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古诗中的意象

酒在古诗中的意象,第1张

酒是古代文人日常生活及创作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从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少到穷途末路的暮年白头,从礼仪威严的庙堂深宅到简陋破旧的酒肆野舍,从久别重逢的欣喜到生死茫茫的送别,从觥筹交错的宴请到清冷孤寂的独酌。一杯浅浅的酒,承载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

古诗中酒的意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本是一种客观事物,但由于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学理想等,因此,它在不同的诗里,便有了不同的意趣,寄寓着诗人不同的情感。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作为读者在鉴赏诗歌的意境时,就要我们运用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酒是什么?一位高考学子把“酒”诠释得淋漓尽至。现呈现给大家:

酒精加水

酒就是酒,没必要给予特殊的解读,诚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用酒来诠释自己的窘境是十分可笑的事情,那只能说明个人的知性品质正在流失。——在现实生活中,用酒成事者本身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如果非要给予特别解读,那也只能证明人的一种心情,毕竟酒是可以上瘾的,倘若迷恋上酒,那是极其可怕的,弄不好会把自己送上鬼门关,所以,完全没必要对酒格外青睐,否则它就可能招来祸患。——我们知道人的基本生存要素包括:呼吸、饮水、睡觉、吃饭,除外,其它行为并不决定人的必然死亡,这是从人的主观条件来说的,客观条件中肯定会有例外存在,但那不是人可以决定的。——当然穿衣服也是必须的,否则会把人冻死。在这个世界上,酒是人可干可不干的事情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人群,比抽烟的人都多。当然工作的概念是另一种解释,毕竟没有工作,也会饿死了。——酒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很多年,由于世界上很多植物都自带酒精,比如葡萄、苹果、梨子,所以人在其生存进化中,也就不难找到酒,并将其酿酒工艺逐步完善,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酿酒产业,尤其是从小麦和高粱里酿造出白酒以来,酒俨然被人类推高到了文化层面,而且也确实产生了许多关于酒的文化典章。——但是,酒就是酒,它就是一种烈性饮料,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酒本来就不是畅饮的饮料,可人偏偏要大喝特喝,结果酒壮熊人胆和酒能成事亦能败事,也就粉墨登场了,因为酒给人世间带来了多少麻烦,人恐怕自己都数不清了吧?——不要再高估酒的文化色彩了,它在很多时候会让人神志不清,迷三倒四,傻不拉几,意志混乱等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都数不过来,还倡导酒的所谓妙用,岂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要说酒是什么?酒哇这个东西呀、也是君子,又是小人,也能成事,也能败事,有事无事生活中都得有它。酒能麻痹人的神经,把人带入幸福快乐中,也能把人带到悔恨愁苦中!酒能够给成功者带来(或增添)象节日一样欣喜气分!酒能够给软弱的人带来强大的勇气与胆量!酒还能够给平静生活中的人带来生机与乐趣!酒还有会能给人若事生非的缺点!总之,成事有酒!败事(也)有酒!不是古往今来、煮酒论英雄的事谈为佳话的也不少吗?听说是有很多、很多很多!无酒不成席!酒多还误事!

噢,对了、还有哇,据说、酒的文化与 历史 故事古往今来还真不少呢,酒文化还真是高深莫测嘞!只可惜,我一个也不知道啊![大笑][大笑][大笑]

酒,水一般的形态,火一般的热情。酒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同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饮的少是美酒,喝的多能伤身,小饮怡情,豪饮伤身。

