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俯力臂屈伸和俯力哑铃侧平举时 腰都感觉累 是不是姿势不对

我做俯力臂屈伸和俯力哑铃侧平举时 腰都感觉累 是不是姿势不对,第1张

您好!

练习这两个动作腰会感觉算是正常现象。俯立哑铃臂屈伸以及俯立哑铃侧平举等俯身动作,腰部需要绷直,此处肌肉群做等长收缩,对上半身起支持作用,腰部竖脊肌以及深层肌肉得到锻炼,所以您会感觉到腰累。

您可以加强腰部(下背)核心肌肉锻炼,增强了此处肌肉,以后练习俯身类的动作,劳累状况就会好很多。不然,练习俯身动作时,会因为腰部疲劳,而思想不能集中,影响目标肌肉的锻炼。

练习下背动作有:1硬拉 2屈腿躬身 3游式挺身 4俯卧两头起 5背屈伸 等。

不好意思,本来想上传做说明的,但是我电脑flah版本过低,无法上传。

手少阳三焦经的共有23个穴位,分别为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三焦经穴位定位及主治:

1、关冲:位于手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处。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等病候。井穴。

2、液门: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分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直刺03-05寸。主治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前臂疼痛,头痛,眩晕,暴聋,耳鸣,目红肿涩痛,牙痛,咽肿,疟疾,精神病等。配合谷、大陵、后溪、间使治精神病。荥穴。

3、中渚:位于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的凹陷中。直刺03-05寸。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等病候。输穴。

4、阳池:位于腕背侧面,腕背侧横纹的中点凹陷处。直刺03-05寸。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等病候。原穴。

5、外关: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和桡骨之间。直刺05-1寸。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等病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6、支沟: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3寸,尺骨和桡骨之间。直刺05-1寸。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酸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等病候。经穴。

7、会宗:支沟穴尺侧一寸处是穴。直刺05-1寸。当尺侧伸腕肌和伸小指固有肌之间,深层有伸食指固有肌;下有前臂侧骨间动静脉;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主治耳聋、痫证、臂痛、喘满、心痛。郄穴。

8、三阳络: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4寸,尺骨和桡骨之间凹陷中。直刺08-12寸。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挫闪腰痛等病候。

9、四渎: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直刺1-15寸。主治:暴喑,耳聋,齿痛,咽肿,痄腮,前臂痛;扁桃体炎等。

10、天井:尺骨鹰嘴上一寸凹陷中是穴。当肱骨下面的鹰嘴窝中,尺骨鹰嘴突起上缘,肱三头肌腱中;有肘关节动、静脉网,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的肌支。直刺05-1寸。主治偏头痛、耳聋、颈项肩臂痛、瘰疠、癫痫。合穴。

11、清冷渊:尺骨鹰嘴上二寸处是穴。在肱骨后侧,鹰嘴突起的尖端上方,肱三头肌下部当中;有中侧副动、静脉末支;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肌支。直刺05-1寸。主治头痛、目黄、肩臂不举、胁痛。

12、消泺:清冷渊穴上三寸处是穴。在肱骨后面、肱三头肌肌腹的中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直刺1-15寸主治头痛、项强、齿痛、肩背痛、癫痫。

13、臑会:位于上臂内侧三角肌后缘,又为手少阳、手阳明络脉之会,故名。肩髎穴下三寸,三角肌后缘是穴。在肱骨上端背面,大粗隆后下方,肱三头肌中部,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精经。直刺1-15寸主治瘿气、瘰疬,肩臀酸痛。

14、肩髎:肩峰外下方,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是穴。在肩胛骨肩峰的后下缘,肩关节后方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肌支,腋神经肌支。直刺1-15寸主治肩重不举、肩痛。

15、天髎:位于肩胛岗上窝内,居胸腔极上,人之天部,故名。肩井穴下一寸处是穴。当肩胛骨上部,岗上窝中,浅层为斜方肌,再下为岗上肌;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有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分支。直刺05-08寸主治肩肘痛、缺盆中痛、颈项强急、偏瘫。

16、天牖: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是穴。有耳后动脉,枕小神经。直刺05-1寸。主治头痛、面肿、目昏、暴聋、瘰疬、项强、喉痹。

17、翳风:位于耳垂根后方的凹陷中。直刺08-12寸。主治耳鸣、耳聋、口眼 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等病候。

18、瘈脉:当乳突中央,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下1/3与上2/3交界处是穴。有耳后肌,耳后动、静脉,耳大神经、耳后支。平刺03-05寸。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癫、呕吐、泄痢、瞳孔异常、视物不清。

19、颅息:耳后,当翳凤穴与角孙穴沿耳廓连线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是穴。平刺03-05寸。有耳后肌,耳后动、静脉;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会合支。主治头痛、耳鸣、小儿惊痛。

