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颈椎牵引可以治疗颈椎病

为什么颈椎牵引可以治疗颈椎病,第1张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颈椎牵引可以限制颈椎活动,减少颈椎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2、颈椎牵引的物理作用可以直接导致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起到缓解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的作用。  3、颈椎牵引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柱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4、颈椎牵引有利于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  5、颈椎牵引可以改善椎动脉扭曲状态,改善椎动脉的供血量。  6、颈椎牵引可以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得以伸展,黄韧带皱折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缓解颈椎病患者肌肉痉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  7、颈椎牵引对颈椎椎盘突出症患者可发挥复位作用,牵引时椎间盘内负压增加,增加的负压可以将突出的椎间隙部分或全部吸回,减轻突出的程度进而减轻神经根的刺激症状。

牵引时头前屈15°~25°,牵引重量由5kg(或体重的1/10)开始,每天1~2次,以后每3~5天增加1~2kg,最大不超过12~15kg,每次15~20min,最长不超过30min,每周3~5次。

1 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与椎体、椎间盘、周围软组织的退变和慢性劳损等密切相关。其发生主要是由于颈肌的劳损导致肌张力下降,伸屈肌之间动力平衡失调;椎间盘的退变导致椎间盘膨出,椎间隙变窄,并引起椎体及韧带的退变,出现椎体及小关节增生,椎间孔相应变小;膨出的椎间盘纤维环、增生的椎体和增生肥厚的韧带使椎管、椎间孔、横突孔出现相对狭窄,刺激或压迫颈椎周围的神经、血管组织或脊髓,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2〕 。这些病理变化最易在活动度和受应力较大的下颈椎发生,导致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局部压迫刺激和无菌性炎症反应。因此,颈椎牵引通过调节和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的平衡,拉大狭窄的椎间隙和椎间孔,降低椎间盘内压,使纤维组织复位,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神经肌肉组织水肿和炎症的吸收,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少对椎间盘的压迫力,松解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使扭曲的椎动脉伸张,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1、3〕 。 2 颈椎牵引的牵引体位及牵引角度 21 牵引体位 颈椎牵引临床多用枕颌布带牵引,体位有坐位和卧位,均包括重锤滑轮牵引及牵引机牵引两种方式。对于两种体位,大多根据各自的临床条件、传统习惯选择,认为疗效并无太大的差异。但霍红等 〔4〕 通过临床对比观察认为,卧式牵引无痛苦又少疲劳感,可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2 牵引角度 牵引角度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问题。很多学者经过力学试验和临床观察总结认为,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及主要病变位置,采用相应角度牵引,其疗效较固定角度牵引佳;颈椎牵引的角度与牵引最大应力作用有关。牵引角度多数报道为颈前屈20°左右到0°(垂直位),也有报道认为后伸位牵引较前屈合适 〔5〕 。主张颈前屈位牵引的学者认为,前屈位牵引更易使力点直接落在颈椎后侧 〔6〕 ,力直接落在颈椎的中后柱或钩椎关节上,可使椎管和椎间孔相对增大,从而使脊椎和神经根所处的有效间隙增大 〔7〕 。李晶等 〔3〕 通过光弹性实验认为,牵引角度小时,最大应力位置靠近颈椎上段,而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大,最大应力位置逐渐下移。因此,建议牵引时可按病变在颈椎上段以小角度牵引,病变在下段用较大角度牵引的原则,结合病情适当调整牵引角度。高楚荣等 〔8〕 通过X线观察认为,牵引前倾角度小于10°或垂直位,颈椎后缘不能充分伸展,大于20°则牵引力减小,只有15~20°前倾位牵引才符合力学要求,效果最佳。