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Fit有一系列的基准WOD(Workout of the Day或者
Workout Of Death),初学者可以尝试完成WOD的ABC然后再来DEF:例如,WOD的A就是 “Angie”包含:100次引体向上,100次俯卧撑,100次仰卧起坐,100次自重深蹲。根据你个人情况,数量可以变成304,504,你分组完成,一口气完成都可以。
WOD其他的还包括:
WOD“Barbara”——(计时训练)20次引体向上、30次俯卧撑、40次仰卧起坐、50次自重深蹲,组间休息3分钟,5轮循环
WOD“Chelsea”——每轮限时一分钟内完成,一共30分钟,完成30轮,完成时间越短,休息时间越多,5次引体向上、10次俯卧撑、15次自重深蹲
DEF就开始使用器械了,但都不是传统的健身器械:
WOD“Diane”(计时训练)225磅硬拉21次,倒立撑21次,225磅硬拉15次,倒立撑15次,225磅硬拉9次,倒立撑9次
WOD“Elizabeth”(计时训练)135磅下蹲翻21次,吊环臂屈伸21次,135磅下蹲翻15次,吊环臂屈伸15次,135磅下蹲翻9次,吊环臂屈伸9次
WOD“Fran”(计时训练)95磅前蹲推21次,引体向上21次,95磅前蹲推15次,引体向上15次,95磅前蹲推9次,引体向上9次
Diane、Elizabeth、Fran是综合基本举重、体操的训练, 并且三者均具有最鲜明的CrossFit特色,通过核心驱动的实用性训练,兼备多变化、高强度的全面训练模式。
严重“违反”健身理论的“双重训练”,竟可以翻倍肌肉合成时间!
FitEmipre健身领域
3天前 · 健身教练
本文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双重训练 延长蛋白质合成
原著: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陆肆壹
“努力训练一块肌肉,然后让它去恢复。5-7天后才能再次训练它。”
“训练一块肌肉之后3天内,切勿直接或间接再次练到它。”
“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肌肉需要恢复72小时。”
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如果这些信条阻碍了你的肌肉和力量发展呢?
如果你不遵循这些信条,反倒可以更快地进步呢?
想想看下面这些运动员
---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抓举、挺举,深蹲。
---顶尖的crossfit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训练到全身。
---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每周训练好几次卧推、硬拉、深蹲。
简而言之,你所遵循的“训练,然后休息72-96小时”的观念过于简单化了。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纯粹的分解代谢期或合成代谢期,它们总是同步发生的。
身体时刻都在不断地分解和建立肌肉组织,只不过分解与合成的比率会不一样。而且这个比率会因为你的训练、饮食、休息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种我已经大量试验过的训练技巧——能帮助你更快增长肌肉、同时也能突破力量平台期。
双重训练
我是一个高频率训练的信徒,喜欢经常训练一些基本动作。所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每周训练相同动作12次!
我发现,当我连续两天训练同一肌群时,总是会在第二天感到更好的收缩,并得到更好的泵感。第二次训练结束后,肌肉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出泵感、充血的外观。
但是如果我第三天又再次训练它,就会感到肌肉变得很平坦。
几年前,我曾指导健美运动员Daryl Gee,帮助他备战奥林匹亚先生。Daryl需要迅速改善他的背部肌群。
我让Daryl在第一天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训练背部。而第二天,我打破规则,让他再次训练背部,不过这次用的是轻重量的泵感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Daryl最终获得的成果震惊了我!我开始将这种方法运用至所有的主要肌肉群——第一天做大重量复合动作,然后第二天为同样的肌肉做15-20分钟的泵感训练。
我把这第二次训练称之为“喂养训练(feeder sessions)”。我对自己和许多健美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在第一次训练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刺激?
