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体重

如何增加体重,第1张

■增肥方法:

中国医学认为,体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反之,则身体消瘦,肢软乏力。医治体瘦先要排除因甲亢、肝病、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然后采用中药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瘦弱测试

一个人是胖是瘦不是凭眼睛看就能测算的,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是否瘦弱了点:用身高的厘米数减去100后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标准体重。如个人身高180厘米,标准体重就是(180-100)×09=72公斤,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你的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以上,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偏瘦了。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体重过轻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同时,一些情绪容易亢奋的人,由于内分泌的影响就可以加速热量的消耗。有些人容易紧张,结果可能是漏掉一餐或者食欲不振,一次损失上千卡热量自然不在话下,这样肯定不会胖。

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过轻,身体过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潜在影响。如甲状腺、糖尿病、肾上腺、消化系统疾病等,都容易造成体重过轻。排除了疾病的情况,才可以实施增肥计划。

■身心愉快

瘦弱男女在饮食方面,有不少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现象。因此,应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增加膳食的摄入量,膳食应丰富多样。多吃碳水化合物,面食最管用,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样都不能少,平日里更要口不离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喝完啤酒再喝点果汁也是不错的主意。

在摄入足够蛋白质的情况下,宜多进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糖类等)较丰富的食物。这样,多余的能量就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使瘦弱者体态健壮起来。胃肠功能较弱的瘦子,可选择鸡、鸭、鱼、羊的肝脏来食用,除此,鱼类也易消化和吸收。

■饮食多样

要想增肥,首先应当做到科学增肥,为健康增肥。平衡饮食外,还应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人的睡眠若比较充足,胃口就比较好,而且也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少瘦人喜欢过夜生活,动不动就玩个通宵,第二天又要强打精神去上班,严重影响了睡眠的质量,这样下去不瘦才怪。

还要注意的是个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想不开、超出人体负荷的“疯狂”学习或工作等,都会使人愈加消瘦。相反,愉快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有助于增肥。

■适当运动

对于那些长期坐办公室的瘦人来说,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锻炼,这不仅有利于改善食欲,也能使肌肉强壮、体魄健美。人体的肌肉是“用进废退”,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肌肉纤维就会相对萎缩,变得薄弱无力,人也就显得瘦弱。

在运动方式上,慢跑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人在慢跑的时候肠胃蠕动次数明显增多,这样可以消耗人体能量,在进餐时胃口就好。一般来说,大运动量运动、短时间运动和快速爆发力运动都能起到增肥效果,也是欲减肥的人最应忌讳的。

★★★附:食物增肥一方

山药粥

成分:山药、乳酪、白糖。

其制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鲜山药洗净,捣泥,待大米粥熟时加入拌匀,而后调入乳酪、白糖食用;另一方法是,将山药晒干研粉,每次取30克,加冷水调匀,置炉上,文火煮熟,不断搅拌,两三沸后取下,调入乳酪、白糖即可食用。

山药性味甘平,可补虚赢,长肌肉、润皮毛,为治消瘦、美容之妙品。乳酪可养肺润肤、养阴生津。两者合用,可健运脾胃,资助化源,故于虚瘦病人,效果甚佳。

常常听到体瘦者抱怨,现在减肥药满天飞,就是没有增肥药。其实,一般瘦弱欲增肥健身,无需求助于药物,只要恰当饮食,用食疗来调补,就能收良效。

体瘦之人,多有阴虚、血亏津少,故饮食上宜多食甘润生津之品,如牛奶、蜂蜜、鸡蛋、鳖(甲鱼)、海参、银耳等。常用有效食疗方有:核桃牛乳饮,蜂蜜饮料,海参膏,龟肉百合红枣汤,甲鱼滋肾羹,参麦甲鱼,银耳鸽蛋,百合鸡子黄汤等。

阴虚往往内心热,体瘦者多见烦躁易怒、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虚热内生现象,故在滋养的同时,还要注意清虚火,可选食蛤蜊麦门冬汤、菊花肉片等。

1均衡的饮食

可以使用奶油或其它食用油、果酱、糖类等高油脂、高糖类食物来增加热量,虽然体重增加较为快速,但长期或过量食用,会破坏食欲,并可能带来慢性疾病危及健康。采用均衡饮食及渐进式的增加食量,避免强迫性的供给,破坏食欲。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

3改变进餐的程序

先吃浓度高,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它食物。

4选择适度烹调的食物

选择经适度烹调的食物,如:蒸、炖、卤、炒、煮等,避免因油炸、煎、烤等导致食物坚硬,不易消化。

5保持心情愉快,布置良好的进餐环境,集中精神用餐。

紧张和焦虑不但影响食欲,肠胃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好,代谢率提高相对地消耗较多的热量。

如果还是没有办法改善您颀长消瘦的身材时,建议您还是请专业的医师帮您一起找出为什么肉肉长不出来的原因,用一个健康的方式长健康的肉肉喔!

增肥可以考虑牛奶、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将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来喝,腰果则可以当作零食来吃,如此会有不错的效果。

在社会的人口分布结构中,体重不足也是很常见的一个族群。只是目前社会一片减重风潮之下,那些体重过轻的人,反而是一般人羡慕的对象。可是,实际上体重不足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容易疲倦、抑郁、肌肉耗损等症状。严重者更会出现免疫力变差、容易生病,尤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还会增加并发症、愈后不良的机率。

◎增重不增肥

在学理上增肥与增重的意义并不一样。因为“增肥”顾名思义是增加身体组织的脂肪比例,而“增重”除了脂肪的增加之外,应还涵盖肌肉组织的成长。我想您要问的应该是“增重”而非“增肥”吧?!

