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弥勒佛的寓意

佩戴弥勒佛的寓意,第1张

佩戴弥勒佛的寓意

佩戴弥勒佛的寓意,弥勒佛是笑口常开,而且拥有大肚子,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佩戴弥勒佛告诉我们需要看得开能容人,做人要有乐观豁达,笑口常开,学习弥诺佛的宽容慈悲的品质。

佩戴弥勒佛的寓意1

佩戴弥勒佛的寓意

玉质弥勒佛的寓意是叫人们看得开能容人。有一副对联很恰当地展示了这一点那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所以说要叫人把心量放大。

不过不建议佩戴佛菩萨造像。因为佩戴佛像在经典中没有出处。有说难道观音女戴佛,说是男人应该学习观音的慈悲,女要学习弥勒的宽容。这话听似有道理,但是佩戴佛像是对于佛菩萨的极大不恭敬。近代高僧印光大师在开示中也严厉的批评了佩戴佛像这一现象。

试想我们戴着佛像每天去的地方难免就有不干净的'地方,比如洗手间。这样做简直就是对佛菩萨的大不敬。这样不但起不到加持的作用反倒造作下亵渎的罪过。所以请不要佩戴佛菩萨造像。

佩戴弥勒佛的寓意2

佩戴弥勒佛的寓意

佩戴弥勒佛有乐观豁达的寓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佩戴者的心境,有利于让人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弥勒佛还有着慈悲为怀的寓意,引导世人要保持宽容慈悲的品质。弥勒佛象征着福气,人们相信佩戴弥勒佛可以祈求平安。

1、佩戴弥勒佛的寓意

乐观积极

佩戴弥勒佛有乐观豁达的寓意,弥勒佛慈眉善目,佩戴弥勒佛能潜移默化影响佩戴者的心境,有利于让人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慈悲为怀

弥勒佛是袒胸露腹的形象,有着慈悲为怀的寓意,引导世人要时刻怀有一颗善心,保持宽容慈悲的品质,凡事宽以待人,多去帮助他人,积累功德。

2、佩戴弥勒佛的象征

弥勒佛象征着福气,弥勒佛有给人带来福气富贵的好处,佩戴弥勒佛可以祈求身体健康,保佑家人平平安安,促进家庭圆满幸福。此外,弥勒佛还象征着心地善良,淡泊名利。

这得看在什么情形下:

1、如果只是常规的情形,这一定是对佛教爱好,又不懂得佛教规矩和礼仪的人,拿来用作把件或文玩类的,自然会握在手上。

2、真正的佛弟子,佩戴佛珠或佛头吊坠(一般这个都不会佩戴的)都是为了表示心中的尊重、加强信仰的坚定而为的。那么,反而不会“手握佛头”。

3、如果是对话,那就表达了这个人的无知和狂妄,因为他要“手握佛头”嘛。佛是用来膜拜和尊敬的,怎么可能握在手上呢?原则上背离了佛教的义理。

1、平安吉祥

布袋佛在生活中是护身符,可戴在脖子或者手腕、腰上等部位,经常佩戴能起到保平安的作用,是平安吉祥的象征,也可以将其挂在车里作装饰之用,能让使用者事事顺利。

2、身体安康

布袋佛随身戴在身上,能让佩戴者身体更加健康,是长命百岁的象征寓意。

3、笑口常开

布袋佛的造型奇特风趣,给人喜庆的感觉,寓意着笑口常开,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现,将其随身戴在身上,能有效的去除佩戴者的负面能量,能使烦躁的心情得到很好的缓解,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或者生活态度。

4、招财进宝

布袋佛寓意着招财进宝,而翡翠本身带给人的是一种贵族的感觉,两者结合可有吸财纳福。

扩展资料

布袋佛由来

布袋佛名契此,唐末至五代时明州奉化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传说他身宽体胖,面容含笑,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瘸;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无论给他什么,即装大布袋,永远也装不满;有时茬稠人广众面前,将袋中之物倾倒于地,叫道开:“看、看、看,随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内。

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说偈道: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干亿,时时示世人,世人总不识。

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岳林寺圆寂,逝前说《辞世偈》,称自己为弥勒化身。人们恍然大悟,以为此即弥勒菩萨显化,因而从北宋开始,就画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于天王殿中,称为大肚弥勒;有的还让他带着那个“布袋”,佛寺中笑口常开、袒腹露胸的弥勒菩萨像,即由此而来。

后人以布袋佛的形象替代了印度弥勒。佛教寺院天王殿面朝进门香客、外向而坐的笑口常开、袒胸露腹的弥勒菩萨,就是奉化的布袋和尚。

一般中国传统有佛、如意啦都代表了你人生的命运的,前者代表心态,后者代表汽运,非常好兆头玉佛:佛是玉器摆件、把件、挂件常用的传统题材,选取大肚弥勒佛的造型,其实是从一个叫契比的和尚形象塑造出来的。佛,意译觉者、知者,觉悟真理之意。亦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弥勒佛在佛教中被称为未来世佛,有着最慈悲的胸怀,最无边的法力,帮助世人渡过苦难。弥勒佛以大肚、大笑如意: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呈灵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赏玩。表示做什么事情或要什么东西都能够如愿以偿。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表示“吉祥如意”。一根如意插在瓶子上,表示“平安如意”。

2

沈奥雅

2017-06-15

我们首先要知道,释迦牟尼是一位怎样的人和如何成佛的。因为十方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佛,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就叫做释迦牟尼佛。但是有了这个名字,那一定就有他的道理。为什么这尊佛叫做释迦牟尼呢?

