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肌肉群包括那些?

肩袖肌肉群包括那些?,第1张

肩袖肌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等4块肌肉的肌腱。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 ,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其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病因病机

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如为青年人,绝大多数伴有严重外伤史。由于肩袖受肩峰保护,直接暴力很少造成肩袖破裂。间接暴力多因肩袖随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变后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骤然内收而破裂,尤因冈上肌肌力薄弱,而承受牵拉力最大,故易破裂,约占50%

肩袖损伤依破裂程度可分为部分破裂和完全破裂两类。若处理不当,部分破裂可发展为完全破裂。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如为青年人必有严重外伤史,当肩袖破裂时,患者常自觉有撕裂声响,局部肿胀,皮下出血,伤后局部疼痛限于肩顶,并向三角肌止点放散,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患者不能主动外展肩关节。

(二)检查

1压痛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根据压痛部位的大小,可以确定肩袖破裂范围的大小。局部压痛点用1%普鲁卡因封闭,待疼痛消失以后患者可以主动外展肩关节,表明肩袖未破裂或仅为部分破裂,若封闭后仍不能主动外展,则表明严重破裂或完全破裂。

2弹响肩袖裂口经过肩峰下时则弹响,尤其完全破裂者更为明显。

3疼痛弧部分破裂者肩关节外展60°~120°范围内出现疼痛。

4裂隙完全破裂者,可以摸到破裂的裂隙。

5肌肉萎缩早期因有丰满的三角肌遮盖不明显,日久同现冈上肌、冈下肌失用性萎缩,尤以冈下肌明显。三角肌有时不但不萎缩反而肥大。

6关节活动异常肩袖破裂较大时患臂不能外展,而由耸肩活动代替。由于肩袖破损,三角肌的收缩,肱骨沿其垂直轴向上,迫使肩胛骨在胸壁上滑动并旋转,出现肩关节活动异常,同时抗阻力外展力量减弱。

7上臂下垂试验行局部麻醉后,将患侧上臂被动外展至90°,如不加以支持,患肢仍能保持这一位置,表示肩袖无严重损伤,如不能维持被动外展位置则表明肩袖严重破裂或完全破裂。

(三)X线检查

可关节内充气亦可碘油造影,如发现肩关节腔与三角肌下滑囊阴影相互贯通,表示肩袖完全破裂。

(四)鉴别诊断

1肩部骨折脱位。

2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断裂部多位于肱骨结节间沟处。急性外伤破裂时剧痛,肘部屈曲无力。慢性破裂者,屈肘力量逐渐减弱。抗阻力屈肘试验无力感或疼痛加重。

3牵拉肩。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急性期忌用手法治疗,在功能恢复期可在肩关节周围使用穴位点按、拿捏、弹拨、摇肩、牵抖等手法,并配合肩外展及上举被动运动,争取及早恢复肩关节功能。

(二)固定疗法

不完全破裂者大多不需要手术治疗,多采用在局部封闭下将肩部外展、前屈、外旋,用“人”字形石膏或外展夹板支架固定3~4周,以使肩袖破裂部分接近而获得愈合。

(三)药物治疗

1内服药初期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可用云南白药、跌打丸,后期舒筋、活络、止痛,口服舒筋丸。

2外用药外用消瘀止痛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接骨续筋膏等。

(四)功能锻炼

在疼痛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可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时以被动活动为主,3个月内应避免做提举重物等动作。

(五)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疗法局部疼痛较剧烈的患者,可在肩峰下间隙行局部封闭。

2手术疗法肩袖部分破裂经4~6周非手术治疗,仍不能恢复肩关节有力、无痛、主动的外展活动及完全破裂和陈旧性破裂的患者,应行手术修补。

参考资料:

—肩袖

背部以两大肌肉为主:背阔肌、斜方肌

肌肉解剖:

在手臂冠状面上进行运动时,背阔肌外沿的伸展程度是很大的,肩关节矢状面上斜向上方生长。

肩胛骨控制到位,肩胛骨的灵活程度决定了背阔肌的受刺激程度。

斜方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对背部厚度、立体感来说非常关键。

1、上斜方肌训练

手臂先动(直接驱动力),肩胛骨联动,更刺激背阔肌+大圆肌

肩胛骨先动(直接驱动力),更刺激斜方肌中束

斜方肌、三角肌后束、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的分界线决定背部的立体感和细节感。

大圆肌起始位置:肩胛骨至大臂前侧

背阔肌:手臂是第一驱动力,肩胛骨联动,伴随着较大行程的肩胛骨动作

大圆肌:肩胛骨相对稳定情况下,大圆肌参与度稍高

斜方肌(中下部为主,对厚度影响较大):肩胛骨是第一驱动力,手臂联动

1、双臂划船动作,肩胛骨驱动,伴随着肩关节后伸

2、通过肩关节运动特性,颈后高位下拉(宽距、宽距对握),刺激斜方肌

大圆肌发力更多:伴随较大幅度的挺胸动作,向后下拉的时候肘关节尽量打向身体后侧

背阔肌发力更多:身体尽量保持地面垂直,手臂向身体两侧(冠状面)下拉的过程。肘关节向后打的角度越大,背阔肌参与度越低

1、高位下拉:

身体近似与地面垂直,稍向后仰:侧重于背阔肌(下背部)

向上离心过程中,肩胛骨随阻力向上

手肘意识

上身后仰角度:

2、单臂哑铃划船:

肱骨后移+肩胛骨的下降(小范围),用肘关节划最大半径的圆,同时肩胛骨后缩完成顶峰收缩,下放手臂的同时肩胛骨系统同时松开,使背阔肌产生张力。

健体:重视腰间比,背阔肌上段训练为主,力多集中在斜方肌、大圆肌。握距较正常握距宽。

划船时三角肌后束感觉明显,背阔肌没感觉?

答:肩胛骨向前扣的问题,肩胛骨没有办法后缩和下降。杠铃向上拉的位置轨迹有问题。握距问题,可能过窄。

如何找到肩胛骨感受?

高位下拉拉至胸部,离心过程中,手臂先向上伸,再慢放肩胛骨,感受肩胛骨的舒展。

训练优先级:宽度(冠状面动作)>厚度(矢状面动作)

即多做引体向上,高位下拉动作。

针对背部形态来说,多训练上背部。

下拉和划船配合的好处是使整个背部快速充血。

直臂下压时较宽握距,下拉做偏向于大圆肌和背阔肌更多的,偏重于大圆肌

较窄握距,下拉做偏向于背阔肌中下部

重量比较大的正式组

8次动作中保证6次非常标准的动作,能清晰感受到目标肌肉发力的。7,8次可以稍有代偿。

硬拉练背尽量不要放训练开始几个动作。

4次背训练为一个小循环,组间间歇时间最长不要超过2分钟:

肩袖的肌肉,只需记住SITS:Supraspinatus(冈上肌),Infraspinatus(冈下肌),Teresminor(小圆肌),Subscapularis(肩胛下肌)。这些肌肉都起于肩胛骨的不同区域,嵌入肱骨头,它们汇聚于盂肱关节囊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包围关节的肌腱袖。  它们都起着使肱骨头在关节窝内保持稳定的重要作用。除了稳定性之外,每一块肌肉又对肱骨动作起着不同的作用:  1.冈上肌起于肩胛骨上缘,嵌入肱骨头。它会帮助三角肌使肱骨外展(手臂向侧面抬高的动作,比如侧平举)——尽管即使没有三角肌参与,它也能使肱骨外展。在肱骨外展动作的前15度,它的作用更大。  冈上肌对于在投掷、网球发球、肩上推举、侧平举、在做直腿硬拉时把身边经过的紧身衣美女指给伙伴们看等过顶动作中预防肱骨半脱出起到重要作用。它是最经常受伤的一块肩袖肌肉。  2.冈下肌在肩胛骨后部和肱骨头上有好几个附着点。这块肌肉负责多个肱骨动作,其中包括外旋(转动手臂,使肱二头肌远离身体的动作,比如网球反手击球),水平外展(比如反飞鸟),伸展(比如反手引体向上)。  3.小圆肌起于冈下肌在肩胛骨后部所在处的稍偏下方,嵌入肱骨头。这块肌肉负责多个肱骨动作,其中包括外旋,水平外展,伸展。和冈下肌一样,它也负责保持盂肱关节后方的稳定性。  4.肩胛下肌是唯一起于肩胛骨前部的肩袖肌肉,因此它隐藏在胸腔后方,被几块更大的肌肉遮住了。由于它嵌入肱骨头,它负责使肱骨内旋,内收(使手臂向着身体移动的动作,比如钢索夹胸),伸展,保持稳定(尤其是在关节窝前方和下方)。  由于大多数训练计划中都包括大量的内旋肌(胸肌、背阔肌、三角肌前束、大圆肌)训练,肩胛下肌也会得到相当的刺激。由于大多数的健身房老鼠酷爱卧推,专门的肩胛下肌训练通常是没有必要的,除非某人出现了肩胛下肌力量不足的现象。

