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四十式杨式太极拳"招式名称

请问"四十式杨式太极拳"招式名称,第1张

杨式太极拳40式竞赛套路

01、起势

02、揽雀尾

03、单鞭

04、提手上势

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

07、手挥琵琶

08、搬拦捶

09、如封似闭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肱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中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挥马

18、右蹬腿

19、双峰掼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势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裆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太极拳

解释

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01: 起势

02:右揽雀尾

03:左单边

04:提手

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

07:撇身捶

08:捋挤式

0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

19:云手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斜飞式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派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5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图1)。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 (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 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 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并由其子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图2)。杨氏祖孙 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1928年后,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图3)。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图4)。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图5)。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上述 5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5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起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太极拳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拳势简单、易学易练,正在以其独特魅力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起源及分支

太极拳 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流派纷呈(分陈、杨、武、吴、孙等派)。追根溯源,它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 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成常阳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 ,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南北走向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陈氏总结了许多拳术套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一百单八式长拳以及别开生面的演练方法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武术器械套路。这些拳械套路均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受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福魁(露禅)为徒。杨福魁艺成回乡后,教拳于北京,因教拳需要,将师传老假太极拳中的高难度动作逐步舍弃,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跟杨福魁之子杨班候学的杨氏小架太极拳后,传与其子鉴泉,在上海开办武学,将师承太极拳修改定型成另一家,因鉴泉后从汉姓吴,故世人称其为吴氏太极拳。

武派太极拳之身法轻灵

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开头三句即是:"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这充分说明太极拳身法轻灵的重要意义。

先师郝少如在教学中对身法要求特别重视。他指出:"习太极拳必须处处按照太极拳的原理要求完整丰富,无论是教与练必须从身法着眼,身法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必须严格要求。"练身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练外形,就是学习拳架注重身法,以尾闾正中为基准(在前进、后退、左转、右旋时,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强调步法上严格分清虚实,以正中为前提,变换时完全用内劲而不允许依靠身体的前俯后仰、左右偏倚,或者身体的起伏来借力;上下肢与身法必须配合好,如配合得不好会直接影响身法。既要支持身体的稳定,又要顾及分清虚实,对初学者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必须练好八条之后,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灵

活协调,动作一致,随心所欲。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第二阶段是练内形,也称内劲。先以意识作为指导,练成意、气、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达到内外相合统一。此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笔者对身法轻灵的感受是:

(一)武派(郝式)太极拳是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串始终,因此在习练中不可因起、承、开、合节序的关系而产生继续的现象。应以求尾闾正中,将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和虚实分清等法则,一个一个地逐渐掌握好。然后再求腰脊敛气,使气注腰间。脊骨之气能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联成一体。能联合一体,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到灵活协调,进一步掌握行气运动的功夫。能做好以上这些要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便之上浮,就能气沉丹田。

(二)练太极拳必须明确呼吸自然之理,千万不能闭气。练拳从开始就要思想意念集中,精神贯注,周身要空松,劲才能显得正,决不能用呼吸系统的运动来支配太极拳的开合运动。手法要气势腾挪,有预运之势,无散漫之意;神聚于眼,我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射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总须从神聚而来,手法达于气势腾挪,即可气贯手指。

(三)平时行功走架,既要沉着稳妥,又须轻灵自如。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四个字,但四字之间不可截然断续,必须做到连贯自如,不能呆板,要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走架时要学会知己的本领,一动势/必先问问自己有何处不够,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只有不断纠正,才能不断进步。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滞,所谓身法轻灵,必须贯彻于走架之中。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平日行功走架时,就要当做正在与人打手,在打手时又要当做走架,如是相辅相成,拳艺才能不断提高。走架成熟之时,全身似气球,身体犹如悬空,两手高低屈伸皆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日久功深,太极拳的精妙艺术得矣。

(四)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总之,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须完整统一,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劲断意不断,才能一触即发。牵引在上,运化在胸,储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发。一身须具备五张弓,才能做到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发箭。劲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劲在于整,发劲要专注一方,须认定准点,做到有的放矢。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须完整一气,不能有丝毫间断。

