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长沙市中考试题化学

2009年长沙市中考试题化学,第1张

首先,西瓜注水已被各大媒体证实为谣言(下附相关报道),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也专门做过实验来论证。

至于西瓜生长过程中,瓜农施用相关药剂使其变得更甜,确有其事,而且也并未被证实对人体有何毒害。

西瓜增甜8法

    一、糖精豆增甜法:将500克糖精溶于一大锅水中,煮沸后加入大豆5-10千克,继续加热煮至水干,使糖精充分渗透到膨胀的黄豆体内,制成糖精豆,再与5千克硫酸钾,5千克二铵、15千克草木灰充分搅拌后,在西瓜膨大期开沟施入,可提高含糖量20%左右,效果极为明显。

    二、多施含钾农家肥增甜。西瓜属典型的喜钾作物,在整个生长期中所含的天然钾能促进瓜秧生长健壮,加快糖度积累,提早成熟。在整地施肥时,应选用一些含钾量较高的农家肥,如鸡粪、羊粪等,少用含氮多的大粪等,这样种出的西瓜个头整齐,风味好,甜度高。

    三、施用活性生物钾增甜。活性生物钾是一种高科技生物肥料,含数亿高效活性微生物硅酸盐菌,它可以分解转化土壤中的含钾矿物质,变无效钾为有效钾、不断释放出可以利用的钾元素,供植物吸收,它可促进西瓜的生长发育,使叶色浓绿,果形端正,个大而整齐,糖分转运快,可使甜度增加1-1.5度。

    四、喷施保尔有机肥和西瓜王增甜。在西瓜生产中,每亩用油田(大庆)保尔西甜瓜专用有机肥2袋加入西瓜三代王1瓶,兑水30千克(壶)叶面喷雾,苗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可有效提高糖份积累,改善品质和商品性,含糖量提高1-1.5度。

    五、植物油增甜法:在西瓜座稳后,用带尖木棍距瓜根20cm处扎眼,深10cm,取植物油或油渣(花生油、豆油、芝麻油等)5克施入,然后用土封严,也可提高含糖量0.5-1度,此法可结合追肥一起进行。

    六、喷施稀土溶液增甜。喷施稀土可使叶片增大、叶色变深、果实膨大快、瓜形端正、耐贮性好、增产18.4%,含糖量增加15%,一般选晴天下午喷施,共喷3-4次。

    七、激素处理增甜法。在花期和幼果期,用毛笔蘸千分之0.1赤霉素溶液涂抹花柄或果柄一周,不仅可提高坐果率,减少化瓜,促进果实膨大,还可以增加甜度1度以上。

    八、喷施自制增甜液增甜。在100公斤水中加硼砂(四硼酸钠)150克,蔗糖1000克或糖精100克、氯化钙50克,充分溶化,在西瓜膨大期选晴天下午喷施,每100公斤增甜液可喷3亩西瓜,可增甜度20%。

-

你买回家的是不是“注水西瓜”?

提醒:尽可能不要去流动摊贩买    支招:切一个三角口比较管用

记者 何志华 实习生 袁艳芳

   

    本报6月21日讯 买回家的西瓜一碰到水就嘣开了,仔细一看,西瓜中间两侧发现两个小孔,裂开的西瓜还流出了水,长沙吴先生怀疑自己买到了“注水西瓜”。

    惊讶:西瓜触水就“嘣”开

    吴先生介绍,20日下班回家,路过伍家岭建湘新村的一家水果店时,花12元钱买了一个西瓜。“刚一放到水龙头下,西瓜‘哗’地一声就嘣开了。”

    吴先生抱起西瓜仔细查看,发现西瓜像是红过了头,用手从裂开的西瓜口撕下一小块尝尝,味道很淡。“熟透了应该很甜的吧。”再仔细查看,结果发现瓜皮中间两侧有两个小孔,孔的周边还渗着水。

    老板:不承认西瓜有问题

    “当时我买的时候没注意看,加上天快黑了,所以老板用塑料袋装起来后我就提回家了。”吴先生上网查询发现,如果吃了注水的西瓜会拉肚子,因为注进去的水可能会带有很多的细菌,特别是肠胃不好的人。

    当晚7时30分许,吴先生提着西瓜来到了水果店,但是老板死活不承认有问题,反称是吴先生自己回家用什么东西刺坏了西瓜。

    商贩:西瓜注水不太可能

    记者随后走访了一些农贸市场和超市,“注水西瓜不甜,口感差,也不耐放,一两天就会烂掉,天气热则更快,闻起来还有馊味,所以瓜农或商贩不会轻易冒险,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水果商贩纷纷表示,不排除个别的流动商贩会做这种事,“他们只求做一次生意,随卖随走,不怕找麻烦。但开店来的多是熟客,如果注水,就等于赶走自己的顾客。”

    调查

    市民:“曾有流动商贩卖过”

    有人卖注水西瓜?接受采访的大多数市民表示不知情,但也有人向记者透露,曾遇到过流动商贩卖注水西瓜,“那是降价卖,有人贪便宜就买了,结果一打开西瓜发现里面全烂了,瓜蒂处有扎针的小孔。”

    市民普遍表示,不会在小摊贩那里买西瓜,还是水果店和超市比较靠谱。

    记者在网上搜索得知,确实有人给西瓜注水以达到增重目的,或注射糖水增甜,但这种现象比较少见。

    工商:现场协商退瓜钱

    21日上午10时,开福区工商分局伍新工商所工作人员来到了吴先生购买西瓜的水果店,仔细查看了该店正在销售的西瓜后,未发现注水的情况。

    工商执法人员认为,吴先生购买的西瓜中间两侧刚好都有个孔,而且对称,极有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所致,同时,西瓜本来水分多,所以挤压破损的地方会渗水。在工商执法人员的协商下,店主极不情愿地退还了吴先生12元瓜钱。■记者 何志华 实习生 袁艳芳

小知识

    如何选购西瓜

    首先,注水以后的瓜皮很容易变软,所以购买西瓜时,要仔细观察瓜皮是否有被针扎过的痕迹;

    其次,查看瓜皮是否变软,并用手轻拍西瓜,好瓜声音清脆,注水瓜声音沉闷;

