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普通人眼里,儒家人就是想做官的人

为什么在普通人眼里,儒家人就是想做官的人,第1张

因为“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论语》第十九篇《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出于孔子弟子子夏之口的话,代表了孔子的办学思想,体现了他的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使儒家人认为求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他们把读书当作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它消费了大量人才,消磨了众多人的时光。“学而优则仕” 给人示以光明政治前途的道路,把一大批社会精英的思想、目标和精力都吸引了过去。这一导向使读经、考试和得到高官厚禄似乎成了最明智的选择,而去思考和研究自然知识、属于下流的技术和工艺、不登大雅之堂的非儒家学术等,于名于利都非上策。于是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在研究儒家经典方面投入了更大的精力,人们在看到部分成功者之后得出结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所以,很多人不异皓首穷经,求取功名。

补充:积极意义

1、“学而优则仕”倡导任人为贤,是对当时的世袭世禄制度的否定和批判。为“举贤才”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学而优则仕”主张机会平等、公正取仕,肯定了教育的社会作用,促进了文化下移。是为已经有一定经济地位的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寒门庶人子弟进入政治集团鸣锣开道。

3、“学而优则仕” 强调能人治世,提出了一个客观的取仕标准。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古代科举制等级排名由低到高是这样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

古代科举是非常之难的。好不夸张的说,在古代考中举人的概率比我们现在考上985,211的概率还要低。在古代,也没有什么高铁、飞机什么交通工具,全靠自己两条腿,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路上餐风饮露就不提了,你可能还得提前出发,一般会试都是秋天,年初就得出发了。例如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就是赶考的秀才之一。

一、秀才

1、要想在科举考试中举,首先要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那就是秀才。可考个秀才要先过三关,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2、考试由知县主持,一般都是在二月份,连考五场。第一场为正场,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于七百字。

第二场为招覆,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得误写添改。

第三场称再覆,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第四五场考连覆: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3、在第一场考试会刷下去百分之二十,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参加府试,试期多在四月,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

4、通常在这场会刷下去近一半的考生。接下来就是院试,院试就是最后考秀才的考试,院考由学政主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其品级是三品,院试的结果下来才是最终的秀才。根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记载,平均每个县三年才能出十几个秀才。

二、举人

要成为举人,秀才需要通过乡试考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各省在京的主考官主持,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时事政治、经史百家和八股文等,考中者称为举人。

乡试是定期举行的,考试的地方叫贡院。除非贡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由中央委派并由当地的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试后一日出场,这也是精神和体力的考验。

考棚又是一间一间的,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和吃饭、住宿的,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贡院里的搜查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三、贡士

成为举人后,由省衙提供物资以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会试通常安排在第二年的三月。

会试也考三场:第一场考生写四篇有关历史题材的文章——三篇阐述和一篇评论;第二场四篇考经义的文章和一首五言律诗;第三场则写一篇政治论文——策论。会试结果三天后即公布,中考者被授予贡士头街,并获一个半月后参加殿试的资格。

四、进士

成为贡士以后有资格参加殿试,科就没那么容易考了,除了考“帖经”之外,还要考“时务策”和“杂文”。“时务策”考的是你对国家问题的分析能力,要求你能够指点江山;“杂文”则考诗赋,要求考生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具备优秀的文学才能。比起偏重“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进士科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显然更高,也考得更灵活,难度自然也就大很多了。进士科考试真的可以说很难,落榜的人也一抓一大把。比如如杜甫,写诗都写到了“诗圣”级别,照样考不上。因此,进士及第,在当时也被称为“登龙门”。殿试在四月份举行,是紧随在会试之后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需要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不需要考试,直接授封官职。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五、探花、榜眼、状元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探花。

总之,在那个时代的学子们都把科举考试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得中,金榜题名,这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 翻译文言文“时耿氏建藩,其下多怙势虐民

当时耿氏建立藩国,他的下属多倚仗权势残害百姓,利用借钱而抢夺百姓的妻子女儿。姚文燮让百姓都来揭发,替他们募捐代为偿还债务,赎还的有上百人。姚文燮奉命主持丈量田亩的事务,建宁四周都是山,百姓依山造田,常常地势陡峭险峻,不能使用丈量的工具。姚文燮给有关官员传授勾股的方法,计量田地的宽狭,或增或减,成为整亩,处置都很恰当。遇到滨海地区修造战船,有人打算按户口征收钱银,姚文燮上书陈说百姓疾苦,自己设法弄到款项来代替,百姓才得到安宁。任期到了,姚文燮的政绩被评为上等。康熙六年,皇帝下令裁掉各府的推官,姚文燮失去职务。