佛语讲,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勾命小鬼,气是下山猛虎。

平民讲,无酒不成宴席,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怎能早起,无气处处受欺。

高尚人,饮酒不醉量为高,坐怀不乱呈英豪,见财不起为俊杰,忍气饶人祸自消。

所以小饮怡情,豪饮伤身。切记开车不喝酒,喝酒莫开车。

酒是穿肠毒药,也是止伤上品,一位刘才子写过,大家一起分享

“液体之火

让你,若梦若醒

飘飘欲仙,让天地颠倒

让世界旋转,把人类 历史

浇灌的跌宕起伏,将琴棋书画

熏染的色彩斑斓,醉了刘伶

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

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

瘦了海棠李易安,景阳冈上

助武松三拳毙虎,浔阳楼头

纵宋江题诗造反,你啊你

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汉

歌舞与你相佐,美色与你为伴

催诗情万丈,壮文人斗胆

有人借你发疯,有人借你夺权

有时你只是一个道具,烘托一下谈判桌上的氛围

有时你更像一种暗器,把贪杯的对手麻翻

你呀你,既入朱门豪宅

又进村舍陋院,既流溢皇室的金樽

又盛满农家的粗碗,愁也要你

喜也要你,洞房花烛夜

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

迁徙流放的囚犯,落魄的文人骚客

得志的朝廷大员,都是你的知己

你的伙伴,甚至

即将上路的死囚,都要你为之饯别

因为你,耽误了多少大事

因为你,弄出了多少冤案

因为你,鲜活了多少逸事趣闻

因为你,催生了多少佳作名篇

更因为你,造就了多少人的肝癌

而魂归天堂,真的是

成也有你,败也有你

生也有你,死也有你

你这浇愁愁更愁的琼浆啊,穷也有你

富也有你,千家万户还都离不开你”

要问“酒是什么”?回答起来可以说是既简单又复杂。狭义的酒不过是一种饮料,但酒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却非常重要。

在人际交往中少不了请客吃饭,其实所谓的请客吃饭,严格地说应该是“请客吃酒”,饭不饭的倒在其次。古人说“无酒不成宴”,也说明了酒在宴请宾客时,不可或缺。

酒在中国 历史 上源远流长,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这本书上,第一条就是中国最早发明了造酒。“酒池肉林”这个说法出自商朝,到了汉始元六年,开始征收酒税,说明造酒业已具相当规模。

酒的发明属于意外。人们在吃了发酵的食品之后,觉得头重脚轻,晕晕乎乎的很舒服,于是开始精心研究,并逐渐掌握了酿酒的技巧。

古人酿出酒来以后,觉得这是个好东西,不仅喝了以后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令人觉得很是舒畅,而且酒还可以用来治病救人;繁体字的“医”字下面就带着个“酒”字旁,可以说明,在古代,酒与医是有关系的。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因为文人墨客对酒的嗜好,所以,酒与诗有了不解之缘。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应该说是因酒而赋诗的形象写照。杜甫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及“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说的也是酒与诗的关系。苏轼的“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和杨万里的“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说的也都是因酒得诗的意思。

诗人皆好酒,只有喝到醉眼朦胧之时,方能诗兴大发。在文人中,要说嗜酒到了不要命之程度的,恐怕要数竹林七贤里的刘伶。此君一天到晚,酒不离人,人不离酒。出门在外,也要拎着一罐酒,一路喝来,直喝得晃晃悠悠,东倒西歪;同时嘴里还不断地对随在身后,扛着铁锨的家童说着“死便埋我”;就是这句“死便埋我”,一不小心,竟成了千古名句。

酒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金瓶梅》里面,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少不了吃酒,在《红楼梦》里面我们看到的也是动辄就放下桌子吃酒的场面。我们看过《水浒传》后,满脑子里也都是酒肆,蒙汗药,“三碗不过冈”之类与酒有关的描述。

古人喜欢喝酒,今人也把这个嗜好传承下来。我有位堂兄,其嗜酒如命的程度可以和刘伶一拼。他刚学会喝酒的时候,只是下了班后,晚上在家里喝;以后越喝越上瘾,中午在单位里也要喝;后来,早晨上班前忍不住,得在家里先喝上几口才去上班;再后来,口袋里掖上个酒瓶子,上班的路上一路走,一路喝。到最后喝出病来了,临终时说:“我死了后,用不着给我烧香烧纸的浪费钱,只要弄口大缸,装满了酒,把我泡在里面就好。”看来这一辈子眼看就要走到头了,还没喝够酒。

