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炎炎,湿热一般是在高温酷热后,接连阴雨绵绵,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那么怎么祛湿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夏季祛湿排毒汤的做法,希望对你有用!
夏季祛湿排毒汤的做法
1、祛湿排毒四物汤
食材
赤小豆、薏仁、山药、荷叶、水适量。
做法
赤小豆、薏仁洗净放清水浸泡。
荷叶清洗干净,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段。
将赤小豆、薏仁、荷叶、山药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
煮熟后将荷叶捞出不要,然后将剩下的材料全部倒入料理机打成汁即可。
2、枇杷雪梨银耳百合汤
食材
枇杷、雪梨、银耳、百合、冰糖、水适量。
做法
将银耳、百合干用清水浸泡1小时。
枇杷去皮取出枇杷核,雪梨洗净连皮切成小块。
银耳去蒂撕成小朵,同百合干一起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煮开,再调小火熬煮1-15小时,至银耳粘稠软烂。
将枇杷和雪梨放入煮好的银耳汤中,中火煮至沸腾。
最后放入冰糖,保持略微沸腾状至冰糖溶化即可。
3、冬瓜薏仁排骨汤
食材
排骨、冬瓜、薏仁、芡实、生姜、料酒、食盐、水适量。
做法
冬瓜洗净去籽留皮,薏仁和芡实洗净后加清水浸泡,生姜切片。
烧开水,排骨焯水去腥。
把排骨、薏米、芡实和姜片一起倒入汤锅内,然后注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
待排骨的水开后,再倒入冬瓜,再转中火慢煲1小时左右
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夏季祛湿食物
1、薏仁
是缓和的清热祛湿之品,中医常用其来治疗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等病症。
2、芥蓝
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风、消暑解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能润肠祛热气、下虚火、止牙龈出血,对肠胃热重、熬夜失眠、虚火上升、牙龈肿胀出血等也有辅助治疗效果。
3、茅根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可以用于胃中烦热不适、恶心、肺热咳喘、心中烦躁、口苦、口渴、牙龈出血等,其清热利湿解毒作用较缓和,除湿热体质之人外,也适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
4、黄瓜
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是难得的排毒食品。黄瓜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美白皮肤、抑制脂肪形成。
5、苦瓜
具有清凉解渴、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据研究发现,它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6、冬瓜
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湿热体质者若有水肿、胀满、痰多、暑热烦闷、消渴、湿疹、疖肿等均可食用,并可解酒。
7、玉米
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8、绿豆
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毒食品,还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湿热体质者的天然良药。
9、红豆
是利水、消肿、清热佳品,尤其适合夏季食用,能散热燥湿、补心健脾、养肝益肾。
10、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11、洋葱
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12、水芹
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13、鲫鱼
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14、马齿苋
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15、芹菜
可清肝热、养血。此外,芹菜还有清胃热、通血脉、健齿润喉、明目醒脑、润肺止咳的效果。因此,体内热盛、食欲不佳、疲倦无力的湿热体质者可常食用。
16、荷叶
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荷叶也有降血脂作用,所以很多减肥、降脂、祛痘产品中都含有荷叶。
