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存钱利息最高的时期是几月份?

每年存钱利息最高的时期是几月份?,第1张

银行利率浮动,一般是在银行的吸储率降低时所增加的一系列指标和手段。而目前临近年底,很多一线基层员工他都有规定的储蓄指标任务,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很多银行利率也会有一定的高浮动,甚至会有存钱送礼品返现金的活动。

除了年底之外,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一年之中还有哪些时间可能会有一定几率的负利率浮动?答案很简单基本上是季度末,包括年末。一般月末的话是不可能有大规模利率浮动的,要知道近些年来,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和第三方支付理财市场增强了大部分的银行储蓄,所以银行也只有被动的提升一定的利率浮动支撑他的市场总份额。

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季度末或者一般会有存钱送礼品的活动,一般会送一些米面油,包括一部分的超市消费卡,还有就是一些银行的基层员工,为了获得指标拿到最终的奖金会自行补贴,1万元存款可以返现金50元等基本操作也就全部出现了。

所以大家在存钱的时候,不妨可以选择在年底过节前,或者一般的季度末,即使不送礼品也会有所谓的会员积分,它会变相的送你一部分的小福利。

实事求是的讲,一年12个月银行每个月份都很缺钱,只不过有些月份缺钱的程度轻一些、有些月份重一些,因为银行需要吸收大量的存款以用来发放贷款,放贷能让银行获取更多的利润!

一般来说,比较“缺钱”的月份 有8个,分别是1月、2月、4月、5月、7月、8月、10月以及11月,,在这些月份银行都会搞一些揽存活动,但力度并不是很大,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拓展客户以及市场上,而不是马上就要验收成果;极度“缺钱”的月份有两个,分别是3月以及9月,因为这两个月分别是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末尾,银行在随后就要发布当年第一季度以及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揽存情况太差的话,不但会影响到半年报以及年报的成绩单,还会导致该行完不成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对于银行的直接影响就是利润下降;当然,银行最“缺钱”的月份那肯定是6月以及12月了,它俩永远都是银行在一个会计自然年度当中最重要的两个月份 ,因为恰好处于半年末以及年末的重要时段,在这两个月银行所有的工作开展都是围绕着如何完成揽存任务这一个重心,完不成的话不但影响到银行的各项评级,还会直接导致员工的绩效以及年终奖下降。

所以,在6月和12月银行的揽存任务极重,虽然有可能不会直接提升存款利率,但是通过加大存款送礼品或者积分的力度来变相达到提高利息的目的,个别很缺存款的银行甚至还会直接存款返现金,那可比直接提高存款利率更实惠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平日里储户需要存10万元以上才送一桶5L的花生油,但是6月和12月有可能存5万就送一桶花生油或者存10万送两桶花生油,甚至你还可以选择返现金,我们不要花生油,直接办理10万1年定期存款让银行返给我们1000元的现金。 也就是说,对于想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客户来说,尽量在6月和12月办理最划算、实际利息最高!

为什么会是以上几个时间点?这跟银行的运营息息相关,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KPI考核,其中吸储是银行各网点关键的业绩考核指标之一。

1、年初一月份到过年前 ,这段时间叫做开门红。通常所有银行都会有各种活动,这是因为新年之初,都要做好开头,年初把吸储工作做好,就有可能完成全年一半的任务。所通常这个时候的优惠力度会是最大的,尤其在过年前后。

2、年中的时候, 这个时候是银行的半年绩效考核点,银行通常非常关注时点上的存款任务额是否完成。我之前公司就有过被客户经理要求,大额存单6月最后一周存进去,然后7月初第二周提回,给了很大的优惠条件,就是为了帮忙冲时点业绩。年中时候的优惠要看运气,就是要看这个银行是否是缺钱,而且是否是努一努就达标那种,如果差的很远一般就放弃了,如果刚好差那么一点点就会给出比较大的优惠。可以说年中的时候机会有,但不一定能落到普通人身上,很多情况下是让关系单位给羊毛薅了。

