸煞气;如果他拿的是水果刀,你就明白他是要削水果给你吃。同理,有人掂个锤子跟你聊天,你一定想着赶紧离开,若是他(她)拿着一把如意,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如意的粗线条类似锤子,但比锤子妩媚得多,其柄有扁有圆,或直或弯。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的形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这种创造的构思,可以理解为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富贵人家的如意,材质有金、有玉、有银、有铜、有沉香木,贫寒人家就只能用用竹子和普通木头了。
如意的来历,说法不一。
有的说源自印度佛教。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如同臣子觐见皇帝时手中捧着的笏板,今天下属见上司时必拿的笔记本一样。
也有的说,如意最初是一种武器,或者是带护手的短剑。喝酒碰杯,本为预防敌人在酒中下毒,借碰杯之机把酒洒到对方酒杯中一点,后来成了礼仪,如意大概也是如此,逐渐由武器变成了伴手物。
不过,更多的人认为,如意是痒痒挠的变种。北宋释道诚在《释氏要览》中记载:“如意,梵名阿那律,秦言如意。《指归》云,‘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开始是痒痒挠,后来不断装饰,改变花样,称呼也由通俗的“不求人”变成文雅的“如意”。这个说法,应该更可信。因为我国古时卫生习惯不同于现代,即使皇室条件优越些,也难保证天天洗浴,弄个“如意”在手里,方便随时搔痒。
也有人认为,如意更像一柄权杖。掌权者挥斥方遒,手里自然需要一柄道具。但羽扇或手杖的实用性太强,恰易掩盖了道具的象征意义,到了最后逐渐演变为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意。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手里拿着一点东西,就像抓到了水中的稻草,或多或少总会产生一点安全感。
为什么“如意”消失了呢我觉得,这与其材质和装饰越来越艺术化,实用性越来越差有关。一种东西,多少总要有点用,如果一点用都没有,即使再艺术,名称再好听,最终也要被淘汰。当然,卫生条件的改善或许也是“如意”出局的原因。
说法:频频入诗画渐渐远人间
在古代,如果说油盐酱醋是一种生活必需品,那么如意则是另外一种生活必需品。日日相伴,难免不拨动诗人们的情怀,歌之咏之。自古以来,在诗歌中提到如意的,比比皆是。
唐朝孟浩然在其《悼正弘禅师》中写道:“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挂在草堂前面的,是禅师当年用过的“竹如意”,他的朴素和清贫,犹如“竹如意”一般,让人留恋怀想。没有这件竹如意,我们还拿什么怀念他
古人山居,离不开柴扉野犬,而屋子里的摆设,自然也少不了如意。李贺在《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中这样描述:“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李嘉祐的《题道虔上人竹房》与此如出一辙:“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
在更具悲悯情怀和平民意识的杜甫那里,如意又具有了另外一番含义。他在《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中写道:“汝迎妻子达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朱绂即当随彩鹢,青春不假报黄牛。马度秦关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武夫仗剑,文人执笔,普通百姓高兴起来,就只能拿着如意手舞足蹈。此时的如意,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痒痒挠,而是不可或缺了。双手空空地舞蹈,样子实在太傻,非得有一柄如意不可。