康熙八年,姚文燮改任直隶雄县知县。浑河泛溢,淹没城池,姚文燮修建城墙堤防,造桥方便经过的人。雄县要向朝廷进贡狐皮,成为百姓的负担,姚文燮向上分项陈述其中弊病,终于免除进贡。该县接近京城,肥沃的土地多被圈占为旗人财产,姚文燮替百姓争夺土地。旗人向户部请求,上级派遣有关官员到来,牵绳子丈量土地,绳子量到的地方,百姓不能够占有。姚文燮拔出刀砍断绳子,有关官员看到他刚强正直,言词稍为退让。不久,皇帝下旨把土地退还百姓。姚文燮还组织训练各村壮丁,用来作为看守瞭望,盗贼隐藏行迹,不敢露面。

姚文燮被提拔为云南开化府同知。吴三桂发动叛乱,姚文燮陷身在叛军中。秘密跟建义将军林兴珠有所约定,被叛军发觉,遭到拘捕,乘叛军不备逃跑了,到军营中拜见安亲王岳乐。安亲王把他的情况奏知皇帝,皇帝召姚文燮到京城,让他回答问题,详细询问关于军事的情况。云南叛军被平定,姚文燮就请求回家养老。

2 魏骥字仲房文言文翻译

《明史·魏骥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魏骥,字仲房,萧山人。

永乐中,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常夜分携茗粥劳诸生。

诸生感奋,多成就者。用师逵荐,迁太常博士。

宣德初,迁吏部考功员外郎,正统三年,召试行在吏部左侍郎,屡命巡视畿甸遗蝗,问民疾苦。八年改礼部,寻以老请致仕。

吏部尚书王直言骥未衰,如念其老,宜令去繁就简。乃改南京吏部。

复以老辞,不允。十四年进尚书。

英宗北狩,骥率诸司条上时务,多施行。景泰元年,年七十七,致仕。

骥居官务大体。在太常,山川坛获双白兔,圻内生瑞麦,皆却不进。

在吏部,有进士未终制,求考功。同官将许之,骥持不可。

法司因旱恤刑,有王纲者,恶逆当辟,或悯其少,欲缓之。骥曰:“此妇人之仁,天道不时,正此故也。”

狱决而雨。正统中,王振怙宠,凌公卿,独严重骥,呼“先生”。

景泰初,以请老至京师。大学士陈循,骥门生也,请间曰:“公虽位冢宰,然未尝立朝。

愿少待,事在循辈。”骥正色曰:“君为辅臣,当为天下进贤才,不得私一座主。”

退语人曰:“渠以朝廷事为一己事,安得善终。”竟致仕去。

骥端厚祗慎。顾劲直,好别白君子小人。

恒曰:“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家居,忧国忧民,老而弥笃。

萧山故多水患,骥倡修螺山、毕公诸塘堰,捍江潮,兴湖利。乡人赖之。

居恒布衣粝食,不殖生产。事兄教谕骐,虽耄益恭。

时戴笠行田间。尝遇钱塘主簿,隶呵之。

答曰“萧山魏骥也”。主簿仓皇谢慰而去。

成化七年,御史梁昉言:“臣先任萧山,见致仕尚书臣魏骥里居,教子孙孝弟力田,增堤浚湖,捍御灾患。所行动应礼法,倡理学,勖后进。

虽在林野,有补治化,齿德有余。乞下所司,酌前代故事施行。”

帝览奏嘉叹。遣行人存问,赐羊酒,命有司月给米三石。

使命未至而骥卒。赐祭葬如礼,谥文靖。

其子完以骥遗言诣阙辞葬,乞以其金振饥民。帝怃然曰:“骥临终遗命,犹恐劳民,可谓纯臣矣。”