酒对人的诱惑力如此之大,对于那些不怎么爱喝酒的人来说,还真不太好理解。因为,要说起酒的味道,闻起来还可以,但无论多么高档的白酒,喝到嘴里的口感都是辣乎乎的,毫无美味可言。我想喜欢喝酒的人肯定不是因为贪图酒的味道,而是追求喝了酒以后的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如果喝完了酒之后,就像喝了杯雪碧似的,没有轻飘飘的感觉,那么,酒是没有必要被发明出来的。

古人说,“吃酒不醉最为高,贪色不迷是英豪。”这里面所说的“醉”应该是指达到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倒头便睡的程度。如果完全不醉,什么感觉也没有,那样的喝酒,算是白喝了。

人喝了酒之后,大多会变得兴奋:轻则絮絮叨叨,中则胡言乱语,重则语无伦次。梁实秋对酒场上的人物观察得最为细致,说是一旦“几杯酒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再灌下几杯以后,所有的苦闷和烦恼全部忘了,酒酣耳热之际,只觉得义气飞扬,不可一世。”寥寥数语,活画出酒场上的热闹景象。

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喝酒图的就是买醉。那些平常不愿说的话,不敢说的话,趁着酒劲,一吐为快;平常心里藏的小秘密,也会在晕晕乎乎,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向人吐露一二。

酒可以解忧,可以助兴,可以壮胆,可以放松,酒还是色媒人。那些平常不近女色之辈,当有了醉意之后也会变得怜香惜玉;至于情人幽会,也自然少不了喝酒;喝了酒之后,就挣脱了“发乎情,止乎礼”的道德束缚,恢复了原始的野性;接下来酒壮色胆,发生点“肌肤之亲”,也就顺理成章。一般来说,如果在酒场上有美女,那么,男士们喝了酒心里兴奋,见了美女心里亢奋,兴奋和亢奋混合在一起,那就有点忘乎所以。于是,色迷迷的眼神,会肆无忌惮地盯着美女瞧;暧昧调情的语言,粗俗露骨的黄段子,会无所顾忌地说给美女听;过分一些的甚至动手动脚,私底下做一点越轨的小动作。这就让人想起了“酒后无德”这个词的含义,以及“酒”“色”二字喜欢组合在一起的原因。

古人喝酒多为解忧、取乐、赋诗,是一种个体行为;今人的喝酒则经常是在温情的面纱下面掩盖着功利性的内容。比如,提了职称要请人喝酒,以示感谢;升了官要被人请喝酒,以表祝贺;长了病找大夫开刀要请人喝酒,以图放心;求人办事需要请人喝酒,为笼络感情;经商谈生意更需要请人喝酒,那是为了互惠互利;至于过去一段时间,领导视察,关系单位的迎来送往也少不了喝酒,以至于出现了“有的人喝酒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喝酒”之类的调侃语句。喝酒在如今的 社会 交往和人际关系中,已经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程序。

在社交中为什么需要请人或者被人请了去喝酒?原因是人喝了酒之后的那种状态,特别适合人际交往的需要。按照法国心理学家荣格的说法,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戴着一副人格面具,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人与人之间也因此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而在酒场上,人喝了酒之后,会放松戒备,敞开心扉,人与人之间才会由此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我们发现,在酒场上的人大多显得特别亲热,相互之间称兄道弟,很有一种江湖义气的味道;而江湖义气的精髓,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既然刀都敢插,岂有帮不上的忙,办不成的事?