常见多年纯功不能运化、双重之病未除者有之,发劲不能如放箭、有的放矢者有之,甚至有拳法变形走样者,凡此皆由于十三势身法末参悟,缺明师指点,学者不可不辨耳。

笔者今年逾八旬,仍坚持锻炼,耳聪目明,身心两健,这应归功于少如恩师的无私教导。与此同时,更得益于创始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拳论虽短(32句、197字),但句句是实践的总结,具体易懂。多年来我细细揣摩钻研,边学边用。拳论富有无限生命力,永远是我学习的源泉,习练的指灯。

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全文如下: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便有缺陷处,无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而在内也。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攘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在刑罚适用上采取伸礼屈法的态度。自汉以迄清末,有关亲亲相隐制几乎代代相沿,少有更动;至于民国台湾百年多来的刑事法中仍多所保留。

亲亲得相首匿 

该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汉朝统治者根据这一儒家经典大义得出:家庭成员相互隐瞒犯罪有助于封建家庭的稳定,从而确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在刑罚适用上采取伸礼屈法的态度。

“亲亲相隐”又称为“亲属兼容隐”“同居相为隐”“亲不为证”“亲亲得相首匿”等,系指法律对于有特定亲属关系之人,允许相互隐瞒犯罪而不追究或减轻其刑事责任的规定;不仅有罪可以相互庇护,甚至不准相互告发或作证。这种“亲亲相隐”的思想在先秦时期还只是停留在儒家的道德层面,直到汉宣帝时始着之于令,东汉时,律中已有“亲亲得相首匿”之条。 及至李唐一代,逐步落实为《唐律》中完整的具体规范;继之而起的宋元明清历朝,大致相沿未替,洎乎民国台湾的现行刑法及刑事诉讼法中仍存留其遗绪。

台湾地区,综览自民国十年(1921)以迄九十二年(2003)间的历次“刑事诉讼法”的进展,最大的变化是2003年的部分修订,虽然特定亲属间仍然可以拒绝为被告作证,这是证人的权利;但如果证人愿意放弃拒绝证言权,依“刑事诉讼法”第186条第一项之规定,仍应令其具结,具结就必须要说实话,不说实话,就论以伪证罪。在此之前,旧的规定是,即使出庭作证,不必令其具结,证言不实也不为罪,亲亲相隐余情仍在。与旧法相比,新法对于是否作证,法律交由特定亲属自行决定,决定作证,就要说实话;传统的亲亲相隐,基于人情义理,不宜说实话,也不宜认罪,是依循伦理亲情关系决定行为的对错标准,而新的修订,其主张理由显然有了折衷的转向。

隆回,中国金银花之乡,周恩来赞誉的三辣之乡,宝庆辣椒、红皮大蒜、虎爪生姜驰名中外,年种植面积6万亩,是国家辣椒生产基地和辣椒外贸出口基地。

金银花

隆回金银花自70年代初,开始栽培以来,已有30余年历史。近10年来,我县把金银花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了产业建设步伐,面积、产量、产值稳步增长,2003年面积已发展到28万亩,产量10000吨,产值15亿元左右,产品畅销桂林、广州、重庆、南京等大中城市及及全国各大制药厂。

隆回辣椒(宝庆辣椒)

隆回辣椒为本县传统产品,现在常年栽培面积3万亩左右,主产区分布要桃洪镇、山界回族乡、北山乡,其余在全县范围各地都有栽培。解放前主要分布在隆回南面山界回族乡,北山乡回族居住地区,据县志记载,民国38年的播种面积2500亩,产干辣椒150吨,50年代后发展较快,面积增到万亩,57年被定为国家辣椒生产基地,播种面积突破12 万亩,总产1000吨,58年当时的生产区:红旗人民公社出席全国先代会,获国务院奖旗。70年代外贸市场看好面积维持在12—25万亩,总产在550—1670吨之间。79年定为外贸出口基地县。生产面积扩展到3万亩,总产突破2000吨,以后一直维持在3万—25万亩之间。