唐人吟诗,宋人作词。在宋人的长短句中,如意仍屡屡出现。杨无咎的《水龙吟》中写道:“当年谁种官梅,自开自落清无比。一朝惊见,危亭岑立,繁华丛里。知是贤侯,有难兄弟,素书时寄。纵舞携如意,吟搔短发,无从诉、心中喜。却对斜枝冷蕊。似於人、不胜风味。冰姿斜映,朱唇浅破,欣然会意。青子垂垂,翠阴密密,尤堪频憩。待促归禁近,邦人指点,作甘棠比。”他的“携如意舞”跟杜甫相比,风花雪月的成分增添了许多。
宋人陈允平也写过一首《水龙吟》:“晓莺啼醒春愁,粉香独步千红地。庭闲散缟,林空翦雪,鸥惊鹤避。妒月魂凄,行云梦冷,温柔乡闭。渐黄昏院落,清明时候,东风里、无情泪。织翠玲珑叶底。倚阑人、玉龙休吹。残妆微洗,芳心微露,昭阳睡起。恨结连环,舞停双佩,水晶如意。倩蜂媒、聘取琼花,细与向、尊前比。”这里的如意,高贵得超凡脱俗,离烟火人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故事
和珅送如意给嘉庆通风报信
“如意”两字,充满着人们对美好的期盼与向往。也正因为这两个字,如意成了可以随时拿来送人的礼物。史载,满洲旧俗,凡值年节,必进“如意”于朝,取“吉祥如意”之彩头。而嘉庆皇帝即位后,曾发布一道上谕,禁止王公大臣进奉“如意”。他说:“诸臣以为如意,在朕观之转不如意也。”原来,乾隆立嘉庆为太子时,和珅第一个得到消息,赶紧送了一柄“如意”给嘉庆通风报信。嘉庆即位后,担心和珅将此事泄露给史官,万一载入史册,将为后人耻笑,遂下达禁奉之谕,是为釜底抽薪。而他的老爹乾隆刚刚去世,他便迫不及待地整肃和珅,不知是否与此也有关系不过,《述庵秘录》中载:“太后帝生辰三节,王大臣督抚等例进如意(督抚现任者有此制,开缺不能)及贡物,由内务府内监等递进”,此处的“太后帝”指的是慈禧和光绪。看来,嘉庆的政策并没有延续下去,他死以后,“如意”又成了必进之物。
光绪选后妃 手有如意心难如意
光绪皇帝也有一则与如意有关的故事。据说,当年光绪选妃时是由慈禧包办的。最后入选的五人分别为慈禧太后的弟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当时在场的太监唐冠卿事后有一份细致的描述:“选后是在体和殿,事前准备了玉如意一柄,绣花荷包两对,谁收到玉如意就是皇后,收到荷包为嫔妃。光绪手持玉如意来到德馨的长女面前,刚要交给,慈禧太后大声说‘皇帝!’并暗示光绪将玉如意交给桂祥的女儿。光绪无奈,只好照办。慈禧强迫光绪选择了并不喜欢的皇后,又担心德馨的女儿,一旦选入嫔妃,必有夺宠之忧,于是不让光绪自己再选,直接授意将荷包交给长叙的两个女儿。”如意作为道具的功能,在这里再度呈现。
有时候,人都可以成为道具,何况如意呢
作为最早的痒痒挠,如意是怎么一步步走进殿堂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玉器文化历史的国家,从几千年前开始,中国的先民们便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器具了。在最开始的时候,玉石和其他石材并无区别,不过随着文化的发展,玉石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其也成为了最重要的礼器材料,逐渐和生产脱离。
而在众多玉石制品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玉如意了,这不但因为它有一个吉祥的名字,还因为它是如今存世量最大的玉石工艺制品,在清朝时达官显贵的手中几乎都有一把如意,清朝的皇帝们更是如意的重度爱好者。
那么如意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艺术品?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玉如意
一、如意的起源
如今我们看到的如意基本都是以艺术品的身份出现的,人们会将其当做一个摆件或者拿在手中把玩,似乎其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不过玉如意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其实是有专门的功能的,那就是帮助人们搔痒。
在宋人吴曾的《音义指引》中是这样解释如意的来历的:
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
