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级舞蹈《布娃娃》是几级组合?

考级舞蹈《布娃娃》是几级组合?,第1张

考级舞蹈《布娃娃》是几级组合介绍如下:

《布娃娃》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四级舞蹈,属于维吾尔族舞。

主要动作

a 摊手:双手指尖相对于胸前,手心朝上,经前平位向两侧打开。b 点肩礼:正步位站立,左手背手,右小臂屈臂折叠于肩前,右手点肩。

c立腕花型手:手腕下压,手指自然弯曲,中指和拇指靠近,位于2点和8点旁开位。

d正步位垫步:正步位右脚重拍向下,一拍一垫,左脚半脚掌一拍一点落于右脚旁,双膝放松自然屈伸,身体保持平稳。

e托帽式舞姿:右手托于耳后,左手8点斜上位花形手,目视手的方向,挺胸、立腰、拔背。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正步位站立,双手插腰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2)准备位

第一段:(四个八拍)

(1)1-2 双手兰花掌形,中指相对,右手提腕于右腮旁,左手压腕于锁骨前

3-4 双手中指相对,左手提腕于左腮旁,右手压腕于锁骨前

5-6 右手立腕花型手

7-8 左手立腕花型手

(2) 重复(1)

(3)1-4 右倾头,双臂架肘于右肩前击掌两次,屈伸两次

5-8 左倾头,双臂架肘于左肩前击掌两次,屈伸两次

(4)1-4 重复(3)1-4

5-6 左倾头,双臂架肘于左肩前击掌一次,屈膝

7-8 直膝,托帽舞姿

间奏:(两个八拍)

(1)1-8 正步位垫步向前移动

(2)1-4正步位垫步向前移动

5-8 回准备位,第7拍到位

第二段(四个八拍)

完全重复第一段

结束段:5拍

1-4 摊手

5 点肩礼。

藏族舞蹈的分布比较广泛,体态动律复杂。尤其是膝关节的运动,它分别有连续不断的、小而快的、有弹性的颤动和连绵柔韧的屈伸,然而伴随着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的转移,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附随而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

而从体态上看,它上身动作像雄师、腰间动作较妖娆、四肢关节很灵巧、全身姿态要柔软、举止如流水缓步。所以说,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体态,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在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给人以安详和谐的美感;

动态形象中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具有一种劳动所形成的身体协调之美,有着不可磨灭的艺术创造性。例如,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就将藏族民间舞蹈的体态动律和风格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它把藏族文化很巧妙的融入到舞蹈里,独特的阐述了藏族人民热爱生活的场景。舞蹈的演绎,描述了西藏人民在政府领导下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黑暗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百万农奴为题材的作品,以束缚、解放和释放的三段情感结构,表达了西藏农奴内心的真挚情感。

这其中的体态动律风格很突出鲜明,松垮、弓腰、曲背的特征展现了受压迫的宗教心里。首先,洒脱豪放、悠扬纯美的体态,展现了农奴们被释放后的喜悦心情;其次,连绵不断、缓缓流畅的动律,表达了农奴们绝不放弃的思想内涵。

“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特征,在作品中体现出了飘逸而沉稳的感觉。在被受束缚的段落里,舞蹈演员的体态动律表现在低矮、缓慢、沉重的形式中;而在解放和释放的段落中,演员们豪放、洒脱、雄狮般的情绪将舞蹈推想高潮,展现了藏族舞蹈另一面气宇轩昂的体态动律。

通过具体的比较和研究,从这两种不同的民族舞蹈中,我们得到了不少关于体态动律的启示,也挖掘出了很多的思想理念。更进一步说明了蒙古族舞蹈和藏族舞蹈各自的独特之处。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

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概况

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广阔的民族之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集中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 4省内各地区。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各自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类别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品种、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文字记载

“ 望果节”的由来和酬神仪式的舞蹈,在《笨教历算法》中有一定的记载。传说在公元五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向笨教教主请教保佑作物丰收的办法时,教主指出:让耕作的农民在即将收获的田地周围绕行并舞蹈娱神,上天将会赐予丰收。

从此,每年收获之前,笨教僧侣充当祭祀队伍的先导,高举幡旗、手拿缠绕哈达的木棒“达达”与羊右腿,率领着各个村落手持青稞麦穗的农民和盛装妇女,排成长长的队伍,围绕农田地界进行“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的法式活动。

在这浩荡的大游行过程中,人们不停地高呼赞美神灵和祈求丰收的口号,直至回到村中,把麦穗和小旗插在谷仓或神龛上为止。

活动仪式

望堆举行“望果节”时,为筹备活动,人们较平日更早地开始忙碌。妇女们点燃场院的炉灶,开始了煮茶、捣奶……;男人们忙着支撑帐篷、布置铺满兽皮的‘观礼’座席、在场院南边已垒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麦等。

近中午时分,“望果节”的庆典会场终于布置就绪。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受邀的外乡宾客依次就座于嘉宾席,并接受主人献上的青稞酒,按习俗用中指蘸酒挥弹三次,以表示对天地诸神的敬重。

“望果节”的庆典仪式,在乡长简短的讲话后开始。乡里的代表一一走到高台前,虔诚而认真地把带来的茶、酒、食品供奉在高台上的柳枝和青稞前,以此表达百姓对神灵赐予丰收的祈求与感激之情。放供品于没有神像的柳枝和青稞前,其因是藏族自古有着原始多神崇拜的传统,他们崇敬高大的树木,认为大树有连接天地、沟通神人的功能,因此许多崇拜仪式都在大树前的空地上进行,以达到祀神和娱神的目的。