红皮大蒜

隆回大蒜以红皮蒜为主,株高60—70厘料,叶条带披针形,成株攻能叶6—12片,色深绿,蒜苔长50——70厘料,鳞茎扁球形,外皮紫皮红色,茎瓣(蒜瓣)肥大,一股6—9瓣,纵径35——38厘米,横径45—5厘米,单个蒜球头重30——415克,辛辣味浓,具有香气,品质上等,八十年代港商曾在香港大公报上的 版面刑栽四个小字,三个大字:宝庆大蒜香、辣、鲜、 隆回红皮大蒜生长期210天左右,九月中、下旬播种,株距2——3市寸,行距6——7市,每667m2,产蒜苔300——4000市斤。

虎爪生姜

隆回生姜主要品种为产区农民称的虎爪姜。根据形态应划归为红爪姜一类,因为它的地上部分担株过长势强,根茎肉应丰腴肥厚,纤维少,淡**,成熟根茎表皮淡**,芽带红色。形成浙江花爪姜,但又有略有区别,,其形似虎爪,根茎伸长略胜花爪姜。其次也有红芽姜和福建的竹姜的特点。平均株单重05—1公斤,667平方产量一般在2000公斤左右,近十年播种面积维持在4000—6600之间,主要分布在山界回族乡、桃洪镇、北山乡、金石桥镇等地。解放初期播种面积在80—100亩左右。隆回生姜经历了50年代与70年代两个发展时期,81年总产量为1236吨,种植面积1646亩,98年播种面积为4650亩,总产3822吨,2000年播种面积6600亩,总产6027吨。

向伟大的首长敬礼!

老红军副警卫(少校军衔)2006-1-4 13:23:00 老红军副警卫

等级:老百姓

文章:14

积分:14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1日第 2 楼

--------------------------------------------------------------------------------

宝庆苡米

苡米,又名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薏仁米、沟子米、六谷子、菩提珠。为禾本科一年生植物。

苡米既是药用作物又是粮食作物,营养丰富。据分析含淀粉6238%,蛋白质1757%,脂肪585%,灰粉13%,每100克含维生系B132毫克,此外,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色氮酸、酪氨酸和丙氨酸等氨基酸。

苡米的治病作用和滋补功效,在我国古代医学上就有“治筋骨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本经》)和“苡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祛湿。煎服利水,治热淋;苡仁根捣汁和酒服,治黄疽有效”(《本草纲目》)的记载。现在中西医用苡米治疗肺结核、肾脏炎、瘤肿、肠炎便泻、心脏性水肿、胸膜炎、慢性关节炎及最新研制出一种“苡米注射液”,主要用于防治癌症等。

苡米的主要用途为食用,在宴席上,称为“龙珠米”,港澳同胞和华侨用苡米做粥吃,日本用苡米做高级糕点,因其质地高洁,污染少,近年有选做主粮的。为此,从八十年开始,日本为推进苡米的生产和销售,在全国成立了苡米协会。

苡米栽培历史源远流长,在西汉王充《论衡》中,就有“禹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田姒”记载。近百年来,我市(宝庆)苡米以“颗粒饱满、晶莹洁白、品质优良”而誉满全球远销东南亚。隆回县原属邵阳西区地域管辖,是“宝庆苡米”的主产地。特别是九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我县苡米生产发展迅速,苡米已成为我县的传统出口商品,也成为世界“宝庆苡米”的集散地。1979年,我县苡米播种面积达到9459亩,总产达到90585吨,分别占邵阳市的514%和645%,成为邵阳市的主产县,现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0亩左右。年产苡米1000吨。主要销往广东及东南亚各国。

玉 竹

玉竹又名尾参,是少有的药食同源品。性甘,微苦,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了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渴,内热消渴等病的治疗。

玉竹在隆回已有40余年的栽培历史,经长期生产实践和科研探索,已形成了成熟的种植、加工技术体系。近年来,玉竹被隆回县人民政府列为优先发展的药材品种之一,在政策资金给予重点倾斜,使这一产业在短期内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常年产量2500吨(玉竹),产值5000万元。相配套的加工业也得到花足发展,据统计个产值上百万元的加工厂家共有20家,其它规模有对较小的加工厂50家,并实行了规范的行业管理,产品质量很稳定,畅销广东、香澳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国。

