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肌肉酸痛拉伤,区别是什么,怎么处理?

什么是肌肉酸痛拉伤,区别是什么,怎么处理?,第1张

肌肉酸痛分为两种:(运动引起的)

⑴急性肌肉酸痛——运动后疼痛立即出现,但其消失得也快。 

⑵延迟性肌肉酸痛/运动后疲劳——运动后几小时或一夜之后才出现,并伴有疲倦乏力,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僵硬等症状。这种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较缓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后才能完全恢复。

 

※拉伤(肌肉和韧带)会因一个损伤性动作而突然出现,而肌肉酸痛则是逐渐加重的。

 

☆区别:(肌肉酸痛/肌肉拉伤)

   我们常说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后一种,即延迟性肌肉酸痛。而运动导致的肌肉拉伤就不同了,肌肉或韧带拉伤会造成骨骼肌大面积的病理性改变,如细胞变性、细胞坏死等等,不仅影响继续运动或训练,还可能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有一个办法可以鉴别二者:肌肉酸痛通过牵拉能得到缓解,而如果是运动损伤,牵拉反而会使疼痛加重。

 

★   运动后肌肉酸痛和肌肉(或韧带)的损伤性质完全不同。肌肉酸痛可以通过休息、牵拉、按摩等得到缓解。而肌肉(或韧带)损伤,就必须用医学手段解决了。

 

◇_@

处理方法:

  ①适当休息:消除肌肉酸痛部位营养的供给与修复,使之恢复正常。

  ②热水加食盐泡,躺在床上把小腿抬高,可以放在被子上,小腿的位置一定要高于心脏的位置!可以迅速让腿部血液回流,以减轻腿部疲劳酸痛感。

  ③拍打按摩   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当然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

具体手法是: 

  1 捶打腰背:双手握成空拳,轻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双肩、后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时,注意背部宜轻,下肢可偏重。

  2 推拿腿部:从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内侧及前外侧反复推拿。

  3 抖动双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动,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上下左右环形活动。

  4 分推印堂:用双手拇指从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阳穴,反复8~10次,每次之间停顿5~10秒钟,然后五指分开,由前额发际推擦至百会穴5~6次,反复操作30次,每次间隔5~10秒钟。

  5 按揉胸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复20次;并从左至右环形推揉腹部,反复做20次。

你现在很明显是一条大腿的韧带拉伤了,大腿韧带是在大腿肌肉内侧,只有大腿根部能够明显摸到,你的症状如果是:

(1)摸到不疼,只有在压腿、踢腿和用手按压时才会疼痛的话,估计还不是大问题,每天用红花油等外用药物在有明显痛感的区域揉搓按摩,活血化瘀,让韧带有个恢复的时间,一个月后就没有大碍了,切记期间不要再压腿,旧伤加新伤,以后就成老毛病了,这个腿的韧带就可能再也不好再拉开了,就是勉强拉开了,以后也会有伤痛伴随

(2)如果是轻轻摸到就会很痛,那就建议你直接去看医生,或者是本地体育学院的医疗室,按摩室(他们这方面运动伤害的经验较丰富),吃药、打针、按摩、遵医嘱会好得快

通过停止运动和冰敷等方式来处理肌肉韧带拉伤的处理。对于经常运动的朋友来说,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肌肉韧带拉伤的情况。韧带是连接两块骨头的组织,常见的韧带拉伤有两种,踝关节外侧的韧带拉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崴了脚,还有就是膝关节的韧带拉伤,韧带拉伤的部位会出现肿胀和淤血。

一,运动中造成肌肉韧带拉伤该如何处理?

1,休息,马上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的关节再负重。

2,冷敷。

冰块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肿胀,因为降低温度可以减少血液循环,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3,压迫。

用绷带或其他办法压迫受伤局部可以减少出血,淤血。绷带产的紧度要适中,你能感觉到有压力但又不会让你支端发麻或缺血。

4,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

关于韧带拉伤锻炼中由于外力使关节活动超出正常生理范围,造成关节周围的韧带拉伤,部分断裂或者完全锻裂,这称作为关节韧带扭伤。容易发生关节韧带扭伤的部位在膝关节,手指关节和踝关节。

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见青紫区。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扭伤非常重要。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者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

二,急性肌肉拉伤或扭伤该如何处理?

1,立即停止活动。

急性损伤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以减少出血。立即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冰块冷敷局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2,绷带加压。

然后用覆盖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肿胀,韧带完全断裂或者怀疑并发骨折的,在加压包扎后必须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湿热毛巾热敷或按摩。

经过24小时~48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这时可用湿热毛巾热敷或按摩以消肿和促进血液吸收,在进行湿热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太长,按摩时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的现象。

1休息、马上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的关节再负重

2冷敷。冰块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肿胀,因为降低温度可以减少血液循环。每次冷敷15到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3压迫。用绷带或其他办法压迫受伤局部可以减少出血、淤血。绷带产的紧度要适中,你能感觉到有压力但又不会让你支端发麻或缺血。

4

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关于韧带拉伤锻炼中由于外力使关节活动超出正常生理范围,造成关节周围的韧带拉伤、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这称作关节韧带扭伤。最容易发生关节韧带扭伤的部位在膝关节、手指关节和踝关节。

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见青紫区。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扭伤非常重要。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

