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作为国人都比较喜爱的一种风水饰物,可能因翡翠牌子上所雕刻的题材不同,其蕴含的寓意也不一样。而今天小编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日常中比较常见的四种翡翠牌子的寓意,来看看具体的评析吧。
翡翠山水牌子
山水牌,取意古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寓意佩戴者,具有宽仁的胸襟,智慧的应变。也有胸怀山河,前途无量的意思。此外,糯阳绿辣绿山水牌,底子特别细腻,色阳,实物特别漂亮,那一片阳绿色特别动人心魄。雕的是登鹳雀楼,寓意家庭事业更上一层楼。
翡翠龙牌
可以说,翡翠龙牌别有韵味,寄托着人们的期盼和希望,承载着我们华夏儿女的情感,所以人们对龙自然也就眷顾有加、喜爱万分。加上龙文化的精髓和神韵在翡翠玉雕中表现得美轮美奂,可谓是翡翠玉雕中的一支奇葩,其中所蕴涵的寓意更是无懈可击,龙与"隆"谐音,呼之欲出的寓意更是对其美好形象的升华。特别是男士,佩戴翡翠龙牌,象征着事业亨通,平步青云。
翡翠龙凤牌
一般来说,翡翠龙凤牌是比较少出现的主题,特别是在高档的翡翠料子上出现用来雕翡翠龙凤牌的情况简直更是凤毛鳞角。不过,话说回来,翡翠龙凤牌很适合夫妻佩戴,有龙凤呈祥之意,龙和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龙是威武和权势的象征,而凤是祥瑞的化身,寓意佳偶天成,夫妻和睦幸福绵长。
翡翠无事牌
翡翠无事牌象征“平平安安,无事烦扰”因为无事牌通体无饰,无任何雕刻,所以也就寓意世事勿扰。根据佛教的教义,“无即是有”,翡翠无事(饰)牌没有任何装饰,表面上看好像什么都没有,但是却又好像包含了世间万物,充满了禅意,比起其他有雕刻样式的翡翠挂件来说,翡翠无事牌在意境上会更深远。
其实他们并不是闭着眼睛,而是微睁!据说菩萨、佛的眼睛是“2分开,8分闭”,2分观外、观世间,8分观内、观自在,总之就是有种禅意在其中。
解释一
佛家坐禅讲究“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静止状态,半睁眼,有利于修行者不要昏睡。因此在造像时,匠人们也采用这种形象,代表菩萨、佛进入了“禅那”状态。
解释二
还有一种解释,菩萨、佛祖半闭眼睛,寓意“常观己过,不盯人非”,意思是不要老去寻思别人所犯的错误,修道就是修自身。
解释三
也有人说,半睁眼象征“慈悲”,代表不舍六道,对众生怜悯,不忍全睁眼看到众生痛苦。另外,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世界是错误、颠倒的,佛祖微闭双眼,也是教导大家要用心看世界,才能达到“禅”的境界。
经典语录禅意
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欢迎欣赏经典语录禅意!
经典语录禅意
1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 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4 青葱的岁月,浪漫的季节,弥漫着深情,晓风吹不醒梦中人。
5 缘起法身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6 色由心生,相自念起,欢节佳期你也不必在意。
7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8 日子像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愿您用一颗禅意的心来生活,修炼成一朵智慧的极乐莲花。新年吉祥!
9 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0 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11 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处的感受。
12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经典语录禅意
1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 看樱花满天,悲伤在流转,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
4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5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6 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7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8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9 当你心中有美时,从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将会不同。
10 俗语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障碍,不要说佛门外,佛门里面都有障碍。佛教不是没有力量,而是不团结、不和合。
1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2 道生于平和安静,德生于谦和大度,慈生于博爱真诚,善生于感恩包容,福生于快乐满足,喜生于健康成就,愿道德慈善福喜集您一生!新年快乐!