20、角孙:当耳尖的发际处是穴。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颞神经的分支。平刺03-05寸。主治耳鸣、目翳、龈肿、唇燥、项强、偏头痛。

21、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局部解剖: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有颞浅动、群脉耳前支通过。张口直刺05-1寸。主治:耳聋,耳鸣,聤耳,眩晕,齿痛、颈颔痛;中耳炎,下颌关节炎等。

22、耳和髎: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郭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局部解剖:有颞肌,后方有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分支,当面神经颞额支处。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颈颌肿,口 等。

23、丝竹空: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局部解剖: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有眼轮匝肌;并有颞浅动、静脉额支通过。平刺05-1寸。主治:头痛,眼睑瞤动,目眩,目赤痛,齿痛;癫痫,结膜炎,角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1袁钟、图娅、彭泽邦、艾景录.《中医辞海》: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1999年

2程宝书.《简明针灸辞典》: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

3高希言.《中国针灸辞典》: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梁繁荣.《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3种手臂肌肉锻炼方法成就猛男臂膀

 13种手臂肌肉锻炼方法成就猛男臂膀,不做好热身运动很有可能拉伤肌肉,这项运动还是比较高强度的,适量运动有益健康,这项运动是我们经常做,下面我带你们一起看看13种手臂肌肉锻炼方法成就猛男臂膀,知识。

13种手臂肌肉锻炼方法成就猛男臂膀1

 每周练1—2次即可。以下是一米八八为大家精选的13种锻炼手臂肌肉的健身方式,每种方式锻炼的肌肉都不尽相同,每个动作锻炼2~3组,每组8~12次。

  一、站立杠铃弯举

 目标肌肉:肱二头肌

 1、两脚开立同肩宽,稍屈膝,两手采用中握距握住杠铃并垂于大腿前,上臂紧贴体侧,掌心向前。

 2、以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将杠铃弯举至胸前,做顶峰收缩。然后缓慢下放还原。

  二、俯坐哑铃弯举

 目标肌肉:肱二头肌的外侧头和肱肌

 1、两脚分开坐在凳端,上体前倾,一手持铃垂于两腿间,手臂后下部和肘关节支撑在同侧腿内侧。另一手可扶腿支撑保持平衡。

 2、以肘关节为轴,以肱二头肌的收缩之力将前臂向上弯起,做顶峰收缩。然后缓慢下放还原。

  三、站姿高位拉力器弯举

 目标肌肉:肱二头肌

 1、站在两个拉力器中间,两臂侧平举,两手各握一个手柄,手心向上。

 2、尽量保持上臂不动,以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将手柄拉至肩部上方,做顶峰收缩。然后缓慢沿原路还原。

  四、站姿低姿拉力器弯举

 目标肌肉:肱二头肌

 1、面对低位拉力罪站立,两臂下垂,两手分开同肩宽,于大腿前握住把手,掌心向上。

 2、上臂不动,以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向上弯举至胸前,做顶峰收缩。然后缓慢下放。

  五、托臂弯举

 目标肌肉:肱二头肌下部、肌腹和内侧头

 1、调整座位的高度,使腋窝正好架在托板上,两脚前伸稳住身体,掌心向上握杠。

 2、以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向上弯举,做顶峰收缩。然后缓慢下放。

  六、坐姿杠铃颈后臂屈伸

 目标肌肉:肱三头肌

 1、坐在椅上,双脚分开平放在地上,上背部紧靠椅背,两臂上举,紧贴耳侧,两肘弯曲90度。

 2、上臂保持不动,以肱三头肌的收缩力将杠铃举至头上方,做顶峰收缩。然后缓慢下放至起始位。

  七、坐姿哑铃颈后臂屈伸

 目标肌肉:肱二头肌

 1、坐在凳上,两脚分开平放在地上。两手握住哑铃一端,两臂向上伸直。

 2、以肱三头肌的张紧力控制住哑铃缓慢落至颈后,然后再以肱三头肌的收缩力举起哑铃。

  八、仰卧杠铃臂屈伸

 目标肌肉:肱三头肌

 1、仰卧在长凳上,两脚平放于地,两臂向上伸直,两手窄握杠铃

 2、上臂固定不动,以肱三头肌的张紧力将两前臂下落至头前。然后以肱三头肌的收缩力将杠铃举起。

  九、俯立哑铃单臂屈伸

 目标肌肉:肱三头肌

 1、内侧腿和臂跪撑在长凳上,上体前屈与地面平行,外侧腿站立支撑,外侧手持铃上提至上臂与地面平行拳眼向前。

 2、以肱三头肌的收缩力将哑铃后举至手臂伸直然后再循原路返回。

  十、拉力器下压

 目标肌肉:肱三头肌

 1、面对压力器站立,两上臂紧贴体侧,两手分开于胸前握住把手。

 2、以肱三头肌的收缩力将把手下压,直至两臂伸直。然后再以肱三头肌张紧力缓慢向上返回。

  十一、窄距俯卧撑

 目标肌肉:肱三头肌

 1、与平常的俯卧撑相同,只是两手间距几厘米。

 2、慢慢下放身体,直至上臂与地面平行。然后向上撑起,但手臂不要完全伸直。

  十二、跪姿杠铃腕弯举

 目标肌肉: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正握练内侧屈指肌群,反握练前臂外侧伸肌群)

