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扣手是怎样的

翡翠扣手是怎样的,第1张

翡翠镯子表面有很长一条扣手怎么办怎么处理

1、买之前首先会先怀疑一下是不是假的。找熟人买翡翠,才能买到便宜的。认为价位一千多的还算可以了,5000到10000算高档的了,戴出去有面子。买了翡翠总喜欢找人估价,如果找熟人买的总爱找人看是不是A货。

2、用牙膏轻轻擦拭。翡翠手镯表面划痕比较轻微,可以尝试用牙膏轻轻擦拭,利用牙膏的摩擦颗粒来打磨手镯,一般都可以将划痕消除。打磨。

3、牙膏摩擦颗粒打磨,可以尝试用牙膏轻微擦拭,利用牙膏内的摩擦颗粒来打磨手镯,一般都可以将划痕消除。砂纸打磨,翡翠手镯有小划痕也可以使用3000目的砂纸打磨,目数越大的砂纸打磨抛光翡翠会越细腻、光滑。

4、横裂纹是容易断,但你这个裂纹较小,注意避免用力碰撞,就不没事儿。

5、翡翠如果只是轻微的划痕,可以牙膏轻擦,或用描金方法进行美饰;翡翠珠上出现多处划痕,可以用镶嵌修补方法;翡翠珠出现断裂。对于这种情况,分为两种方法处理:翡翠价钱不高,可不做修复。

玉扣手是什么意思

1、用手指甲去抠一下,有凹凸感的。佘太翠扣手是当我们用手指甲去抠一下,会感觉手镯上有凹凸感。

2、其实,当感觉到翡翠手镯扣手,便是指用手指甲去触摸,有一种凹凸感。这种一般是裂,而没有凹凸感的则是纹。

3、翡翠不扣手就是没有用手指甲去扣一下没有凹凸感。

4、翡翠手镯有裂纹扣手,是很普遍的状况,意思是用手指甲去抠一下,有凹凸感,针对扣手的翡翠镯子,是翡翠手镯的缺陷(外皮纹、沙眼),这两种瑕疵都会表现出扣手的感觉,但不影响翡翠的牢固性,这是正常的。

5、不抠手,意思是看的到有裂纹,用指甲抠表面却感觉平滑,表示裂纹是在玉器里面的。

6、扣手礼传于清代叩手即叩首也是磕头的意思,传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茶馆喝茶时,皇帝给官员倒茶,这在正常情况下是需要谢跪行礼的。

裂纹扣手是什么意思

1、翡翠扣手就是用手指甲去抠一下,有凹凸感的(就是所说的扣手)就是裂,没有凹凸感的就是纹了。其中,凹凸感便是口中所说的“扣手”。面对这种扣手的翡翠手镯,在挑选时需格外注意。

2、翡翠扣手是指用手指甲扣翡翠时有一种凹凸感,由裂纹或者沙眼所引起。如果只是轻微的细裂,并且是竖裂,对翡翠的价值影响比较小。但如果裂的非常严重,还是横向的裂纹,影响就比较大,这种翡翠戴久了容易断裂。

3、有凹凸感的就是裂,没有凹凸感的就是纹。扣手指的是翡翠手镯的缺陷,如外皮纹、沙眼。小的纹和沙眼不会影响翡翠手镯的整体美观,只要种水好、颜色好,都是品质较佳的。

4、浅表裂抠的到,内外壁都能看到,明裂以上描述只针对正常厚度种水一般的手镯才能基本成立--能扣手的,最少属于浅表裂了。这个品相,完美情况下,4000也性价比一般,如果再有纹裂的话,就贵了。

翡翠平安扣手链鉴别翡翠的平安扣手链如何鉴别

1、翡翠平安扣坠子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辨别翡翠平安扣的绿色,过于绿或者大面积绿的翡翠平安扣坠子都是有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小心翡翠平安扣坠子的品质。

2、看翡翠平安扣的内部杂质:只要是翡翠a货平安扣,那么其内部肯定是有杂质的,种水再好的翡翠平安扣也有杂质。

3、翡翠平安扣鉴定真假:硬度、听声音、掂重量、看色根、看密度。

4、鉴别翡翠平安扣的真假可以通过测硬度、看色泽以及测温度等综合判断。

5、平安扣翡翠辨别真假的方法有。颜色:真正的翡翠颜色会比较鲜艳,而且色调比较均匀,而假货则会颜色暗淡,且有可能出现色差。透明度:真正的翡翠透明度比较高,而假货则会比较模糊。

6、鉴定翡翠平安扣可通过看光泽、测硬度、看白棉和看颜色。天然翡翠平安扣呈现的是玻璃光泽,而假的光多呈蜡状光泽。

怎么理解翡翠可扣翡翠可扣是什么

翡翠可扣是指用手指甲去抠一下,有凹凸感的就是裂,没有凹凸感的就是纹了。翡翠是由多种矿物集合而成的宝石,形成过程复杂,当中或多或少会掺杂一些杂质。

翡翠小扣子可以用作吊坠来佩戴提升气质。翡翠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玉石,它在珠宝界一直有“玉石之王”之称。一般来说,翡翠小扣子可以用作装饰搭配。