1延长的蛋白质合成
该方法延长了第一天训练后的蛋白质合成持续时间。
简单地说,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是升高的。在最初的4小时里,蛋白质的分解比合成更明显。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逐渐变得更高,在训练后24小时达到最高,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
所以,你基本上有20个小时的高蛋白质合成/肌肉合成状态。而在第一次训练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训练,你可以再将其延长12小时甚至24小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营养条件充足时,它才会有效。如果你的训练和营养都很到位,蛋白质的分解会被限制得很低,从而导致更多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如果第二次训练遵循了“泵感、充血原则”,你就可以让营养物质加速传递到正在恢复的肌肉中。
关键信息:第二次训练是为了加强第一次训练的合成反应。它延长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增加对肌肉的营养输送。
2强化肌肉反馈
“强化肌肉反馈”是改善大脑肌肉链接的一种好方法。
当你狠狠地训练一块肌肉的时候,你会在第二天更清楚地意识到它。因为你会感到它乏力、酸胀、疼痛等。
当一块肌肉处于这种“增强意识”状态时,你再次训练该肌肉,会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这块肌肉。
对于那些很难主动收缩特定肌肉的人来说,刻意营造这种感受是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卧推的时候,胸大肌的收缩感比不上和肱三头肌或者三角肌,那么在卧推之后第二天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可以帮助你改善大脑肌肉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改善了大脑肌肉链接时,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在卧推时募集胸大肌。
记住,如果你在训练时感觉不到目标肌肉,那么你很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刺激效果。因此,花时间去改善那些弱势肌群的大脑肌肉链接,对于你的长远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肌肉的反应
在被大重量刺激后的第二天,肌肉对训练的反应更灵敏。
当然,你的力量潜力可能会降低,因为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僵硬/酸痛会阻碍你的运动能力。
然而,如果你用更轻的重量来训练肌肉,专注于收缩质量和肌肉泵感,而不是关注举起更大重量——这是提升滞后肌肉群的极好方法。(“滞后”指的是你身体上某个视觉效果偏小的肌肉,或者是复合动作中的薄弱环节、它拖了整体力量的后腿。)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周一做了大重量卧推,你发现可以较轻易让重量离开胸部,但是却很难伸直肘关节完成动作后半段。那么意味着第二天,你应该以肱三头肌的肌肥大训练作为训练课开头。
在你周二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三头肌训练,然后继续你的日常训练(比如深蹲)。
同样地,如果你更专注于增肌,则连续两天训练某个滞后肌肉群。第一天是常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孤立泵感训练。
具体如何实际运用?
您可以将以上方法用于三个主要目的:增长整体肌肉量,提升弱势肌群,提升薄弱环节。
1想要更快地增长整体肌肉质量
将训练课划分成3种类型:
训练日1:推类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日2:拉类肌肉(背部,斜方肌,肱二头肌)
训练日3:腿部(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训练日程可能像是这样:
周一: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二: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三: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四: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五: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六: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日: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请注意,你可以在这一周内插入几个休息日。如果你加入了休息日,那么在下次训练的开头就不必做泵感训练了。因为泵感训练必须在主要训练之后的24-36小时内完成,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效了。
泵感训练应该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只是为了让更多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到前一天练过的肌肉中,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目标不是全力以赴搞死你自己(这种心态应该留到主要训练中)。
由于时间被限制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循环训练。举个例子,如果你周一的主要训练是推类肌肉,那么周二应该这么做:
1一个针对胸部的孤立动作(器械夹胸、龙门夹胸等)
2一个针对三角肌的孤立动作(前平举或侧平举)
