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四型

怎样区分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四型,第1张

1.风痹

以感受风邪为主,侵犯肌肤、关节、经络,以其性走串,疼痛游走不定为症状特点。因风为阳邪,“上先受之”,故多发于上肢、肩背等处;卫阳不固,腠理空疏,故有恶风、汗出之表现。

2.寒痹

因阳气不足,感受寒邪为主,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或缓解。《内经》所谓“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阳气不足,又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其症常兼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

3.湿痹

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肉之间,临床表现以上述部位肿胀疼痛、重着麻木为特征。因脾主湿,而湿性粘滞,阻碍气机,故一般湿痹多兼有脾湿不运或湿困脾土及气机不畅等症状,如头沉而重、胸闷纳呆、腹胀身倦、苔腻、脉濡缓等。

4.热痹

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或风寒湿邪入里化热,以肌肉关节的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口渴、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为特点。因火热阳邪,色赤入心,且易伤阴津,故红肿明显,常兼有红斑、结节,口渴便干。这种风湿病疼痛显著,关节不能屈伸,医家多述之为“疼烦”。

专治甲状腺疾病的特效穴位:曲池  肘髎  手五里  臂臑    天鼎  扶突  人迎  气舍

定位侧腕,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连线的中点。

主治热病,疟疾;目肿赤痛,齿痛,咽喉肿痛;腹痛,吐泻,痢疾;丹毒、湿疹;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癫狂。

配伍曲池穴以祛风解表,清热通络为其治疗特点,是治疗表证、热病、皮肤病,上肢不遂的常用主次之一。

配大椎、合谷、外关治疗表证、热证;

配足三里、天枢治疗泄泻、痢疾;

配合谷、膈俞、血海、委中治疗丹毒、荨麻疹、皮肤瘙痒;

配肩髃、手三里、合谷治疗上肢不遂。

定位屈肘,在曲池穴上方,肱骨边缘处,从曲池向外斜上1寸,当肱三头肌的外缘处取穴。

主治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配伍肘髎穴配曲池穴治肘臂疾病;

配肩髃、臂臑治上臂疼痛不举;

配天井、少海治肘关节拘挛疼痛;

配手三里、肩髃,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肘痛,屈伸不利;

配曲池、手三里,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肱骨外上髁炎。

定位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主治咳嗽、咳血、心下胀满、中风偏瘫、肘臂疼痛挛急、寒热疟疾、身黄嗜卧、瘰疬、肘臂疼痛挛急等。

配伍配常配肩肩髃、曲池疏利关节、通经止痛治疗肘臂挛痛;

配扶突、合谷化瘀散结治疗颈项瘰疬。

定位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

主治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眼病,颈淋巴结核,头痛。

配伍配强间主治颈项强;

配手三里、大迎主治颈部淋巴结核。

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主治暴喑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配伍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配合谷治瘿气。

定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配伍配合谷治瘿气。

定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主治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配伍人迎穴配曲池、足三里穴治疗高血压;

配内关穴、太渊穴,治心悸;

配天突穴、合谷穴、中封穴、内庭穴,有涤痰散结的作用,主治单纯性甲状腺肿。

定位在人迎穴直下,锁骨上缘,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气舍穴穴位图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 咽喉肿病,气喘,呃逆,瘿瘤,瘰疬,颈项强。

配伍配伍水突治瘿瘤。

考虑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年龄,性别,疼痛的具体部位,左侧还是右侧,以前的病史?这么笼统的提问,是不足以妄下定论的!

1简单的来说,手足拘挛,屈伸不利,并伴有麻木感觉,这是气血不行,经脉阻滞所致!

2若女性,晨起手足麻木更甚,则考虑血压低否?中医来讲“气血不足以濡养四肢之末”。

3手臂剧痛,连及肩背则可以考虑是否有风湿骨病引起的颈椎压迫,或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所致。

