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寓意是什么????

蝉的寓意是什么????,第1张

1 译文:

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

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

2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 注释: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④疏桐:高大的梧桐。

⑤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⑥藉(jiè):凭借、依赖。

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由于人们认为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它为诗人墨客们所歌颂,并以咏蝉声来抒发高洁的情怀,更有甚者是有的人还用小巧玲珑的笼装养着蝉来置于房中听其声,以得欢心。的确,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到绿叶凋零的秋天,蝉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乎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

1、最早写到蝉的诗歌出现在《诗经》里。《诗经·七月》中写道:“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四月份草长得很茂盛,五月份可以听得见蝉鸣。《诗经·荡》中也写道:“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蝉鸣如沸水一样,扰乱人的思绪。这里的蜩、螗指的都是蝉。

2、先秦时,写到蝉的诗歌多写其鸣叫。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将蝉入诗已不单单是描写其声音,而是对声、形、生活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描写。如南北朝时期范云的《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端绥挹霄液,飞音承露清。”此诗就对蝉的多方面进行了细腻的描述。

3、魏晋时期的诗人在写蝉时,已将蝉赋予了感情色彩。陶渊明在《己酉岁九月九日》写道:“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西晋的陆机在《拟明月何皎皎》中写道:“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这里的“哀蝉”、“寒蝉”正是作者对蝉赋予了感情。

4、等到唐宋时期,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顶峰,写蝉的篇目也大大增加。诗词中的蝉与文人多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唐宋文人在诗词中多有用到托物寄情的手法,蝉被赋予诸多情感象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古诗词中蝉的意象。

1、一鸣惊人是玉蝉的寓意之一。蝉这种生物是需要孕育4-5年的时间才能破土而出,长出翅膀,这是个十分艰辛的过程,但最终都能蜕变成功,翱翔天地。蛰伏数年,一朝放声,响彻天地。所以佩戴玉蝉吊坠,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都有一鸣惊人、一夜成名的美好寓意。

2、富贵延绵也是玉蝉的寓意之一,蝉谐音“缠”,所以也有腰缠万贯的寓意,同时蝉的鸣叫声又是延绵不绝,自然富贵钱财也会延绵不绝的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219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