龙牙百合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lancifdiumThunb)、百合(Lilumbrownii FE Browh Var virdum baker)、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片。具有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用;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咯血、肺瘘、虚热、烦噪惊悸、失眠、多梦等;有镇咳、平喘、祛痰、抗疲劳、镇静、催眠、提高免疫力,升高外周白细胞等药理作用。百合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的食品。百合有药百合、米百合、菜百合、龙牙百合、虎瓜百合之分,龙牙百合是最名贵的一种,它内含丰富的生物碱,蛋白质,矿质元素等,是食品中的珍品,由开其价格昂贵,被奉为贵族食品。

龙牙百合是隆回县传统名牌产品,生产已有数百年历史,邵阳乡土志载称,“百合邵阳出者,特大而肥美”。隆回原为邵阳西区八方一镇地域,是百合传统产地。

茶 叶

茶叶在我县有悠久的历史。据明·洪武时期谢梅林《过新化文仙山下》(现属隆回县罗洪乡境内)诗云:“一县绿荫里,江山似永嘉,丁男多过女,子粒半输茶……”,并“钦定”贡茶18斤,一直至民国建立(公元1912年)才废止。罗洪乡洞下村二组村民邹今太的自留地里。有一株约200多年,高4米,主杆弯曲粗如饭碗(直径约10cm),树冠2米,一次可采鲜茶1公斤的大茶树(可惜1967年被砍掉)。可见我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茶叶兴旺,随我们的合理布局而发挥了地域优势。我县红碎茶品质一直名列前茅,1979年罗洪红碎茶“922101”批唛获全国红碎茶第四套样第一名,兴隆“922101”批唛获全国红碎获第四套第十一名。

1991年,白马毛尖茶,被评为湖南省名茶。

1992年,参麦养生茶,获湖南省科技兴农创新金奖。

1994年,文仙贡茶,获“湘茶杯”银奖。

1995年,白银毫峰、茅坳银毫,获第二届“湘茶杯”金奖。

2000年我县开发出了峰都翠螺茶。产品远销海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翠玉猕猴桃

品种最新 、风味最佳、居世界之首 ----翠玉猕猴桃(原名良美一号)系湖南省园艺研究所、隆回县小沙江镇,章诗成等同志共同选育出的新品种,2001年9月,通过省级专家鉴定,果实品质特优,果形较大,风味浓郁可口,果实极耐储藏,丰产稳产,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早中熟品种。香港、泰国等外商评价风味独特居当今世界之首。2001年8月26日,新西兰专家考察我县翠玉猕猴桃基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是一个有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品种。

地方优良水果——隆回腰带柿

隆回腰带柿是地方优良水果品种。隆回无核腰带柿和腰带柿分别荣获国家柿子品比第七名,南方品种第一名。是一个非常有潜力鲜食品种。全县现有栽植面积12万亩,总产量2500吨。该品种树势强,树体高大。树冠直立或半开张,树形圆锥、半圆锥形。叶大而伸展,色浓绿。花两性,花瓣开展或不开展或向外扭曲。果实于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成熟。果大,单果重150-500克。果实中部或近果顶1/3处有明显溢痕。果皮光滑,色泽美观,无纵沟,果顶凹状,果脐陷。果肉橙红色,汁多味甜,糖、蛋白质、脂肪含量高,还含人体必需的铁、钙、磷元素。鲜果采摘后须经浸泡脱涩处理方可食用。一般把鲜柿放在清水中与柿叶一起浸泡7天。隆回腰带柿加工量极少,全县目前尚无专一的机械加工企业。一般民间土办法采用自然晒干制成柿饼。果品以本地零售为主,市场价一般每公斤16-24元。柿饼零售价一般每公斤7-10元。今后几年,全县将着力打造隆回腰带柿地方特色产品,进一步壮大基地规模,兴办专一的柿饼加工厂,统一品牌包装,力争把全县的腰带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效益。

特早熟柑桔良种 — 隆 园 早

隆园早是隆回自选特早熟柑桔良种,由高级农艺师刘璋卿同志与省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向德明同志,邵阳市柑桔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昌猛同志于1973年合作选育成功,田间编号为7301。1980年通过省级鉴定,198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83年获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该产品审定命名后,先后在隆回县及周边县、市推广,隆回县1985年至1989年共推广24万亩,石门县同期推广至6万亩。全省总面积达到10万亩,年总产达5万吨,其中隆回6000吨。此外,隆园早还先后被上海、安徽、浙江、湖北、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等省、市、自治区,并在广西河池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