翡翠平安扣又称怀古,是我国一款传统的翡翠玉雕饰品,其设计理念既符合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也表达了人们朴素美好的愿望。从外型看它圆滑变通,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古代称之为“璧”常为情人间互赠之物。

形似扣子,外鼓内凹,从外形上看外圈是圆的,内圈也是圆的,整体给人一种通体圆滑之感。

手镯绿色的小花扣手怎么回事

1、翡翠手镯扣手指的是用指甲去抠一下翡翠手镯,有凹凸感的就是裂,没有凹凸感的就是纹。扣手指的是翡翠手镯的缺陷,如外皮纹、沙眼。

2、翡翠扣手就是用手指甲去抠一下,有凹凸感的(就是所说的扣手)就是裂,没有凹凸感的就是纹了。其中,凹凸感便是口中所说的“扣手”。面对这种扣手的翡翠手镯,在挑选时需格外注意。

3、带状、甚至团块状的绿色。因此许多人佩戴翡翠首饰后觉得绿色是活的,绿色会生长,其实都是透明度提高所致。与此不同的是,对于染色的C货翡翠,在吸附水作用下,染料会扩散使绿色的范围扩大,需要特别注意。

4、无法鉴定苗人做的银制品就是苗银。银含量可多可少。我建议你不要戴了。这种东西虽然个性,但是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做的,戴在手腕上不好,手腕有护心穴。

清代官服补子的纹样如下:

皇亲官服上的动物图案

亲王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

亲王世子同上

郡王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

贝勒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

贝子四爪行蟒二团

清朝大臣的官服上的动物图案

文官:一品----仙鹤。 武职:一品----麒麟。

二品----锦鸡。 二品----狮子。

三品----孔雀。 三品----豹。

四品----鸳鸯。 四品----虎。

五品----白鹇。 五品----熊罴。

六品----鹭鸶。 六品----彪。

七品----鸂鶒。 七品----犀牛。

八品----鹌鹑。 八品----犀牛。

九品----蓝雀。 九品----海马。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注1:鸂鶒,音“西翅”,也可读成“欺翅”,是一种长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的水鸟,经常雌雄相随,喜欢共宿,也爱同飞并游。

注2:七、八品武职官服上的动物同为“犀牛”。

据考证,古代官服使用飞禽走兽图样,最早始於唐代的武则天。清朝的官服,又叫补服,也叫“补褂”。是清代的礼服。当皇帝穿衮服、皇子穿龙褂时,王公大臣和百官穿补服相衬配。但补服穿用的场合和时间更多,所以又是清代文武大臣和百官的重要官服。补服的形式以圆领、对襟、平袖、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比袍短一尺许),门襟有5颗纽子的石青色宽松式外衣,故有“外褂”或“外套”之称。凡补服都为石青色,补服主要的特点,是以金、银等彩线,绣成补子的不同图案,来区别官位高低。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缀于官服的前胸和后背。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室成员用圆形补子。固伦额驸、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民公、侯、伯、子、男、以至各级品官,均用方形补子。 清代的补服是穿在吉服袍外面,不单独穿用,凡穿吉服袍时外面必穿补褂。惟一的例外是每年三伏天盛夏酷暑期间,叫做"免褂期",此时穿吉服袍可免套补褂。 我国清代文武官员穿着补服,在服饰的前胸和后背正中均缀饰一块绣有飞禽或走兽的丝筛,称“补子”。它又因丝绣的技巧,染工的技法,成了艺术珍品。

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代女皇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这种创意一改朝服等级的形象,使人一看便知。

清早期,只有武官为补服制,而补子可随意缀织于朝衣、短褂、皮褂、马褂之上。到了顺治九年后,对补服的制作有了改变,几乎全盘承袭了明朝的定制,只有个别纹样有所删改。各级官员补服为石青色,款式也一致,为圆领、对襟、平袖过肘、身长过膝,区别仅在于补子形状和纹样的不同。

清代的补子直接袭于明朝,但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二者的主要区别,首先在于型制上。明代补子施于袍,清代补子用于褂。明服为团领衫,前胸补子是完整的一块,清服是对襟褂,前胸的补子被一分为二。明代的补子既有单独缀织到补服上的,也有事先直接织绣在补服上的,清代则为单独织绣成后再缝缀到补褂上的。明代的补子大约40厘米见方,清代的补子稍小,约30厘米见方;再有就是明代的补子多以红色等素色为底,金线绣花,清代的补子则是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色彩艳丽。明代补子四周多为光边,清代补子四周加工精细,多采用花边,并具有装饰效果。明代文官四品以下的补子,多绣有一对飞禽,清代的禽兽均绣单只。

明代的补子只饰于前胸后背,清代宗室的圆补有的不仅饰胸,还有的饰于两肩之上。

缀绣在清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它只不过是绣工的复杂程度和颜色的差别。补子随着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官员所缀绣的补子图案各有不同,主要以文官采用飞禽饰样,武官采用走兽图案,用以显示出武官的威武气势。而官员的元配夫人为朝廷命妇,亦可随夫婿官阶,可在正式的霞帔胸、背部分缀有补子。