13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4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15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6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7 人生如棋,恍若在那来回厮杀相互博弈的棋盘中令人随意摆布,纵使厌倦了这勾心斗角的世事,也终是无法逃离,因为你我,都只是棋子。回首经年往事,不堪思索随着一路坎坷纷至沓来,占满饱含泪水的匆匆时光,又匆匆留下一地长叹…、女人是水,淌在清溪河边浣纱的美。柔柔的冲刷着记忆的'最深邃,我站在水之湄,翩舞了那一季羞涩的轮回,酣甜的口水流到了胃。
经典语录禅意
1 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天。阿弥陀佛!
2 有的东西不过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东西等到理解了,又为时已晚。大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尚未清楚认识自己的心的情况下选择行动,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村上春树
3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5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6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7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8 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9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10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善良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11 学佛不论出家、在家,即使不学佛,也以「和」为贵。论语上说:「礼之用,和为贵」,无论大、小团体,只要能做到人事和睦、财政公开,这个团体必定兴旺,否则一定是流弊百出。我们既然发心学佛、积功累德,这两条是德行基础。
12 愿所有的众幸福安宁,内心满足!
13 由积广大施福资,出离凡俗而成佛,往昔诸佛所未度,诸有情众我当度,我以所有救生业,及施所生诸福善,愿证佛位度世间,从烦恼中得解脱,新春吉祥。
14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15 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生来观修。也就是,早上观想自己刚得人身,是孩童时代;中午观想自己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观想开始生病,接近死亡;入睡时观为离开人世;做梦观为中阴阶段、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观想为下一世。
16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
佛家静心禅语
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佛家静心禅语,欢迎大家分享。
佛家静心禅语1
佛家静心禅语2
佛家静心禅语3
佛家静心禅语11、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2、一休禅师将老师的茶杯打破了。他问老师:人为什么一定要死?老师答:世间一切有生就有死。一休说:你的茶杯死期到了!
3、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4、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5、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家有一片石,时坐,时卧,欲镌做佛,可否?禅师答:可。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6、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7、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8、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9、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0、一教授向禅师问禅,禅师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继续。教授:漫出来了。南隐: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
11、石头:我该找个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做妻子?佛:能让你感到生活充实,让你挺起胸往前走的,是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
12、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3、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14、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15、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6、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17、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18、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憨山大师醒世歌》
佛家静心禅语21、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2、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
3、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4、敞蓬车飞驰,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大骂。杨树: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禅师:灾难多由自己造成
5、经常地不肯妥协,不满于现状,舍了这个,下一个可能更差,过多的欲求往往使你失去眼前的幸福,有时应学会迁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拴小船的木桩对小船道:哈!怎么样?你失去了自由。小船:你也失去了自由。禅师:一心想拴住别人的人,自己也被拴住了。
8、哲学家:不用语言能告诉我真理吗?佛陀沉默。哲学家:你的慈悲使我进入了真理之道。佛陀:好马在鞭子的影子下也能跑。
9、日休禅师: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实。今天便是每分钟,如全做好,人生就美妙。
10、佛问:生命在几间?僧:数日间。佛复问一僧,答:饭食间。佛又问一僧,此僧答:生命在呼吸间。佛:善哉,这才是生命。
11、白松:我质地优良可做屋顶可造船,你呢?荆棘:一想到劈你的斧头,恐怕你还是愿做荆棘吧。禅师评:平淡无奇的生活没痛苦。
12、问大珠禅师:多么大算大?答:无边际。又问:多么小算小,答:看不见。问:大无边际,小至不见,究竟何处是?禅师反问:何处不是呢?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惟有宽容大度,才能庄严菩提;惟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14、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15、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千年修的共枕眠,五百年修的同船渡。
16、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7、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18、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19、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0、“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家静心禅语31、一碗浑浊的水,老摇它,水便总是浑浊,把它放到器皿里不动,沙尘便能沉底,可见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驱烦恼的初步功夫。
2、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如果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为乌有。
3、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4、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5、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6、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7、禅师把盐撒入水杯,水咸得发苦,更多的盐撒入湖,湖水仍纯净甜美。曰:痛苦是盐,容器决定咸淡,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8、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9、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0、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1、禅师在白板上点个黑点,问徒弟:这是什么?徒弟们异口同声:一个黑点。禅师笑了:只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没看到?
