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器物,最初的作用其实是挠痒的工具,后来演变为一种防身配饰,最后变为一种象征“如意”的摆件。如意的柄端模仿人的手指形状,长度适中,可以帮助我们延伸手的长度进行挠痒。
随着人的意愿去挠痒,如人意,因此又被称为如意。因为如意非常常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给如意增加了新的作用。
1,如意——变为大众的随身配饰:
如意本身外观流畅美观,随着如意的普及,很多人开始随身携带如意,将其作为自己的配饰。
随着骨头、玉石、金属制作的如意出现,一些人会将如意随身携带,作为一种装饰品;古时候的和尚,会将经文刻到如意上,来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佛,必要时也可以帮助和尚记忆经文。
一些使用金属制作的如意,甚至成为很多人的防身武器,如意的作用开始逐渐丰富,不仅仅有挠痒的作用,还可以用于装饰、记忆、防身。随着如意的作用增加,越来越多更加昂贵的如意开始出现,工匠们开始在如意上镶嵌珠宝,这也让如意开始有了象征意义。
随着如意的价值越来越高、装饰越来越华丽、同时如意也象征着幸福如意,古代的皇室也开始互相赠送贵重的如意,从而让如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2,如意——逐渐成为一种象征物:
如意起源于挠痒用的工具,但是随着如意的发展,如意的外形也开始产生分支。
一部分如意依旧保留着挠痒痒的实用性,造型比较简单质朴,材料也比较便宜,依旧主要作为大家挠痒痒用的工具;另一类如意的外形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外观越来越美观,材料越来越珍贵,装饰越来越奢华,这部分如意逐渐转变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物”。
如意的分支发展,让如意的发展速度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如意开始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也开始形成独特的外观,已经完全区别于挠痒工具。
后来大众的生活条件逐渐提升,挠痒用的如意越来越偏离原本的造型,如意也彻底成为大众眼里的“吉祥之物”。
如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物,但如意完完全全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物品的一次华丽变身。
从日常使用的挠痒工具,演变为中国文化的吉祥之物,可见中国古代匠人的工艺非常精湛,中国自古以来就对美好幸福充满向往!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如意的中国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它与民间的一种“不求人”挠痒痒用的东西,在器型上相结合,实用性上除用它搔痒,还用它显示权杖的作用。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君子比德如玉”,玉如意的出现,将玉的坚润不渝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
从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玉如意有随身佩带之大小。清雅悠闲之时,文人雅士吟诗咏赋,和着“如意舞”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物。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艺术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基本不变,而柄端由直状变为小灵芝形、云朵形多种形状。头尾两相呼应,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造型美观华丽。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清朝野史大观》卷一载: “如意,物名也,唐宋前已有之。”
如意最早用于器物名。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或作指划和防身用。又,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