许之。(节选自《明史·魏骥传》,有删改) 译文:魏骥,字子房,萧山人。

永乐年间,以进士副榜的身份授职松江训导。常在深夜携带茶粥慰劳诸生。

诸生感动而发奋,其中多有功成名就的人。因师逵的推荐,升任太常博士。

宣德初年,升任吏部考功员外郎。正统三年,召入试用行在所吏部左侍郎,多次奉命巡视京城郊区蝗虫灾情,询问民众的疾苦。

正统八年,改任礼部左侍郎,不久因年老而请求辞官退休。吏部尚书王直说魏骥没有衰老,若考虑到他年龄大,最好下令除去繁杂的工作而做简要的事情。

于是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他再次推托年老而辞官,但是朝廷不同意。

正统十四年升为尚书。英宗被俘北去,魏骥率领各司众官吏逐条上陈时弊,大多被施行。

景泰元年,年龄七十七,辞官退休。魏骥做官识大体。

任太常官时,山川坛抓获一对白兔,京畿内长瑞麦,他都拒绝进呈给朝廷。在吏部时,有一进士服丧期未满,就请求考核功绩授官。

同僚打算答应他,可是魏骥坚持不同意。司法官因天旱体恤受刑者,有个叫王纲的犯人,罪大恶极,应判处死罪,有人怜悯他年少,想要给他减刑。

魏骥说:“这是妇人之仁,天道不合时节,正是这个原因。”依法断案后,天就下雨了。

正统年间,王振依仗宠幸,凌辱公卿,唯独尊重魏骥,称他为“先生”。景泰初年,魏骥因请求退休养老到达京城。

大学士陈循,是魏骥的学生,找机会避开众人对魏骥说:“您虽位居冢宰,然而不曾在京城中央作官。请您稍稍等待,可叫朝廷为您加官封爵,这事儿包在我陈循等人身上。”

魏骥正色道:“你身为辅佐之臣,应当为天下推举贤才,不能因为我是你的老师就偏私我。”魏骥后来对人说:“他把朝廷的事作为自己的事,这样怎么会有好结果呢?”最终辞官退休归家。

魏骥端正厚道刚劲正直,善于识别君子小人,常说:“没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在家闲居也忧国忧民,此情到老而更加纯厚。

萧山原来多水灾,魏骥倡议修筑螺山、毕公等塘堰,拦截江潮,兴修水利。乡里人依赖它获利。

居家一直布衣粗食,不置产业。事奉作教谕的兄长魏骐,虽年长而更加恭敬。

经常戴斗笠行走于田间。曾遇到钱塘的主簿,仆隶呵斥他,问他是谁,他回答说“是萧山的魏骥”。

那主簿仓皇谢罪慰问而离去。成化七年,御史梁昉说:“臣最初任职萧山,看到退休尚书臣魏骥的乡下住宅,教育子孙尊崇孝悌,致力农耕,增筑堤坝,挖掘湖泊,抵御灾害。

所做的事符合礼法,提倡理学,勉励后进。魏骥虽身处山野,但对治理和教化有益处,年龄大,德行高。

请求陛下下令给主管部门,参照前代旧例实施对魏骥的表彰。”皇帝阅览奏折而嘉叹赞赏,派遣使者前往慰问,踢给羊和酒,命令有关部门每月供给米三石。

但使者和命令还没到达魏骥就去世了。按照礼制赐予祭品,谥号文靖。

他的儿子魏完因魏骥的遗言赴朝堂推辞葬礼,乞求用礼金救济饥民。皇帝叹息说:“魏骥临终的遗言还害怕劳民伤财,可谓忠诚的大臣啊!”答应了魏完的请求。

3 古文寻求答案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

B(阴:暗地里、暗中) 11A(②陈述克戬从弟;④百姓为之感动;⑥为后人敬重、景仰排除这三项) 12C(事件的前提应在太原沦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围时“暗中”也属无中生有) 四(24分) 13(1)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再、修怨、黜) (3分) (2)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帅、却、讫) (3分) (3)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家人)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度、草、缒、抵) (4分) 14(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感情基调(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词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2分)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情景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