马 铃 薯

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

我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特别是小沙江地区,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

隆回五彩米(优质水稻)

隆回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水稻是全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九五”期间,全县年均水稻种植面积为8372万亩,平均单产为4141公斤年产稻谷35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列全市前矛。

我县地处涟邵盆地西缘向雪峰山脉中段过渡地带,南部多丘岗,以双季稻为主,北部多山地,以中稻为主,全县山峦起伏,群山环抱山间盆地多,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适宜,生态条件好,特别适合发展优质生态米。是全省38个水稻优势产区之一。

油菜 和 花生

油菜和花生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也是我县有传统优势的两大农作物。

一、种植面积大。油菜年种植面积稳定12万亩以上,花生5万亩以上。

二、优质品种多。优质油菜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占85%左右,主要品种有湘杂油系列油研七号等,优质 花生比例在90%以上,主要品种为湘花生系列。

三、商品率高。油菜的商品率为100%,农民全部出售给加工企业作食用油原料,花生的商品率为80%左右,其中一半左右用作榨油原料。

四、加工企业多。全县有大小油脂加工企业50余家,其中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南都味尔康油厂、金龙王植物油脂有限公司和城东榨油厂。

五、市场销路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肥胖越来越多,因此植物油的销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京龙王浓香花生油十分走俏,产品远销长沙、广东等地。

地方良种水果 — 鸡蛋枣

鸡蛋枣是隆回一种优质地方良种水果,因果大如鸡蛋而得名。隆回县现有鸡蛋枣栽植面积05万亩。年产1000吨,主要分布在县城南面横板桥、西洋江、荷香桥等乡镇。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冠圆头形。果实鸡蛋形。单果重 1786克,最大51克。果皮黄红色或紫红色,果点白色,大而明显。果顶凹,梗洼深而狭。果皮薄,果肉白绿,肉质疏松、汁液少、较甜,风味中上。鲜果可食率占874%,出干率398%。自然落果少,果不开裂,便于加工,盛果期一般株产40公斤,高产达150公斤。8月中旬果实成熟。结果早,丰产稳产,宜干制成生食。抗旱寒力强,病虫害较少,果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药用价值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隆回孕育了中国第一位睁眼看世界的伟大思想家魏源,清末重臣魏光焘,民主革命先驱谭人凤,毛泽东的老师袁吉六等杰出人物。

1描写张家界美景的段落摘抄

索溪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土家语意思是“雾大的山庄”索溪峪位于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东北部,呈盆地状,四周高,中间低,山、丘、川并存,峰、洞、湖俱备索溪峪的景观,以山水为依托,不仅山奇、水秀,而且桥险、洞幽 索溪谷风景区 是武陵源风景区的组成部分, 在慈利县境内, 索溪流域内奇峰、异峦、怪石、清流、绿荫构成各种神奇美景十里百里溪为主要游览路线, 主要景点有仙女桥、回音壁、南天门、天台、百丈峰、插旗峰、黄龙洞等,还有造型逼真的“猛虎啸天”、“群女拜观音”等 天子山风景区天子山,与张家界、索溪峪山水相依,交臂为邻,面积六十五平方公里,主峰海拔一千二百五十六米从这里举目远眺,武陵千山万壑尽收眼底天子山被誉为“秀色天下绝,山高人未识”的自然风景处女地,它有一座天桥,两口天池,三座古庙,四个天门,五处飞泉,六个洞府,七个风景区,八十四座天然观景台它集奇、险、秀、幽、野于一体,尤以石林、云海、霞日、冬雪为其奇观那一片片石林,千姿百态,或如刀枪剑战森立刺天,或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弥漫于山腰谷底的云雾,变幻莫测,时而涌若滚滚波涛,时而飘若缕缕游丝朝霞中的天子山金壁辉煌似一幅油画;月光下的天子山朦胧迷离像一幅山水图;冬天的天子山是银色的世界 还有神堂湾、御笔峰、仙女献花、点将台等众多的胜景,披着神秘的面纱,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吸引着人们前云探幽寻胜 索溪峪风景区 索溪峪,西南紧连张家界,西北毗邻天子山,面积一百四十七平方公里,有景点二百多处 索溪峪山、水、洞自成一体山,奇峰起伏,交错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态;洞,幽深神秘,其妙无比那恍若仙境的地下宫殿黄龙洞,天然浮雕罗列、充满诗情画意的十里画廊,碧波荡漾的宝峰湖,充满传奇色彩的百仗峡,以及太虚幻境般的西海云雾,一刚一柔、形态风格迥异的鸳鸯瀑布无不令人留连忘返远在明代中叶,就有人在岩壁题诗赞曰:“高峡百丈洞云深,要识桃源此处寻” 秀丽山水--索溪峪 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源的东部,是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的所在地这里以奇峰秀水、钟乳洞和深壑著名主要景点有黄龙洞、宝峰湖、十里画廊、西海、百丈峡、神堂湾、索溪等索溪峪景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区内约有3000座独具特色险峰 固有张家界奇峰三千之说。

