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尺寸是怎么样的?

印章尺寸是怎么样的?,第1张

正式印章一律为圆形,专用印章的样式,尺度可以自定,但其尺度不应超过正式印章。正式印章要用机构的法定名称,法定名称字数过多,不易刻制清晰,可用通用的简称。院校级机构印章直径45mm,处级机构印章直径42mm,副处级机构印章直径40mm,科级机构印章直径38mm。

党章一律为圆形,中央刊镰刀、斧头,直径为42cm,圆边宽为01cm,镰刀、斧头外刊党组织名称,自左而右环行,印章使用简化的宋体字。

印章一般为一大一小,一阴一阳。姓名字号,闲章如斋名,等分别用朱,白两种印文。印章的形状还有椭圆型的,最好刻成阳文的书斋名。阴文的方印章刻姓名,字号等。钤印时,书法的左下方顺次为姓名章,字号章。又上方加一阳文章。如此才匀称,均衡。与书法协调统一,形成完美的构图。印章的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

印章分阴刻和阳刻,阴刻指去掉文字,阳刻为去掉多余的留下文字,同时盖印是分别为阴文和阳文。

印章的分类有姓名章、闲章和鉴藏章,其中姓名章是一副作品必须的,所以比较严肃,一般为方形,大小不能超过题字,为25cm左右。

日本人常用的人名样式如图所示:

日本的印章大致分为三类,“実印”、“银行印”、“认印”。

“実印”是指办理过“登録”手续的印章。在日本,市区町村都有对应的“役所”就是办理居民各项手续的地方,在役所可以办理印章的“登録”。

“银行印”是指在金融机构登记过的印章。无论这个印章是否通过役所的登记,只要在银行登记过,就可以开设银行账户、在银行窗口办理各种金融业务。这个印章既可以和実印分开,也可以和実印是同一个印章。留学生一般都只携带一个印章,所以一定要好好保管,不能遗失。

“认印”是指没有做过登记的印章。在百元店、印章商店随手都可以买到的那些印章都属于“认印”。这个印章在生活中使用的最为频繁,比如收寄快递、填写资料确认等等场合都可能用到。

扩展资料:

无论是日本还是国内比较常见的方便携带的印章是自带墨水的印章,不需要使用印泥,使用起来很方便。日语中人名印章叫做“シャチハタ”。

这类印章的材质是橡胶制的,所以会有经年老化的情况出现,而且这类印章是使用墨水印而不是印泥,印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当然了,为了使用方便,可以购买一个印章盒,里面自带小印泥。至于印章材质的选择,树脂、琥珀、水晶等材质都是在日本很常见的印章材质。

因为日本人的印章也是使用汉字,所以中国留学生达到日本后再购买、制作印章也并不是难事。不过一般的百元店销售的都是日本姓氏的印章,比较少见到中国单字的形式。所以要妥善保管。

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 玉石、金属、木头、石头等。达到高科技,最新的光敏印章,可用万次加一次油,利于宣传传统文化,恒言妙句。适用广泛。

基本分类

官印:官方所用之印章。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有差异。印章由皇家颁发,代表权力,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纽。

私印:官印以外印章之统称。私印体制复杂,可以从字意,文字安排,制作方法,治印材料以及构成形式上分成各种类别。

公章一般国红颜色,外企公司印章用蓝色。专用章一律为圆形,直径为40cm,圆边宽为01cm,上弧为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专用章内容放在章的下边作横排,印文使用简化的宋体字。

其他企业所属部门及个体、私营企业的印章规格为圆形,直径为38cm,圆边宽为01cm,中央刊五角星,印章上刊刻营业执照上核准的企业名称,自左而右环行,印文字体一律使用简化的宋体。

扩展资料

1、各级政府、各级法院、各级检察院,中央刊国徽,直径为42cm, 圆边宽为01cm,国徽外刊各级政府或各级法院、各级检察院名称,自左而右环行,印章使用简化的宋体字。

2、党委机构一律为圆形,中央刊镰刀、锤子,直径为42cm, 圆边宽为01cm,镰刀、锤子外刊党组织名称,自左而右环行,印章使用简化的宋体字。

3、工会章一律为圆形。直径为42cm,外边为双边,外边为粗边,边宽为01cm,内边为细边,边宽为001cm上弧为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印文使用简化的宋体字。