 1、跪在凳前,两前臂放在凳面上,两手伸出凳外并下垂。

 2、用力将杠铃向上弯起至极限,做顶峰收缩。然后再尽量下放还原。

  十三、侧弯举

 目标肌肉:前臂肌群和肱机

 1、自然站立,双手持铃垂于体侧,拳眼向前。

 2、以前臂肌群和肱肌向上弯举至肩前,做顶峰收缩。然后再缓慢下放还原。

13种手臂肌肉锻炼方法成就猛男臂膀2

 猛男提醒肌肉锻炼警惕四大误区

 误区一 每个肌肉群做3~4组动作

 这是著名的**明星,曾经多次获得国际健美锦标赛冠军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提出的建议,他认为这样的运动量可以保证你锻炼到肌肉的每个纤维。问题是当你练到足够多时,你就不会那么尽力了。

 想想吧,你练习得越刻苦,你保持的时间就越短。例如,很多人可以慢跑一个小时,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高强度地跳跃一个小时,更别提在这段时间里能一直保持较好的状态了。可是一旦你的状态开始下滑,你就已经达到了肌肉运动的锻炼效果。

 因此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同动作的运动次数上,一共重复25~50次就足够了。也就是说,五套动作重复五遍(25次)或2~3套动作重复15次(30到45次)。

 误区二 每个动作重复8到12次

 这个误区是建立在“在最佳范围内锻炼肌肉”的理论上,但事实上,使用此方法会使肌肉在中等强度下持续中等量的时间,这样会妨碍肌肉的最大生成量。因为肌肉的形成需要经历高强度和大重量的刺激,这样才会使肌肉纤维变得越来越大,而同重量长时间的训练只会提高肌肉耐力。

 因此,每个动作要根据重量来改变你重复的次数,比如为期一个月,每周三期的全身练习,第一期重复5次,第二期重复10次,第三期重复 15次。第二周后加大力量训练的重量,重复的次数同第一周一样,这样不但能增加肌肉量,还能提高肌肉的耐力,而不是每个动作、无论重量大小都是重复8到 12次。

 误区三 每组练习做3套

 在过去,人们认为达到最快的肌肉生长的理想的运动量是每组练习做3套。当然,这样说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是3套动作没有什么可以迷信的,你运动的次数不应由一个多年来人们默认的数字来决定。因为,在人的力量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动作你重复的次数越多,你需要做的套数就越少,相反依然。

 因此,保持你锻炼的总量,不必去在意每套重复的多少。你可以重复8次或8次以上,那样你可以做3套左右的动作。如果你的重复仅有三次,那么你就至少做6套动作。

 误区四 举哑铃时一定要提臀

 举哑铃能够锻炼背部肌肉,当背部疼痛时会延伸到横向腹腔肌肉,而横向腹腔肌肉是维持脊柱稳定的肌肉群的一部分,在举重时提臀能够锻炼到横向腹腔肌肉,从而增加对脊柱的支持,减少对背部的损伤。

 《背部健美与锻炼》的作者斯图亚特麦克盖尔博士,是世界级脊柱研究的专家,他认为,肌肉运动的作用是稳定你的脊柱,是否有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做的是哪项运动,横向腹腔肌肉不一定总是最重要的。

 因此,人们大可不必冒着举重提臀容易受伤的危险,如果你想要运动你的背部,简单的提臀就可以了,这也会激活你的三层腹腔壁,提高脊椎的稳定性和运动效果。

  有时间的时候做做五禽戏吧。。。。我也是个网管,经常坐电脑前,经常会坐的腰酸背疼手抽筋

  附:五禽戏动作要领

  练五禽戏分三个步骤,第一是肢体动作模仿五禽形象;第二是心意会悟而效其良能,就是深刻体会五禽之动作姿势和这些动作的优良功能;第三是存神(意)养气,在入静后,思想集中于守窃,先练气,然后用“意”想已学会的每一禽兽的姿势动作,肢体便随之自发地运动起来。

  一、虎戏

  练功开始,先作预备式,也叫开始式,古人叫虚无先天一气式。其姿势如下:立正,面微仰,两眼微合而平视,脊椎骨要直,两手下垂,两脚立正成九十度,思想入静,屏除杂念,脑子似同虚空,神(意)气合一下沉,意到下丹田,气达脚心(涌泉),气沉的不能再沉时,就上提至上丹田静守,当守窍已发动(有感觉),即意想要练之禽象,脑子想什么,就自发的练什么动作,无论练哪一象,皆由此势开始练起。