夏季祛湿吃什么中药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五加皮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 端午节 喝五加酒。
6、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8、砂仁
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中医认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小肠经,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一些热病,如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也治疗一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时,可治疗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
10、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11、灯芯花
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1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13、木棉花
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14、芡实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七款夏天祛湿茶配方1、五花祛湿茶
配方: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g、鲜土茯苓、苡米50g。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本方搭配的五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的功效,对于治疗及预防炎热夏季湿热邪气侵犯人体导致的头晕头痛、鼻塞流涕、肢体困重、咽痛声哑、食欲不振的感冒症状者有良效,同时也可作为夏季预防中暑的保健饮品。
2、竹叶茅根茶
配方: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两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
功效:竹叶甘淡而寒,功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荷叶味苦微咸,性辛凉,能够清暑利湿,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适用于夏季皮肤、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3、薏米茶
配方:将薏米挑选洗净、沥干水分,放入平底锅内,开小火,慢慢焙出薏米的香味。再把枸杞洗净,放入焙熟的薏米、冲入开水,浸泡5~10分钟。根据个人 爱好 ,可以在煮好的茶内加入熟红豆之类的热性食材。
功效:薏米性凉,味甘,淡。《本草纲目》谓其“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4、西瓜皮凉茶
配方:将西瓜皮洗净、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这款凉茶有祛暑利尿的功效,尤其适合热性体质人群及水肿患者适量饮用。不过,寒性体质及胃寒的人忌用。
5、荷叶祛湿止泻茶
配方:鲜荷叶、鲜竹叶、鲜扁豆花、鲜藿香各6克,水煎,代茶饮。
功效: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清心解暑、消风祛湿的功效;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扁豆花能健脾和中,解暑化湿,止泻;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饮用复方荷叶茶,能有效地缓解夏季腹泻。
6、茯苓薏米祛湿茶
配方:茯苓15~20克,薏米20克,生姜3片(视需求)。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如果是舌苔黄腻的或者易上火的体质就不要放生姜),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差不多只有一碗水,倒出水趁热喝即可(第二次喝的时候,继续加一碗水,煮开后煎20分钟,一般可以喝三次)。
功效:此茶有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湿气重的肥胖人群。茯苓还能用于治疗调理痰饮眩悸、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有一定的安神作用。若体质偏寒的,可以多下几片姜。糖尿病人不适合喝。
