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稻插秧是我国农村最重要最普遍的农事劳动,广大劳动人民在从事插秧劳动的同时,创造了秧歌舞,用来消除疲劳,调节气氛,这显示了劳动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密切关系。后来有的农民从插秧、耕田的步法中受到启发,演变出最初的秧歌舞步法。
胶州秧歌,又名“地秧歌”、“跑秧歌”,被称为秧歌的八大流派之一,是山东省三大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之一。它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建国后为了与其它地区的秧歌区别,人们就把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的秧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二、胶州秧歌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
民族民间舞蹈就是指“某个民族和某个地区独有的,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们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表现的也大都是生活中的事物”。①中华民族在山东胶州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绚丽的民间舞蹈文化——胶州秧歌舞蹈,而儒学精神和农耕劳动是胶州秧歌风格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人们把这种儒学精神很自然地融入到秧歌的表演中,用“提拧步”、“正反倒钉子拧步”、“嫚扭平步转扇”等动作来表达,其动作充分体现了“儒学精神”的内涵。儒家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的精神从整体上熔炼了胶州秧歌坚韧、挺拔、舒展的舞蹈风貌。在老艺人的加工提炼下,对抗性拧动中的“三道弯”体态、曲线运动路线及快发力、慢延伸的风格特点也就因此形成了。
三、胶州秧歌舞蹈本体风格的特点
胶州秧歌主要是以动力脚的脚掌或脚跟的碾动作为运动的支点,从而使上身扭动,形成在流动中的曲线特征。如正丁字碾步,起法儿时,动力脚抬起向里关,膝盖弯曲也向里关,这就形成了曲线。这也使胶州秧歌的“扭断腰”和在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都离不开曲线,体现了当地女性奔放洒脱、外粗内秀的性格特点。
“拧”是物体在空间运动的一种方法。一种是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拧动,另一种是对抗性的拧动。在儒学精神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胶州人民崇尚曲线美的审美心理,这也就出现了女性舞蹈动律的“三道弯”体态,而这种体态又是在拧、碾的同时形成的。因为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自上而下的的拧、碾,由此延伸到腰,引起肩和髋与其相反方向的扭动,在这种对抗性的拧动中就形成了整体线条上的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山东的胶州地区受齐鲁文化和生活风俗的影响,形成了头部动态最有代表性的腆腮的动态,而且这个腆腮动态的本身就是三道弯中的一道弯,通过这个动态,把胶州女性害羞含蓄、温柔多情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胶州秧歌舞蹈表演的风格与特点
胶州秧歌的角色主要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五种,“翠花”代表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温柔、娴静的性格。“小嫚”表现的是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鼓子”和“棒槌”表现的均为中年人和男性青年,“鼓子”潇洒诙谐,“棒槌”英武矫健。这些角色特点融入了胶州秧歌的表演之中,给胶州秧歌增添了很多趣味性的色彩。
手绢和扇子是胶州秧歌常用的道具,它们的由来也颇有趣味。就手绢而言,中国封建社会的纺织手工业是妇女的最主要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缝绣技术成为评价女性聪明与才智的最主要标志。就扇子而言,在封建社会富家少爷常手握扇子,农民很看不惯他们不干活拿着扇子晃来晃去的样子,因此开始时,老艺人把他们的形象丑化的搬到了舞台上。后来经过老艺人的不断加工,淡化了这些内容,有了新的表现内容。扇子也是手语的延伸,并逐渐成为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带有象征意义的道具。
五、胶州秧歌舞蹈的发展和创新
建国初期,舞蹈事业的发展较缓慢,停留在比较滞后的阶段。舞蹈工作者们对老艺人的动作形态只能进行模仿和尝试着跳胶州秧歌,体会其动作的韵律和特点。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大舞蹈工作者勇于创新,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和生命情感的作品。他们以“翠花”、“扇女”、“小嫚”等人物的动态特征和风格特点作为依据和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升华,把风格特点归结为拧、碾、抻、韧四大方面。舞蹈《摊煎饼的小嫚》(1982年)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代表作,舞蹈从一群姑娘摊煎饼生活的侧面切入,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里的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风采。
九十年代末,舞蹈编导察觉到在现代社会个人意识急剧突现的情况下,传统的胶州秧歌很难被城市人接受,应该使胶州秧歌焕发出现代的气息。这样编导们就开始大胆创新,在胶州秧歌固有的风格基础上融入其它舞种的动律来重新搭建结构,创作出既有传统民族特色又出现代气息的胶州秧歌作品《一片绿叶》。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和“胶州大秧歌”,单从称谓上就能想象到胶州秧歌有着独特的魅力。再看: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这一当地人的传唱,是给胶州秧歌一个形象而又真实的写照。胶州秧歌从村头广场登上舞台,走进课堂,并成为高校民间舞课的重要部分。这主要在于她表现出的挺拔、舒展、细腻、刚柔相济的动作质感和齐鲁女性的温柔妩媚、贤淑含蓄、质朴憨厚、坚忍不拔等文化质感。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舞出胶州秧歌的动律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要强化其动作的训练,更应注重学生对胶州秧歌的内心体验的训练。
