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夹四字成语

发夹四字成语,第1张

1 《少女的红发卡》中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成:现成。

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例 句

2 看图猜四字成语答案及

鱼目混珠、水滴石穿、东张西望、指鹿为马、只手遮天、一目十行、胆小如鼠、狐假虎威、沉鱼落雁、天旋地转、出水芙蓉、雾里看花、岿然不动、蛇蝎心肠、五颜六色、水天一色、出口成章、龇牙咧嘴、昂首挺胸、四通八达、网开一面、命悬一线

鱼目混珠

不少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只见大师走到画作前一看,就说:「这是鱼目混珠的假画!」

我们要抵制仿冒品,绝不允许鱼目混珠,侵犯智慧财产权。

水滴石穿

他辛苦了好几年,终于水滴石穿,完成这部钜着。

他认为谈恋爱要有水滴石穿的功夫,磨久了自然会有成果。

别看我们现在很不强大,只要我们坚持努力,总会水滴石穿,取得成功。

东张西望

上课的时候要聚精会神,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小明平时上课不注意听讲,总是东张西望,可一到考试就什么也不会,坐在那左顾右盼。

妈妈给我讲故事,我东张西望,妈妈生气了,问我讲了什么,我答不上来。

3 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

叠岭层峦 爬山越岭 寄豭之猪 铁杵磨针

猪狗不如 急獐拘猪 冷水烫猪 肥猪拱门

葄枕图史 罪上加罪 嘴硬心软 嘴上功夫

走漏风声 走回头路 自找麻烦 自我欣赏

自负盈亏 自产自销 捉鬼放鬼 缀辞之士

装死卖活 装穷叫苦 重此抑彼 纸笔喉舌

直来直去 执法犯法 折臂三公 遮风挡雨

照单全收 占山为王 御驾亲征 舆人之诵

有影无踪 有去无回 有口难开 有功之臣

有翅难飞 犹豫不定 引决自裁 意外之财

以正视听 以势压人 以大欺小 以长攻短

一字不识 一心为公 一线希望 一无牵挂

一望无涯 一声不响 一年一回 一家之主

摇摆不定 妖里妖气 洋相百出 验明正身

压寨夫人 旬月之间 熏腐之余 雪中高士

削发为僧 悬壶于市 玄衣督邮 玄香太守

虚惊一场 秀外惠中 羞羞答答 形势之途

心里有底 笑骂从汝 小心眼儿 小打小闹

先苦后甜 下临无地 细嚼慢咽 细高挑儿

嘻嘻哈哈 稀稀拉拉 无疾而终 下流

无本生意 窝窝囊囊 稳稳当当 尾巴难藏

为时过早 万事如意 玩弄词藻 弯弯曲曲

拖拖拉拉 拖拖沓沓 土头土脑 土里土气

统一口径 童男童女 铁腕人物 挑字眼儿

挑挑剔剔 挑挑拣拣 天子门生 胎死腹中

踏步不前 缩成一团 宿将旧卒 素面朝天

死要面子 死心眼儿 死路一条 死记硬背

死到临头 死不要脸 死不回头 私情密语

说说而已 霜露之疾 耍笔杆子 熟人熟事

书香铜臭 受夹板罪 受夹板气 首战告捷

收买人心 是非之地 事出意外 时时刻刻

石投大海 生死永别 生男育女 生来死去

神州华胄 神志不清 神憎鬼厌 社稷生民

上吐下泻 上当受骗 上蹿下跳 杀生与夺

三角恋爱 三寸金莲 润笔之资 柔中有刚

任人宰割 任人摆布 人五人六 人海战术

全局在胸 取之不尽 取舍两难 清清楚楚

清清白白 清仓查库 轻重九府 亲上加亲

巧上加巧 前途无量 前脚后脚 千古奇冤

乞儿暴富 奇冤极枉 齐天大圣 欺人眼目

七十二变 拼命三郎 皮开肉破 劈里啪啦

劈空扳害 披缁削发 袍泽之谊 判冤决狱

藕断丝联 藕断丝长 耦俱无猜 耦居无猜

偶烛施明 偶语弃市 偶影独游 呕心吐胆

鸥鸟忘机 鸥鸟不下 瓯饭瓢饮 殴公骂婆

欧风墨雨 喔咿儒睨 喔咿儒儿 女流之辈

女扮男装 你争我夺 能伸能缩 男女平等

男男女女 男扮女妆 幕后操纵 目空四海

目光短浅 墨客骚人 磨嘴皮子 螟蛉之子

妙笔生花 密密麻麻 密不可分 闷声不响

4 相的所有四字成语大全

带相的成语

毫不相干: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患难相扶:扶:支持,帮助。在忧患灾难中互相扶助

萍水相遇: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推诚相待:诚:诚实的心意。指以真心对待人