7、二花蜜茶
配方: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适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锅,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有痔疮大便不畅或大便带血的人群饮用。
1 夏季祛湿汤排毒的做法大全
2 夏季祛湿汤排毒的做法大全
3 祛湿汤的做法大全
4 夏季清热祛湿汤有哪些
5 春季健脾祛湿汤的做法
6 排毒祛湿汤
人体内有湿气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就有会不利的应县,容易导致脾虚,肌肉酸痛倦怠乏力,纳呆食少等问题,因此祛湿也就成了我们养生中重要的一个目的。那么,接下来, 养生汤文化 要介绍的是关于祛湿的九大养生汤,一起看看吧。
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
原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清淡不腻滞又富有营养,同时又有祛湿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气,而生鱼能补脾利水。
山楂扁豆金银胗汤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胗、腊鸭胗各2个,猪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胗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胗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
功效:健脾祛湿、开胃消滞。扁豆甘平、性温,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泄泻。与山楂同用,共凑健脾祛湿、消食开胃之效。
生熟薏米白果猪肚汤
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白果8个,腐竹皮1张,猪肚500克,生姜3片。
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净;腐竹皮浸开;猪肚洗净、翻转,用盐或生粉搓洗数遍,再冲净;适量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食用。
功效:健脾止泻、清热利湿、醒胃。
黄芪补气健脾汤
材料:黄芪25克,党参20克,薏米仁20克,乌鸡500克,猪瘦肉50克,生姜3片。
做法:将乌鸡、猪瘦肉焯水后备用,其他材料分别洗净;把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清水适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放盐即可。
功效:黄芪其性温味甘,能益气固表;党参能养血生津,主治脾肺虚弱;而薏米仁性凉味甘,能健脾、清热祛湿。此汤能补中气而又理脾胃,适合春夏之际,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食。
去湿气的偏方:
1、芹菜汤:芹菜250g,煎汤,吃菜饮汤,连续服用。
2、苍耳子防风红糖煎:苍耳子60g,防风60g,红糖25g。将苍耳子、防风加水浓煎熬膏,加红糖,每次二汤匙,开水冲服。
3、绿豆苡米海带汤:绿豆凹g,苡米30g,海带20g,水煎,加红糖适量服。每日1-2次。
4、白菜根汤:白菜根200g,银花20g,紫背浮萍20g,土茯20g,水煎,加适量红糖调服,每日1-2次。
5、白菜萝卜汤:新鲜白菜100g,胡萝卜100g,蜂蜜20毫升。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6、薏米红豆:薏米30g,红小豆15g,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7、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g,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8、冬瓜汤:带皮冬瓜250g,切块,煮汤食用。
9、黄瓜煎:黄瓜皮30g,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10、绿豆海带粥:绿豆30g,水发海带50g,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11、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在祛除寒湿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艾灸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艾条点燃,然后用艾条熏相关的一些穴位即可。治疗湿气重的效果很不错,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体内的寒湿之气就会减轻很多。