2描写张家界美景的段落摘抄

漫步溪布街 ,依山傍水艳阳天,接踵摩肩笑语连。 土韵苗风似玉露,索溪河畔舞蹁跹。

十里画廊 ,缥缈云烟画卷开,凝香染墨净尘埃。 幽姿淑态呈祥瑞,水色山光着眼来。 百鸟齐鸣深涧响,众仙恭立向王台。 千杯寻醉非虚幻,焉问刘郎谁与栽。

1 张家界,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原名大庸市,辖2个市辖区(永定区、武陵源区),2个县(慈利县、桑植县)。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

2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

3 张家界境内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留下了许多古老的人文传说和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先后出土国家一级文物41件,二级文物173件,三级文物1222件。公元263年,吴景帝孙休下令设置天门郡,最初郡治就设在永定城区古城堤。

4 “界”在市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领属界限,一是指高山。清代道光版《永定县志》载:“无事溪发源于张家界。”民国版《慈利县志》载:“索溪上源于张家界。”此处张家界,指的是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

5 张家界自驾游的朋友们,以后去大湘西又方便了。永吉高速是连接永顺和吉首的一段高速,全长85公里,起点位于永顺县泽家镇海洛村,途经芙蓉镇、罗依溪、古丈,最后接入吉首市区。

3描写张家界山的词语有哪些

怪石嶙峋 奇形怪兽

连绵起伏 展翅欲飞

似龙似凤 拔地而起

重叠起伏 错落有致

云雾缭绕 熊咆龙吟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延展

描写张家界风光的语句:

重重叠叠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工的利剑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宽阔的臂膀,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这每一座山峰,都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张家界石峰林立而又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置身在山谷间,群峰环抱状若迷宫,仰观诸峰如离弦的箭矢,直插云霄;山谷间有雾时,登临山顶,只见千峰悬浮,宛若仙境自然的造化实在壮丽极了!幽深的沟壑、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使得张家界看起来千姿百态,变幻莫测而又古朴而幽深,空灵而厚重。

重重叠叠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工的利剑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宽阔的臂膀,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这每一座山峰,都像一。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4描写张家界风光的语句

