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做动态心电图有什么注意事项? 你好:
所谓动态心电图(Holter)
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7个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动态心电图的注意事项如下:
忌皮肤过敏。 有些皮肤敏感的人群可能会因为对电极片过敏,而出现局部发红、瘙痒甚至过敏性皮炎等现象,如果出现严重过敏、皮肤破损的现象需要就诊皮肤科。
忌带手机。 在佩戴期间要远离手机、电脑、电视等强电场、强磁场的物品,同样不能睡电热毯,更不可以将手机带在身上,但是如果遇到急事,接听一两个电话是不受影响的。
忌受潮。 患者必须保持皮肤干燥,如果发现电极片因受潮脱落的话,请及时用胶带将其固定。
4 忌刻意增加运动量。 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是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改变,佩戴Holter期间的人群可正常活动,但是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需要如扩胸、提举重物、洗衣服等上肢活动。
希望对您有帮助。
问题二:在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受检者有无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变等症状。 所谓动态心电图(Holter)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7个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那么, 1 忌皮肤过敏。 有些皮肤敏感的人群可能会因为对电极片过敏,而出现局部发红、瘙痒甚至过敏性皮炎等现象,如果出现严重过敏、皮肤破损的现象需要就诊皮肤科。 2 忌带手机。 在佩戴期间要远离手机、电脑、电视等强电场、强磁场的物品,同样不能睡电热毯,更不可以将手机带在身上,但是如果遇到急事,接听一两个电话是不受影响的。 3 忌受潮。 患者必须保持皮肤干燥,如果发现电极片因受潮脱落的话,请及时用胶带将其固定。 4 忌刻意增加运动量。 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是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改变,佩戴Holter期间的人群可正常活动,但是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需要如扩胸、提举重物、洗衣服等上肢活动。 以上是我对在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应该注意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问题三:做动态心电图时要注意什么? 为了避免检测结果受到干扰,有四点需要注意。 1、在衣着方面,女士最好不要戴胸罩,男人应穿宽松一些的衣服,注意不要多出汗,否则湿的皮肤容易引起相邻电极间短路,测的结果就不准了。 2、不能接触辐射、放射性物质。比如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微波炉、半导体收音机等。 3、与动态心电记录仪接触的皮肤部分应没有局部感染,保持卫生。 4、做心电图期间不能洗澡,最好不要在测试期间做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引起仪器脱落。
问题四:做动态心电图时要先记录10分钟进行测试吗?医生要注意些什么 动态心电图就是记录一段时间的心电图,有的病心电图不一定是一直不正常,动态心电图就是为了捕捉一段时间内不正常的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原理是:心脏肌肉收缩是由窦房结发出电冲动, 心肌收缩。在人体特定位置可以测到这些生物电,这些生物电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心脏病变。
问题五:做心电图检查应注意什么 详细 结果, 在做心电图检查前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不要空腹检查。 空腹检查易出现低血糖, 使心跳加快, 这样会影响检查效果; ②不要在匆匆忙忙的情况下检查。 如走远路、 爬楼、 劳动或运动后心跳会加快, 使检查结果不准确,此时应休息1 0>1 5 分钟, 待平静下来再做检查; ③不要紧张害怕。 检查时精神要放松、 自然,也不要与医生讲话, 否则会产生干扰现象, 导致心电图不正确; ④不要穿难于脱解的衣服。做心电图检查时, 应穿容易穿脱的宽松的衣服, 并将身上佩戴的手表摘下, 手机、 钥匙、 刀具等取出, 防止干扰心电图。 这里必须指出: 做心电图检查应选择最佳时机。 例如, 有胸闷、 胸痛、 气短等症状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就能反映出当时心肌缺血情况。 而休息一会儿或服药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后, 心电图检查就表现正常了。 又如早搏(尤其是室性早搏)若不是在症状发作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则可能得到的是正常的心电图。 因此, 应在患者感觉最痛苦, 自觉症状最明显、 临床症状最突出时检查心电图, 这样就能“捕捉” 到异常情况。 另外, 也不能因一次心电图检查正常思想上就麻痹大意, 而应密切观察病情, 以便在下次出现症状时再检查, 必要时可做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因为心脏的位置所决定的。
如果心脏长在肚皮上,就露肚皮了。
心电图原理: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心电图,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
心电图代表整个心脏电激动的综合过程,以一个个心肌细胞的电激动为基础,心肌激动时细胞内发生电传变化。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同等数量的负电荷,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保持着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这称为极化状态。
你想想导电,如果,隔着衣服或者罩罩什么的。 还能导电么?