补子分圆补和方补两种。圆补用于贝子以上皇亲者,上为五爪金龙纹,分别饰于左右肩上及前胸和后背。方补均用于文官和武将等官员。

清代官员的礼帽十分特殊,就是人们很熟悉的拖着羽毛长翎的圆顶大帽。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从8月戴到来年2月,叫暖帽,另一种在3月至8月戴 ,叫作凉帽。暖帽为圆形,中间圆顶,周边有一道宽折檐,用黑色的呢料、绒布或绸缎制成。帽檐是貂皮、海龙皮、狐皮等名贵皮料做成。帽子顶上缀有红色的帽纬,中央装着顶珠。顶珠用宝石、珊瑚、金、银等制作,是区分官品高下的重要标志。凉帽是一个圆锥体的笠帽,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编成。外面罩上罗纱,缀有红色帽帏,加有顶珠。皇帝的帽子最为华贵,有3层帽顶,上面嵌有金龙。冠顶用金丝嵌制,上镶4条金龙,每条龙都口衔宝珠,冠顶中央嵌1颗大珍珠,周围也嵌有珍珠宝石。 马蹄袖,本名"箭袖",是武士射箭时挡在手部的防护衣物。外形酷似一只马蹄。它装在清人常穿的开衩箭衣袖口上,平时可以翻起,行礼时放下来盖住手。它是清人特别看重的满族民族服饰。

满族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它与汉族袍服明显不同,上身紧窄贴身,袖子较细瘦,下身的前后左右开衩,这也是有等级限制的。皇室袍子开四衩,官员百姓的袍褂只许在前后开两衩。袍子均为圆领,右衽。皇帝的礼服袍子用明**,绣有龙纹。官员和命妇们穿绣有蟒纹的袍子。

在袍服外面加穿外褂,是满族服装的一大特征。外褂比袍子短,一般是对襟、圆领、袖子较宽松,袖口平齐。马褂是一种非常短小的外褂,长不及腰,袖子不过肘部。对襟马褂也经常被当作宫中礼服穿用。**的马褂最为尊贵。与马褂相近的还有马甲,这也是由骑射生活决定的衣服式样。马甲没有袖子,主要贴穿,用以保暖,后来逐渐成了外衣。

1、它们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工艺、审美和材质价值。具体而言,这些翡翠老镯子的收藏价值和交易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种类、重量、工艺、材质等多种因素。

2、你好,很乐意为你解翡翠的价值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中国人普遍接受的装饰品。咱们中国人喜欢玉石,而翡翠是玉石中的上品,澄澈通灵,相关史料显示从清朝中期开始就深受人们喜欢。其二是收藏价值。

3、清代的玉镯造型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以圆形为主,大多喜欢外侧雕刻花纹。就清代玉器总的来说,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

4、中国玉石文化延续几千年,翡翠传入中国之后和中国传统的玉石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古代,人们喜欢佩戴翡翠,传说中翡翠玉石具有驱邪避祸的作用,佩戴翡翠具有保平安的意义。今天我们来了解下翡翠为什么在玉石地位如此之高。

5、稀缺性是翡翠价格昂贵主要的原因之一,市场上95%的商品级翡翠都来自缅甸矿区,并且翡翠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翡翠原石的产量也受到限制,不能满足是市场的需求。

6、清代官员帽顶上用来插翎子的。翎子的不同表示官阶不同,翎管也成了非常重要的身份标志。

清代朝冠

清代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用于祭祀庆典的有朝冠;常朝礼见的有吉服冠;燕居时有常服冠;出行时有行冠,下雨时有雨冠等。每种冠制都分冬夏两种,冬天所戴之冠称暖帽,夏天所戴叫凉帽。皇帝朝冠,冬天的暖帽用熏貂、黑狐。暖帽为圆形,帽顶穹起,帽檐反折向上,帽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用四条金龙相承,饰有东珠、珍珠等。凉帽为玉草或藤竹丝编制而成,外裹**或白色绫罗,形如斗笠,帽前缀金佛,帽后缀舍林,也缀有红色帽纬,饰有东珠,帽顶与暖帽相同。皇子、亲王、镇国公等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大体相似,仅帽顶层数及东珠等饰物数目依品级递减而已。皇帝的吉服冠,冬天用海龙、熏貂、紫貂,依不同时间戴用。帽上亦缀红色帽缨,帽顶是满花金座,上衔一颗大珍珠。夏天的凉帽仍用玉草或藤竹丝编制,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帽顶同于冬天的吉服