4 高中文言文翻译梁适传宋史,列传四十四

原文: 梁适,字仲贤,东平人,翰林学士颢之子也少孤,尝辑父遗文及所自著以进,真宗曰:“梁颢有子矣”授秘书省正字为开封工曹,知昆山县徙梧州,奏罢南汉时民间折税更举进士,知淮阳军,又奏减京东预买百三十万论景祐赦书不当录朱梁后,仁宗记其名,寻召为审刑详议官 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驳曰:“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甚于刃也”卒论死有鸟似鹤集端门,稍下及庭中,大臣或倡以为瑞,适曰“此野鸟入宫庭耳,何瑞之云?” 尝与同院燕肃奏何次公案,帝顾曰:“次公似是汉时人字”肃不能对,适进曰:“盖宽饶、黄霸皆字次公”帝悦,因询适家世,益器之他日宰相拟适提点刑狱,帝曰:“姑留之,俟谏官有阙,可用也”遂拜右正言 林瑀由中旨侍讲天章阁,适疏其过又言:“夏守赟为将无功,不宜复典宥密”会妇党任中师执政,以嫌改直史馆,修起居注奉使陕西,与范仲淹条边机十余事进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岁余,出知兖州莱芜冶铁为民病,当役者率破产以偿,适募人为之,自是民不忧冶户,而铁岁溢再迁枢密直学士、知延州告归治葬,过京师,得入见,自言前为朋党挤逐,留为翰林学士御史交劾之,以侍读学士知澶州,徙秦州入知审刑院,擢枢密副使 张尧佐一日除四使,言者争之力,帝颇怒适曰:“台谏论事,职耳尧佐恩实过,恐非所以全之”遂夺二使侬智高入寇,移嫚书求邕、桂节度,帝将受其降适曰:“若尔,岭外非朝廷有矣”乃遣狄青讨之贼平,帝曰:“向非适言,南方安危,未可知也”迁参知政事契丹欲易国书称南北朝,适曰:“宋之为宋,受之于天,不可改也契丹亦其国名,自古岂有无名之国哉?”遂止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大珰王守忠求为节度使,适持不可;张贵妃治丧皇仪殿,又以为不可将以适为园陵使,适言国朝以来无此制,由是浸与陈执中不合适晓畅法令,临事有胆力,而多挟智数,不为清议所许御史马遵、吴中复极论其贪黩怙权,罢知郑州京师茶贾负公钱四十万缗,盐铁判官李虞卿案之急,贾惧,与吏为市,内交于适子弟,适出虞卿提点陕西刑狱及罢,帝即还虞卿三司复加观文殿大学士、知秦州古渭初建砦,间为属羌所钞,益兵拒守,羌复惊疑适具牛酒,召谕其种人,且罢所益兵,羌不为患徙永兴军夏人盗耕屈野河西田累年,朝廷欲正封,以适为定国军节度使、知并州,至则悉复侵地六百里还,知河阳,领忠武、昭德二镇、检校太师,复为观文殿大学士,以太子太保致仕,进太傅熙宁三年,卒,年七十赠司空兼侍中,谥曰庄肃译文: 梁适,字仲贤,东平人,是翰林学士梁颢的儿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曾经把父亲的遗文和自己写的文章编成集子进献皇帝,真宗说:“梁颢也有有出息的儿子了”任命他为秘书省正字担任开封工曹,昆山县知县调任梧州,上书朝廷免除了从南汉时就实行的民间折税制度又举进士,任淮阳军负责人,又上书减免上交的京东预买款一百三十万的负担上书发表意见,认为景祐年的赦书不应当收录后梁朱温家族的后代,仁宗记下了他的名字,不久寻召他担任审刑详议官 梓州妖人白彦欢装神弄鬼,用诅咒杀人,案件审理完结,因为死者没有受伤定罪梁适驳斥说:“用刀杀人,被杀的还可以抵抗,但是诅咒能抵抗吗?这比刀还厉害”最终判处死刑有长得像鹤的鸟聚集在端门,有些落下到了皇宫的院子里,大臣有人提议把这作为国家的祥瑞,梁适说:“这不过是野鸟进入宫庭罢了,哪有什么祥瑞可言呢?” 曾经和同在刑部院的燕肃一起上奏何次公的案子,皇帝看着他们说:“次公好像是汉朝时候人的字”燕肃不能回答,梁适回复皇帝说:“盖宽饶、黄霸的字都是次公”皇帝很高兴,趁机问梁适的家庭身世,更加器重他另一天,宰相准备让梁适提点刑狱,皇帝说:“暂且留着他,等到谏官的职位有空缺的时候,可以让他担任”于是被任命为右正言 林瑀根据皇帝的安排在天章阁为皇帝讲课,梁适上书披露他讲错的地方又上书说:“夏守赟担任将领却没有功劳,不应该再参与重大典礼和朝廷机密事项”正值妇党人士任中师执掌权力,梁适因为受嫌弃改任史馆值班人员,为皇帝修起居注奉命出使陕西,与范仲淹上书陈述边疆重要事务十余件升职担任知制诰、暂时安排到开封府挂职一年多,出任兖州知州莱芜炼铁纳税的事情让老百姓很受苦,赶上承担这个差事的人往往破产才交得上税梁适招募人员专门做这件事,从此老百姓不再担心摊上炼铁的差事,而铁的产量却逐年增长又升任枢密直学士、延州知州上书请假回家办理丧事,经过京城,得以入见皇帝,自己陈述先前被朋党排挤外逐,皇帝留他在京担任翰林学士御史纷纷弹劾他,后来侍读学士的身份担任澶州知州,调任秦州又回朝廷担任审刑院负责人,提升为枢密副使 张尧佐一天担任了四个职务,负责反映意见的言官上书抗争很急切,皇帝相当生气梁适说:“谏官们议论朝政,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张尧佐蒙受皇帝的恩典也确实有些过分了,恐怕这不是保护他的办法”于是罢免了张尧佐的两个职务广西的侬智高叛乱入侵,写信给邕州(南宁)、桂林的节。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举( 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 同本义 [raise;lift up]

举,对举也。——《说文》

举,擎也。——《广韵》

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逍遥游》

举所佩玉玦。——《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举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举案(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4 拿起;提起 [hold up]