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3:V2与V4连线中点
V5:左腋前线平V4
V6:左腋中线平V4
V7:左腋后线平V4
V8:左肩胛线平V4
V9:左脊旁线平V4
V3R-V5R:与左侧V3-V5对称,一般作V3R、V4R的,很少作V5R。
其他的心电图知识:
心 电 图Electrocardiogram(ECG)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1心电图产生原理
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
除极(depolarization)状态 外负内正 电源前 电穴后 电极对向电源-向上波形
复极(repolarization) 电源后 电穴前 电极对向电源-向下波形
复极方向与除极方向相反 心外膜向心内膜
心电向量(vector) 具有强度和方向性的电位幅度
与心肌细胞数量呈正比
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距离呈反比
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夹角呈反比
心电综合向量原则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P波:心房的除极过程
P-R段(P-Q段):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P-R间期: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QRS波群及命名:心室除极
ST段和T波:心室缓慢和快速复极
Q-T间期: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
3心电图导联体系
肢体导联(limb lead)
Einthoven三角
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I II III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L aVR aVF
额面六轴系统
胸导联(Chest lead)
单极导联V1-V6
肢体导联三个电极各串一5kW电阻,将三者连接起来,构成无干电极,为负极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1心电图测量
走纸速度25mm/s时,纵线1mm=004s
标准电压1mV=10mm时,横线1mm=01mV
心率的测量:60/R-R或P-P间期的秒数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QRS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上缘到波顶,下缘到波底
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同步心电图
P波、QRS波、Q-T间期从最早起点至最晚终点
P-R间期从最早P起点至最早QRS起点
单导心电图
P波、QRS波:最宽的P波、QRS波
P-R间期:最宽大P波且有Q波
Q-T间期最长
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平均心电轴:
概念:平均QRS电轴,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说明心室在除极过程的总时间内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是额面电轴
测定方法:I、III;目测;代数和
临床意义
- 30° ~ +90° 正常范围
+90° ~+180° 右偏 右心室肥大 左后分支阻滞
- 30° ~ - 90° 左偏 左心室肥大 左前分支阻滞
- 90° ~- 180° 极度右偏
心脏循长轴转位
心尖?心底
顺钟向转位 右心室肥大
逆钟向转位 左心室肥大
2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P波 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圆形 偶有切迹
综合向量:左、前、下
I、II、AVF、V4-V6向上;AVR向下
时间:< 012S
振幅:肢导 < 025mV;胸导 < 02mV
P-R间期 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正常范围:012~020s
心动过速时缩短,心动过缓时延长 £ 022s
QRS波群 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间:006 ~011s
波形和振幅
V3 R/S=1
V1< 1mV V5、V6 < 25mV
AVR < 05mV
AVL < 12mV
AVF < 20mV
I、II、III主波向上
肢体导联<05mV或胸前导联<08mV为低电压
Q波:振幅<同导联1/4R,时间<004S
J点:自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点
ST段:自QRS波群终点与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下移<005mV;抬高 V1、V2 <03mV;V3 <05mV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方向:与主波一致 ;振幅:> 同导联R波的1/10
Q-T间期:从QRS波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正常范围:032-044s
校正Q-Tc= Q-T/ R-R
U波:T波后002~004s的振幅很小的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1心房肥大
右房肥大(right atrial enlargement)
P波高尖,振幅3025mV,II、III、AVF显著又称“肺性P波”
左房肥大(left atrial enlargement)
P波增宽3012s,I、II、R、L;
呈双峰,两峰间距3004s,又称“二尖瓣型P波”
P波终末电势(Ptf):V1负向P波时间乘以负向波振幅£004mms
双心房肥大:P波增宽3012s,振幅3025mV
2心室肥大
左室肥大(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v5/v6 >25mV
Rv5+Sv1>40mV(男) >35mV(女)
RI >15mV, RaVL >12mV, RaVF >20mV
RI+SIII>25mV
额面电轴左偏
QRS时间010~011s
左室肥大劳损:QRS波群增高伴ST-T改变
右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V1 R/S 31,V5 R/S£1, 重度肥厚V1呈qR型 Rv1+Sv5>105mV
电轴右偏
ST-T改变
双侧心室肥大(biventricular hypertrophy)
