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一般多少颗?

佛珠一般多少颗?,第1张

佛珠颗树大概有以下六种:

所代表之意义亦有分别:

1、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

2、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3、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4、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5、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6、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佛珠使用禁忌:

最主要的注意事项基本上就只有一条,就是清净。

如果细说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手腕上带着念珠去卫生间方便。如果需要去的话,可以将念珠摘下放在上衣口袋里,夏天可以贴身挂在脖子上。

第二、不要在夫妻同睡的情况下戴念珠或者放在床边。

第三、不要在吸烟或者用手触摸过从葱、蒜、韭菜或者饮酒时佩戴念珠,更不要将烟吐到念珠上。

第四、念珠不使用和佩戴的时候,应当放在佛堂里或者佛像跟前。有熏香的行人,可以在每天早上起来使用之前用熏香熏一下。

第五、不要随意触摸其他人的念珠。

第六、念珠不要放在裤子兜里,更不要放在屁兜里。

第七、念珠在挂在脖子上,或者挂在墙上时应该将佛塔向上。

第八、请不要用摸过肉或者鱼等不洁净东西的手触摸念珠,在摸念珠之前应当洗手。

1、十四颗

表示观世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2、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3、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4、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5、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6、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7、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8、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9、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扩展资料: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 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参考资料:

佛珠

  现在很多人,不管是年轻人或是上了年纪的人;不管是搞收藏的或是不搞收藏的;不管是信佛的或是不信佛的;都喜欢手上戴串佛珠(手串)来增加自己的品位。应该很多人都见过,但是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佛珠个数也是有讲究的。

藏经上记载说,粒数位1080的佛珠是最上品,也被称为念珠,这种佛珠只有极少数的大德高僧或者潜修者使用。有时候也会成为名僧在大法会中的装饰之物。除了108粒的上品佛珠外,还有54粒的中品,27粒下品。此外还有42粒、21粒、14粒、36粒、18粒等共9种。

  佛珠每一数目其含义也是不一样的:1080,寓意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108种烦恼或者108尊佛功德的意思,又或者寓意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是修身境界的表示;42是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是表示声闻之27圣贤;2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有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寓意。其余36是108的三分之18是108的六分之一,有的表示36天罡或18种神通变化。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菩提子做佛珠,是所有佛珠材质中,功德最大的!

◎佛珠的数量佛有规定:最好能满108颗;要是找不到,可用54颗、27颗、14颗都可以。 ——以上说法来自《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经文大要:: 文殊菩萨为利众生,为大家慈悲宣讲:

菩萨首先讲,数珠的材质,最好的是菩提子的,具体的如下:铁为数珠者,诵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木制佛珠)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由此可知,用菩提子为材质来做佛珠,相以比上诸多材质来讲,让人得福最大,具体的是:若诵一圈其福无量,甚至仅以手碰持菩提珠一下,所得福报不可算数难可较量 文殊菩萨继续说,诸善男信女若手持此菩提子做的佛珠,假使不能依法念佛或持咒,但是他(她)要能将菩提子做的佛珠带在手上,或仅带在身上,行住坐卧,说出的话或善或恶,由于此人持菩提子故,得到的福报如同念佛持咒一样,获福无量。

文殊菩萨还说,数珠的颗数有要求: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么多,五十四颗也可;或二十七颗,或十四颗亦皆得用,这是数珠法相差别。

[附原经文]: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原文]-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诸善男子。以何因缘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诸人善听。我为汝等重说昔因。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信邪倒见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盛。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佛是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着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必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其子乃得重苏。外道赞言。诸佛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诸外道等悉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知佛力不可思议。诸人咸号为延命树。以此因缘有其二名。应当知之。我为汝等视其所要。说此语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6135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