    再次,西瓜的含水量是一定的,如果偏重则可能是注水瓜。

    专家建议,消费者可买半个西瓜或现场将瓜切开一个三角口,这种方式虽然传统,但对于避免注水西瓜还是非常有效的。

新闻链接

    “受苦”的西瓜

    关键词:膨大剂

    5月7日,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瓜农刘明锁及该村其他瓜农种植的大棚西瓜因施用“西瓜膨大增甜剂”后,发生大面积爆裂。事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检验报告证实,丹阳西瓜的爆炸并非是使用膨大剂造成的,“膨大剂”只是正常肥料,但今年西瓜销售还是出现连锁反应,各地西瓜普遍滞销。

    关键词:贱价伤农

    受南方持续降雨和西瓜集中上市等因素影响,广西南宁西瓜的收购价不断下跌,目前收购价仅每公斤02至06元,“这样的西瓜要卖到07元/公斤才不亏本,但是这几天连04元都没有人买,”瓜农诉苦说。因交通受阻无法北运,低价西瓜大多滞销,瓜农损失惨重。

--

一则微博引发热议:打针西瓜真的存在吗?

“注水西瓜”?不实际!

□本报记者 郭媛 文/摄

  日前,微博上一则关于打针西瓜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围观,微博上称:“黑心商贩把针头对准了尚未到成熟期的西瓜,注射了禁用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但没有一点西瓜味。所用添加剂有着破坏肝脏、肾脏的功能和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等毒性!”发帖人还附带了两张西瓜的,并指出第一张图中的**的条带是注射留下的痕迹,第二张图中的瓜瓤上圆孔就是注射位置。这则微博让不少网友“闻瓜色变”,随后这条微博被网友指出是谣言并被删除。

  尽管微博删除,但这则新闻在市民心里还是,对西瓜的安全问题产生质疑。西瓜本是夏季备受青睐的水果,而消息曝出后对西瓜销售有没有影响?市场上的西瓜究竟能不能吃?有没有注水西瓜存在?记者据此进行了一番走访。

  网络:实验辟谣 市民难辨

  市场:摊贩瓜农均否定行家:西瓜打针不实际

  其实,早在2006年,就曾有“打针西瓜”谣言,造成西瓜滞销。当时,相关专家专门做了西瓜“注药”实验,给西瓜打针一个半小时后,针孔开始发黑并断断续续冒出红水,切开西瓜,发现打针的部位和药水注射的地方已经变质,而打进去的药水没有扩散。18小时后,针孔不停流出橙色液体,流量越来越大。32小时后,从针孔汩汩冒出橙色液体,并带着白色泡沫,切开西瓜,注水部位已经糜烂,而未被注射的部分完好。

  针对近期网络上又传出的“注水西瓜”消息,不少求实者甚至自己实验,找出破绽来辟谣。一网友亲自做实验,发现注射针头很难插进西瓜皮,甚至会引起西瓜裂开。名为“单眼皮尛小艾”的博主发表言论并附图:“实验证明:“打针西瓜”只是传说打针西瓜的瓜瓤颜色特别鲜艳,红得不自然、不均匀,尝起来甜味分布不均匀。且注射后的西瓜更容易腐败变质。专家表示:“通过实验结果来看,打针西瓜并不可行,效果也不好。应该是小概率事件。如果确有此事,卫生监管部门要严格整治”。

  然而,仍有不少网友对此怀疑,有人买了西瓜觉得异样都拍照上图求证自己是否买了“打针西瓜”。

  市场:摊贩瓜农均否定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个农贸市场和水果摊贩,就西瓜质量问题和档主交流。在龙北市场附近,记者看到好几摊专门卖西瓜的摊档。一档主告诉记者,他不是瓜农,这些西瓜都是从水果市场批发来的,质量问题他也不懂,但就目前西瓜切开状况和销售来看是没有问题的。针对“注水西瓜”问题,档主告诉记者,近期不少顾客买西瓜确实多了些疑虑,但自己卖的西瓜都可以切开来任市民挑选,所以市民购买也比较放心。记者看到已经切开的西瓜上有“注水西瓜”上看到的**条带,但西瓜皮上没有看到针孔,档主笑着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并不是注射或者不正当手法造成的,因为夏季雨水多,一些西瓜浸到水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西瓜口感一般,水分也比较多,但绝对是正常的瓜,但“这种瓜就卖不到好价钱了。”

  随后记者来到附近一家水果摊档,西瓜在众多水果中也十分抢眼,记者表示怀疑西瓜质量,问老板能否切开,老板摇头表示不行,西瓜必须整个买,同时也表示“这些西瓜都很漂亮,肯定不会不好吃。”在金涛庄附近一家较大的西瓜摊档,老板娘告诉记者,因为天时地利关系,种出来的西瓜肯定有好有坏,但不可能去动手脚,“西瓜并不难种,而且市民也不傻,西瓜都要切开来看甚至挖下来尝尝,有没有针孔、有没有颜色不一、好不好吃很明显就可以看到。再说,西瓜皮硬,但是肉很容易烂,如果真有什么注水,会很快就变质腐烂,又有针孔,肯定卖不出去。”

  行家:西瓜打针不实际

  有行家认为, “打针西瓜”无论从成本上还是保存上都不具有操作性,但在生长环节使用催熟剂等激素的西瓜确实存在,如市场上一些瓜切开后瓤红籽白,这些西瓜多是催熟瓜,口感一般,甜味不够。如果是按自然规律生长的西瓜成熟之后,切开来,西瓜籽是黑褐色的。买瓜时候可以听声音,耳朵离西瓜近点,用手掌轻拍西瓜或者用一个手指弹西瓜,如果是熟瓜会发出“嘭嘭”的声音,比较饱满,如果声音生硬则可能是生瓜;西瓜皮上纹路清晰、皮滑的瓜也会比纹路不清、瓜皮粗糙的好。另外专家提醒,不懂挑瓜在购买西瓜时候除了观察外观颜色,最好还应让瓜贩切开,看果肉购买也比较实在。

珍珠鸡的养殖

一、珍珠鸡养殖概况与前景

珍珠鸡又名珠鸡、珍珠鸟、几内亚鸟,属鸡形目,珍珠科,原产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它原为野生禽类,羽毛有无数细小白色斑点,恰似全身披满白珍珠,形状有点像雌孔雀,头很小。喙强而尖,嘴喙前端淡**,后部红色,在喙的下方左右各有一个红色肉髯。眼部四周无毛,有一圈白色斑纹直延至颈部。颈细长,披有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尾部羽毛较长并垂下。由于羽毛美丽,体态优雅,一直被世界各地动物园作为珍稀的观赏鸟饲养。这种鸡经现代驯化饲养,逐渐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肉用家禽新品种。