但自古有“高原粮仓”美称的后藏,要想在这里找到一片林子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农区的“望果节”活动一般都在村边的场院举行。为了与神灵沟通,人们只好在场院边临时搭建个高台,台上用插放披挂彩色布条的柳枝来象征 祥云围绕的参天大树。

礼仪结束之后便是用于“娱神”舞蹈的动。伴随着激烈的鼓声,一位头戴画有星辰蓝色藏戏面具、身着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场亮相。他肩上斜挎铜铃和宝剑、手持缠白色哈达被称为“达达”的神杖,踩踏着鼓乐节奏向场院中心舞来。

这位崇高的神灵代言人站定位置后就开始挥动神杖,承担起指挥娱神舞蹈的职责。在老者的一个手势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八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着场地中心疾鼓而来。这些百里挑一的剽悍男子,枣红色脸堂配上盘在头顶夹杂着殷红丝线的油黑发辫,更透着神采奕奕的阳刚之气。他们身披五彩短披肩、脚蹬红黑间色高腰藏靴、腰旁横挎直径约六十厘米绘有五彩花纹的大鼓、双手各持马蹄槌,在边击鼓边双脚不停地跳跃下,进行着快速而灵巧的队形变化。

他们忽而组成圆圈旋转飞舞,忽而排成两队穿梭驰骋,以队形的变化达到渲染气氛、表现舞蹈力度的目的。然后通过舞者所采用的各种姿态,来体现每个舞段的主题。

主要特点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在白面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面藏戏”,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继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时已有的《布马》等民间舞蹈形式。使民间的广场舞蹈进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戏剧,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 民间音乐,使藏戏流传于藏族民间长盛不衰。

藏族舞蹈[1]的特点:“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① 基本步伐②手形③脚位 2基本步伐——弦子步伐 ① 平步 ② 拖步 ③ 三步一撩 ④ 二步踢撩 ⑤ 单靠步 ⑥ 连靠步 ⑦ 长靠步 锅庄 踢踏 1.自然位 “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当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间,脚尖不靠拢,两脚尖分开不大。 2.扶胯 五指自然合拢,双手掌心扶在腰胯两侧,肘与身体平行。这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殊叉腰姿势。 3.小颤 “自然位”,双膝比较松弛地上、下屈伸。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 4.退踏步 “踢踏舞步”。站“自然位”,身体轻松自然。(以右脚为例)右脚前半脚掌向后踏一步,左脚原地轻踏一步,右脚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脚。三步均应踏地有声,前两步较最后一步略轻些。“退”和“踏”中间,间隔一脚距离。踏地节奏是:X X X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 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按如下顺序来 背+二头 胸+三头 休息 肩+前臂 大小腿 腰+腹 休息 这样一周5练的来 每天以你的情况 有效且扎实的锻炼1小时就够了

背+二头 杠铃划船 6~10×5rm 减重量再来一次 哑铃单臂划船12×5rm 划船机划船12×5rm 拉力器下拉10~15×4rm

休息10分钟 进行二头训练 锤式弯举热身2组 杠铃弯举6~8×5rm 哑铃交替弯举6~10×6rm(中间可减2次重量) 坐姿斜板弯举8~12×4rm

胸+三头 3组俯卧撑热身 杠铃卧推5×5rm 哑铃上下斜卧推10×3rm 哑铃飞鸟12×4rm 仰卧臂屈伸12×4rm

无休养接三头肌训练 双杠臂屈伸若干个3组(尽力而为)拉力器胸前下拉10×4rm 哑铃颈后臂屈伸10×3rm 俯身臂屈伸10×3rm

肩+前臂 杠铃推举10~15×3rm 哑铃侧平举12~15×3rm 俯身哑铃提拉8~12×3rm哑铃前平举12~15×3rm 站姿杠铃提拉8~12×3rm 俯身飞鸟12~15×3rm

5分钟休息接前臂训练 正反腕举10×4rm+20×3rm 反手杠铃弯举(重量不大)15×4rm

大小腿 深蹲5×5rm 坐姿腿屈伸10×5rm 站姿提踵(杠铃负重)10×5rm+20×3rm

ps:这一天看似最少 但强度其实是最大的 现在体弱 等你能蹲一倍体重的强度后 每次至少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做3组90% 100% 110%的强度

腰+腹 杠铃硬拉5×5rm 杠铃直腿硬拉10×3rm 俯卧腿屈伸10~15×5rm

5分钟修养 下斜仰卧起坐若干个×3(必须彻底力竭)平板负重仰卧起坐20×3rm 斜板挺身10~20s×3组 (若能坚持过25s则负重)

ps:腹肌这东西到后面有人说天天练都行 但没有足量的恢复感觉成长效果不会比扎实练一天歇3天的好到哪去 你根据体感 不疲劳了有空就来

集体舞《拾豆豆》中的基本舞步包括:

1 正步屈伸:

双手叉腰,双脚并拢。

2 交替屈伸:

双手叉腰,双脚依次屈膝。

3 双手扩指:

双手手指展开,手臂向外伸展。

4 向前点步:

双手叉腰,双脚交替向前迈步。

5 向后点步:

双手叉腰,双脚交替向后迈步。

6 碎步:

双手叉腰,双脚快速、连续地屈膝。

7 侧手翻:

双手展开,侧身翻转。

8 正手翻:

双手展开,正身翻转。

9 向前小跳步:

双手叉腰,双脚向前跳步。

10 向后小跳步:

双手叉腰,双脚向后跳步。

11 转体:

双手叉腰,向左或向右旋转身体。

12 波浪:

身体和手臂像波浪一样,起伏波动。

13 滚翻:

身体像球一样滚动,同时手臂和腿部进行协调。

这些基本舞步是集体舞《拾豆豆》中的基础动作,通过这些动作的组合和变化,可以形成完整的舞蹈表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812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