人体的重量,大致上是来自于骨骼、肌肉、脂肪、水分以及其他内脏器官,有意义的“增重”应著重在肌肉、脂肪的比例增加。那么,我们要如何来进行身体的改造工程呢?答案仍然是“饮食”与“运动”!

饮食篇

饮食方面,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是增重的不二法门。浓缩的蛋白质与高热量食物,例如重乳酪蛋糕、小西点、小蛋糕等等,少量多餐、餐后适时补充帮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综合酵素,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蛋白质的选择

选择优良的蛋白质来源,例如鸡蛋、牛奶、肉类、家禽类等,应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以上。植物性蛋白质则以分离萃取的黄豆蛋白粉末,效果会比较好,因为少了阻碍吸收的植物纤维。至于吃肉或喝牛奶那一种方法较好?讲求效率的人,可以尝试喝高蛋白奶粉(例如三多奶蛋白),会比喝一般鲜奶、吃肉的蛋白质摄取量来的高,吸收利用率也比较好。

◎醣类的选择

醣类的摄取也是重要的一环,选择淀粉质较高的食物,例如白土司、馒头、白饭、地瓜、芋头、南瓜等。烹调时可以芶芡、羹汤、浓汤的型式,或在汤或果汁、牛奶中,加一些麦芽糊精(一般所谓的玉米水解淀粉,可直接加入食物中食用),增加热量的摄取。

◎脂肪的选择

油脂部分,可适量使用吸收利用率较佳的中链脂肪酸(MCT),以增加浓缩热量的摄取。纯的中链脂肪酸(MCT)因不含“必须脂肪酸”,需搭配一般油脂使用。建议可选用已混合必须脂肪酸的中链脂肪酸产品(例如:三多高热能),避免必须脂肪酸的缺乏。一般建议中链脂肪酸占总油脂使用量,以不超过60%为原则。

运动篇

欲增重者的运动,以“重量训练”为主要方式,而非减重者所强调的“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是促进能量消耗的,而“重量训练”则是用来增加肌肉比例的。借助哑铃、杠铃与训练器材的使用,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缩与放松,可以达到肌肉的建造工程。

那什么叫大肌肉群呢?就是我们所谓的胸肌、腹肌、背肌、腿肌、二头及三头肌(手臂)。经由重量训练与饮食补充,可使大肌肉群成长,相对的便会累积一些体重。

目前在美国,已经在尝试对老人加以适当的重量训练,配合增重食品补充,来增加肌肉比例,以改善营养不良、容易疲倦、抑郁、肌肉耗损、免疫力变差、容易生病等症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也会减少并发症、愈后不良的机率。

早餐:一定要吃、才有活力!

偏好西式口味的人:

1现榨柳橙汁一杯

2低脂牛奶一杯

3浇满糖浆、果酱、奶油的煎饼一份。

喜欢中式口味的人:

1一碗皮蛋瘦肉粥或小米粥

2一杯豆浆或米浆。

3一颗水煮蛋

早上的点心:帮助身体储藏能量

下列食物任选一份:葡萄干、核果、花生、香蕉。

午餐:快乐的进餐、才能吃胖唷!

偏好西式口味的人:

1苹果一个

2低脂牛奶一杯

3三明治一个

4生菜沙拉一盒

5高纤饼干一份

喜欢中式口味的人:

1奇异果一个

2一杯优酪乳

3一碗饭或一碗面

4水煮青菜一份

5高纤饼干一份

下午的点心:不要让小肚肚饿着了

下列食物任选一份:奶昔一杯,高纤饼干几片、卤味小菜,或茶叶蛋一颗。

晚餐:尽量按时进餐

最好与家人或爱人一起用餐。甜蜜的感觉,会让肉肉更快长出来唷!

1现榨果汁一份

2冰淇淋或优酪乳一份

3生菜沙拉或炒青菜一份

4一碗饭或一碗面

5一份瘦肉或鱼肉

6饭后再吃点菠萝、木瓜、或西红柿。

宵夜:尽量在睡前两个钟头进食

在土司上涂满果酱、花生酱、奶油、大蒜酱。再喝一碗肉汤、牛奶、或豆浆。只要吃个意思就好了,以免吃得太饱,睡不着。吃完宵夜后,要刷牙漱口用牙线,才能睡觉唷!