根据史书的记载,从秦汉时代开始,中原地区的汉人就发明了专门用来搔痒的工具,并将其命名为搔杖。这种工具的长度要比我们现在见到的如意更长,这是为了更好地够到背后的大部分区域。
现在的痒痒挠
为了更好地起到搔痒的作用,搔杖的柄端多为手指的形状,不过也有灵芝形、云形或者心形的特例。
那时搔杖的制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最常见的是骨制以及竹制,因为其成本较低,因此百姓也能用得起。不过那时的富贵人家也已经会用玉石制作搔杖了,这便是玉如意最早的雏形。
为了能够更好地起到搔痒的作用,古代的搔杖和我们如今看到的如意一样,其头部都会呈现出弯曲回头的形状。
在中国古代有着“回头即如意”的说法,这是一种来自佛教的智慧,提醒人们放弃不必要的欲望,寻求内心的宁静和释然。
手持如意的佛像
因此人们便开始将搔杖称为如意,这不但是对于佛教智慧的诠释,也有“如人之意”的内涵。人们对于这个新称呼十分满意,如意的叫法也就逐渐替代了搔杖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
除了这种比较公认的说法之外,也有人提出如意的来源其实是古代文臣上朝的时候所持笏板的`衍生物。
在古代的时候大臣在和皇帝交流的时候不便直视,便手持一平薄宽版入见,这样不但可以防止直视,还能在上面记录奏章内容,方便工作。
手持笏板的朝臣
由于笏板乃是朝堂上的物件,因此其材料也比较考究,玉制笏板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这也是人们将其和玉如意联系起来的重要原因。
不过笏板的外形和如意差距很大,因此这种说法并不流行。
在笔者看来,提出笏板起源说的人只不过是为了提高如意的“历史地位”,希望将其和古代的王侯将相联系在一起,其可信度远不如搔杖起源说。
二、如意地位的攀升
在搔杖改名如意之后,其也就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前面我们提到如意的出现和佛教文化的流入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其在社会上开始流行的时间也和佛教大规模传播的时间十分相近。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大发展,如意也成为了一件在名士之间的流行品。
那时的文人雅客们经常会随身带着如意,不但可以用来搔痒,在他们吟诗作对的时候,也会用如意击打节拍。
风流的魏晋名士
文人们的喜爱让如意的地位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精美的材料制作如意,那时虽然百姓们还在使用竹制的搔杖,但是贵族手中的如意已经变成大多变成玉制或者金制的了。
而且这些人的如意也不再使用之前最常见的手指形杖头,而是用佛教文化中比较流行的祥云头,这样的形象在当时的壁画中也经常出现。
而如意和权威的联系在这个时候也已经逐步建立了起来,在南北朝时期不少将领们已经开始将随身携带的如意当做自己的信物。
比如名将韦睿在徐州之战中,就曾经用如意指挥战斗,这也让如意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手持如意的韦睿
从隋唐时期开始,如意便已经逐渐脱离了其最早的搔痒功能,变成了一种单纯用来欣赏把玩的艺术品,如意的尺寸因此变得更小,而且能工巧匠们也开始在如意上进行雕刻,为其赋予更多的文化含义。
在如意文物上,最常出现的是和“福”字谐音的蝙蝠图案,或者有着美好寓意的祥云、寿桃图案,体现出中国先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如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大家都愿意买来这样一个代表喜庆吉祥的物件摆放在自己家中,这让中国的如意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
辽代水晶如意
而真正将如意发展推向最高峰的则是清朝皇室,他们在入关之后对于如意的喜爱,让其在艺术品中的地位达到了极盛。
三、清朝皇室对于如意的推崇
