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武术宗师级人物之一,其对中国武打片与中国功夫的宣传力迄今为止都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比起我们所认为的大力士或健美冠军,李小龙一没身高二没有硕大的肌肉块,可他所拥有的力量却是令人发指的,其创造了一秒打出9拳的纪录,他精壮的身材打出了和拳王阿里那样大体格的野兽一样的拳力。
在那个旧时代里影片中的武打动作只能真材实料地打,一拳一脚都是真真正正的打出,而李小龙用他那出神入化的拳法功底,给银幕前的观众上演了一台又一台的好戏。
李小龙的寸拳可谓世界闻名,而具有这么大的力量与他发达的肌肉密不可分,从小臂,二头三头到背阔肌,每打出一圈每一块肌肉都要起到爆发的作用。
李小龙拥有着蝙蝠一般的背阔肌,到目前为止,大家对于李小龙的背阔肌都产生疑问,放眼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拥有如此宽大的背阔肌的人不少,但又宽又薄如蝉翼的背阔肌,确实惊为天人,今天我们就来教教大家练习背部与背部相关肌肉。
动作一:屈腿硬拉
动作要领:脚尖向外打开,杠铃放体前胫骨前侧,采用俯身姿势,双手正握杠铃两端,握距约与肩宽,头稍抬起,挺胸腰背部绷紧,腿部发力伸膝拉起杠铃,然后屈膝缓慢下降还原。
次数:8-12次×5组
动作二:俯身哑铃飞鸟
动作要领:俯身姿势准备,双手各握住一个哑铃,膝盖稍微弯曲,肩后束用力,肩胛骨向后收紧,两侧哑铃与身体平行后缓慢收回。
次数:8-12次×5组
动作三:哑铃耸肩
动作要领:此动作主要训练斜方肌,采用站姿,双手各握住一个哑铃,向上提动,耸肩,轨迹只可直上直下,切勿左右晃动。
次数:8-12次×5组
动作四:反手引体向上
动作要领:双手掌心朝内,略微比肩窄握住高处杠,双腿可伸直也可稍弯曲,利用背部发力将身体拉至上方,在最上方可稍作停息后缓慢下放。
次数:8-12次×5组
动作五:高位下拉
动作要领:采用坐姿于器械前,双膝抵住器械固定,腰背部挺直,挺胸抬头,双手比肩宽握住T杠,向自己的胸前拉下T杠,再缓慢原轨迹放回。
次数:8-12次×5组
李小龙惊为天人的背阔肌也许我们永远也达不到,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这些训练让我们的背部更加强壮,让我们的后背像盔甲一样罩住我们的身体给我们以保护。
背部肌肉的运动原理及经典动作
背部肌肉的运动原理及经典动作,身体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加速排出身体里的毒素,长期不运动可能会让我们的身体机能下降,这项运动对我们的体态是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的,现在分享背部肌肉的运动原理及经典动作技巧。
背部肌肉的运动原理及经典动作1
背部肌肉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竖脊肌等深、中、浅层肌肉。但在对背部进行练习时,主要围绕着背阔肌来进行。除斜方肌、竖脊肌外,其它肌肉不用太刻意的专门去训练。
背阔肌的主要功能是: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根据这些功能,有相应的动作来对背阔肌进行训练。
高位下拉
双手正向(手心向前)全握,身体挺直,不要耸肩、弓背,动作时手肘不要移动到肩后,动作还原时要进行控制。
高位下拉是练习背阔肌的经典动作,它满足了近固定时上臂内收的原理,由于在动作过程中腿部固定,所以我们也可以借力拉动更高的重量。
引体向上
双手正向全握,握距宽于肩部,身体挺直,不要耸肩弓背,不要在发力时上蹿借力,动作还原时需控制,必要时可以使用助力带。
引体向上利用了背阔肌远固定时拉引躯干的功能,由于这个动作无法进行借力,所以完成起来难度要高于高位下拉器。
“划船”
手部全握,身体挺直,不要耸肩、弓背,依靠背阔肌力量带动手臂进行动作而不要只利用手臂,动作还原时要进行控制。