舳舻相接:舳:船尾;舻:船头。形容船与船相接,数量多

拜相封侯: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名义或官职。任命为宰相,封为列侯。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极品

骨肉相亲: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怒目相视:

首尾相救:救:援助。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

相互尊重:尊重:敬重,重视。指互相重视

相交有年: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年。形容交谊很深

相机而行:相机:观察当时情况。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的行动

相体裁衣:相:视。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

拔刀相济:拔:抽出。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备位将相:备位:充数,徒有其位。指白占据将相要位

表里相合:表里:内外;合:协同。里外相互协同

实不相瞒:瞒:欺骗。实话告诉,决不欺瞒

肝胆相见: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形影相追:形:形体;影:身影;追:追随。像影子离不开形体一样,一刻也不分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各不相下:各:各自;下:位置低。双方相比分不出高下。指双方对峙分不出胜负

名实相称:指名声与实际一致

死伤相枕:枕:以头枕物。死亡受伤者相互枕藉而卧。形容伤亡者多

血脉相通:血脉:血统。指有血缘亲属关系。比喻关系极为亲密

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白发相守: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出洋相:露出令人作笑的丑相,略带幽默的失态

不明真相:明:了解清楚;真相:本来面目。不明白事情的本来面目

不相违背:指不会互相不符

互不相容:互相不能容纳对方。指高职位官员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行使职权时彼此不一致

互相残杀: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

天人相应: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

小家子相:相:相貌,样子。小户人家的气派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

单相思:相思:想念。单恋,男女间仅一方爱慕另一方

相对无言: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相貌堂堂: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人不可貌相: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吉人自有天相:相:帮助,保佑。谓天佑善人。同“吉人天相”。

烽火相连: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人生何处不相逢:〖释义〗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蚌鹬相持: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白头相并:犹言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自相惊扰: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真相毕露:真面目完全显露出来

