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背越式跳高时,身体重心可以在横杆以下,身体重心必须高于横杆,我感觉俯卧式不适合运动员使用,大家可以想一下,俯卧式相当于连着地,队运动员来说也是不安全的,虽然有垫子保护,但是面部相比背部来说比较脆弱。而且同样的起跳能力,背越式跳高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当然理论上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像海豚一样“俯卧翻滚”,结果可不比背越式翻牌差。但是人的身体结构很难也几乎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动作,所以跳高最优越的方式就是背越式跳高。
跳高有几种技术,如跨骑、剪刀手、翻滚、俯卧和背跳。人的身体重心在臀部位置。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1。如果越级跳的身体是直立的,重心太高,那么臀部以上的身体一定比横杆高很多,但是动作简单,容易掌握。这项技术是中小学体育课跳高的主要技术。2剪式跳高,用尽可能放低身体的方法,重心高度比蛙跳低,但还是不够。3翻滚式的重心也低于跳跃式,但仍不理想,这种姿势不利于向上用力。4俯卧和背跳是最先进的技术,它使头、肩、背、腰、臀和腿能够通过连续的动作依次滑过横杆,而不是像其他形式的跳高那样必须在瞬间“包裹”身体。这时运动员身体的一部分在杆上,而其他部分可以挂在杆下,这样总重心始终低于横杆。因此,有人把这形容为“下横杆”的跳高。
由于人体的腿部有特定的弯曲方向,所以需要俯卧位处理整个腿部的杠杆,而后仰位处理小腿的杠杆就足够了。因此,背越式跳高成为顶尖选手的主流选择。目前在世界级比赛中,除了极少数会使用俯卧位的运动员外,都选择背越式跳高。
跳高 是人体通过快速的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过杆姿势,使身体腾空越过尽可能高的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它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垫等动作阶段。那么背越式跳高技术及训练是怎样的呢接下来由我告诉你背越式跳高技术及训练吧!欢迎参阅!
一、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
(一)助跑的技术特点
助跑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技术环节。跳高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决定于助跑,因为助跑速度同腾起高度密切相关。现代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趋势是加长和加快助跑。助跑加快后再通过训练使速度保持稳定,即保持步长、步频以及适合运动员个人技术特点的节奏。这是跳高成功的关键之一。背越式跳高最后几步呈弧线助跑形式,而且要求最后三步步长为中、大、小,但速度要求更快。
1、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
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典型特征之一,其作用在于通过助跑使身体获得与助跑方向一致的水平位移速度,与此同时,由于人体惯性作用使身体在弧线助跑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向心力(俗称“离心力”)。人体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在弧线助跑过程中不得不通过身体的内倾,以抵抗“离心力”对身体平衡的破坏作用。这样,当人体沿弧线方向快速移动时,不仅使身体获得了相应的水平位移速度,同时也形成了起跳前上体远离横杆的内倾姿势,为起跳用力创造了很好的力学条件,从而有利于起跳过杆动作的完成。由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动作的衔接较其他跳高姿势更加紧密自然,助跑水平速度的利用率高,有利于青少年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潜力,有利于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这也正是背越式跳高较其他跳高姿势优越之所在。因此,青少年适合采用弧线助跑的助跑方式。
2、弧线助跑的优点
弧线助跑与直线助跑相比较有不足之处。如弧度不易固定、步点不易准确、助跑不易丈量和起跳时容易造成过早转体倒肩等。但是弧线助跑的积极因素,特别对于背越式起跳、过杆等动作结构,却是非常必要的。助跑线一般为“J”形,其优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降低身体重心。背越式跳高最后3-4步弧线跑,因身体承受离心力作用,致使身体向弧心倾斜,半径越 短跑 速越快,人体内倾越大,这就自然降低了身体重心。研究资料证实:身体内倾30度可降低重心13厘米。重心降低,自然加长了起跳时的工作距离。
