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三大文臣之一的宋滚,在《送东阳马生序》里说他小时候读书的情况:“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读书人没有书,要一笔一划地抄,冬天的时候,连手指伸屈都困难,抄书的艰苦可见一斑。但是,这说的还是元朝末年的事情。那时,已经有了纸,已经有了印刷出来的书,已经不是人人都要用手抄书了。
在这以前呢在没有印刷术的时候,人们要想读书,只有抄。一字一字地抄,一句一句地抄,一本一本地抄,有时一本书要抄几年,人这一辈子能抄几本书何况抄书还容易出错。那时,家有藏书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人们能很容易地印出大量需要的书籍。他为人类传播文化、交流思想提供了新手段,推动了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评论中国古代发明时这样说:“这三种东西(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但是,毕升,这位享誉世界的伟大的发明家,我们只能从他同时代的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才能找到他。
沈括说:“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我们才知道北宋庆历年间,有一个平民百姓毕升简介,他叫做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毕升,出生在北宋的哪一年,已经搞不清楚了。去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1051年左右,他是一个印刷铺子里的手工工人,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在毕升之前,已经有了雕版印刷。中国人早就有了印章和石刻。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印章和石刻就已经开始使用,春秋时的秦国,就有石刻文字。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把重要的儒家经典刻在46块高大的石碑上,作为范本,称作《熹平石经》。也就是在熹平年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摹印就是把经书文字刻在石碑上,用墨汁和纸张进行印刷。
这比抄书快,但印出来的是反字。经过改进,有了拓印。拓印就是石碑上的文字用阴文正写,先将浸湿了的纸覆在石碑上面,用手轻轻拍打,使纸透人石碑峥隙处,等纸干了以后,把墨刷在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印刷就完成了。
其实,雕版印刷术就是印章和拓石两种方法的结合。这石碑,应当说就是原始的雕版。当然,真正的雕版印刷术,雕版选用的是质地坚硬的木料,在上面刻上阳文反写的文字,覆纸加墨印刷,就成了书。大约这是到了隋朝(公元600年前后)才有的。
雕版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它的发明,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可以印出几百、几千本同样的书。不要说抄书,就是拓印和它相比,也只好甘拜下风了。它对传播文化、交流思想,保存文化遗产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毕升生活的宋朝,是雕版印刷的全盛时期。不但官方用它印书,民间也用它印书。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点。费工费时不说,好几年刻成了一部书,发现了错误,也没有办法改,或者听之任之,或者重刻,都不好办。而且刻一部书要大量的木板,比如刻一部《大藏经》毕升简介,就用了13万块木板。
毕升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实际的试验,探索,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分为制字、排版、印刷、回收活字4道工序。毕升是用胶泥刻字,他不用木头来做。他经过试验认为,木料的纹理有疏密,沾水后高低不平,而且与松脂、蜡等相沾连,不容易取下来,而胶泥却不然,纹理均匀,用完后上火一烤,药溶化后用手一拂,字印就会全掉下来,干干净净的,下次还可再用。
胶泥刻字,字迹凸出的部分薄如铜钱,用火烧硬,一个字是一印。每个字都有好几个印,而每个印都能用好多次。有的常用字如“之”“乎”“者”“也”,备有20多个印。不常见的字临时烧刻,转眼可成。
印刷前先准备好一块铁板,上面覆盖松脂、蜡和纸灰的混合物。印的时候,先在铁板四周放上铁框,毕升把它叫做“铁范”,把字按照需要摆在铁范里,摆满一铁范就是一版。然后把版放到火上烘烤,等版上的松脂和蜡等熔化以后,再用一块平板把字压平。取下来冷却后,胶泥做的字就固定在了版上,就可以涂墨印刷了。而毕升经常是准备两块铁板,当一块在印刷的时候,另一块就在排字,第一块印刷完了,第二块就已经准备好了,“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由于这种字是一字一印,所以发现了错误可以及时调换,不影响整个版面,简单易行。这种活字印刷的方法,“若止一、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用过的活字,毕升把它保存起来,放在木格子里,按韵分类,贴上标签,下次用起来非常方便。