★★★★★★★★瘦人为何瘦★★★★★★★★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人消瘦总有病根。找病因,除病根,是“瘦子”变胖的主要方法。据保健专家分析,消瘦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各种慢性病及器质性病变

例如腹泻、消化性溃疡、结核、肿瘤、贫血寄生虫病等。

·遗传和内分泌因素

在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下,某些家庭成员都比较瘦,但是没有器质性疾患,属于无力型体型。其特点是:身体瘦高,颈细长,垂肩、胸廓扁平,胸骨剑突下角小于90度,精力也很充沛,完全能胜任学习或工作,但易患各种慢性病。

·精神因素

由于情绪因素,精神焦虑,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身体消耗多于摄入。

·饮食

饮食不调,缺乏体育锻炼。缺乏营养,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成分。

◇瘦人如何练壮

据冬林健康城的几位教练介绍,瘦人在进行健美锻炼时,首先要弄清自己属于哪种消瘦。因为消瘦有单纯性消瘦和继发性消瘦之分。单纯性消瘦没有明确的内分泌疾病,继发性消瘦是由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如属继发性消瘦,则请病愈后再进行健美锻炼。若属单纯性消瘦,那么进行健美锻炼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消瘦者应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在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练8至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至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至60秒,每种动作间歇1至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次,可适当减轻重量;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超量恢复”明显,锻炼效果极佳。

◇注意安全

健美锻炼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仅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测。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要有人保护。最好是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锻炼,以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打好基础

消瘦者在初练阶段(2至3个月)最好能进健美培训班学习锻炼,以便正确、系统地掌握动作技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有重点和针对性

消瘦者经过2至3个月锻炼后,体力会明显增强,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这时,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运动量要随时调整。另外,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并且要使所练肌群单独收缩。随着肌肉力量的啬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锻炼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一般情况下,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此外,锻炼时精神(意念)要集中于所练部位,切忌谈笑、听音乐等。所练部位肌肉的酸、胀、饱、热感越强,锻炼效果越佳。这样,再坚持半年到一年,体型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少练其它项目

消瘦者进行健美锻炼时,最好少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的增长,而且会越练越瘦。此外,平时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动。

◇合理的膳食

只有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人才能变胖。因此,消瘦者的膳食调配一定要合理、多样,不可偏食。平时除食用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肉、蛋、禽类外,还要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饮食营养全面,利于消化吸收,再加上适当的健美锻炼,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得丰腴起来。

◇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消瘦者要使体型由瘦变壮、丰腴健美,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的事,凭“一时热”,想“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因锻炼方法不对、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以高昂的情绪积极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甲鱼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影响池塘和资金周转,是发展甲鱼生产的不利因素。但只要掌握甲鱼的生活习性,完全可以利用人工条件,缩短甲鱼的生产周期。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甲鱼养殖新技术要点。

1、甲鱼养殖周期有多长?

甲鱼是我们很是熟悉的一种水产养殖,从刚孵化出来的甲鱼苗算起的话,最少三年时间;如果买已经有几两重的甲鱼仔开始养殖的话,两年可以上市。

而在一般情况下,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是甲鱼的冬眠期。半年的冬眠,甲鱼不吃不动,以消耗体内积累的营养来维持生命,经冬眠的甲鱼体重必然减轻许多。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养成商品规格需3-4年时间。在这3-4年中,实际投饲期即生长期只有2年。

如能创造条件,解除冬眠期,让甲鱼全年都能生长,这样就可缩短一半时间,则2年即达到商品规格。

2、缩短甲鱼养殖周期的思路

甲鱼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此时摄食旺盛,生长也快,而一年中达到该温度的时期仅有2个多月。如果有条件的话,使水温全年保持在30℃左右,则可使甲鱼处于最佳的生长温度下,完全有可能在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内达到商品规格。日本目前就是利用温室来进行甲鱼的速成养殖,目前我国各地也在进行。

3、加温养殖甲鱼的新方法

加温最好利用温泉或工厂的余热水,也可利用锅炉和电加热,但成本较高,一般在最冷的半年中使用,以消除甲鱼的冬眠期。在自然条件下,后期孵化出来的小甲鱼,到翌年4月冬眠结束时的成活率仅为20%-30%,而且体重也减轻;如用温水饲养,其成活率为80%-90%,体重可从孵出时的4克增重到100克左右,再继续养下去,正是甲鱼生长的最佳阶段,这将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并相对提高成活率。

如条件许可的话,采用恒温室孵化,既可提高孵化率,又能缩短孵化期,增加生长期。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编辑本段]用法

A ~ B ~ Δx a b a-b c d 可得a/c=(a-b)/d 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有一条: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这是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编辑本段]证明

设微观与宏观间的数值比为k(假设单位已经统一) A ~ B ~ Δx a b a-b ak bk (a-b)k 可得ak=a[(a-b)]k/(a-b) 推出a/(ak)=(a-b)/[(a-b)k] 用c替换ak,d替换(a-b)k 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 因此差量法得证

[编辑本段]原理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编辑本段]步骤

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编辑本段]分类

(一)质量差法 例题: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 分析: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设加入的铜粉质量为 x ,生成的NO质量为 y 3Cu+8HNO3=3Cu(NO3)2+2NO+4H2O 192 60 x y 192/x=60/y,x-y=132 可得(1)X=192g (2) Y=6g 6/30=02L 即加入的铜粉是192克,产生NO气体理论值为02升 (二)体积差法 例题: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 270C)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分析:原混和气体总体积为90毫升,反应后为70毫升,体积减少了20毫升。剩余气体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下面可以利用烃的燃烧通式进行有关计算。 CxHy + (x+ )O2 → xCO2 + H2O 体积减少 1 1+ 10 20 计算可得y=4 ,烃的分子式为C3H4或C2H4或CH4 (三)物质的量差法 例题:白色固体PCl5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PCl5(气)= PCl3(气)+ Cl2 现将584克PCl5装入205升真空密闭容器中,在2770C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101×105Pa ,经计算可知平衡时容器内混和气体物质的量为005摩,求平衡时PCl5的分解百分率。 分析:原PCl5的物质的量为0028摩,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增加了0022摩,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PCl5(气)= PCl3(气)+ Cl2 物质的量增加 1 1 X 0022 计算可得有0022摩PCl5分解,所以结果为786%