鹬蚌相持:《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

义气相投: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5 都有哪些四字成语

拨云见日 称王称霸 重睹天日 垂范百世 词不达意

窜端匿迹 大才盘盘 大公无私 大含细入 大好河山

大声疾呼 大相径庭 大有可观 代拆代行 担惊受怕

丹凤朝阳 胆大心粗 惮赫千里 当耳边风 岛瘦郊寒

倒戈卸甲 悼心失图 倒背如流 倒持泰阿 登木求鱼

堤溃蚁孔 羝羊触藩 掂斤播两 点金乏术 电光朝露

刁斗森严 吊尔郎当 东拉西扯 洞察其奸 冻解冰释

斗粟尺布 斗折蛇行 都头异姓 独步当时 独辟蹊径

独善其身 黩武穷兵 妒能害贤 短褐穿结 断头将军

度德量力 夺门而出 蛾眉皓齿 讹言惑众 恶迹昭著

扼吭夺食 扼喉抚背 饿莩遍野 尔虞我诈 发人深省

浮白载笔 伏低做小 芙蓉并蒂 拊背扼喉 付之丙丁

父慈子孝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肝肠寸断 甘败下风 敢不承命

干父之蛊 刚愎自用 高材疾足 高官显爵 隔年皇历

个中妙趣 更长梦短 绠短汲深 功败垂成 公报私仇

弓调马服 勾魂摄魄 钩心斗角 钩章棘句 狗恶酒酸

姑妄听之 姑射神人 孤犊触乳 孤立无援 孤鸾寡鹄

古道热肠 股肱之力 谷贱伤农 告朔饩羊 故步自封

固步自封 告贷无门 瓜瓞绵绵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观过知仁 鳏寡孤独 冠绝一时 归根到底 龟鹤遐寿

龟冷支床 诡变多端 佹得佹失 贵耳贱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骇浪惊涛 邯郸学步 含苞待放 汉官威仪 行行出状元

豪夺巧取 毫不讳言 好吃懒做 好整以暇 河东狮吼

何患无辞 合而为一 合从连衡 褐衣不完 横殃飞祸

哄动一时 轰动一时 弘毅宽厚 宏图大志 后车之戒

后患无穷 囫囵半片 虎落平川 花朝月夕 华不再扬

华屋秋墟 华亭鹤唳 画饼充饥 划一不二 怀宝迷邦

涣然冰释 宦海风波 皇皇不可终日 灰飞烟灭 毁于一旦

晦迹韬光 绘影绘声 荟萃一堂 浑身解数 魂不附体

混沌不分 混淆视听 活灵活现 豁达大度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货真价实 激昂慷慨 积案盈箱 击鼓鸣金 击中要害

赍粮藉寇 机变如神 饥不择食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疾风劲草

及宾有鱼 极而言之 极目迥望 岌岌不可终日 急景凋年

汲引忘疲 虮虱相吊 掎裳连袂 几次三番 济寒赈贫

计不旋踵 计出万全 稷蜂社鼠 记问之学 浃髓沦肤

家道从容 家给民足 夹袋人物 佳儿佳妇 加官进爵

夹板医驼子 戛戛独造 甲第连天 嫁祸于人 价廉物美

驾轻就熟 驾雾腾云 肩摩毂击 监守自盗 尖担两头脱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茧丝牛毛 间不容发 见鞍思马 见风是雨

见机而行 僭赏滥刑 姜桂之性 江东父老 将门虎子

被夹掉了胸夹。在吕不韦传奇第18集当中,赵高使用酷刑,将芸姜的胸夹掉了。剧中芸姜由陈好饰演,她本是一个婢女,为吕不韦做事当奸细,被发现后用酷刑害死。是由周晓文导演并制作的一部古装历史传奇剧,由张铁林、宁静、吴军忱、高虎、陈好等主演。

吕不韦传奇剧情简介

乱世出英雄,出奇人,而吕不韦正是这乱世中诞生的一位奇人。战国末年,诸侯割据,年轻商人吕不韦游历诸国,来到了民风开放的赵国邯郸城。这里正在举行一场惊世骇俗的拍卖会,由于当时商人的身份十分低下,哪怕自己坐拥百万,也不能得到民众的真正认可。

吕不韦在此,先是买下了孤女芸姜,然后花天价拍下了号称周天子镇国之宝的夜明珠,可这其实是吕不韦精心安排的骗局。因此闻名的吕不韦得到邯郸城的舞姬夏莲的另眼相看,而夏莲则捕获了吕不韦的心。

费尽一番力气,吕不韦最后得到了夏莲,把其改名为赵姬。野性颇大的吕不韦不甘心只做一个商人,他的目标是一个国家,巧妙的布局就此拉开,吕不韦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

老虎凳

老虎凳是中国旧社会特有的一种刑具,通过对双腿和膝盖关节施加人体无法承受的压力以达到折磨、拷问受刑者的目的。在黑暗的中国近代被反动势力广泛用于残害遭到关押的爱国民众和革命烈士。新中国建立后,该刑具已经被废除。