在欧美,饲养珍珠鸡的国家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其中以法国发展最先最快,到1985年,法国全国持有珠鸡量达到5000万只;在意大利的禽肉生产中,珍珠鸡肉占30%左右,但仍然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国外消费者对肉用家鸡的肉味清淡日渐不满意,国际市场上有寻求野味品代替的倾向,使得珍珠鸡饲养业开始向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发展。

在亚洲国家中,以日本发展最先,现饲养量达到200万只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尼泊尔、泰国也开始饲养,但发展不快,未能形成商品化大生产。

我国最早于1956年从苏联引进珍珠鸡并饲养成功,但30来年一直作为观赏鸟饲养。大规模的人工驯化饲养从1984年开始,目前北方一些省市已建立起较大规模的养殖场。

二、珍珠鸡的生产特点

珍珠鸡作为肉用家禽,具有四大特点:

1食味鲜美

据有关专家测定,珍珠鸡的总氨基酸的含量达26%,比普通肉鸡高5%,其中赖氨酸、谷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等16种人体所需氨基酸,每千克肉中含量分别为22,436,189,072毫克,肉味鲜甜,具有特殊的滋补功能。

2耐粗饲。

以树叶、青菜、米糠、杂粮和配合饲料按一定比例饲喂即可,无特殊要求。

3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在12~40℃条件下均可正常生活,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能力。

4生长快

4个月左右体重可达175~2千克(个别可达25千克),一般饲养12周即可作商品出售。

三、珍珠鸡的品种

1嘉乐珠鸡

属盔顶珠鸡种,由法国嘉乐公司珍珠鸡场选育而成,故名之。该品种是目前国际上用高度集约选种方法最先育成的珍珠鸡种。86天平均体重可达148千克,肉料比为1∶27~32。

2盔顶珠鸡

这是常见的一种,因其青紫色的羽毛上有规律地密缀着珍珠般的白点,头顶上有2~25厘米高的角质化突起,形如古代勇士头戴的钢盔顶尖而得名。刚出壳的幼雏,像年幼的鹌鹑,羽毛棕褐色,背上有3条纵向深色条纹,腹部羽毛较浅,喙和脚为红色。成年鸡肤色似乌骨鸡(竹丝鸡),养至6~8周龄时,棕褐色羽毛渐被"珍珠"花纹所替代。8周龄时,头上开始长出肉髯和头饰。一般成年公鸡体重175~2千克。母鸡135~15千克。

3白珠鸡

全身羽毛纯白色,皮肤颜色较盔顶珠鸡浅。

4浅灰珠鸡

由盔顶珠鸡与白珠鸡杂交而育成。其胸部翼羽呈白色,其他羽毛呈盔顶珠鸡样或浅灰色。

5珍贵珠鸡

又名秃顶珠鸡,头顶上无角质化突起物。,形如兀鹰。

四、饲养场基本设置要求

1场地的选择

(1)位置:珍珠鸡饲养场的位置要适当,最好选在远离排出有毒气体的工厂(如化工厂、水泥厂、钢铁厂等)、在销售市场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但也不要过于靠近闹市或居民点,以免惊扰和染病。鸡场的地势要高燥,通风良好,有利于排水,鸡舍应座北朝南。山区最好选择在稍有缓坡的向阳山地上,这样既迎向夏季的主导风向,又能防止冬季强风的侵袭,为鸡舍提高良好的外界环境条件。珍珠鸡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喜温暖干燥的环境,饲养环境过冷过于潮湿对其生长发育都不利。

(2)土质、水源:珍珠鸡饲养场建在砂质土壤上为好。因为砂壤土的土质疏松,透水性和透气性良好,能保证场地干燥。另外,砂壤土排水良好,导热性小,病原菌、寄生虫、蚊蝇等不易孳生繁殖,合乎卫生要求;同时由于土壤松疏,不致使有机物发酵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根据珍珠鸡喜欢沙浴的习性,运动场以沙质土最宜。

珍珠鸡场的水源应当充足、清洁,要求水中不含有病菌和毒物,无臭和异味,水质澄清。

2鸡舍要求

(1)保温隔热性能好,冬暖夏凉。舍内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忽高忽低。

(2)通风排水。根据珍珠鸡喜干忌湿的特性,栏舍要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因此,可用水泥铺成倾斜的地面,栏舍四周应较开敞。

(3)光照充足。这是养好珍珠鸡的关键技术之一。所开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的比例应达到1∶10~12(窗台高度距地面70厘米,不宜太高)这样利于阳光照入,也有利于保温,但比例也不宜太大,否则不易保温。

(4)设置防飞网栏。由于珍珠鸡人工驯化的时间短,在家养情况下仍表现出明显的野生习性,一般月龄后羽毛长齐,具有飞翔能力,活动能力也很强,所以栏舍外的运动场顶上要设置铁丝网、尼龙网或麻绳网,网眼大小以珍珠鸡不能逃出为宜,一般不大于4×4厘米,网栏高约2米。栏内的地面铺粗砂或煤渣,栏内设置若干栖息网。

珍珠鸡舍的建造要求不高,农村家庭中一般空闲房屋进行适当修理和改造,就可用来饲养。

五、珍珠鸡养殖所需主要设备用具

1育雏器

育雏器是雏鸡保温的补充热源,起到"母鸡育雏"的作用。珍珠鸡从出壳到脱温前,饲养的关键是保温,常用的简便方法有以下几种:

(1)木箱、纸箱育雏:如饲养数量少时,可用大木箱套小木箱(纸箱也一样),两个箱子之间用棉絮、木屑等填充,雏鸡放在里面,主要靠自身温度保温,一般情况下,均可达到育雏所需温度。但遇天冷温度不够时,可用热水袋或装一盏电灯加温。也可使用稻草编的草窝等作育雏保温器具。

为了便于管理和观察,可将两只纸箱或木箱连在一起,两箱之间开一个进出口相通,其中一只箱子上面盖上麻袋或棉絮,里面设热源(安电灯或放热水袋),作为温室,另一只箱子作为雏鸡吃食、采光和活动的场所,箱上装上玻璃以便观察,箱壁四周开设通气孔。

