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螺旋线讨论4下螺旋线和膝关节轨迹
5“跟足”与骶关节
6 步行时骶骨部位的螺旋线在身体中线的交叉
螺旋线比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都重要,因为它形成了一种交叉结构。
头前移 =头前伸,脖子往前探,往往会伴随着胸椎向后凸☞驼背。
段1。 前锯肌是一块复杂的肌肉。
前锯肌与胸小肌是协同作用,调整一个人头前移,要考量胸椎、胸小肌、前锯肌。
有方形和三角形的肌肉联合而成的宽大扁平面既能稳定也能控制肩部。
肩胛骨的稳定,是肩部所有运动的生物力学基础。肩胛骨深层的稳定很重要,深层的肌肉包括前锯肌、菱形肌。
段2。 前锯肌的下部纤维显然属于螺旋线,但是其中间纤维却穿过胸大肌下面。
在胸骨底部越过中线,与内衣线的位置互相连接。这使螺旋线产生一条支线,形成普遍存在的头前移姿势。
p161段3。调整与改善
头前移的人整个肩胛骨是突出的,而且明显向上移动。
段4。 因此很多头前移的人都有胸带的紧张,这是拉力传递的主要途径。
这种胸带会限制很多人的呼吸。
强化菱形肌力量,调整头夹肌(建立弹性)、前锯肌(拉长)、菱形肌(缩短)。
头夹肌向前时,头后,大部分肌肉被拉长:①头前伸,低头向上看,☞颈后部肌肉变短,②头前伸,低头向下看,☞颈后侧肌肉被动拉长。
让胸椎死区打开,p97图324 ☞后表线的调整。
讨论2总结 :这条支线和呼吸有相关性,包含4块肌肉:头夹肌、菱形肌、前锯肌中束、胸大肌(胸小肌)。
段1。 很久人们才认识到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共同组成了足弓的马镫。
胫骨前肌和腓骨肌群(腓骨肌群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是一对拮抗肌,像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拮抗肱二头肌防止过度屈肘。
①足弓的塌陷要处理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
②足内翻☞胫骨前肌缩短,腓骨长肌拉长。
③若胫骨前肌比较弱☞导致内侧足弓塌陷,腓骨长肌缩短,胫骨前肌无力。
段4。 这样由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形成的马镫,将从下肢向上延伸到骨盆,与骨盆位置相关。
调整身体有三大策略 :肩策略、骨盆策略、踝策略。
肩☞对应胸椎
髋☞对应骨盆
踝☞对应足弓
当足弓有问题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骨盆的问题。
思考一侧足弓塌陷,则同侧的骨盆低,即骨盆侧倾。
螺旋线能影响膝关节轨迹(步行中膝在前后方向上保持直线轨迹,或多或少与髋和踝方向相同)。
骨盆稳定和膝关节稳定。有一种稳定是横向稳定(左右的稳定),一种是纵向的稳定(前后的稳定)。
髋、膝、踝都缺乏横向稳定。
方法 双脚站立,第二脚趾互相平行,双膝向前弯曲,同时脚不离地,控制上半身直立(像幻椅式或者自然下蹲的姿势),会发现有一些人的膝开始出现不稳定(越往下走,越会出现不稳定),如膝关节向外、向内偏移都会出现。正常情况下,不该出现向外、向内的偏移。
p162 图626。骨盆前倾,会使髂前上棘靠近足部,这样胫骨前肌上方的张力消失,导致内侧足弓有降低的趋势(足外翻=旋前)。相反,骨盆后倾,将会向上牵拉胫骨前肌,放松腓骨长肌,这样足弓便有上抬的趋势(足内翻=旋后)。
p163 图628。如双膝向前屈曲移动时,一侧或双侧膝关节指向内侧(或对侧),则该侧的整个下螺旋线悬带可能处于紧张状态。
p163 图629。①下螺旋线缩短☞膝内旋:站立时,膝盖骨有没有向内侧的偏移。向内侧偏移☞胫骨发生内转=膝发生内旋。放松胫骨前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臀大肌、臀中肌。
②下螺旋线变长☞膝盖外旋,放松股二头肌、大腿内收肌。
下螺旋线是膝关节横向稳定非常重要的线。
胫骨前肌比较难处理 :很容易触摸,但由于好多人常年由于不正确使用而导致的一种疼痛,这种疼痛很多人都会受不了。尤其做胫骨前肌,做勾脚背运动时,会非常难受。
足被分成左右两部分,分为内侧足弓和外侧足弓。
段3。 脚跟的确在站立和步行时承重,但是外侧两个脚趾及其相关骨头实际上是扮演平衡的角色,像是脚的独木舟支架。
腓骨被置于一个就承重而言相当差的位置 。
腓骨的承重能力相当于胫骨的承重能力的1/6。
内侧足弓承重作用,外侧足弓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虽然足部有八块肌肉将腓骨向下拉,但只有一条非常强大的股二头肌直接将他向上拉。
足部的8块肌肉:趾长伸肌、第3腓骨肌、拇长伸肌、腓骨长肌、比目鱼肌、腓骨短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
在屈膝的时候,很少能首先启动股二头肌,而是只启动内侧的半腱肌半膜肌。
处理踝、膝关节重要的步骤 :强化股二头肌,放松其他八块肌肉。
外侧足弓经由腓骨肌、股二头肌和骶结节韧带连接道骶髂关节。换言之,足跟的位置和外侧足弓通过下螺旋线后段影响骶髂关节的稳定。
如图。p164 图633。
点头与反点头。
跨步,右侧骨盆呈后倾位,左侧骨盆呈现前倾位,会发现骨盆上端髂骨往内转(即骨盆内收功能)。
骨盆后倾,骶骨往前转;骨盆前倾,骶骨往后转。尾骨往里凹是骨盆前倾导致的。