受刑者一般在上老虎凳之前已经遭受了鞭打之类的简单刑罚,为了继续拷问而加重刑罚,上老虎凳成了施刑者手里的一张王牌。准备上老虎凳之前,犯人的上身通常已经被剥光,光身绑在老虎凳上,以便于继续鞭打,而受刑者的鞋袜也必须脱下,这样是为了便于接下来捆绑双脚。于是,光膀子赤脚上老虎凳成为一种惯例,这增加了女性受刑者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扩展资料:

老虎凳基本结构

长凳的一头竖直安装着一根木桩或者木柱,木柱与长凳的夹角呈垂直90°。用刑时需要在受刑者的脚下垫砖头,所以长凳的另一端会事先放几块砖头。清代一些所谓讲究的老虎凳上还附带皮套,用来捆绑固定身体和大腿,脚下砖头用的是青砖,还有专门夹住膝盖、小腿施加重压的木棍,衙门管这个叫无情木。民国时期有些老虎凳的木柱呈十字状,架子两端有铁制锁扣,可以将受刑者的手腕固定在架子上,十字架的交叉上端位置正好对准受刑者的脖子,这里也会附带系上绳索,用来缠绕勒住脖子。

-老虎凳

女子买肉夹馍被大狗扑并狂喊救命,狗主人竟然怂恿大狗咬人

“咬她,花生,咬她!”这纵狗咬人的一幕,发生在河北邢台某小区内,狗主人魏女士指挥自家大狗花生去咬人,起因是被咬女子拒绝并制止自家狗去舔女子手里刚买的肉夹馍。

被咬女子买完肉夹馍回家,在小区里碰到遛狗的魏女士。魏女士养的是大型犬,没有栓绳,嗅到肉夹馍的香味就跑过去舔。被咬女子推开了大狗。正常情况下,狗主人应该及时制止自家狗的行为,并致歉。

可是,魏女士不仅没有道歉,还喊出“你再动它一下试试!”这样的话,随后人就冲了过去,就在被咬女子上楼梯的时候,魏女士又喊出了“咬她,花生,咬她!”这种狠毒的话。

随后,被咬女子被大狗扑倒在地,高呼救命,直到被咬女子的爱人听到从家里跑过来,才将她从狗嘴下抢救出来,随后报警。

经检查,被咬女子全身多处挫伤,左眼肿胀、疼痛,视物模糊,伴有恶心,有脑外伤反应,右胸软组织受损。日常,不文明养犬的行为在管理上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邻居间也是互相理解迁就。

狗子去舔别人的食物,本不算什么大事,却被魏女士纵狗咬人搞成大事,为此,魏女士将受到哪些处罚呢?

法律如何定性

本案,魏女士饲养的是大型犬,不具备办理狗证的条件,且未栓牵引绳。被咬女子拒绝狗子接触后,又纵狗咬人,是一种故意伤害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纵狗咬人将会受到什么处罚呢?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魏女士的行为应该受到10-15日行政拘留处罚,并处以500-1000罚款。

本案,魏女士纵狗咬人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由此造成他人受到的伤害,是否会按照《刑法》中的相关规定量刑呢?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就在被咬女士的检查报告里。

如果只是软组织挫伤这些属于轻微伤,就是10-15行政拘留和罚款。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诊断证明中指出的:伴随恶心,有脑外伤反应。

如果后续检查确诊为轻微脑震荡,魏女士纵狗行凶的责任,就由民事行为上升到了刑事行为,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这些年大女主人设极其受欢迎,又美又飒的女人,谁不喜欢?