3、年底前的促销活动 。年底也是非常好的时间,从11月份开会陆续就有银行推出相关储蓄优惠活动,力度不会小于年初。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找到网点经理,一般都能要到一些额外的优惠,当然你存款额度的够多哈,一万两万就别找人家谈了。

1、六大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其中要属邮政的优惠力度比较大,这个它的发展有关系。邮储目前在国有银行系里面属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的,所以它的利润来源还是比较传统和单一,这导致它的考核指标中吸储就变得非常重要的业绩指标,所以可以看到全年下来,其实邮储都在为吸储做优惠活动。尤其到了上述几个时点,优惠力度是相当大的。当时一般的情况下利率上调幅度是有限的,更多的会以实物奖励,比如米、油、通信充值卡或者其他实物。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存款金额比较大的时候,比如上了20万、50万的,就可以跑到网点找到经理去谈条件,有的时候是可以申请到优惠费用补贴的。

2、地方商业银行、民营银行。 这类银行因为小,而且网点分布比较少,所以吸储的能力相对就比较弱的,正因为如此,它们的利率上的优惠力度就会比较大,一般都比国有银行要利率高。现在一些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利率甚至都快到年化利率6%了,所以可见对于他们的吸储的迫切性。所以如果所在地区有这样的银行可以去网点谈谈,一定比大银行要拿到的利率高。这当中要注意一个风险的控制,就是单一银行不要超过50万,根据银保监会的规定,50万以内的存款是有保障的,即使银行发生意外,也可以由保险公司理赔。所以对于这类小银行要总额控量,最高不要超过50万。

综上,银行最优惠的存款时间点就是在第一季度的一月(会持续到春节)、第二季度的六月以及第四季度的十一、十二月,其中以开门红活动最普及。论优惠力度大的银行肯定是民银小银行,碰到这种优惠可以存款,但额度控制在单一银行50万以内。

各大银行的资金压力不同,揽储需要也就不一样,有些地方中小银行一年四季都缺钱,因此随时去存款都可以享受幅度更大的利率,甚至还有存款送礼送积分等优惠活动。

举个例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品牌知名度高,网点及营业部多,吸收存款的渠道更加丰富多彩,也因此几乎从没有揽储压力,所以它们的存款利率一年到头都差不多吧。

而农商行或者信用社等地方中小银行,如果不主动去拉存款的话,很少有投资者存款,所以它们天天为了吸金而大幅度上浮存款利率。比如说最新发行的大额存单业务来看,农商行三年期利率达到了42625%,相当于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55%。而同期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仅为385%。

再比如说,民营银行由于网点及营业部更少甚至没有线下揽储渠道,它们的吸金能力比其他银行更匮乏,只有在存款利率上下功夫,因而它们的定期存款利率甚至可以上浮100%以上,比如说亿联银行、蓝海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高达50%以上。而且不是特定的某个月或者某阶段,而是一直如此。

当然啦,每逢季度末或者年末这个关键时刻,大多数银行都会处于资金压力下,为了揽储需要而推出更高收益的产品,比如说在大额存单产品上近年来上浮幅度更加明显。

总的来说,存款利率上浮最大的基本都是在当年年末及次年年初的阶段,也就是说每年的12月和1月存款利率上浮最大!有些银行在“开门红”揽储大战中往往都是不惜代价的。

银行一直都缺钱,所以总体来说利息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特别是对于大银行来说,一年当中的利息都相差无几。

不过对于一些小中小型银行来说,一年当中有几个时间资金是比较紧张的,这时候能给到的利率就相对比较高一些。

6月份银行会面临年中考核,虽然现在银行不能设一节点考核目标,但是在年中的时候,银行要面临大考,有资本充足率,存款偏离度等各种考核目标,为了达到考核目标,各大银行不惜牺牲利润,提高存款利率,以此来吸收更多的存款,以保证满足考核目标以及保持银行的流动性。