其二、由于背越过杆的要求,起跳后身体要转成背向横杆的姿势,采用弧线助跑在不影响跑速的情况下,至起跳时身体已成侧对横杆了,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这为起跳作好了准备,有利于起跳时的身体绕纵轴旋转。
其三、弧线助跑在起跳时有一个身体由内倾转向垂直的运动,弧线曲率由小变大,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有关资料表明:其所产生的向加速度可以加大支撑点的压力,增加起跳效果;所产生的切向加速度(即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的运动。这是身体起跳后由垂直转为水平的主要动力。
其四、弧线助跑由于身体内倾,可以避免起跳时过早倒向横杆。
3、弧线助跑的节奏与速度
快速助跑是以青少年能获得可控制最高速度为标准的,而且良好速度是建立在合理助跑节奏的基础上。节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助跑节奏是青少年发挥最快水平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不能一味单纯追求速度、而失去节奏、失去平衡,快速助跑如果不能与起跳完美有机地结合,也就失去了快速助跑地意义了。
第一:良好的助跑节奏要求青少年由慢到快逐渐加速,起跳前最后三步助跑速度达到最高。往往有些青少年在进入弧线前就已经达到最高速度,其结果会导致运动员进入弧线后动作幅度小,步频减慢,速度降低。反之如果运动员在进入弧线时没达到必要的速度,而在助跑后段急剧加速,就会造成动作紧张,步幅缩短,这两种极端化地助跑方式都是错误的。一般说助跑前段(直段部分)轻松自然,富有弹性,步幅稳定,大且有力,能产生较大的预速度。助跑后段,速度是在稳定中逐步提高,此时要保持步长不变,主要通过加快步频,使最后一步节奏达到最快,并有进攻的意识准确地踏上踏跳点。最后三步的步长要求中、大、小,同时必须是在弧线的连接助跑中完成,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二:节奏与速度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要在节奏的基础上求速度。良好的助跑节奏需要运动员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要反复实践练习,依赖于肌肉运动知觉去强化、定型、发展,形成独具个人风格的快速助跑节奏。
(二)起跳的技术动作
关于起跳时的起跳角度,一般应为45度左右。如起跳角度过小就会给摆动腿向上摆动造成困难,同时会迫使头部向后倒,产生提前“倒体”的错误现象。同样,起跳点、起跳距离、起跳腿和摆动腿摆动的动作,都会影响腾起高度。
1、起跳点:起跳点应选择在跳高立柱正前偏内一个脚掌处,其优点是运动员容易踏上起跳点,可以充分利用横杆的宽度,在横杆中部这一最低位置上过杆。
2、起跳距离:起跳点应随运动水平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水平越高,起跳点距离越远,一般应在85CM以上,即二个半脚掌长,甚至为一臂距离。这样的起跳距离才能保证身体垂直起跳,使身体在空中有充足的空间完成技术动作。
3、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倒数第二或第三步时就应开始降低重心,即加大身体内倾,而不能到最后一步才突然压低重心。起跳时,起跳腿应稍作弯曲,这样一方面可以缓冲起跳腿落地时对地面的冲击力,避免踝关节受伤;另一方面起跳腿先弯后伸,可能产生更大的蹬地力量,从而获得更大的腾起高度。
背越式跳高技术要领
助跑:直线转弧线,弧线助跑以外侧脚的前脚掌内侧着地,摆动侧肩高并领先于起跳侧肩,身体内倾,后两步加速起跳;
起跳:倒数第二步采用“硬撑式”的快速摆动,摆动腿向上稍内屈摆动,膝比踝靠内,摆动侧髋高于起跳侧髋,起跳腿积极着地,肩侧背对横杆。
杆过:以头与脊椎冲击轴向横杆上方,头部过杆后。两臂也由肩上方开始向身体两侧下放,当胸部过杆后,积极向上顶髋,两小腿放松下垂,杆上成“桥”的动作。
落地:大腿过杆后,以大腿带小腿做甩小腿的动作,低头屈肩伸膝肩背着垫。
先助跑,步数为8—12步,前段跑直线,后段跑弧线,用离横杆较远的腿起跳。起跳离地后,保持伸展姿势向上腾起,并在摆动腿及其同侧手臂的带动下,加速身体围绕纵轴旋转,使身体背对横杆;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腹,并稍后收双腿,形成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应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
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程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 助跑的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 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地转向横杆。
(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二、 学习方法
