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鱼多少钱一斤?野生的为什么很贵?2022年黄鱼春节价格行情

目前黄鱼多少钱一斤?野生的为什么很贵?2022年黄鱼春节价格行情,第1张

说到黄鱼,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从来没有吃过这种鱼,它对人体有着非常高的滋补作用,食药价值奇高,营养十分丰富,深受大家喜爱,市场售价也是非常高的,我国有很多人工养殖的黄鱼,一斤售价在20-30元左右,野生的黄鱼售价很高,一斤售价在几百甚至上千元,根据个体大小其售价有很大差异。

据了解,黄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主要生活在60米以下的海域,通常2年可长1斤左右,生长速度很慢,那么目前黄鱼多少钱一斤?野生的大黄鱼为什么特别贵?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2022年黄鱼春节价格行情走势。

目前黄鱼多少钱一斤?

据了解,野生的黄鱼价格和养殖的黄鱼价格有着天壤之别,养殖的大黄鱼价格在25至40元一斤左右。

而野生的大黄鱼因为数量较少,价格比较贵,从2022年1月17日浙江宁波渔民捕获的大黄鱼的售价来看,现在高达1900元一斤,2022年市场行情价格在1000至3000元一斤左右,但由于产地、市场、个体大小的不同,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

1、野生黄鱼价格

野生黄鱼主要受到个体大小影响,不同规格的野生大黄鱼售价不一样。

3两的150元;4两的200元;5两的250元,6两的300元;7两的350元;8两的400元;九两的450元;一斤以上1300元;两斤以上2100元;三斤以上2900元。

2、人工养殖黄鱼价格

安徽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大黄鱼23元/斤;山东青岛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大黄鱼25元/斤;河南周口黄淮农产品批发市场大黄鱼25元/斤;新疆乌鲁木齐北园春批发市场大黄鱼375元/斤;河北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大黄鱼27元/斤;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黄鱼20元/斤。

3、黄鱼干价格

福建宁德市霞浦县黄鱼干30元/斤;江西上饶市信州区黄鱼干21元/斤;山东滨州市沾化区黄鱼干30元/斤;湖南长沙市雨花区黄鱼干25元/斤;广西桂林市七星区黄鱼干25元/斤。

4、小黄鱼价格

小黄鱼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根据大小、新鲜程度,每斤售价在10至20元左右。

比如江苏常州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黄鱼15元/斤;陕西龙门实业有限公司西三街农副水产品市场小黄鱼18元/斤;河南周口黄淮农产品批发市场小黄鱼13元/斤;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和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小黄鱼125元/斤。

注:此价格来源于惠农网市场行情供应大厅,仅供参考,实际价格以各地实时最新报价为准。

野生大黄鱼为什么价格特别贵?

1、市场上很抢手

大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它没有鳞片,外观似鲟鱼,主要活动于西北太平洋,如日韩、越南、中国沿海,在我国主要活动区域为黄海南、南海、东海。

每年年关前都是大黄鱼最为活跃的时候,同时也是市场上野生大黄鱼最值钱的时候,其收购价比平时高上几百元。

2、数量急剧减少

大黄鱼是曾经是我国海洋的重要经济鱼种,但是随着捕鱼业的发展,大黄鱼被过度捕捞,导致大黄鱼的数量减少难以恢复,甚至被评为极度濒危物种。

不过随着近几年禁渔期的实施,增殖放流的效果也明显了。

3、生长速度慢

大黄鱼主要生活在60米以下的海域,是一种洄游性鱼,其产卵地多,主要分布在江浙沿海,而产卵场海域水深不超20米。

生长速度缓慢,通常2年可长到1斤左右,但随后长速放缓,越长越慢,2斤重的3-5年,5斤重的需要8-10年,10斤以上的需要20-30年。

4、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

大黄鱼的肉质非常鲜嫩,人体最需要的蛋白质含量每百克达177克,而且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大黄鱼价格高除了营养价值高外,主要是经济价值特别高。