喝酒能让人陶醉,确实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特别是外面飘着雪花,屋里点着火炉,热上一壶酒,弄点下酒菜,自斟自饮,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可谓乐在其中;如能约上三俩知己,推心置腹,忆旧叙情,探讨生活意义,感悟人生哲理,也是一大快事。

喝酒能使人快乐,但乐极往往生悲。那些只图一时高兴,不顾后果,喝过了头的人,落个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甚至当众呕吐,丢人现眼,那就后悔莫及了。所以,喝酒要量力而行,不可逞一时英雄,与人一比高低。

“酒逢知己千杯少”,请人喝酒要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那样才能喝出快乐,喝出感情。如果酒桌上有面和心不合的人,几杯酒下肚,开始“酒后吐真言”,又加上“话不投机半句多”,很容易闹出不愉快,严重的甚至拳脚相向,大打出手,枉费了主人的一片心意。

人喝了酒,从肢体上讲,轻则头重脚轻,醉眼朦胧,重则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在这种状态下,别说开车了,就是坐车都成了问题。有位出租车司机就拉了这么一位喝多了酒的客人,此人上车后用手向前一指,大喊一声:“往前开!”司机开着车时,就听见那位老兄嘟嘟囔囔地说,“到家了,上床睡觉。”司机从反光镜中一看,那位老兄已经脱了上衣,开始脱裤子了。吓得司机赶紧靠边停车,一面问他:“你这是咋回事?怎么在车上脱衣服?”那人嘴里还在嘟囔:“到家了,睡觉,你管得着吗?”急得司机拍着座椅靠背,冲着他大喊:“你醒醒,睁开眼看看,这是出租车,什么到家了?”这位老兄一愣,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赶紧说:“快倒回去,快倒回去,我刚才进家门的时候,把鞋脱在门口了。”都说喝多了的“醉了嘴,醉不了心”,看来说得不错。醉成这样了,还想着把鞋脱在车外这档子事。不过,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开车的话,得有多少人小命不保。所以,醉驾违法,要时刻牢记。

喝酒能营造一种宣泄 情感 的氛围,对于好喝酒的人来说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但喝酒最好偶尔为之,以不乱为度;如果喝酒成瘾,到了刘伶那种“死便埋我”的程度,那就麻烦了。

以上就是酒在生活中扮演的助兴、解忧之角色。

是醉人的“麻药!”

就是一种物质,生活赋予它更多的涵义!岁月的沉淀又让它成为一种文化!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逢知己千杯少,……劝君更尽一杯酒![祈祷][祈祷]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烟与酒是决然分不开的,有烟必有酒,有酒必有烟,就跟有孟良必有焦赞一样,都是铁哥们儿。酒席宴上,饮酒必吸烟,一边喝酒一边吸烟,这是常象。一个人苦闷时一边吸烟一边饮酒这也是常象,一个人高兴时好友之间举杯畅饮,这还是常象;二是纯粹意义上的烟酒不分家,什么意思呢?!说的简洁些,就是指人与人之间,来根烟抽,弄包烟抽,喝顿酒,不要分清你我,所以才称的上烟酒不分家。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似乎烟酒是特殊的东西,不是商品,其他类的才是商品。传统使然,造成烟酒不分家。其实,烟酒同样是商品,是商品就有价值。

烟酒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为什么好多人好像不把它当做商品呢?笔者粗浅分析,大概有如此观点:一是烟酒从古至今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媒介,就跟中国的传统无酒不成席一样,即无席没有烟!这里大有哥们儿义气之感!二是一支烟,一包烟,一条烟,一杯酒,一瓶酒,一箱酒价钱再贵也无足轻重,表达意思即可,它是物不是钱,好哥们儿才讲这东西。