(2)电热毯育雏:电热毯育雏适合大规模饲养的专业户采用。电热毯的温度自下而上,温度稳定,安全可靠,使用时先启开升温开关,约半小时左右达到温度要求后,再把开关调至恒温档。电热毯上面最好用保温帐(也可用塑料浴罩),以利造成一个小气候,既便于保温,又节约电能。育雏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20只。

(3)火炉育雏:有条件的农户,可利用空闲房屋作为育雏室。根据育雏室面积的大小和育雏数量决定安装火炉的数量及布局。一般可按一个火炉育500只雏鸡配置火炉。还可在炉子上部装配用镀锌板制成的伞罩,其保温效果更好。雏鸡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此外,育雏室内要注意空气流通,以免造成缺氧。

2饮水器

(1)塔形饮水器。由尖顶的圆桶和底部比圆桶稍大的圆盘构成。圆桶顶部和侧壁不漏气,基部离底盘高25厘米处开有1~2个圆孔。圆桶盛满水后,当盘内水位低于小圆孔时,空气由小圆孔进入桶内,水就会自动流到底盘,当盘内水位高于小圆孔时,空气进不去,水就流不出来。这种饮水器构造简单,洗刷方便,适于平养雏鸡时用。

(2)自制饮水器。可用玻璃罐头瓶或大玻璃瓶子,和一个深盘子自制自动饮水器。制做方法是:将玻璃罐头瓶或啤酒瓶的嘴边,用钳子夹掉约1厘米的缺口,再找一个深约3厘米的盘子,合在一起,固定住就可以用了。

3饲槽

可用铁皮板、木板和塑料等材料制成。饲槽可设置两种规格,3周龄以内用高4厘米、宽7厘米、长80~100厘米的小饲槽;3周龄以后换用高6厘米、宽10厘米,长100厘米左右的饲槽;7~8周龄以后,随鸡龄增加可将饲槽相应地垫高一些,以使饲槽高度与鸡背高度大致接近。如采用平养方式,在饲槽上方加上一根滚木或竹网栅,以防止鸡站在槽里拉屎,污染饲料。饲槽的数量要根据鸡的数量来设置。每只鸡在不同生长期应有的饲槽长度为:2~4周龄4厘米;5~10周龄5~6厘米;11~12周龄7~8厘米。

4栖架

专供珍珠鸡栖息的木架。常用的有立架和平架。立架用2根木棍钉上若干竹竿,斜倚墙壁即可,大小长短可依栏舍面积及饲养量而定。这种栖架制作简单,便于移动和清洗;平架的制作是将栖木制成长凳子形状摆在舍内,以便移动和翻转。无论立架还是平架均要求表面光滑,以免挂伤鸡脚。每根栖木宽5~8厘米,厚4~5厘米,每根间距30厘米以上。栖架距地面60~80厘米。要求最里面的栖木距墙30厘米。一般认为,每只珍珠鸡占有栖木长度应达15~20厘米。珍珠鸡上架栖息,能减轻潮湿地面对鸡只健康的影响,有利骨骼肌肉的发育,避免龙骨弯曲的发生。

5沙池

沙池是供珍珠鸡洗澡,以清除身上污物的地方。经试验证明:经自由"沙浴"的鸡,产蛋率和蛋重与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不"沙浴"的鸡相比,要高出3%~5%。经常沙浴的鸡,皮肤健康,不感染皮肤病和其他疾病,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充分考虑到珍珠鸡喜沙浴这一特性,设置沙池。种鸡用的沙池,可建于活动场内,用砖砌高40厘米的沙池。一般每100只鸡应有沙池面积2~3平方米。每7~10天用筛子清除杂物和粪便,消毒后循环使用,同时不断添加部分新沙。也可在沙中均匀地拌入些草木灰和硫磺粉,这样,可以在沙浴的同时杀灭体表寄生虫。

又快到五一了,一到这个时候又可以去水田里面抓黄鳝了。小时候就常在清明节以后,每天晚上提着一个手电筒,拿着一个专用的夹黄鳝的黄鳝钳,打着赤脚去到水田里抓黄鳝。在当时农田里面的小鱼小虾是真的多。不仅有很多的泥鳅、黄鳝、小鱼,有时候还能抓到一些野生的甲鱼,当然了有很多的蛇也会在晚上的时候出来活动,这个是要小心的。曾经农夫就抓到过一条近一斤的黄鳝,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一条蛇,吓了一大跳。后来仔细看清楚了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条超大号的黄鳝。

这条黄鳝抓回去之后,村里好多人第一眼看到以为我抓到了一条水蛇。村里不少人都表示,如此大的野生黄鳝,真的是第一次见过。把它放在水桶里面,完全是困不住,就像是一条蛇一样,一下子就弹出去了。而且样子也看起来有点恐怖,身上的花纹看起来很有霸气。用手去抓它的时候,还挺有攻击性的,会像甲鱼一样咬人。没有办法,既然水桶里面容不下它,只好把它放在水缸里面。放水以后,它就开始变得老实了,然后还把其他的黄鳝、泥鳅、小鱼都倒进去了。

过了一晚上来看,发现水缸里很多的泥鳅、黄鳝、小鱼是死的死、伤的伤,其中有一条小泥鳅吃得只剩下一小部分的头了。后来悄悄观察了一下,这条超大号的黄鳝,特别具有攻击性的,只要在它面前晃动的东西,就会快速去咬住,就和甲鱼咬东西一样,又快又准,一旦咬住就不放松了,还会发出声音。后来称了一下,足足有九两多。那野生的黄鳝要长多少年才能达到一斤呢?