12、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恬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13、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14、巨浪滔天,坐船的不怕,船外人倒怕得很;席间有人骂,席上人不在意,席外人却咋舌。故君子身陷市,心也要超然事外。
15、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负担很多。
16、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大道,便自己滚下去,结果受尽践踏与玷污。禅师: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17、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8、禅诗—《行看流水坐看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19、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20、园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烧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间里,没想到,几天后,花死了。禅师:有些东西因为想得到才会失去。
佛家静心禅语4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为。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麻烦。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未为珍贵,知安乐放值千斤。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为最高。切勿贪以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平安乐逍遥。
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
10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12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为至,福已远离。
1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5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16真正的布施,就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17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19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0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21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22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2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24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2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6印光大师法语: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27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8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29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30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的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31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32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33情生智隔。
34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的如我凯撒者也,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5人世间的艰难与困苦,就是一种考验。
36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的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出差错了。
37有智慧的人能够舍,能舍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38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也能够安稳地度过一生。
39人如果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40生命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生活得平常。
41你成功时最危险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傲慢心。
42不耗时间批评别人,多花时间改善自己。
43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44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谈人隐私,勿论人是非,其功德皆是无量
45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修来的才是真的。
46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脾气,发怒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
47三餐常思农民苦,日用莫忘众生恩。
48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好似一份虔诚的慈悲心。
49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50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51只有经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人世间生存的更自在。
52真正用该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53忍辱治嗔恚,懂得涵容就是有福之人。
54小事不做,难成大事。小气不忍,则坏大事。
55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56人之谤我者,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57要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58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靠后。
59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60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61不知足的人,即使再富有,也是有个穷人;因为他总有贪心,“贪”字无厌,就变成“贫”了。
62有求皆苦,无欲则甜。
63春天才见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百年浑是戏一场,死后空持手一双。
64人的忧悲苦乐,皆建立在一个有“我”的观念之中。
;问题一:“禅意”怎么解释? 禅的精髓是智慧,禅的实质是智慧――东方文化特有的大智慧。 禅的智慧,就是宇宙的真谛,就是自然规律,就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本源,就是对社会事物本质的感悟与把握丁禅,可以滋润我们的慧根,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与机趣。 禅。之所以被称为东方大智慧,关键是它的思维方式。禅之思维,是超越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直觉思维,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灵感思维、顿悟思维。它直探心源。契入事物的内核,把握本质,与自然发展之客观规律统一律动。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过直觉的神奇与灵感的美妙,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受――这,就是禅力图赋予我们的、并使之经常化、实用化的智慧。禅之思维并不神秘,每一个人,都能将这种直觉显发出来。因此,禅,不是赠给我们一支美丽的花朵,而是为我们播下智慧的种子,只要我们愿意,它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问题二:禅意是什么意思 禅意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一激灵就顿悟到了的启迪,是一种看法的高度和境界。
举例:几个人一起在山巅看风景,一阵风掠过枝头,有人看到是风吹动了树枝,有人认为是树枝在动,而有的人看到了是人的心在浮动。这个认识的过程就是禅意的顿悟。
问题三:禅意是什么意思 禅意释义:
犹禅心。
问题四:什么是禅---禅意 问:什么是禅?
答:什么都是禅。
问:什么不是禅?
答:什么都不是禅。
问:为什么什么都是禅,什么都不是禅?
答:因为如果不是你的心在禅中,就是禅在你的心中。
问:那么,非禅和是禅有什么区别?
答:有的只是心在禅中而不知有禅与禅在心中却知道不是禅之别。
禅机禅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者说,禅就是人的心,心是人的圣殿,本应该金碧辉煌,世俗的万千杂念将它遮蔽掩埋,使它的光彩无法显现,而参禅就是阳光透过杂念照进人心。我们都是俗人,于大千世界中过着庸常的日子。佛说,这一切都是禅。
牵挂的绳子
一个年轻人到一座禅院游玩,在路上看见一头被穿了鼻子栓起来的牛,绕着栓自己的树团团转,就是脱不开身。到了禅院,他便问老禅师:
“什么事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年轻人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吃惊极了,问禅师自己不过是路上碰见了一头被栓住的牛而随口问的,他怎么知道是“绳未断”。老禅师说:
“你问的是事,我答得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得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不过是百事一理而已。”
后生大悟!