比如大黄鱼的鱼鳔如果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和工业用的“高级胶合剂”,价格都非常贵。

大黄鱼的鱼鳔还是一些中、西药的优佳原料,制成的中、西药也是疗效很好,价格不菲。

2022年黄鱼春节价格行情走势

野生大黄鱼之所以贵,主要是因为数量稀少,而且人工大黄鱼和野生的已并非同一类鱼,人工养殖的因基因变异,缺陷越来越多,不管是身体颜色还是大小,都和野生的不同。

野生大黄鱼无污染、肉质鲜嫩、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高,营养价值高,而且鱼鳔是制作昂贵食品“鱼肚、鱼胶”、工业制品“高级胶合剂”以及中、西药的优佳原料,所以,经济价值也非常高,这是导致野生大黄鱼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

眼下春节临近,正是市场上黄鱼最为值钱的时候,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类,小黄鱼价格相对大黄鱼来说,相对便宜。

野生的大黄鱼和人工养殖的大黄鱼价格也相差很远。

野生的大黄鱼很贵,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几斤就可以卖到上万元,平时野生大黄鱼一斤也要几百元,临近春节大黄鱼价格更贵,价格更是翻了一番,估计节后野生大黄鱼的价格会出现回落现象。

人工养殖的大黄鱼市场价格一直都比较稳定,维持在20到40元一斤,因为春节的到来,价格有上涨趋势。

总的来说,黄鱼人工养殖的价格和野生的价格有很大的区别,其中野生大黄鱼价格最高,能卖上几千的价格,若是体重比较大的野生大黄鱼,能卖上几万或者是上百万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基本是人工养殖的,其价格便宜,一斤20-30元,相比野生大黄鱼口感略差一些。

花蛤又称菲律宾帘蛤,是一种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域,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那花蛤如何去沙处理?价格多少钱一斤?可以人工养殖吗?养殖实用技术有哪些?从长沙马王堆市场了解到,一斤花蛤大概卖20元左右哦,遇到节假日,例如中秋可能会贵一点,去到30元一斤也是常有的。

花蛤如何去沙处理?

1、花蛤首先要用流水反复冲洗干净,然后用手稍稍揉搓一下,去掉壳上的淤泥。

2、如果有的地方手洗不掉,可以用硬一些的毛刷一点点的刷掉。

3、有时候存放花蛤的水很浑浊,买回来的花蛤里面就会存有很多的泥沙,因此这时就不能只刷洗花蛤表面,而是把花蛤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大约2--3个小时),在泡的时候最好在水里放入适量盐,这样花蛤会比较容易适应,能较快的进行吐沙。

4、当泡到一定程度,花蛤会自己张嘴吐沙呼吸,这样能去除花蛤里面大部分的泥沙,再吃起来就不会感到牙碜了。

5、洗或泡花蛤时,不要使用餐洗净或其它洗涤剂,否则会污染花蛤。

花蛤可以人工养殖吗?

1、花蛤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2、花蛤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辽宁大连、长兴岛、河北北戴河、山东青岛、烟台、江苏连云港、浙江南麂、象山、福建平潭、厦门、广东海门、汕尾、香港,也见于朝鲜。

台湾分布台湾西部,台北县八里乡十三行遗址,澎湖大仓岛,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内海海域,台北县贡寮乡龙洞,屏东县恒春半岛,台湾东北角,金门後湖,金宁,金城,金沙,金湖,烈屿,桃园,新竹,苗栗县通霄,苑里,台中县大甲以北。

花蛤养殖实用技术有哪些?