正常或一侧肥大表现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1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由心外膜→心内膜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高尖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倒置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ST-T:从正常心肌→损伤心肌
心内膜下ST段压低
心外膜下ST段抬高
机制:
轻度缺血:钾离子进入细胞?过度极化?损伤电流?缺血导联ST压低
严重缺血:钾离子溢出细胞?极化不足?损伤电流?缺血导联ST抬高图6-5
临床意义
ST压低/T波倒置:典型心绞痛/慢性冠不全 ST抬高/T波高尖: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其它:心肌病 心包炎 药物 继发改变
第五节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1基本图形及机制
缺血型改变 (T波)
心肌复极时间延长
3位相延长
QT延长
升支与降支对称
顶端呈尖耸的箭头状
由直立变倒置
损伤电流学说
Prinzmetal 测得损伤区细胞膜4时相极化程度低
正常心肌电流流向损伤心肌-舒张期损伤电流
向量方向与损伤电流方向相反
背离探查电极
心内膜下ST段压低
心外膜下ST段抬高
除极波受阻学说
正常心肌除极后呈负电位
损伤心肌不除极呈正电位
产生电位差
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
面向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损伤型改变(ST段)
超急性ST段抬高
损伤期单向曲线
机制 损伤电流学说 除极受阻学说
坏死型改变
异常Q波 宽度004,深度1/4R
Q波镜面相
正常q波消失
QRS波正常顺序的改变
机制 坏死组织不产生心电向量,正常组织照常除极,产生与梗塞部位相反的综合向量
2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早期(超急性期) 数小时
急性损伤性传导阻滞:QRS高/宽
ST斜型抬高(下壁),T波高耸
急性期 数小时-数周
QS/QR波
ST段单向曲线,T波倒置加深
亚急性期 数周-数月
ST段恢复至基线,T波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 3-6月后
QS ST-T恒定,可出现r/R
3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前间壁: V1、V2
前 壁: V3、V4
前侧壁: V5、V6、aVL
广泛前壁:V1-V6
高侧壁: I、aVL
下 壁: II、III、aVL
正后壁: V7、V8、V9
右 室: V3R、V4R、V5R
4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图形改变
非Q波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局灶心肌梗死
5鉴别诊断
ST段抬高: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Brugada综合征
V1、V2:心脏转位、左室肥厚、LBBB、高度肺气肿,qRs/qrS波多为陈旧前间壁心肌梗死
I、aVL、V5、V6:心肌病、正常心电图
II、III、aVF:心脏横位、预激综合征
第六节 心律失常(arrhythmia)
1概述 窦性心律失常
起源异常 被动性:逸搏与逸搏心律(房性、室性、房室交界)
异位心律 期前收缩 (房性、室性、房室交界)
主动性 心动过速(房性、室性、房室交界)
扑动与颤动(心房、心室)
生理性传导障碍:干扰与脱节(包括心脏的各个部分)
心律失常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传导异常 病理性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阻滞
意外传导
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2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
自律性:心肌在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能自动地、规律地产生兴奋及发放冲动的特性。
静息状态下,4位相自动缓慢除
心房肌、心室肌无起搏功能
窦房结、冠状窦区、心房传导组织、房室交界区、希氏束、束支、蒲肯野纤维
窦房结60-100次/分
房室交界区40-60次/分
希氏束以下25-40次/分
兴奋性:心肌细胞对受到的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能力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200ms; 任何刺激不能引起反应。
其后10ms强刺激科引起局部兴奋产生新的不应期,但不能扩布称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相对不应期:50~100ms动作电位-60~-80mV,除极速度振幅低,传导慢,不应期短
总不应期:250~400ms;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易损期:心电图T波顶峰前约30ms处;R on T
超常期:动作电位-80~-90mV,低于阈值的刺激也激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传导性:心肌激动能自动向周围扩布;蒲肯野纤维及束支传导速度400mm/s;房室结20~200mm/s
影响因素:动作电位幅度和0相除极速度
收缩性
第六节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s)
1心律失常概述
冲动形成异常
)有正常自律性:窦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远端、希)氏束-蒲肯野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内在病变。
)无自律性心肌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由于缺血、药物等→异常自律性。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窦房结(Sinus node):位于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接处,。主要由P细胞(起搏细胞)、过渡细胞、心房肌细胞组成。
结间束:
(1)前结间束:发自窦房结前方分为两束,一束到左心房,一束进入房间隔。
(2)中结间束:起自窦房结后部到房间隔后上部。
(3)后结间束:起自窦房结后部到房室结
(James′fiber-预激综合征)
房室结
2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有正常自律性:窦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远端、希)氏束-蒲肯野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内在病变。
