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是什么意思?

三甲是什么意思?,第1张

古代科举的三甲,以清朝为例。一般会试是在三月份举行,称为春闱,四月份放榜,录取的称为贡士。贡士五月份参加殿试,殿试对会试的录取学子重新排名次,一般不会刷掉人。殿试因为是皇帝主持的,不设主考官,但有阅卷官,又因为皇帝也会阅卷,相当于是阅卷官了,为了避讳其他人叫做读卷官。

皇帝不会直接阅卷,而是其他读卷大臣选出十份试卷,逞阅皇帝,让皇上自己排名次,皇帝排好名后会同其他试卷一起放榜。所有人共分三甲,第一甲只去三人,排在第一名的是状元,第二名的是榜眼,第三名的是探花。第二甲和第三甲人数不定,二甲第一名也很荣耀称为传胪。第一甲的三名学子,皇帝赐进士及第,第二甲的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的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的三名进士不必参加朝考,直接给官做。其余的需要参加朝考,重新排名,第一名的称为朝元。朝考表现好的会留在翰林院当庶吉士,其他的分在京城各部院当散职。新科进士除了第一甲都有一个实习期,实习期满有的留在翰林院,有的留在京城部衙当个小官,有的进宫打个杂,撇点的外放知县,判通啥的。

提问者问前三甲指的是什么?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这是三甲的由来,从此有科举了三甲之说。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前三甲指的前文所写取中的进士。一般我们说自己常常班级前三,一般就是第三,求职时工资五千到八千,往往就给五千。小说中写的位列三甲,大概就是第三甲的第几名吧。要是第一甲,肯定会说高中探花郎,高中榜眼,高中状元,不会说自己位列三甲。现代人一般把前三甲等同于前三名(要注意的是三甲医院指的是三级甲等医院),新闻标题某某队有机会进三甲,说的就是第三。非要抬杠也不排除是二甲的人,位列前三甲顺口。一般状元就是状元,从古至今都是第一的意思。但明清以前榜眼、探花并不特指第二第三。

黄梅戏里唱“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一是为了好听,二是确实考了第一,要不然会这样唱“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榜眼,中榜眼…”或者“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列三甲,列三甲…”

我们中国人有状元情结,戏文里常常是状元郎的事,要是和一个三甲的进士搞出点幺蛾子大家接受不了。

现实中能考取三甲,非常了不起了。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写的是中进士了,不是中状元了。苏东坡会试第二,殿试却是二甲。张居正是二甲第九名,曾国藩殿试成绩是三甲四十二,而此前他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要是能个进士及第,确实光宗耀祖。

连中三元现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一个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是来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下面就来说说在古代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

简要答案

连中三元是形容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情况,指某个考生参加考试过程中,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即接连考得“解元”、“会元”、“状元”。

详细内容

“连中三元”是用于形容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情况,指某个考生参加考试过程中,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即接连考得“解元”、“会元”、“状元”。

这种说法大约出现在宋代。宋代及以后的科举考试中,读书人首先在县、府参加考试,通过考试的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考得“秀才”之后,才算获得了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

接下来, 首先是参加每三年一次由省府主持举行的“乡试”,因为在秋天举行,俗称“秋闱”。此考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乡试考中,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中举者正式跨入士大夫阶层,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一段说的便是乡试的情形。通过乡试的举人,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也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可以参加四月举行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据说殿试制度最早始于武则天。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殿试一般不再淘汰人,只是将所有人排出次序,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所谓“金榜题名”即指此。具体分为三甲,一甲只取三人,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剩下的分在二甲三甲。

自古言:“文不称第一,武不称第二。”客观地说,要在文科考试中做到“连中三元”,确实相当难,历史上的王安石、苏东坡父子等大文豪均没有出现“连中三元”的现实也说明了这点。据史料记载,历代数下来,总共出现过十七次“连中三元”的情形,其中还有两次武科举的“连中三元”。

是连中三元吧!!已有人说了。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唐代的张又新、崔元翰,宋代的孙何、王曾、宋库、杨置、王岩叟、冯京,金代的孟宗献,元代的王宗哲,明代的商辂,清代的钱檠、陈继昌。

回答者:aliutou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2-27 15:50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历朝以来,凭借科举考试入仕做官最终飞黄腾达的人绝不在少数,但要是想在这几次科考中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绝对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但是在明代有一位考试奇才,他竟然连中三甲,在所有的考试中都位列第一名。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被统治者重用才是,可为什么他最终会选择投江自尽呢?