1、选择养殖环境

花蛤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且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稳定,含沙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滩涂,或底质、水质条件适宜围垦区内的池塘、滩地。已连续养殖多年的滩涂(或池底)需翻滩改良,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多次冲洗和太阳暴晒后,整平滩面,捡除敌害生物及杂物。易受洪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埕地要用芒草筑堤防洪,堤宽30~40厘米,堤高出埕面20~30厘米,以稳定埕面,防止种苗流失。

垦区内池塘、滩地养蛤,要做好堤坝、水闸整修,播苗前1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20天,每亩用15~20公斤含氯量为25%~28%的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用网目为025毫米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清塘后进水深30~50厘米。每隔2~3天每立方米分别用尿素05~1克和过磷酸钙01~05克作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花蛤生长。

花蛤最适宜生长海水温度约为15℃~30℃,春天水温达到11℃以上时开始生长,冬天水温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浙南地区花蛤生长最快的时间是4~6月和9~11月,12月至翌年2月生长速度极慢。花蛤生长速度随个体大小而有明显差异,个体较小的花蛤,其壳长和体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个体大的花蛤。虾塘养殖花蛤水位应控制在滩面上水深30~50厘米。

2、科学繁育苗种

花蛤雌雄同体,一般两年性成熟,性成熟花蛤性腺分布在内脏团周围,并延伸至足的基部。雌性性腺呈乳白色,雄性性腺呈淡桔红色或奶**,精子呈狭茧型、长约3微米;卵呈圆球状、卵径约为70~90微米,卵外有一层胶质卵膜。

花蛤繁殖期在初夏,随种类和地区而有差异,辽宁、山东等地的产卵期在7~8月;江苏、浙江、福建在6~7月;广东、广西在5~7月。花蛤产卵期的海水表层温度约在27℃~29℃,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49℃~314℃,26℃~28℃最佳;幼虫生长变态的适宜温度为249℃~310℃,适宜比重范围与胚胎发育相似;饲喂的饵料新鲜且质量较好时幼蛤个体大、变态早。花蛤幼苗适宜存活环境含沙量至少在75_以上,全沙质最好,幼苗对低比重海水适应性较强。

将05~1毫米大小花蛤幼苗分阶段培育成每500克50~70颗最适苗种。第一阶段将05~1毫米幼苗培育成08~15厘米小苗,筛取后再均匀分散,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适用中苗,培育池滩面上水深15~30厘米,以利底栖硅藻能较快生长,水位随水温升高而适当加高,池水以略带硅藻的暗褐色为好。

3、加强日常管理

可根据苗种规格不同播苗,小苗一般在4~5月,中苗在12月至翌年2~3月,大苗在产卵之前,即9月中、下旬,建议采用湿播又叫带水播以提高播苗的质量与效果。播苗后要及时检查种苗分布情况,过密的要散开,过疏或局部发生死亡的应补苗。小苗一般撒播的潮区较高,经6~7个月养殖后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抗敌害能力增强,应移养到较低潮区加速生长。夏季烈日暴晒埕地较高的蛤苗要移到潮区较低处。易受台风、洪水、酷热以及漂油和其他污染物影响的养殖区,要做好防范和抢救措施。台风来临前要提早收获或移到安全海区养殖。洪水后要及时清理覆盖埕面的泥沙,集拢散蛤减少损失。

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清除危害严重的敌害生物,鱼类每亩可用茶籽饼5~8公斤捣碎泡水,均匀泼洒埕面;蟹、螺等敌害可用网具或手工采捕清除。垦区蓄水养蛤,要严防滤水网破损,可利用夜间灯光诱捕水中的鱼虾蟹等敌害生物或定期排干池水驱赶抓捕敌害生物。先将水位降至20~30厘米,再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经6~10小时,引入过滤海水冲稀,然后把水排干,经2~3个潮水反复冲洗即可。

垦区蓄水养蛤,要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晴天时每隔2~3天每立方米施尿素05~1克,使水色保持浅褐色。若水色变清、饵料不足时,每立方米可投喂1克豆浆作为代用饵料。花蛤经过1~2年的养成,壳长3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从3~4月份开始,直到9月花蛤繁殖期前结束。

4、加强疾病防控

夏季高温导致花蛤死亡腐败后相互感染;烈日暴晒后的雷阵雨或连下暴雨使江河口的海水比重迅速下降;养殖密度过高,繁殖后个体瘦弱;养殖场塘内水质,底质遭受污染,有寄生虫病等因素都是造成花蛤死亡的重要原因,可每隔1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或二氧化氯0125公斤等进行水体消毒杀菌预防疾病。