无自律性心肌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由于缺血、 药物等→异常自律性。
(2)触发活动:指局部出现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低血钾、高血钙与洋地黄中毒时,心房、心室与希氏束-蒲肯野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被称为后除极。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抵达阈电位便可引发触发活动。
(3)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速度延缓—与细胞的膜反应性有关。
动作电位[0]相的振幅。
dv/dt值(除极速度)
递减传导—膜电位有关
膜的静止电位在-90mv传导最快
膜的静止电位在-55mv传导阻滞
膜的静止电位在-65mv —-70mv可传但速度慢动作电位[0]相的振幅及dv/dt逐渐减少→发生传导阻滞→递减传导。
单向阻滞:心肌细胞正常都是双向的。
超常期传导:在心动周期的某个时候,若心脏某部分的传导得到暂时的意外改善称为超常期传导。最常见的部位在房室连接区,其次是室内传导,其表现是一个激动到达这些部位时本应受阻,但意外下传或传导时间本来延长,而这时缩短。
4折返现象(图2-11P19)
当一激动从心脏某处发生后,经过向下传导又回到原处再次引起激动,这种现象叫折返现象。三个条件(1)有一个环行通道使激动可以循环运行。(2)环行通道的一部分出现单向传导阻滞。(3)传导速度减慢。
心电图怎么看啊?
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擡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了解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025mV,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正常的P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011s。
QRS波群,继P波之后出现的一个狭窄但振幅高的波群。由q波(有或无)、R波和S波组成。它代表着兴奋从房室结发出先后通过房室束、左右束支和纤细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胞, 心室的收缩,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心室收缩的开始的心电图表现。
Q波,是在出现向上的波之前出现的明确的向下的波形。如果它很小,宽度不到004s,深度不足015mV,我们将它记做q波;若它高且宽,才被称作Q波;当然有时它是缺无的。无论有无Q波,第一个出现的向上的高尖的波就是R波;紧随其后的向下的波就是S波,它也可以根据深度分别命名为S波和s波。之后出现的向上的波被称作R’(r’)波,向下的波则称作S’(s’)波。因为波的高低不同,所以可以组合成很多形态,但它也是有限制的,最主要的就是时间限制,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QRS波群的时间008s,可以在006~010s范围内波动。只要超过这个时限,就应引起注意,特别是超过012s便有病理意义了。
T波,上个波群暂停之后出现的波,代表着心室的复极(心室的舒张),以备下一次心室的除极。观测T波我们要注意它的方向、形态和(高度)深度。(1)方向,正常情况下,在Ⅰ、Ⅱ导联中T波是直立的;Ⅲ导联中则可以出现直立、平坦、双向甚至是倒置的T波;T波在aVR导联中是肯定倒置的,而在aVL和aVF导联中则是和QRS波群的主方向一致的。胸前导联的T波通常是直立的,当然,V1和V3有时也会出现T波倒置的情况,但它们的深度通常都不会超过025mV,当V3导联中出现倒置的T波时,前面两个导连的T波也应该是倒置的,否则就是不正常的表现。(2)形态,通常T波的波形是圆滑而有个很自然的顶端。T波一般是不对称的,缓和的上升而略显陡峭地下降至等位线。(3)高度(深度),各个导联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综合看来,在肢体导联中很少超过05mV,而在胸前导联中也很少会超过10mV。异常高尖的T波往往出现在心肌梗死的早期或高钾血症。
u波,T波后的一个很微小的波,正常的u波并不是在每一个导联中都显而易见,它究竟代表什么尚无定论。
3、各个波形之间的等电位线。
每个波形之间都有一定时间的记录是在等电位>>
心电图怎么看呢,大神能教下吗,最好能详细点哦
是用电脑看的吗?如果打不开那说明你电脑里没装PDF阅读器,去安装个阅读器直接打开就能看了,福昕阅读器,而且好用,上网一搜就有了
心电图真的太复杂太复杂了,怎么也看不懂。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一个波组包括P波、QRS波群、T波及U波。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
(1)P波: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波群: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继Q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R波,R波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QRS波群。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3)T波:T波位于S-T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
(4)U波:U波位于T波之后,比较低小,其发生机理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波不超过20毫伏。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 波型。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 (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J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水平线称为S-T段。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应超过005 毫伏。超过正常范围的S-T段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6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S-T 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6)>>
心电图怎么看?