举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举以予人。——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举白(举杯喝尽。干杯);举踵(举起脚跟。比喻切望);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6 飞,飞起;飘动 [fly]

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7 又如:举翮(展翅起飞);风举(随风飘动)

8 升起;耸起 [lift]

叔籔,火烈具举。——《诗·郑风》

中江举帆。——《资治通鉴》

9 仰起;抬起 [face upward;raise]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10 又如:举眼无亲(人地生疏,孤单无依);举手加额(把手举上额头敬礼)

11 发问;动问 [question]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礼记》。孔颖达疏:“举亦问也。客从外来,宜问路中寒热无恙,若主人未问,则客不可先问也。”

12 推荐;选用 [recommend;choose]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左传·襄公三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举孝廉不行。——《后汉书·张衡传》

13 又如:举孝廉(荐举孝子和廉洁之士);举保(推荐,举荐);举主(古时推举贤者做官或参加考试,被荐者称荐者为举主)

14 提出;列举 [enumerate]

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5 又如:举似(指点,告诉);举案(列出罪状并加以查证);举正(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举陈(列举陈述);举驳(提出理由,予以驳回);举类(举例)

16 兴起;发动 [start]

举事必循法。——《吕氏春秋·察今》

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并举而争起。——《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17 又如:举大事(指发动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举大计(举大事)

18 施行;办理 [carry out]

举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9 攻克;占领 [occupy]

一战而举鄢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西举巴蜀。—— 汉· 贾谊《过秦论》

戊卒叫,函谷举。—— 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且秦举 咸阳而弃之,何但 越也。——《汉书》

20 成就;成功 [become famous]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

21 参加科举考试 [examine]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岛初赴举。——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乙先得举。——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举乡试。——《明史》

22 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23 指摘;检举 [censure;report to the authorities]。如:举罚(揭发并处罚);举劾(检举揭发)

24 抚养;生育 [nourish;give birth to]。如:举子(生育小孩);举息(生育子女);举乳(哺乳)

25 放;发 [put;break out]。如:举音(放音喧呼;为悼死者而放声哀哭);举迹(发迹);举阁(放置,存放)

26 点燃 [fire]。如:举烛(点起烛火);举炊(生火做饭);举烽(燃点烽火);举燧(燃起火把;燃起告警烽烟)

27 取;拾取 [pick up]

财务之遗者,民莫之举。——《吕氏春秋》。高诱注:“举,取也。”

28 借贷 [borrow]。如:举债;举假(借贷);举贷(放债)

29 攀援 [climb]

木熙者,举梧槚。——《淮南子》

30 张开 [口] [open]。如:举口(开口,张口)

31 带动;率领 [lead]。如:举众闹事;举众出迎

32 耸立,突起 [tower]

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水经注》

33 成立,站得住脚 [stand]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晋· 陆机《文赋》

34 记录;登记 [register]

举口数,生者著,死民者削。——《商君书》

35 谈论;称引 [talk]

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唐· 韩愈《原道》

36 赞许;表彰 [praise]。如:举名(称扬其名);举显(表彰)

37 复兴 [revive]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礼记》

38 祭祀 [offer sacrifice]

靡神不举,靡爱斯牲。——《诗·大雅》

山川神袛有不举者为不敬。——《礼记》

39 没收 [confiscate]

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周礼》

40 吃丰盛的饮食 [have a square meal]

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周礼》

41 轻手诊脉 [feel the pulse lightly]

举,轻手诊脉之法。——《中国医学大辞典》

42 总括 [summary]。如:举凡(凡是;所有);举籍(统计人口、田亩等以登记成册)

〈名〉

1 言行;举动 [act;deed]。如:举止失措(举动失常);举指(犹举止,行动);举趾(指举动);举休(举止;举动);举以丧名(有所举动而丧失名誉)

2 科举考试 [examination]。如:举监(明清时以举人资格入国子监读书的人);举场(科举考场);举选(指科举)

3 举人的简称 [Juren]。如:中了举了

4 榉柳 [beech]

5 肺脊;骨体正脊 [vertra]

佐食受牢举如傧。——《仪礼》

6 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noun]

7 姓

〈量〉

1 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three ounce]

〈形〉

1 全 [entire;whole]

举家锦衣玉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举门(满门,全家);举时(举世);举族(全族)

〈副〉

1 皆,都 [entirely;completely]

举疾首蹙頞。——《孟子·梁惠王下》

举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杀人如不能举。——《史记·项羽本纪》

常用词组

1 举哀 jǔ’āi

(1) [wail in mourning]∶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

(2) [go into mourning]∶戴孝

2 举案齐眉 jǔ’àn-qíméi

[man and wife respect with each other] 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

