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火能不能把钻石给烧了??

一般的火能不能把钻石给烧了??,第1张

由于钻石的熔点在3500摄氏度左右,一般生活使用的火对钻石造成不了毁灭性的伤害,所以不必担心会被融化掉。金刚石有各种颜色,从无色到黑色都有,以无色的为特佳。它们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许多金刚石带些**,这主要是由于金刚石中含有杂质。

金刚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强,这就是金刚石为什么会反射出五彩缤纷闪光的原因。金刚石在X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蓝绿色荧光。金刚石原生矿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筒或少数钾镁煌斑岩中。

金伯利岩等是它们的母岩,其他地方的金刚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运过去的。金刚石一般为粒状。如果将金刚石加热到1000℃时,它会缓慢地变成石墨。

扩展资料

矿物性脆,贝壳状或参差状断口,在不大的冲击力下会沿晶体解理面裂开,具有平行八面体的中等或完全解理,平行十二面体的不完全解理。矿物质纯,密度一般为3470-3560kg/m3。

金刚石的颜色取决于纯净程度、所含杂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极纯净者无色,一般多呈不同程度的黄、褐、灰、绿、蓝、乳白和紫色等;纯净者透明,含杂质的半透明或不透明;

在阴极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下,会发出不同的绿色、天蓝、紫色、黄绿色等色的荧光;在日光曝晒后至暗室内发淡青蓝色磷光;金刚光泽,少数油脂或金属光泽,高折射率,一般为240-248。

-金刚石

钾镁煌斑岩(lamproite)与金伯利岩同属碱质超基性岩,但其SiO2质量分数比金伯利岩略高,约为40%~45%。而钾要比金伯利岩高得多,故一般人们称之为“超钾岩石”。特征的是K2O>Al2O3,K/Al>08。此外,岩石中的钛质量分数也较高。因此。岩石中常含一些富钾和钛的矿物为其特征。常见矿物有橄榄石、金云母,有时含有钾长石(透长石),特有矿物为含钾高的矿物钾碱镁闪石(富钛和钾)、白榴石、透辉石等。副矿物以含钛矿物为主,如镁钛铁矿、钛镁铬铁矿、钛铁矿、钙钛矿、柱红石、钾钙板锆石。钾镁煌斑岩基质中常含玻璃质(多数脱玻化)是其另一特征。

池际尚、路凤香等(1996)提出一个确定是否为钾镁煌斑岩的标准和原则:①K/Al>08,K/Na>3,并含有特征矿物时(至少一种),定为钾镁煌斑岩;②当K/Al和K/Na其中一项达到上述标准,另一项虽未达标,但要接近,且含特征矿物之一者,仍可定为钾镁煌斑岩。由此可见,钾镁煌斑岩无论其化学成分还是矿物成分都有独特之处。即使常见的几种矿物也有其特点。

(1)橄榄石 为富镁的镁橄榄石,多呈自形的斑晶产出,其边缘常具犬牙结构,而很少或不见浑圆状的卵斑结构。

(2)金云母 钾镁煌斑岩中的金云母含钛高而铝低,成分变化大,TiO2质量分数变化在2%~10%,w(Al2O3)为5%~12%。在斑晶和基质中均可出现,基质中的金云母常具嵌晶状结构。

(3)钾长石 常见的是透长石,成分一般较纯,贫BaO和全铁。当岩浆中SiO2不足时,不出现钾长石而形成白榴石。

(4)钾碱镁闪石(potassium richterite)属镁钠闪石类的矿物。钾高,K2O>Na2O,TiO2和K2O质量分数一般>45%。显微镜下钾碱镁闪石的多色性和吸收性较特殊,Ng—淡黄绿-亮黄绿色,Nm—淡红色,Np—无色-浅**,吸收性Nm>Ng>Np。Np‖(010),c∧Ng=26°,r<v强。正中突起,Ng=1633,Np=1616,Δ=0016。二轴晶负光性。钾碱镁闪石形成一般早于钾长石而晚于金云母。

(5)透辉石 多呈自形的斑晶产出。成分中常含霓石分子,构成霓辉石或霓透辉石。

(6)柱红石(Priderite)(K,Ba)(Fe,Mg)Ti7O16 属含大阳离子复杂钛酸盐矿物。在南非、西澳以及我国山东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发现一系列钛酸盐矿物,包括蒙山矿系列和柱红石系列。它们在岩石中作为副矿物出现。