12、中医拔罐也能有效的去除寒湿之气,一般建议在三伏天进行拔罐,效果更佳。在拔罐后,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皮肤变红、有瘙痒感或者是出现一些小水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担心。
13、经常汗蒸的话,可以将体内的湿气和寒气排出体外。因为在汗蒸的过程中,体内的温度会升高,这就要求皮肤表面的毛孔全部打开,通过流汗的方式来达到散热的目的。而这些汗液中,就有很多寒气和湿气。
14、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也能起到去除寒气湿气的作用,所以,体内寒气湿气重的朋友,可以尝试这种方法,简单又实用。泡脚水除了单纯的用热水以外,还可以用艾叶水、花椒水、等来泡脚,效果会更好。
建议你换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试试。红豆确实有用不过作用不是很大,建议你试一试以下几种看 方法一、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的5种方法
怎么去除体内湿气 教你5种方法
方法二、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的5种方法
怎么去除体内湿气 教你5种方法
方法三、避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的5种方法
怎么去除体内湿气 教你5种方法
方法四、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的5种方法
怎么去除体内湿气 教你5种方法
方法五、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经过这几年各路专家和 养生 媒体的科普,我相信各位或多或少树立了一种 健康 观念:万恶湿为首,湿去百病消。总之,很多人一见到“湿”这个东西,就想着像送瘟神一样把这个东西从身体里赶出去。
可是,很多被大家疯转、被某些自媒体瞎抄的资料,有不少是一味鼓动大家祛湿、除湿、排毒,仿佛这个事就像给水池子放水一样,简单粗暴却没有章法,只让大家看到“利”,却绝口不提同时存在的“弊”和“禁忌情况”。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这个阵营里扎,我觉得此时此刻,浇几盆凉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信忙着做祛湿功课的各位,都曾经或正在抱它的大腿。即使是 养生 小白,也对这个东西的功效有所耳闻。
但有不少人在喝了一段时间红豆薏米水之后,出现了眼睛干、鼻子干、嘴巴干、嗓子干、拉肚子等等“副作用”,甚至会皮肤变差、大便干燥、月经量变少……
咱们来分析一下。组方里的“红豆”,是瘦瘦小小长长的“赤小豆”,它可以入药。
赤小豆
多部中药学著作认为,赤小豆可利水、消肿,对于水湿内停的诸多病症都有良好的效果。比如李时珍认为它“行津液,利小便”,说白了就是身体里的水液如果运行不畅,或者是有“坏水”积存滞留,只要在赤小豆的适用范围里,都可以通过排尿、利尿的途径回归正常。
而薏米这个东西,中医认为它味甘、淡,性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同样的,薏米对于因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或者是因脾虚湿盛导致的腹胀、小便不利都有着良好的调治效果。
综合起来,如果是脾胃偏湿热的情况,比如怕热、舌苔黄厚腻、舌边有齿痕,皮肤头发油汪汪,胳膊小腿水肿、甚至按下去有坑等等情况,适量服食红豆薏米水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功用,但原则也是「中病即止」,问题解除就停。
薏米(薏苡仁)
正是看到了上述功效,加上这两样又是食药两用的东西,不像那些“正经的药材”让人望而生畏、需要医生开方才能放心服下,所以很多人觉得它们百利无一害,总吃也不会吃坏……
实际上,古代本草著作中,对这两者的反面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通俗来说,赤小豆和薏米的趋向都是往下走的。虽然可以将身体里滞留的水湿之邪,通过利尿的方式排出去,但它同时也会扰动身体里宝贵的阴液,容易造成白白的流失。
使用不当,喝起来没个完,或者本身就有易渴、心烦、失眠、鼻咽/口舌/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秘结难下等等阴液不足的情况,以及那种容易饿、体型瘦弱干巴、怎么都吃不胖的脾胃阴虚体质,再盲目、超量服食,就跟给自己下毒没两样。