(一) 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 地蹬摆练习
站立,一手抓支撑物,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向异侧肩的前上方摆动,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摆腿屈膝折叠并膝内扣,加速摆至最高点,异侧臂配合上摆, 同时拨腰、顶肩,髋部前送并扭转。
2. 步走动起跳练习
站立,起跳腿在后,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摆动腿积极向前摆动。要求沿直径为15~20米的圆圈走动,起跳腿积极主动向前迈步放脚, 并在摆动腿与手臂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完成跳腿。
3. 弧线助跑起跳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分别用1步、2步、3步助跑转体四分之一垂直纵跳,两脚落地。要求蹬摆配合协调一致,动作快速有力,助跑节奏清楚,最后两步和起跳连贯,体会弧线助跑转入起跳时上体由内倾到竖直的垂直用力感觉。双脚落地,是为了使摆动腿努力下沉, 有利于按"桥"型完成过杆动作。此练习可在两个跳高架之间吊拉橡皮筋球,高度宜控制在练习者起后头顶刚好能够触及。
(二) 习和掌握过杆落地技术
1. 地倒肩挺髋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倒肩挺髋成"桥"。肩背着垫。要求挺髋挺腹,两臂屈肘外展。
2. 定背越式跳高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两腿屈膝半蹲,然后提踵发力向上跳起,形成典型的"桥"腾空姿势。接着屈髋,向上积极甩小腿,用整个背垫落地。要求在用力向上起跳之后,两臂配合上摆、挺髋、挺胸、肩后倒下沉,两小腿放松下垂。体会空中背弓的肌肉感觉。落地前两小腿积极上甩,动作自然放松。
此练习开始可以不用横杆,动作熟练后再用橡皮筋、横杆。另外,为了增加腾加高度,可站在低跳箱或起跳板上进行。
3. 弧线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可采用先是1步助跑,然后3步,5步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弧线助跑最后两步起跳要与过杆技术有机衔接。开始练习时,应将重点集中在起跳和腾空动作的正确结合上。初学者可在起跳点放置起跳板,增加腾空高度。加外,也可以增加垫子的高度。在技术上要求做到助跑点准确;起跳充分向上"旋转";过杆时身体舒展成"桥"与横杆大致成十字交叉;头、肩、背和小腿依次越过横杆后,肩背领先落垫。
(三)学习和掌握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1.全程助跑和丈量方法(以左脚起跳为例)
走步丈量法:先确定起跳点。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的立柱1米左右(或横杆长的四分之一),离横杆投影点50~90厘米处。由起跳点沿横杆的平行方向向前自然走5步,再向右转成直角向前自然走6步做一标志,由此点向起点跳约5米的半径画弧,即成最后4步的助跑弧线;从标记点再前走7步自然步画起跑点,定为前段直线跑5步距离。全程共跑8步。
等半径丈量法:助跑距离为9~13步。起跑点离横杆约15~20米,与内侧跳高架向外延伸线之间的距离约为3~5米。助跑弧线的半径取决于助跑的速度,速度越快,半径越长。初学者变化幅度大致为6~8米。起跳点和横杆之间的距离视横杆的增高高度而向外移。
2. 程助跑的练习方法
弯道弧线跑练习:此练习可先采用沿田径场弯道做加速跑。然后再缩小半径,沿直径10~15米的圆圈快跑。要求跑到身体向内倾斜,平稳向前移动,注意摆臂的幅度内小上大。
直段跑切入弧线跑线习:可没直线加速5至7步后转入弧线跑,过渡要自然连贯,节奏要逐步加快。
全程助跑起跳练习:采用7至9步助跑距离,即直线跑3至5步,弧线跑4至5步的方法进行助跑起跳练习。要求助跑速度快,节奏性强,步点固高。注意体会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尽量保持"旋起"动作至高垫顶上。
完整技术练习:在熟练掌握全程助跑与起跳节奏的基础上,先做较低高度过杆练习,熟练后逐渐提高横杆的高度。在完整技术练习中,要做到最后4至5步助跑的足迹落在弧线上,起跳脚的着地点要正,起跳力方向要正。起跳结束时,身体由倾斜转入直立姿势向上腾起。过杆时,后引双肩、挺髋、小腿放松下垂,完成好"桥"的动作。助跑身体重心移动要稳,过杆后肩背落垫要平稳。
三 、练习提示
(一)注意事项
1.重点掌握杆上动作,练习时要注意控制杆上挺髋成"桥"型的时机,使之有足够的延续时间,防止"坐"着过杆。
2.学习过杆技术要多采取各种辅助练习。注意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加强保护措施。
3.重点抓好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
4.应通过对助跑丈量方法的学习,掌握由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并确定助跑点。