冠。常服冠的不同处是帽为红绒结顶,俗称算盘结,不加梁,其余同于吉服冠。行冠,冬季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其余如常服冠。夏天以织藤竹丝为帽,红纱里缘。上缀朱牦。帽顶及梁都是**,前面缀有一颗珍珠。文武官员的朝冠式样大致相同,品级的区别,一是在于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质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区别是在冠顶镂花金座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下的翎枝不同。这就是清代官员显示身份地位的“顶戴花翎”。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chēqú车渠,一种南海产的大贝,古称七宝之一〕,七品用素金,八品镂花阴纹,金顶无饰,九品镂花阳纹,金顶。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干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①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清初,花翎极为贵重,唯有功勋及蒙特恩的人方得赏戴。康熙时,福建提督施琅以平定台湾功第一,沼封靖海侯,世袭不变。而施琅却上疏辞却侯爵,恳请依内大臣之例赐戴花翎。经部议,在外将军、提督没有给翎先例。最后,还是由康熙帝特别降旨赐戴。以世袭侯爵换取一翎,足见当时花翎之贵重。而“顶戴花翎”也就成为清代官员显赫的标志。到清中叶以后,花翎逐渐贬值。道光、咸丰后,国家财政匮乏,为开辟财源,公开卖官鬻爵,只要捐者肯于出钱,就可以捐到一定品级的官衔,穿着相当的官服,荣耀门庭,欺压地方。清代小说《红楼梦》写秦可卿死后,贾珍因贾蓉不过是个“黉〔hóng洪〕门监生”,写在灵幡上不大好看,就用1000两银子为贾蓉捐了个五品职衔的龙禁尉,使葬礼风光了许多(《红楼梦》第十三回)。清初极为难得的翎枝,此时也明码标价出售。开始是广东洋商(专营对外贸易的商人)伍崇耀、潘仕成捐输十数万金,朝廷无可嘉奖,遂赏戴花翎。以后,海疆军兴,捐翎之风更盛,花翎实银一万两,蓝翎5000两。以后又援照捐官之项折扣,数目很少,捐者遂多。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时,条奏捐翎改为实银,不准折扣,花翎7000两,蓝翎4000两。此时的顶戴花翎其实已变了味道。但其象征荣誉的作用依然存在。直至晚清,李鸿章因办洋务有功,慈禧赏他戴三眼花翎。

二、清代官服

清代官服制度,同样反映了清代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清统治者是以骑射武力征服了腐朽的明王朝,要维持统治,巩固政权,就要不忘这一根本。反映在服饰的典章制度中也是以

“勿忘祖制”为戒。清太宗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28年),就曾渝告诸王、贝勒:“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余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清史稿·舆服志》)作为载入史册的清代官服定制,是干隆皇帝所定,距清定都北京已近百年。直至清末,官服制度再无大的变动。这是一套极为详备、具体的规章,不许僭越违制,只准“依制着装”。上自皇帝、后妃,下至文武官员以及进士、举人等,均得按品级服用。

三、蟒袍

蟒袍,也叫“花衣”。蟒与龙形近,但蟒衣上的蟒比龙少去一爪,为四爪龙形。蟒袍是官员的礼服袍。皇子、亲王等亲贵,以及一品至七品官员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别等差。如皇子蟒袍为金**,亲王等为蓝色或石青色,皆绣九蟒。一品至七品官按品级绣八至五蟒,都不得用金**。八品以下无蟒。凡官员参加三大节、出师、告捷等大礼必须穿蟒袍。

四、黄马褂

清代还有一种黄马褂,是较受荣宠者的服装。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都例准穿黄马褂,褂用明**。正黄旗官员的马褂用金**。清代皇帝对“黄马褂”格外重视,常以此赏赐勋臣及有军功的高级武将和统兵的文官,被赏赐者也视此为极大的荣耀。赏赐黄马褂也有“赏给黄马褂”与“赏穿黄马褂”之分。“赏给”是只限于赏赐的一件,“赏穿”则可按时自做服用,不限于赏赐的一件。如干隆时曾给提督段秀林赏穿黄马褂。段秀林为官古北口,一次随驾扈从热河,干隆帝召见时,见他须发皆白,便问他尚能骑射否段秀林答:“骑射乃武臣之职也,年虽老,尚能跨鞍弯弧,为将士先。”干隆帝遂在宫门前悬鹄一只,令段试射。段秀林一箭中鹄,干隆大喜。为奖励其武功,便赏穿黄马褂。到清代中、晚期,得此荣耀者为数较多,僧格林沁、左宗棠、李鸿章等均蒙恩赏穿。

五、贵妇冠服

妇女服饰中的最高等级是皇后、皇太后,亲王、郡王福晋(满语“妻子”,译为“夫人”),贝勒及镇国公、辅国公夫人,公主、郡主等皇族贵妇,以及品官夫人等命妇的冠服。它与男服大体类似,只是冠饰略有不同。冠有朝冠、吉服冠,分冬夏二种。皇太后、皇后朝冠,极其富丽。冬用熏貂,夏用青绒,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各贯一颗东珠,以金凤相承接,冠周缀七只金凤,各饰九个东珠,一个猫睛石,21颗珍珠。后饰一只金翟,翟尾垂珠,共有珍珠302颗。中间一个金衔青金石结,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二条明**条带,末端缀宝石。皇后以下的皇族妇女及命妇的冠饰,依次递减。嫔朝冠承以金翟,以青缎为带。皇子福晋以下将金凤改为金孔雀,也以数目多少及不同质量的珠宝区分等级。冠饰还有金约、耳环之类的饰物。金约是用来约发的,戴在冠下,这也是清代贵族妇女特有的冠饰。金约是一个镂金圆箍,上面装饰云纹,并镶有东珠、珍珠、珊瑚、绿松石等。耳饰,按清制规定:“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原来满族妇女的传统习俗是一耳戴三钳,与汉族妇女的一耳一坠不同。就是说,满族妇女小时即需在耳垂上扎三个小孔,戴三只耳环,一个小小的耳垂负担三只耳环,其苦可知。而皇后耳饰的重负,无异于一种刑罚。但满族统治者却乐此不疲,一再强调,不许更改。干隆皇帝特为此事下过诏渝:“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徐珂《清稗类钞》)。以至到民国时期,满洲妇女中仍有沿此陋习的。