  (一)左右伏虎扑式

  自预备式起,两腿向下曲。两手同时攥拳。右脚不动,左脚向前进,两手随之上起与胸相平,两手仍为握拳式,再向前推出抓式,此时,手平于上、下丹田之间,五指分开,曲弯成钩状,两大指相对,两臂曲伸,如抱如撑。肩松开,肘下沉,脊骨与腰挺起,身向前伏,臀后坐,膝坐上提,脚脆直挺,脚趾抓地,右膝向下跪力,两膝裹合,小腹着力于大腿根部,鼻尖与右足膝相顺与一线,头上顶,目似怒视大指之中间,使气下注下丹田。练此象时以慢为妙。接着右脚先向前垫步,两手同时抓力攥拳,于右脚提起时向怀内搂劲,拳心向下,当两拳接近小腹时,右脚再向前进步,中丹田同时绵绵吸气,随右脚着地时,两手扑出,丹田呼气向外充实。怒目摇首,坐胯挺膝,尤如伏虎进退出林的形象。

  (二)回身扑式

  继上式,遇左脚在前,右转身,右脚在前左转身。右转身:左脚尖微向内移动,随着身从右转,右脚向左脚帝扣步成八字形。同时两手攥拳抓力向下搂劲,搂到小腹,左脚随转身向前进步,两拳同时顺胸前伸开成掌,向前扑出。左转身法与右身法相同,只是转身的方向和移动扣步的脚不同而已。

  (三)左右抓力式

  虎爪力步行直径,左脚斜横向前先垫步,脚尖点地,右脚随后大进一步至左脚前边,右手手拳回搂,在右脚前进时随之向前伸出,掌心向下,指尖与肩平,左手抓力成拳,向回往下搂劲至右肘旁,比肘稍下些,头似上顶,脚趾抓地,腰挺直,胯下坐,身腰微向前下伏劲,两臂曲如弓状,用意着力于指尖(不是肢体用力)气充丹田,目似向前怒视。接前势,右脚斜横向前垫步,左脚随同向前大进一步,进到右脚前边,右手随右脚大进步时向回搂劲,抓力成拳至心口前停住。原来的左拳顺右臂旁向前伸开推出,掌心向下,指尖与肩平,精神注意,向前怒视。身体各部位劲,力志前图同左右交替,不拘其数。

  (四)爪力回身式

  在演上式情况下,如欲转身反向前进,遇左脚在前就向左回身,右脚在前由左回身。右回身法是:左脚回扣与右脚尖对成八字形,身随右脚跟由右向后拧而转回,右脚亦随着向前进步。左手在回身时向怀里搂劲,抓力成拳,拳对右肘下,同时右拳上起看顶,随回身时前伸开扑出,形象与上式同。

  二、熊戏

  采用熊的动作,就是取其用内在之气力,这种气是其真正的阳气,又名真一祖气。熊象分式操作姿势。

  (一)起立拧身式

  自预备式起,同肘,两手自前方上举过肩,手心向下半向前,五指分开,虎口(大食指之间)要圆。随两手上起时两脚分开,腰挺直,臀下坐,两膝前曲,头向上顶,似熊立起来的形象。同时,意守下丹田,使气充足,便于发动。然后,上身以腰与臀部为重心向右拧转,拧至不能再拧时,依原式再往左拧转,如是演习,其数不拘。

  (二)上肢下推式

  两脚不动,两膝仍前曲,左后随身腰拧转时向左下方推出,头亦向左,目似手视。当左手已推出时,身腰即向右拧转,右手亦随之而向右方推出,如是两脚不动,两手交替及反复进行。

  (三)摇身按手式

  依原式正身两脚不动,左手先顺身动而向下按,随左手上起时,右手下按,同时身腰随左右手之起落,而前后左右摇摆。

  (四)要物式

  仍以原式正身,两脚下动,两手手心向上,右手在上斜伸与头手,左手下在与腹平,随腰身向右拧时,自左向右移动,如画半圆形,仍头上顶;臀下坐,目似注视前方由前式随身腰向左拧转时,左手伸起与头平,右手斜下与腹平,自右向左移动,如画半圆形。如是反复进行,不拘其数。在练功时如愿意随身腰之左右拧转,两手皆向前上伸移动亦可。

  (五)抗敌式

  两脚仍不动,两手同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如抱如撑,随腰身右拧时,两手手心向右,同时向外用劲拍出。继则两手随身腰向左拧转,变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反掌用推劲拍出。

  (六)指日式

  左脚向前进步,左手同时同左上方伸出,臂半曲半伸,右手掌心向下按劲,臀下坐,腰挺者,头微仰,目顺左手向上注视。继前势,左脚不动,右脚提起,顺左脚内侧提向右进步,同时左手向下按劲,掌心向下,右手上伸向右伸出,摇肩提身。