此外,如果本身脾胃就虚寒,或者是偏向寒湿的体质,单用薏米,或者单喝红豆薏米水,这种「淡渗利湿」的下行之效极容易折伤脾阳,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运化,还会影响其对湿邪的排解过程,使湿邪在体内积聚得更加无法无天。
而孕妇如果使用了薏米,还可能会引发早产。就算现在提倡使用薏米的时候要炒一炒,让它没那么凉,可也没法把薏米本身容易耗伤津液的性质抹掉。
所以,就算红豆薏米水再怎么被吹上天,看上去再怎么人畜无害,如果脱离了「适合」「适量」「适度」的原则,对你来说就可能成为给身体添乱的祸害。
当下流行的祛湿大法,除了红豆薏米水外,可能很多人会依靠运动、汗蒸的方式来进行。更有甚者,会去搞一些诸如火疗、督脉灸之类的调理来发汗,貌似祛湿又排毒。
有些人觉得,出一身汗,浑身湿漉漉,甚至像被雨淋过那样出汗,貌似讨厌的湿气也能跟着跑掉不少,毕竟都是水。
但不知谁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强度运动去出汗,或是频繁汗蒸、做完火疗/督脉灸等疗法之后,会出现心悸乏力、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汗出不止、月经减少/停经等等问题,或者比起以前更容易感冒,更体虚,更怕冷,更不扛冻。
因为在中医的观点里,汗液并不是简简单单由水、氯化钠、尿素、乳酸、脂肪酸等构成的液状代谢产物。而在过度排汗祛湿之后出现的种种不适,实际上就是开泄过度,最终伤精耗气的结果。
首先,汗液的产生,来源于日常饮食、呼吸、睡眠等过程经过转化产生的营养精华,它是人体阴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所谓的「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足以体现汗液的珍贵。
其次,「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出汗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充足的阴液、精血作为物质基础,还需要阳气温煦、蒸腾、推动,作为动力来源,使毛孔打开,让津液透出体表,从而实现出汗的功能。
总结一下,出汗是一个需要身体阴阳充足、然后相互配合的生理过程。物极必反,盲目、过度依靠这类方式,不顾自身情况,很暴力地让自己出汗来祛湿,只会导致阴阳俱损。
本身就气血亏虚、身体瘦弱、容易感冒,或是经常熬夜、睡眠不好、长期劳累、用脑过度的人,这里尤其给你们提个醒。
做过祛湿这个功课的大概都知道,湿邪内聚、痰湿难消的源头和主要矛盾在脾胃。运化出现了问题,该排的排不出去,自然就外邪难挡,内鬼丛生了。
我的主张,「管住嘴」「不乱来」「适当动」这三大原则,就是靠谱的健脾祛湿化痰邪的大法,男女老少都适用,不信你看:
管住嘴
「管住嘴」,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食饮有节」。不仅在吃东西上要注意,喝水也应如此。
这不仅是在呵护脾胃,养好这个运化水湿的主要系统,同时也在尽量避免痰湿之邪从口而入。
「有节」既是要求我们三餐规律、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饥一顿饱一顿,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某些脾胃不太欢迎的东西摄入要克制,比如我们常讲的生冷黏滞、肥甘厚味:
生:未经加热烹饪的食物,如鱼生、生腌、刺身、冷沙拉、凉拌菜等。此类食物温度偏低,容易抑制脾胃功能,而且较难消化,进而诱发脾胃积滞。
冷:一是指入口温度低于体温的食物,比如冰镇西瓜、凉啤酒、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等;二是指性偏寒凉的东西,比如火龙果、猕猴桃、草莓、梨、圣女果、各种瓜类等。
黏:①指粽子、汤圆、元宵、八宝饭、黏豆包、驴打滚等等「黏食」;②指性质比较黏腻的滋补之物,如阿胶、鹿胶、海参、熟地等。难于消化,容易引起胃肠积滞、痰湿内生。
滞:容易引起部分人滞气、打嗝、胀肚的食物,如红薯、芋头、栗子、粗粮杂粮、死面饼等。如果消化特别差、本身有积食,或者有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的人,十分不建议食用这类食物。
肥:意为肥美滋腻,不仅指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肉类、内脏、动物头蹄,还包括:①油炸、煎烤的食物,不限于油条、炸糕、炸鸡、烤串等;②含油脂过高的食物,比如各类坚果;③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阿胶、鹿胶、海参、鲍鱼、花胶、蹄筋等。
甘:特指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糖的食物,比如各种点心、巧克力、糖果、果汁、汽水、奶茶等。
厚味:指食物调味过重,自家做饭也好,在外面吃东西也罢,总会有人嫌「嘴淡」「不够味」而吃得过甜、过辣、过咸、过酸、过油……同时也包括放太多味精、鸡精或其他增香增味调料的「过鲜」。长期重口味容易导致脏腑失衡,耗伤脾胃精气,痰湿也更易积聚。