花蛤育苗正值夏季,水温较高,疾病防治及防除敌害生物尤为重要。育苗用水须以沉淀、沙滤、紫外线杀菌等方法处理,或全池泼洒漂白粉消毒。培育过程中用每升用05毫克土霉素防治病害,可抑制幼苗的大量繁殖,有利于幼蛤发育生长。因此在幼蛤稚贝培育期间,每天每立方米投1~2克或氯霉素,或新诺明,或呋喃唑酮,或土霉素等抗菌素抑制细菌繁殖。当稚贝壳面附有聚缩虫时,每立方米可投2~4克呋喃唑酮控制聚缩虫的繁殖效果较好;或往饵料池内每立方米泼洒4~6克青霉素或链霉素也能取得良好的防病效果。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废除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农业才结束了停滞的历史,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时期。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显著改善,产量水平迅速提高。尽管近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挫折,中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年以后,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农业经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发展变化举世瞩目。

  自然条件 见农业自然资源。

  经济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国12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除少数年份为调剂品种而有进口外,都来自本国农业。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也占很大比重。同时,农村和农业生产部门还是中国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农村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546%增至1985年的585%;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的比重已由51%增至117%。在对外贸易的出口商品构成上,1953年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57%,1985年降至175%;但轻工业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加工品仍占一定比重,农业仍是中国获得外汇收入的重要手段(表1)。

  中国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52年的农业产值(461亿元)比重为 454%,工业为344%,其他(包括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为202%;到1985年工业比重已升至596%,农业(3619亿元)则降为222%,其他为182%。如从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构成看,1949年农业产值与工业产值之比约为7:3;1985年已颠倒过来,约为3:7。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国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仍达 609%。 这个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和巴西等。

  19世纪以前,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清代乾隆时田赋约占财政收入的80%。民国时期田赋仍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1916年的田赋总额约占财政收入的49%。1949年以后,农业税虽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但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已显著下降,1952年尚占147%,1980年以后连续5年均不过25%左右。

  社会主义改造和体制改革 1949年以前的中国农业,由于几千年封建制度和百余年帝国主义的压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规模狭小的小农经济,常常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首先以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紧接着,又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由于合作化后期工作上的缺点和偏差,加以1958年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见农村人民公社,1966年又发生了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以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遭受了严重挫折。从1979年起,根据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对原来的农村经济体制开始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已经采取的改革措施包括对原人民公社经营体制和政社合一体制的改革,以及农产品收购制度的改革等。特别是通过经营体制的改革,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基本普及,农业中集体经营与承包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主权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1979~1985年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率达101%,而1953~1978年间仅为32%;每一农民的年平均纯收入1978年为134元,1985年为398元,增加了197%。

  1979年以后,中国国营农场的经营体制已逐步地进行了改革(见国营农场)。

  中国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包括壮、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侗、彝、土家、朝鲜、布依、高山等55个民族,1985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6%,但所拥有的草原和森林资源分别约占全国的90%和40%,对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个农业的发展关系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少数民族农业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水平很不一致。许多民族以封建制的生产方式为主;有的还存在着农奴制或牧奴制;甚至还保留有原始公社制的残余。从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发展水平看,有的停留在渔猎经济阶段,有的以从事畜牧业为主,有的主要务农,但仍沿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耕作方式。他们的某些独特的传统生产技艺,如朝鲜族的农艺、维吾尔族的园艺、蒙古族的畜牧、兽医等是较为精湛的,但由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农牧业生产总的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80年代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从465亿元增至3683亿元;粮食从1582万吨增至4006万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