六、清代男服

一般男服有袍、褂、袄、衫、裤等。长袍,又称旗袍,原是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清兵入关后,全国军民在必须“剃发易服”的命令下,汉族也迅速改变了原来宽袍大袖的衣式,代之以这种长袍。旗袍于是成为全国统一的服式,成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的服装。它可以做成单、夹、皮、棉,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旗袍的样式为圆领、大襟、平袖、开褉。随着社会的发展,旗袍也在演变,尤其是妇女的旗袍,变化较多。总的趋势是更加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到民国时期,这种长袍仍是一些正式场合的服装。与长袍配套穿着的是马褂,罩于长袍之外,原是骑马时常穿的一种外褂,因便于骑马,故称“马褂”。其式为圆领,有开衩,有扣襻,长仅及腰。马褂亦有单、夹、皮、棉之分。满族进关之初,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穿用。康熙(公元1662-1722年)末年,富家子弟开始穿着。雍正

时(公元1723-1735年),穿者日多。以后传至民间,不分贵贱,逐渐作为一种礼服。马褂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其中一种叫得胜褂,对襟方袖,最初仅用于行装,自从傅恒①征讨大小金川回京后,喜爱它的便捷,平时经常穿着,随即风行一时。翻毛皮马褂,是达官贵人们的服装。坎肩,或叫马甲、背心,清代很时兴。坎肩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无领、无袖、对襟,穿脱方便,有的还套在长袍外面起装饰作用。清代坎肩在用料、做工上十分讲究,式样变化也多。“巴图鲁”坎肩,比较特殊。“巴图鲁”是满语“勇士”的意思。其式样如南方的“一字马甲”,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有排扣,两边腋下也有纽扣。当时在京师八旗子弟中甚为流行。后来在它两边的袴褴〔lán兰〕处加上袖子,称作“鹰膀”。

《红楼梦》中写贾宝玉与众姐妹相约到芦雪庭观雪景,宝玉就“穿一件茄色哆啰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八旗子弟骑马时常穿这种“鹰膀褂子”以显威风。坎肩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至今仍是人们喜着的衣服。长衫、袍褂是清代男子的主要礼服,官吏所穿的开两衩。另有一种冬季穿的不开衩的长袍称“一裹圆”,是市民百姓的服装,官绅人家也常以它作为日常便服。清代服装的颜色,比较丰富,民间除不准使用**、香色(介于黄、绿之间的颜色)外,朝廷限制不多。然而人们的喜好和社会的时尚,各时期不同。清初,流行蓝色,人们取其清淡、明快,于是天蓝、宝蓝等色受到人们喜爱,甚至影响到皇宫内院;干隆中期,崇尚玫瑰紫,人们爱其“红火”,

于是围绕红色的大红、真红、枣红、粉红等又成为男女老少服装首选的颜色;干隆末年,福康安①喜穿深绛色,人们争相仿效,称为“福色”。“福”既代表绛色,又蕴含福气,人们愿借“福”色衣获得幸福,故绛色又风靡一时;至嘉庆(公元1796-1820年)末期,又一反绛色的深暗而追求鲜亮洁净的浅灰、亮灰、银灰等色彩。清代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这可能与满族的习俗有关。帽有礼帽与便帽。礼帽分暖帽与凉帽两类。暖帽用于寒冷季节,是缎子或呢绒、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四周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依天气冷暖分别镶以毛皮或呢绒。凉帽,形如斗笠,一般百姓的凉帽是用竹、藤丝编织的。便帽,最常见的是瓜皮帽,帽由六瓣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呈瓜棱形,圆顶,顶部有一红丝线或黑丝线编的结子。为区别前后,帽檐正中钉有一块明显的标志叫做“帽正”的。贵族富绅多用珍珠、翡翠、猫儿眼等名贵珠玉宝石,一般人就用银片、料器之类。八旗子弟为求美观,有的在帽疙瘩上挂一缕叫做“红缦”的一尺多长的红丝绳穗子。这种形制,也有变化。咸丰(公元1851-1861年)初,“帽正”已为一般人所不取,为图方便,帽顶又作尖形。帽为软胎,可折迭放于怀中。一般市贩、农民所戴的毡帽,也沿袭前代式样。冬天人们多戴风帽,又称“观音兜”,因与观音菩萨所戴相似而得名。清代男子着便服时穿鞋,着公服时穿靴。靴多用黑缎制作,尖头。清制规定,只有官员着朝服才许用方头靴。

