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带奶的钻石,虽然钻石也是高色高净度,而且切工还不错,但从台面看就是感觉模模糊糊的,火彩有,但是总觉得不对劲,就像雾里看花。
综合了很多的奶油现象,我认为钻石的奶色主要是因为钻石内部一组特别细小的透明云雾包体造成的,这些包体在10倍镜下难以看见,但确实存在的,这些包体影响了钻石本身的颜色,而且会影响钻石本身的折射和散射,使钻石高色但苍白,高净度但模糊。
钻石的内部感觉“雾蒙蒙”的, 一些消费者在购买钻石时,有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颗钻石切工、颜色都不错,但价值却很低。仔细一看,会发行钻石的内部感觉“雾蒙蒙”的,这是为什么呢为大家解释一下。
真钻奶油钻 钻石净度是钻石4C标准中的一环,反映的是钻石内含物和瑕疵的多少,钻石的内含物只有通过多倍放大镜才能观察到,裸眼是无法看到的。奶油钻是就是一种特殊情况的钻石,其内含物为云雾状包体(cloud),一组微型或者非常小的白色内含物。虽然钻石很白,但是云雾状包体(cloud)严重影响了钻石的火彩,使得钻石看起来很浑浊。所以在购买钻石一定要看清楚。
钻石净度是钻石4C标准中的一环,反映的是钻石内含物和瑕疵的多少,钻石的内含物只有通过多倍放大镜才能观察到,裸眼是无法看到的。奶油钻是就是一种特殊情况的钻石,其内含物为云雾状包体(cloud),一组微型或者非常小的白色内含物。虽然钻石很白,但是云雾状包体(cloud)严重影响了钻石的火彩,使得钻石看起来很浑浊。
GIA钻石中咖色奶油色说明
在GIA钻石钻石详细参数中,就有“BR”一项,即为钻石的“咖色奶油色”说明,格式为:咖色|奶油色,如:BR|M1
一、C2:
1咖色(BR):
1)BR(咖色)
2)FT(其他杂色调)
3)P(粉色调)
4)GR(绿色调)
5)BL(蓝色调)
6)空着(无咖色)
2奶油色(LU):
1)EX、VG、GD(无奶油)
2)M1(浅奶油)
3)M2(中奶油)
4)M3(深奶油)
二、K1:
1咖色(ColSh):
1)WH/OWH(颜色正常)
2)BRN(轻微咖),BRN1、BRN2、BRN3(越来越严重)
3)Pnk/PINK(粉色)
4)ORG(橙色)
5)GRN(绿色)
6)YL(**)
2奶油色(Mlk):
1)M0(无奶油)
2)M1(浅奶油)
3)M2(中奶油)
4)M3(深奶油)
三、N1:
1咖色(SRK):
1)BROWN(咖色)
2)其他无关紧要
2奶油色(Lust):
1)EX、VG、GD(无奶油)
2)M1(浅奶油)
3)M2(中奶油)
4)M3(深奶油)
1、带咖是指钻石偏褐色系,影响钻石颜色,但是如果颜色色级较低,比如J色以下带咖位话,会显得钻石比较白。
2、而奶,是只奶油般雾蒙蒙的感觉,严重影响火彩。 咖奶是需要看实物的,肉眼可分辨的到,证书上是没有标明的。
扩展资料
GIA证书的问题
1、切工问题:GIA机构检测的是裸石,在检测时需要把钻石置于极度精密的仪器下旋转360度绘制出钻石真实比例的模型用计算机对钻石的"台宽比""亭深比"等各个部位进行测量计算。
2、每一个经过GIA检测的钻石会在证书里绘制出一个钻石比例图,这样以来人们很容易看到钻石的切工等级。
3、而市面上的国检证书大部分是检验的已经镶嵌后的钻石,无法对钻石各个部位进行精确的测量所以很难对钻石的切工做出准确的判断。
4、颜色问题:钻石颜色分级有很多严格的要求,只有裸石才能正确的比出颜色。
5、在裸石分级时一定是要钻石的台面向下去比较钻石最明显的腰棱处,而镶嵌过的钻石台面是向上的,这样钻石本身火彩就会很大程度上掩饰了钻石的颜色。
6、镶嵌后的钻石颜色会受到周围金属颜色的影响,如果镶嵌钻石的金属颜色配的是白色,钻石的颜色就会显白,而用的是**金属,钻石的颜色就会映衬的发黄。
7、净度问题:镶嵌后的钻石净度判断是无法准确的,因为裸石检验净度分别要做到"冠部""亭部""腰部"等各部位的检查。
8、 镶嵌的钻石在做检查时只能从钻石的"冠部"来观察钻石的净度,有些能检查"腰部",但是由于款式的限制,几乎无法从"亭部"检查钻石的净度。
9、受钻石本身的火彩的影响,从台面观察钻石很多钻石的包裹体是观察不到的。
10、重量问题:GIA检查裸石重量需要把钻石置于密封仪器内进行称重,并且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
11、镶嵌过的钻石在重量检测时是无法把钻石拆下来称重的,所以在国内在出具钻戒证书时会在重量上采用"参注标称""印记标称""注托石重"珠宝厂家在戒指内壁印上的钻石重量。
参考资料:
-钻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