但影视剧中这些所谓的大女主,无不是在 情感 路上全方位开挂,所有的男人都爱她,其中必然包括英俊的青梅竹马、有钱权的贵族阶层,男人们各个痴情,动不动以命相救,将事实公然踩在脚下摩擦。“大女主”们,地位是男人给的,物质是男人给的,爱情是男人给的,自己一路做傻白甜,最后挥一挥手里的白莲花,占领高地,成大女主了。

男人都做错了什么?救救这些大女主剧中的男人吧。

所谓大女主,内核还是靠男人,被有能力的男人爱上,从而得到一切。请问大在哪?

真正的大女人,一路泥沙滚滚血雨腥风,哪来那么多白莲花。

大女人是有范本的,初唐时的大唐女相上官婉,就是其中一位。

上官婉儿很好的诠释了真正的大女人、女神范儿,她不靠男人上位,倒是可以让男人靠一靠。

首先,她是比你有才华,还比你努力的那种人,不是傻兮兮空有美貌等着男人拯救的白莲花;其次,生为女人,她摒弃恋爱脑,完全没有小女儿情态,杀伐决断,挥剑断情绝不手软;再者,她拥有泯恩仇的气度,胸襟广阔,眼界更广阔;最厉害的是,她运用权谋手段,左右政治风云;最后,不忘初心,她本性是个文人,在封昭容之后,建修文馆,品评天下才子诗,成全理想,引领文坛。

上官婉儿虽然生在大贵之家,却生不逢时,才出生,就赶上了武则天诛杀祖父上官仪,上官家家族覆灭,襁褓中的婉儿流落掖庭,又从掖庭完成飞跃。

在掖庭长到十四岁,婉儿才名远播并自创了仿格簪花字体,此字又漂亮又有风骨,很得后人推崇。

小小罪奴少女的才名有多大?大到惊动了武则天!

唐高宗仪凤二年,武则天正是风云显赫,名为皇后,实质上 历史 已经进入到双圣时代。因才名,武则天在金殿上召见她。

上官婉儿从容应对,须臾写了一首诗,后四句是: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诗做的好,对账完美,尤其书法漂亮,犹如凤凰展翅。此时的婉儿,尚有锋芒,她居然敢说: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这是质问吗?质问武则天为什么要用不正常的手段,取代李家的天下?大臣们都捏了一把汗,吓死了。

武则天也是一代奇女子,是胸藏万顷的女人,她不计较这些。

正是武则天的大气度,催生了婉儿的大气度,在漫长的相处中,这两个女人联手为政,泯灭恩仇,创造了无数奇迹,谱写了女性从政的一段传奇。

十四岁,罪奴身份,她却饱读诗书,自创字体。作诗需要天分,可是读那么多书,写那么漂亮的字,这些都是功夫,一朝一夕绝无可能,可见她有多努力,有多拼命!

这次相见,武则天免去婉儿的奴隶身份,将她留在身边,命她掌管宫中诰命并起草诏书。

上官婉儿入宫后,并不是一路打怪升级,而是处处危机。女皇爱她的才华,才华却不是护身符。

进宫不久,武则天男宠张宗昌调戏她,武则天大怒,赐黥刑。黥刑是在脸颊上刺字并涂墨的一种刑罚。从此,她的额头上多了一道丑陋的疤痕,为了掩饰这疤痕,她发明了梅花妆,用金箔纸贴在疤痕上,竟然引领了一场红梅妆的 时尚 风。

这次刑罚是警醒也是划线,在绝对权威的女王面前,她要表现出足够的才华和能力有利用价值,又不能逾越她的意愿,若不如此,祖父的下场随时恭候。

婉儿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果断做了最终选择——绝对忠于女皇,一心做她的左右手。

此时,她和太子李贤相爱,一个翩翩太子,一个才华横溢,妥妥的一对璧人。

李家的儿子是李贤的原罪,李贤一心要做皇帝夺回李家天下,让母亲起了杀心。为了测试婉儿对自己的忠心,武则天派她去东宫查太子。

生活不是琼瑶剧,爱情的比重永远不如生存重要,武则天用意明显,选择我,还是选择爱,你看着办。

留在史书上的结果是:李贤太子私藏甲胄企图造反,婉儿草拟诏书废东宫,李贤遭武则天流放,后又被逼自杀,婉儿因此赢得武则天更深一层的信任,只是,那一场爱,轻起,重落,风烟俱净。