[编辑本段]例题

一。把61g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当完全分解、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里氯酸钾有多少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加热后减轻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质量(W混-W剩=WO2),由生成的O2即可求出KClO3。 〔解答〕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为485g 二。把质量为1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在该反应中,单质铁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使铁片质量减少,而铜离子被置换出来附着在铁片上。理论上每56g铁参加反应后应能置换出64g铜、铁片净增加质量为64-56=8g。现在铁片增重106-10=06g并非是析出铜的质量,而是析出铜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差。按此差量即可简便进行计算。 〔解答〕有质量为48g铜析出,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 三。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 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 四。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 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 五。向10g氧化铜通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 。判断剩余固体的成分和各自的质量。 [解析]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 则失去氧的质量 10 - 84 = 16g 则还原生成铜的质量 16×64/16 = 64g 剩余固体的成分 氧化铜 84 - 64 = 2g 铜 64g 六。10g铁样品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质量为108g,求铁样品中铁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和硫酸铜反应,也不溶于水) 。 [解析]增重08g 则消耗的铁物质的量为 08/(64-56) = 01mol 铁的质量 56×01 = 56g 铁的纯度 56/10 = 56% 七。将一定质量的铁放入100g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质量为1054g,求加的铁的质量 [解析]增重 1054 - 100 = 54g 则铁物质的量 54/(56-2) = 01mol 铁的质量 01×56 = 56g

(一)烃源岩样品采集

通过对粤中南—粤东—闽西南地区17条典型中生界露头剖面的地质考察(图3-1),共采集上三叠统小水组和小坪组,下侏罗统银瓶山组、上龙水组、长埔组、吉水门组、桥源组、金鸡组、下村组、梨山组,以及中侏罗统塘厦组烃源岩样品65个。岩性主要为泥岩、炭质泥岩和煤线(图5-1至图5-8;表5-1)。黑色泥页岩发育,层位多,累计厚度大,但未见沥青脉、油页岩,亦未见油苗、油味等油气显示。

图5-1 揭西灰寨剖面小水组暗色泥岩

图5-2 高明西安叠坪剖面小坪组凤岗段紫色泥岩

图5-3 高明西安叠坪剖面小坪组马安段煤线

图5-4 高明西安河村水库剖面金鸡组石塘段煤线

图5-5 开平金鸡剖面金鸡组炭质泥岩

图5-6 海丰青年水库剖面上龙水组黑色泥岩

总体上,闽西南—粤东—粤中南地区中生界小水组、金鸡组、银瓶山组、上龙水组、长埔组、吉水门组、桥源组、下村组、梨山组都发育有多套灰色—黑色泥岩、炭质泥岩、煤线(薄煤层),泥岩的累计厚度较大,生烃条件较好;而粤中南地区小坪组、金鸡组和桥源组也发育有较好的烃源岩,但与粤东相比,其黑色泥岩的分布范围及累计厚度都较小,生烃条件变差。

图5-7 惠来葵潭剖面桥源组滨海相含煤沉积

图5-8 海丰青年水库剖面吉水门组黑色炭质泥页岩

表5-1 华南陆区中生界烃源岩样品取样情况

续表

续表

(二)烃源岩有机碳丰度、热解特征及可溶抽提物含量

对研究区所采集到的烃源岩样品都进行了岩石热解(Rock-EvalⅥ)和总有机碳(碳硫仪)分析,同时选取部分烃源岩样品进行了氯仿抽提(72h)。

从测试分析数据(表5-2)可以看出,研究区内采集到的所有样品的游离烃(S1)和热解烃(S2)、氢指数(HI)值都非常低,氯仿沥青“A”的含量也非常低,基本处于10-6级的含量。这可能与华南陆区经历了强烈的火山活动,烃源岩的成熟度比较高,并且露头样品经历了较强的风化淋滤作用,导致烃源岩的可溶有机质损失殆尽有关。由于热解烃S2几乎不存在,因此表5-2中的Tmax值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不能作为成熟度的判识指标。

1上三叠统

小水组黑色泥岩显示了较高的残余TOC含量(表5-2),该组在揭西灰寨剖面出露有20多米,小水组泥岩残余TOC值分布范围为049%~228%。小坪组发育的烃源岩兼有泥岩和煤线,高明西安叠坪剖面凤岗段泥岩的残余TOC在03%~203%之间,马安段泥岩的残余TOC为019%,而马安段煤线的残余TOC在122%~177%之间。

2下侏罗统

金鸡组烃源岩兼有泥岩和煤线。惠州黄洞剖面金鸡组泥岩的残余 TOC普遍比较低(表5-2),这与泥岩中的粉砂质含量较高有关,残余TOC分布范围为001%~118%;开平金鸡剖面金鸡组泥岩的TOC范围为175%~265%,煤线的残余TOC达到264%;高明西安河村水库剖面金鸡组石塘段煤线的残余TOC最高,范围为593%~294%。