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在这里变成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长25公里的宝峰湖位于海拔千米的高山之上,十足的一个人间瑶池清澈无比的湖泊倒映群山,水因山而绿,山得水更青“游船驶入高山里,惊起鸳鸯对对飞”是对宝峰湖风光真实的写照所以在这里泛舟漫游是最佳方式,游船上的土家姑娘小伙子不时对唱山歌,把游人引入这无世俗纷争的人间仙境在行船的过程中,还会经过一艘艘小船,船头站着土家族的阿哥阿妹,游客可以跟他们对歌,无论你唱什么,聪明伶俐的阿哥阿妹总会马上想出歌词来对应你,让你充分感受到做一个土家人的乐趣 如果想真正领略张家界的神山秘境,晴天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在雨后漫步山间,才能品味出那里的奇幻一堂课的时长是45分钟,我们都曾经用一个个45分钟来接收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而现在,你可以用45分钟的时间在空中体会从城市花园到山顶空中花园不断变换的奇景,天门山的索道就可以满足你这个愿望! 天门山的索道从城市上空穿越直至天门山顶,这阵势可鲜有听闻天门山的索道全长7455米,是世界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索道的水平高差达到了惊人的1279米,犹如一条彩虹飞渡人间天上,又似一条巨龙腾翔素云苍穹,依山借壁,恢宏壮观鬼谷栈道位于觅仙奇境景区,全长1600米,平均海拔为1400米,整条栈道既不在悬崖之巅,也不在悬崖之侧,而是全线都立于万丈悬崖的中间,给人以与悬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觉站在栈道之上,脚下是成群的飞鸟,眼前是辽阔的山野,天地任我行的豪情和源自心底的战栗纠结交织,融汇出一种终生难忘的悬崖终极体验光走栈道还不是最 的,在栈道的海拔最高点还有一个凌空伸出的长约5米的玻璃站台和悬于万丈深渊之上的峡谷吊桥,全面挑战每个人的“敢”觉!透过玻璃台往下看,万丈深渊就在脚下,山风从身边吹过,有种飞翔的 感受这是网上对张家界风景的介绍可以自己组织一些语言什么的。

5描写张家界风光的语句

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在这里变成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长25公里的宝峰湖位于海拔千米的高山之上,十足的一个人间瑶池。清澈无比的湖泊倒映群山,水因山而绿,山得水更青。

“游船驶入高山里,惊起鸳鸯对对飞”是对宝峰湖风光真实的写照。所以在这里泛舟漫游是最佳方式,游船上的土家姑娘小伙子不时对唱山歌,把游人引入这无世俗纷争的人间仙境。

在行船的过程中,还会经过一艘艘小船,船头站着土家族的阿哥阿妹,游客可以跟他们对歌,无论你唱什么,聪明伶俐的阿哥阿妹总会马上想出歌词来对应你,让你充分感受到做一个土家人的乐趣。 如果想真正领略张家界的神山秘境,晴天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在雨后漫步山间,才能品味出那里的奇幻。

一堂课的时长是45分钟,我们都曾经用一个个45分钟来接收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而现在,你可以用45分钟的时间在空中体会从城市花园到山顶空中花园不断变换的奇景,天门山的索道就可以满足你这个愿望! 天门山的索道从城市上空穿越直至天门山顶,这阵势可鲜有听闻。天门山的索道全长7455米,是世界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

索道的水平高差达到了惊人的1279米,犹如一条彩虹飞渡人间天上,又似一条巨龙腾翔素云苍穹,依山借壁,恢宏壮观。鬼谷栈道位于觅仙奇境景区,全长1600米,平均海拔为1400米,整条栈道既不在悬崖之巅,也不在悬崖之侧,而是全线都立于万丈悬崖的中间,给人以与悬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觉。

站在栈道之上,脚下是成群的飞鸟,眼前是辽阔的山野,天地任我行的豪情和源自心底的战栗纠结交织,融汇出一种终生难忘的悬崖终极体验。光走栈道还不是最 的,在栈道的海拔最高点还有一个凌空伸出的长约5米的玻璃站台和悬于万丈深渊之上的峡谷吊桥,全面挑战每个人的“敢”觉!透过玻璃台往下看,万丈深渊就在脚下,山风从身边吹过,有种飞翔的 感受。

这是网上对张家界风景的介绍。

可以自己组织一些语言什么的。

6形容张家界美景的词有哪些

千峰逐雾,

金鞭流纱,

武陵雪霁,

峰墙听风,

群峰照镜,

1 千峰逐雾

峰是张家界曼妙而风情的姿体,云雾才是峰林绮丽的风衣。春夏雨时,武陵源群峰沟壑,常会被细雨与浓雾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几米之外只闻人声不见人影,许多人会倍感扫兴而匆匆下山。其实此刻大可不必着急,选一凌空观景台,一边聆听雨滴滑落,一边呼吸着清新空气,蓦然之间,你会发现峰林闪现,云雾奔腾,一阵风来,那些云雾,与万千峰林相互追逐,或缠绕山头,或悬挂峰腰,或从群峰间穿过,让人常分不清自己在梦中还是在画中。