转: 古代把酒与诗连在一起,如李白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可见酒可以令诗人诗性大发,借酒抒情,借酒感慨,借酒诉苦…… 酒起了很大的作用!现代的人要是谈到酒,就联想到:酒气冲天,醉熏熏的如烂泥一堆,耍酒疯…… 因此对酒的解意,古代与现代有太多的不同! 从诗歌的产生到明清时期的诗歌发展、变化和繁荣,在这一过程中,不少的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与诗歌的发展,酒与诗人的关系等等一系列关于“酒与诗人”的问题,很值得探讨。 假使没有酒,性嗜酒的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如何能写出?真不知道“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他,外加抚养五个不争气的儿子,还有多少酒喝,也许《饮酒》诗里的“酒”只能是掺了水的酒了。老杜的酒量估计也不错,好友卫八来访,冒着夜雨去剪春韭,端上喷香的黄粱米饭,而且开怀畅饮,“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没钱的时候“樽酒家贫只旧醅”。如若没有酒,“买花载酒”的柳三变也许就写不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就发不出“拟把疏狂图一醉”的慨叹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李清照的酒量自是不让须眉,“东篱把酒黄昏后”,“三杯两盏淡酒”,“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她只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诗人中喝酒名气最大的当属李白了,在他的身上最能体现酒神的精神。“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潇洒与飘逸,为了酒连代表至高无上的王权也得靠边站。尤其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包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压榨出大半壶的高粱酒来。酒对每一位诗人个体来说,究竟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缘分,因为诗人已经千古,我们不得具体而知,只能依据常理推断一二 。可不可以这么说,没有酒,也就没有了中国古代的诗歌与诗人,也许五千年的文化,要逊色许多。 酒对诗人而言可以宣泄情感,浇去心中的块垒,起到“移情”之效;酒趋阳刚,让人沉醉超脱出世。乡野鄙夫酒喝多了可以发泄到妻儿的身上,可诗人呢?诗人在清醒的时候往往难于摆脱世俗的得失厉害,因而创造力必然受到束缚压抑。酒酣耳热时则容易实现心灵的解脱、精神的超越。他敢说敢写,敢哭敢笑,任情放纵,无所顾忌,创造力由此获得解放。从“听天由命”到“形而上的慰藉”,作为本体的生命意志的性质变了,由盲目挣扎的消极力量变成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 倘若没有酒,屈原也不会说:“众人皆醉我独醒”。从相对的角度来说,其实这话也可以说成是“众人皆醒我独醉”,否则他也不会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为国而“醉”!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与诗人情感的抒发,情绪的释放关系可见非一般可言。 在阶级社会,尤其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权和利的纠葛往往会导致当权者人性的扭曲和心理的不健全,诗人耿直和率真的个性,使得政治抱负,往往无法施展,更有甚者生活贫困潦倒,在这样的境地,诗人身心极度疲惫,抑或寄情于山水,抑或寄情于酒。倘若没有酒,那诗人的身心何以康复。 当然,诗人与酒的渊源并非如此简单,但是将酒作为诗人们的另类真爱来看待并不为过。

1有关于酒的诗句和表达的感情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思乡抽来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仕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瀚战乱昔年多病厌芳源樽,今日芳樽唯恐浅——钱惟演韶华易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知音难求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百时烦恼——时彦相思苦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杯还酹江月——苏轼感怀历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友情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林黛度玉兴致暂时就想到这些题材。

2关于"酒"的诗句 和抒发的情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

原诗共四首,此为第一首。抒发了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的寂寞孤独之情。

李白爱饮酒作诗。月下独酌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又歌又舞又醉饮,煞是热闹!月、影本是无知无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拟人化,视为知己,引为同调,与卑鄙龌龊的尘世相比,真可谓是无情胜有情了。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手中一壶酒,只能是“独酌无相亲”,于是他举杯,邀约自己毕生最喜欢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于是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起来了。

可是明月毕竟只是天边的皎洁一片,它不能解善饮的诗人之意,而影子也不过是随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时,渐入醉乡的诗人酒兴发起,于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依依不去,仿佛静聆佳音;地下静默的影子也转动着仿佛与诗人共舞。醒时月影交欢,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仿佛月、影都与诗人一往情深,于是又深情地许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的题目是《月下独酌》,而李白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一个孤独而又不孤独的场面,表面看来,诗人真的能够自得其乐,而背景则是无限的凄凉。诗的整篇,都给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孤独感成就了这位千古奇才。