一、熟悉胶州大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胶州秧歌萌生于鲁东半岛胶州一带的乡村,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淳朴、厚道。尤其是女性,貌美贤淑,坦诚待人,尊老爱幼,任劳任怨。她们跟男性一起参加农耕生产,流汗于田间地头,欢笑在丰收场上,憧憬着美好生活。同时,还要主持家务,饲养家禽,经受着生活的洗礼。胶州秧歌的许多动作就是从这些朴素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如摊煎饼、颠簸箕、洗衣服等。反映了胶州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艺术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胶州秧歌。山东素称“齐鲁文明之邦”,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而且另一位大思想家—孟子也诞生在齐鲁大地。后人用他犷辆人的名字命名儒学为“孔孟之道”。儒学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在胶州秧歌中得到充分的渗透。如“刁馒”的动作表现得羞羞答答、遮遮掩掩,这是封建礼教的熏染;“扇女”的动作时收时放,有含苞欲放之感,表现出体贴、上敬下爱、对生活充满向往。而“翠花”的动作是大大咧咧,显得爽快泼辣,尽显“婆婆”威风,却又掩饰不了胸襟开阔、不畏困苦、力挽波折的精神风貌。胶州秧歌是齐鲁儿女生活的描绘、精神的写实、智慧的火花、美的篇章。详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是提高艺术内涵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
二、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动作个性
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严格规范动作,更重要的是应强调胶州秧歌的“味儿”。这就需要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情感,这是学习胶州秧歌的核心环节。胶州秧歌在人物角色的分配上比较细,传统上分六个行当: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娱、棒糙和鼓子。在高校舞蹈课堂上,一般主要学习“小馒”、“扇女”、“翠花”三种人物。她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身体挺直,头部微含(含羞),两臂在体侧微夹两肋的站立体态和“三道弯”的动作体态。但是,由于三个角色的年龄段、在家庭中的地位、生活阅历等不同,她们的动态又各具特色。“小馒”指农村小姑娘,其性格特征是活泼,温柔,有朝气。由于尚是未“过来人”,加其受儒家礼教的影响而“羞羞答答”。所以“小馒”的动作多以欢快、扭捏为主,给人以清纯、秀气、细腻之美。“刁边曼三步拧”是这一角色的代表动作,它的由来是模仿旧时裹小脚的少女走路的样子,又像小姑娘撒娇时拧脚甩臂,心里却喜滋滋、情依依的样子。把握住这种神态和情态就容易作出“味儿”来。“扇女”是农村小媳妇的形象,因她在舞蹈中常以扇子、彩巾为道具而得此名。与“小鳗”相比“扇女”已较为成熟,尚存青春气息,追求美满生活,既要精心哺育自己的小宝宝,还要尽心孝敬公婆。
因此,其性格特征为积极乐观,温柔贤惠,偶有张扬却不失身份。其动作的个性特征是温柔淑静,舒缓而有朝气,给人以舒展、婀娜、亭亭玉立之美感。“翠花”这个角色(也称“大老婆,’),是农村中老年妇女的形象。她们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其性格爽朗、大方、泼辣。动作特点是幅度大、放得开。如走场动作:上身两臂划“00”字,腰部以上随臂左右扭动,脚上是夸大了的丁字拧步或行进步,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甚至是风风火火,然而却又不失温柔、纯朴之美感。
三、分析和掌握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
我国古代“乐”、“舞”是不分开的,“乐”包括“舞”。如“霓赏羽衣舞”叫《霓赏羽衣曲》,唐代的战阵舞蹈称《破阵曲》。今天,尽管音乐和舞蹈成为两门艺术,但舞蹈仍离不开音乐(即使有少数的无音乐舞蹈,也必须有鼓点或脑子里的节奏)。因为,只有音乐创造的听觉形象和形体创造的视觉形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才能构成舞蹈艺术形式。今天课堂上的胶州秧歌是从“扭扭唱唱”的小调秧歌发展而来的,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就像歌唱与伴奏一样谐和一致,并相互促进、相互增色。因此,掌握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对把握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一般说来,舞蹈音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写出的,一种是现成的或者是根据现成的音乐进行适当改编的。在日常教学中,一般大都采用现成的音乐。胶州秧歌选用的曲子具有典型的“山东味儿”,但并不是随手拿来一首有“山东味儿”的曲子就可用于胶州秧歌,我们应该从三方面来分析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1)旋律特点:旋律线起伏跌宕,曲调婉转细腻,亲切自然,洋溢着内在、朴实之美。(2)节奏特点:多采用四二拍子。有慢板、快板之分,慢板时感觉舒展不呆板,慢而不拖沓;快板时节奏明快、活泼而无急躁感。在音乐中符点和切分用的比较多,这一特点使音乐富有动感和神劲,往往通过音乐节拍的强弱变化,使一些组合动作的神劲儿和扭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3)音乐表达的思想情感:胶州秧歌的音乐大都是通过对家乡的赞美来表现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憧憬未来的毫无遮掩的感情宣泄。掌握了以上特点,从而在舞蹈中感受音乐,领会音乐,沉浸在音乐中,让动作像音乐那样流畅,富于歌唱性。另外,在音乐的选择上,除了一些反复使用的传统民间小调以外,应多选择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各个时期的优秀民歌和有处理、有发展变化而又比较完整的音乐,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音乐的风格和思想情感。