一个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可有5个或6个波,从左至右为 P,Q、R、S、T及U等波群(见图5);又分为7个部分,即P波、P—R段、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Q—T间期。
正常心电图中,有的波型因导联不同可有倒置,所以必须看清楚是什么导联,再看波型,这样就可把异常心电图查出来。各波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如下:
P波:P波向上,惟aVR导联中P波倒置;aVL、LI]I~V1、、,2导联中P波向上或倒置、或双向。正常向上的P波顶部圆滑。P波时限平均为006~011秒,振幅平均为O015—025毫伏。
P—R间期:012。02秒;婴儿心跳较速者,P—R间期可较短。如果延长可提示风溼活动期、房间隔缺损、心肌炎、三尖瓣闭锁等。
QnS波群:Q波是QRS波群中第一个向下的波,其前面无向上的波;R波是Qe,S波群中第一个向上的波,其前面可以无向下的Q波;S波是随着R波之后的向下波,若在s波之后尚有第二个向上的波,则称为R’波;R’波之后的向下波称为s’波。QRS波正常值为006~01秒,如有Q波出现,其时间<004秒,波的深度 为1/4R(aVR导联除外)。QRS波群时间延长则提示有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心室性心搏及预激综合征。
sT段:sT段起自Qe,s波群之终点至T波之起点。sT段向下不超过o05毫伏,向上不超过01毫伏,但在V1、v2导联中向上偏移可达o3毫伏。如果超过02秒,则提示冠状动脉功能不全。ST段异常擡高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若异常压低,多见于慢性冠心病、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心室肥大、心房肥大等。
T波:T波是向上的波,而在Qe,S波呈rS或QR型的各导联中T波均可倒置。在a、,R导联中,正常T波是倒置的。在Vl(或V2)及LⅢ导联中,T波可能倒置。肌的T波可以倒置,VF的T波也可倒置。直立T波应大于同导联R波的1/10,rI'vl应<04mY,若TVl>04mY,可考虑心室后壁心肌梗塞。 l
QT间期:QT间期是自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的终点所占的时间。正常人QT间期为o36—04秒,心率快时QT间期缩短。若Q—T I;7期延长,见于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
u波:U波是在T波之后一个较低的波。U波的方向一般均与T波一致,但胸导联的U波均是向上的。U波不超过005毫伏,但vs导联的U波有时可达03毫伏。时间为016一o2秒。
这些是常见的读法,读懂心电图对于日常的体检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可以自己检测健康,及时就医,治疗疾病。
心电图是体检常见项目,可诊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脏传导阻滞等,是健康体检的不可缺少的一项检查。民众体检中心由心血管专家李广仁常年坐诊,做体检可免费向其咨询。中国老教授协会专家专门针对心血管疾病人群制定健康护心套餐,专业全面,呵护您的心脏健康。
有谁能看的懂心电图什么意思啊
亲,您好,窦性心动过速就是心跳加快,速度超过一分钟100次,在正常起搏的位置上,所以叫窦性。如果偶尔发作,没有什么影响。太紧张可能引起。
P-R间期指心脏电活动从心房传导至心室需要的时间。
P-R间期缩短有可能是先天房室结发育短小,或者是存在旁路。
如果是先天的话,不影响什么。
支路的话,可能引起心动过速。咨询你的主治医生,这都不是很严重的,可以治疗。
亲,说得太专业,一句话,把心放到肚子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