  技术改造 为了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中国于50年代中期提出农业技术改造任务。当时,计划用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完成农业机械化。以后这一进程因工作的失误发生曲折。1979年以后,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又使农业技术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30余年来,农业技术改造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田基本建设 兴修农田水利和兴修山地水平梯田一直是30余年来全国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项目。由于排灌动力机械的大量增加和渠道等设施的大规模建设,1984年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达663387万亩,居世界第一位,其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445%,也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机电灌溉的面积约占566%,而1952年仅为16%。此外,在水土保持、改造低产田、治理盐碱地和改良土壤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农田基本建设的巨大成就,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 肥料施用坚持了有机肥同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但在继续广泛施用人畜粪和绿肥等有机肥料的同时,化肥施用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按有效成分计算,1986年化肥用量(折纯量)19306万吨,为1952年的240余倍,每亩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居世界中等水平。但化肥构成上磷肥、钾肥的比重偏低。植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1982年化学防治面积近128亿亩,占耕地面积的86%。历史上常常造成颗粒无收的蝗灾已告消灭,许多植物病害如小麦锈病等已得到有效控制。

  在家畜疫病的防治方面,由于建立了兽医生物药品工业体系,兽用药物迅速推广,50年代就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牛瘟。以后,气肿疽、牛肺疫、羊痘等传染病和一些寄生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研制的猪瘟、牛痘、羊痘等疫苗,居世界领先地位。

  育种和良种推广 30余年来育种工作的巨大成就,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1949~1979年间,全国开展了水稻、小麦、棉花等25种主要农作物的育种工作,育成并用于生产的品种达2700余个,其中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265个,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975~1984年间杂交水稻的推广,对粮食的增产作用尤为显著。现稻、麦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种植面积均已超过播种面积的90%。

  在家畜育种方面,除了对传统品种进行改良外,还先后从国外引进良种,并通过纯种繁殖和杂交,育成了不少优良的牛、羊、猪和家禽品种。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繁殖体系也已形成。

  机械和电力装备 由于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农村存在十分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仍较低,人力操作和手工工具尚占主导地位。但30余年来农业机械和农村用电量的变化也是很大的。50年代初期,拖拉机的拥有量还微不足道; 1986年已有大中型拖拉机8665万台,小型拖拉机452万台(其中手扶拖拉机有相当数量用于农村运输);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为309万台,农用载重汽车的拥有量为4992万辆。1986年的机耕面积达546417万亩,超过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与此相应,电力在农村中的应用也有很大发展,1986年农村用电量为5867亿千瓦小时。

  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 见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

  生产结构和产量变化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50年代以后,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但它们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比重,总的变化不大。1979年以后由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村经济从较为单一的经营向多种经营的商品经济转化,情况才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表2)。

  种植业 即狭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其具体项目,通常用“十二个字”即粮、棉、油、麻、丝(桑)、茶、糖、菜、烟、果、药、杂来代表。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50年代为80%以上;60年代为75%以上;70年代前期为75%左右,后期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

  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从50~70年代始终高达80%左右,其中有9年超过85%;1979年以后适当调整了作物布局。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8亿亩减少到1986年的166亿亩,比重下降到769%。但由于亩产量增加,总产量反由30475万吨增至 391512万吨。1986年粮食总产量的大致构成为:稻谷44%,小麦23%,玉米18%,薯类65%,其他85%。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中一直偏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从50年代至1978年大体为8~9%;进入80年代后,连续上升至14%左右。从经济作物的不同种类看,1952~1986年间棉花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由39%减少到30%左右,产量则由13035万吨增加到354万吨,30余年中虽有起伏或停滞,但总的说还是增长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芝麻等的产量起伏很大。1952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产量为4193万吨;此后有升有降。1978年以后又发展很快。1986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9%;产量14738万吨,约为1952年的35倍。

  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以1986年的产量与1952年比较,其增长幅度约为:烤烟6倍,糖料(甘蔗、甜菜)7倍,茶叶6倍,黄红麻5倍,水果18倍。