张希利等 〔9〕 统计分析认为,牵引角度应结合临床表现,对照颈椎X线片所见选择,直线型的多采用直立或前倾角度,反弓型的牵引角度为直立或后仰,而神经根型多采用颈前屈20~30°角,颈型采用颈前屈20°以下,脊髓型采用颈后仰10~15°角,椎动脉型采用5°以下。邵建萍 〔7〕 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采用颈前屈30°牵引,认为可以使椎间隙距离拉大,颈椎弧度变直,使扭曲的椎动脉变直,钩椎关节的骨赘远离椎动脉;脊髓型采用中立位牵引,顺应原颈椎的生理弧度,比屈曲牵引疗效突出,混合型以偏重于某一型而采用相应的牵引角度。姜瑛等 〔10〕 根据X线改变及症状,采用病变位于C 4~5 牵引角度为0°;位于C 5~6 前屈5~10°;位于C 6~7 前屈15°;位于C 7 T 1 前屈20~30°;位于上颈椎时多为后伸5~20°。与李晶等 〔3〕 的结果相似。周章武等 〔5〕 主张仰卧后伸牵引。认为牵引时将在牵引状态下的各个颈椎骨最大限度地维持或近乎维持其生理状态,是最为理想的牵引方式;仰卧后伸牵引的牵引力是通过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的均匀布散,较集中地作用于中段颈椎,中段颈椎恰好是颈椎病的好发部位,因此,这种牵引能直达病所。另外,颈椎后伸时脊髓、神经根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无菌性炎症减轻;后纵韧带紧张,椎间隙的前方开大,髓核有向前滑移之势,不易引起后方的纤维环损伤;颈后方的肌肉及韧带处于松弛状态,牵引力作用于颈椎骨本身,不致于加重对颈部肌肉及韧带(后方的)的副损伤;颈后伸,横突之间的距离缩短,牵拉力不会作用到椎动脉,不会影响到其血液供应。对于牵引角度,认为在治疗初期宜选用较小的后伸度数,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牵引时的后伸角度,直到15°为止。后伸15°牵引力正好沿中上段颈椎的轴线,对维持颈椎的弧度及调节颈椎的内外平衡最为合适。 3 颈椎牵引的牵引量及牵引时间 31 牵引量 颈椎牵引的牵引量多采用传统定量牵引,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史、分型等选择适合的重量。李恭等 〔11〕 认为调整牵引量到患者感到舒适的程度。隋孝忠等 〔12〕 认为,牵引量调到病人牵引过程中患肢麻木消失,并出现灼热感,脉搏加快,掌心出汗等表现为最有效。通常坐式牵引牵引量为3~12kg 〔8、11〕 或体重的15%~20% 〔10〕 ,卧位牵引则牵引量多为5~20kg 〔4〕 。另外,有人主张超体重牵引 〔13〕 ,重量可达60kg。但成鹏等 〔14〕 经过对比观察认为,在5~10kg范围内,牵引重量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不显著。何慧等 〔15〕 认为,颈椎牵引的重量对疗效无显著影响。姜瑛等 〔10〕 认为,牵引力小于体重的10%或大于体重的20%,椎间隙无明显改变。因此,牵引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 32 牵引时间 牵引时间一般为每次牵引15~30分钟,每日牵引1或2次,以7~20次为1疗程。孟庆明 〔16〕 经统计学处理认为,牵引60分钟与牵引30分钟椎间隙拉开程度无差别,没有必要延长1次的牵引时间。王斌等 〔6〕 认为,临床牵引不一定要牵引到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李恭等 〔11〕 则认为,治疗次数多则效果明显而且巩固。在牵引方式上主要为持续牵引和间歇牵引 〔12、17〕 。持续牵引多是小重量牵引时采用,王斌等 〔6〕 认为,稍长时间的小重量维持牵引能有效地消除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调整颈部的内在平衡,缓解临床症状。间歇牵引多在大重量牵引时采用,能有效拉开椎间隙。姜瑛等 〔10〕 还认为,持续牵引配合间歇牵引效果好,可克服持续牵引造成的一些副作用。 总之,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史、分型、牵引后的反应等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牵引方式、牵引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的退变和慢性劳损等有关,为了预防其发病,减轻病人痛苦,方便平时治疗,我们认为可依据生物力学原理,设计制作一类简便有效的家庭用牵引装置,使广大颈椎病患者治疗家庭化。

适合于家庭使用的牵引装置并不复杂,可自制,亦可在医疗器械商店买到。现介绍两种方法。

将固定装置及滑轮固定于门框横楣等物体上。将牵引绳穿过滑轮,一端连接牵引弓及牵引吊带,另一端连接牵引重物。可随意选用沙袋、砖块、铁块等易得物品作为牵引重物,放置一口袋内悬吊即可。

另一方法系用患者自身体重进行牵引,是传统方法的改进型,为市售成套产品。将牵引装置挂住,患者坐好后,将枕颌吊带套住头部,用手拉动牵引杆之绳索,齿轮即定向运动,且能自锁。即可在齿轮和头部之间的牵引绳上产生向上的牵引力,利用向上的拉力和患者自身的重力相对抗来达到颈椎牵引的目的。

颈椎牵引是缓解颈椎病的一个主要方法,能很快地帮助缓解颈椎病导致的各种不适,比如上肢疼痛,颈部不适。那么颈椎牵引的效果到底好不好呢?