如果是人工饲养的黄鳝,长到一斤这么大,也并不足为奇。在一些水产市场上,就经常看到有一斤左右的大黄鳝在售卖。近两年野生的黄鳝少了,但是由于其在水产市场还是很受欢迎的,价格也不低。所以农村养殖黄鳝、泥鳅的也增多了。前些年,村里也有人搞黄鳝养殖,向他打听得知,黄鳝的生长速度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比如品种、营养、年龄、 健康 和生态条件等等。而且黄鳝是既能当妈妈又能当爸爸的特殊生物。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的,一般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都是雌性的,当它产卵了以后卵巢就会逐渐转变成为了精巢,也就是说黄鳝当了一次妈妈以后,后面就转变成为了爸爸。在黄鳝是雌性期间生长相对缓慢,而一旦转变成为了雄性以后,生长就更快一些了。

听这个养殖黄鳝的朋友介绍,黄鳝的产卵期是在每年的五六月的时候,其当年长到11月左右就钻入到泥巴里面过冬了,不在吃食了,这一年的黄鳝个体的体重仅3-5克。而第二年、三年的增重也不多,三年的黄鳝体重一般是在60克以内。但是到了第四年的时候,就开始快速生长了,其当年的体重就能达到100-200克,而到了第六年,生长快速的话,可以达到350克左右。不过,经过几年的快速生长,从第六年以后黄鳝的生长就变得相当缓慢了。 一般体重超过500克的野生黄鳝至少要生长12年以上,并且这还是非常少见的。有新闻报道,最大的黄鳝居然有30多斤,实在是吓人。

其实,黄鳝的寿命算是比较长的了,其一般能活6-10年,有少数比较长寿的能活十多年。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黄鳝的血液是有毒的,尤其是年数越久的的黄鳝,更是需要注意。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还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所以一般大黄鳝都会对其进行放血的。但大家也不用操心,黄鳝的血液中的毒素是不耐热,只要彻底煮熟在食用,一般不会发生中毒现象。你见过最大的黄鳝有多重呢?

记得小时候经常去小河沟里面去捉鱼摸黄鳝,那时候的大黄鳝经常见到,大的有两三斤,小的也有四五两,因为小时候不听话去摸黄鳝经常被爸爸打,不过就算挨打也挡不住捉黄鳝的热情,因为小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差,只要嘴馋了就只有野生鱼和黄鳝能够打馋。那时候最长吃的一道菜就是油炸黄鳝,现在想起来都是满嘴的香味。

前几年我们村庄集体通自来水,需要对全村进行水管覆盖,这就需要挖沟埋水管。那天我们刚刚放学,就看到挖沟的旁边聚集了一大片的人,于是我也凑着热闹围观了上去,只看到挖的沟里面有一个特别大的黄鳝,虽然我经常见到黄鳝但是也被这只黄鳝给惊呆了,跟一棵小树桩一样粗。一群人没有一个敢去捉的,害怕这只黄鳝太大会咬人,后来来了一个胆子大的旁门叔叔捉到袋子里放在电子秤上称了一下足足有十多斤重,接着我们村庄上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还是把这个黄鳝放了吧别伤害它了,黄鳝十年长一斤,这只黄鳝起码生长了上百年了,如果吃了它那是暴遣天物,太可惜了”,最后也是在大家的支持下,把那只黄鳝放进了河沟里慢慢游走了。

后来长大以后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也认识到了野生黄鳝因为前期体型比较小,只能吃一些水里或者淤泥里的浮游生物,生长特别的缓慢,一般八到十年才能长到一斤,但是后来黄鳝体型变大了,可以吃一些野生的鱼类以及虾类,生长速度也就相对快了,一般如果正常生长,一斤以后一般三年就能增加一斤,但是这套理论只适用于野生的黄鳝,对于饲养的黄鳝一般一斤左右出栏只需要一年就能达到一斤。

野生的黄鳝虽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是野生黄鳝吃的时候寄生虫比较多,所以在食用野生黄鳝的时候需要充分的烹煮,以免寄生虫杀不死会寄生在人的体内对身体不 健康 。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不少喜欢钓鱼、钓黄鳝的朋友应该已经开始行动了吧。想起来小时候到了夏天,下午一放学就和村里的小伙伴去捉泥鳅黄鳝的日子真的是太悠闲了。

一斤以上的野生黄鳝要生长多长时间?

小时候每年夏天都要捉不少的黄鳝,那时候小河沟、稻田这些地方都会有黄鳝,尤其是稻田当中的黄鳝特别的多。最喜欢的就是晚上捉黄鳝,跟着村里面的大哥哥们一起,拿着桶、铁钩、手电筒就出动了。晚上捉黄鳝要比白天捉的多,这个时候黄鳝都出去觅食了,拿手电筒一照就能够知道有没有黄鳝,有些大胆的孩子还会下手去掏黄鳝,这个胆小的我可不敢,因为总是分不清黄鳝洞和蛇洞,每次看到朋友下手去掏黄鳝总害怕会把蛇掏出来。

那时候黄鳝虽然多,但是也不算太大,一般比较普遍的都是四两左右,体长也就在三十公分左右,像一斤这样的大黄鳝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过能够捉到四五两重的已经够高兴好久了,毕竟黄鳝那么好吃。那么黄鳝能够生长到多大呢?

野生的黄鳝生长的速度非常的慢,小黄鳝一般在每年的五六月的时候孵化,第一年生的小黄鳝体重仅仅在10克左右,生长两年的小黄鳝体重也仅仅有15克左右,到了第三年黄鳝的体重才会重一些,不过也仅仅有100克左右,到了五六年左右的野生黄鳝的体重才会有300克左右,不过还仅仅是一些生长环境非常好的黄鳝才能长到这样。黄鳝在生长到六年以后,生长的速度就会降低很多,几乎上体重很难上涨了。而想要野生的黄鳝体重达到一斤以上,那么最少要生长10年左右。不过大多数黄鳝在还没有生长到一斤的时候就被我们给捉走了。

当然因为目前市场对黄鳝的需要量非常的大,野生黄鳝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不少人工养殖的黄鳝,因为品种以及饲养环境和饲料等原因,生长速度要远高于野生的黄鳝的生长速度,一般人工养殖的黄鳝生长到三年左右的时候就能够达到8两左右的重量,不过想要黄鳝生长到一斤也还是需要一定的饲养年份的,而为了养殖效益一般养殖户很少会将黄鳝饲养到一斤左右再出售的。

问:野生大黄鳝长到一斤要多少年?