3一个针对肱三头肌的孤立动作(哑铃臂屈伸、绳索臂屈伸)
每个动作8-12次,保持做组时的“恒定张力”。控制动作过程,每一次重复中尽可能收缩你的目标肌肉,在一组结束前绝不要放松肌肉。如果你用恒定张力做8-12次,这意味着每一组应该至少持续30秒,最多50秒。
所以整个流程会像这样:
器械夹胸8-12次
休息15秒
哑铃侧平举8-12次
休息15秒
绳索臂屈伸8-12次
休息30-45秒
将以上过程重复3-5次,在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2想要增长某个滞后肌肉群的体积
这个计划更简单,因为你一周只会进行1-2次的“二次训练”。你可以更容易地安排休息日,并且你在编排计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非常简单,首先在训练周期中选择1-2个顽固的滞后肌肉群。然后,在正式训练过后的24-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刺激。
由于在二次训练中你仅仅针对一个肌肉群,所以不需要像上面那样采用循环训练。15分钟内你可以选择2个动作,使用每组8-12次的恒定张力,或者渐降组、暂停休息法、局部次数等。
次数:8-12次
组数:每个动作3-4组
动作数量:2-3个
做组风格:恒定张力
可能使用的方法:渐降组,暂停休息,全程+半程动作,闭塞训练。
记住,目标是让血液尽可能多的流入肌肉,重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大重量训练。
3想要强化一个薄弱环节
这里的重点不是提高某块肌肉的视觉效果,而是强化某个在复合动作中拖了后腿的肌肉群。例如,肱三头肌可能是你卧推的薄弱环节,或者臀部可能是你硬拉的一个限制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计划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主要动作”——你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这些动作的力量数据。
在训练这个主要动作时,问问你自己哪块肌肉在联合发力的环节中是最弱的。然后在第二天训练的开头,为那块肌肉做一些孤立动作。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力量而非增肌,我们使用稍微不同的参数来修正弱点:
次数:6-8次
组数:每个动作6-8组
动作数量:1个(仅选择一个目标肌肉最有感觉的动作)
做组风格:控制离心过程(还原),加速完成向心过程(举起)
可能使用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暂停休息法,但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正常做组。
相关搜索
李小龙肌肉
彭于晏肌肉
朱亚文肌肉
郑浩南肌肉
施瓦辛格肌肉
黄晓明肌肉严重“违反”健身理论的“双重训练”,竟可以翻倍肌肉合成时间!
FitEmipre健身领域
3天前 · 健身教练
本文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双重训练 延长蛋白质合成
原著: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陆肆壹
“努力训练一块肌肉,然后让它去恢复。5-7天后才能再次训练它。”
“训练一块肌肉之后3天内,切勿直接或间接再次练到它。”
“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肌肉需要恢复72小时。”
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如果这些信条阻碍了你的肌肉和力量发展呢?
如果你不遵循这些信条,反倒可以更快地进步呢?
想想看下面这些运动员
---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抓举、挺举,深蹲。
---顶尖的crossfit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训练到全身。
---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每周训练好几次卧推、硬拉、深蹲。
简而言之,你所遵循的“训练,然后休息72-96小时”的观念过于简单化了。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纯粹的分解代谢期或合成代谢期,它们总是同步发生的。
身体时刻都在不断地分解和建立肌肉组织,只不过分解与合成的比率会不一样。而且这个比率会因为你的训练、饮食、休息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种我已经大量试验过的训练技巧——能帮助你更快增长肌肉、同时也能突破力量平台期。
双重训练
我是一个高频率训练的信徒,喜欢经常训练一些基本动作。所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每周训练相同动作12次!
我发现,当我连续两天训练同一肌群时,总是会在第二天感到更好的收缩,并得到更好的泵感。第二次训练结束后,肌肉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出泵感、充血的外观。
但是如果我第三天又再次训练它,就会感到肌肉变得很平坦。
几年前,我曾指导健美运动员Daryl Gee,帮助他备战奥林匹亚先生。Daryl需要迅速改善他的背部肌群。
我让Daryl在第一天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训练背部。而第二天,我打破规则,让他再次训练背部,不过这次用的是轻重量的泵感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Daryl最终获得的成果震惊了我!我开始将这种方法运用至所有的主要肌肉群——第一天做大重量复合动作,然后第二天为同样的肌肉做15-20分钟的泵感训练。
我把这第二次训练称之为“喂养训练(feeder sessions)”。我对自己和许多健美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在第一次训练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刺激?
