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的四方补子有龙图案是什么意思?

清朝官员的四方补子有龙图案是什么意思?,第1张

曾国藩画像穿的是被册封为侯爵的补服,侯爵是超品,是正蟒,不是正龙。

但是与一般的仙鹤补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是堂堂的一等侯爷官服。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又分为文、武两种。王公百官补服均为石青色,朝服、蟒袍为石青色或蓝色。风宪官(御史)补服绣獬豸。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

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其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

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与明代的补子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文官绣单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由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文官补服图案

一品:仙鹤

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 而仙鹤则官居一品。《相鹤经》云:“鹤,寿不可量。”《诗经小雅》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官员补子一品采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二品:锦鸡

锦鸡亦称“金鸡”、“玉鸡”、“碧鸡”,是吉祥的象征。锦鸡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其羽毛色彩艳丽,传说还能驱鬼避邪,古人十分喜爱用来作为服装的装饰,如插在武将的衣背头冠上,绣在帝王的礼服上,也叫做“华虫”,表示威仪和显贵。 

三品:孔雀

孔雀不仅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增益经》称孔雀有“九德”,其文如下:“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 知足,七不分散,八品端正,九知反复。”在古人看来,孔雀是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

四品:鸳鸯

古称“匹鸟”,据说鸳鸯成对,鸳鸣鸯和,左雄右雌,双双飞翔,夜晚雌雄羽翼掩合交颈而眠。若其偶失,从不再配。《诗经小雅》载:“鸳鸯于飞,毕之 罗之。君子万年,福寿宜之”,体现了古代“五伦”中夫妻美好的关系,是一种吉祥的瑞鸟。其作为官员的补子,是取其羽毛上耸,象征坚定忠心;眠宿如有敕令, 喻其兢兢业业。 

五品:白鹇

白鹇形体很像野雉,羽毛白色,有细黑纹,面颊赤红,脖子有青毛如丝,尾羽很长。白鹇产于南方,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物。白鹇还是一种忠诚的 “义鸟”。传说宋朝少帝赵昺在崖山时,人送白鹇一只,他亲自喂养在舟中。少帝投海殉国后,白鹇在笼中悲鸣奋跃不止,终与鸟笼一同坠入海中。后人称白鹇为 “义鸟”。所以,白鹇鸟的形象作为五品官员补子,取其行止闲雅,为官不急不躁,并且吉祥忠诚。 

六品:鹭鸶

鹭鸶亦称白鸟,陆机《诗疏》云:“鹭,水鸟也,好而洁白,故谓之白鸟。”鹭鸶是吉祥之鸟。《魏书官氏志》:“以侍察者官”,取其延颈远望。另,因鹭飞有序,以喻百官班次。如《禽经》:“寮窠雍雍,鸿仪鹭序”。《元诗选》:“玉笋晓班联鹭序,紫檀春殿对龙颜”。

七品:鸂鶒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顾嗣立补注:“《临海异物志》:鸂鶒,水鸟,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无毒气。”

八品:鹌鹑

在古代“鹌”和“鹑”本是两种鸟。据《本草纲目》记述:“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但无斑者为鹌也。”后经语言演化,将二者合称为一物。鹌鹑之 “安”是安全之“安”的谐音,因此又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的象征意义。用鹌鹑表示官员的等级,除了上述意义外,据《山海经》云:“其鸟羽司帝之 百服”,比喻百官是皇帝的服饰,意思是说百官代表皇帝的形象,体现皇帝的规矩和威仪。

九品:蓝雀

蓝雀亦称练鹊、绶带鸟。绶带是古代帝王、百官礼服的佩饰,是用彩色丝绦织成片状的长条。绶带的颜色和长度随官员品级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各种绶带 成为权力和富贵的象征。而蓝雀的尾羽与之相似,故有绶带鸟名。绶带鸟也因而具有了上述的象征意义。另外,《韵会》云:“谓之性喜”,喻绶带鸟能报喜,而用 作官员补子。

武官补服图案

一品:麒麟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大戴礼》说:“毛虫三百六十,以麟为长。”是龙、凤、麟、龟四灵之一。麒麟出现是“圣王之嘉瑞”。《说文》的解释是: “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 “麒麟设武备而不为害”。“有足者宜踢,有额者宜顶,有角者宜触,为麟不然,是仁也”。所以,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 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 