一斤重的黄鳝洞穴有多大?曾在稻田水底的泥土上见到锄把粗细的洞穴,刺楸却不敢伸手去抠,就怕里面藏着水蛇,但农村老人讲,水蛇只是在水里活动,其洞穴并非在田泥里,稻田中大直径的洞很可能是有一定年岁的大黄鳝,轻则六七两,重则一两斤。

农村有种土方,据说黄鳝血对面瘫有效,但刺楸也不知真假。黄鳝和泥鳅不同于普通鱼类,身体滑滑的不说,还主要生活在稀泥里,天气转暖的晚上才会钻出来在水底活动。由于黄鳝肉好吃,价格又高,需求量大,因此给农村人提供了一个找快钱的途径。以前好多人靠捉黄鳝而作为家庭日常开销,甚至孩子的书本学费都指望着它。

一、重一斤以上的黄鳝很难见到

正规的捉黄鳝方法有三种:一是像钓鱼那样用诱饵钓,二是晚上用钳子夹,三是用手指从洞穴里抠出来。当然,也有人偷着用不被允许的方法,比如用电瓶烧和往田里下药。

刺楸之前出门捉黄鳝会在腰间吊一个竹篾片编的鱼笆篓,捉到的黄鳝就直接装到里面而不怕滑脱。

由于热天稻田里有水稻,所以不适合抠黄鳝,夜晚带着手电筒或者前方带电筒的帽子,再用竹子做成一个夹子,夹子前面用刀削出波状齿。用电筒一照,黄鳝、泥鳅和小鱼小虾在稻田水中一览无余,运气好的话,一晚上随随便便就能捉十来斤纯野生的黄鳝、泥鳅。然而,黄鳝多以手指粗细居多,有半斤的也不太多,而一斤以上的则凤毛麟角。

水稻和再生稻收割后,刺楸这边的稻田一般会蓄水,稻田里的黄鳝就很少出来活动了,想要捉黄鳝需要用手指顺着它的洞穴伸进去抠。

可根据洞穴的直径判断黄鳝的大小,黄鳝洞穴形成后由于受水压和底泥的缓缓移动变化而变小,所以黄鳝一般会比洞穴要大些,成年人手指粗细洞穴中的黄鳝在七八钱左右,而拇指粗细的则在一两左右,一斤重黄鳝的洞穴就可想而知了。

二、野生黄鳝长得慢

人养殖的黄鳝由于生长环境适宜、食物充足,加上使用饲料和药物,其生长速度快,一斤的黄鳝差不多几个月就长成。然而,野生黄鳝不比人工养殖,其生长速度相当缓慢,会受环境的影响。

与土鸡和猪类似,黄鳝在三四两重以前属于「架子期」,长得快,而之后其生长速度就会减缓。野生黄鳝在生长环境好、农药打得少、食物充足的理想条件下,一般一年可长三四两。黄鳝总体上虽然长得慢,但在某些特殊的生长环境下,四年就可长到一斤,而普通的环境下要想长到一斤,至少也要七八年。

2005年,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裕祥村的一位村民罗某,在帮助别人清理鱼塘时,意外发现了一条“巨型黄鳝”,它的体长在1米左右,体重达到了36斤,这一发现打破了2004年在云南发现的27斤的黄鳝保持的记录,成为了新一届的“中国黄鳝王”。时隔9年后,2013年的5月,在浙江湖州一位村民在湖州水库中捕捞到了一条体长15米,体重36斤的大黄鳝,成为了真正的“中国鳝王”。通常,一条黄鳝体重达到1斤,就比较少见了,而这条36斤的黄鳝,更是黄鳝中的“极品”,据说当时有人出价12万,村民都没有卖。

那么,问题来了,一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鳝需要长多少年?这条36斤的大黄鳝长成至少需要多少年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黄鳝

黄鳝俗称鳝鱼,是合鳃鱼科黄鳝属下的鱼类,它是亚洲独有的一种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朝鲜、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内,它们主要栖息在稻田、溪流、池塘和沼泽里。

从外观上看,黄鳝身体呈蛇形,如果不是体表没有鳞片的话,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水蛇的一种。黄鳝的体色主要以青**为主,而这也是它黄鳝名字的由来。

黄鳝是一种偏昼伏夜出的鱼类,白天它们通常会钻到水里的泥洞里或者岩石的缝隙里休息,到了晚上才外出觅食。作为一种杂食性的鱼类,黄鳝对食物没有什么挑剔,无论是浮萍、浮游生物还是小鱼小虾,甚至是动物的尸体它都是来者不拒的。

虽然黄鳝是一种鱼类,但是它与大多数的鱼类不同,它的鳃部已经高度退化,只留下了一个小孔。所以黄鳝并不主要以鳃呼吸,而是可以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口腔和喉腔中的内壁表皮可以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正是因为这一特性,黄鳝在离水后,也比普通的鱼活的时间长。

除此之外,黄鳝还有一个特点: 性逆转,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变性”。黄鳝的性逆转是每一条黄鳝生长的必经之路。在幼年期黄鳝都是雌性的,等到了性成熟后,雌性繁殖过后,它们会变为雄性。不过,雄性是它们最终的性别,无法再次逆转。

当然,大多数人对黄鳝感兴趣是因为它是小时候许多小伙伴的童年回忆,而且黄鳝本身肉质细腻,营养价值很高,所以,在黄鳝的原产地,它是餐桌上常见的 美食 之一。正是因为如此,在我国,黄鳝也有相当大规模的养殖产业。

黄鳝长到1斤需要多久?

上面我们说过,黄鳝有人工养殖和野生两大类,而在不同的环境下,黄鳝的生长速度不同,通常,人工养殖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黄鳝的生长速度是野生环境下的2-3倍,因此,显然人工养殖更容易出1斤的黄鳝。不过,尽管如此,无论是哪种环境下,1斤的黄鳝都相对的少见,原因也很简单,在人工饲养下,黄鳝一条长到2两到5两之间时通常就上市了。

那么,在野生环境下,黄鳝长到1斤需要多久呢? 保守估计也得需要7年。 为什么这么慢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生长时间段。 黄鳝是一种能够在热带和温带淡水水域中生存的鱼类,而且由于它们杂食的食性以及可以用嘴巴直接呼吸的特点,让黄鳝具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通常在水温0-40 内,黄鳝都能生存,但是其活跃的温度在15-30 之间,在这个温度区间内,黄鳝的觅食主动性达到峰值。但是,当温度低于5 时,黄鳝会在洞穴中几乎不活动,进入冬眠状态,温度过高时,它们也会很少出来觅食。这就导致了黄鳝一年之中,在酷暑和严冬中是不生长的,而且由于蛰伏时不进食但消耗能量,此时的黄鳝还会变得消瘦。所以,一年之中,有利于黄鳝生长的时间其实只有一半多点,这是它们出现1斤以上个体比较少见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生长速度。 在野生环境下,刚孵化的黄鳝在当年最长可以达到24厘米左右长,体重可达13克左右,到了第二年,黄鳝体长最大可达33厘米左右,体重最大可达20克(以下都是最大体长和体重)。第三年:40厘米、55克;第四年:50厘米、100克;第五年:60厘米、250克;第六年:70厘米、300克;第七年,75厘米、400克;第八年、85厘米、750克。(以上数据来自于湖北省孝感市实测材料)