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就是这样被一些看不见的绳子牵着而忙得团团转呢?金钱,职位,姻缘,都可能成为牵住我们的绳子,我们怎么才能超脱?如果超脱了,超脱会不会又是另一根绳子?
大象在木桩旁团团转,水牛在树底下团团转,我们在一件事里团团转,在一种情绪里团团转,为什么都挣不脱?为什么都拔不出?
皆因绳未断!人生三千烦恼丝,你斩断了多少根?
走不回的小和尚
有一个寺院因为一些原因需要扩建,而有一颗珍贵的树刚好长在需要扩建的地方。方丈让他的两个弟子把这颗树移到其他地方。两人来到树前,没挖几下,小和尚的铁锨便不太好使了,说要去修。
另外一个说,把树移走了再修也行。小和尚嫌慢,跑去木匠那里借斧头修铁锨。结果木匠的斧头刚好坏了,木匠说用菜刀价格就着给他修一下。小和尚说,不行,菜刀修起来太慢,而且修不好,于是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铁匠修斧头。可是更不巧的是,铁匠的木炭用完了,也没法修斧头。小和尚又放下斧头去山里找烧木炭的人。结果烧炭的人说,他因为没有木料已经很久没烧木炭了。小和尚又赶紧去找运木料的人,结果这个人说,因为他的牛病了,所以没法运木料。。。。。。
几天之后,寺里的僧人们终于在一个小路上找到了小和尚,他正提着几包草药急匆匆往运木料的人家赶;问他买药干什么,他说给木料老板家的牛治病;又问他为啥给牛治病,他说要运木材。。。。。。至于移树的事,他早已经忘记了。
小和尚的故事让人很感慨,这种事可能我们一辈子会遇到很多次,如果没有人及时提醒或者自己意识到,大量的时间就可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
现世中,我们都可能变成那个小和尚,所以需要时刻观照自己的本心,在纷繁复杂中,找到自己的路。
观音也念观音
有个僧人对他的师傅说:“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就是心浮气躁,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已经成了习惯。你能不能帮我改改啊?”
师傅说:“那把这个毛病拿出来给我看看。”
僧人说:“我现在不心急,就是有时候会。”
师傅笑着说:“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问生的。本来没有,只是因境而生。”
僧人恍然大悟。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同感?常常怨天怨地,却从不反观自己?
当日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游灵>>
问题五:“禅意”是什么意思, 有人知道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禅意,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 禅意作为一个词,已经不能单独从禅和意2个字分别陈述了。 其表达的是一种思想和境界。 在东方。禅意更多偏于与佛教相关的,可以理解为与佛有关的一种意境和意识。其表达形式往往能使人有所“感悟”。 但是西方宗教经过中国文字的翻译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词,所以西方宗教的某些意境,也用这个词来表达。
问题六:禅意的意思 佛性是禅宗,必须要参悟的。这个你要自已去参,参明白了,再去老师那里问:佛性是什么?以求印证。 每个禅师所传佛性,可能不太一样。呵呵。因为佛性是一个修行方法,或叫修行密诀。
问题七:“禅意”怎么解释? 禅的精髓是智慧,禅的实质是智慧――东方文化特有的大智慧。 禅的智慧,就是宇宙的真谛,就是自然规律,就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本源,就是对社会事物本质的感悟与把握丁禅,可以滋润我们的慧根,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与机趣。 禅。之所以被称为东方大智慧,关键是它的思维方式。禅之思维,是超越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直觉思维,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灵感思维、顿悟思维。它直探心源。契入事物的内核,把握本质,与自然发展之客观规律统一律动。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过直觉的神奇与灵感的美妙,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受――这,就是禅力图赋予我们的、并使之经常化、实用化的智慧。禅之思维并不神秘,每一个人,都能将这种直觉显发出来。因此,禅,不是赠给我们一支美丽的花朵,而是为我们播下智慧的种子,只要我们愿意,它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问题八:禅意是什么意思 禅意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一激灵就顿悟到了的启迪,是一种看法的高度和境界。
举例:几个人一起在山巅看风景,一阵风掠过枝头,有人看到是风吹动了树枝,有人认为是树枝在动,而有的人看到了是人的心在浮动。这个认识的过程就是禅意的顿悟。
问题九:禅意是什么意思 禅意释义:
犹禅心。
问题十:“禅意”是什么意思, 有人知道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禅意,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 禅意作为一个词,已经不能单独从禅和意2个字分别陈述了。 其表达的是一种思想和境界。 在东方。禅意更多偏于与佛教相关的,可以理解为与佛有关的一种意境和意识。其表达形式往往能使人有所“感悟”。 但是西方宗教经过中国文字的翻译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词,所以西方宗教的某些意境,也用这个词来表达。