七、女服

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满族妇女一般穿长袍;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主。清中期以后也相互仿效。满族妇女的长袍,圆领、大襟,袖口平大,长可掩足。外面往往加罩短的或长及腰间的坎肩。贵族妇女的长袍,多用团龙、团蟒的纹饰,一般则用丝绣花纹。袖端、衣襟、衣裾等镶有各色花绦或彩牙儿。满族妇女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在袖里的下半截,彩绣以各种与袖面绝不相同颜色的花纹,将它挽出来,以显示另种风致和美观。领与袍分离,是清代初期旗袍的又一特色。妇女穿旗袍时也需戴领子。这是一条迭起约二寸左右宽的绸带子,围在脖上,一头掖在大襟里,一头垂下,如一条围巾。至同治、光绪时期(公元1862-1908年),逐渐出现带领的袍、褂,至坎肩也有领子。领的高低也在不断变化。民国以后,已经没有不带领的袍、褂了。这种长袍以后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一旗袍了。

八、清代满族女服

满族妇女的鞋极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类似今日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一般高一二寸,以后有增至四五寸的,上下较宽,中间细圆,似一花盆,故名“花盆底”。有的底部凿成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底”。鞋面多为缎制,绣有花样,鞋底涂白粉,富贵人家妇女还在鞋跟周围镶嵌宝石。这种鞋底极为坚固,往往鞋已破毁,而底仍可再用。新妇及年轻妇女穿着较多,一般小姑娘至十三四岁时开始用高底。清代后期,着长袍穿花盆底鞋,已成为清宫中的礼服。汉族妇女的服装较男服变化为少,一般穿披风、袄、裙。披风是外套,作用类似男褂,形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装有低领,有的点缀着各式珠宝。里面为上袄下裙。裙子初期还保存明代遗风,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以后随

时代推移,裙式也不断发展,创制不少新式裙样,如一种“弹墨裙”,也叫“墨花裙”,是在浅色绸缎上用弹墨工艺印出黑色小花,色调素雅,很受妇女喜爱。以后也有在裙上装饰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系小铃的,还有一种在裙下端绣满水纹的,裙随人体行动,折闪有致,异常美观。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时兴的“鱼鳞百褶裙”,是对传统百褶裙的发展,即在裙子折裥之间用丝线交叉串联,裙在展开时犹如鱼鳞一般,新颖多彩。裙、衫的长短搭配也时有变化。清初时仍沿袭明嘉靖以来的遗风,上衣较长,裙子露出较短,不遮双足;晚清以后,衣与裙渐短,衣长至胯,裙在脚面以上;辛亥革命后,变化更大,尤其知识妇女多着圆翘小袄,配以长褶裙,颜色协调,显得端庄大方,清秀淡雅。清代后期,南方又流行过不束裙而着长裤,裤多为绸缎制作,上面绣有花纹。另外,还有背心,长可及膝下,多镶滚边。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将里面的毳毛露在外面,叫“出锋”。清代中期以后,妇女冬季流行披斗蓬,还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云肩的。

九、梳妆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较多,孩童时期,与男孩相差无几。《红楼梦》描述贾母八旬大寿时的排场,“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头的小丫头,都是小厮打扮,垂手侍候”(《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这未留头的小丫头就是男装打扮的女孩子。女孩成年后,方才蓄发挽小抓髻于额前,或梳一条辫子垂于脑后。已婚妇女多绾髻,有绾至头顶的大盘头,额前起鬅〔péng朋〕的鬅头,还有架子头。“两把头”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这种发式,使脖颈挺直,不得随意扭动,以此显得端庄稳重。梳这种发髻者多为上层妇女。一般满族妇女多梳如意头,即在头顶左右横梳两个平髻,似如意横于脑后。劳动妇女,只简单地将头发绾至顶心盘髻了事。以后受汉髻影响,有的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  清末,这种发髻越增越高,有如牌楼,名“大拉翅”。汉族妇女的发髻首饰,清初大体沿用明代式样,以后变化逐渐增多。清中叶,模仿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将头发分为两把,俗称“叉子头”。又有的在脑后垂下一绺头发,修成两个尖角,名“燕尾式”。后来还流行过圆髻、平髻、如意髻等式样。此外,还有许多假髻,什幺蝴蝶、罗汉、双飞燕、八面观音等等。清末,又有苏州厥、巴巴头、连环髻、麻花等式样。年轻女孩多梳蚌珠头,或左右空心如

两翅样的发式,或只梳辫垂于脑后。以后梳辫渐渐普及,成为中青年妇女的主要发式。头饰,北方妇女冬季多用“昭君套”,是用貂皮制作覆于额上的。《红楼梦》中写刘姥姥见到“那凤姐家常带(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红楼梦》第六回),就是这种打扮。江南一带还时兴戴勒子,上缀珠翠,或绣花朵,套于额上掩及耳间。髻上饰物还有簪,用金、银、珠玉、翡翠等制作,有的做成凤形而下垂珠翠,有如古代的步摇。还有的做成各种花形,行走时轻微摇动,华丽而动人。

如意约产生于魏晋时期,相传吴帝孙权曾得到玉如意一柄。

历史记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及初唐编撰的《晋书》都有关于如意的记载。

只是当时的材质、形状等现在都不明了。

依据推测,如意源于爪杖,即民间俗呼“不求人”。

清代如意有以整块玉羊脂玉如意料雕琢成形的,如此器。

而以扬州产白玉如意最著名。

另一种为“三镶如意”,即以紫檀、珐琅、金银等材料作柄,柄首、腰、尾均作椭圆,分别嵌镶玉饰,多种材质,珠联璧合。

形状特点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

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名词解释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