1、肩袖肌群:肩胛下肌,冈肌(上下肌),大、小圆肌——使肱骨稳定于肩胛盂上

2、肩胸关节:不是解剖意义上的关节,临床上一般由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胸胛关节组成,他并是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关节,而是相连骨头关节构成,可以支配上肢和肩关节活动,肩关节的运动也会导致这些肌肉有一定的活动度。主要影响肌肉:胸小肌,前锯肌,胸大肌,三角肌前、后束;背肌——后据肌(上下),肩胛提肌,前锯肌,菱形肌(大小),背阔肌,斜方肌

三角肌(前中后束)肱二头短肌、肱二头长肌、肱三头肌(外侧头、长肌)——主要与手臂肘关节相关

肩胛下肌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肩关节内收、旋内(肩胛下神经C5-6)

冈上肌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

作用:肩关节外展(肩胛上神经C5-6)

冈下肌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肩胛上神经C5-6)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腋神经C5-7)

大圆肌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旋内(肩胛下肌C5-6)

三角肌前束和后束

起点:前束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后束起于肩胛冈外侧缘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前屈和旋内(前束),肩关节后伸和旋外(后束)

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主要作用:内收内旋及屈肩关节

胸小肌

起点:第3-5 肋骨或2-5肋(肋骨变异)

止点:肩胛骨喙突

作用: 拉肩胛骨向上向前向下 、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帮助吸气(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起点:第1-8或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胸长神经5-7)

上后据肌

起点:C6-7棘突和T1-2棘突

止点:第2-5肋骨角的外方

作用:提肋骨(肋间神经T1-4)

后下据肌

起点:C11-12和L1-2棘突

止点:第9-12肋骨角的外方

作用:降肋(肋间神经T9-12)

大菱形肌

起点:T1-4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下部

作用: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小菱形肌

起点:第C6-7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上部

作用: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肩胛提肌

起点:C1-4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角

作用:上提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背阔肌

起点:T7-12棘突,L1-5棘突、髂嵴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及内旋(胸背神经C-8)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作用:拉兼顾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副神经)

相关骨性标志:锁骨,肱骨(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大结节嵴、肱骨粗隆,肩胛骨(内侧缘,外侧缘、上部、下部),冈上窝,喙突、颈椎C棘突,颈椎C横突,胸椎T棘突,腰椎L棘突,髂嵴

总结:主要功能——

1肩关节前屈、后伸、前旋、后旋、内收、外展等关节运动。

2是决定人体肩部活动如:手臂上举、“勾肩搭背”等日常生活举动的关键肌肉群

当这些肌肉局部紧张或过度拉伸,将会出现:

1、体态问题:圆肩、溜肩、含肩、高低肩、虎背熊腰、含胸驼背、头前引、富贵包、拜拜肉

2、疼痛健康问题:肩周炎、肩胛内侧疼痛、落枕、手臂发麻

3、对生活影响:关节稳定性降低,当收到外力突然撞击或抽拉时,容易导致肱骨错位或脱位、胸肌拉伤

肋间肌和膈肌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身体躯干章节再展开。

引用3Dbody,文章为自我学习资料笔记整理,错误难免,仅供参考

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位于胸廓的后面,与锁骨共同组成肩胛带。 有三缘(上缘、外侧缘、内侧缘) 三角(上角、下角、外侧角)和二面(前面、后面)。肩胛骨前面微凹,在凸出的后肋骨处滑动

在静止位置时,肩胛骨介于第2~7肋之间。肩胛冈大约平对第3、4胸椎。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

肩胛带是用来描述肩胛骨和锁骨的活动。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使肩胛带产生运动。肩胛带的运动有上提、下降、前伸、后缩、上旋和下旋六种运动类型。 有五块肌肉附着于肩胛骨和锁骨,并提供肩胛带的运动。