第29卷第2期 济宁学院学报Vol29 No2 JournalofJiningUniversity
文章编号:1004—1877(2008)02—0035—05
2008年4月Apr2008
佛教理论对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影响
李建春,李艳丽
(济宁学院,山东曲阜 273155)
摘 要: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佛教现观论作为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佛学境界论作为意境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佛教的妙悟说作为意境理论的思维形式,佛教语言观对意境世界的开启,从而最终形成了古典诗歌意境理论。
关键词:佛教;现观论;境界;禅宗;意境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佛教对于诗歌的影响是中国诗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其重大意义在于奠定了中国诗学的哲学基础,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艺术语言观和艺术思维模式,使诗歌意境理论得以产生。在唐代以前的诗学理论中,诗歌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论认为人能与万物相通、“物感”说,感而动。《:“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
)[1](《乐记》
动,故形于声。”这里强调音由心生,但同时也强调物对心的感动作用。后来的诗论大都采纳了这一说法。如刘勰说:“人禀七性,应物斯
)[2](《明诗》
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人感物,联
()[2]《物色》
类不穷。”钟嵘讲得更明确:“气之动物,
)[3](《诗品序》
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佛教对诗歌的影响改变了这种“心为物感”的物、心二元论模式。从哲学基础、思维方式和语言观等方面对诗歌意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
般若智慧直观地认识对象,作用,、无中介的证合。,它具有直觉性,。佛教中观学派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自性的,或者说是自性空,所以通过概念思维的方法不能认识世界的实相本性,概念作为“遍计所执法性”不过是一种名相,一种妄想,而非世界的实相。认识世界实相的唯一途径是运用现观的方法。龙树说:“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磐”
)[4](卷三《观法品》
“心行”,即运思,思维活动。实
相是寂灭清净的,对实相的认识就是涅磐。所以世界的实相是空性,而空性不能用理性的抽象思维,不能用语言来分别,不能用概念来表述。认识世界实相的“不二法门”即唯一方法是现观。什么叫“现观”据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指通过禅定,不经语言概念的中介,用佛教‘智慧’,使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的一种神秘的认识方法”可见,“现观”是以直接体认实相为特点的“认识方法”。“此时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能取’和‘所取’、‘智慧’与‘真知’,已完全一致,无
[5]
一、佛教现观论作为诗歌意境
理论的哲学基础
现观作为佛教认识世界实相的方法,提倡以
收稿日期:2007-04-10
作者简介:李建春:(1963—),男,山东济宁人,济宁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李艳丽:(1957—),女,江苏沛县人,济宁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3
5—
所分别,由此所得的新的认识,称无分别智”。而“观”之称“现”,旨在界定这种观照的直接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九:“现谓现前。明了现前,观此现境,故名现观”。因此“现观”又可解为“直观”。所谓现观就是运用般若智慧直接观照对象,直观地认识对象,体会对象,与对象合而为一,中间没有任何间隔,没有概念判断的思维中介。现观也可以比喻为“如哑受义”。“受”,就是领受。“义”,是指对对象、境界的感觉、感受。哑巴不会说话,但同样对境界也有感受,只是这种感受说不出来,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现观所产生的对世界空性的感受,也是用语言不能表达的。现观论作为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观的特征是直接性和不可说性。现观是认识主体直接把握认识对象,是以生命去体验世界实相,是当下的体悟。虽然有以往经验的积累,但往往超越以往的经验,是一种直接的内在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又是不可言说的。佛教的现观是不能用符号和语言文字表达的,凡以符号和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就不是现观,因此,现观是不可说的,佛教的禅宗就是要把现观的“觉受达出来的方法,深远的影响。