银瓶山组、上龙水组、长埔组和吉水门组烃源岩以泥岩、炭质页岩为主。银瓶山组3个样品的残余TOC值普遍不高,最高值为074%(表5-2)。上龙水组褐色泥岩具有较大的厚度,剖面出露良好,但16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该组烃源岩的残余TOC并不高,最高值为072%,多数样品不超过05%。长埔组和吉水门组泥岩具有较大的厚度,但剖面出露较差,烃源岩样品的残余TOC普遍较低,吉水门组唯一的1个样品的残余TOC为032%,长埔组4个样品的残余TOC在036%~046%之间。

下侏罗统桥源组烃源岩主要为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和煤线。早侏罗世晚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海陆交互相,因此桥源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并发育有煤线。惠来葵潭剖面8个烃源岩样品的残余TOC在08%~61%之间(表5-2);欧阳山剖面3个样品的残余TOC在134%~120%之间。

表5-2 华南陆区中生界烃源岩岩石热解、总有机碳及氯仿沥青“A”分析数据表

续表

续表

3中侏罗统

塘厦组烃源岩主要为泥岩。4个泥岩样品的残余TOC含量不高,最高为082%,最低为015%。

(三)烃源岩干酪根有机岩石学特征

1上三叠统小水组和小坪组

小水组第14层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干酪根的显微组分中微粒体占绝对优势,其含量均在90%以上,并含约5%的海相镜质体,且后者处于高演化程度,其表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微粒体化特征(图5-9),海相镜质体反射率BRo=170%~257%。根据关系式等效镜质体反射率VRo=081 BRo+018(BRo>150%)(刘祖发等,1999),将小水组海相镜质体反射率换算为镜质体反射率Ro约为226%,为高—过成熟。样品中还含有约1%的碎屑镜质体和丝质体,因颗粒小而未能测得样品中的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小水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棚相,且富含黄铁矿,说明当时处于还原环境,其显微组分组成表明干酪根类型为ⅡB型。

图5-9 揭西灰寨剖面上三叠统小水组干酪根光片中的微粒体和海相镜质体

(左:高反射率黄白色的丝质组;右:反射率较低的灰白色镜质组)

高明西安叠坪剖面小坪组凤岗段烃源岩XADPT3xp-fg-2干酪根光片镜下多为大的块状有机质,以镜质体和丝质体为主,镜质组占90%,平均反射率为128%,处于生油窗的晚期;丝质体占10%,未见壳质组,蓝光下未见有显微组分发荧光。显微组分组成显示小坪组凤岗段有机质以陆相高等植物来源为主,干酪根类型为Ⅲ型。

小坪组马安段烃源岩XADPT3xp-ma-3 镜下主要为镜质体和丝质体(图5-10),镜质体约67%,平均反射率为136%;丝质体约28%,反射率为155%~183%。壳质组含量在5%以下。显微组分组成显示小坪组马安段烃源岩有机质以陆相高等植物来源为主,干酪根类型为Ⅲ型。

隆起区小坪组烃源岩的演化程度普遍比凹陷区小水组烃源岩的演化程度要低,这可能主要与粤东具有更大的沉积厚度(古地温)有关。

图5-10 高明西安叠坪剖面上三叠统小坪组马安段干酪根中的镜质组和丝质组

(左:镜质组;右:丝质组)

2下侏罗统金鸡组

惠州黄洞剖面金鸡组第35层炭质泥岩HDJ1jj35主要以镜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为主,镜质组与惰质组比例约37:63。镜质体反射率为272%,丝质体各向异性不明显,干酪根类型为较典型的Ⅲ型。

开平金鸡剖面金鸡组第10层和第14层的显微组分组成很相似,反射率也基本一致,以镜质体和丝质体为主,镜质体反射率分布于175%~180%之间,平均值为178%。有机质以陆相高等植物来源为主,干酪根类型为Ⅲ型。

高明西安河村水库剖面金鸡组石塘段煤线XAHCShk J1jj-si-3 镜质体占绝大多数,有少量丝质体,镜质体约93%,丝质体约7%(图5-11)。镜质体反射率为19%,丝质体反射率则分布于220%~270%。蓝光下未见有荧光组分,有机质明显以陆源高等植物来源为主,干酪根类型为Ⅲ型。

图5-11 高明西安河村剖面下侏罗统金鸡组石塘段干酪根(XAHCShkJ1jj-si-3)显微组分

(左:镜质体;右:丝质体)

3下侏罗统蓝塘群

蓝塘群各组烃源岩中黄铁矿的富集非常明显,多以原生球粒状、质点状分散分布,也有以球粒状集合体形式存在的,是还原环境的重要标志。海丰青年水库银瓶山组第2层的干酪根显微组分几乎全是微粒体,可见极少小块海相镜质体(约2%),由于块体过小而无法测定其反射率。揭西灰寨银瓶山组第34 层烃源岩干酪根的显微组分中,微粒体占95%,海相镜质体占3%,可见少量镜质体约2%(图5-12),由于块体过小也无法测定其反射率。所测海相镜质体反射率均值为175%~193%,换算得到的镜质体反射率最大值为174%。显微组分组成显示银瓶山组有机质以海相来源为主,其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棚相,干酪根类型可能属于Ⅱ型中的偏腐植型。

图5-12 揭西灰寨剖面银瓶山组JXHZhJ1yps34-2中的海相镜质体(左)和镜质体(右)

上龙水组干酪根显微组分中微粒体占优势,含少量的海相镜质体,部分样品可见极少量的镜质体颗粒,说明有机质以海相来源为主。所有样品均显示出高演化的特征,由海相镜质体反射率换算得到的镜质体反射率最大值第14层为232%,第28层为278%。上龙水组的沉积环境为海相弱还原—还原环境,干酪根类型为Ⅱ型。