上提/下降和前伸/后缩是线性运动。

上旋和下旋是角运动。

除上述以外,还有一种肩胛骨的运动是肩胛骨倾斜。这种运动通常发生在肩关节过度伸展上。

肩胛骨的运动主要有五块肌肉完成。它们是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前锯肌和胸小肌。

斜方肌

斜方肌是一块较大的表层肌肉,左右两侧看起来是菱形状的肌肉。根据功能,又被分为三部分: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这样分化的原因是,它们分别在三个不同的拉伸方向(上、内、下)时肌肉运动。

1) 上斜方肌

起点:起于枕骨和颈椎棘突的项韧带

止点:止于锁骨外1/3和肩峰

主要活动:肩胛骨的上提和上旋

神经:脊附属神经(脑神经Ⅺ),C3和C4的感觉部分

2) 中斜方肌

起点:起于C7-T3

止点:止于肩胛冈

主要活动:肩胛骨的后缩

神经:脊附属神经(脑神经Ⅺ),C3和C4的感觉部分

3) 下斜方肌

起点:起于棘突的中段和胸椎下段

止点:止于肩胛冈底部

主要活动:肩胛骨的下降和上旋

神经:脊附属神经(脑神经Ⅺ),C3和C4的感觉部分

斜方肌的三个部分中,中斜方肌是主要动力来源,而上斜方肌和下斜方肌只起到辅助作用。上斜方肌和下斜方肌在上提和下降互相拮抗,而在上旋运动时是主动肌。在上旋的过程中,这些肌肉的共同作用,使肩胛骨形成一个方向盘。

例如,上图是右边的肩胛骨。在方向盘的底部扎一根带子来表示肩胛骨的下角。将你的右手放在2点钟的位置表示上斜方肌。而将你的左手放在10点钟的位置来表示下斜方肌。将方向盘向左转,可以看到带子向右上方移动。此例中,上斜方肌(右手)向内、上移动,下斜方肌(左手)向内、下移动。合力使得下角向外、上移动(上旋)。

2肩胛提肌

起点:起于第1-4颈椎横突

止点:止于肩胛骨上角

主要活动:肩胛骨的上提和下旋

神经:第3和第4颈神经和肩胛背神经(C5)

3菱形肌

起点:起于C7-T5

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主要活动:肩胛骨的后缩、上提和下旋

神经:肩胛背神经(C5)

4前锯肌

起点:起于前8条肋骨的外侧面

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前面

主要活动:肩胛骨的前伸和上旋

神经:胸长神经(C5,C6,C7)

5胸小肌

起点:起于第3-5肋骨前面

止点:止于肩胛骨喙突

主要活动:肩胛骨的下降、后缩、下旋和倾斜

神经:胸内侧神经(C8,T1)

1、 后缩:上斜方肌、菱形肌

2、 前伸:前锯肌、胸小肌

3、 上提: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4、 下降:下斜方肌、胸小肌

5、 上旋: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和前锯肌(下部纤维)

6、 下旋: 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

7、 肩胛骨倾斜:胸小肌

后锯肌

上后锯肌起点:颈67胸12棘突项韧带下部,止点2~5肋骨角外侧

下后锯肌起点:胸椎1112棘突腰椎12棘突,止点9~12肋骨角外侧

功能:上后钜肌提肋吸气,下后钜肌降肋呼气

上后锯肌:维持胸肋之间稳定,下后锯肌:维持腰肋之间稳定

呼吸影响肋骨,肋骨影响脊柱 。

上后锯肌过紧,导致平背。过松,会引发驼背,都会影响心肺空间。

上下后锯肌是辅助呼吸的肌肉,一般不会有问题,只有呼吸模式错误时,膈肌功能受限时,才会代偿性劳损。

肩胛提肌

起点:颈椎1~4横突

止点:肩胛骨上角上缘内侧

功能:

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下回旋。

两侧同时收缩,耸肩。

远固定:头颈同侧侧屈,同侧回旋

两侧同时收缩,使头颈伸直(仰头)