“释迦”汉译能仁,能以仁爱的心来悯念众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心。因为佛能够给众生以安乐,能够拔众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众生,这就是佛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汉译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断除烦恼,智慧圆满,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足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与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释迦牟尼佛。

可是释迦牟尼佛,他智悲二德,福慧庄严的名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据说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古佛,名叫释迦牟尼佛。他有大神通妙力,能够观机施教,化度众生。有一天这位古释迦牟尼佛,观察到有一位大光明陶师,名叫广炽。他的善根已经成熟了,应该得度。于是佛就带了阿难、迦叶二个弟子,到大光明陶窑里去教化他。这位陶师一见到佛和二位弟子来到他的瓦窑,万分激动。心想,窑里到处都是烂泥和灰尘,非常脏,这样伟大庄严的释迦牟尼佛的到来,怎么办呢?当下急中生智,赶快拿了许多稻草,把烂泥盖了起来,铺了三个座位。佛在中间,二个弟子在两边坐了下来。大光明陶师就恭恭敬敬地对佛顶礼。在礼拜的时候,他心里想,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具足悲智二种功德、福慧庄严,实在太好了。就发愿说:愿我将来成佛时候,我的名号,也叫做释迦牟尼佛,同样也有阿难与迦叶二位弟子。后来经过多生多世,勤修苦练,依愿行持。到了这一生,坐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就叫释迦牟尼佛。

另一说法,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字,是过去燃灯古佛与他授记的。据《金刚经》说:“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传说在过去无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走,正巧遇到燃灯古佛也在路上走著。善慧童子发现地面有一滩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了佛的双脚。就顿发大心,亲身扑在地上,把自己的宝贵头发,铺在污水上面,等著燃灯佛从他头发上走过去。当时燃灯佛,看到善慧童子这种布发掩泥的情景,就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上面所讲二个故事,深刻说明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随心所感,随愿所成,有感必应。所以《法华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要我们能够真心实意、恳切志诚。发菩提心,精进修行,没有不成功的。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里,首先就讲到“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无益”。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得名因缘和得道成佛,都是从因地之中发广大心,立坚固愿而精进修行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上无论何人,对于万事万物,各行各业,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立名、立德、立功,立业没有不由最初一念发广大心,立坚固愿而努力争取,达到圆满的目的。佛法世法,在这个问题上,事虽不同,理无二致。

玉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是一种文化,字典解释,玉,美石也。是洁白、美好、善良、高雅、华贵的象征,而且更有人把玉比作君子,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文化是在玉器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载体上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处在不断的扬弃之中。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而言,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神治社会和人治社会,现在进入了法治社会,它们是无可替代和逾越的。玉也是一种祈求吉祥与如意的瑞物,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玉当为祥瑞之物,祈求吉祥与平安一直是古今人类的共同愿望。佛,意译觉者、知者,觉悟真理之意。亦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佛是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是慈悲与善的化身,更是无数向往真善美的劳动人民的心灵寄托。所以玉佛不仅寓意着吉祥与平安和祛邪避凶,也代表着对佛和对玉的崇敬,是人们把对佛的崇拜寄托承载在玉这个包含美好因素的圣物之上所产生的佛具。

玉佛是玉与佛的结缘,将玉雕刻成佛,这是中华民族玉文化和佛文化的融合,更加赋予了玉以高贵的象征,也充分体现了佛的尊严。佛是玉摆件、把件、挂件常用的传统题材,常取大肚弥勒佛的造型,实际上是取自五代梁时的僧人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又名契此,常以杖荷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形如疯癫。弥勒佛在佛教中被称为未来世佛,是继释迦摩尼佛之后掌管佛国的未来佛,是掌管未来世界的教主,有着最慈悲的胸怀,最无边的法力,帮助世人渡过苦难。弥勒佛以大肚、大笑为形象,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之说,玉佛的寓意代表了人们向往宽容、和善、幸福的愿望!也成为了解脱一切烦恼的化身。在民间还有五子戏弥勒、六字闹弥勒的传说,也常常体现于玉器摆件的雕刻制作上。

购买玉佛的人多为女士,是希望女性朋友们少说点是非,多点佛的大度和宽容。选购时注意玉佛的面部表情,务求笑的开心,肚子宽大而鼓起,以表现出很有福气和气魄,体态造型瘦小的佛像,用料较薄的佛像常不为人所喜爱。此外注意颜色的分布,佛的面部均匀,质地干净者为好。佛的光圈有“护身符”之意,象征法力无边。佩戴玉佛,佛光普照,净化身心,人心与玉理相通,随佛缘一笑,泯灭一切烦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71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