对于清朝皇室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如意,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其一认为满清皇室在入关之前,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如意是佛教的常用法器,梵语也称“阿娜律”,清朝皇族为了体现对于佛法的重视,便经常随身携带如意,对于如意的图案和材质也十分重视。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满清统治者是在入关之后,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才开始注意到如意的。
比如满清皇宫中第一次大量摆放如意是在康熙一朝,假如满清政府在入关前就十分重视如意的话,那么如意理应流行得更早。
相对于第一种说法,笔者是比较认可后一种说法的,这从故宫中发现的如意图案中也可以看出端倪。在清朝乾隆年间制作的如意上,最常见的纹饰是蝙蝠纹与梅花纹。
饰有蝙蝠梅花纹饰的如意
在这些如意上,蝙蝠都是以五只为单位出现的,这是因为在《书经》中,认为福共有五个方面,分别是“寿、富、康宁、修德、考终命”。
而这五只蝙蝠就相当于福气的五个分支,他们一同出现便是我们常说的“五福临门”。
梅花则自古以来就是君子高洁品行的象征,再加上其花朵也有五瓣,也有五福之意。在蝙蝠和梅花的旁边,还有陪衬的寿桃纹以及流云纹,分别寓意“流云百福”以及“福寿双全”,这也让这支如意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
而这些寓意,几乎都是世俗化的美好诉求,和佛教文化中的概念相去甚远,这些便足以说明清朝皇室对于如意的喜爱理应是受到了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不过皇宫中的如意在设计的时候,还是会有体现皇权的小心思,其中工匠们最常使用的特殊图案是海东青。
这种海东青是东北满族的最高图腾,有万鹰之神之称,将其放在如意上也是为了凸显皇室的尊贵地位。
乾隆时期生产的如意
乾隆皇帝在位时,几乎随身携带如意,为了方便其把玩,故宫中的各个角落中都摆满了精美的如意。
据说乾隆在和大臣交流的时候如果手边没有如意,就会情绪不高。假如如意在手,那就会文思泉涌,说不定他的那些诗词都是在如意的激发下催生的。
喜爱如意的乾隆除了自己把玩之外,也会将如意赐给王公大臣们,他的宠臣和珅就有无数把精美的如意。这样的风气让如意也成为了权势的象征,这让如意超越了其他的工艺品,成为了全国百姓趋之若鹜的“富贵之物”。
因此清朝时中国的如意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工艺品中,如意的传世量是最大的。
不过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皇权的地位一降再降,曾经代表皇权的如意也不复往日荣光,虽然其依然拥有美好寓意,但是失去了权势加持的它们还是失去了百姓的追捧。
如今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如意这种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于其包含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因此其在拍卖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捧。
清珊瑚万字云蝠纹如意
不过有些人为了抬高如意的价位,往往会将封建时代的身份等级和如意强行联系在一起,鼓吹人们可以通过购买文物如意做“人上人”。
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和如意美好的文化内涵背道而驰,希望大家能够擦亮眼睛不要上当。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自古就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好。直至今日,一些集藏古玩小品的藏家,仍对其情有独钟。追究缘由,简单地说,一是如意制作很讲究,不失为一件艺术品;二是如意虽小但却处处能让人如意,自然要图个吉利。
缘于搔杖
如意,古人挠痒的搔杖。背痒,手不可及,以搔杖挠之,可如人意,故谓。
