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霍桑在《七角楼》中继续展现他的“人性本恶”的悲观主义思想,但不同的是,霍桑为了使这篇小说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创造性地使用了他的“光”之哲学——如果一个人能得到上帝的眷顾,并受到上帝仁爱之光的照耀,他将拥有光明的未来和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霍桑 《七角楼》 “光”之哲学 菲比 仁爱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他开创了着重心理分析的浪漫主义小说——心理罗曼史。他善于剖析人类的内心世界,探讨人类内心所存在的“恶”,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一切不幸的根源。1850年,霍桑凭借其代表作《红字》在美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相比较而言,很少有人关注他的第二部心理罗曼史——《七角楼》。尽管如此,“大多数读者都对它持肯定的态度;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甚至被认为是霍桑最好的作品。霍桑本人也更喜欢这部作品,认为它是一本与他性情相符合的书。”{1}霍桑的作品通常都很悲观,但在《七角楼》中,由于霍桑创造性地使用了他的“光”之哲学,让我们在看清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后仍然得到了一个完美的故事结局。
《七角楼》描写了品恩钦(Pyncheon)家族的祖先谋财害命而使后代遭到报应的故事,表现了罪恶代代相袭的悲观主义思想。霍桑先是“把房间内部描绘成为被黑暗所笼罩、见不到光明的地狱般的地方。恰恰相反,外面的街道却是无比光亮,到处是阳光灿烂”{2}。黑暗的房间象征着罪恶和死亡,阳光则象征着自由和生命。赫尔兹芭(Hepzibah)和克利弗德(Clifford)这两位主人公都将自己封闭在阴暗潮湿、受到诅咒的房子里,遭受着孤独和痛苦。但是,霍桑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菲比(Phoebe)的形象,她象征着射入黑暗、阴郁、与世隔绝的房子中的一道阳光,照射着孤独悲惨的赫尔兹芭和克利弗德,把他们从痛苦的悲伤中解救出来,摆脱人生的不幸,远离这个腐朽贪婪的社会。
菲比是一个年轻、漂亮、活泼、单纯的农村女孩。她的父亲来自于品恩钦家族,但在她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菲比虽然具有品恩钦家族的高贵血统,但她并不是作为一个品恩钦家的人长大的,由于母亲出身贫贱,家庭穷困,她生在乡下、长在田间,大自然是她自由呼吸的天地。”{3}在霍桑的眼中,农村是一个干净纯洁的地方,犹如人间的伊甸园,在那里长大的人一定会非常的善良,充满爱心。如果我们查查词典,我们会发现“Pheobe”这个名字的意思:一种活泼可爱的小鸟,或许霍桑是特意使用这样的一个名字。
在霍桑的作品中,世界是黑暗的,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但是,当菲比来到七角楼时,她给孤独悲惨的赫尔兹芭和克利弗德所生活的地方带来了阳光。“她很漂亮,像鸟儿一样的婀娜;她看到这栋房子时非常的开心,就像是投射到地板上的一缕阳光或是在墙上跳动的火苗。”霍桑用菲比象征着太阳或上帝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整栋房子。这缕阳光甚至能够穿透榆树叶落在房子上的树荫,而树荫则象征着马休·摩尔(Matthew Maule)对房子的诅咒。
菲比就像是一道阳光穿透了受到诅咒的古屋,在不知不觉中为周围的每一个人带来了温暖和关爱。活泼、快乐的菲比让那个孤独、悲伤的克利弗德主动走出房子站在花园中,并慢慢地快乐起来。“他看到菲比时,就像是被阳光照耀一样变得年轻快乐,连客厅里也充满了她的欢乐,菲比就像是矗立在阳光下的花瓶一样放射着光芒。”她不仅照亮了房子和克利弗德,也照亮了与整栋房子和品恩钦家有关的一切。就连以前不下蛋的老母鸡也开始下起蛋来。花园也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活泼。“但当她9月因事离开古屋时,连阳光也真的跟着离去了,天气开始刮起了大风,直到她返回的那个早上,太阳才重新照射着古屋。”{4}
菲比也象征着上帝的仁爱之光,霍桑写到“她的良心让她必须去教堂,要是她错过了祈祷,唱经,或是佑福,她就会感到不舒服”。所以,霍桑认为自己心中的那个活泼可爱的女孩或是小说中菲比所代表的仁爱精神一定会给克利弗德带来深刻的影响。的确,受菲比的影响,孤独悲惨的赫尔兹芭和克利弗德开始考虑去教堂。克利弗德一看到菲比去教堂,就感到“上帝对他的照顾和关爱”。菲比就像是上帝发出的仁爱之光,照耀着不幸的品恩钦家族的后人,使他们摆脱苦难,获得重生。
这就是霍桑的“光”之哲学,让阳光或上帝的仁爱之光照耀着人的悲惨命运。霍桑的很多小说都充满了悲观主义思想。但在《七角楼》中,读者就像是被长时间地笼罩在阴郁悲伤的乌云之中,心情极其压抑,忽然一道耀眼的阳光穿透并驱散了乌云,心情豁然开朗。看看霍桑在其他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哲学观,克利弗德的命运似乎有所不同。克利弗德一生都没有做错事,他为什么还要遭受那么大的痛苦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品恩钦上校和品恩钦法官吧。品恩钦上校想把房子建在贫民马休·摩尔的宝地上,但遭到了拒绝,于是他以传播巫术的罪名陷害后者,而马休·摩尔在临死前呼喊品恩钦家族将永远受到诅咒。品恩钦法官与前者非常相似——厚颜无耻、冷酷无情、贪婪自私。他来到七角楼想要获得宝藏的秘密,结果却死在这栋房子里。在这里,霍桑把品恩钦上校和品恩钦法官都描述成那种“厚颜无耻,蛮横无理,极其狡猾的人;他们为实现不可告人的意图,不顾自己的良心,欺强凌弱”。而克利弗德由于是品恩钦家族的后人,他的孤独悲惨也正反映了霍桑一贯的悲观主义思想,克利弗德是在为祖先所犯的罪恶而遭受报应。