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

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

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发展历程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

《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

……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

’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

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

’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

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历史变迁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

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玉如意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

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意义 吉祥之物——“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

说到“如意”,人们都不会陌生。

现如今的会面、通信也会相互祝愿对方“万事如意”、“吉祥如意”等用语,即随人意。

从字面上讲,如意无非是符合自己的意愿。

寓意的抽象,是极易能让人理解的。

其实如意不光是抽象,还是具象的“如意”。

如意在民间有种种的说法,如事事如意、平安如意等,祝颂吉祥者也。

趋吉避凶,源于动物的本能。

人们祈求吉祥、幸福的心理活动,常常表现在行动上,即有意去营造吉利的环境。

有的用图画表现出来,称之为“吉祥图案”,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耐人寻味的寓意,象征着美好、幸福,寄托了人们的精神和愿望。

“如意”何物,不少的上可以欣赏到它的实物。

“如意”的实物是一种供人们观赏的精致工艺品,如有意一饱眼福,可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会见到明、清两代皇宫内的用珍贵材料精心制作的如意。

起源 关于“如意”的起源,说法不一。

有说是古代文武朝臣的执笏。

清代的弘历皇帝有首“泳商铜如意”诗中云:“一柄曲拳代谈者,玢古色错金银。

谁知子氏尚质,已有欣于如意人”。

可见乾隆皇帝认为商代已有了如意,只是实物难寻,难以证。

如意最初的原型只是民间的一种挠痒痒用的东西。

汉代时民间出现了以骨、兽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如意,长约一尺许,柄端多为手指形,也有灵芝形、心形、云朵形等。

手指形的具有实用的价值,能挠痒痒,取其名曰:“尽如人意”。

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自《音义指引》说:“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这种“搔痒痒儿”的工具,在南方被人称之为“不求人”,北方人则叫作“老头乐”。

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警世含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

除用它搔痒,还用它决策大事等,其威势有些近似了权杖。

如南朝的韦睿在徐州的战事中,就是用了“如意”指挥千军万马,一日数合,取得了大胜。

如意也是文人雅士的所喜爱之物,吟诗咏玉如意赋时,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用,清雅悠闲之时还可以随身带之玩赏。

如意还是舞蹈的道具,故“如意舞”。

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有:“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

东吴的孙和,曾在月下作如意舞,不慎打伤所宠爱邓夫人脸颊,后虽治好了,但脸上仍留下了瘢痕。

引诱后宫人效仿,遂成古代点靥之风。

从唐代开始,制作的如意就更加讲究了,而且使造型丰富多彩,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的艺术品,使它的长度变短,柄端手指形变为少见的灵芝形、云朵形状等。

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

质材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制作成的工艺精品,并有浮雕、镂空、镶嵌及景泰蓝工艺也用上了,而且装饰上了精细华丽纹饰。

精品中有汉玉檀柄如意、金镂空嵌珍珠如意、翡翠三镶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丝珐琅如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如意成了观赏品、珍藏品,身价百增。

清代如意从民间转向宫廷,成了大臣敬献皇帝的贡物,也是皇帝为宫女的晋升及选妃的珍贵礼品。

皇宫中,皇帝也好如意,是历代皇帝所不能及的,这可从清宫的档案、轶案乃至皇家的诗画中可见到。

每逢皇帝即位、皇后和妃嫔生日、节日及喜庆佳日,大臣们都要向皇帝后妃等敬献如意。

最为有趣的是有位大臣一次进献了“九九如意”,就是用九柄如意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

皇帝身边的大臣有的为了加官得宠,也进贡珍奇的如意等。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如意中,就保存有进贡者题款的如意。

据说:慈禧太后在六十寿辰时,在收受寿礼时,仅如意这项就收到了珍贵的精品八十件。

如意还是皇帝选后的信物和凭证,也是帝后赏赐大臣亲信的礼品,就连外国的一些使者有时也能得到皇帝馈赠的如意。

现今状况 如意吉祥,事事如意。

在邮票的发行上也有选了如意图案的。

台湾于1966年发行了“清代如意”邮票,其图案均出自清代的“白玉如意”、“珊瑚如意”、“红木镶宝如意”、“金漆如意”四件。

丁卯年,邮电部发行了首日封,图案为“兔捧如意”。

1987年台湾再度发行了“清代如意”的邮票,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都希望以此来表达“事事如意”的真情永在。

更有意思的是如意译成英文为“交好运”的意思,很多的外国人被它的吉祥名字和独特精美的造型而吸引,购买了工艺品带回国送给亲朋好友。

它为中外的文化交流、宏扬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道情词《玉如意》 道情是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

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

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玉如意》是清朝流传于江浙一带的一篇道情词,在江浙乡下老一辈读书人里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励志之作。