迄今发现制作年代最早的如意,与今天的“痒痒挠”无异。出土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的牙雕搔杖,残长约40厘米,直柄,饰有三角云纹,杖首是一屈指作抓痒状的手掌,上饰卷云纹,柄端雕一兽头。
“如意”之名,初见于公元370年晋人王嘉撰述的《拾遗记》。该书涉及如意的文字有两段:吴主孙权见潘夫人画像,“喜而以虎魄如意抚之”;孙权之子孙和,“月下舞水精如意”。“虎魄”即“琥珀”,一种植物树脂的化石,性脆,硬度极低,摩擦带电;“水精”即“水晶”,一种呈六方柱状的石英石,性寒。二者皆不是制作搔杖的佳材,而且,战国晚期的搔杖残长40厘米,传世和出土的天然琥珀或水晶雕刻品,超过20厘米,已属罕见。
由此推论,王嘉的以“虎魄”、“水精”藉之于如意,除了显扬帝王生活的奢侈外,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如意发展到此时,已不再仅仅是搔痒用具了。
明人高濂《遵生八笺》云:“如意,古人以铁为之,防不测也,时或用以指挥向往。”所谓“指挥向往”,有两层意思,一是与随意挥舞、直指四座的麈尾、羽扇一样,是一件谈道辩玄时助兴的谈柄,如丹阳出土的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中,王戎博袖宽衣,右手指尖挑二尺余长的如意,侃侃而谈。二是若令旗,用于指挥军队进退攻守。《晋书·王敦传》载:王敦专任阃外,手握疆兵,每每于酒后咏魏武帝的乐府诗,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梁书》载:韦睿执白骨如意麾军。
高濂的“以铁为之,防不测也”一说,是一种无根之论。《世说新语》中有一段著名的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一日,王恺炫耀武帝所赐的一株珊瑚树,石崇以铁如意为击杖,将之击碎。石崇,字季伦,武帝时的荆州刺史,虽有不虞之祸,尚不至于整天握一柄如意,以防不测。
与佛教相连
乾隆曾赋《铁如意》一诗:“握君熔铁是谁夫,如有意何如意无。怀睿穆然挥色相,季伦鄙矣击珊瑚。”“握君”是如意的别名。“怀睿穆然挥色相”一句,意思是说,僧人怀睿神态庄穆,用一柄如意驱除声色之诱。这里涉及如意起源的另一种说法:如意源自印度僧人的一件日常用品——爪杖。
如意,梵文译为“阿那律”,意为“无灭”、“无贫”。在一般印度佛典中,“阿那律”谓之“爪杖”。公元401年,在《大藏经·四分律》中,如意与锡杖、头镖、伞盖子、曲钩、刮舌刀等一样,谓之僧侣的日常用品。翻译佛经的耶舍,为何译“阿那律”为如意?著名学者陈夏生认为:“耶舍译《四分律》时,国人使用如意的习俗已相当普遍了,必然是译者已见过中国的如意,才会将形制相同的外来器物译成如意。”随着崇敬佛之风日盛,佛陀手执的如意、锡杖、伞盖,也被赋予了一种超物质的法力。其中如意的佛化,源自中国人。
文殊又称“曼殊室利”,意为“妙吉祥”,专司智慧。在古印度佛典中,文殊菩萨左手托书,右手持剑。同一时期开凿的北魏龙门石窟的文殊菩萨,手执一柄如意,其形制与战国搔杖形制相近。二者几乎同一时期产生,自然不存在承袭关系。陈夏生认为:“国人塑造出手执如意的文殊菩萨,其立意无非在藉文殊菩萨来赋予如意一种象征智慧、祥瑞的‘法力’。”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帝王、将相和豪门贵戚有执握如意之好,以此求得心灵安宁和吉祥。唐代大家阎立本绘的《历代帝王像》中,陈宣帝、陈文帝等盘坐匡床,怀中均捧一如意。
入唐,皇室以老子后裔自居,尚佛之风势微,从绘画中可见皇室贵戚少有执如意者。陕西法门寺地宫曾出土银质鎏金如意,柄首是一朵曲线丰满的卷云,柄身窄扁,曲度极小,简洁的造型中有一种优雅而不失大度的气质,应是唐室遗物。日本正仓院收藏的两件如意,制作年代约唐代中期,其柄首呈扇形,挠口微弯,其中一柄有波浪似挠齿,属搔痒的爪具。
如意作为一件祈吉法器,宋代以后,广泛而随意移植,普贤、法藏、光明、月光诸菩萨,甚至罗汉、仙女,都手执如意。现世的僧侣继六朝遗风,手持如意讲经。著于北宋天禧三年的《释氏要览》述:“如意,‘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备于忽忘。若俗官之手版’。”
逸士的心欢