痛风大致分4中。你判断后再使用。1 湿热痹阻型;关节卒然红肿热痛,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关节拒按,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可用;热盛者加栀子、连翘、忍冬藤等;伤阴者酌加生地、麦冬、石斛等;肿痛明显者酌加络石藤、全蝎、蜈蚣、桑枝、元胡等;下肢关节痛者加牛膝、独活;上肢关节痛者加桑枝、片姜黄、威灵仙等。 2 寒湿痹阻型;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见局部皮下结节或痛风石。伴关节喜暖,重着麻木。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红或淡胖,苔薄白,脉弦紧或沉紧。可用; 薏苡仁、麻黄、独活、苍术、防风、桂枝、制川乌等加减:寒邪偏盛者加制附子、细辛、炮姜等;湿邪偏盛者加防己、萆薢、木瓜、羌活等;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者酌加南星、炮山甲、白芥子等化痰通络之品。3 痰瘀阻滞型;关节肿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或疼痛固定,或局部硬节,或见痛风石,或见关节畸形,屈伸不利,或关节局部皮色暗红。舌质暗红或胖大,边见瘀点瘀斑,舌苔白或黄,脉沉滑或弦涩。 可用;茯苓、陈皮、半夏、炮山甲、瓜蒌、桃仁、威灵仙等。加减:关节疼痛明显者加莪术、红花、全蝎、乌蛇等;血瘀明显者加赤芍、丹皮、路路通、蒲黄等;皮下结节或痛风石加白芥子、胆星等;关节肿甚加防己、木瓜、土茯苓、泽泻等。4 脾肾阳虚型;关节肿痛持续。伴及面部浮肿,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呕恶,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或白,脉沉缓或沉细。可用; 制附子、肉桂、白术、党参、茯苓、黄芪等。加减:呕恶者加半夏、生姜等;肿甚加防己、泽泻、车前子等;阳虚寒甚者加干姜、巴戟天、肉苁蓉等。 根据自身的病情,酌情加减使用希望能帮到你。

风湿的症状→→疾病表现的形式(疼痛、发热、关节肿胀、麻木、关节疼痛、肢节屈伸不利、关节变形、晨僵、手足发绀、皮肤萎缩、皮肤红斑、皮下结节)

疼痛(风湿病的疼痛主要表现在肢体的关节、皮肤、肌肉、经脉等,是风湿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发热(发热的出现提示风湿病处于活动期、急性期或发展期;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超热等。

关节肿胀(关节周围水肿而胀的症状,以四肢关节为多,上肢多见于肘、腕、掌指及指间关节;下肢多见于膝、踝、等处,肿胀可见于一个或多个关节,亦可对称出现。寒湿痹、湿热痹、尪(wang)痹、骨痹、痛风等病多见关节肿胀。

麻木(患者肌肤感觉异常或知觉障碍的症状,“麻”指自觉肌肉之内如虫乱行、按之不止;“木”指皮肤不知痒痛、按之不知、掐之不觉。

关节疼痛(指周身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疼痛而言。均是以关节痛为主症,如(手指痛、足跟痛、肩臂痛)

肢节接屈伸不利(指四肢关节、脊柱等活动受限或困难的症状。发生一个或多个关节。轻者可恢复正常,重者发展为关节僵直、畸形而致残。)

关节变形(指病变关节正常形态发生改变,关节僵硬、强直、畸形,影响功能活动、严重者可致残)

晨僵(指患者造成醒来后自觉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的症状。时间有长有短,短者数分钟后可缓解,重者需午后可缓解)

手足发绀(指四肢末端皮肤间歇性变白、青紫的症状,常伴有指趾厥冷、麻木、疼痛等)

皮肤萎缩(指皮肤较正常变薄、光亮,其表面纹理消失或异于正常而言)

皮肤红斑(凡皮肤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色改变)

皮下结节(指患者皮下出现的小硬结,多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位。如上肢肘关节鹰嘴突,腕部,下肢的踝部及手背。小者仅有小米粒大小,大者如大枣样大、可扶着在肌腱、骨膜上、有轻度压痛)

手抖临床症状

手抖震颤的症状可以涉及全身的多个系统,患者的自觉症状一般都比较多,大部分人首先出现手部震颤的情况,有的人会有心慌的情况发生;症状严重的时候震颤会累积双手,双脚,头部等全身多个地方,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发生。

手抖中医辨证经验分享

手抖病因病机

经不断的观察总结认为:手抖多发于老年人,且病程缠绵难愈为其特点。人过中年,肝肾阴气自然衰减,若摄养不慎,极易造成肝肾阴虚,木失所养。肝木失养,疏泄失权,气机不畅,气滞久而血凝成瘀;或因气血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失运,血行迟缓,血滞而涩致瘀阻脉道;或肥胖之人,痰湿阻滞,气机运行不畅,滞而成瘀。以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颤动、屈伸不利,也即中医“久病人络”之理论。

中医还认为:本病为“本虚标 实”、“虚实夹杂”之证,正气亏虚为 其本,瘀血阻络为其标。

因为笔者在诊所见过很多手抖震颤病人,其中有一些服用中药后效果作用特别显著,在这里我们以中医观点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及一篇方剂作为参考。