其次,。现观,而不是分别地局部地看,也就是整体地把握宇宙人生的实相。在佛教看来,对事物分别局部地看就会是静止的而不是变动的,割裂的而不是完整的,就不能得到真正的认识。分别的局部的认识并不是真实的认识,不是佛教真理。现观的契合性是指佛教认为世俗中的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这种表面的认识是不可靠的。并且如果主体与客体处于差别、对立的状态,主体就难于真正认识、把握客体。所以现观主张认识主体置身于认识客体的内部,深入对象的内层,与之契合为一,从而真正地把握世界的实相。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既所谓“胸怀宇宙,思攮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这就是“意境”的意蕴。所以意境的情景交融的特点—3
6—
[5]
正是主客体契合无别的现观,是主客体的整体性把握。这种主客统一、真幻相即的审美观直接影
响了意境的审美特征。龙树常以水中月譬喻中道:水中月非真月,无月亮的自性,却又实实在在是月,只不过是幻月、幻相。严羽也以“空中音”、“相中色”、“水中月”、“镜中象”喻意境的审美特征。清王渔洋也深受上述思想影响,所倡“神韵”说与佛学现观论渊源颇深。如:“夫诗之道,有根柢焉,有兴会焉,二者率不可得兼。镜中之像,水中之月,相中之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此兴会
[6]
也”。又如“襄阳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东林不可见,日暮空闻钟’。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
[7]
也”。对诗境、诗味和作诗之道的品评,不能不说是深受龙树、严羽等的影响。这种现观论中真幻相即的审美观直接影响到对艺术意境审美特征的看法上。
另外,点有影响深远。,,所以现观蒙上,要求诗人象参禅一样去悟,这就影响了诗的创作。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刘勰提出的“余味曲包”说,钟嵘提出的“滋味”说,都是此说的前奏。司空图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审美效果有一种绵绵不尽的韵味,不仅有味内之味,还有味外之味,他又把这种“味外味”称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自宋代起,更突出了“韵昧”的美学内涵。北宋范温在《潜溪诗眼》一书说:“韵者,美之极”,又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由此可见“韵味”是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境界,是意境独特的审美效果,而这种审美效果又必须是诗人经过如禅一样的妙悟的方法才能体会到的。
二、佛学境界论作为意境理论
产生的直接原因
境界作为佛教特有的概念,直接促成了诗歌
意境理论的产生。按照佛教理论有六根、六识、六境之说。在佛教教义中,六根对于六境生起见、闻、嗅、味、触、思虑等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十八界”。十八界中,色等五界如其次第,眼等五识各一所识,又总皆是意识所识。佛教“唯识”论很明确地宣称识外无境,六境均属一心之变现。《俱舍论颂疏》“功能所在,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近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释“境”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释“境界”为“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可见佛教的境界是从心出发,是主客体的统一,追求的是虚静空灵,它是一个没有矛盾,没有差别,完全自由,绝对和谐的理想境界。佛教的境界观对于诗歌意境理论中理解情与境关系,因情生境情景交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和直接的启发。王昌龄的《诗格》更是较多地以境论诗,如他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提出:“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如其境思不来,不可作也。”又说:“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王昌龄最著名的是其“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愁怨,皆张于意,深得其情。三曰意境,,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段话将意境与物境、情境并列在一起,表明意境只不过是诗之“三境”之一,他讲的“意境”主要是想象之境,神思之境。皎然在《诗式》中说“缘境不尽曰情”。皎然最爱用“境”字,有学者统计,其诗集中的境字有三十三处。
)[11](《第四章》
[10][9]
[8]
而寡和。”其中“境生象外”一语备受后人重视。司空图在《诗品》中讲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说境具有超具象性,不可实指性。宋代的严羽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境,清代王士禛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境,都是对艺术境界的探寻,并一路沿袭了佛教境界说的精神内核。近代的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乐,亦人心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更是从本体论的高度论述了意境于诗的意义。
[12]
三、佛教的妙悟说作为意境