文人执如意的方式和目的,元明时期开始异于六朝谈玄之士。在高濂《遵生八笺》、屠隆《考余事》中,将如意归入文房器玩,从元明绘画可见,如意多与书籍、香炉、砚台一同陈于书案。赵孟兆页《瓮牖图》中,如意由一书童持握。
中国文化大致是一种仕途与隐逸互补的文化,可是,艺术主题更多的是表达适情山水、悠游竹林的逍遥与自在的内容。尽管隐逸有一种背弃朝廷的意味,但历代皇帝对此却多表现出宽谅甚至赞许。
《南齐书·高逸传》载:平原人明僧绍标志高栖,欣玩水石,无意仕途。高帝赠送一柄竹根如意,以赞扬其隐逸幽志。
高帝所赠如意的形制,猜想大约是依竹木的天然形态,稍事雕磨,以合隐逸无为的志趣。这件如意是否为竹木根雕如意的肇始,史不可考。文震亨在《长物志》云:“如意,古人用以指挥向往,或防不测,故炼铁为之,非直美观而已。得旧铁如意,上有金银错,或隐或见,最佳。至如天生树枝、竹鞭等制,皆废。”
文震亨是明代中晚期人,当时流行时玩之风,凡本朝的制瓷、雕犀、刻竹、制玉,皆争宠之。文震亨独美“旧铁如意”,显然与世风相抵。所论是一种个人的审美趣味。
以天生树枝、竹根制作如意的风尚未一直延及清朝。清初顺治、康熙二帝崇尚简朴,谕旨臣工禁献玩赏之物,在《国朝宫史》和广东贡品清单上,未见有呈献如意的记载。康熙在位60载,与如意有关的记载,仅见乾隆写的一诗,诗中追忆祖父曾将一柄天生树枝的如意和吉祥草,手植于乾清宫西暖阁的青铜钅享中。
这件如意至今仍留在乾清宫西暖阁,迹,上刻“执友”二字。乾隆诗赞它是清宫所藏如意的最雅者。
联上下之情
雍正皇帝喜好孤介之臣,在位13年间,曾屡赏年羹尧珐琅彩瓷器,赏山西巡抚觉罗石麟、陕西巡抚西琳、河东总督田文镜、江南总督范时绎、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等人如意。乾隆践祚后,奢侈之风日盛,紫禁城内的宫殿、三希堂,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在御座右侧都摆放一柄镶玉如意。
乾隆六十年,准备做太上皇的乾隆,赐毓庆宫给嘉庆居住,同时赏玉如意一柄,以备陈设。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吉利大使马嘎尼尔赴避暑山庄觐见乾隆,乾隆以玉如意赏英王、大使、副使和随员。马嘎尼尔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一书中,写道:“惟此如意,系一种长一英尺半之白石刻花而成,石质略类玛瑙,虽华人以为此物异常名贵,吾以为就此物之原价而论,未必值钱。”
马嘎尼尔是一个陋识之徒,既不懂玉,又不知玉雕如意是国礼重器。乾隆又是一位铺张好大的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以如意馈赠“属邦”,如朝鲜、琉球、暹罗、安南等国的国王、王子和使者。赏赐如意之风,至乾隆中期,达到了一种动辄即赐的滥赏地步。乾隆四十七年,军机处遵旨赏编纂《四库全书》的69人各玉如意一柄。
地方督抚年节进贡方物,附呈如意,始自雍正初年。至乾隆一朝,各省督抚进贡方物,以如意领衔,且数量剧增。《国朝宫史》载:乾隆十六年皇太后60大寿,臣下进献如意10柄;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后70圣寿,臣下呈递如意增至57柄。
乾隆认为如意寓意吉祥,对臣下进呈的如意,一律照单全收。一次,查抄某大臣家时,发现一张价单,上写“一柄玉如意价银四千两”。乾隆听之骇异,遂颁旨禁止臣工进贡和阗玉如意。退位之前,谕旨:“来岁丙辰,届朕归政为太上皇,著自丙辰年始,内外大臣所有年节三贡,竟毋庸备物呈进。惟元旦及朕与嗣皇帝寿辰庆节,在朝王大臣亦止须备进如意,以迓吉祥而申忱悃,逾日仍不过分赐众人也。”
乾隆谕旨将臣下进呈如意的“孝心”制度化。王公大臣、各地督抚不惜重赀定制、购藏如意,以备年节、皇帝、皇后寿辰时呈贡。嘉庆亲政后,依然保持乾隆旧制,将如意作为一种君臣“联上下之情”的媒介,无论品级俱准呈贡。
上行下效,如意进呈之制,迅速社会化。每逢年节、庆日,官场之内仿效宫廷,上下递赠如意,“以迓吉祥”。随着呈献之风日炽,收受如意异化成一种聚财方式。福建督抚受贿案发后,查出总督伍拉纳家藏嵌玉如意112柄、雄黄如意2柄、檀香如意1柄、嵌料石如意9柄;巡抚浦霖原籍家藏三镶如意157柄、金如意3柄;布政使家藏如意14柄、硝石如意2柄;按察使家藏金如意9柄、整玉如意2柄、带表如意1柄、三镶如意121柄、料石雕漆等如意7柄。