3 举办 jǔbàn

(1) [conduct]∶开办

举办训练班

(2) [hold]∶举行

举办展览会

4 举兵 jǔbīng

[dispatch troops] 出兵;起兵

举兵出征

举兵北上

5 举不胜举 jǔbùshèngjǔ

[be too numerous to list] 举也举不尽,形容极其多

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鲁迅《伪自由书》

6 举步 jǔbù

[step forward] 迈步;走路

7 举措 jǔcuò

[act] 举动;行为

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后汉书·王霸妻传》

举措失当

8 举动 jǔdòng

(1) [comportment]∶举止

(2) [act;movement]∶行动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轻率的举动

9 举发 jǔfā

[expose, denounce] 检举揭发 [坏人、坏事]

10 举凡 jǔfán

[ranging from…to] 表示总括;凡是(下文大多列举);列举其大要

11 举高 jǔgāo

[rear] 特别是为了要高高地伸上去;使升高,举起

12 举国 jǔguó

[the whole nation] 整个国家

举国欢庆

13 举劾 jǔhé

[impeach sb by listing crimes] 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14 举火 jǔhuǒ

(1) [light a kitchen fire]∶生火做饭

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

(2) [light a fire]∶点火

举火示警

15 举家 jǔjiā

[the whole family] 整个家庭;全家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聊斋志异·促织》

16 举荐 jǔjiàn

[recommend] 作为值得信赖或关注而推荐;作为值得注意或惠顾而提出

举荐人才

17 举借 jǔjiè

[borrow (large sums) money] 借贷;借进 [巨额款项]

举借外债

18 举力 jǔlì

[lift] 使物体上升的力

19 举例 jǔlì

[sample] 举出例子

从中举例

20 举目 jǔmù

[raise the eyes] 抬眼看

举目四望

21 举棋不定 jǔqí-bùdìng

[hesitate about(or over)what move to make] 手举棋子,断定不了往哪儿走。比喻遇事无主见,决断能力差

22 举人 jǔrén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23 举身 jǔshēn

[jump;leap] 纵身一跳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4 举世 jǔshì

[throughout the world]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5 举世闻名 jǔshì-wénmíng

[of world renown] 全世界都知道,声名远播

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 北京的山水人物和 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举世闻名。—— 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

26 举世无双 jǔshì-wúshuāng

(1) [unrivalled]∶全世界只有一个。形容极为罕见

(2) [unequaled]∶无与伦比

一种举世无双的职业

27 举事 jǔshì

(1) [stage an uprising]∶指发动武装起义

约期举事

(2) [recommend]∶举用人才

(3) [do]∶作事情

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吕氏春秋·察今》

28 举手之劳 jǔshǒuzhīláo

[hand's turn] 指轻微的劳动

29 举贤使能,举贤任能 jǔxián-shǐnéng,jǔxián-rènnéng

[promote able men] 推举品行正直的人,起用才能出众的人

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演义》

30 举行 jǔxíng

(1) [hold]∶进行 [某事]

大学生队今天下午举行比赛

(2) [perform]∶正式地做或依据规定的仪式做

举行结婚仪式

(3) [give]

(4) 主持办理

每周举行茶会

(5) 演出

这管弦乐队每季举行十次演奏会

31 举言 jǔyán

[speak] 发言,开口讲话

举言谓新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举言谓阿妹。

32 举眼 jǔyǎn

[raise the eyes] 抬起眼睛(看);举目

举眼一看,遍山红叶

33 举眼无亲,举目无亲 jǔyǎn-wúqīn,jǔmù-wúqīn

[have no one to turn to (for help)] 人地生疏,无亲友故旧

中舱只剩得赵不了一个,举目无亲,好不凄凉可惨!——《官场现形记》

34 举要 jǔyào

[list main points] 列举主旨、要点;选出主要部分,多用做书名

唐宋文举要

35 举业 jǔyè

[works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举时代指专为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也指八股文

36 举一反三 jǔyī-fǎnsān

[draw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37 举义 jǔyì

[rise in revolt] 起义;武装暴动

38 举止 jǔzhǐ

[bearing;manner;mien] 指姿态和风度

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后汉书·冯异传》

注意你的举止

察其举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9 举止大方 jǔzhǐ dàfāng

[have poise] 言行举动得宜、不拘束,待人接物不吝啬

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0 举踵 jǔzhǒng

[be on tiptoe] 踮起脚后跟

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1 举重 jǔzhòng

[weight lifting] 做为比赛或练习的举杠铃运动

42 举子 jǔzǐ

[a candidate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举时代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