大家可以截图收藏了慢慢体会并实践。我说的「节制」也好,或者「忌口」也罢,意思并不是一棍子打死、完全不能吃,而是让大家根据自己各自的体质分情况去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吃多久。
另外,还要跟大家说说喝水这件事。
在中医的概念里,不仅有积食,还有「积饮」。这个「饮」,就是你们痛恨的湿气、湿邪的一种具体表现,它由水液不得运化、病理性地滞留于体内所致,也就是所谓的「水滞为饮,饮凝成痰」。
《黄帝内经》里说得很明白,喝到肚子的水,就跟食物一样,也需要脏腑配合、消耗精气,走完消解、运化、吸收、排泄的一整套流程。并不是说喝进去的水,就能直接给身体补水。
但如果饮水过度、不渴强饮,比如不分体质和饮食状况去搞每天8杯水、晨起猛灌一大杯水、到点就强迫自己喝水等等所谓的「排毒」「祛病」行为,造出来的问题又何止是湿气越来越重那么简单。
心里有分寸,饮食有节制,就能在填饱肚子、缓解干渴、享受美味的同时,让身心都接受饮食的滋养,而不是被饮食本身和不良习惯所伤。
不乱来
「不乱来」是非常值得强调的一点。这个不仅是针对日常那些给身体「加湿」的不良习惯,还包括在应对湿气这件事上要慎之又慎。
首先说说生活中给身体「加湿」的坏习惯,包括但不限于:
上面的最后两点单说一下。不良的情绪或是过重的思虑,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脾胃乃至全身气机的运转,影响水湿的运转和排解过程。
湿邪就像电脑垃圾,要想让它少一些,清理固然关键,但务必要做到的一点,是尽量减少或规避让垃圾产生的各种可能。不然就算清扫得再勤,在衣食住行、情绪心理等方面没有去改善,按倒葫芦起了瓢,看不到特别明显的变化,白费劲还打击信心。
其次要说的「不乱来」,是想提醒大家,祛湿这个事,各人情况有差异,体质有区别,祛湿的方法也是有所不同。
就拿红豆薏米水来说吧,我们之前也提过了,体质偏湿热的人可以适量使用。而对于有寒湿但体质坚实、没有阴虚血亏的人来说,需要再佐以少量干姜,在平衡寒性的同时温振脾胃的阳气,但同样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它终归还是会耗伤阴液。
适当动
「适当动」不仅是指做适度、适量的肢体运动,还指通过一些简单的功法来健运脾胃、畅通气血,身体内部的传输流通起来。
首先,适当运动,实现适度出汗,确实可以祛湿,还能振奋阳气、健运脾胃。对于缺乏锻炼、经常久坐、喜欢宅的人来说,这真的比吃吃喝喝来祛湿要好用得多。
运动方面,除了慢跑、散步、快走、跳绳等常规、和缓的运动之外,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等对于祛除湿气、疏通经络、引导气血也是非常有效的。最简单的,大家日常可以重点练习八段锦中「双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两式。
不管做什么,动起来就好,有太阳的时候做就行,不必过分在意时长,以身体微热、微有汗出、不觉负累为佳。但不建议你跑到健身房去挥汗如雨。
对于日常比较忙、总觉得没时间做运动的人,或者觉得自己腾不出专门运动时间而困扰的人来说,建议参照运动康复圈里“Active Ten”这个观点。比如把「暴走一万步」变成「有空散步十分钟」,拆分运动量,化整为零,在一天当中的多个时间里保持适度的活跃状态,在不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同时,更容易长久坚持。
而关于健运脾胃、畅通气血的简单功法,我介绍一个最简单的,集补益和疏通中焦于一身的功法——摩腹。
两手搓热,交叠搭在肚子上,掌心对着自己的神阙穴(肚脐)。用适中、深沉的力度,以神阙穴为中心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揉腹,各36下,经期、产前孕后不建议做。
没有什么祛湿的方法是可以一用就灵、一劳永逸、人人适用。树立正确的思路,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远比手里攥着一堆方法试来试去要强得多。
今年秋天过后,办公室里一片繁忙。祛湿。晁,办公室里很多小姑娘都在喝红豆薏米水,还有一些同事每天早起煮红豆薏米粥喝。我希望在这个秋天去除湿气。
红豆薏米粥的做法虽然很简单,只需将红豆薏米在水中煮开,然后喝汤吃豆即可。然而,很多人在煮粥时总是犯这些错误。今天,我会给你一个详细的说明。
1红豆错了。
中医的红豆指的是红豆,它能养心祛湿。从形状来看,红豆是圆的,红豆是细长的。
2约伯的眼泪是错的。
薏米虽然湿好,但是太凉了。直接煮会伤脾。脾负责输送水分。如果脾脏受伤,水分不会挥发。你越想去湿,它就会变得越湿。
3烹饪方法不对。
红豆薏米难煮。烹饪前最好用热水浸泡一个小时,否则营养会很难出来,但很多人经常直接烹饪。
4、祛湿而不健脾兼论中医中药的功效:错误的
以上关于脾与湿的说法是对的。好朋友,脾虚时,湿气会增加,湿气重会导致脾虚,所以要想祛除湿气,就需要同时健脾。四大罪。第四点特别重要。为什么有些人喝了红豆糯米粥还会有水分很大的原因是湿气本身就已经很重了,伤脾,或者说是脾虚湿盛。
你怎么知道自己身体是湿的
从中医角度来看,湿邪侵入人体时有以下八种典型症状。