福建督衙的四位主官,与和王申相比,可谓小巫。抄没军机大臣和王申家产时,抄查玉如意120柄、镶玉如意1601柄。
道光登基后,屡旨限制向朝廷进呈如意人员的资格,如意进呈略减。一入同治朝,如意升为皇帝大婚礼仪的正式瑞器。
极尽工巧
如意进呈的制度化、礼仪化,极大地刺激了如意的制作和工艺。2002年翰海秋季拍卖中,就有7柄清代如意,从这些清代如意的制式、工艺上,就可窥见如意制作的考究。
像一件清中期的象牙龙纹如意,长325厘米,柄首呈团云造型,开光镂雕二龙戏珠,云纹地。柄身曲度呈“S”形,上下浅浮雕花卉纹,中部略宽,开光镂雕四只蝙蝠,云纹地。柄端椭圆,开光镂雕两只蝙蝠,云纹地,与柄身中部相呼应。
这一如意的制式,与雕刻于唐代的五台山佛光寺文殊菩萨手执的如意相近,北宋以后普遍流行,成为标准型。传统执法有两种:一是右手握柄身中部,左手托柄的底端,右上左下,斜执胸前;二是右手托柄身中部,以防止下滑,柄身的曲度设计成“S”形。唐宋时,柄身宽度为上宽下窄,明清以后,柄身的中部,亦即右手握处,多略宽。
象牙雕如意的工艺一般为两种,一种是标准型,一种是取天然竹木的造型。如清时期的象牙雕灵芝如意,就是依天然而雕琢成。此如意柄首取灵芝的基本形态,以卷云纹表现。柄身枯枝交搭缠绕,枝间圆雕大小灵芝。柄端刻有一行篆书,字迹硬拙。此器之妙在于以云纹造型灵芝,使之有一种似云非云、似灵芝又非灵芝的如幻如真意境。
上述两件如意,前者是礼敬之物,后者是文人书斋清玩。
取天然木根、枝桠,不着一刀,或略做雕刻制成如意,南北朝已流行。在如意的功能演变中,根雕如意始终兼有搔杖和谈柄的双重功能,文人极偏爱。如清黄杨木如意,取黄杨木根的天然形态,稍事雕磨而成。二枝并生,一大一小两个瘿瘤自然形成柄首和柄握,天生弯度自然形成“S”形的曲度,给人一副支离病态。这一审美观流行于明代中期至清初,当时,在野文人蛰居乡闾,如荒坟蒿草,为了表达心中悲愤、反叛的情感,提出了一个“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审美观点。从这一点来看,这件如意与其说是祈祥之物,不如说是落魄文人的写照。
另一件黄杨木雕如意,相比上述那件,精致有余,略失苍古,其不露刀痕地雕成瘿瘤柄首和枝蔓缠绕的柄身,在盘屈的枝蔓间,圆雕象征智慧和知性的灵芝。此器颇具匠力和巧思,然而,非文人情趣,应属某一士大夫的文房清供。
景泰蓝三镶如意是清代最盛行的一种如意造型,即柄首、柄握、柄端镶玉。此器首、握、端三处为金镶和阗白玉,柄身为景泰蓝。景泰蓝烧制工艺细腻、精致,器型规正、标准,且纹饰有明显的宫廷图案设计的类型化特征,陈于书案,有一种不可侵的典雅和堂皇官气。一般的三镶如意的嵌玉,多泛青或灰,玉质干涩,琢工粗陋。而在文中介绍的这柄如意的镶玉,质地白润,琢磨精细。在一个玉荒之年,得此佳玉名工,非一般豪门可及;二是道光登基后,曾谕旨亲王、郡王、贝勒、一二品大臣、乾清宫一品侍卫,方准呈递如意,三品以下官员非万寿大庆,不准呈递。鉴于如意呈递的严格限制,王公百官转而寻找新的邀宠之物,如意制作式微,典雅、古意的精品,几乎绝迹民间。
文前提及的珐琅嵌宝石双桃如意便是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御用之物。
如意的取材,一直广泛不拘,据唐以前文献史料记载,有白玉、水晶、琥珀、骨、犀、漆、木、竹、牙、铁等。至乾隆一朝,制作如意的材质愈趋贵重,出现了金、银、玉、翡翠、宝石、珍珠、珐琅、瓷、戗金、错金银、沉香、玛瑙、珊瑚等。
这件如意以金铸一株虬屈老硬桃枝,上结两桃,一玉琢,一碧玺雕,桃叶若临劲风,紧贴于枝,为珐琅烧成。工艺融铸金、珐琅、镶嵌于一体,玉质莹润,碧嫣然,桃叶绿似秋水,枝干金质透红,此器工料俱佳,穷尽极巧,侈美奢华,属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的呕心之作。白玉桃上镌“乾隆御玩”4字,填金隶书,其取桃形的造型,应是一件为乾隆万寿大庆的礼仪瑞器。
乾隆御制如意的穗带腰饰的编织,花样百出,一般有花蟹、寿字、双喜、万字等,极富祈吉的表述力。这件如意系红丝长穗,腰饰盘长结,寓意吉祥永延。
如意,一个爽心的吉祥字眼,古人以一柄搔杖藉之,数千年间,儒、道、释三教皆奉为“执友”,帝王将相拜为“握君”。在我们的生命中,吉祥已成为一种永恒的祈祷,如意则是每天、每时、每事的愿望和期待。这就难怪今人对其也有几分偏爱,不惜重金藏于爱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