手抖中医辨证经验分享

治疗方法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治疗上主张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处方:黄芪、薏苡仁、丹参、葛根各、当归、赤芍、川芎、厚朴、地龙、桃仁、红花、羌活、炙甘、全蝎等。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使气旺能推动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全蝎祛风止痉,活血通络,为祛风之要药;厚朴味苦辛,性温,温中益气,消痰下气,可升可降;配薏苡仁健脾燥湿;羌活祛风湿,利关节;葛根解肌生津;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益气、活血、通络,兼以祛风除痰之功。

主治:手抖震颤类,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型,症见肢体颤动,屈伸不利,舌暗有瘀斑,苔白腻,脉涩。

(因为每个人症状不同,用药不一,以上方剂切勿自行配服,谨记,如自行配服,后果自负)

因为笔者在诊所见过很多手抖震颤病人,很多人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但是效果不佳,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去过很多地方,用过很多药治疗效果都不好呢?

手抖震颤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累及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又因疗程较长,随着治疗的进展,证候、症状都会发生变化,很难用某个固定的处方完成治疗,但调节肝肾、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熄风止颤应始终是治疗震颤的中心环节,例如:壹方祛颤汤就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病期辩证施治、随证加减,将“调和阴阳、熄风止颤”贯穿治疗始终,在治疗是既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脏腑功能失常的程度,又结合病人职业、环境、气候和生活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震颤病情变化和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法则,所以它治疗震颤是从病人整体出发,这样也能更快恢复。

讲一味中草药,能够化解肩膀疼痛沉重麻木的情况。

它是什么呢?就是姜黄,姜黄味辛,入肝经和脾经,一般临床上用来破血行气以及调治淤血,所以很多痹痛的朋友就可以适用此草药。

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明确指出," 治风痹臂痛”。

自此,姜黄治疗肩臂疼痛,作为一条重要的用药经验,为医家所共识。也就是说,临床实践发现,姜黄药性就善于往人的上肢、肩膀、手臂的方向走;窜。而这就是姜黄的药性。

当然,还有人认为姜黄,可治全身肢痛,只不过在上肢部位体现得较为明显一些。

总体来说就是,姜黄善治,上肢病。

秘姜黄要如何用

风寒性肩臂痛

姜黄和海桐皮各9克,水煎服。能应对风寒性肩臂痛。这其中,姜黄,辛温行血,破气散瘀。海桐皮可以祛风湿、通经络。此外,这类人主要表现为肩膀冷痛,不敢着凉,-般痛感明显,痛处固定。

肩膀冷痛,或是酸麻,屈伸不利

若是肩膀冷痛,或是酸麻,屈伸不利。还可以取姜黄、桂枝各6克,沸水冲泡代茶。桂枝可以温通血脉,行阳化气。姜黄可以,散寒、通经、活络。两者搭配就可以让肩膀舒服起来。

肩膀在阴雨天麻木、酸痛、屈伸不利

若是肩膀在阴天下雨时,总是麻木、酸痛、沉重、屈伸不利,或是上肢关节来回窜疼,痛处不定,同时还不敢受凉、受风。此时就可以取羌活、姜黄各6克,开水冲泡代茶。因为羌活可以祛风、散寒、除湿,祛风湿。再配合姜黄将其效果放大。

总的来说,姜黄几乎无毒。临床用姜黄,内服量不超过10克,研末服用量不超过3克。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准妈妈忌用,若是年老体衰气血非常虚弱的人、或是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抑或是阴虚火旺的人,一定要慎用。

韧带、肌腱拉伤就是我们常常所说得“伤筋动骨”中的筋,如果完全断裂,需要手术,一般需要三个月才能恢复,但我看你可能因为没有进行热身运动,很容易造成腿部和手臂拉伤,从而影响生活和活动,下面给出肌肉拉伤的一般处理方法:

1、如果你在出现身体某个部位的拉伤请立即停止相关工作或者运动,首先可以使用冰块或者冷毛巾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降温,这样可以降低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受伤部位疼痛和肿胀(这个要看肌肉拉伤程度,肌肉拉伤程度大、造成充血量增加,肿胀增大,反之亦然)

2、在处理完成以后,可以使用外部干预治疗方法,首先可以使用修复拉伤肌肉的膏药,比如享贴膏药,能够在12小时以内作用于受伤肌肉部位,快速修复受损肌肉,在贴上一般6个小时以内疼痛和肿胀会明显降低,然后配合外部轻轻的按摩会使肌肉放松,加快修复速度。

3、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

4、修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建议拉伤的人,虽然有外部干预会加快修复速度,但毕竟不是立刻恢复,建议你可以休息3-4天,以保证肌肉尽可能的恢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4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