12月份一般都是各大银行一年当中最紧张的时刻之一,这里面除了面临MPA等各种考核之外。还有几个原因也是导致银行资金出现紧张局面,一个是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更旺盛,一般12月份都是各大企业资金比较紧缺的时候,所以贷款需求量比较大;此外12月份各大企业也要面临支付货款,支付员工奖金,缴纳税款等各种支出,所以企业本身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导致银行资金比较紧张。而为了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一般银行在12月份的时候都会比平时上浮更高的利率,以吸收更多的存款。

春节前一个月一般都是资金需求量比较大的时间点,因为春节是我国一年当中最大的一个节日,大家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比较强,所以很多人都会把钱从银行拿出来,导致银行流动性不足,所以为了补充流动性,各大银行也会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付更高的利率来吸收存款。

目前银行都缺客户,特别是缺大额长期客户,所以对于那些存款期限长额度高的客户,银行一般都会上浮更高的利率。比如一般存款三年期银行只给385%左右的利率,但要是你存款20万以上,你就可以购买大额存单,目前大部分银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都能给到418%的利率,你要是存款过100万以上,说不定银行可以给到更高的利率,比如42625%,部分小银行甚至可以给到5%以上的存款利率,这些利率甚至比年中或者年末以及春节前的时间点给的利率还要高。

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各银行对存款争夺的最有利武器就是提高利率。目前各家银行都是参照央行的基准利率制定了各自的利率政策,其基本规律是: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

尽管现在银行已不再考核“存贷比”,对存款的渴求没有之前那么迫切,但是基于业务的扩张,缺钱却是常态。此外,越来越多的银行在境内外上市,其财务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出具季报、半年报、年报等,而这些财报就需要对一些财务数据进行美化。因而, 季度末、半年末、年末还是银行吸储的节点时刻。 而年报又是重中之重。此外,年末年初一般是企业、个人年度投资回收的时候,加上春节假期的空档,市场上的闲置资金要寻出路。种种因素的叠加, 就使得年末年初成为了银行吸储揽存的最重要的时刻。 自然,提高存款利率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对一些中小银行而言。

当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银行间揽存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存款产品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利率也会日趋分化。对投资者而言, 要想使存款利息最大化,除了要关注央行政策变动外,更要关注各银行利率的变动,尤其是中小银行,因为它们是最有动力给出高利率的。

一般来说,一年中有几个时段利息可能会好些。

每年的6月与12月,银行要面临年中与年终的大考,会有吸收存款的压力此外,每年春节前的1月与2月,也可能因为资金需求量大,银行因此有吸收存款的动力。这些时段节点,有可能是一年中的好利息时光。

当然利息高点时间最有可能的是,每年的年终岁末,也就是12月啦。

每年的年终岁末,基本上都是银行资金最紧张的时候。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银行的年末盘点,体现业绩的时候。每一个年度,总要有一个总结吧,银行在年终的总结报告上,总要体现以下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个很重要。

其次,每年的一季度,都是银行的放贷高峰。因为银行安排全年贷款,基本上第一季度都要放出去相当比例,很多钱,这时候就需要12月份有一个良好的进账,保证一季度的放贷所需。所以12月就要开始加利率揽储。

第三,年终岁末,企业要发很多奖金,居民要花很多钱。因为过年期间,就是每年都总结会,企业要能发年终奖等,需求比较大;同时,居民也是在过年期间,有大消费的冲动,包括各种送礼,包括日常购买支出,还有流行几千年的过年红包,压岁钱等等,这都需要银行要有足够充足的储备。这就需要在12月期间,提高利率,大量揽储来应对需求。

所以,每年都12月份到2月份之间,是银行存钱利息最高的时间段。

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就在于,有足够的储蓄,然后才能将这些钱,转化为贷款,供应给更多的贷款客户,赚取的得利息。能够大额存款的客户,更能在特殊的时段享受到特殊的利息。

实际上,银行的存款利率波动非常小,只要央行不加息或降息,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维持不动的。不过每家银行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比如有的银行最近比较缺钱,存款增幅较慢,就会上调自己的存款利率;有的银行存款比较充裕,就会下调自己的存款利率。