-公章

黄龙玉

黄龙玉最初人称黄蜡石。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目前,从鉴赏角度可分为“原生黄龙玉”和“雕件黄龙玉”两种。

《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 16552-2010)2011年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中将国际标准的黄玉髓命名为黄龙玉。并且,不具有产地义。"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

圆形印章尺寸用途不同,尺寸大小不一样。

通常由以下几种尺寸:

1、党章一律为圆形,中央刊镰刀、斧头,直径为42cm,圆边宽为01cm。

2、工会章一律为圆形,直径为42cm,外边为双边,外边为粗边,边宽为01cm,内边为细边,边宽为001cm。

3、 国有企业、国营股份制企业等公章一律为圆形,直径为42cm,中央一 律刊五角星,星尖直径为14cm, 圆边宽为012cm。

4、专用章一律为圆形,中心部位一律为空白,直径为40cm,圆边宽为01cm。

5、其他企业所属部门及个体、私营企业的印章规格为圆形,直径为38cm,圆边宽为01cm。

6、工商企业合同专用章不论何种经济成分一律为圆形,直径为58cm,圆边宽为015cm。

7、有限责任公司印章一律为圆形,直径为40cm,专用章和公司所属部门印章直径为38cm,圆边宽为01cm。

8、股份有限公司印章 一律为圆形,直径为42cm,圆边宽为012cm,专用章和公司所属部门印章 直径为40cm,圆边宽为01cm。

9、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印章规格为椭圆形,横径为45cm,竖径为30cm。

-刻章

是圆形的。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

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

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西夏(1038—1227年)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文字吸收了汉字笔画的一些特点,但与汉字完全不同。西夏公印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中国古代公印基本上皆为正方形,宋辽金元亦莫能外,西夏公印却独用圆角形式。

第二,隋唐以来,朱文公印已流行了400年,但西夏公印皆为满白文,笔画极粗,而且使用边框。其印文吸收了宋朝流行的九叠文特点,印面安排匀整饱满。

第三,印文从二字到六字不等。其中二-二字的“首领”印最多,占现存西夏公印的九成。“首领”二字西夏文为上下安排,与汉人两字印多作左右安排不同。

第四,两宋公印一般背款中只刻铸印年月(有的还精确到日)和机构。西夏公印却在印背左边刻铸印年代,不记月日,更不见铸印机构。而在钮右印背刻执印者姓名,这在汉人公印制度上是从来不见的。有时西夏公印在背钮顶端还用西夏文刻“上”字,这显然是受到宋印的影响。 辽(916~1125年)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其子民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以及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和奚等族人。为此,辽本着因地制宜,“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制》)的原则,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并行的制度。公印也分别采用汉篆文和契丹文。契丹文又分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

契丹文为辽神册五年(920年)根据汉字隶书之半增损得之。1125年金灭辽后,仍继续使用,直到金明昌二年(1191年)才废止,前后通行300年。明清以来已无人认识,成了真正的“绝学”。 金朝(1115—1234年)是由我国东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曾与南宋、西夏鼎足而立,对峙百余年。

金建国之初,使用在征辽伐宋过程中掠去的辽、宋官印。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金朝官印,追缴袭用之辽、宋旧印。海陵王和金世宗时期(1149—1189年)成为金代公印的典范时期,公印铸造精工,外观平整光滑,很少见到气孔和毛刺。金印一般印背左侧刻造印机构名称,如少府监、礼部、尚书礼部、行宫礼部等。右侧刻铸印年及月。印台侧面刻印文名或兼印章的编号。如公元1200年的金“库普里根必刺谋克印”,印台左侧面刻“库普里根必刺谋克印”,印背右侧刻铸印年月“永安五年闰二月”,左侧刻造印机构“礼部造”。