(二)错误动作纠正
1.助跑节奏紊乱,助跑与起跳结合不好
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拉大步,捣小步或没有沿助跑弧线落脚。
纠正方法:改进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助跑步点,按画好的每步标志反复进行练习;跳越跨栏架的练习,采用栏间跑3、5、7步培养节奏感和目测距离的能力。
2. 跳向前冲力太大而跳不起来
产生原因:助跑过快失去控制,自身的腿部支撑力量不够;最后放腿太慢,不能及时完成起跳动作;助跑最后两步与起跳的转换技术没有掌握好。
纠正方法:多做短、中程助跑起跳的结合练习,改进起跳脚快速着地,摆动腿和摆臂的有力上摆、提肩、拔腰技术,提高助跑结合起跳的速度。另外,可多做弧线助跑结合起跳后身体落在高垫上的练习,强调身体从内倾迅速转成垂直和正确完成起跳后再做过杆动作。
3. 跳时制动大,减弱水平速度,做过杆动作时,身体压杆
产生原因:倒数第二步身体重心下降太多,身体内倾不够;起跳前身体后仰过大,起跳脚落地不够积极,前伸太远。
纠正方法:多做弧线助跑起跳的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触高物,强调起跳要积极,上体要正直。
4."坐"着过杆,臀部及大腿碰落横杆
产生原因:起跳时身体重心没跟上,髋关节变屈,起跳效果差,腾空高度不够;心理上怕摔,不敢用肩背落垫;小腿太紧张,没有挺髋就过早收腹举腿。
纠正方法:利用跳板或跳箱,做立定背越式跞高,注意延长挺髋时间;逐渐啬高度,克服害怕心理,用肩背落垫。
5.斜交叉过杆
产生原因:起跳时摆动腿内扣向异侧肩方向用力摆的动作做得不够,使身体绕纵轴转体不够。
纠正方法:结合摆臂动作多做原地蹬摆起跳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跞触高物转体90゜。短程助跑起跳过杆练习,在垫上画出落垫点,使肩背朝落垫点着垫。
6.杆上动作僵直
产生原因:起跳腾空后,两膝紧张绷直,背弓动作不自然,空中身体感觉能力较差。
纠正方法:加强柔韧性、灵敏和协调性的练习,提高动作和放松能力。在山羊或跳箱上做仰卧背弓、顺势屈小腿举小腿练习,立定背越式跳越橡皮筋练习,体会倒肩、抬臀、挺髋,屈小腿过杆后小腿自然上甩,肩背落垫的动作。还可以中短距离助跑起跳过杆练习。降低横杆高度,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消除心理害怕因素。
海绵包应厚、软,符合厚度、宽度与长度要求。有背越式跳高海绵垫卖。同时,注意落地区的设施,如海绵坑的布置,及沙坑的松软都要保证十分安全。
碰杆和身体前冲:
将水平速度转为垂直速度的关键是在起跳环节,身体前冲的厉害是起跳的问题。起跳时重心要压低(助跑后几步就要注意降低重心),支撑腿前伸,上体有一定程度的后仰,支撑脚要有一个从脚跟到脚面的柔和过渡,从而产生一定的制动效果。如果脚跟着地过于生硬或时间过长则身体制动过度,浪费了助跑产升的水平速度。造成前冲的主要问题有可能出在起跳时支撑腿前伸不够上。前伸不够,脚跟到脚面的过渡时间必然不足,从而产生类似于跳远的起跳效果。记住三方面,低重心,支撑腿前伸,脚部过渡。低重心是第一位的,如果重心过高,支撑腿很难充足前伸,从而造成身体前冲。另外,过杆时的背弓和收腿问题可以多进行一些原地双脚起跳背跃过杆的练习,这主要是为了体会一下过杆时的空间感觉,注意背弓打开时机,过早或过晚都会导致臀部碰杆。
《背越式跳高——四步助跑过杆技术》
——说课稿
陈柏强
一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背越式跳高——四步助跑过杆技术》,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高一年级教材中的选修教材部分,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属于跳跃类教材。背越式跳高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的新授教材,是在初中跨越式跳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和弹跳力,并且使学生学会用背越式跳高发展身体和他跳跃能力,背越式跳高模块共9次课,本次课时本模块的第4次课,学习的内容是:学习四步助跑过杆技术。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为了获得必要的速度、高度、更有利地进入腾空过杆阶段,快速有力地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虽然前三次课都学习了起跳和过杆,但是起跳和过杆是背越式跳高的最关键技术,所以本次课的教学的重点还是: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和过杆技术动作,而弧线助跑起跳技术则是本次课教学的难点。从课的类型看,本节课是一堂新授课,但是需要前三次课的技术支持,所以做了适当的复习。由于背越式跳高主要是下肢活动,上肢活动比较少,所以素质练习安排了俯卧撑和立卧撑。