二品:狻猊

狻猊是像狮子的一种神兽,晋代郭璞直接解释为狮子。《尔雅释兽》曰:“可伏虎犳”。据明代杨慎《升庵外集》第九卷记述:“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八曰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可见,狻猊是龙子之一。既然“可伏虎犳”,当是取其勇猛之意。

三品:豹

《说文》的解释:“豹,似虎圆文。” 《山海经南山经》记述:“南山兽多猛豹。”《诗经郑风》言:“孔武有力”。武官补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见古代豹的神兽地位高于老虎而低于狻猊,亦是取其勇猛。

四品:虎

《说文》曰:“山兽之君”,以喻威猛。《宋书符瑞志》说:“白虎,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所以,老虎为百兽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 “仁、智、信”之范。因此人们视之为吉祥的神兽。能守诚信,驱邪气,纳祥瑞。古代天子的兵权象征即为“虎符”。天子和诸侯的大门上要画老虎,故称“虎 门”。由于虎威武勇猛,所以古来颇受将帅崇拜。将军的营帐称“虎帐”。勇猛之士称“虎贲”、“虎夫”、“虎士”等。清代武科进士榜为“虎榜”。

五品:熊

《说文》的解释:“熊兽似豕,山居各蛰。”熊虎丑,其子狗。《尔雅》的解释:“又罴如熊,黄白文。”可见,古代记述了两种熊:一是狗熊,一是人 熊。据《国语晋语》记载:“黄能入于寝门。”“黄能”即“黄熊”,比狗熊体形大而且勇猛。作为武官官阶的形象,正如《诗经小雅》所说:“唯熊唯罴,男 子之样”,取其阳刚之意。

六品:彪

《扬子法言》曰:“彪静成文,动成德,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述:“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可见,彪与仁德智慧的虎不同,是一种凶悍残暴的动物。作为武官官阶形象,是取其对敌凶狠残暴之意。

七品、八品:犀牛

《说文》的解释: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犀牛的皮可以做铠甲,但只有水犀牛的皮可以做,故《国语越语》称“水犀之 甲”。其书的注解说:“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用犀牛做武官官阶的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

九品:海马

此处的海马,并不是大海中头部似马、单条尾巴向后上方卷曲、体长十几厘米的海洋动物,而是和陆地吃草的马模样相同、背上长出两只翅膀的神话中的海 兽。既能在天空飞翔,也能在汹涌的波涛中穿行。海马的身世颇为神秘,没有介绍其详细情况和象征意义的资料,只是在解释补子时极为简单的寥寥数语:“水兽, 似马,水陆双行,喻水陆皆可攻杀固守。”

其文虽短,但意义明确。原来,古代对最下层的军官要求颇高,既能指挥步兵陆战,又可指挥海军水战。有这样骁勇善战 的军官,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极强,有了这样的军队,国家的江山就一定会稳固。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参考资料:

补服_

我知道刁海龙和尖海龙的区别:

刁海龙比尖海龙大。尖海龙比较细,而且不是顺直,不规则弯曲。

呐,我又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关于澳洲叶海龙的描述:

叶海龙:生物、鱼类,海龙又名藻龙,和海马(seahorses)属于同一家族,无论形态、生活习性和食物习性都很相似。不同的是海龙的身体比海马大一些,海龙的头部和身体有叶状附肢,尾巴也不像海马的可以盘卷起来。叶海龙伪装性极强,它全身由叶子似的附肢覆盖,就像一片漂浮在水中的藻类,并呈现绿、橙、金等体色。只有在摆动它的小鳍或是转动两只能够独立运动的眼珠时,才会暴露行踪。叶海龙没有牙齿和胃,它们靠吃磷虾为生,生活在10~12C的低温浪少水域。外观像海藻叶又像龙的叶海龙(leafyseadragons),无疑是海洋鱼类中最让人惊叹的生物之一。除了叶海龙之外,还有一种草海龙(weedyseadragons),这两种海龙都只产于澳洲南部近海一带。目前这两种海龙都已被列为保育动物,特别是外表细致华丽的叶海龙,更是相当稀少珍贵。