划船动作也是练背部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动作,利用了背阔肌近固定时使大臂后伸的原理。
硬拉
双手全握,可进行正反握,不要弓背(很重要,否则会引起椎间盘突出危险)、耸肩、踮脚,还原站立时不要骨盆前倾(撅屁股),动作还原时需要进行控制。
耸肩
站姿,双手全握,腰部挺直,不要弓背,利用耸肩动作将肩胛骨提升,还原时进行控制。耸肩动作主要对于斜方肌进行锻炼。
背部肌肉的运动原理及经典动作2你只有不断的挑战自己,不断的让自己去突破更难的动作,这样你的肌肉才会更进一步的`接受到深入的刺激。
在背部的锻炼中同样的,如果你是一直让自己保持在原有的基础锻炼量,那你的肌肉就很难会有大的突破。
我们在锻炼中要特别注意这点,特别是刚开始锻炼的新手们,不要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锻炼的舒适区里。
当你能够很好的驾驭了一个级别的重量的时候,你就要试着让自己去改变,让这些重量逐级的提升,这样你的肌肉才会得到最好的感受度锻炼。
在你想针对背部肌肉进行深入锻炼时,这时候你的背部应该是有了一些基础的肌肉,整体看起来还是不错的,这时候要想让肌肉线条能显现得更加有型明显,你就要让自己的锻炼动作发生改变,这样才可以让你在锻炼中得到最高的刺激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给大家介绍4个背部锻炼的进阶锻炼动作,它们可以让你练出更加宽厚有型的背部肌肉。
一、单臂哑铃划船
这个动作在练习时我们要让双手交替的进行锻炼,这样可以让你的两背部得到更有深度的锻炼效果。
练习时让自己俯身,一边手支撑到哑铃凳子上,这时候你的背部要始终保持在挺直的状态,不要弯曲你的背,这会让你的锻炼效果大打折扣。
在锻炼时要让动作到位,注意让手肘尽量的超过你的背部,让肘部拉伸到最顶点,让你侧背部能得到好刺激感。
二、上斜哑铃划船
练习前把哑铃凳调整角度倾斜,让自己趴在凳子上,身体会呈一个倾斜的姿势,然后双脚在地上支撑,保持身体的稳定。
练习时双手各握住一只哑铃,然后进行向后的划船锻炼,在你把哑铃拉到顶端时可以稍微的停留几秒再恢复动作,这样可以提升你的锻炼成效。
三、T杠把手划船
在练习前先调整好你器械,把T型把手放到杠铃上,然后双手握住T型把手进行锻炼。
练习时把杠铃一端尽可能的拉到你的胸前,锻炼时要始终保持背部挺直,同时注意调整好你的呼吸节奏。
在锻炼中如果你是初次使用这个动作,注意调整好杠铃重量再进行练习,不要使用过重的重量锻炼,这会很容易让你受伤。
四、杠铃硬拉
这个动作可以很有效的锻炼到你的下背部,让你的体型变得更加好看。
在练习时身体保持站姿,双手握在杠铃的合适位置上,然后慢慢的俯身弯曲,这时候注意你的背部也是在直挺的状态的,不要弯曲你的背,弯曲到杠铃超过膝盖差不多了就恢复动作。
在俯身锻炼时你的膝盖可以稍微的弯曲,但是弯曲的幅度不要太多,要控制好你的腿部动作的幅度。
说完了锻炼的动作,下面给大家说说锻炼量,如果你是初学锻炼者,这些动作你也是可以锻炼的,只要你在锻炼中把重量稍微的调整下,再注意下动作的标准就没问题了。
锻炼量的建议是每个动作锻炼3组,每组10~12次。
如果是有一定背部锻炼经验的锻炼者,你可以选择每个动作锻炼4组,每组8~10次。
这里次数少了,但是你的锻炼重量不能少,要把你的锻炼重量调节好,这样你才锻炼才可以有好的突破。
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外侧唇后1/3。
背阔肌受胸背神经支配。胸背神经属运动神经,来自颈6~8,于腋部由臂丛神经后束分出,后下行与胸背动、静脉伴行,随血管的分支而分支,在近肩胛骨下角入肌肉,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在距背阔肌前缘3~4cm向下行走,内侧支与肌肉上缘平行向内走行,胸背神经的分支与胸背血管的分支相伴随,外侧支较内侧支粗大。
扩展资料:
背阔肌的血液供应主要由胸背动脉提供。