长埔组干酪根显微组分中微粒体占绝对优势,并含7%~20%左右的海相镜质体,见小块沥青及带结构的镜质体(图5-13)和少量的残余固体沥青,表明曾经发生过生烃和排烃。长埔组第48层海相镜质体反射率换算得到的镜质体反射率最大值为205%。长埔组的沉积环境应为海相弱还原—还原环境,干酪根类型为Ⅱ型。

图5-13 海丰青年水库剖面长埔组HFQNShKJ1ch501中的海相镜质体(左)和结构镜质体(右)

吉水门组干酪根显微组分以微粒体为主,约占80%,其余20%为海相镜质体,其换算得到的镜质体反射率最大值为21%。吉水门组为半深海相沉积,干酪根类型可能为Ⅱ型。

惠来葵潭剖面桥源组烃源岩干酪根在镜下主要见到镜质体、半丝质体、丝质体(图5-14)。镜质体约占35%,丝质体和半丝质体约占65%。镜质体反射率为223%~226%。三水白妮欧阳山剖面桥源组煤线的显微组分镜质体约占72%,丝质组约占28%。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为110%。蓝光激发下未见荧光组分,未见壳质组。桥源组主要为滨海相、海陆交互相以及浅海陆棚相沉积,干酪根类型均为Ⅲ型。

图5-14 惠来葵潭剖面桥源组第二段烃源岩HLKTJ1q2-48-1中的镜质体(左)和丝质体(右)

4中侏罗统塘厦组

塘厦组烃源岩干酪根光片中的显微组分主要有镜质体(63%)(图5-15)、半丝质体(17%)和丝质体(20%)。在蓝光激发下均不发荧光。有机质为典型的陆源高等植物碎屑,干酪根类型为Ⅲ型。镜质体反射率均值为207%。镜下可见带氧化环的镜质体,显示了陆相偏氧化的沉积环境,与塘厦组的浅湖相沉积环境是一致的。

图5-15 东芜塘厦剖面塘厦组泥岩TXJ2i87-3中的镜质体(左)和带氧化环的镜质体(右)

(四)烃源岩抽提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1上三叠统小水组和小坪组

小水组烃源岩抽提物饱和烃的色谱图主峰碳为 C16或 C17,具有明显的前峰型特征(图5-16),显示该组的有机质应该以非陆源有机质为主要来源。规则甾烷中C27ααα甾烷占优势一般指示低等水生生物来源,而C29ααα甾烷(24-乙基胆甾烷)占优势往往指示高等植物来源(Peters&Moldwan 1995)。小水组烃源岩规则甾烷中C27ααα甾烷占明显优势,规则甾烷具有“L”形特征,同时还检出了4-甲基-C30甾烷和伽马蜡烷,显示小水组烃源岩有机母质应该以非陆相来源为主。

小坪组凤岗段和马安段烃源岩的规则甾烷都具有“V”形特征,C28ααα甾烷比较低,C29ααα比较高,C27ααα甾烷在规则甾烷中不具有明显优势(图5-17),与小坪组干酪根显微组分显示的以陆源物质为主的结果一致。

图5-16 揭西灰寨剖面小水组烃源岩JXHZhT3xsh14-5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及甾萜色谱质谱图

图5-17 高明西安叠坪剖面小坪组凤岗段烃源岩XADPT3xp-fg-2全离子流图及甾萜色谱质谱图

Ts/(Ts+Tm)是常用的表征原油成熟度的指标。小水组烃源岩抽提物中的Tm和Ts比较接近,三环萜烷含量很高,C23i/C30H比值接近或超过10(表5-3),表明小水组烃源岩已经处于高过成熟阶段(Ro=226%);而小坪组烃源岩的Ts/(Ts+Tm)要稍低一些,三环萜烷相对于藿烷要低得多,C23i/C30H指数仅为014,表明其成熟度比小水组烃源岩低得多(Ro=13%),分子生物标志物显示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与干酪根镜鉴测得的有机质成熟度是一致的。

小水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在-23‰左右,小坪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在-260‰左右(表5-3)。小水组有机质以海相来源为主,小坪组有机质以典型陆相来源为主,但小水组干酪根的碳同位素值反而比小坪组明显偏重,这可能是烃源岩遭受后期改造作用所致。有机质的成熟作用和地表风化淋滤作用带来的碳同位素分馏使干酪根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变重,有机质类型越好,干酪根碳同位素受成熟作用的影响越大。Ⅰ型干酪根和ⅡA型干酪根受成熟作用产生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大于2‰,ⅡB型和Ⅲ型干酪根(或煤)的碳同位素组成随成熟度的变化比较小(熊永强等,2004)。风化淋滤作用也可以导致干酪根异常变重,有机质类型越好,风化带来的碳同位素变重就越明显。δ13C值风化增重幅度,Ⅰ型干酪根一般大于25‰,ⅡA型干酪根可达25‰,Ⅲ型干酪根约1‰(苏艾国,1999)。成熟作用的碳同位素增重和风化淋滤作用导致的碳同位素增重效应叠加在一起,导致粤东以海相有机质来源为主的小水组烃源岩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可能有约3‰~4‰的增重(原始δ13C值应该为-260‰~-280‰),反而比同时代沉积的以陆相高等植物来源为主的小坪组烃源岩干酪根更重一些,但对干酪根类型为Ⅲ型的小坪组影响不大。