骶髂关节的两个功能 :①让骨盆环压力减轻,②中轴骨骼与下肢间的负重转移
骨盆环☞两侧髋骨与骶骨构成。
讨论6总结 :步态和骶髂关节息息相关。步态和骶髂关节的“点头与反点头”运动是协调作用。
国内生命博物馆
①大连金石滩
②江苏周庄
③四川成都天府广场
书籍推荐:
脊柱功能解剖学
有关步态的书籍:足踝的生物力学基础、骨关节功能解剖学、格氏解剖学
3分钟骨骼肌肉和周围神经检查
前面已经介绍了胸部的肌肉,我们训练也是根据肌肉的功能去训练,只有了解清楚肌肉的功能,才能更好的去训练。简单讲胸部分为上胸,中胸,下胸,知道这些后我们根据相应的功能进行训练。
这张图划分的比较清楚,大家一看就很清楚的了解训练胸部的构造,胸部的形状更多是天生基因决定的,有的人是圆胸有的人是方胸,大家不必去纠结这些。只要你把胸部练大,视觉冲击是一样的。
先从上胸部开始:
上胸部是很多人在训练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我们的上胸部都是较弱的,而下胸部的力量相对较大,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优先进行上胸部训练,当然下胸也不能忽视,下胸的体积大小直接决定了胸型是否好看。
1:正确的热身过程可以比较大限度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也能比较大化你的训练效果。正确的热身应该以关节为主导,重视关节功能,关节是产生动作比较关键也是比较脆弱的结构。 2:从上斜训练开始
上斜卧推,可以使用杠铃、哑铃、史密斯机。以上斜开始,这样可以用比较大重量来刺激使用频率较低上胸部肌肉纤维,以使其获得比较大增长。
3试着在卧推时顶峰收缩2-3秒
在上斜卧推的时候,推举到比较高点后顶峰收缩时候停留2-3秒,更多的去刺激,可以在卧推动作中,手臂始终保持内收状态。
4使用哑铃
哑铃活动轨迹相对比较灵活,可以不用局限于一个角度,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变换角度,多做离心收缩,目标肌肉刺激更好,注意不要让肩关节肘关节锁死。
训练建议动作:
上斜杠铃卧推: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以及整体面积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斜板櫈上,双脚自然分开踩实地面,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双眼位于杠铃的正下方,双手全握杠铃,握距是肩宽的15倍。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杠铃推起至锁骨正上方,注意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杠铃下放至胸部上方2-4指高度,大臂平行或者略低于背部,小臂垂直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杠铃推起至起始位置,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重复动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上斜哑铃卧推: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和厚度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斜板上,双脚分开,踩实地面,俯身双手拳握杠铃,将哑铃放至大腿前侧,身体缓慢躺下,顺势将哑铃放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保持挺胸。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哑铃推起到锁骨正上方,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对,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哑铃打开身体两侧的位置,注意大臂平行于地面或略低于背部,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小臂垂直于地面,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对,哑铃平行于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推至起止位置,重复动作,呼吸速率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上斜哑铃飞鸟: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内外侧线条以及轮廓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平板凳上,双脚自然分开踩实地面,俯身双手拳握哑铃,呼气将哑铃放至大腿前侧位置,保持挺胸,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慢慢躺下,顺势将哑铃提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哑铃放至锁骨正上方位置,注意