3带酒的诗句其表达情感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思想感情:思乡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 思想感情:仕途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瀚 思想感情:战乱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浅——钱惟演 思想感情:韶华易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 知音难求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 思想感情:相思苦情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杯还酹江月——苏轼 思想感情:感怀历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思想感情: 送别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思想感情:友情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林黛玉 思想感情:兴致

《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 思想感情:思家念亲

《江城子》中“酒”酣胸胆尚开张 思想感情:豪迈豁达

《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 思想感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4有关于酒的诗句及蕴含的深意

描写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丰主人 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5关于酒的诗句

1、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话翻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戏问花门酒家翁

作者岑参 朝代唐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白话翻译: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3、陇西行

作者王维 朝代唐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白话翻译: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

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

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4、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白话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5、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白话翻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中国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好作汗牛充栋。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能饮一杯无?”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何幸如之!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鬯一卣”。〔传〕: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笺」:?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畅也。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传:春酒,冻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中写道,“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白居易在《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诗中写道,“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据《文选·左思<魏都赋>》记载,“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张载在《酃酒赋》中写道,“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问、壶酒,独酌无相亲”

酤: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传」:酤,酒。

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李白在《送别》诗中写道,“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杨万里在《小蓬莱酌酒》诗中写道,”餐菊为粮露为醑”。

醍醐:特指美酒。白居易在《将归一绝》诗中写道,“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黄封: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苏轼在《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中写道,“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黄封”。

清酌:古代称祭祀用的酒。据《礼·曲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

昔酒:这是指久酿的酒。据《周礼·天宫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贾公彦注释说:“昔酒者,久酿乃孰,故以昔酒为名,酌无事之人饮之”。

缥酒:这是指绿色微白的酒。曹植在《七启》中写道,“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李善注:缥,绿色而微白也。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青州从事”是美酒的隐语。“平原督邮”是坏酒的隐语。据南朝宋国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术解》记载,“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从事”、“督邮”,原为官名。宋代苏轼在《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中,写有“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的诗句。

曲生、曲秀才:这是酒的拟称。据郑?ぴ凇犊?齑?偶恰分屑窃兀?疤拼?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吭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曲生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后来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清代北轩主人写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八大王》一节中,也写有“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的词句。

曲道士、曲居士:这是对酒的戏称。宋代陆游在《初夏幽居》诗中写道,“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黄庭坚在《杂诗》之五中写道,“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曲蘖:本意指酒母。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杜甫在《归来》诗中写道,“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苏拭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写道,“曲蘖有毒,安能发性”。

春: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故人们常以“春”为酒的代称。杜甫在《拨闷》诗中写道,“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茅柴:这本来是对劣质酒的贬称。冯时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恶酒曰茅柴”。亦是对市沽薄酒的特称。吴聿在《观林诗话》中写道,“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夜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著易过”。在明代冯梦龙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的记载。

香蚁、浮蚁:酒的别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韦庄在《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韵》诗中写道,“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绿蚁、碧蚁: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被作为酒的代称。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中写道,“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吴文英在《催雪》中写道,“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天禄:这是酒的别称。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因此,酒就又被称为“天禄大夫”。

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写道,“奠桂酒兮椒浆”。李嘉在《夜闻江南人家赛神》诗中写道,“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浆本来是指淡酒而说的,后来亦作为酒的代称。据《周礼.天官,浆人》记载,“掌共主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忘忧物:因为酒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所以就借此意而取名。晋代陶潜在《饮酒》诗之七中,就有这样的称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扫愁帚、钓诗钩:宋代大文豪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它。后来就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元代乔吉在《金钱记》中也写道,“在了这扫愁帚、钓诗钩”。

狂药: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下羁而得名。唐代房玄龄在《晋书·裴楷传》有这样的记载,“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诗中也写到了“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诗句。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唐代张彦谦在《无题》诗之八也有此称谓“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的诗句。

般若汤:这是和尚称呼酒的隐语。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苏轼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窦革在《酒谱·异域九》中也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清圣、浊贤: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P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晋代陈寿在《三国志·徐邈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因此,后人就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72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