传说作者是江苏泰兴人严政新,因其母爱听道情,故作《玉如意》。

作者详细资料失考。

《玉如意》内容是描述一个穷苦读书人赫砚耕在穷困潦倒中奋发读书最后考中状元的故事。

赫砚耕及其妻子邬琼英尽管生活困顿,饱受富亲戚的白眼与欺凌,仍然不向生活低头的过程描述尤为详细而感人。

老百姓称为“苦不过《玉如意》”。

也有同名的昆曲。

腰带小志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

《说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

今人用铜钮,非古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由于腰带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著官服、便服,腰间都要束上一带。

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尤其在礼见时,更是缺它不可。

《南史·刘琎传》:“(琎)方轨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后应。

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其立操如此。”连兄弟之间夜里见面说几句话,都必须整衣束带,否则就觉得有失礼貌。

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君臣之间更是如此。

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太宗夜召陶谷。

谷至,见帝而立,却不肯进去。

太宗立即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束带的缘故,于是令左右取来袍带,匆匆束之。

陶谷见皇帝束上了腰带,这才进去。

在当时看来,皇帝召见侍臣而不束腰带,同样是失礼的行为,所以不能与他行君臣之礼。

古代腰带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

但总的来看,可分成两类,一类以皮革为之,古称“鞶革”,或称“鞶带”。

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

也有将这两种腰带统称为大带的。

在秦汉以前,革带主要用于男子,妇女一般多系丝带。

《说文·革部》:“男子带鞶,妇人带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男子除了用皮带外,也可系扎各种丝带。

如《诗经·曹风·鳲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玄注云:“其带伊丝,谓大带也。

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据先秦文献记载,当时的丝带形制比较复杂,颜色、装饰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级差别十分显著。

如《礼记·玉藻》所记:“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又:“大夫大带四寸。

……天子素带,朱里,终辟。”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寸;士以练,广二寸。”甚至对带子系结后下垂部分的长短尺寸,都有严格的制度:“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所谓“绅”,就是指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

《论语˙卫灵公》记:“子张书诸绅。”宋邢昺注:“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因为绅是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来记事。

当然,这是应急的做法。

在一般情况下,官吏记事,是用一种手版,名“笏”,不用时就将它插在腰间,后来干脆就把垂绅插笏的仕宦称之为搢绅。

搢就是插的意思。

《晋书·舆服志》:“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以后还引申出乡绅、绅士等名词,专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说他们具备了搢绅的资格。

至于妇女,虽然用不着搢笏,但腰带系结以后,也有一部分垂下,这种下垂部分的名称,在叫法上与男带有些不同。

明杨慎《丹铅续录》记:“古者妇人长带,结者名曰绸缪。

垂者名曰襳缡。

结而可解曰纽;结而不可解曰缔。”什么叫“可解”,什么叫“不可解”呢?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分别指活结和死结。

凡是打成环状的活结,古时称“纽”,而扣紧的死结则称为“缔”。

《说文·系部》:“缔,结可解也。”又“纽,系也。

一曰结而可解。”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关于腰带的系束部位,古时也有明确规定。

如《礼记·深衣》记:“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孔颖达注释说:“当无骨者,带若当骨则缓急难中,故当无骨之处。

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

朝祭之带,则近上”。

故《玉藻》云:“三分带下,绅居二焉。

是自带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见腰带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据各种服装的不同形制而决定的。

我们从战国以至西汉时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绕襟深衣的妇女,腰带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开。

这种衣带的高度,就是视衣襟的高度而定的。

革带的系法与此不同,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用时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丝带那样互相系结。

缀在带首的固定装置,大体上也有两种形制,一种作成钩状,称为“钩”,也称“带钩”;另一种作成环状,称“鐍”,或称“带鐍”。

带钩一物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

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带钩实物出土。

文献资料中也常常提到带钩的名称。

如《管子·小匡》:“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史记·齐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带钩”等等。

制作带钩的原料,大多采用金属,如金、银、铜、铁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为数不多。

带钩的造型,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也有许多明显变化。

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兽形,有的做成鸟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龙形,另外还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尽述。

带钩的制作工艺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镂,有的用错,不一而足。

正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带鐍的出现比带钩要晚。

目前所见的带鐍实物,都是战国以后的产物。

所谓带鐍,指的是一种环形带扣,其形或方或圆,考究者附有扣针,用时将皮带伸入扣内,然后插入扣针即可。

由于它结扎起来比带钩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欢迎。

三国以后,革带用鐍者逐渐增多,而用钩者却日见减少,最后完全取代了带钩。

后世流行的钩洛带、蹀躞带以至金带、玉带等,都用带鐍,而不用带钩,带钩的使命遂告结束。

带鐍虽然是革带上的一种装置,但有时也可用于丝带。

这种丝带与丝绦不同,它是以丝织物织成的一种宽阔的腰带。

史籍中常见有绲带、织成带等名称,就是指这种腰带。

如《述异记》称:“祖欣见形诣僧荣沈床上有一织成宝饰络带。”《东观汉记》:“郑(邓)遵破匈奴,于是上赐金刚鲜卑绲带一具。”在这种绲带及织成带的首部,就缀有一个金属带鐍。

《后汉书·舆服志》记命妇服饰:“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采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

黄金辟邪,首为带鐍,饰以白珠。”由此可见,这种饰有带鐍的腰带,不仅可以用于男子,同时也可用于妇女。

绿色翡翠冒顶是清朝官员戴的。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0598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