  (七)转身托月式

  在上式的运动情况下,遇左脚在前,左转身,右脚在前则右转身,右转身时右脚不动,左脚向右脚斜进步,与右脚成八字形,右脚跟对左脚尖,在向右转身的同时,左手向右推出,掌心向外,右手向下按。左转身时左脚在前不动,右脚提起向左脚旁斜进步,与左脚成八字形,右脚跟对左脚尖,在向左转身的同时,右手向左推出,左手下按。在转身后,(不论左右)向前进时,左或右脚提起,向前进步,左手(或右手)随左脚(或右脚)前进时掌心向上托,右手下按,反复进行。

  三、鹿戏

  练鹿戏姿势不多,主要在于配合体内之运气。开始由预备式起,左脚向前进。随左脚前进时,两手平肩向前伸出,手心向前,左腿成弓状,但膝不能过脚,左腿向后蹬直,这叫“前弓后蹬”,头上顶,腰挺直,丹田之气放于左腰根部,即尾闾之左边,以意引气按小周天路线循环一周至数周,练此势时,每换步后的定势时间可长可短,气转周天之数亦可多可少,左右换步,亦不拘数。

  四、猿戏

  取猿象练功夫,就是外练肢体运动的灵活性,内练抑制思想活动,以改变其动乱无定的情况。猿象分式操作姿势:

  (一)献桃式

  自预备式起,右脚不动,左脚向前进步,两手随左脚向前进步,掌心朝上一并上起,向前伸出,左手伸至齐顶,右手在左手腕旁,五指张开,头上顶,臀部下坐、摆尾、摇肩,晃身。演猿戏要注意慢演,凝神聚气,按法动作,以练其神(意)。

  (二)左右拧劲式

  按上式,左脚不动,右脚向前进步,左右两手阴阳相合,与脚前进的同时,一齐向左拧动,随拧随动,右手拧至手心朝上,前伸与鼻齐,左手后撤拧至手心朝外与眉齐。两臂皆半伸,两股相坳(即凹进去),右肩向左随身腰拧劲。注意动作要慢,肢体动作完毕停止后,再进行下式动作。

  右脚不动,左脚向前进,左右两手随左右足前进时,阴阳合一,并一齐向右拧动,拧至左手心朝上,向前与鼻齐,右手回手撤至掌心朝外与眉齐手,两臂半屈伸,两股相坳,左肩向右随腰身拧劲。如是左右交替进行,不拘其数。

  (三)转身式

  继上式,若左脚在前右转身,右脚在前则左转身。右转身法:右脚不动,左脚向右脚旁移步,脚尖对脚尖,合成八字形,随即从右向后转身,右脚同时前进,左右两手仍依上式向右拧劲,身法神意与上式右拧劲法同,右转身法只手脚和转身方向不同,其余与上式左拧劲法同。

  (四)回头望月式

  自猿象开始式起,右脚斜左稍后退,左脚尖斜横向右转身进步着地,两股相坳,左右两手亦随转身向后摆动,俟左脚着地,手仍不停顺右膝向前直伸,然后两臂稍回曲,再行以右手臂向左膝前伸,掌心朝下,左手伸至右肘旁,手心也向下,腰身向下伏劲,头向后扭,目似向后上视,如同望月,这是猿象的第二练法。

  (五)摘果式

  接上式,右脚微向内合成斜横形,左脚后退平衡看,随即向左转身,左脚迈步蹬出不停即落地,成顺势(两脚成丁字步)后转时是身随步转,左右两手臂随左脚落地放顺时,向左横摆过来一齐伸出,左手伸出与头顶相齐,右手伸至左手腕后,两手心皆向下,手指张开抓力,两臂皆半屈,两股相坳,头顶胯坠,臀后坐劲,目顺右手前视。

  (六)坠枝式

  左右两手不动,随两臂之拧劲,一齐向左拧劲,身腰随之而扭,拧至左手掌心朝外,手与眉齐,肘与肩平,右臂与左膝对正,掌心向下前伸与项平。左脚不动,右脚向前进步,左右两臂同时一齐向右拧,横力伸出,右手心朝下,伸至高与顶平,左手心朝上伸纛右手腕后,两臂屈伸,指合抓力,摇肩提身。左右交替,不拘其数。结束时,收归于预备式,休息。

  五、鸟戏

  鸟戏以鹤为代表。鹤戏分式操作姿势:

  (一)伏翅式

  由预备式起,两手徐徐而起,手心向上,两手中指相对,平脐,稍停。

  两手依原式徐徐上起至胸口,同时丹田(指中丹田,以下同)向内绵绵吸气,此时全身毛孔皆开,谓之辟。再将两手渐渐下落至脐,同时丹田也要向外呼气,(臌荡充实)此谓之阁。这一个姿势,就是以丹田呼吸随手掌之起落上下活动,反复进行,不拘其数。练习纯熟后,再换练下一姿势。