舞蹈艺术包括技术和表现力两个方面。技术是为表现力服务的,没有较好的技术,表现力就会受到制约。但是具备了较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表现力就随之迎刃而解了。因此,学好胶州秧歌绝不单单是熟练地掌握其动作要领,还要以“韵味”为核心,培养学生内心对胶州秧歌的感受力,从而达到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当地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之一,属于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
狐狸之间的友情、爱情或牺牲。根据《幻狐》剧情显示,幻狐舞蹈通常包含一些神秘的元素,如狐身人面、精灵古怪等,这些元素为舞蹈增添了幻想和神话的色彩,舞蹈表达了友情、爱情、牺牲等。《幻狐》舞蹈是一部以幻想和神话为主题的舞蹈作品,情感和主题是虚构的,可能基于创作者对幻想和神话的理解和想象,舞蹈的编排和动作的设计可能反映一些情感和主题。
六个行当
胶州秧歌共有六个行当,两种表现形式,两种流派和一整套演出习俗。六个行当是膏药客,翠花、扇女、
胶州秧歌
小嫚、棒槌、鼓子。而两种表现形式则是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的舞蹈部分,常用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主要舞蹈动作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棒花”、“丑鼓八态”等。音乐有“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组成。小戏秧歌由小调秧歌派生出来,其舞蹈动律、曲牌演唱、表演与小调秧歌基本相同。演唱曲牌有“扣腔”、“西腔”等;伴奏曲牌有“八板”、“扇簸萁”等。小戏秧歌原有剧本《裂裹脚》、《拉磨》、《送闺女》、《打灶》等72出,皆为口头创作,大部分年久失传,现能回忆起的仅有30余出,目前已整理出10余出。 胶州秧歌有两种流派。1920年,秧歌艺人陈銮增把武术动作技巧揉进秧歌中,使其具有粗犷豪放火爆的风格,群众称之为“武秧歌”,又称东路秧歌。把以刘彩为代表,以妩媚抻展细腻见长的秧歌称为“文秧歌”,又称西路秧歌。后来文武两派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到现在逐渐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还有一整套演出习俗。胶州秧歌是广场艺术,都在村落的空地演出。每到一地的习俗为迎秧歌、拜庙、拜爷、演出、领赏,演出分早、中、晚三场。解放后,这种演出习俗也随之消失。1860年后,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之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音乐特点
胶州秧歌音乐特点显著。首先胶州秧歌音乐是以各类迥异的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
胶州秧歌
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其次是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胶州秧歌音乐的调式特点,可谓以民族调式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的运用出现。同时,新颖独特的打击乐演奏是胶州秧歌音乐的又一特色。胶州秧歌的击乐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开场锣鼓和掂仓扭子外,还有一个包括四个扭子的秧歌牌子,为胶州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增添了光彩。
胶州秧歌和东北秧歌有哪些区别
俗话说“北方有秧歌,南方花鼓灯”两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同属于秧歌类。具体有哪些区别呢?一起来学习下吧:
历史背景
胶州大秧歌发源于胶州市马店东小屯、南旺村,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并称山东三大秧歌, 距今已有 300 余年的历史,2006 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清朝初期,马姓、 赵姓二人由外地逃荒来胶州东小屯定居,依靠卖一种自制加工的土烟为生。之后,马、赵二 人起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 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至清朝中期,形成了胶州舞蹈秧歌这种民间曲艺。
胶州秧歌开场时先跑秧歌大场, 并作翻扑技巧, 然后再演农村小戏, 扮演人物中领头的是 “膏 药客”,在演唱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形式而形成为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其行当分为 翠花、扇女、小嫚;表演程式分为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这三个角色 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 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 显得开朗大方; 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 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东北大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是劳动人民庆丰收的一种自我欢乐的舞蹈形式。 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东北大秧歌,以东北的 粗犷豪爽、热情奔放、人多场面大、舞蹈形式灵活多变、热闹喜庆而著称。这种广场歌舞活 动,包含着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在不断的变迁中映照着中华时代的足音。清朝康熙年间,由 流放到塞北的囚徒中艺人文士,将内地戏曲歌舞带到东北,有了正月十五办秧歌习俗。边舞 边歌、通宵达旦。
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浪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 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特别是渐渐成型的秧歌音乐,用锣、鼓、镲、唢呐等奏出的热烈 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令人过耳不忘。到清末民初年间,大都是富家大户自己组织起 来,在春节的时候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加人员广泛,不分男女老幼,都可跳跃舞动;人多 场面大,气势恢宏,震慑人心。三五十人,百八号人,甚至几百人一起可随着鼓点、锣声、 镲儿、唢呐声翩翩起舞。动作协调,整齐划一,十分好看。