理论的思维形式
妙悟”,但是这种,也不是理性的思维,、直观,但这种直觉和西方哲学的直,是佛教徒在禅定中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心灵状态。佛教所倡导的这种不假外求,直指人心的直观思维,为意境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所谓“悟”也即佛教所说现量,现量境一切现成,不假推理,它是原真的、即时呈显的、未经逻辑理念干预的境界,如《华严经》卷四十三所说,现量“不依文字,不著世间,不取诸法,不起分别,不染著世事,不分别境界,于诸法智,但应安住,不应称量”。不可用比量来推知揣度,是现量境的根本特点。仅凭知性逻辑并不能达成禅悟,不落二边的禅不可以计量解会。妙悟既不能思量,也不能不思量。落入思量,悟就会蜕化成空洞的概念、抽象的名词;坠入不思量,就成了所谓的反理性。妙悟是超越了思量和不思量的现量。现量本是因明用语,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原真态的直接反映,纯以直觉去量知色等外境诸法的自相,如眼见色、耳闻声,未加入思维分别,毫无计度推求等作用。与现量相对的是比量,比量是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如见烟比知彼处有火。“所谓胸襟流出者,乃是自己无始时来现量,本自具
—3
7—
其诗论著作《诗式》则从理论上探讨了诗境问题,如他提出“取境”:“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夫诗人之诗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中唐还有不少人讨论过诗境,如皎然的朋友、诗僧灵澈上人在《送道虔上人游方》一诗中说:“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诗人权德舆在《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中曾赞扬许经邦“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疏导情性,含写飞动,得之于静,故所趣皆远”。诗人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说的一段话更为著名:“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
足,才起第二念,即落比量矣。比量是外境庄严所得之法,现量是父母未生前、威音那畔事”。
[13]
禅的神秘必然影响诗歌的创作,形成意境韵味无穷的特点。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将佛教的现量说应用于阐发诗歌理论,他说:“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沈吟推敲二字,就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这一段中的“即景会心”“因景因情”无不是诗人在创作时的有感而发的情景,它与比量思维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他在《相宗络索》中说得更加明白:“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参虚妄,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现量的铁门限。”这些都是讲人的直觉感悟。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将禅与诗的妙悟相同的特点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
[15]
佛教的悟是特定修行阶段的认识活动,不是常人所能具有的,是经过静坐和禅定等预备性的心理锻炼才能形成的,所以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对强调以禅入诗的意境理论来说,要求诗人象参禅一样去悟,也就是以悟作为诗的思维方式。严羽说“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他也说“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严羽认为以禅喻诗最为亲切、最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意境是出于悟的结果,但悟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考的意思。“妙悟”的佛学含义,丁宝福《佛学大辞典》解释说:“妙悟,(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盘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禅宗的妙悟,其特点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种对佛性的领悟,是不可言喻的,只能自己心里去体会,如人喝水,冷暖自知,谁也不可能说清楚。故知禅宗妙悟,即心即佛,实相无相,不缘文字,严羽认为诗歌艺术的奥妙,楚,,实悟”,“,,凭借内在的直觉思维从内心去感受和体验,才能领会艺术三昧,领略其中的奥妙。去除了见道明性的障碍,就达到了无利害的空达的灵心。瞬间顿悟直觉自由解脱的心性,这就是严羽《沦浪诗话》总结的“妙悟”论的美学核心。可见意境的妙悟和禅的妙悟是何等的相似。