毕升的字印被沈括的子侄辈保存了下来,但他的活字印刷术却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直到元仁宗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山东人王祯,在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原理的启发下,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术。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开始使用铜活字印刷,到了十六世纪,又出现了铅活字,使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得到了改进,并且推广开来,振兴和发展了我国的印刷事业。
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他们把毕升的泥活字叫做“陶活字”。后又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十五世纪传到欧洲,十六世纪传到非洲、美洲、俄国的莫斯科,十九世纪传到澳洲。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传遍了全世界,他的名字和成就一起载人史册。
长鼓舞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
以击打长鼓,边击边舞而得名。
中国流传长鼓舞的有好几个少数民族,但以朝鲜族的和瑶族的最具代表性。
长鼓舞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历来备受朝鲜族人民的珍爱。
长鼓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始终以其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
舞蹈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
建国发后,长鼓舞久经朝鲜族舞蹈家们的精心改编,增进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使这一艺术形式日趋完善。
朝鲜族长鼓舞
朝鲜族长鼓舞的长鼓为筒形,鼓身木制,两端粗,蒙以羊皮或驴皮,中间纤细。
演奏时将鼓横在胸前。
舞者或用手或用鼓槌击出不同节奏,随拍而舞。
两个鼓面音色音阶都不同,加上敲击鼓帮,所以叮咚高低有致。
男子舞蹈潇洒活泼,女子舞蹈妩媚幽美。
瑶族长鼓舞所用鼓有大小之分,大的长约1米,口径02米;小的长约08米,口径01米;皆为筒形、细腰。
表演时常用黄泥涂鼓面以调节音色音阶,故也称黄泥鼓舞。
大长鼓通常为一人领舞,众人随舞;也有双人舞,是一人领击起舞,另一人相和,带有一定的竞技性。
小长鼓通常是2~4人对打起舞,逢年过节,则许多人对打起舞,十分热闹。
大长鼓舞动作较简单,以晃鼓头全身协动和起伏的步伐为主。
而小长鼓舞则动作多变,按击鼓时膝部屈伸程度分有低桩、中桩、高桩三种;按击鼓动作和鼓点的复杂程度分有文打和武打。
朝鲜族民间舞蹈。
主要流行于吉林延边等地。
多为女子表演。
跳舞的人将长鼓系在身前,左手拍击鼓面,右手拿细竹鼓鞭击鼓面,边击边舞,动作优美。
舞姿婀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门市长鼓舞艺术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瑶族长鼓舞
居住在粤北山区的排瑶同胞,逢年过节,都喜欢跳长鼓舞。
起舞时,舞者身穿节日盛装, 腰扎红绸,脚裹白色绑腿,挂着1米多长的花鼓,时而腾空急转,时而如猛虎扑地,特别是双人表演时,犹如两虎相斗,又象双龙戏珠,真是妙趣横生。
整套动作刚劲有力,粗犷洒脱,把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雄劲刚强的性格, 表现得维妙维肖。
其中“斗鸡”、“射箭”、“虎跳龙门”等动作,舞姿优美奇特,但难度也很高,需要娴熟的表演技巧。
长鼓瑶语叫“汪嘟”,约4尺长,两头大,中间小,呈喇叭形。
鼓身用沙桐木制成。
两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为鼓面。
舞时横挂在腰间,右手五指并拢,以掌拍鼓。
发出“比”声;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发出“冬”音。
这样有节奏地连续击拍,便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
表演者随着舞蹈动作,变换节拍, 表现不同的内容和情绪,来达到其艺术效果。
在表演形式上,长鼓舞分为单人舞、双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共36套表演程式,内容十分丰富。
这种具有独特民族风韵的舞蹈,包含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瑶山上住着父子3人,老人临终前把家产平分给两个儿子。