金朝晚期内忧外患,金廷只好扩大军队,增设军官,致使同—军职和同……‘级军事机构的公印数量激增,同一‘名称公印只好按顺序编号。编号有两个系统,即五行(金、木、水、火、土)系统和千字文(天、地、玄、黄,宇……)系统。这种编号印主要流行于金末卫绍王至哀宗时代(1209~1234年)。 元朝(1271—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公印有汉文印和八思巴文印两类。前者行用于八思巴文颁行以前的辽元代早期,如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辽中京大名城遗址出土的至元二年(1265年)“武平县尉司印”,印文即为标准汉文九叠篆。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命令国师八思巴创立拼音文字一—八思巴文,即所谓“蒙古新字”,以后汉字九叠文公印就越来越少了。八思巴原为西藏喇嘛教萨逊派法王,他创立的新字不像辽、金、夏文字皆与汉字有一定渊源,而是从藏文发展而来。其八思巴文印吸收了宋印九叠文的特点,极为匀称整齐,棱角分明。元八思巴文公印的一大特点就是背款皆为汉字,这也是今天我们识别八思巴文的最重要依据。

元公印印面构成的一大特点是印边加宽,有时竟达印文笔画宽度的6—10倍。而隋唐宋初,印文与印边往往等宽,以后印边不断加宽。 明代(1368~1644年)皇帝、王府之宝用玉箸篆玉印。这种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乃“篆书正宗也”(清陈沣《摹印述》)。御宝舍两宋九叠文而直溯唐以上之玉箸篆,意味着九叠文禁锢公印的冰山已经松动。

此外,明代内阁印用玉箸文银印,直钮,方一寸七分,厚六分;将军印用柳叶文,平羌、平蛮、征西、镇朔等将军印用螭鼎文,皆银印虎钮,方三寸三分,厚九分;其余百官印都用九叠文,铜印直钮,这类印比重最大。如故宫博物院藏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造“朵颜卫都指挥使司之印”。

明代直钮已由两宋长方形板状钮变为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加高到8厘米左右,形成后世俗称的“印把子”。明代官印背款皆凿年款及编号。

应该指出,两宋之时,九叠文中所谓的“九”是—个概数,极言其多,不一定确有九叠,也可能只有五叠、七叠,叠即一字中横画的层数。但明代九叠文中绝大多数确有九层横画。

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等。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其中汉篆中,九叠文不太兴盛,出现了玉箸篆、悬针篆、柳叶篆、芝英篆等等。 印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

官印:官方所用之印章。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有差异。印章由皇家颁发,代表权力,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纽。

私印:官印以外印章之统称。私印体制复杂,可以从字意,文字安排,制作方法,治印材料以及构成形式上分成各种类别。 姓名字号印:印纹刻人姓名,表字或号。汉人名多一字,其三字印,无“印”字者即字印。字印自唐宋后始以朱文二字为正格,也有于姓下加“氏”字的。现代人也有刻笔名的,也属此类。

斋馆印:古人常为自己的居室,书斋命名,并常以之制成印章。唐李沁有“端居室”一印,约为此类印章的最早者。

书简印:印文在姓名后加“启事”,“白事”,“言事”者。今人有“再拜”,“谨封”,“顿首”者。此种印专用于书简往来。

收藏鉴赏印:此种印多用于钤盖书画文物之用。它兴于唐而胜于宋。唐太宗有“贞观”,玄宗有“开元”,宋徽宗有“宣和”,皆用于御藏书画。收藏类印多加“收藏”,“珍藏”,“藏书”,“藏画”,“珍玩”,“密玩”,“图书”等字样。鉴赏类多加“鉴赏”,“珍赏”,“清赏”,“心赏”,“过目”,“眼福”等字样。校订类印多加“校订”,“考定”,“审定”,“鉴定”,“甑定”等字样。 印章按所篆刻的内容来分,主要分为名章和闲章,名章之外,统称为闲章。送礼的印章,印面的内容一般刻姓名居多,但也视需求而定。如对方爱好藏书,可送藏书章;如对方热爱书画创作,则除了送落款姓名章外,还可以送引首章。在特殊的节日,或需特别的纪念,如出生、百日、成年、结婚、金婚等,均可以用一枚闲章表达恭贺之意。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的收藏家认为汉文篆刻名贵印章既是贤达的表现,又是贵重礼品,根据对象、目的的不同,送礼有不同的讲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614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