口黏,舌苔白腻,湿黏,湿邪以黏滞为特征。因此,感觉湿邪一般会表现出一些粘稠的症状。最典型的是粘嘴,舌苔白腻。这是因为湿入人体,伤脾,导致脾运化水谷的细微功能失调,导致食欲改变,味觉异常,吃东西时食欲不振,又因为打开脾的入口。因此,嘴巴很粘。如果伸出舌头看看,会发现舌苔白腻。
胸脘腹胀满,小便短涩,因湿为阴邪,进入人体后会停留在脏腑经络,容易堵塞气机,使人体内的气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各种不适。如果湿滞于胸膈,会导致胸膈气机不畅,胸闷。脾胃湿,脾胃升降异常,气滞腹胀;湿止于下焦,气机阻滞,小便短涩,不宜气化。
头沉,四肢困倦,湿浊,病征一般重而重。因为other主要脾脏肌肉。若湿入肌表,周身困倦,四肢困倦无力,头重如裹布。若湿邪停留在经络关节处,可见关节疼痛剧烈。
下肢水肿,常腹泻,湿属水,水有下降趋势,故湿邪具有下降的特点,易损伤人体下部。常表现为下肢浮肿、腹泻,一般大便溏而粘而不清,排便后感觉不舒服。如果是痢疾,一般是粘液,脓液,血便。
学会做申思汤,让你越来越健康。
四神堂是起源于台湾省东部的一种小吃,因为以胡爱山、莲子、茯苓和芡实为主要原料,被称为四个臣子,和在闽南;四神同音异义,所以叫四神汤。四神它们都有健脾养阴、健胃强肠的作用。它们可以轻松治疗消化不良、腹泻、不能吃肉和体重增加的人,价格也很受欢迎。它们是瘦子增重的最佳食疗。加入五花肉一起煮,更有助于消化。
申思汤含有大量的淀粉,单独炖的时候口感涩,适合加入蛋白质增加润滑感。除了五花肉配申思,肉食者还可以加猪骨、猪肠、排骨等。素食者可以用豆制品煮粥或煲汤,更容易消化。后来随着薏米的逐渐加入,一般的申思汤中实际上有五种药材,有的药铺把芡实和薏米算作一种,各占一半重量。申思汤是一种性质平和的药膳,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易腹泻、免疫力差、小儿发育不良的人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材料:茯苓(茯苓)10克;15克干胡爱山;莲子15克;薏米15克;芡实10克;4个洋葱;半个猪肚;生姜6片;8碗水。
调料:米酒1碗,面粉适量,油适量,醋适量,盐适量。
练习:(3-4人)
1将五花肉用剪刀沿上下孔剪开,摊平,放入水槽中,倒入适量面粉、油、醋,反复搓揉5分钟左右,用清水冲洗干净,再重复一遍;用刀内外刮一次,去除污垢,用水清洗;
2烧开一锅水,放入3片生姜、2根大葱和半碗米酒,烧开后放入五花肉,煮3、5分钟至五花肉变硬,捞起放凉后切成约2厘米厚的条状备用;
3将茯苓、胡爱山、莲子、薏苡仁和芡实洗净;葱洗净切段;
4烧开水,加入五花肉、各种药材、姜葱和半碗米酒,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煮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益气,健胃止泻。适合食欲不佳、消化吸收不良、易腹泻的人群,是瘦人增肥的好饮食。经常便秘的人不宜吃太多,孕妇也不宜吃!
虽然大家都知道可以选择红豆糯米粥来祛湿,但是糯米和红豆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尤其是红豆应该选择红豆而不是红豆。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祛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祛湿饮食。
祛湿小妙招
用洋葱、生姜和大蒜去除水分。
洋葱、生姜和大蒜是三种常见的调味品,但它们具有非常有效的药用价值。洋葱、生姜和大蒜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用生姜煮水是一种常见的用法。这种姜汤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水分,还能让我们的身体快速出汗,缓解体内过多的水分。其他调味品也可以使用这些方法,这些方法也适用于预防淋雨后感冒。
科学饮食
日常饮食最好科学,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油腻的食物在春天会引起胃的消化问题,甚至消化不良、炎症等。油炸食品会造成体内过氧化物分泌过多,不利于肠胃健康。同时,少吃生冷食物,如西瓜、沙拉、白菜等。这些食物应该在日常摄入中适量摄入,或者搭配一些可以减少寒冷的食物。
拔罐祛湿法
拔罐疗法对祛湿有一定的作用。拔罐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它能散寒湿、通经络、化瘀、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排毒泻热、调节阴阳平衡、缓解疲劳、增强体质。
艾灸除湿
艾叶味苦、辛、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有了主火,所有经络都可以打通,所有疾病都可以消除。艾灸能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养生,对春季祛湿非常有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