既然如此,霍桑为什么要在小说忧郁的基调上增加“一道阳光”呢?霍桑的作品被称为“心理罗曼史”,他之前所创作的小说,如《小伙子布朗》(1835)、《牧师的黑面纱》(1836—1837)、《红字》(1850)等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其文字较为晦涩,作品充满阴郁的调子。“霍桑的妻子索菲亚曾催促他写一本不那么悲伤阴郁的书,于是在1851年,《七角楼》问世。”{4}此外,还有一个对霍桑研究者非常熟悉的原因,即他的五世祖约翰·霍桑曾是审判1692年声名狼藉的塞勒姆驱巫案的三大法官之一,这件事在霍桑幼年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伤痕。霍桑的父亲死于黄热病,这让他的母亲忧伤一生,且行事古怪,与人隔离。很明显,霍桑是以祖先的故事为基础创作了这篇小说。而他母亲的悲惨遭遇也给他以深刻的影响,让他对人持有一种孤独忧郁的态度。但不管怎样,他爱他的祖先,他不会在自己创作的故事中为祖先留下一个充满悲伤和忧郁的故事结尾。所以,在这篇小说中,霍桑对像他祖先那样孤独、悲伤、忧郁的人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于是,霍桑改变了他以往对人的态度,把故事的结尾由悲变喜,使我们在《七角楼》中看到了一个幸福的结尾,或者可以说是人生的美好结局:“几个主人公从七角楼中搬出,搬到了乡下的居所;当菲比、赫格立夫、赫尔兹芭和克利弗德在美丽的乡村院落中坐下愉快交谈,时而传来欢笑声时,此情此景确实让我们联想到了理想中的伊甸园,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5}
霍桑的所有作品都明显地打上了“人性本恶”的思想烙印,所以只有上帝的仁爱之光才能为世人打开一条救赎之路。上帝之光是如此的强大,不仅使人摆脱巨大的灾难和痛苦,逃离现实的悲惨世界,也调和了本是冤家对头的两家人。这道光甚至把七角楼的死气沉沉的花园变成了一个快乐幸福的伊甸园,使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美丽,那么的神圣。这就是霍桑的“光”之哲学——如果一个人能得到上帝的眷顾,并受到上帝仁爱之光的照耀,他将拥有光明的未来和幸福的生活。
{1} 方文开 从《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文化政治策略[J] 外国文学研究,2008(1):80-84
{2} 甄丽丽 霍桑《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172-175
{3} 李幸 霍桑作品中自然人形象的探析[J]社科纵横,2006(7):175-179
{4} 张杰,马红旗 通向和谐之路——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J] 2009(24):228-231
参考文献:
[1]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M],New York: Bantam Books, Inc, 1981
作 者:许丹,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现任中国医科大学第一英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岳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英语教研究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 辑:钱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
《泰坦尼克号》最经典的**,看一次哭一次。不知道该用怎样恢弘气魄的字眼来描述《泰坦尼克号》,1998年上映后,票房势如破竹,以火箭般的速度攀升到世界影史第一的位置,并霸榜十二年之久。十四年后的3D重映,在国内轻轻松松席卷十几亿票房。
伟大的爱情本身
如果只是邮轮撞冰山只能是灾难片,难以成为传世经典。但卡梅隆将爱情的元素注入其中,这才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中国的四大悲剧天仙配、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祝等无一不是跟爱情有关,外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菲斯和尤丽黛,包括童话里王子变青蛙、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海的女儿等,都是以爱情为主要载体。
所以,当这艘华丽的邮轮搭配上伟大的爱情故事,也注定了影片的不朽。
豪华的创作班底在拍完《终结者》和《真实的谎言》之后,声名大噪的詹姆斯·卡梅隆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准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沉没事故为题材,创作一个邮轮上的爱情故事。以当时卡梅隆的地位,他的想法自然得到了首肯,福斯公司马上投资筹备。为了真实还原泰坦尼克号,卡梅隆先是花高价买下罗萨斯40英亩的土地,为防不时之需,又多买下来60英亩。**里的大海是搭建的人工湖,里面装得下350000加仑的水。泰坦尼克号的船体模型全部使用钢结构,内部的华丽设施没有半点偷工减料。
在细节控卡梅隆的指导下,前期筹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后来有一天,福斯公司老总去探班,毕竟是投资了一个亿了,他要去看看拍摄的怎么样了。卡梅隆很不好意思的告诉他,一个亿的经费已经花没了,要想继续,估计还要一个亿。要知道在1995年左右的时候,拍摄一部**花两个亿的成本是从来没有过的。泰坦尼克号就在这样豪华的创作班底下,慢慢浮出了水面。
精湛的导演功力
詹姆斯·卡梅隆的崛起也是**特效的崛起,但如果只是认为詹姆斯·卡梅隆只靠特效,那就大错特错了。
杰克在邮轮甲板最前方喊出“我是世界之王”的十秒钟片段,是足够写进教科书的经典镜头。还有拍摄泰坦尼克号内部如梦似幻的一镜到底也彰显了卡梅隆的功力。
整部影片结构严谨,没有一丝一毫多余的镜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