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家居风水与设计美感要诀

兼顾家居风水与设计美感要诀,第1张

六个兼顾居家堪舆与设计美感要诀

要诀1炉具与冰箱、水槽动线不对冲设计手法:考量厨房的风水问题,L型的厨具配置中,水槽与炉具位置分别规划于转角两侧不相对,而畸零空间的冰箱动线亦不正对瓦斯炉设备。美感呈现:宽敞的厨房空间强调风格的呈现,烤箱、冰箱等设备以嵌入式呈现,且门片材质、造型皆与厨具相同调性,讲究一体成型的设计感。

要诀2佛桌上方避免横梁:设计手法:居家规划独立的佛堂,留白处理突显场域机能,设置神桌的位置上方避免横梁通过,且两侧也保留适度空间,有助于佛堂的风水。美感呈现:肃穆的佛堂选配简单的木质活动家具,对应同色调的木地板与棉质地垫,如同艺术品的表框佛经与点点烛光的布置,营造宁静且优雅的气氛。

要诀3户外流水造景引好风水:设计手法:运用起居室旁的户外空间规划庭园,同时配合居家的吉位规划流水造景,透过落地玻璃窗的视线引导,为室内带来源源不绝的好风水。美感呈现:不仅兼顾风水考量,阶梯式的瀑布流水造景设计,搭配摇曳生姿的绿色植栽,并以南方松木阻隔外界杂乱,构筑自然悠闲的庭园景象。

要诀4造型、灯光避开床头压梁设计手法:床头上方的结构横梁,安排造型简洁的收纳橱柜与间接灯光设计,让床铺的位置向前挪移避开。美感呈现:床头立面的简约线条切割,呈现完整的主墙造型,刻意不将橱柜做满,预留梁下空间安排局部灯光,一道隐约的光带让卧房充满情境。

要诀5卫浴开窗增加光与风设计手法:为容易潮湿的卫浴空间开窗,并结合干湿分离的规划,可增加通风性,避免不良秽气沉积于此。美感呈现:藉由开窗手法让卫浴拥有更多采光,对应明亮的空间质感,以清玻璃与黑白色调的瓷砖与马赛克,展现简约现代的视觉效果。

要诀6反射、穿透材质装点空间感设计手法:就风水角度而言,不宜在床铺对面规划玻璃、镜子等材质,因此于床头侧边妆点白膜玻璃,搭配书柜的清玻璃门片,间接放大空间感受。美感呈现:小朋友的私密空间,整体选用玻璃、浅色木皮等材质,搭配金属视感的矮柜,延伸属于年轻的生活调性

佛龛佛柜的常见尺寸宽度从小到大有38cm、42cm、48cm、61cm、68cm、81cm、88cm、108cm、213cm等等,较低的高度一般是108cm,而普通款的则是128cm,深度一般是42cm、48cm、61cm。

佛柜的常见尺寸主要以实际情况而定,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佛柜通常的高度一般在一米五左右,自己站着看佛像眼睛的时候最好是仰视,这样表示尊敬。总高度佛像头部离最高处要有点间距,这样佛像不会显得那么拥挤。

供桌注意事项

没有非常固定的大小,都是依据房子所需要的尺寸和高度从而进行制造的。室内的空间大的话,是可以选择一些尺寸大的供桌的。

如果室内的空间是比较小的话,就不需要考虑太大的供桌,符合实际空间的大小选供桌的尺寸就可以了。不然室内整体的格局看起来会显得很拥挤。

寺庙石雕供桌选择多大的尺寸合适其实还是需要看供奉的坐像的大小,然后根据比例以及贡品摆放的需求来确定。定做供桌的尺寸有12m,15m,2m各种尺寸。如果寺庙空间大,且供奉的佛像也比价高大的话,那么在定做石雕供桌的时候也可以按比例大一点。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维那以棓(木制之棒)击鸣,以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快慢、转合。

  木鱼

  诵经时敲打的法器之一。古称鱼鼓、鱼板。为鱼形木制的法器,中凿空洞,扣之作声。佛教既是讲慈悲的,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形,在诵经时敲打呢?原因是一切鱼类,它的眼睛都是终日睁着不闭,所以出家人取此义以示精进,不敢稍有懈怠而已。

  引磬

  俗称小手磬。作碗状,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皆鸣之。

  铛子

  法器之一。以铜片制成,状如圆盘,四边凿有小孔,系于铜制圆形架上,下按木柄,以小槌击之。执铛子时,名"照面铛子"。

  铪子

  铪子,名"平胸铪子",敲时左手托下铪,右手提上铪往下敲,必须音声响亮;不敲时,两铪相合,双手捧持,用二指与中指夹心,皆平胸次。

  铙钹

  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

  铙,古来即广用于佛门中,有金铙、铜铙之别。铜铙,类似铜钹,惟形状较小,由二个钹构成,音亦清澄,故俗称为铙。

  钹,又称铜钹、铜盘,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央部份隆起一圆,此圆的中心穿有小孔,并以纽带穿之,使用时,依节拍相击鸣奏。

  铃

  诵经时使用的法器之一。用青铜、紫铜等材质所制。铃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鸣铃以供养诸佛,称为振铃。

  鼓

  敲打乐器之一。有各种形状及大小,为寺院中常用的法器。其种类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的鼓。

  一般寺院中,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钟

  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鲸钟等。悬挂于钟楼上,用于召集大众,或做朝夕报时之用。

  唤钟:又称半钟、小钟。吊于佛堂内的一隅。其用途在于通告法会等行事的开始,故亦称行事钟。

  香板

  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

  梆

  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的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现今一般寺院常悬挂于斋堂外,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以上是佛教主要乐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030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