李贤流放之后,她做了一首《彩书怨》,诗风清丽柔婉,算是最这段爱情往事的收梢。

李贤,李显,李旦,三位皇太子都曾经爱过她;武三思,崔湜,她的私宅外,王孙公子青年才俊,排队等待做她的情人。

爱情对于她来说,不过是锦上花,可有可无。

后来的上官婉儿,承宰相之职,游刃在太平公主,韦后,武三思,李氏族人等各势力之中,左右太子废立。武则天晚年,她联合太平公主参与政变,逼女皇退位。

逼宫之后,中宗即位,天下重新姓李,她为李唐天下立功,封为昭容。但,无论是做女皇的左右手,或者昭仪,她都不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女人,她们手里或有皇权或有家族势力,她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倾才华。

封昭容后,上官婉儿建修文馆,广揽天下才子,意气风发,重构文坛气象,引领诗风,过了一段理想日子。

她的祖父上官仪独创上官体,诗作对账工整,不会做诗的人,熟读勤学,也能做出像样的诗来,可以说,上官体摒弃了六朝华丽诗文格局,是唐诗兴起之前的典范,婉儿将上官体发扬光大。她作诗,意蕴工整,悠扬婉转,比上官仪又多一层文字之美。

一年正月,中宗游长安的昆明湖,在湖岸上搭起彩楼,命随行的百官各赋诗一首,由上官婉儿选一首佳作。

上官婉儿站在楼上,将百官的诗歌一一看过后,觉得哪个写的不好,就随手丢下楼来,一片片诗笺如雪片一样飞落彩楼,最后宋之问的诗文得到第一,他分外自豪。

没人一个文人因为她是一介女流儿轻视,她品评天下才子诗,有理有据,不偏不倚,无人不服。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处于风暴漩涡,终究做不岁月安稳的文人。

中宗莫名其妙中毒身亡后,韦后临朝听政效仿武则天。李隆基起兵讨伐一路冲进皇宫,将韦后一党尽数被杀后,上官婉儿受到牵连,被斩于旗下。

她左右大唐风云变幻,步步惊心的政治生涯中,大概从没有想过,会死在李隆基的手里,这个幼小时便经她照顾的出众皇子。

躲过了家族覆灭,躲过了掖庭为奴,躲过了武则天的剑,躲过了多次政变的波及,她一次次权衡却没有躲过李隆基的狠辣。

李隆基在杀了婉儿后,又下令收集她的诗词结集传世,否则,我们今天只能从史书上看到一个给武则天写诏书的公务员,无法一睹才女的诗情了。

李隆基非杀上官婉儿不可,应该是免除后患,武则天时代,她行宰相之职,权倾一时,武则天式微后,她参与策划逼宫扶李显上位,李显死后,她竟然能在太平公主、韦后的夹缝中生存,拥有半壁江山……她的能力实在很可怕。

关于上官婉儿的才情与智慧,张说写的最好: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速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负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

她是真正的大女人,经历陨落和飞跃,和女皇既惺惺相惜又恩仇难分,信任被瓦解又重新建立,与太子李贤一场热恋被冰冷的政治冷雨浇灭。周旋于皇族势力之中一直自保。

她无依无靠,步步为营,权倾一时,左右时局,却终心怀诗意,活成自己的王。

时代是一个巨大的容器,深处其中的人,要么活成一个符号,要么活成一棵大树。在一步一惊心的生存环境和不断选择中,这些大女人,她们坚韧、智慧、强悍,甚至冷硬,最后将自己修炼成雌雄同体,百毒不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817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