在一年12个月中, 6月份和12月份的存款利率往往会略有上涨。

主要因为6月和12月分别处于半年末和年末,市场资金面在这个时候会收紧,银行还面临季末考核,最容易缺钱。所以,部分银行就会在6月和12月上调存款利率,但幅度不会太大。

我们来看看 2018年6-12月各大银行的一年期平均利率变化 :

6月份流动性收紧,银行1年期存款平均利率很高,为1994%,到了7月份,流动性趋于宽松,存款利率很快降下来了,此后几个月缓慢上升。到了12月份,存款利率又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1年期平均存款利率上升至1988%。

所以,如果储户存款的话,6月和12月可能是存款利率的阶段性高点,会比前面几个月要稍微高一点,而且有些地方性小银行还会搞一些存款送礼的活动。

当然, 如果想让存款利息更高,其实无非就两个方法:

1、去小银行存款

农信社、农商行、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一般要明显高于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比如国有大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农信社的1年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3%。

2、优先考虑3年期存款

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1年期以内存款利率太低,不建议存,还不如放在货币基金,5年期时间又太长,而且也不比3年期利率高到哪里去。2-3年比较合适,3年期利率更高。所以我一般建议大家优先考虑3年期。

银行利息最高的月份往往就是一年中银行最缺钱的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一年中的什么时间段银行缺钱的程度最高?

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心中有数,过年前后银行缺钱的现状最为显著。每年这个时候银行就会花费大力气推出各种“储蓄送礼物”、“储蓄返现金”的活动,而且利率相较于平时还能够获得较大幅度的上调,选择这个时间段进行储蓄,往往更为划算。

虽然春节之前不少银行也会推出揽储的“杀手锏”,但是往往年后的力度会更大。

(1)春节前大家消费需求旺盛,对于现金流的有着较大的需求量

就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春节前我们各家各户都需要“买、买、买”,买新衣服、买年货、准备红包等等都是需要白花花的钞票。在广大农村、县城地区,相比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大家还是更信得过现金。既然这时需要大用钞票,自然就没有存款的动力了。

即便是此时银行花费大力气搞宣传、出活动往往揽储的效果也不显著。事倍功半的事情大家当然不愿意去做。

(2)春节之后返程需求增大,由此衍生出存款需求

很多农民工兄弟此时需要踏上火车前往远在天边的工作城市,甚至不少距离都有数千公里,如此长途跋涉,携带太多的现金就明显不安全,大家就会衍生出存款的需求。

普通家庭过完年后,对于收到的红包、购置年货结余的资金也需要进行处置,那么银行存款就会成为风险偏好较低人群的首选。此时银行开展相应的“存款送礼物”、“存款返现金”、“”提高利率

的活动吸引大众, 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一般而言是每年的二、三月份银行存款的利率最高,选择这个时机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完全拘泥于定期存款,不妨考虑一下大额存单(一般三年期利率 418%)、结构性存款(一般三年期利率 3% - 6%)以及智能存款(五年期 5% 左右),相比于普通定期存款利率更高,但与此同时安全性也是一样的,50万以内都是绝对安全的。

一般情况下,对于普通人而言,银行的利息在哪个月份都是一样,除非你的金额足够大,可以协议利率。因为即使是缺存款,银行揽储更常使用的也是存款赠送礼品而不是直接提高利率,所以说在大部分情况下,银行每个月存款的利息是一样的。

那么一定要扯出一个月份出来呢?只能是每年的12月份,因为这个月是银行最缺钱的时候( 可以从同业拆借利率对比看出),最缺钱的情况下,也是最有可能给出高息的时候,所以要选择存款最好的时间就在这个月,其次为各季度的季度末。

每年的12月份是银行的年终考核时间点,这个时点一方面银行面临监管部门的MPA考核(涉及到银行的分类评级),另一方面年底是银行冲刺业绩的关键时间点,任务的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员工年终奖的多少,所以每年年底都是银行资金需求比较旺盛的时候,做活动赠送礼品最频繁的也是在这个时候。