1延长的蛋白质合成
该方法延长了第一天训练后的蛋白质合成持续时间。
简单地说,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是升高的。在最初的4小时里,蛋白质的分解比合成更明显。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逐渐变得更高,在训练后24小时达到最高,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
所以,你基本上有20个小时的高蛋白质合成/肌肉合成状态。而在第一次训练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训练,你可以再将其延长12小时甚至24小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营养条件充足时,它才会有效。如果你的训练和营养都很到位,蛋白质的分解会被限制得很低,从而导致更多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如果第二次训练遵循了“泵感、充血原则”,你就可以让营养物质加速传递到正在恢复的肌肉中。
关键信息:第二次训练是为了加强第一次训练的合成反应。它延长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增加对肌肉的营养输送。
2强化肌肉反馈
“强化肌肉反馈”是改善大脑肌肉链接的一种好方法。
当你狠狠地训练一块肌肉的时候,你会在第二天更清楚地意识到它。因为你会感到它乏力、酸胀、疼痛等。
当一块肌肉处于这种“增强意识”状态时,你再次训练该肌肉,会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这块肌肉。
对于那些很难主动收缩特定肌肉的人来说,刻意营造这种感受是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卧推的时候,胸大肌的收缩感比不上和肱三头肌或者三角肌,那么在卧推之后第二天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可以帮助你改善大脑肌肉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改善了大脑肌肉链接时,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在卧推时募集胸大肌。
记住,如果你在训练时感觉不到目标肌肉,那么你很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刺激效果。因此,花时间去改善那些弱势肌群的大脑肌肉链接,对于你的长远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肌肉的反应
在被大重量刺激后的第二天,肌肉对训练的反应更灵敏。
当然,你的力量潜力可能会降低,因为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僵硬/酸痛会阻碍你的运动能力。
然而,如果你用更轻的重量来训练肌肉,专注于收缩质量和肌肉泵感,而不是关注举起更大重量——这是提升滞后肌肉群的极好方法。(“滞后”指的是你身体上某个视觉效果偏小的肌肉,或者是复合动作中的薄弱环节、它拖了整体力量的后腿。)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周一做了大重量卧推,你发现可以较轻易让重量离开胸部,但是却很难伸直肘关节完成动作后半段。那么意味着第二天,你应该以肱三头肌的肌肥大训练作为训练课开头。
在你周二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三头肌训练,然后继续你的日常训练(比如深蹲)。
同样地,如果你更专注于增肌,则连续两天训练某个滞后肌肉群。第一天是常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孤立泵感训练。
具体如何实际运用?
您可以将以上方法用于三个主要目的:增长整体肌肉量,提升弱势肌群,提升薄弱环节。
1想要更快地增长整体肌肉质量
将训练课划分成3种类型:
训练日1:推类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日2:拉类肌肉(背部,斜方肌,肱二头肌)
训练日3:腿部(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训练日程可能像是这样:
周一: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二: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三: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四: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五: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六: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日: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请注意,你可以在这一周内插入几个休息日。如果你加入了休息日,那么在下次训练的开头就不必做泵感训练了。因为泵感训练必须在主要训练之后的24-36小时内完成,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效了。
泵感训练应该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只是为了让更多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到前一天练过的肌肉中,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目标不是全力以赴搞死你自己(这种心态应该留到主要训练中)。