  (二)亮翅式

  由上式起,两手自胸前自左右分开伸直,两手心仍向上,同时丹田绵绵吸气,两手心翻向下,渐渐下垂至与脐平,同时,丹田呼气并充实,如是上下起落,反复进行,不拘其数。

  (三)曲腿展翅式

  由上式起,两手心向下,两臂上起伸平,同时两脚心悬起,脚尖点地,两腿弯曲如弓状,两膝向前,臀部下坐至半蹲半坐为正,头似向上顶,腰与脊椎挺直,丹田吸气,练此势时以慢为妙。然后,两手臂徐徐垂下,手与脐平,同时臀腰往上提劲,两脚渐渐由曲而直,两脚复回如,同时将气呼出丹田充实,反复进行。

  (四)双翅后摆式

  由前式起,两手向后,手心向上而外拧,拧至不能再拧为止。在两手向后的同时,头向上顶,臀部下坐,两腿弯曲成弓状,右脚心悬起,脚尖点地,丹田吸气。

  两手由拧劲向左右分开,掌心翻向下,两臂渐渐伸直与肩平,同时,两腿由臀腰提劲立直,右脚由悬起而复原位,丹田呼气充实,反复进行,不拘次数,每次两手动作相同,两脚动作互相替换。

  (五)移步前后展翅式

  接上式,左脚向前进一步,脚尖点地;屈膝提脚,右膝跪立,两膝里扣,同时左臂向右,右臂向前斜上伸,两手同时向外拧动,身略前俯,鼻尖与左膝相对腰直臀坐,丹田呼气充实,而置于两腿根上。

  换步,右脚前进,脚尖点地,屈膝提脚,右膝跪立,两膝里扣,同时右臂向后,左臂向前斜上伸,两手同时向外拧劲,身亦略前俯腰直,臀坐,鼻尖与右膝相对。

  (六)转身移步后摆翅式

  接上式(如左脚在前即向左转身,如右脚在前则右转身)。右脚在前不动,左脚前进向右斜迈步,与右脚成八字形,随左脚前进眼睛看地时,以拧腰为主,身由右方向后转,两脚亦随之而后转,转身后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同时两臂向后伸平向外拧动右转身法与此相同。只是转身方向和左右脚前后位置不同而已。左转身以后不必立即再行转身,需换步前进时,可两手左右分开伸平,同时右脚向前进步(如果转身后右脚在前即左脚向前迈步)。如果左脚再行前进,两臂即再后伸两手外拧,如是反复进行不拘其数。

可以。

臂屈伸是以练习胸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为主的动作。需要的器材为双杠最佳。

初始练习者力量不佳,可选择长凳、床等生活家具,采取同样动作进行(因脚踩地可减低体重负荷)。

动作的一般过程为:双手分别握杠,两臂支撑在双杠上,头正挺胸顶肩,躯干、上肢与双杠垂直,屈膝后小腿交叠于两脚的踝关节部位。肘关节慢慢弯屈,同时肩关节伸屈,使身体逐渐下降至最低位置。稍停片刻,两臂用力撑起至还原。

臂屈伸是一个双关节运动的动作,不同的动作要求会对主练肌肉胸肌和肱三头肌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

1.握距的选择:窄握对肱三头肌刺激大,宽握对胸肌刺激大。

2.上体倾角(侧面观)的选择:着重练肱三头肌上体宜后仰,身体呈反弓形,使手臂在体后完成动作;着重练胸肌则宜前倾。

3.上臂与躯干的夹角(背面观):着重练肱三头肌直夹紧,下放时也不要外张,保持两臂平行;着重练胸肌,下放时则可外张。

另外,自助的方法是:体前放一稳定的高凳,在练习中需要帮助时,收腹抬腿,把两脚轻放到凳上即可。此法也适合初练者用来降低练习难度。当一组动作能轻松完成12个以上时,就应负重练习,如将杠铃悬挂于腰部进行练习即为较好的方法。

除此以外,以下运动也可以锻炼背部

(一) 引体向上

目标锻炼部位:背阔肌。

动作要领:

双手抓住单杠,使腰背以下部位放松,背阔肌充分伸长,两小腿弯曲抬起。吸气,集中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体上拉最高处稍停2-3秒。然后呼气,以背阔肌的收缩力量控制住,使身体慢慢下降还原。重复练习。

握距:

宽握引体向上,针对背阔肌上侧、外侧两部分,有效增加背阔肌的宽度;窄握引体向上,针对背阔肌下侧,有利于增加背阔肌的厚度。

握法:

一般用正握,但是也可反握,反握引体向上可以对肱二头肌会有明显的刺激。

注意事项:

⑴ 每次练习都要充分伸展和收缩背阔肌,向下放到最低,向上拉到胸部,尽可能的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达背阔肌,雕刻出肌肉线条。