43 举足轻重 jǔzú-qīngzhòng

[hold the balance] 以一人向背,可以影响两方面的安危成败。比喻能起到影响全局的关键作用

举足轻重的人物

44 举坐,举座 jǔzuò,jǔzuò

[all those present] 指所有在座的人

举坐皆惊

举坐哗然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的铨选和管理制度铨选主要解决官吏的来源,职官的管理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铨选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铨选的途径很多,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等主要有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世袭制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荐举制

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 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 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败

察举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 官制度它也是荐举制精髓所在察举分诏举与岁举诏举是皇帝下诏选取特殊人才岁举是地方长官定期定 员向朝廷推荐人才察举的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太学博士弟子及特举特科等有时皇帝对于贤良方正等用“对策”、“射策”的方式进行考核征辟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皇帝特征、聘召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为“辟”东汉后期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征辟制渐趋败坏

曹魏时,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实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设大小中正 官,负责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并博采舆论,从上上至下下分九等品评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级授官九品 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它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人分九等在人才学分类上是一种创新,选才标准趋于周密魏、晋时期门阀统治的加强,至东晋后此制弊端丛生,中正权重,品评随意,世族门阀把持中正,控制选举,至后期造成“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族无过进之路”九品中正制已成为门阀统治的工具

科举制

隋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废九品中正制,设秀才科隋炀帝时 又建进士科,以“试第”取士,并创立了以公开考试,择优选才为特征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创于隋代,形成于唐 代,发展完备于宋代,强化于明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主要铨选 制度其主要特点是:①公开考试,一定程度上的平等竞争除工商隶皂倡优等人士外,不论门第等级和贫富,只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均可怀牒于州县公开报考它冲破了魏晋以来的门阀统治,为中小地主阶级的士人入仕开辟了途径②考试制度日趋完备科举即分科举士,按科目性质又可分文举、武举文举又有制科和常科之分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置考取名士的科目常科是定期分科取士的制度常科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各科考试方法和内容各异考生来源也趋正规,属京师或州县学馆的士子叫“生徒”;经地方考试及格的称“乡贡”考试程序,唐代有州试和省试,宋代增加殿试,明代以后又有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一、二、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③以文化知识为主要录取标准科举考试科目不同,内容各异,但考诗赋、经义、策问、算学、法律等,都以文化知识为主科举制在前期有一定积极意义明清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以后,科举制从考试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考试内容重经义,不切实用考试命题必须依朱熹所注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并“代圣贤立言”,儒家思想成了入仕的必修课目②以八股取士,形式死板,内容空洞,束缚人们的思想③考题割裂,偏、难、奇、奥,加之科场舞弊,请托监临,官场腐败现象日益滋生科举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至清末终于被废止(见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虽为隋、唐以后官员铨选的主要途径,但世袭制,荐举制以及军功、吏进、纳赀捐官、荫封等其他 选官制度作为科举制的补充形式仍继续存在

职官管理制度

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任用

为保证各级官员的政治标准,历代都重视官员选拔后的任用秦代为保证被荐举官员的素质,对举 者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史记·范睢列传》)汉代以后对官员的任用有多种限制,朝廷 对候选官员的家世、职业、财产、资历、民族、体格及外貌都有一定要求如秦汉以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限制商人为官魏晋时期,限制寒族为高官,十六国、北魏、元及清代又对任用官员有一定的 民族限制在等级森严的官僚队伍中,出身和资历是任官时优先考虑的条件,官僚制度越完善,出身和资历的 限制越严格

为了避免官场中的徇私,自东汉后任官有回避的规定东汉实行“三互法”,基本精神是本地人不得为本 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汉代还规定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的,不得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如 果选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其中一人要申明回避唐代不仅规定官员不能在本籍任职,而且不许在本籍所在的近邻州县任官唐还规定,凡职责相连或监临检察的官职,亲族间要回避,如宰相之子不能任谏官,兄弟不 可在同省任职等清代对任官的回避规定更为严格,如明确规定不能在原籍周围 500里内为官;中央各部中分管各省事务的各司主官,不得用同省籍人士;凡京官三品以上、地方官中总督、巡抚等大员的子弟,不能在京 中担任御史等

有些朝代对任官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唐代任官标准增加了身、言、书、判等条件,要求入仕的人应体貌丰伟,言辞辩理大方,书法工整优美,判词文理优良