二 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时高一年级的男生,处在该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反应敏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强烈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并在初中已经掌握了跨越式跳高技术,具有一定的跳跃能力。通过前三次课的学习,学生对背越式跳高动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学生已掌握了原地过杆技术、上一步过杆技术以及弯道跑技术和连续两步助跑起跳技术。高一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另外,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在教材中是一个较难的项目,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关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材施教,在学习中一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正确的起跳与过杆技术动作的方法。
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起跳过杆的技术动作,能完成四步助跑起跳过杆,能跳过115米的高度,发展弹跳力、协调性、增强下肢力量。
情感目标:培养对跳高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中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和过杆技术动作
2教学难点:弧线助跑起跳技术
五.教法、学法与手段
教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
法、完整分解法、提问作答法、预防纠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来达到传授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目的。
学法: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观察法、表象训练法、模仿练习法、重复练习法、自我评价法和小组评价法。
手段:主要有挂图的应用,出示背越式跳高完整及分解技术动作让学生欣赏,老师点评提问,其目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使学生有直观的理解。例如:在基本部分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观看背越式跳高挂图,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介绍背越式跳高环节中助跑起跳的动作要领。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之前对所学的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有一定认知,了解助跑时重心,和腾空时的身体姿态,明确动作要领和教学重、难点,积极进行表象训练。
六.器材场地:本次课需要跳高场次两块,跳高架两幅、皮筋两根,挂图和架子一副。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学流程: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3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目标、注意事项,导入教学。
★ 教学意图:在课的开始部分对学生进行纪律性和安全性教育,并提出相关的要求,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准备部分
★教学流程:
一两列纵队绕田径场慢跑一圈
二徒手操
三专项准备活动
1两人一组背背拉伸
2曲线跑
3行进间摆腿练习
4连续两步助跑起跳
以一列横队为单位,第一列过去,后面跟上。前后来回各一次。
★教学意图:通过慢跑热身,徒手操和专项准备活动练习,使学生的主要肌肉和关节得到有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性,为基本部分教学做好身心准备。
(三)基本部分
★教学流程:
1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 ⑴技能泛化阶段 学生观看挂图,在大脑皮层下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⑵弧线助跑起跳练习(教学重点)
要求:起跳脚沿切线放脚,起跳,摆动腿、臂积极摆动,顺势向内转体90度,面对圆心,在腾空时髋部微微向前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落地。
每人3到4次
⑶三步助跑提膝练习
要求:中速助跑,节奏清晰(慢快快),起跳后摆动腿膝关节尽力高抬,摆动高度尽量接近自身的肩高(站在原地,不起跳)
每人4次
⑷原地过杆练习(教学重点)