哥哥贪图钱财,把家产全部占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给人做工为生。
盘古王的女儿房莎十三妹看见冬比人品好, 下凡与他结为夫妻。
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
盘古王知道此事,帮助冬比击败了哥哥,并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
监别前,十三妹告诉冬比:南山上有棵树,砍来做个长鼓,打上360个套环,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盘古王婆诞),踏环击鼓,跳上360个圈,就可以象鹰一样飞上天去与她团圆了。
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嘱咐, 不畏艰危,来到了南山,找到了琴树,做成了长鼓, 果然在约定的时间跳了起来,终于飞上天与十三妹团圆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恩爱的夫妻,以后每逢盘古王婆诞耍歌堂时,都要跳长鼓舞,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现在,每年春节期间,排瑶同胞除自己跳长鼓舞欢庆佳节外,还组成花鼓队,到附近汉、壮地区去向各族兄弟贺年。
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情的欢迎。
汉、壮兄弟拿出年糕饼食,煮好甜酒汤圆,款待客人。
舞毕,主人还得送上一封“利是”,祝贺瑶胞新春吉祥如意。
韩舞和街舞的区别:
(1)街舞(Street Dance)是起源于美国,基于不同的街头文化或音乐风格而产生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统称,最早的街舞舞种为Locking,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
(2)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
(3)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80年代传入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4)朝鲜半岛的韩民族(朝鲜民族)是从事水田种植的古老民族,韩舞是在三韩及朝鲜半岛的传统农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
1948年大韩民国建国之后,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与北朝鲜、中国朝鲜族不一样的舞蹈流派。
(5)韩国的舞蹈是以传统为基础的,把过去的宫廷舞蹈直接搬上舞台,基本不修饰,重视原汁原味。其特点是古典与现代并存,北朝鲜和中国没有的宫廷舞、古典舞在韩舞中都有保留。
(6)主要形式有宫廷舞、农乐舞、古典舞、祭祀舞四种(有时候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鲜族舞和北朝鲜舞蹈也被翻译为“韩舞”)。
(7)街舞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
(8)韩舞从动作上看,舞蹈动作多是圆形的。手臂是圆形的,身体是圆形的,路线也是圆形运动,因此不管是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运动轨迹都体现出这种完美的对称方式。
扩展资料:
韩舞特点
(1)韩舞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2)因为韩国历来受汉族的儒家“中庸”思想严重,“礼”学这潜意识的体现出,韩舞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等特色。“对称”关系更是韩舞中的重要体现。
(3)首先,从动作上看,舞蹈动作多是圆形的。手臂是圆形的,身体是圆形的,路线也是圆形运动,因此不管是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运动轨迹都体现出这种完美的对称方式。
(4)例如韩舞中的典型动作“划圆手”。即是由小臂带动经手腕到指尖的划圆动作。又如“翻摊扛手”:双手交替做扛顶手时,两只手运动路线是对称的。
(5)一只手顶起后向下落,另一只手抽起向上,顶起的手油手心向上转至手心向下,而抽起的手则手心向下转至手心向上,最后落于横开手位时已经变化为一阴一阳相互平衡的状态。
街舞特点
(6)街舞(Street Dance或 Street dancing)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是美国黑人城市贫民的舞蹈,到了七十年代它被归纳为嘻哈文化(Hip-Hop Culture)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参与性和竞争性。
(7)1992年初期,出现了一种“原地性的HIP-HOP”,它没有那些大幅度的动作和脚步移动,更没有霹雳舞中那些在地上类似体操的动作。
(8)它的独有风格在于注重身体的协调性,重视身体上半身的律动及增加了许多头部、手部的动作。我们在迈克·杰克逊、玛丽亚·凯利、后街男孩的MTV中都可看到这种新风格的舞蹈。
参考资料:
——韩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