由于时间被限制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循环训练。举个例子,如果你周一的主要训练是推类肌肉,那么周二应该这么做:
1一个针对胸部的孤立动作(器械夹胸、龙门夹胸等)
2一个针对三角肌的孤立动作(前平举或侧平举)
3一个针对肱三头肌的孤立动作(哑铃臂屈伸、绳索臂屈伸)
每个动作8-12次,保持做组时的“恒定张力”。控制动作过程,每一次重复中尽可能收缩你的目标肌肉,在一组结束前绝不要放松肌肉。如果你用恒定张力做8-12次,这意味着每一组应该至少持续30秒,最多50秒。
所以整个流程会像这样:
器械夹胸8-12次
休息15秒
哑铃侧平举8-12次
休息15秒
绳索臂屈伸8-12次
休息30-45秒
将以上过程重复3-5次,在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2想要增长某个滞后肌肉群的体积
这个计划更简单,因为你一周只会进行1-2次的“二次训练”。你可以更容易地安排休息日,并且你在编排计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非常简单,首先在训练周期中选择1-2个顽固的滞后肌肉群。然后,在正式训练过后的24-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刺激。
由于在二次训练中你仅仅针对一个肌肉群,所以不需要像上面那样采用循环训练。15分钟内你可以选择2个动作,使用每组8-12次的恒定张力,或者渐降组、暂停休息法、局部次数等。
次数:8-12次
组数:每个动作3-4组
动作数量:2-3个
做组风格:恒定张力
可能使用的方法:渐降组,暂停休息,全程+半程动作,闭塞训练。
记住,目标是让血液尽可能多的流入肌肉,重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大重量训练。
3想要强化一个薄弱环节
这里的重点不是提高某块肌肉的视觉效果,而是强化某个在复合动作中拖了后腿的肌肉群。例如,肱三头肌可能是你卧推的薄弱环节,或者臀部可能是你硬拉的一个限制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计划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主要动作”——你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这些动作的力量数据。
在训练这个主要动作时,问问你自己哪块肌肉在联合发力的环节中是最弱的。然后在第二天训练的开头,为那块肌肉做一些孤立动作。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力量而非增肌,我们使用稍微不同的参数来修正弱点:
次数:6-8次
组数:每个动作6-8组
动作数量:1个(仅选择一个目标肌肉最有感觉的动作)
做组风格:控制离心过程(还原),加速完成向心过程(举起)
可能使用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暂停休息法,但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正常做组。
相关搜索
李小龙肌肉
彭于晏肌肉
朱亚文肌肉
郑浩南肌肉
施瓦辛格肌肉
黄晓明肌肉
①动作标准,做器械锻炼来增肌塑形的,要保持动作标准,刚开始练好基本功,后期需要更好的健身效果可以找个教练指导一下自己,再练习难度更高的训练器械和动作。
②注意意念感受,比如做背部发力,按照标准挺胸收紧肩胛,这时候感受双肘从背部往内缩,背部是钩子,控制好每次顶峰收缩,动作越快,调用肌肉也越多。
③注意训练后的饮食,训练后体力会消耗,这时候可以补充一些蛋白质让肌肉得到满足,这样肌肉才能更好成长。
④睡眠问题 健身房锻炼可以增长肌肉,但也要保证休息,记得不要熬夜,保证6-8小时睡眠,以免影响到增肌的效果。
recover from 恢复健康
refer to 参考,查阅,涉及,提到
refer to…as… 把…称作,把…当作
refresh one’s memory 使人记起
rely on 依靠,信任
remember sb to sb 代某人向…问好
replace…with … 用…替换…
requirement for/to 需要,需要的东西,要求
respond to 响应,作出反应
rest in 在于
rest on 依靠
restrain from 抑制,制止
ring off 挂断电话
run down 查找出,搜索到 撞倒;说…坏话,贬低;停止运转,耗尽,减少,缩减,
run for 竞选
run into 撞在…上 偶尔碰见;遭遇(困难等);共计,达到…之多
run off 很快写出;复印出,印出;跑掉,逃掉
run out of 用完,耗尽
run over 在…上驶过,(撞倒并)碾过;把…很快地过一遍
run short 快用完,快耗尽
sacrifice to 牺牲,献出,献祭,供奉
scrape by/through 勉强通过
see off 为…送行
see through 看透,识破
see to 注意,照料
send for 派人去请,召唤;函购
send in 呈报,递送,提交
serve as 作为,用作
serve…right 给…应得的惩罚
set a limit to 限制
set about 开始,着手
set aside 留出,拨出(时间,金钱等
set back 推辞,延缓,阻碍;使花费
set down 记下,写下
set forth 阐明,陈述
set in 开始(并将延续下去)
set off 出发,启程;引起,激起
set out 陈述,阐明;动身,启程
settle down 定居
shoot down 击落,击毙,驳倒
shoot up 迅速上升;猛增
shove off 动身离开
show in 领进,领入
show off 炫耀,卖弄
show up 显露,暴露,露面,来到
shrink from 退缩,畏缩