存款利率高低的关键不在于月份,月份的影响微乎其微,最多就是差点小礼品, 存款利率高低最关键的因素在于选择银行。 我国目前有4000多家银行,而自2015年10月起起,各家银行均有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从而导致了各家银行的利率差距非常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 :目前四大行一年期的官网挂牌利率仅有175%(即使是柜面执行的利率也仅有195%),而与京东合作的几家民营银行一年的存款利率却可以达到41%以上。你在四大行不管哪个月,再怎么变花样,最终的存款利率都不可能高于民营银行,所以选择银行的重要性远远高于选择月份。

这个春节,我的钱大部分都存起来了,你这几年一直有存钱的习惯在存钱比例高低上,90后依旧在所有年龄层中占据上风,有三成的人表示会存月收入的50%以上。

小调查,身为当代打工人的你,每月能存多少钱?

一场疫情,让没吃过苦的90后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了,一定的存款能增加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独生子女,即将成为家庭中坚力量,如果未能未雨绸缪, 但凡遇到一点变故,必将跌入谷底许多年再难翻身。

一直以来,中国人以远超国际平均水平的储蓄率,获得“爱存钱”的名号。存钱凶猛的,有不少年轻人。2022年,90后变得爱存钱了,其中,“20-25岁的年轻人,也比往年多出不少。”

2022年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在全国2200名40岁以下的人中,90后这一职场主力军,每月有存钱习惯的比例最大,占到了417%。95后紧随其中,也达到了406%。在存钱比例高低上,90后依旧在所有年龄层中占据上风,有三成的人表示会存月收入的50%以上。

年轻人存款的增多,伴随着消费的收缩。这从“奶茶告别30元时代”的调整可以看出,更从“10个年轻人有7个将性价比放在第一位”的观念中窥知一二。90后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开始,更加精打细算了。

只有真正在遭遇变故时(比如自己和家人生病,遭遇裁员失业、生活工作中急需用钱等危急时刻)时,才会真正意识到手上有点存款的重要性。因此,平时一定要刻意存钱,不做月光族,努力多开源,尽量节省开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消费,更不能超前开支欠下大量债务,一定要存点钱来抵御风险。

分享一下我这几年一直在坚持的几条生活、工作原则供参考吧:

1 刻意节省非必要的开支,量力而行、理性消费,降低自己的欲望,减轻自己的消费欲,清心寡欲,能保障常规的生活质量就行,重在要提升内在的丰盈程度。

钱要花在刚需上、刀刃上,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不买性价比不高的东西、一般不买奢侈品、名牌和最新款产品,不买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东西,不买需要透支自己储蓄才能买到的东西,不买不在自己预算范围内的东西,不买非当下就需要的东西。

2、也要学会开源,尽一切可能进行开源让自己的收入和存款变多。

在主业工作中努力干,争取升职涨工资,或者遇到好机会跳槽涨工资。努力提高主业收入,依然最为重要,这依然是增加收入最快也最靠谱的方式,千万不要为了搞副业而荒废主业,不能本末倒置。

不仅依靠工资赚钱,也要想办法搞点能挣钱或能积累经验、长本事的副业,放下所谓的“脸面”,不要看不起那些感觉那些让自己没面子的副业,一切不违法、不违背道德、不违背职业道德、合理合规合法地靠自己劳动换取报酬或增长职场竞争力的方式,都不丢人,没钱、没本事、没有职场竞争力才是真的没尊严没面子。

3、不轻易辞职,踏踏实实干好已有的工作,除非是工作已经较为严重地损害了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或已经找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能有稳定工作和稳定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去创业,创业十有九亏,还是先苟住生存下来再说,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春节长假也是进行健身活动的好时机,这个时间段里,国内大多数地区的气温比较低,人体的肌肉功能、器官功能都处在较低的运转水平,加上没有了上班的忙碌,生活节奏降低,肌肉和韧带比较僵硬是正常现象。那么春节期间的怎样运动和饮食才能减肥呢下面和我一起看看吧!