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心相对,哑铃不要相碰,同时平行于地面,吸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向身体两侧打开,主要大臂平行于地面或略低于背部,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肘关节夹角100-140度,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哑铃平行于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向上环抱至锁骨正上方位置,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心相对,重复动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肩外旋,
左胸下方主要器官就是肺,肺占据左胸部的绝大部分位置。在前下方就是心脏的部位,肋下是胃的部位,胃下方有一半是胰腺,那么在胃后面是左肾,再下去就是左结肠区包括一半的横结肠、一半的降结肠,到左上腹部的脾、空肠部位。左胸下方的主要的器官是肺、心脏、胰腺,特别是心脏。
人类的乳房结构分为内、外部位。主要为乳腺和其他肌肉组织组成。对于人类的女性而言,如何养护乳房是首要问题,比如预防各种的乳房疾病、及时检查等都是重要环节。乳房还具有审美意义,人体艺术的形成基于该器官健康状况。在系统解剖学里,乳房属于女性生殖的系统。女性的乳房位于胸大肌上,通常是从第二肋骨延伸到第六肋骨的范围,内侧到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中线。
乳房可以说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而人类乳房发育都在青春期后开始生长,妊娠和哺乳期的乳房有分泌活动。
下面我再来说说人体腹部解剖
人的腹部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在解剖学上,腹部从胸底的横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盆界限。
人的身体内部包括很多器官,而且每一个器官都起着应有的作用,那么下面来看一下人体腹部解剖图及其吧。
人体解剖图能够很直观的看清楚每个器官的位置以及形态,同时,人体解剖图是按照按照人体解剖学姿态,从解剖学范畴对人体构造的剖析图。为了阐明人体各部和诸结构的形态、位置及相互关系,首先必须确立一个标准姿势,在描述任何体位时,均以此标准姿势为准。
我们从上文的介绍中简单了解了女性乳房结构以及人体腹部的内部构造,接下来我们就乳房和腹部的解剖图来详细解读一下。
乳房位于哺乳动物躯干的上腹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特指人类女性的乳房。对于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来说,乳房是雌性哺乳动物哺育幼体的器官;对于人类而言,发育的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之一。而雄性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男性)在婴儿时期就拥有乳腺等乳房组织,只是在婴儿时期的成长过程中,并不发育。
女性的乳房是女性重要的性器官,在两性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女方,它不但是女性健美的一个方面,也是性敏感区。男性抚摸乳房,可以引起女性的情欲。乳房和乳头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刺激女性乳房可产生性兴奋。对男性来说,女性的乳房具有永恒的诱惑力。
而腹膜 peritmneum为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由间皮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衬于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腹膜称为壁腹膜parietalperitoneum或腹膜壁层;覆盖腹、盆脏器表面的部分称为脏腹膜visceralperitoneum或腹膜脏层。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peritonealcavity。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隙;女性腹膜腔则藉输卵管腹腔口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壁腹膜较厚,与腹、盆壁之间还存有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称为腹膜外组织。在腹后壁及腹前壁下部的腹膜外组织中含有较多脂肪。脏腹膜紧贴覆于脏器表面,从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都可视为器官的一部分,如胃、肠壁最外层的浆膜即为脏腹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