从黄鳝的生长速度看,它们除了第一年的生长速度稍微快一些外,其他时候都是每年增加10厘米左右,体重的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倍增,到了6-7年,一年就可以长2两重。不过,想要长到1斤左右,保守估计也得需要七年的时间,此时其体长大约在75厘米左右。正是因为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所以尽管许多小伙伴小时候“抓鳝”无数,但却很少碰到1斤的个体。

总结

黄鳝是一种生长速度缓慢的鱼类,这是因为虽然它们不挑食,但是它们活跃与否与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棕熊有冬眠的习性,在冬眠前后,它的体重差距可达上百斤,这就是因为不觅食,但是身体在消耗能量造成的。黄鳝也是一样,高温和低温时,它们也会进入类似于“冬眠”的状态,从而体重降低。所以,一条野生的黄鳝想要长到1斤以上,至少也得7年左右的时间了。当然,这只是野生环境下,在人工饲养下,温度适宜、食物有保障且不要卖掉它的前提下,它的生长速度会比野生环境下提升2-3倍以上,这样的话3年左右就能长到1斤左右。

野生黄鳝长到一斤,比较困难,也很少见,原因就在于人们不允许,不等长大就捉来吃了,根本没机会长那大。 黄鳝的生长习性。

第一,见着吃的不要命。

黄鳝是个很怪的生物,别看它平时怯生生的躲在洞里,动作迟缓,但是却有常人不及的个性,不仅食量大,而且攻击性强,特别是发现吃食,譬如穿着蚯蚓的钓钩,伸到洞口,它居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抢食,而且咬住不松口。由此判定,黄鳝才是真正的吃货,碰上吃的,命都不要。黄鳝的食谱还广泛,小鱼小虾小青蛙,只要是活的,只要被它遭遇,想活命是不可能的。

第二,男女变性不需要手术。

黄鳝最突出的特性,自身能变化性别,先当妈,后当爹。按生物学标准,鳝鱼以体长衡量大小,不以重量论年龄。黄鳝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三,吃得多,长得慢。

黄鳝饭量很大,就像饿死鬼托生,吃不饱似的。但是和饭量相比,长势不快。第一年,至多长到20厘米,铅笔粗细。第二年至多长到34厘米,一般的只能小指头粗细。直到变成雄性,掠食量猛增,长得快些,长到半斤也要5年。半斤以上很难见到了,不被钓走,也被抓走。真要长到一斤,在人迹罕至的沼泽山野会存在。因为超过半斤的鳝鱼实在招眼,必须的没人见到才得以保命,继续生长。

这时候的鳝鱼好像有了灵性,知道谨小慎微过缩头的日子,不敢露面,所以生长极为缓慢。再加上每年冬眠,更是生长延缓。不像东南亚的黄鳝,不冬眠,食物充足,三几年就能长到一斤。我国的野生鳝鱼长到一斤,大致在10-13年,基本就寿终正寝了。也就是说,黄鳝在没有天灾人祸环境条件下,最多可以活到十几岁,一般13岁到头。

更多农村奇闻趣事,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农村知识。

现在的农村里流行着立秋吃黄鳝的说法,现在的时间也是马上就要立秋了,那么这个时候的野外黄鳝也是会随着天气的变冷慢慢的准备冬眠了,不过最近几天在野外捉黄鳝还是可以的,像白天基本都是去池塘或者水沟边上用钓钩去钓黄鳝,晚上的时候可以下地笼子捉黄鳝,以前小时候捉黄鳝也是为了好玩,不过现在捉黄鳝也是用来赚钱的,在老家这边下地笼子一天也能赚个几百!

至于题主说的这个1斤以上的黄鳝也是不算大的,我们村里的前段时间鱼塘清池,在鱼塘里捉了一条三斤多重的黄鳝,这条黄鳝已经超过了1米,这个三斤多重的黄鳝是我们村里的鱼塘清完鱼塘后,鱼塘的老板带人去鱼塘里捉鱼,在捉到最后的时候,发现了这么大的黄鳝,关键没见过这么大的,大家也都没敢捉,仔细一看足足有人的手臂这么粗,鱼塘的老板最后在鱼塘里一共捉了3条这么大的黄鳝,不过都是2斤左右的,只有这一条是3斤多重的黄鳝,目前我们村里的这个鱼塘老板前段时间还放在家里的,由于这种黄鳝也是第一次见到有这么打的,所以也没敢吃,不过后来听说让人花了好几百钱给买走了,三条花了1000多块给买走了!

对于与我们村里这个人捉的这么大的黄鳝,村里的老人的说法是这种黄鳝也是不能吃的,因为这种黄鳝由于长时间的在水里生存太久了,据说这种黄鳝都是长了很多年的原因,身体里也积攒了很多的毒素,据老人说,这种黄鳝一般都是在一些野外的水沟里生长的,因为在农村里的野外水沟都是有很多的脏的东西,这些都是这种黄鳝比较喜欢吃的,久而久之身体里有了很多的毒素。

由于黄鳝是天生的打洞高手,一般都是从水沟里打洞后进入了鱼塘,加上鱼塘的环境和食物也是比较丰富,所以才会在鱼塘里捉到这种黄鳝,不到据老人说,能长到3斤种的黄鳝,最起码活了要三四十年,那么按照题主说的这个1斤以上的黄鳝重量推算的话,这条黄鳝最起码也得生活了十年八年的,不过1斤以上的黄鳝口感也不是很好的,一般口感比较好的黄鳝在2-3两是最好的!