钾镁煌斑岩与金伯利岩同产于稳定的地台区,并伴有深大断裂活动。常见产状为岩脉或小的喷出岩体。

钾镁煌斑岩一般以橄榄石、金云母、白榴石三种矿物来命名,可分为橄榄钾镁煌斑岩、金云母钾镁煌斑岩、嵌晶状金云母钾镁煌斑岩和白榴石钾镁煌斑岩。当基质中玻璃质较多时可在基本名称前加前缀,如玻基橄榄钾镁煌斑岩。

钻石产量前五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

目前产量最大的澳大利亚,自1979年澳大利亚西部发现钾镁斑岩中含有金刚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亚的金刚石产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宝石级仅占其产量的5%。澳大利亚钻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尔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盖尔(argle)矿床储量为55亿克拉。

扩展资料:

钻石的鉴定标准

衡量一颗钻石稀有性品质的标准主要有四个维度,即重量(CARA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和切工(CUT),也就是通常所说的“4C标准”。这个标准由GIA(美国宝石学院)创立,是目前在世界上包括中国最为主流的钻石评价标准。

衡量钻石美丽属性的标准叫做美丽度。钻石的美丽度,取决于光效应(Light Performance)。钻石的光效应从三个指标来识别,Brilliance亮度(白色光),Fire火彩(彩色光)和Sparkle闪光(闪烁度)。钻石的亮度、火彩和闪光的评级越高,这颗钻石的美丽度就越高,就越璀璨。

钻石由国际认可的宝石学家进行鉴定并签发第三方独立的意见书,基于4C标准,继而决定钻石价格。

参考资料:

-钻石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如同钻石坚韧的性质一样,钻石更是坚贞不渝爱情的象征。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代表爱情和忠贞的钻石是如何形成的吗?钻石的形成时间、条件、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钻石的英文简写是DO,全称diamond。

钻石因为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其反射临界角较小,全反射的范围宽,光容易发生全反射,反射光量大,从而产生很高的亮度。

钻石的闪烁就是闪光,即当金刚石或者光源、 观察者相对移动时其表面对于白光的反射和闪光。无色透明、结晶良好的八面体或者曲面体聚形钻石,即使不加切磨也可展露良好的闪烁光。

扩展资料

钻石(金刚石)还具有非磁性、不良导电性、亲油疏水性和摩擦生电性等。唯Ⅱb型金刚石具良好的半导体性能。根据金刚石的氮杂质含量和热、电、光学性质的差异,可将金刚石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并进一步细分为Ⅰa、Ⅰb、Ⅱa、Ⅱb四个亚类。

Ⅰ型金刚石,特别是Ⅰa亚型,为常见的普通金刚石,约占天然金刚石总量的98%。Ⅰ型金刚石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氮,具有较好的导热性、不良导电性和较好的晶形。

Ⅱ型金刚石极为罕见,含极少或几乎不含氮,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曲面晶体的特点。Ⅱb亚型金刚石具半导电性。由于Ⅱ型金刚石的性能优异,因此多用于空间技术和尖端工业。

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用金刚石和宝石级金刚石都超过3100克拉(1克拉=200毫克)。其中宝石级金刚石的尺寸为10×65×5厘米,名叫“库利南”,1905年发现于南非的普雷米尔岩管。

中国常林钻石,重158786克拉,于1977年被山东临沭县常林大队女社员魏振芳发现,后列为世界名钻。世界金刚石主要产地有南非、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

-金刚石

关于金刚石(达到宝石级金刚石,就是钻石)的形成,现在地质学、矿床学界一般认为:

钻石5--7万个大气压,1200--1800摄氏度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于地壳深部70公里以下,由碳原子瞬间结晶而成。巨大的压力迫使岩浆携带金刚石,穿过地壳的其他岩层而在接近地表处,形成筒状的的岩管。这种岩管是角砾云母橄榄岩(也叫金伯利岩)。世界上绝大多数原生钻石矿床,都是属于金伯利型。

1979年,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发现钾镁煌斑岩(又叫超钾金云火山岩)。这是后期的岩浆岩侵入到早期的火山岩中,使侵入岩与火山岩紧密共生。这种煌斑岩岩管,为寻找新的钻石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是粉红色钻石的重要产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6209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3
下一篇2023-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