最佳观雾点:六奇阁(黄石寨)、四十八大将军岩(百龙天梯)、天波府(杨家界)、哈里路亚山(袁家界)

时间:春夏季雨时。

2 群峰照镜

自古绝景可遇不可求,在张家界景区,若是暴雨初晴的早晨或黄昏,在山顶瞩目远眺,会赫然发现一面明晃晃的小镜,立在峰林尽头,如三千峰林,正对着一面神镜,窥视自己绝美的身姿。

而那面小镜,就是市区天门山的天门洞,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两地相距仅几十里,地质地貌却截然不同。在天气情况特别好,能见度特别高的情况下,天门山和张家界遥然相对,历历在目,犹如群峰照镜,堪称张家界的绝世奇景。

最佳观赏点:黄石寨六奇阁

时间:暴雨后的清晨(晴)。之所以排第一,实在是太靠缘分了,每年三千万的游客,有福看到的寥寥无几。其实,你看或不看,美景都在那里。只是问下你的内心,真的在旅行中放慢脚步了吗?

7写张家界景色的诗句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 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宋·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

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

朦胧天欲曙。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描写张家界风景的文章主要应该描写什么

今天,爸爸开着小轿车跟着一辆辆公司的车往张家界的方向开去,我问爸爸要到哪里去,爸爸对我说:“我们公司要去张家界玩儿!”我打开天窗往外面一看,一共有七辆车,它们颜色不同,很像一座彩虹桥,又很像一串长长的项链,形成了一个小车队,我知道了一个小秘密,我们公司在举办自驾游呢!我们经过几个服务区来到张家界,我看见我的好朋友徐荣卓、易汇聪、郭彩微、徐浩华等都来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我能来,我也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能来,我们在一起很好玩儿,我们在张家界市内的一个宾馆住下了,我安好“家”后,就和朋友们一起玩了,今天,快乐的过去了,好好休息,给明天爬山一个好精神。

(二)

黎明时,我醒了,穿好衣服的我拉开窗帘,我被惊呆了,高高的山穿过了洁白的云,点点阳光照着高山,高山变得金光灿烂,啊!高山真雄伟,真壮观呀!我可不想一个人观赏美景,就跑下楼告诉我的小伙伴,他们也是呆呆地站在那说着赞美的语言,易汇聪开了一个小玩笑说:“那山简直是金山,谁能把它抬起来谁就是大富翁。”导游姐姐来了,我们一行人跟导游姐姐一志去爬天子山,经过十里画廊,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那些山石多么生动,多么形象,你看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我们一路领先,爬了两小时三十分,总算到山峰了,我在天子阁最上层高喊:“我们胜利啦!”

(三)

今天,我们来到张家界最出名的地方黄龙洞,它所在的地方是黄石寨,这里风景优美如画,美丽极了,我们走进洞一看,和真的太像了,有的像黄土高坡,有的像盐田,有的像雪松,有的像公鸡,有的像猫头鹰,这些石头的形状千奇百怪,形态万千,最神奇的是那个定海神针,听导游说,这个定海神针还被投了保险呢!我还看见了回音墙,我叫一声它回一声,真是太神奇了,回音墙后面就是千层梯,我们绕着千层梯出了黄龙洞,外面真热啊!

1 谁有积极面对困难的古诗或文言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

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

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

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

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 描写艰苦学习的古诗或诗句

古人自古就有劝学以及奋发学习的传统,也留下众多的名言名句,根据目的不同解释如下: 1、劝学类的: 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朱熹的《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杂感类的: 宋代诗人刘过《书院》: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清代诗人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组诗之《春》: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3 一篇求学的古文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d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 qú ) 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

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

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4 谁知道高中的一篇古文,讲的是求学的困难

送东阳马生序

在百度查查这古文就行了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5 关于求学上进的古文名句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

原诗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两汉佚名的《长歌行》

原诗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劝学诗》

原诗

《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4、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出自唐代孟郊的《劝学》

原诗

《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原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6 描写艰难求学经历的诗句——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出自《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明代)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扩展资料: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

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赏析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

作者赠他这篇文章,是以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中引申而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硕德长者对晚生后辈的殷切期望,读来令人感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577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