凡是起至颈椎横突的肌肉对颈椎影响非常大

肩胛提肌长在颈椎及肩胛骨上,根基是不稳定的,当力量不足时易损伤钙化。

肩胛提肌肌肉紧张时,耸肩,脖子变短,导致颈椎病。(还有斜方肌上束紧张,也会耸肩)

当肩胛骨稳定时,会稳定颈椎。

耳洞耳垂下面是寰椎横突,按下较酸流口水(按时向先向后拔开,胸锁乳突肌前面后面都可以按到横突)。

肩胛骨上回旋,头部对侧回旋,低头,肩胛提肌被拉长。

肩胛骨下回旋,头部同侧回旋,仰头,肩胛提肌被缩短。

补充

1、锻炼中,大臂外旋会让肩胛骨肩关节(更对位)稳定,胸廓颈椎的稳定,大臂内旋会更强烈的伸展背阔肌。

2、肩胛提肌与锻炼的关系

肩胛提肌是深层肌肉,有稳定的功能。力量不用强化,但需要练习稳定,平衡类、支撑类、头旋转侧屈的动作都会训练到肩胛提肌的稳定性。如侧板撑,侧肘板。自我拮抗的肌肉,如头侧屈时,右侧拉长,左侧就会收缩。手臂上举沉肩低头,两侧同时拉长。单侧手臂上举、沉肩、低头、对侧旋头,肩胛提肌拉到最长

(评估时,会用到手臂向上举,颈部肌肉在拉长位时疼痛加深,即判断为肩胛提肌的损伤)

3、肩胛提肌对于骨骼及体态的影响

让肩胛骨上提,让脖子变短。单侧紧张会使头歪头同侧旋

单边肌肉紧张,造成斜颈(颈椎倾斜)或小关节紊乱,高低肩。

因肌肉跨全部颈椎,颈椎问题都有可能是肩胛提肌造成。

4、肩胛提肌对脏器的影响

影响肺脏。紧张时耸肩肩内扣,造成上部位呼吸的错误模式

对情绪的影响:是情绪肌。生气愤怒时会紧张

5、肩胛提肌疼痛原理:因为受损肌肉拉长时会产生疼痛,缩短时疼痛减轻。大多数人会颈后肌肉因长期拉长而疼痛。

6、睡觉时手臂上举舒适,手臂下落会不舒服,一般是斜方肌上束和斜角肌有问题,举手时斜角肌斜方肌上束被缩短,肩胛提肌被拉长。

7、肩屈不能达到180度,原因有胸大胸小肌背阔肌肩袖肌群的紧张

8、睡觉时双肩不能下沉,与情绪和呼吸有关,斜方肌上束斜角肌肩胛提肌紧张会导致肩胛骨不能下沉

9、肩颈问题与肩胛骨位置颈椎稳定度有关。

10、两侧肩胛提肌张力会决定高低肩和歪头

11、练习扭转时,腹内外斜方肌前锯肌紧张会影响扭转角度

12、翼状肩胛需松解胸大胸小肌、强化前锯肌力量

13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盘突出,练习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颈曲变直避免过度低头的动作,椎间盘突出避免扭转加前屈,不能深入扭转前屈和深入后弯。

冈上肌可以使肩关节外展;冈下肌可以使肩关节外旋;小圆肌和大圆肌可以使肩关节内收及内旋;肩胛肌,可使颈部屈曲;大小菱形肌,它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并向上活动。在肩后部最浅层还有斜方肌,它构成颈后部轮廓,起于颈椎及颅骨后、胸椎向外止于锁骨及肩胛骨,它可以运动肩胛骨。

锻炼肩胛骨及周边的肌肉应该做抗弹力带肩关节外展训练,肩胛骨后缩训练。背部肌肉较弱,而且肩胛骨周边的肌肉配合紊乱。上交叉综合征的可能性比较大。拉伸紧张的肌肉,锻炼薄弱的肌肉就会缓解。

肩关节水平外展是由肱骨和肩胛骨一起配合完成的动作,但是很多人在运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肩胛骨活动受限或定死,只是肱骨在运动,这就导致了我们的背肌不能完全参与其中,也就出现了练背练的手酸的窘境。

同时,肩胛骨没有后收,用手拉起会导致肩胛上提,过多的肱骨伸展。这会让肱骨偏离旋转轴。相对关节囊往前跑,肩部前侧剪切力过大!盂肱关节不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299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2
下一篇2023-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