要求:背向海绵包,双脚蹬地起跳。顺势向后上方仰头倒肩,挺髋,做出背弓越过横杆后背部继续下潜,顺势收腹甩小腿,用肩背部落在海绵包上。(注意:越过横杆后下潜的同时,低头含胸,避免头颈落地)
每
人4到6次
⑸四步助跑起跳过杆练习(教学难点)
教师画好弧线,学生尽量按弧线走。
要求:走弧线起跳后身体充分向上腾起;过杆时身体成“桥”,与横杆大致成“十”字交叉,越过横杆甩小腿,肩背部落在垫子上。
(注意:落地后两腿膝关节分开,避免撞到脸)
每人6到8次
⑹学生展示:每名学生试跳两次115米的高度。
要求:
良好:助跑节奏清楚,起跳充分,过杆时有展髋动作,能越过横杆。
合格:助跑节奏清楚,起跳充分,过杆时展髋动作不明显,但能越过横杆。
★素质练习
1俯卧撑20个2组
2立卧撑15个2组
要求:俯卧撑向下时大小臂不得大于90度。立卧撑最后要求挑起双手在头上击掌,按量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
★教学意图:利用挂图给予学生直观印象,在大脑皮层建立泛化动作表象,采用分解动作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学,逐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助跑起跳技术,培养学生控制身体的能力,提高其跳跃能力。
(四)结束部分
★教学流程:
1集合整队。
2放松整理
3小结
4安排体育骨干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下课)
★教学意图: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
一、背越式跳高动作技术
又称"福斯贝里式跳高"。急行跳高姿式之一。助跑步数为8-12步,前段跑直线,后段跑弧线,用离横杆较远的腿起跳。起跳离地后,保持伸展姿势向上腾起,并在摆动腿及其同侧手臂的带动下,加速身体围绕纵轴旋转,使身体背对横杆;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胞,并稍后收双腿,形成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应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 助跑的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 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地转向横杆。
(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二、 学习方法
(一) 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 地蹬摆练习
站立,一手抓支撑物,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向异侧肩的前上方摆动,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摆腿屈膝折叠并膝内扣,加速摆至最高点,异侧臂配合上摆, 同时拨腰、顶肩,髋部前送并扭转。
2、 步走动起跳练习
站立,起跳腿在后,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摆动腿积极向前摆动。要求沿直径为15~20米的圆圈走动,起跳腿积极主动向前迈步放脚, 并在摆动腿与手臂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完成跳腿。
3、 弧线助跑起跳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分别用1步、2步、3步助跑转体四分之一垂直纵跳,两脚落地。要求蹬摆配合协调一致,动作快速有力,助跑节奏清楚,最后两步和起跳连贯,体会弧线助跑转入起跳时上体由内倾到竖直的垂直用力感觉。双脚落地,是为了使摆动腿努力下沉, 有利于按"桥"型完成过杆动作。此练习可在两个跳高架之间吊拉橡皮筋球,高度宜控制在练习者起后头顶刚好能够触及。
(二) 习和掌握过杆落地技术
1、 地倒肩挺髋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倒肩挺髋成"桥"。肩背着垫。要求挺髋挺腹,两臂屈肘外展。
2、 定背越式跳高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两腿屈膝半蹲,然后提踵发力向上跳起,形成典型的"桥"腾空姿势。接着屈髋,向上积极甩小腿,用整个背垫落地。要求在用力向上起跳之后,两臂配合上摆、挺髋、挺胸、肩后倒下沉,两小腿放松下垂。体会空中背弓的肌肉感觉。落地前两小腿积极上甩,动作自然放松。
此练习开始可以不用横杆,动作熟练后再用橡皮筋、横杆。另外,为了增加腾加高度,可站在低跳箱或起跳板上进行。
3、 弧线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可采用先是1步助跑,然后3步,5步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弧线助跑最后两步起跳要与过杆技术有机衔接。开始练习时,应将重点集中在起跳和腾空动作的正确结合上。初学者可在起跳点放置起跳板,增加腾空高度。加外,也可以增加垫子的高度。在技术上要求做到助跑点准确;起跳充分向上"旋转";过杆时身体舒展成"桥"与横杆大致成十字交叉;头、肩、背和小腿依次越过横杆后,肩背领先落垫。