 一、春节运动减肥注意事项

 1、以保持身体机能为主

 春节期间的运动主要是保持身体机能,春节的生活节奏很慢,身体逐渐放松下来,因此如果不是习惯了大运动量的训练,就进行调整,以轻松、低烈度的运动方式为主。突然加大运动量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消耗,还会引发不必要的伤病。

 2、准备活动的必要性

 进行锻炼前,一定要做好至少20分钟的热身运动,让肌肉系统和其它器官都能得到良好的预热。

 寒冷季节下,人体各器官系统会处于保护性收缩状态,包括肌肉、肌腱和韧带,弹力和伸展性都会降低,而且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进入僵直状态。运动时突然发力上量,会让发僵身体突然进入高度的释放状态,很容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拉伤和关节的扭伤等。

 3、运动要适量

 在北方地区,寒冷的气温下进行室外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如果运动量太大、出汗过多,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没有及时做好保暖措施的话,很容易受凉感冒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4、选择合理的运动服装

 运动开始时要多穿些衣物,而且衣物要轻软,不能过紧;热身后脱掉厚重的外套,穿利于四肢伸展、利于排汗的的紧身裤和防寒衣物。锻炼结束后把汗及时擦干,换去出汗的运动服装、鞋袜,保持身体干爽,防止热量散失。

 二、春节期间饮食技巧

 1、不要只吃肉,要荤素搭配

 为了庆祝新的一年,春节期间人们都会准备最丰盛的饭菜。饭桌上的素菜会比平日要少许多,取而代之的各种肉类。肉类含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适当吃并不会长胖。但是如果只吃肉,不吃素材,那就容易导致脂肪摄入过量,令人长胖。春节期间饮食还是要注意荤素结合,多吃蔬菜和水果。肉类尽量吃白肉,少吃红肉。

 2、吃饭要细嚼慢咽

 人的饱腹感是由大脑感知后才会产生的。这里我必须和大家分清肚子饱和大脑饱两个概念。当人的肚子饱了,就会发出信号告知大脑。当大脑感知到“饱”的信息后,人们就会产生饱腹感,就会停止进食。但是,消息的传递是需要时间的。大脑感知到“饱”的信息,一般需要经过20分钟。建议吃饭时候细嚼慢咽,每一口咀嚼23次以上,吃一顿饭的时间要多于20分钟。

 3、多说话少吃饭

 其实很多饭局的重点不在于吃,而在于聊天。去参加饭局的时候不要闷声不出,低头吃饭。这样子为了缓解尴尬,你只会越吃越多。饭局上你可以坐在你熟悉的朋友旁边,跟周围的人多聊天,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吃的上面。

 4、饭后少吃零食

 在饭局的后面大家会吃着小零食或甜点一起聊天,这些零食糖分和油脂都不少,稍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热量摄入过量。建议饭后少吃零食,如果要吃可以吃一些水果。

 5、饭后喝茶解腻

 茶是解油腻的好帮手。饭局大鱼大肉十分油腻,在饭后喝些茶水能够解腻,还可以促进代谢,有助脂肪燃烧。

 6、睡前洗澡溶脂塑型

 A&S溶脂沐浴露是世界首款洗澡就能达到瘦身效果的沐浴露,它安全有效不反弹,洗一次澡能减掉300卡路里热量,洗一次澡相当慢跑20分钟。它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减脂瘦身塑型的效果。

1、春联

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2、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3、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4、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

5、炮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炮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爆竹”、“炮仗”、“鞭炮”。

-春节

春节必吃的20种食物如下所示:

1、饺子

俗话说的好“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物之一,从出现到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有着非常好的寓意“更岁交子,团圆福禄。许多地方春节的时候都吃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

2、年糕

年糕是用糯米蒸制而成的一种糕点,是我国传统的食物之一,早先的传说是为了防止怪兽“年”饥饿吞食小孩而做成的,而现在春节食用年糕的寓意为“年年高”,祈愿小孩的身体能一年比一年高,健康快乐的成长。

