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镇国公、辅国公得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则用白玉翎管。故在清代,佩带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征。现在成为玩友们如影相随、爱不释手别具一格的手把吊坠。
2、一品武官白玉一品文官翡翠当然也有琉璃仿白玉和翡翠的但是级别还是一品大员至于再往下那些地方玉翎管、石头翎管、铜翎管几乎都是芝麻官的了。
3、四品官带翡翠翎管。清朝,品级高的文官可佩戴翡翠翎管,品级高的武官可佩戴白玉翎管。四品官带银托翡翠翎管,佩戴顶珠为青金石。
4、其实佩戴什么东西是没有讲究的,只要你喜欢是可以的,我们在电视**里面两场看到男女主角佩戴一些特殊的东西,比如子弹头,野兽的牙等等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戴就行了别的不用多想。
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镇国公、辅国公得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得用白玉翎管。故在清代,佩带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征。 清朝的官帽,在顶珠下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 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有资格享戴花翎的亲贵们要在10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戴用。
花翎如此高贵,故此在清朝特别被人重视、向往。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降清后被赐籍汉军镶黄旗,平定台湾后力辞靖海侯而恳求照前此在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康熙特旨许之;后乾隆帝下明诏,不但上述亲贵大臣可以戴用,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以戴用。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7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20余人,这在当时是千古犹荣的恩宠。清朝爵位中最为显贵的亲王、郡王、贝勒,按清初的规定是不戴花翎的;但乾隆年间,许多人以兼任内大臣等职务为由乞翎,因此之后亲王、郡王、贝勒开始佩戴三眼花翎。 和珅是乾隆年间最大的贪官,他的宅子就是今天的恭王府。恭王府还在,但和珅这846个翡翠翎管的最终去向,却在史书上没有任何交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的赃物后来都成了嘉庆皇帝的宝贝,想必这846个和珅私藏的翡翠翎管也被嘉庆皇帝收归己有了,也许有些被嘉庆皇帝和以后的皇帝们赏授给了以后的当朝一品大员了。 嘉庆当朝是1796年至1820年,以后又经过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等历朝100余年,一品文官应当有百余人,想必这846个翡翠翎管是赏授不完的。那么,余下的几百个和珅私藏的翡翠翎管到哪去了呢?在清朝灭亡后,余下的翡翠翎管有没有因战乱而流失到宫外的?有多少还保存在今天的故宫里?这,恐怕是个难解的历史之谜了!
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产物,是随着冠制的改革而诞生的。清代伊始,便彻底改变了从宋、元、明一直流行的高冠或帽翅之制,而以礼帽代替。礼帽分两种:一种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以黑色居多。暖帽最高处都镶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由红、蓝、白、金依次纡尊降贵。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外裹绫罗制成,多为白色,也有湖色、**、上缀红缨顶珠。翎管,就是在顶珠下用来安插翎枝的管子,一般如旱烟管粗细,长两寸左右。
翎管多为圆柱形,主端有鼻,往下中空,到下端中空部分大如烟嘴,翎子就由此插入。翎管的材质有翡翠、白玉、碧玺、琥珀、青金石、水晶、琉璃、瓷、铜等。 清代品级高的文官可佩戴翡翠翎管,品级高的武官可佩戴白玉翎管。常见清剧中的官员身穿朝服,头戴官帽,宝石镶顶,帽后翎管下,必有一枝羽翎微微颤动。在清代,顶子、翎管加上羽翎,便是此人全部身份地位的标志了。
在清代,翡翠已经多用于官饰之中,就拿翎管与朝珠来说吧!它俩都是清代专属的官用玉器具,是清王朝官帽、官服上的饰用之物,一般用翡翠制作,有的上面还刻有吉祥如意的花纹。为什么聊起翎管和朝珠呢?
那是因为老王我突然想起在《清史演义》中,曾谈到我们熟知的大贪官和珅被查抄的赃物时,特别提到查抄到了11个满绿(祖母绿)翡翠翎管和835个各色翡翠翎管,总计846个翡翠翎管!这放在现代价值应该上亿了吧!
到现在,和珅是如何得到那么多翎管?又为什么收藏它们?我们都不得而知。但,它的历史还是略知一二,所以就来和大家说道说道!
清王朝等级森严,讲究“辨穿戴,昭品位”,“顶带花翎”是王宫大臣们着装上的重要标志。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镇国公、辅国公得用翠玉翎管;故在清代,佩带翡翠翎管是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征。
翎管臵于清朝官帽顶珠下,以安插翎枝。与翎管相匹配的还有玉朝珠,朝珠也是清代官员着官服时特有的饰物,精美典雅,琢磨精细,搭配讲究。
一套朝珠共计108颗,多用东珠(珍珠)、翡翠、玛瑙、琥珀、珊瑚、象牙、沉香、青金石、玉、绿松石等世间珍物琢制。
由108颗珠组成的朝珠色泽要匀净统一,温润细腻。连缀时,每27颗珠间嵌入一颗优质的由其他色泽的宝玉石制成的朝珠“佛头”为间隔,佛头共4颗,直径比朝珠大约一倍。4颗佛头色泽和大小一致,圆浑敦实,洁净纯正,其色泽与朝珠对比强烈,鲜丽明艳,彼此衬托相映成趣,犹如画龙点睛,神采飞扬。
那朝珠有什么实际作用呢?
朝珠的大小质量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官员觐见皇帝时必须伏地跪拜,只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额头触地。朝珠的直径越大,珠串就越长,佩挂者俯首叩头的幅度就可减小!可见,即使这些翡翠只是装饰品,但因为有等级之分,于是变得有价值了许多!
真是不得不感慨老祖宗们的智慧啊!当然,翡翠不仅仅只用在了这两类官饰中,还有很多其他饰品也常用翡翠制作。
例如:扳指
发簪
龙钩
翡翠交流请加:feicui811
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用白玉翎管。
故在清代,佩带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征。 清朝的官帽,在顶珠下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
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
但这里说的翠玉,并不是泛指翡翠,而是是绿色的翡翠,说白了,颜色,才是等级象征,并对颜色的色度有要求。而不是拿个其他颜色的翡翠翎管,也说一品用的。
明白了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