表5-3 华南陆区部分烃源岩甾萜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干酪根碳同位素值

2下侏罗统金鸡组

金鸡组烃源岩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图多具有双峰型特征甚至三峰型特征,主峰碳为C16、C17或C18,低碳数正烷烃占优势,与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有关。饱和烃色谱图还具有明显的“UCM”峰,与剖面上的微生物作用有关。规则甾烷分布呈“V”字形,C29ααα甾烷比较高,说明陆源有机质占重要比重,这与干酪根镜鉴结果显示的以陆源有机质为主相一致(图5-18)。金鸡组烃源岩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布范围为-233‰~-257‰(表5-3),与Ⅲ型干酪根的特征相符。

3下侏罗统蓝塘群

青年水库剖面银瓶山组烃源岩抽提物的色谱图与其上覆的上龙水组类似,都以低碳数烷烃为主(图5-19),其甾萜的质谱图与上三叠统小水组相似,C27ααα甾烷具有明显优势,规则甾烷具有“L”形特征,显示了有机母质应该以海相来源为主。Ts/(Ts+Tm)比值为050~052(表5-3),表明烃源岩达到了较高的演化程度。银瓶山组烃源岩干酪根的碳同位素值比较重,应该是蓝塘群烃源岩有机质经受热成熟作用和风化淋滤作用强烈改造的结果。校正恢复后,其δ13C值应该为-26‰~-27‰。

上龙水组烃源岩抽提物正构烷烃色谱图的峰型延续了银瓶山组烃源岩抽提物正构烷烃色谱图的前峰型特征,主峰碳为C17,规则甾烷中C27ααα甾烷明显具有优势,规则甾烷具有“L”形特征,显示了与银瓶山组及小水组类似的沉积环境。甾萜质谱参数显示三环萜烷/藿烷比值比较高,Ts/(Ts+Tm)在05 以上,具有高成熟度特征。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偏重(-203‰~-219‰)。校正恢复后,其δ13C值应该为-243‰~-27‰。

图5-18 开平金鸡剖面金鸡组第10层煤线(KPJJJ1jj10-3)饱和烃全离子流图及甾萜质谱图

图5-19 海丰青年水库剖面银瓶山组第2层烃源岩(HFQNShKJ1y2)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图及甾萜质谱图

长埔组烃源岩抽提物的色谱峰型与上龙水组非常相似,为典型的前峰型,主峰碳为C17。C27甾烷具有明显优势,规则甾烷具有“L”形特征,显示有机质来源以海相来源为主。Ts/(Ts+Tm)接近平衡,显示烃源岩的演化程度比较高。干酪根的δ13C的分布范围偏重(-207‰~-218‰)。校正恢复后,其δ13C为-25‰~-27‰。

吉水门组烃源岩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峰型具有类似于上龙水组和长埔组的前峰型特征,说明具有相似的有机质来源,且处于高—过成熟阶段。C27甾烷在规则甾烷中具有明显优势,规则甾烷具有“L”形特征,显示有机质来源以海相来源为主。C23i/C30H比值为231,低碳数甾烷也比高碳数甾烷要高得多,Ts/(Ts+Tm)比值为05(表5-3),说明演化程度很高。其干酪根的δ13C为-231‰,恢复校正后应该为-27‰~-29‰。

4下侏罗统桥源组

惠来葵潭剖面桥源组的煤线和炭质泥岩、黑色泥岩的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峰型显示了与其下伏的蓝塘群烃源岩不同的特征,桥源组第二段炭质泥岩抽提物色谱图的主峰碳为C21,显示了双峰型特征,饱和烃的组成明显向高碳数部分偏移(图5-20)。桥源组第三段的饱和烃色谱图特征与之相似。规则甾烷具有“V”形特征,显示有机质以陆源为主。三环萜相对于五环萜具有明显的优势,C23i/C30H大于10,Ts/(Ts+Tm)表明其具较高的演化程度。三水白妮镇欧阳山剖面桥源组中可见到5层煤线,厚度从20cm到40cm不等。煤线的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图与惠来葵潭桥源组第二段具有类似的前峰型特征,不同之处在于欧阳山剖面桥源组煤线的成熟度比惠来葵潭剖面桥源组烃源岩要低得多,因而其抽提物的三环萜/藿烷的比值也低得多,C23i/C30H值的差别很大。桥源组烃源岩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布范围为-240‰~-253‰,与陆源有机质的特征相符。

图5-20 惠来葵潭剖面桥源组第二段第34层烃源岩(HLKTJ1qy234-1)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图及甾萜质谱图

5中侏罗统塘厦组

塘厦组烃源岩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图前峰型特征明显,主峰碳为C17,与该组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有关。 正构烷烃色谱图上的“UCM”峰是可溶有机质遭受生物降解的显著特征。C27ααα甾烷具有明显优势(图5-21)。干酪根的δ13C值为-245‰,与陆相有机质的特征相符。