颈椎牵引效果好吗

做颈椎牵引有一定的适应症及牵引方法,没有相应的症状表现,不确诊是颈椎间盘突出症没牵引的必要!

颈椎病的诊疗中,首先要分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中,有明显的神经压迫的表现,或者椎体失稳造成的交感神经压迫或椎动脉供血不足,可以尝试牵引治疗;但如果是骨性狭窄造成的神经根压迫,或椎间盘脱出的情况,进行牵引反而会加重症状。另外,像普通的小关节错位 、软组织炎症水肿均不能采取牵引治疗,也有可能会出现症状加重。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需要结合具体症状及体征,评估牵引的重量、方向、时间,患者不一定能正确评估。

牵引中有可能会出现眩晕 血压异常 肢体控制障碍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家属不能正确处理,有可能会造成损伤。所以总体而言,不建议患者自行进行牵引,即使行动不便不能就诊,也最好在医生的评估后再进行。

颈椎牵引的方法

颈椎牵引时患者的姿势有两种:坐位和卧位。

(1)、轻者坐位牵引 :坐位牵引时,将布质颌枕牵引带(又称四头带)套于患者的下颌部及枕部,将牵引绳(约2米长)一段与牵引带连接,使绳子通过距离患者头高约1米处的滑车后,将绳的另一端挂上所需要的重量,一般为3~5千克。

(2)、重者卧位牵引:病情较重,耐受不了坐位者则行卧位牵引,于床头的横梁上安装一个滑车,牵引绳一端与颌枕牵引带连接,另一端通过滑车后连接牵引重量,同时将患者头一侧的床脚略抬高,以防止患者沿牵引方向移动。

牵引时要注意牵引的角度及方向。牵引分为中立位牵引、屈曲位牵引、后伸位牵引以及微伸位牵引和微曲位牵引,另外还有头偏向左边、偏向右边的牵引。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牵引方向的选择。

临床上总结的最合适的牵引频率和时间是这样的,一般来讲,单次牵拉时间不超过3~5分钟,组间休息30秒,一次牵引做3次,总共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牵拉的力度可以循序渐进,不要上来力度就很大,但是要有牵拉感。

颈椎病会导致头晕吗

目前颈椎病有分4类:

1、神经根型颈椎病

发病率最高,是因为颈椎压迫了神经根导致的。会有皮肤麻木、过敏等不舒服,可有上肢无力、手指活动不灵活。很少会有头晕。

2、脊髓型颈椎病

这是因为压迫了脊髓导致的,表现为上肢或者下肢麻木无力、僵硬、脚软、手指不灵活等等,后期可能会有大小便障碍,也很少会有头晕。

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这类型主要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的,会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心跳加速等等、耳鸣、听力下降等等都会有。

4、椎动脉型颈椎病

这是因为椎动脉受到压迫引起,表现为偏头疼、听力减退、耳聋、视力模糊、发音不清等等,也会有头晕、耳鸣等不舒服。

牵引的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和椎动脉型的颈椎病。牵引的时候,根据颈椎病的类型不一样,我们采取的体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我们一般是采取坐位,头前屈20度,然后牵引的重量,一般在体重的1/10左右开始,当然也根据具体病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我们适当调整牵引的重量,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牵引一次,每次牵引20-30分钟,这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治疗。

起床时,发现颈部僵硬不灵活,或觉颈肩部疼痛,应即平卧床上,将枕头垫好,认作一次领保健功。如时间紧,不能做全套功。亦可只作仰头摇正法和拿后颈两个动作。

2

起床后,适当地作大幅度的颈部活动。作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和左右侧屈等动作2-5次(自动复位)。

3

侧卧位(颈痛侧在上),枕头垫高2-3厘米,使须受点屈曲(有利复位)。将颈肌放松后,颈椎病的骨科治疗法,用同侧手掌掌根部揉按颈痛处(可加些止痛药油),按揉后再贴“消炎止痛膏”。

4

颈肩部热敷或热辅(用热水袋或其它治疗)。

5

老年人的颈椎病,多有椎间盘变性和钩椎关节错位存在,自我治疗中,还应加上颈椎病调理器和头颈牵引,每天一次,每次5-15分钟。凡经自我治疗法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或有继续加重的趋势,或治疗三天仍未见效者,应及早请医生诊治,如病情如有好转,可继续自我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277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