⑵ 动作过程中身体不要前后摆动利用惯性给予助力;全身下垂时,肩胛部要放松,使背阔肌充分伸长;每练完一组后,应双手抓杠悬吊一会儿,以伸展放松背阔肌,这一练习重要性在于能把背阔肌伸展到训练时因动作限制而不能达到的程度。

(二) 游式挺身

目标锻炼部位:竖脊肌。

动作要领:

⑴ 俯卧,伸展身体,双腿和双臂向四周充分伸展。拉长脊骨,伸展手臂,肩膀和双腿微离开地面。

⑵ 腹部和臀部收紧,保持颈部、脊柱成一条直线不动,慢慢抬高左手和右腿,还原至水平线,换右手和左腿抬高,始终保持双腿及双手不落地锻炼后背肌群\臀部。

注意事项:

⑴ 这个动作不能利用爆发力来做,而要慢慢地让腹部肌肉发力带动手臂和腿上抬。

⑵ 此外也要注意头部不要使劲向后仰,而是跟随上半身一起抬起。

(三)俯卧两头起

目标锻炼部位:竖脊肌。

动作要领:

完全放松地俯卧,手臂向头部上方伸直,双腿伸直,吸气的时候手臂和腿同时向上抬离地面,稍微控制一下再慢慢呼气放松。

注意事项:

⑴ 这个动作不能利用爆发力来做,而要慢慢地让腹部肌肉发力带动手臂和腿上抬。

⑵ 此外也要注意头部不要使劲向后仰,而是跟随上半身一起抬起。

(四)俯身单臂划船

目标锻炼部位:主要锻炼背阔肌中部(内侧)。

动作要领:

⑴ 屈体用正握法抓住哑铃,另一只手扶在长凳上支住身体,另一只膝盖也弯曲支在长凳上,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抬头挺胸。

⑵ 把重量放到尽量地低,掌向身体将重量拉起;尽量保持身体静止,用背而不是用手臂将哑铃拉到体侧;缓慢地放下,保持对重量的控制,一侧练完再练另一边。

注意事项:

⑴ 初始不使用大重量,技术稳定后在逐步增重。

⑵ 训练时腰背不够平直会损害脊椎,放在平凳上的手臂要保持肘关节微屈,放在地面上的腿保持膝关节微屈,动作太快会降低训练效果,幅度过大会增加身体扭动,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五)直腿硬拉

目标锻炼部位:下背。

动作要领:

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直腿,腰背挺直,身体前屈,抬头,直到上体约与地面平行。然后下背肌收缩用力使上体还原。

注意事项:

为保持张紧力,身体前屈时哑铃不要触及地面。动作不宜太快。

(六)俯身双臂划船

目标锻炼部位:背阔肌。

动作要领:

俯身微屈膝(或爬与登面),两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拉哑铃至肘与肩高或略高于肩的位置,稍停,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哑铃缓慢还原。

注意事项:

划船时主要是背阔肌收缩伸展,上体不宜上抬,避免借力。

女人长期练习哑铃的好处:

1、长期坚持练习哑铃,可以修饰肌肉线条,增加肌肉耐力,经常做重量偏大的哑铃练习,可以使肌肉结实,强壮肌纤维,增加肌力。

2、可以锻炼上肢肌肉及腰、腹部肌肉。如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在颈后部双手紧握哑铃,可以增加腹肌练习的负荷;手握哑铃做体侧屈或转体运动,可以锻炼腹内、外斜肌;手握哑铃的直臂前举、侧平举等可以锻炼肩部和胸部肌肉。

3、可锻炼下肢肌肉。如手持哑铃单脚蹲起、双脚蹲跳等。

扩展资料:

哑铃是一种用于增强肌肉力量训练的简单器材。动能哑铃的主要材料是铸铁,有的外包一层橡胶。它的用途是用于肌力训练,肌肉复合动作训练。因运动麻痹、疼痛、长期不活动等导致肌力低下的患者,手持哑铃,可利用哑铃的重量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肌力。哑铃可训练单一肌肉;如增加重量,则需多个肌肉的协调,也可作为一种肌肉复合动作训练。科学地使用哑铃,确实可以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有材料说,当年施瓦辛格一身健美的肌肉,主要就是通过哑铃锻炼而得。但是确有不少人用哑铃锻炼后,既没有增加力量,也没有变得健美,常会就此心灰意冷,哑铃也被束之高阁,甚至成为锤子的替代品。事实上,哑铃健身大有学问。如果不加以贯彻,锻炼效果往往会大失所望。

参考资料:

哑铃_

(1) 关冲 SJ1 Guān chōng 〔定位〕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配伍〕配内关、人中治中暑、昏厥。 〔刺灸法〕浅刺01寸,或有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三焦经井穴。 (2) 液门 SJ2 Yè mén 〔定位〕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配伍〕配鱼际治喉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荥穴。 (3) 中渚 SJ3 Zhōng zhǔ 〔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解剖〕有第四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四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酸痛 ,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 〔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输穴。 (4) 阳池 SJ4 Yáng chí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解剖〕皮下有手背静脉网,第四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原穴。 (5) 外关 SJ5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6) 支沟 SJ6 Zhī gōu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酸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配伍〕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经穴。 (7) 会宗 SJ7 Huì zōng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解剖〕尺骨桡侧缘,在小指固有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 〔主治〕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配伍〕配听会、耳门治疗耳聋;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软组织挫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郄穴。 (8) 三阳络 SJ8 Sān yáng luò 〔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指总伸肌与拇长展肌起端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 〔配伍〕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9) 四渎 SJ9 Sì dú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指总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配三阳络、消泺、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阳络、阳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0) 天井 SJ10 Tiān jǐng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解剖〕在肱骨下端后面鹰嘴窝中,有肱三头肌腱;肘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 〔主治〕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耳聋,瘰疬,瘿气,癫痫。 〔配伍〕配率谷治偏头痛;配天突治瘿气;配臂治瘰疬、瘾疹;配巨阙、心俞治精神恍惚。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1) 清冷渊 SJ11 Qīng lěng yuān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解剖〕在肱三头肌下部;有中侧副动、静脉末支;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肌支。 〔主治〕头痛,目黄,肩臂痛不能举。 〔配伍〕配肩髎、天髎、臑俞、养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2) 消泺 SJ12 Xiāo luò 〔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解剖〕在肱三头肌肌腹的中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 〔配伍〕配肩髎、肩髃、臑会、清冷渊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3) 臑会 SJ13 Nào huì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解剖〕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 〔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 〔配伍〕配肩俞、肩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关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4) 肩髎 SJ14 Jiān liáo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解剖〕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布有腋神经的肌支。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5) 天髎 SJ15 Tiān liáo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解剖〕有斜方肌、冈上肌;有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配伍〕配秉风、天宗、清冷渊、臑会治颈肩综合征、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16) 天牖 SJ16 Tiān yǒu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枕动脉的肌支,耳后动、静脉及颈后浅静脉;布有枕小神经本干,深层为副神经,颈神经。 〔主治〕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 〔配伍〕配外关、率谷、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7) 翳风 SJ17 Yī fēng 〔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为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喎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配伍〕配地仓、承浆、水沟、合谷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18) 瘛脉 SJ18 Chì mài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解剖〕在耳后肌上;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耳后支。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配伍〕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百会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19) 颅息 SJ19 Lú xī 〔定位〕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 〔配伍〕配太冲治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配天冲、脑空、风池、太阳治偏头痛、头风病。 〔刺灸法〕平刺02-05寸;可灸。 (20) 角孙 SJ20 Jiǎo sūn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解剖〕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配伍〕率谷透角孙配足临泣治眩晕。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1) 耳门 SJ21 ěr mén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解剖〕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 〔配伍〕配丝竹空治牙痛;配兑端治上齿龋。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2) 耳和髎 SJ22 ěr hé liáo 〔定位〕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解剖〕有颞肌和颞浅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 〔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肿,鼻准肿痛,口渴 〔配伍〕配养老、完骨治耳聋。 〔刺灸法〕斜刺03-05;可灸。 〔附注〕手、足少阳,手太阳的交会穴。 (23) 丝竹空 SJ23 Sī zú kōng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解剖〕有眼轮匝肌;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 〔配伍〕配丝竹空止牙痛。 〔刺灸法〕平刺05-1寸。不宜灸。

不同意上面几位的意见!

正常情况下,增长肌肉应该训练的强度为,靠自己的力量能完成8-10个,然后再有人辅助的条件下再做2-3个,这样做3-4组,每组之间控制在休息2分钟左右,如果你是大致按照上述规律训练的话,肌肉仍然没有太大的反应,就应该更换训练方式,每个人肌肉类型不同,有天生偏重耐力的,也有偏重爆发力的,而且还跟饮食结构有关系,蔬菜粮食等粗纤维会增加耐力,肉类等会增加爆发力,当然不是主要因素。

所以,你应该更换训练强度和方式来刺激肌肉

1比如,重量控制在你靠自己力量只能完成2-3的重量,然后在辅助做2-3个,保持3组,试一下,没有变化的话,在进行更换。(或相反,增加数量和组数)

2更换训练方式,比如,练习胸肌,仰卧飞鸟和平推都没有太大反应,可以增加双杠臂屈伸(都适当负重)练习,或者增加斜板卧推的数量。

原因:你再做一项训练时,不可能只用到一块肌肉,当这项动作中某一块肌肉特别发达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让其更多的用力,而其他的肌肉用的就少了,当你举不动的时候,实际上某些肌肉还没有用出全力,就需要多元化的练习,找到刺激点

3总之,多询问教练,实验性的调整训练方式,如果感到身体或关节不适,就立即停止,在重新调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72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