3、汤圆

汤圆也是我国汉族传统的食物之一,汤圆谐音“团圆”,吃汤圆就是庆祝一家人开开心心、团团圆圆,有一句俗话叫“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南方称“汤圆”而北方叫做“元宵”,北方人喜欢元宵节吃“元宵”,而南方人大多春节吃“汤圆”。

4、团子

团子是长江一片流域的人们过年必吃的食物之一,是用糯米研制而成的糯米粉包制而成,内里加入一些肉或者榨菜等馅料,包圆蒸熟即可食用,团子有着非常好的寓意,吃了一家就团团圆圆,阖家欢乐。

5、鱼

过年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鱼这道菜,不管是做汤还是红烧都是一绝,不仅仅是鱼的味道鲜美。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希望来年蒸蒸日上。

6、猪肉

餐桌上的猪肉荤菜类那可是年夜饭的重头戏,大家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一家老小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慰藉辛苦了一年的自己,而桌上的荤菜越多就代表了明年日子会过得越来越红火,也是添了一个小彩头。

7、鸡

春节吃鸡也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兆头,鸡通“吉”字,寓意吃了鸡,来年能大吉大利、飞黄腾达,而爪通“抓”,寓意吃鸡爪的人明年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而吃鸡骨头有着“出人头地”的含义,所以春节的餐桌上一定会有鸡这道菜。

8、瓜子花生

瓜子花生是我们在春节期间内最常见的小零嘴,几乎每个人的茶几上都会有这两样零食,瓜子在古代象征着“银子”,抓瓜子寓意为抓银子,来年财运亨通,而花生谐音“好事会发生”还有“多子多孙”的含义,也是非常好的彩头。

9、生菜

生菜读起来有生财的意思,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10、腐竹:富足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们都知道腐竹是黄豆的衍生物。专家指出,腐竹与黄豆相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营养价值也更丰富,因此经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饮食习惯。

11、烧肉:红红火火

烧肉本来就很受老广们的欢迎,皮脆肉香。广州人喜欢在年夜饭的时候有这道菜是因为烧肉寓意着红皮赤壮,寓意着你每天都红红火火,是一个很好的意头菜来的。

12、橘子

也叫桔子,寓意吉祥如意,因为圆圆黄黄的外形,又有团团圆圆、金银财宝的寓意,都是非常好的彩头,而且橘子口感酸酸甜甜,非常适合我们在吃了肉类偏多的年夜饭之后去解解腻。

13、糖果

过年期间少不了要备各式各样的糖果,当有亲朋好友来时,拿出甜甜的糖果,不仅仅是因为小孩爱吃,糖的口感是甜甜的,而提到甜想到的都是美好的,它也有着一个好彩头,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14、猪脷

代表着一年都大吉大利,所以猪脷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被老街坊抢着来买的!

15、蚝豉:好市

华南的年夜饭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蚝豉,也称“蛎干”,牡蛎(也称蚝)肉的干制品,是广东人民春节必食的菜肴。蚝豉是补钙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丰富,由于钙被体内吸收时需要磷的帮助,所以有利于钙的吸收。

16、虾:哈哈笑

广州人喜欢吃海鲜,虾在过年都会是一个吉祥菜式,白灼虾、炸虾等,因为虾寓意着每天都哈哈笑,笑哈哈。过年一道虾,每年笑哈哈,开开心心。

17、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荤面、挂面。

18、馄饨

在江苏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一定要吃馄饨。在除夕的早上,各家各户就开始包馄饨了,包好的馄饨可以放在冰箱里,留着慢慢吃。在靖江,春节的时候人们吃馄饨要吃很长一段时间,从年三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19火锅

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过年不少人喜欢吃火锅,一来无论荤素,各种美味都可以在火锅中吃到;二来过年吃火锅寓意红红火火,讨了个好彩头。

20、香蕉

香蕉富含维生素既能缓解紧张又能消减疲劳。香蕉富含钾离子,钾是维持肌肉、神经正常活动的必需物质。每天吃两根香蕉,可以改善机体疲劳感。

春节: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1912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