两者的动律特征
胶州秧歌以前表现时踩矮跷,后弃之。舞蹈中女性的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性大气爽朗 的气质,又热情泼辣而不失北方女性的妩媚。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动作强调个性强,讲 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三道弯”。 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 拧、扭”五大特点。
“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
“拧” :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 作的发力点,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 “碾”的律动特点,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
“扭”:是动力脚脚掌和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及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形成流动中“三道弯”曲线特征,也和原来 舞蹈踩矮跷有直接关系。
“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形中,表现出的一种力的性格,是通过小 臂的绕 8 字,手推翻碗的有机配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给人 以不间断的里的延伸美感,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 ,使女性演员 的舞蹈动作抬起来较快、脚落地而轻、扭动运行飘逸。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 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 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 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 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目前,我所说的东北秧歌,包括东北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三部分。早期秧歌是不踩跷的,为了让更多观看者看到表演,逐渐采用了跷的 形式。
东北秧歌讲究“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整个舞蹈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 及道具的使用呈现出艺术特色。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 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 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 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 秧歌的特色。例如乔良、门文元编导的女子群蹈《绢花迎春》 ,首先视觉上感受东北的姑娘热情、奔放;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韵律,酝酿舞者的情绪。学习舞蹈中的动作,学生不是单 纯地模仿动作, 而是在我的带领下感悟舞蹈内在的独特和韵味。 这个舞蹈除了要求舞者对东 北秧歌的动作基本要素掌握得好之外,还要对花样繁多的手巾花运用达到“了如指掌”的地 步,因为舞蹈从头至尾,舞者手中红、黄、绿色的手巾花都在手中旋转、翻滚,尤其是有一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又回到自己手里的回旋花更是精彩至极。
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的拧、碾,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在腰部 形成一个“相”的中心点, 使身体在平面的基础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部和髋关节处形成一种对 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髋关节处也相应的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肩、髋两个 力点向心的扭动使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使“三 道弯”体态动律在拧、碾、抻、韧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实感。 东北秧歌的动力根源同样来自于脚下,表现为“艮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重点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腰部随脚下“提踢”的重心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的“三道弯” 体态是平面横向上下起伏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稳中浪、划圆动律、肩部和髋关节的扭动是由 脚下的移动连带而产生的,而点不发生纵向的拧动关系。
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的不同发力以及变现运作方式 胶州秧歌人称跑秧歌, 是徒步秧歌的一种, 由于它是徒步秧歌, 又着重“扭”, 要扭的“三 道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断腰”。因此,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夸张。形 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 成重心过渡,脚下的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抻劲儿,整体 动态给人一种张力。胶州秧歌的“扭”主要是由脚下的“拧”、“碾”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扭” 的当中形成特有的”三道弯”体态。