(三)学习和掌握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1、全程助跑和丈量方法(以左脚起跳为例)
走步丈量法:先确定起跳点。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的立柱1米左右(或横杆长的四分之一),离横杆投影点50~90厘米处。由起跳点沿横杆的平行方向向前自然走5步,再向右转成直角向前自然走6步做一标志,由此点向起点跳约5米的半径画弧,即成最后4步的助跑弧线;从标记点再前走7步自然步画起跑点,定为前段直线跑5步距离。全程共跑8步。
等半径丈量法:助跑距离为9~13步。起跑点离横杆约15~20米,与内侧跳高架向外延伸线之间的距离约为3~5米。助跑弧线的半径取决于助跑的速度,速度越快,半径越长。初学者变化幅度大致为6~8米。起跳点和横杆之间的距离视横杆的增高高度而向外移。
2、 程助跑的练习方法
弯道弧线跑练习:此练习可先采用沿田径场弯道做加速跑。然后再缩小半径,沿直径10~15米的圆圈快跑。要求跑到身体向内倾斜,平稳向前移动,注意摆臂的幅度内小上大。
直段跑切入弧线跑线习:可没直线加速5至7步后转入弧线跑,过渡要自然连贯,节奏要逐步加快。
全程助跑起跳练习:采用7至9步助跑距离,即直线跑3至5步,弧线跑4至5步的方法进行助跑起跳练习。要求助跑速度快,节奏性强,步点固高。注意体会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尽量保持"旋起"动作至高垫顶上。
完整技术练习:在熟练掌握全程助跑与起跳节奏的基础上,先做较低高度过杆练习,熟练后逐渐提高横杆的高度。在完整技术练习中,要做到最后4至5步助跑的足迹落在弧线上,起跳脚的着地点要正,起跳力方向要正。起跳结束时,身体由倾斜转入直立姿势向上腾起。过杆时,后引双肩、挺髋、小腿放松下垂,完成好"桥"的动作。助跑身体重心移动要稳,过杆后肩背落垫要平稳。
三 、练习提示
(一)注意事项
1、重点掌握杆上动作,练习时要注意控制杆上挺髋成"桥"型的时机,使之有足够的延续时间,防止"坐"着过杆。
2、学习过杆技术要多采取各种辅助练习。注意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加强保护措施。
3、重点抓好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
4、应通过对助跑丈量方法的学习,掌握由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并确定助跑点。
(二)错误动作纠正
1、助跑节奏紊乱,助跑与起跳结合不好
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拉大步,捣小步或没有沿助跑弧线落脚。
纠正方法:改进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助跑步点,按画好的每步标志反复进行练习;跳越跨栏架的练习,采用栏间跑3、5、7步培养节奏感和目测距离的能力。
2、 跳向前冲力太大而跳不起来
产生原因:助跑过快失去控制,自身的腿部支撑力量不够;最后放腿太慢,不能及时完成起跳动作;助跑最后两步与起跳的转换技术没有掌握好。
纠正方法:多做短、中程助跑起跳的结合练习,改进起跳脚快速着地,摆动腿和摆臂的有力上摆、提肩、拔腰技术,提高助跑结合起跳的速度。另外,可多做弧线助跑结合起跳后身体落在高垫上的练习,强调身体从内倾迅速转成垂直和正确完成起跳后再做过杆动作。
3、 跳时制动大,减弱水平速度,做过杆动作时,身体压杆
产生原因:倒数第二步身体重心下降太多,身体内倾不够;起跳前身体后仰过大,起跳脚落地不够积极,前伸太远。
纠正方法:多做弧线助跑起跳的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触高物,强调起跳要积极,上体要正直。
4、"坐"着过杆,臀部及大腿碰落横杆
产生原因:起跳时身体重心没跟上,髋关节变屈,起跳效果差,腾空高度不够;心理上怕摔,不敢用肩背落垫;小腿太紧张,没有挺髋就过早收腹举腿。
纠正方法:利用跳板或跳箱,做立定背越式跞高,注意延长挺髋时间;逐渐啬高度,克服害怕心理,用肩背落垫。
5、斜交叉过杆
产生原因:起跳时摆动腿内扣向异侧肩方向用力摆的动作做得不够,使身体绕纵轴转体不够。
纠正方法:结合摆臂动作多做原地蹬摆起跳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跞触高物转体90゜。短程助跑起跳过杆练习,在垫上画出落垫点,使肩背朝落垫点着垫。
6、杆上动作僵直
产生原因:起跳腾空后,两膝紧张绷直,背弓动作不自然,空中身体感觉能力较差。
纠正方法:加强柔韧性、灵敏和协调性的练习,提高动作和放松能力。在山羊或跳箱上做仰卧背弓、顺势屈小腿举小腿练习,立定背越式跳越橡皮筋练习,体会倒肩、抬臀、挺髋,屈小腿过杆后小腿自然上甩,肩背落垫的动作。还可以中短距离助跑起跳过杆练习。降低横杆高度,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消除心理害怕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