只有这些了,大概可以让你分出叶海龙与草海龙的区别

有雷州高跷龙舞、舞龙头、舞麻龙、舞草龙、香火龙。

1、雷州高跷龙舞

雷州高跷龙舞是广东省雷州市先民为祈求天气和民族和平而表演的一种民间节日舞蹈。高跷龙舞的表演通常是由年轻人表演的,每个人都踩高跷,头上戴面巾,穿着开腹的衬衫和裤子。舞蹈中有弦龙、摆龙、戏龙等一系列难度动作,龙的道具是用布、竹、纸制作的,形象生动,造型独特。

2、舞龙头

舞龙头是福建舍族祭祖活动中的一种仪式,由日月星辰组成的仪仗队。龙首用木雕成,彩绘而成,古朴庄重。祭祀祖先时,首领随鼓作各种动作,或进退,或跳或停,或跳或蹲,都有一定的规律。

3、舞麻龙

舞麻龙流传在四川济州龙溪一带羌族人民之中,是祭祖中的一项体育活动。剔去糟粕,取其精华,保留了耍花棒、龙凤相会、神棍戏麻龙、跳神棍、麻龙追彩霞等套路动作。

4、舞草龙

调顺舞草龙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调顺岛独有的一种民间舞龙,它自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一直很流行。每年的农历正月都是不可缺少的活动,主要是舞草龙、网龙为多。舞草龙要挑选20多名身强体壮的青年大汉来表演。

5、香火龙

香火龙流传已久,在湖南汝城县志早有记载,其南乡一带较为盛行,多在元宵佳节举行。表演香火龙时,必有两龙(母龙和子龙)、两狮(母狮和子狮)陪随而舞,一狮在龙前引路,一狮在龙尾跟随。它的形象主要来自当地寺庙的壁画和龙的雕塑。

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

-舞龙

-香火龙

龙胆草是草本植物,其高度为50-100厘米,叶片呈现卵形,会在每年的5-11月份开放花朵,且龙胆草的花朵为白色、淡蓝色或者淡紫色,其果实近似球形,直径约为5毫米,养殖龙胆草时,需要在每年的4月上旬进行播种。

龙胆草的形状介绍

1、形状介绍

龙胆草是桔梗科沙参属的草本植物,其高度可达1米左右,叶片常为卵形,边缘带有锯齿,并且龙胆草的花期在每年的5-11月份,其花朵呈现筒状或者钟形,颜色为淡蓝色、白色或者淡紫色,主要分布在浙江、云南、山东等地方。

2、种植方法

龙胆草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春季的4月上旬,因为此时的温度较高,有利于植株旺盛生长,种植龙胆草时,需要将种子放入赤霉素中浸泡24小时,再将其与3-5倍的细沙混合,然后均匀的播撒至土壤表面。

3、土壤条件

龙胆草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养殖龙胆草时,需要先翻耕一遍土壤,将土壤中的碎根和碎石清理掉,使其更为疏松透气,再往土壤中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龙胆草旺盛生长。

4、养护管理

养护龙胆草时,需要及时拔除土壤中的杂草,以免影响到植株生长,而且在龙胆草生长旺季,需要为其提供腐熟的农家肥料和饼肥,使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并且在龙胆草开花后,要将其花蕾剪掉,避免流失多余的养分。

  香龙草是指南蛇藤。

  南蛇藤(学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别名:过山枫、挂廓鞭、香龙草、过山龙、大南蛇、老龙皮、穿山龙、老牛筋、黄果藤。卫矛科南蛇藤属落叶藤状灌木。小枝光滑无毛,灰棕色或棕褐色,腋芽小,卵状到卵圆状,叶通常阔倒卵形,近圆形或长方椭圆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光滑无毛或叶背脉上具稀疏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雄花萼片钝三角形;花瓣倒卵椭圆形或长方形,花盘浅杯状,雌花花冠较雄花窄小,肉质,子房近球状,蒴果近球状,种子椭圆状稍扁,赤褐色。5-6月开花,7-10月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2065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