我认为拧动与力动是相互统一, 有机结合的。 也因此才构成了胶州秧歌独特的曲线艺术 风格。如果没有拧动形成不了胶州秧歌的曲线体态。反之,如果只有拧动而忽略了力动的延 伸,那“扭断腰”和“三道弯”体态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说,拧动是胶州秧歌的筋骨,力动是血 液, 曲线则是胶州秧歌的外部形态。 三者的有机结合给胶州秧歌的动态美灌注了新的生命力, 使得肢体线条的每一部分都显得刚中有柔,透露风韵。 东北秧歌主要源于辽南的高跷秧歌, 现在教材中的东北秧歌多在徒步上做, 但踩跷对形 成东北秧歌风格特点的影响之大是非常明显的。 在高跷上舞动最重要的是重心的掌握。 因此, 东北秧歌的动律,体态都围绕着这一形式产生发展的。
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三道弯”审美效应的差异
“三道弯”在汉族民间舞秧歌中具有代表性,它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体。这种动态有着 极强的感染力, 很好地表现了女性的特有动态美。 具有民族性, 是汉族人民审美情趣的产物。 胶州秧歌的“三道弯”泼辣中带着舒展,舒展中透着婉转。婀娜多姿,流畅优美。而东北秧歌 那种艮劲儿、浪劲儿、美劲儿正是生长在东北平原人民的精神、性格、情趣的集中表现。它 的“三道弯”给人以“绕肠三回”之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悠 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在众多原因影响下,形成汉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曲线美的审美心理 和汉族民间舞女性动律, “三道弯”体态的共性。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 常常称为“扭秧歌”。 “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中的形态,是人体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流 程。 一般的说这种曲线指人体平面运动的曲线, 是人体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力的横向 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内收和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呈现。汉族民间舞中有很多相似的地 方。例如,“三道弯”就存在于任何动作中。但是从动作自身的根源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 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而不同的运动方式又会对“三道弯”的异同产生影响。我写这 篇文章就是想从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三道弯”异同做一比较, 力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更 准确的把握这一秧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态特征。 汉族民间舞女性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动 律体态,在各舞种的“三道弯”体态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一个微妙的不同点都来自其所在舞 种一系列背景对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好各舞种的“三道弯”动律体态,也就 找到此舞种的精髓所在。“三道弯”既小又大,有着广泛的内涵。
最后:
现在的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以及东北秧歌的动律, 既要有民族气息, 又要不断的创 新,虽然两者存在动律,发源地,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它们都脱俗求雅,焕发出现代 气息。舞蹈艺术的社会地位提高,使观众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加深,让他们不在局限与追求传 统的舞蹈形式, 这就为舞蹈家们发展和创新我们的民间舞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胶州秧歌以 及东北秧歌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 在保留原有的风格和特色基础上, 还需要更多的人为它 的发展创新作出不懈的努力。对于舞者的追求就像对生活的追求一样,应该是多样化的,它 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样化的。在我们时代,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年龄的许多人,都在用自己的 方式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之中。舞蹈文化越来越普及,舞蹈教育也在不断的延伸和发展,它 已经是当下普通百姓生活的必需品。舞蹈不仅可以让人强身健体,保持青春朝气,让人们在 音乐中享受着舞动生命的快乐, 它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一项极受欢迎的艺术活动。 舞蹈 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 它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流, 情感交流, 开展文化娱乐、 促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具有审美的愉悦和审美功利的统一,现在的舞蹈文化与 群众舞蹈活动广为普及和发展,少儿活动、老年健身活动,都比较活跃普及,舞蹈在数千年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所以能不断地繁衍生息、时代流传、广泛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舞 蹈艺术本身具有独特的、 不可被其他艺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所以不管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就算是两种完全格格不入的舞蹈也希望能在舞蹈家和艺术家的继承与创新中好好的发展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