1976年,安徽寿县有一个村庄,一户人家在村边塘里放养了一群小鸭子,见天少,就等在塘边观察,看见小鸭子被一个漩涡吸下去不见了,后找来抽水机将水抽干,看见塘中的一个土堆下有一个大洞,将洞挖开逮到一只大黄鳝,听说这么大的黄鳝肯定有毒不敢吃,就卖给临近的淮南蔡家岗街边饭店,饭店将黄鳝杀掉后,去掉头挂在店外炫耀,还有195斤。这是真实的事情,因为我与家人就住在附近。

一斤的野生黄鳝,地处于河边,池塘里的黄鳝,鱼虾蟹充足的地方,一般都得五年至七年之间!一年的黄鳝,半两至一两半,两年二两至三两,三年四两至六两……以此类推,野生黄鳝过冬不进食,需要冬眠!

05年的时候有次我爷爷去菜市场摆摊卖鱼,旁边来了个老大爷拎着个桶,也来卖鱼,桶里居然是一条36斤的黄鳝,瞬间整个菜场的人都围过来看,那场面跟演唱会一样,后来被一个酒店的老板2万买回去了,那老大爷真是笑开了花,白捡的一样。

小时候抓黄鳝是我的收入来源。我们小时候家里基本没有经济收入,春天,天气一晴,我们放了学就去寻黄鳝,那时候小黄鳝2角1斤,二两以上的3角1斤,我每个星期六早上就送上十斤黄鳝到水产,换回二三元钱,邦家里买些盐,火柴等日用品,更多的是自己买些图书,本子笔和零食,小时候家里很穷,我还是蛮富有的。因为只有我有现金收入,七五年我妈得了一场大病,无钱医治,只好救长沙戴三爷爷,把我母亲病治好了,病好以后,就是靠我到月落湖抓鱼几给妈妈补充营养,慢慢恢复 健康 ,现在八十多岁了,比四十岁还 健康 。

黄鳝是南方农田、沼泽、池塘经常出现的,北方地区野生的黄鳝数量比较稀少,农田里面是决计没有的,只有会在池塘、湖泊里面会出现一些野生的黄鳝,这些样子跟蛇一样的动物,也是相当受到青睐的,味道鲜嫩咸香,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黄鳝在我们这里虽然不多见,但偶尔还是会吓吓人的,棒奔霸是一个垂钓爱好者,闲来无事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去钓鱼,虽然说钓鱼穷三年,玩鸟毁一生,但也还是禁不住钓鱼的诱惑的。

记得有次去和朋友钓鱼,像往常一样,在我们县城的一个人工湖里面进行垂钓,都是老的钓点,熟悉的环境和位置,打好窝之后就开始耐心的抛竿进行等待,我们俩人正在闲聊之中,朋友的鱼漂明显的下顿了俩目,然后一个漂亮的黑漂,作为钓鱼发烧友,对于这样的场景自然是最为激动的,也是等待这一刻很久了的,朋友一个弯弓鱼获慢慢就露出了水面,但怎么看着也不是一条鱼,颜色黄黄的蜿蜒扭曲着,怎么看也像一条蛇,朋友战战兢兢地把鱼获拉上岸,这条**蛇状的在地上蜿蜒打滚,这会也才知道,这是钓上来了一条黄鳝,朋友和我是不敢去摘钩的,身后有个看我们钓鱼的钓友不害怕,帮我们把黄鳝给摘下来了,这野生鳝鱼通体金黄,大约有半斤多重,晚上去了饭店,让人家给做成了菜肴,味道还是不错。

农村有句俗语叫做吃鳝要吃笔杆鳝,吃鳖要吃马蹄鳖,意思是黄鳝笔杆粗细的味道鲜嫩,味道肉质也是极佳的,鳝鱼过于粗大,其实除了某些主播喜爱之外,其实肉质并不是最好的,人工养殖鳝鱼生长的速度是极快的,但在野生的环境之下,鳝鱼生长是极为缓慢的,一年野生的黄鳝大约只有钩针般粗细,生长到两年就会有筷子粗细,野外生长三年差不多能够达到手指粗细,四年-五年差不多能够生长到半斤,野生的黄鳝!35两以内!生长是很快!生长到4两的一根黄鳝也4-5年就能够长成!而45 两以上的黄鳝生长很慢很慢的。能够生长成为一斤甚至一斤以上的黄鳝,在自然环境之下,一般是需要十年之久的。

鳝鱼是一道美味的食材,营养也是极其的丰富,在民间还经常使用鳝鱼血对付嘴歪眼斜,鳝鱼血极其腥味浓厚,也被一些孩子当做恶作剧使用,在傍晚的时候,把鳝鱼血涂抹在别人的大门之上,这味道相当浓厚的血腥味道,会招来很多很多的蚊子,蚊子会成团的打转,也会引来很多的蝙蝠来进行捕食,蝙蝠会时不时的叮叮当当的撞着大门一直响,这声音会在晚上持续很久。

我小时候会和几位哥们去小溪里挖黄鳝,个个都不穿上衣,就穿着个大裤叉的就下溪里了。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的。一人拿米袋、一人拿簸箕、一人拿竹芉,还有个小伙伴拿了把镰刀。

我就是拿了条竹芉,看到那里有洞我就把竹芉伸进去,然后就开始用力,想把里面的宝贝给吓出来。弄着弄着,突然看见有个像蛇头的东西探出来了。吓到我赶紧松手,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弄那个洞,想满足一下好奇心。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里面。

左弄右弄,看清楚知道不是蛇,然后就一把手给它揪出来了。但是因为太滑就又掉水里了。其它小伙伴也加入了追捕,千辛万苦的终于把它捉起来放米袋里了。

捉回去给大人们一看,大人说这是黄鳝,说很补身子的,只可惜有点小。如果能再大条一点就更好了。后来听大人们说, 黄鳝很有营养的,可以拿来煮汤、红烧、炒菜。具有补钙、补血止血、清热解毒等功效,而且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多吃黄鳝补身子。吃黄鳝一定要新鲜吃,即杀即煮来吃,因为吃不新鲜的黄鳝容易发生中毒现象。还有就是不可以生吃黄鳝的血,对人身体不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黄鳝极具补身子,野生黄鳝更加美味。而一斤以上的大条黄鳝是很难得的。如果是野生黄鳝营养吸收的好,一般8年就可以长到一斤,有些则需要12年以上。所以说,如果你能吃到一斤以上的野生黄鳝是让很多人都羡慕的呀。

黄鳝给我的感觉就是:“玫瑰带刺”,你说那么补的生物,怎么新鲜血液就有毒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472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