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活动时,能量代谢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征

肌肉活动时,能量代谢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征,第1张

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做功的能量和在体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的总和。能量代谢分为三种,即基础代谢、安静代谢和活动代谢。

强直收缩是指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当刺激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后一次收缩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过程中发生收缩总和,出现强而持续的收缩。

如果刺激频率较低,后一次收缩发生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实验中描记到的是锯齿状的曲线。如果刺激频率较高,后一次收缩发生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称为完全强直收缩,描记到的是光滑的曲线。

收缩机制:

依照肌丝滑行理论,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是: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浆中与肌钙蛋白C结合,肌钙蛋白发生构象变化,使肌钙蛋白Ⅰ与肌动蛋白的结合减弱,原肌球蛋白发生构象改变,使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暴露。

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发生扭动,将细肌丝往粗肌丝中央方向拖动。经过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扭动、解离和再结合、再扭动所构成的横桥循环过程,细肌丝不断滑行,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过程中能量来源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肌肉收缩

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过程中释放能量,其中50%以上直接转化为热能,其余部分则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ATP等高能化合物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时使用,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合成组织细胞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物质的跨膜主动转运,产生生物电活动,腺体的分泌和递质的释放等。

以上除骨骼肌收缩对外界物体做一定量的机械功(简称外功)外,其他所做的功最终都转变为热能。热能是最低形式的能,不能再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主要用于维持体温,体热最终主要由体表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去,较少部分的体热通过呼出气、排泄物等被带出体外。

扩展资料

能量源摄入过剩则会导致未分解的糖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会导致肥胖和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人体每日摄入的能量不足,机体会运用自身储备的能量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

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在一定时期内机体会出现基础代谢降低、体力活动减少和体重下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使机体产生对于能量摄入的适应状态,此时,能量代谢由负平衡达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其结果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儿、儿童青少年,孕妇和泌乳的乳母,康复期的病人等, 其一天的能量摄入中还有一部份用于组织增长和特殊的生理变化中。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其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机体通过物质代谢,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经过体内分解吸收将其中蕴藏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化为组织和细胞可以利用的能量,人体利用这些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通常将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葡萄糖→ATP→生命活动

在葡萄糖,或者糖原,磷酸肌酸中出储存,转移到ATP中变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活跃化学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236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