黄观,字伯澜,又字尚宾,贵池人。由于他的父亲曾经入赘许家,因此黄观最初以许为姓。洪武中年,黄观入太学学习,同年八月,他在南京应乡试,中了解元。洪武二十四年,他又参加了会试、廷试,皆位列第一。

后来,朱元璋授予他礼部右侍郎,于是黄观上书请求恢复了自己本姓。建文初年,黄观改任为左、右侍郎。不久,建文帝又让黄观担任了右侍中,还把他与方孝孺等人一并重用。

之后燕王朱棣举兵夺权,黄观则负责草拟檄文,他在文章中大力讽刺了燕王的军队,并提出让他们尽早敕身谢罪,言辞相当激烈。建文四年,黄观奉诏在长江上游招募士兵,此外他还要去监督诸郡派兵支援。当他到了安庆的时候,燕王朱棣已经率兵渡江进入到了京师,朱棣列出来当时辅佐建文帝的大臣的罪状,黄观的罪名被排在了第六。

不久朱棣已经夺权称帝,但是他不知道黄观逃到了哪里,这时有人说:建文帝曾经托付黄观外出收兵了。于是朱棣下令让专门的官员来负责追捕黄观,并且把他的妻子翁氏和两个女儿发配给了一个叫象奴的人。

象奴索要了翁氏的金银首饰,拿它去换取美酒佳肴,翁氏则趁机急忙带着两个女儿以及家属十人跑了出去,她们十几人跳入淮清桥下自尽而亡。黄观得知此事后,叹息道:“吾妻有志节,必死。招魂,葬之江上。”

随后,他又命人用船把他送到罗刹矶,他穿好了自己的官服,向东边进行朝拜,之后他便跳进了湍急的江水中,自尽而亡。黄观死后,朱棣的怒火仍然没有消散,黄氏九族也因此都被诛杀,就连黄观曾经的亲朋好友也都受到了监禁,谪戍者的人更是达到了几百人之多。这件事一直到万历二十四年才得以昭雪,朝廷又下旨补谥黄观为“文贞”。

此外,朝廷还派人到黄观的故居贵池修建了“黄公祠”,并在当地县城复建了状元坊。清朝末年,朝廷又在南京秦淮河畔修建了黄公祠,由此可见黄观的影响力之大。黄观勤读经书,他在这三次重要的考试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纵观明朝几百年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从来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取得三甲的好成绩。当然,黄观连中三甲也和他天资聪颖又勤读诗书密不可分。

总而言之,黄观虽然连中三甲,但他最终却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为建文帝的缘故,他也不愿意再去侍奉朱棣,他选择了坚守清高,坚守原则,却不想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竟然也受到了牵连,因此黄观才会悲愤难以抑制,最终选择了跳江自尽来了结自己的一生。

相比那些直接投降朱棣的官吏,黄观的做法正像是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世人的丑恶,也照出了他的正直与清高。

三甲的意思是:古代科举录取的三个等级。

“三甲”源自我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

《辞源》有“三甲”条目,引用《宋史·选举制》指出“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

示例

以清代科举为例,分四级:童试包括县、府、院试,考中者为生员,通称秀才;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全国性考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在宫中主持,也叫廷试。

贡士均可参加,以成绩高低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三甲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划分的医疗机构级别 ,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最高级别。

三甲医院申报考核的主要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中国内地民营医院也可以参与医疗等级评定。

扩展资料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甲等:按千分制,分等评分标准获得超过900分为甲等。

医院等级评定重新启动后还采用三级六等划分等级,考核的主要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实行1000分制,900分以上评为三级甲等,750分-900分评为三级乙等,600分-750分评为三级丙等。医院等级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

参考资料:

-三级甲等医院

“三甲”排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明、清时期参加中央级考试(先会试后殿试)的各省举人考中进士后被列为“甲榜”,未考中的举人被列为乙榜。由此便引出了“甲第”、“甲科”等概念。

“甲”乃等级之意,“三甲”即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在明、清时期,把考中进士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一甲或第一甲,但绝不能称为三甲。

从第四名开始至100名左右,称为二甲或第二甲。余者统称为三甲或第三甲,约200人。

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他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956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