急性损伤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以减少出血。立刻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冰块冷敷局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盖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肿胀。韧带完全断裂或怀疑并发骨折的,在加压包扎后必须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经过24~48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这时可用温热毛巾热敷或按摩以消肿和促进血液吸收在进行温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太长,按摩时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为了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应注意动静结合,在没有疼痛感觉的前提下进行早期活动。基本痊愈后,应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提高关节的相对稳定性。

运动医学上将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分为两种:一种是运动后疼痛立即出现,但其消失得也快,这种叫做急性肌肉酸痛。  另一种是在运动后几小时或一夜之后才出现,并伴有疲倦乏力,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僵硬等症状。这种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较缓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后才能完全恢复,这种症状则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或运动后疲劳。  我们常说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后一种,即延迟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与拉伤是有明显区别的。实际上,肌肉酸痛是一种正常的、积极的生理表现。人们往往在力量训练或一个不太适应(运动量偏大或新的运动项目等)的运动练习后,产生明显的肌肉酸痛和不适。而这些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当再次进行同样的运动时肌肉酸痛症状会明显减轻或不产生。而运动导致的肌肉拉伤就不同了,肌肉或韧带拉伤会造成骨骼肌大面积的病理性改变,如细胞变性、细胞坏死等等,不仅影响继续运动或训练,还可能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拉伤和肌肉酸痛的自我鉴别  肌肉和韧带拉伤,会因一个损伤性动作而突然出现,而肌肉酸痛则是逐渐加重的。有一个办法可以鉴别二者:肌肉酸痛通过牵拉能得到缓解,而如果是运动损伤,牵拉反而会使疼痛加重。  总之,运动后肌肉酸痛和肌肉(或韧带)的损伤性质完全不同。肌肉酸痛可以通过休息、牵拉、按摩等得到缓解。而肌肉(或韧带)损伤,就必须用医学手段解决了。为何肌肉会酸痛  肌肉酸痛产生的机制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乳酸堆积。②肌肉痉挛。③肌纤维或结缔组织损伤。④其他因素。如组织间渗透压产生变化或急性发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乳酸是怎样产生的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很容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而无氧运动时葡萄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就形成了乳酸堆积。肌肉酸痛的自我处理休息  休息能减缓肌肉酸痛的现象,并可慢慢促进血液循环,能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并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营养的供给与修复,使之恢复正常。静态伸展 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对酸痛局部进行静态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种伸展练习有助缓解痉挛。拍打按摩  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当然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具体手法是:  1 捶打腰背:双手握成空拳,轻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双肩、后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时,注意背部宜轻,下肢可偏重。  2 推拿腿部:从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内侧及前外侧反复推拿。  3 抖动双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动,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上下左右环形活动。  4 分推印堂:用双手拇指从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阳穴,反复8~10次,每次之间停顿5~10秒钟,然后五指分开,由前额发际推擦至百会穴5~6次,反复操作30次,每次间隔5~10秒钟。  5 按揉胸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复20次;并从左至右环形推揉腹部,反复做20次。热敷  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加速肌肉酸痛的缓解和恢复,尤其是配合轻微的伸展运动或按摩,将更能加速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复正常。怎样避免运动后腰酸腿痛热身运动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就像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低负荷的重量训练,将能使肌肉活动部位的关节放松,加速血液循环,并要适当地伸展活动肌群。循序渐进  运动的负荷、运动的时间要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增加,不要超过个人的能力范围。避免离心性收缩  从事不熟悉或不常从事的运动型态,特别是从事反复离心肌肉收缩运动时,更容易发生肌肉酸痛的现象,所以应该避免离心性收缩的运动。避免陌生运动  中老年人对于不熟悉的运动项目,应尽量避免参与,除非有教练指导,否则易出现肌肉酸痛或运动伤害。避免过度运动  不少人平时很少运动,偶尔运动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觉得“过瘾”,这样难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运动的人要注意运动时适可而止。因为一次大量运动不但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对身体有害。放松运动从事激烈运动后的放松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动部位的伸展,可促进循环,可有助于减缓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发生。规律性运动 运动贵在长期坚持,且有规律性,如此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身体耐受性,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

很多人在运动的时候,尤其是打篮球或者踢足球这种运动时,容易产生韧带拉伤。其实所谓的韧带拉伤,说白了就是肌肉组织在一瞬间受到了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受伤者需要停下来,并且要及时就医。很多人都想问那么韧带拉伤需要休息几天呢?毕竟作为一名运动爱好者,如果长时间不运动的话,心里也会感觉憋得慌。如果真的发生韧带拉伤的情况,那么伤者至少需要休息一个月左右,毕竟人体的肌肉恢复也是需要时间的。

第一:运动的时候要适量

很多人在踢球或者打篮球的时候,经常因为兴奋,而超常发挥。说的直白点就是人体的极限受到了压榨。而这个时候,伤者本身的肌肉组织,用过量等原因,产生了撕裂拉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忍耐拉伤。所以在运动的时候,不论是打球还是跑步。一定要是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如果真的累了,那不就休息一下,据悉韧带拉伤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运动过量。

第二: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

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就要注意身体素质锻炼。只有将身体练得特别的结实,那么在运动的过程中,才会更加的持久。肌肉组织相较于普通人也更加的强韧,肌肉变得结实了,自然而然的韧带也就结实了。

韧带拉伤,虽然并不属于什么太大的伤害。但是也需要长时间的疗养,如果疗养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烙下病根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0241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