王唯在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中善于将禅意融如诗心,使诗境与禅境合一,所以他的诗含蓄深远,余味无穷。王维的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是一种空灵宁静的境界;它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抒发了空灵的心境,达到了对宇庙本体的感悟,在刹那瞬间顿悟到无限永恒。中唐时期,皎然、灵澈、权德舆、刘禹锡等人论诗歌意境,均与禅境紧密相联。宋代禅宗有了更大的发展,文人学禅更为普遍,例如苏轼、黄庭坚均为禅宗居士,并被列入禅宗法嗣。这说明诗与禅的结合在理论和创作中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以禅悟诗也相当普遍了。所以—3
8—
[14]
四、,以及独特的,,特别、见性成佛的语言观对于诗歌意境,奠定了古代中国诗歌语言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意境之美。
佛教禅宗认为心灵的传递、接受、体验是非言说性的,是超越语言的。禅宗最著名的公案应是拈花微笑,《五灯会元》中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则“拈花微笑”公案是中国禅师的创作,历来被视为是以“以心传心”方式传授正法的典范,具有典型意义。“拈花微笑”公案关系到佛教的传播方式、佛教真理的会通方式,佛教修持经验的沟通方式,涉及语言与心灵的关系等问题。佛教经验、佛教真理不能离开心灵而存在,离开心灵的经验、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效的。“以心传心”何以可能禅宗把这种可能归结为心灵的内在宗教体验,也即个体主观对真理的体悟。这种体验、体悟是超越日常经验和思维活动的,也是非语言文字所能涉及和表述的。禅宗大师对个体间心灵的直接传递做了论证。慧能说“:若大乘者,
[16]
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惠观照,不假文字。”慧能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般若智慧,禅悟是自我的般若智慧观照,是不假文字的。这是说,个体的内在智慧活动,心开悟解,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心灵的直接体悟,是与文字无关的。
在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中,这种“超以象外”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由禅宗来完成的。用有限表达无限,用有形表达无形,禅宗实现了对于不可言说的言说。比如南朝时,梁武帝请善慧大士傅翕讲《金刚经》,大士到经座上挥了一下经尺就走了下来。梁武帝非常吃惊,他旁边的宝志禅师问:“陛下听懂了吗”武帝说:“没有。”宝志禅师说:“大士已经讲完了。后来,这种以行为演示“密密意”的方法更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我们且不论这些关于禅意的行为表演在说明什么,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这种以有限表达无限的方式,为禅意的表达开辟了新境。佛教禅宗的语言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是,在佛教语言观的影响下,诗人们从观念上认识到了语言的局限,在创作实践中又深切体悟出语言潜在能力的大有作为,从而明确了对诗歌言外之意的追求。诗人们对“言外之意的追求,,[18]
[17]
教语言观所给予的这种影响,许许多多的诗歌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佛家语言观影响的印记。从而形成古典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公孙尼礼记[M][2]刘勰文心雕龙[M][3]钟嵘诗品[M][4]龙树中论[M]
[5]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6]王士祯渔洋文集[M]卷三[7]王士祯带经堂诗话[M]
[8]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
[9]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文物出版社,2002[10]王昌龄诗格[M]
[11]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12]王国维人间词话[M][13]大慧录[M]卷2[]僧肇[15][M]][[18]《碧岩录》[M]卷七
(责任编辑 周永祥 实习编辑 颜 健)
BuddhistConceptionoftheTheoryInfluencetoClassicalPoetryTheory
LIJianchun,LIYanli
(JiningUniversity,Qufu273155,China)
Abstract:Theidealconditiontheoryformationhastheprofoundculturalcontext,theBuddhismpresentviewdiscussestooktheclassicalpoetryidealconditiontheorythephilosophyfoundation,theBuddhiststudiesboundarydiscussestheimmediatecausewhichproducesastheidealconditiontheory,Buddhismbecomesa2warewonderfullysaidtakestheidealconditiontheorythethoughtform,theBuddhismlanguageviewtoidealconditionworldopening,thushasfinallyformedtheclassicalpoetryidealconditiontheoryKeyword:Buddhism;Xianguan;Boundary;Chanzong;Yijing
—3
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