shut down 关闭,停业
shut out 把…排斥在外
side by side 肩并肩地,一起
side with 站在…一边
sit for 参加(考试)
sit in 列席旁听
sit in on 列席(会议),旁听
sit up 不睡,熬夜;坐直
slow down 减速
smooth over 调停,平息
so that 以便,为使;所以,因此
so…that 如此…以致
solution to… …的解决方法
speak/thinkhighly of 赞赏,高度评价
specialize in 专攻,专门研究
speed up (使)加快速度
sponge off 依赖他人生活
stand a chance of 有成功的机会
stand by 做好准备,准备行动 站在…一边,支持,帮助;袖手旁观;坚持(决议等),遵守(诺言等)
stand for 代替,代表,意味着,主张,支持;(用于否定,疑问句)容忍,接受
stand out 清晰地显出,引人注目;杰出,出色
stand up 站起来;(论点证据等) 站得住脚
stand up for 支持,维持,保卫
stand up to 勇敢的面对,抵抗;经得起,顶得住
stay up 熬夜
step by step 逐步地
step in 走进,干涉
step into 插入,干涉
step up 加快,加紧,提高
stick out (把…)坚持到底;突出,显眼
stick to 坚持,忠于,信守;紧跟,紧随;粘贴在…上
subject sb to 使遭到
submit sth to sb 呈交
submit to… 屈服于
substitute…for… 用…替换…
such…that 那样的…以致
switch off/on 切断/接通(电源)
sympathize with sb 同情某人
take (a) delight in 以…为乐
take (make) a stand against 反对
take (make) a stand for 捍卫
take a chance 冒险,投机
take advantage of 占…的便宜,利用
take after (在外貌,性格等方面)与(父母等)相像
take away 减去
take care 注意,当心
take charge 开始管理,接管
take down 拆卸;记下,写下
take effect 生效,起作用
take in 接受,吸收,接纳;理解,领会;欺骗;包括
take interest in 对…发生兴趣
take measures 采取措施;设法
take notice of 注意
take off 脱下;起飞;匆匆离开
take on 同…较量,接受…的挑战 开始雇佣;呈现,具有; ;承担,从事
take one’s time 不着急,不慌忙
take over 接受,接管;借用,承袭
take pains to do st 费尽苦心做某事
take sb by surprise 使…大吃一惊
take shape 成形,出现
take sides 偏袒某一方
take steps 采取步骤
take the place of 代替,取代
take to 对…产生好感,开始喜欢,形成…的习惯,从事
take turns 轮流
take up(on) 接受邀请 开始从事;把…继续下去;着手处理;占去,占据
take up with 与…成朋友
take… as 把…当作,认为
take…for 把…认为是,把…看成
take…into account 考虑到,顾及,体谅
talk back 回嘴,顶嘴
talk sb into 说服(某人做某事)
talk…over with sb 商量
tear down 拆掉(旧房)
tear off 撕开
televise live 实况转播
tell sth from 区别
testify to 表明,证明
that is (ie) 就是说,即
the key to… …的答案(线索,办法)
the moment (that) 一…就
think of…as 把…看作是,以为…是
think over 仔细考虑
thirst for 渴望,热望
throw away 扔掉,错过(机会),浪费
throw/cast light on 使人了解,阐明
tick away/by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to an extent 在某种程度上
to and fro 来来回回
to begin with 首先,第一
to the point 切中要害,切题
touch on/upon 谈到,论及
turn down 关小,调低;拒绝
turn in 交还,上交;上床睡觉
turn off 关掉;拐弯,离开…转入
turn on 接通,打开
turn out 制造,生产;结果是驱逐
turn over 翻过来,翻倒;移交,交;
turn sb away 打发走
turn to 查阅;求助于,求教于
turn up 开大,调大;出现,来到
under control 处于控制之下
up to date 现代化的,合目前情况
use up 用完,用光
vary from 与…不同
vary with 随…而变化
wait on 伺候,招待
ward off 防止,避开
warm up (使)暖起来, (使)活跃起来,(使)热情起来;热身
watch out (for sth) 留神
wear off 逐渐消失,逐渐减少
wear out 穿破,磨损,用坏, (使)疲乏,(使)厌倦,(使)耗尽
what if 如果…将会怎样
whether…or 是…还是,不管…还是
while away 消磨(时间)
wipe out 擦净,彻底摧毁
with ease 容易,不费力
with respect to 关于,至于
with/in regard to 对于,就…而论
within the limit of 在…范围内
word for word 逐字地
work at/on 从事于,努力做
work out 解决;算出;弄懂;制定出
write off 取消,勾销,注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