  林业 40年代末期,林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仅占07%的微小比重。50年代以后,林业建设有了发展。1986年林业的产值比重增加到 5%。但林业生产起伏较大,总的发展速度不快。30余年来,全国累计造林面积18多亿亩,因抚育管理跟不上,实际保存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加以采伐多于更新,1985年的森林面积仅为173亿亩,每人平均17亩,森林覆盖率为12%,且分布很不平衡,多集中在东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区。为了改变林业生产与国家和人民需要严重不适应的状况,1978年以来已采取措施加强林业建设,从而使抚育管理不断改进,造林面积和木材产量有所增加,用材林、经济林和防护林的构成也日趋合理。

  畜牧业 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以后逐渐回升。1952年的畜牧业比重为115%,1986年增至218%。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则因种植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大体上50年代初为7:1,80年代中期为3:1。

  家畜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栏数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为 118961万头(其中役畜约占58%),猪为337191万头,羊为166229万头,分别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其中猪的数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猪的存栏总数中,中国约占40%。大牲畜则因部分役畜为农业机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此外,家兔和野生动物的饲养利用,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但和社会需求相比,畜牧业的发展不快,特别是出栏率较低。1986年肉猪的出栏率为776%,羊为315%,牛仅61%。其原因在于饲养方法落后和饲料工业不发达。牛羊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草原建设不相适应。因此中国肉类产量虽由50年代的 300多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112万吨,牛奶产量由1978年的88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899万吨,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肉类产量中猪肉占90%以上,而猪的饲养又集中在农区,因而95%的肉类产自农区,无论农区或牧区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除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外,以桑蚕和蜜蜂等昆虫为对象的动物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养蚕业,不仅历史上一贯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986年蚕茧产量369万吨(其中桑蚕茧产量为336万吨),比1952年增加近2倍。

  水产业 即渔业。1952年的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1986年的比重已增至41%,30余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1952年为1666万吨,1986年增至8236万吨,提高了近4倍。从水产品的产量构成看,1986年,海水产品约占577%,淡水产品约占423%。海水产品中绝大部分来自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近年来淡水产品的养殖业则有一定发展。

  副业 中国农业中的副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性质和内容(见农村副业)。60年代以前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采集、渔猎以及家庭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等,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 4%强。至于后来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它们虽在一个时期仍被当作副业,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突破了副业的范围;到8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为乡镇企业。

  台湾省农业 台湾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全省包括大小岛屿近80个。土地总面积35981平方公里,2/3为山地,平地不足1/3。耕地面积1337万亩(1982),其中水田约占56%,旱地约占44%。全省地处热带与温带之间,年平均温度24℃,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四季无霜。农业人口1982年为488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64%,而40年代时这个比例高达50%以上。人均耕地也由50年代的15亩左右,降至80年代初的07亩左右。该省原有的耕作制度和生产工具,与福建、广东省类似,复种指数较高,是中国富饶的农业产区。历史上常以稻米和蔗糖等产品,与大陆东南沿海各省交流。

  台湾省在50年代,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见土地改革),农业中自耕农已占绝大比重。经营方法也逐渐改变为节约劳力与资金的集约经营,而更多地应用农业机械和现代栽培技术。60年代以后,为适应市场需要,逐渐形成了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84年水稻产量为22442万吨,甘蔗为65453万吨,香蕉为2033万吨,菠萝为1236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加43%、12倍、90%和 80%。其他农产品有烟叶、茶叶、柑橘、花生等。大豆、小麦和玉米则种植稀少,被列为经济作物。森林面积原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50年代初年产木材45万立方米左右,70年代初增至110万立方米,但经多年采伐,日见减退,1982年的产量已不足50万立方米。畜牧业在生猪生产上对品种改良、推广配合饲料及改进饲养技术等方面,颇为重视,从而缩短了饲养期,提高了屠宰重量,而且大部分为“瘦肉型”猪。

  台湾省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有糖、米、香蕉、菠萝、蘑菇、芦笋(罐头)、茶叶和水产品等。50年代以来,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增长较快,但30余年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则逐步下降;进口农产品以至米、大豆、小麦和面粉、原棉、烟草、牛乳和乳制品、橡胶及其制品、木材等为主。其在进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585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