胸背动脉由肩胛下动脉分出胸背动脉长度为74cm,起点外径02cm,向下越过大圆肌,沿背阔肌前缘深面与前锯肌之间向下内行,在入肌肉处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在离背阔肌前缘3cm左右向下行走,支配背阔肌前外侧部分的血运及侧胸背部的皮肤。
——背阔肌
背阔肌丰厚发达时,整个背部看上去才呈现出“V”字型。 发达背阔肌及斜方肌、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冈下肌、等背部肌群的训练方法很多。
其中引体向上是人们普遍采用颇有效果的一种训练方法。 引体向上的动作过程十分简单,双手宽握单杠,两臂伸直,身体悬垂,腰背部以下放松,两小腿伸直或交叉。然后在吸气同时,用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体向上,至 下颚(下巴颏儿)超过横杠或颈后贴近横杠止。稍停后,边吸气边用背阔肌的力量控制慢慢下降,直到复原。 下颏超过横杠,这个动作叫“胸前引体向上”。颈后贴近横杠,也称“颈后引体向上”。
还有一种引体向上,是将特制的横梁挂在横杠上,双手握住架下的横梁,做引体向上。这个动作叫“平行握引体向上”。一般来说,如果一次引体向上超 过15个,可尝试着用皮带或绳束系上重物或杠铃片来练。有人喜欢把重物挂在腰上,也有人习惯系在脚踝处。不过有两点需要提醒您,一是重量要合适;二是注意 安全。
其他训练动作有:
坐式下拉吊棍
杠铃俯立划船
颈后宽握引体向上:锻炼背阔肌和肩部肌群
俯身划船:增加背阔肌厚度
宽握下拉:让背部肌肉增加厚度
T杠俯身划船:增加背阔肌厚度
斜方肌训练比一般健美训练都要简单。其主要动作就是耸肩,也就是两肩向两耳方向上抬。 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更高难的技术或动作。
做耸肩练习需要的器械是一对哑铃、一个杠铃或有手柄的器械,只要能产生抗力即可。你只需双手握住器械的手柄, 将两肩分别尽力向两耳方向移动, 肩抬到最高处时, 做顶峰收缩, 稍停一会儿。然后,两肩缓慢下放,放到最低点时,感觉到双肩充分向下伸展。
这项练习的运动幅度(即耸肩和放肩的过程中,两肩的移动距离)很小。 你可能常常见到一些健美者做着比较复杂的耸肩训练。比如,有人在做耸肩的同时,还前后转动两肩。其实,这样做根本起不到强化练习的作用,只能徒增危险。耸肩真正作用是使肌肉的收缩,也就是肌肉在对抗重力的时得到锻炼和强化,这和前后转肩毫无关系。所以,在做这项练习的时候,要确保两肩上下运动。
强化斜方肌的其他训练
耸肩固然是强化斜方肌的主要方法,但有很多其他训练方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比如, 普通的硬拉就是一个强化斜方肌的好方法。事实上,在做硬拉时,少做一组,以一组耸肩来 替代,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你的训练目的是塑造完美的形体,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增 加力量(当然啦,你要是一名举重选手,我是不建议你用这种方法的) 。
另一个强化斜方肌的训练是直立划船。 当你把杠铃向上拉到下颚时, 你能感觉到你的斜方 肌正在收缩,这也正是这个训练的关键所在。
有一些训练运动并不是锻练斜方肌的,你要注意区别。如哑铃侧平举,这是针对三角肌中束的训练,而不是斜方肌。在这个动作中,当你的双臂用力平举时,要以两肩为轴,注意不 要耸肩。 不论你在训练中的进步如何,你都会发现,在练过耸肩后,你能耸起更大的重量。但是, 就像练很多动作一样,耸肩训练的原则是:不要太轻,更不能太重。合理的重量应该是,你 可以严格地按照要求完成整个动作, 即两肩尽量向两耳靠近, 保持一会儿, 不要屈肘。 然后, 两肩同时下降到最低点。整个动作可以做 10~12 个重复。 训练斜方肌的惟一缺点是:当你的斜方肌发达起来以后不久,你的衬衫衣领就会“变小” 。
资料如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