(五)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与评价

1烃源岩有机碳丰度恢复

对华南陆区中生界烃源岩的评价重点需要考虑干酪根类型、沉积环境和岩性、烃源岩经历的成熟作用和风化淋滤作用等因素。研究区目前没有钻井岩心样品,仅有露头样品可以用来进行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评价。由于研究区常年高温多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植被茂盛,露头剖面上的烃源岩样品受到的风化淋滤非常严重。因此,在进行烃源岩评价时,主要考虑了成熟作用和风化淋滤作用的影响来对地表露头样品进行有机碳丰度的恢复。华南陆区缺乏低成熟和未风化的岩心样品,难以通过热模拟实验求取恢复系数来恢复烃源岩的TOC和生烃潜力。因此,只能根据前人研究资料,并结合研究区的沉积演化史,类比恢复华南陆区烃源岩在热演化和风化中损失的TOC,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初步定性分析。

图5-21 东芜塘厦剖面塘厦组泥岩(TXJ2i87-3)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图及甾萜质谱图

前人(赵政璋等,2000;秦建中等,2007)研究认为,演化程度中等的泥质烃源岩受风化作用影响的恢复系数在20左右,而高成熟且较致密的泥页岩和板岩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小,恢复系数为15左右。研究区多数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演化程度,但多数不够致密且长期受到水的浸泡,因此,将TOC的风化恢复系数定为17。

研究区缺乏低成熟度样品,因而采用相似类型干酪根进行类比的方法来对烃源岩的初始有机碳进行恢复。ⅡA型烃源岩到高—过成熟阶段TOC下降约32%,恢复系数平均为148,ⅡB型烃源岩的TOC下降约24%,恢复系数为132(秦建中等,2007)。小水组和蓝塘群烃源岩大部分都是浅海相—半深海相沉积,显微组分以海相镜质体、微粒体为主,部分样品中还能见到少量的陆源碎屑,且都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因此,采用ⅡA和ⅡB型恢复系数的平均值140作为小水组和蓝塘群烃源岩在热成熟作用过程中TOC损失的恢复系数。对小坪组、金鸡组、桥源组及塘厦组干酪根类型为Ⅲ型的烃源岩不进行热成熟作用影响的恢复。

烃源岩的有机碳总恢复系数为风化恢复系数和热成熟作用恢复系数的乘积。小水组和蓝塘群烃源岩总恢复系数为17 乘以14 等于238;而对其他有机质类型为Ⅲ型的烃源岩,总恢复系数仅为风化恢复系数17。总恢复系数乘以残余有机碳含量就得到恢复后的初始有机碳丰度(表5-4)。

2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在有机碳含量恢复的基础上,采用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湖相或海相泥质烃源岩划分标准(表5-5)和华北地区煤系烃源岩的评价标准(表5-6),分别对小水组和蓝塘群泥质烃源岩,以及干酪根类型为Ⅲ型的小坪组、金鸡组、桥源组和塘厦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

表5-4 华南陆区烃源岩有机碳恢复前后对比

续表

根据评价结果(表5-7),小水组黑色泥岩的 TOC经恢复之后范围为117%~543%,6块样品平均值为264%,干酪根类型主要为腐泥腐植型,属好—很好级别的烃源岩,在华南陆区邻近海域进行中生界油气勘探评价时,应特别注意判断是否存在这套烃源岩。

蓝塘群银瓶山组3 块烃源岩 TOC恢复之后分布范围为064%~176%,平均值为131%,为中等—好烃源岩;上龙水组16 块烃源岩样品恢复之后的 TOC分布范围为05%~171%,平均值为103%,属中等—好烃源岩;长埔组4块烃源岩样品恢复之后的TOC分布范围为086%~109%,平均值为10%,为中等烃源岩;吉水门组只有1块样品,恢复之后TOC为076%,为中等烃源岩。整体上看,蓝塘群(银瓶山组、上龙水组、长埔组、吉水门组)烃源岩22块样品恢复之后的TOC分布范围在05%~171%之间,平均为105%,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泥腐植型(ⅡB型),基本上为中等—好级别的烃源岩,在华南陆区邻近海域进行中生界油气勘探时,仍然值得注意判断是否存在这套烃源岩。

表5-5 国内外常用的泥(页)岩烃源岩划分标准

(据王玉华等,2004)

表5-6 华北地区石炭系泥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据秦建中等,2004)

表5-7 华南陆区烃源岩生烃潜力定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小坪组、金鸡组、桥源组及塘厦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干酪根显微组分以镜质体、丝质体为主,以生气或者凝析油(气)为主,生成液态烃的能力较差。小坪组7块烃源岩样品兼有泥岩和薄层煤线,除马安段2个薄层煤线样品的TOC分别为3009%和2074%外,其他5 块泥岩恢复后的 TOC分布范围在032%~345%之间,平均值为13%,为差烃源岩。金鸡组12块烃源岩样品兼有泥岩和煤线,采自薄层煤线的样品尽管TOC较高,但基本不具有生烃潜力;其他7 块煤系泥岩恢复之后的 TOC分布范围为002%~451%,平均值196%,为中等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气或凝析油(气)的能力。桥源组11块烃源岩样品兼有泥岩和煤线,欧阳山剖面的3个样品为薄层煤线,在惠来葵潭剖面均为煤系泥岩,其8块样品恢复后的TOC分布范围在136%~1037%之间,平均值为472%,属好烃源岩,应具有一定的生气和凝析油(气)的能力。塘厦组4块烃源岩样品均为泥岩,恢复后的 TOC分布范围在 026%~139%之间,平均值为076%,为非烃源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672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