官吏任用后,朝廷要发给他们身份等级的凭信自战国起就有印绶制,金、银、铜不同的金属质地和紫、青、黑、黄等不同颜色的绶带,标志着官员的身份等级

任用的官吏,自汉代起有一年的试用期,不称职者或他调、左迁,或罢黜明代对官员实授前也有“历事”和“观政”的实习阶段

7、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中枢机构及其职官制度

奴隶社会中央官制

夏代时已有辅佐夏王的六卿司空为六卿之首,后稷掌农业,司徒主教化,大理主刑狱,共工管营建百工,虞人掌山泽畜牧此外,夏王朝已初步建立了掌管军事、农事和赋税征收的机关商代建立起以商王为中心的中央机构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为尹其下有主管力役的司徒、主管工程的司空和主管刑狱的司寇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权在政治生活中占重要作用,故掌祭祀、占卜和纪事的宗教事务官在当时最为显要西周中央机构有较大的发展辅弼周王的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下有“三事大夫”:掌地方民事行政的为常伯,又称牧;掌官吏选任的为常任,又称任人;掌政务的为准人,又称准夫政府行政事务官分为两大系统: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下有三个事务官:司徒、司马和司空,分别掌管农事、役徒征发和营建太史寮是掌管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门西周宗教事务官与商代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

春秋、战国是社会变动时期,随着封建化进程的推进,各诸侯国政府机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主要执政官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中央机构日益完善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为政府主要行政长官其他重要事务官有:掌农田税收的司田,掌财务的职计,掌山泽、田猎的虞人等随着诸侯国间交往增多,各国设行人,以主外交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战国初,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进展,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成为此时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征“百官之长”的相、丞相,已成为各国普遍设置的官职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各国官制仍不划一齐国变化较大,相以下设五官:大田、大行、大谏、大理和大司马楚国自成一系,令尹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上柱国、大司马和大将军是政府高级军事长官秦国沿三晋,又取东方诸国之长,形成一套独特的官制,并为汉代所继承,成为封建社会前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

封建社会中央官制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帝国自此至1840年鸦片战争,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央官制的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秦汉中央官制

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九卿为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行政长官:奉常为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及文化教育;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守卫,为宿卫侍从长官;卫尉为宫门警卫之官;太仆掌皇帝车马,兼掌全国马政;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长官;典客掌民族事务及朝聘;宗正专管皇室亲属事务;治粟内史职责为征收盐铁钱谷租税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九卿之外,尚有掌京师治安的中尉,掌宫室、宗庙、陵寝等土木营建的将作少府及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的大长秋秦汉九卿除卫尉、廷尉和治粟内史诸卿主要掌政府行政事务外,其余诸卿职能主要为皇帝及皇室内廷服务国事与君主家事不分,政务与宫廷事务混杂,是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之一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建立中朝制,即选用一批地位较低的内廷人员参与朝政其中原属少府,为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以及一些内廷人员,地位有较大提高朝廷政务往往先与尚书、侍中、大将军等近侍内廷“中朝”人员商议,然后告之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外朝官实际作用被削夺,地位下降,中朝官员受到重用中朝制的建立既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也是内廷近臣权力膨胀的结果汉成帝时,大司马(武帝时由太尉改称)、大司空(成帝时由御史大夫改称)和丞相(哀帝时改称大司徒)三公权力进一步削弱尚书 权力扩大,尚书令为主管,设五曹东汉时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 1人,尚书6人,分掌三公、吏、民、客、二千石及中都官等六曹,分割或取代了九卿部分职权东汉至魏晋,中央政务逐步由三公向三省转移,行政事务渐由九卿向六部过渡

唐宋中央官制

隋、唐时期专制集权中央政体趋于完备,建立起以皇帝为中心的三省六部制“唐初,始合三省,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三省长官具有宰相之职,形成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的机制这是行政制度的重要变化尚书省是中央行政管理的中枢,下辖六部二十四司尚书取联合办公制都堂居省内中心,为政务活动中枢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左右丞,俱在此办公,下设左右司,分掌六部六部由六曹演变而来,以吏部为首,掌官吏选授、勋封及考课之政,下辖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户部掌人口、土地、钱谷及赋税之政,下辖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下辖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兵部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下辖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及按复谳禁之政,下辖刑部、都官、比部、司部四司;工部掌山泽、屯田、营建与工匠之政,下辖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隋、唐形成的尚书六部,无论从名称、职掌权限,还是组织建制,较之秦汉九卿都是一大进步六部之外又有九寺五监,它由秦汉九卿演变而来自魏晋六曹取代九卿部分职权后,九卿名称虽存,但职责有了很大变化南北朝改称寺,正副长官称卿、少卿九寺中的太常寺仅掌祭祀、礼仪,科举考试归礼部;原掌宫殿守卫的光禄寺(由郎中令演变而来),专掌酒礼膳馐之事;卫尉寺专管武器和仪仗帐幕,不掌警卫;太仆寺掌一般马政,不管皇帝车马;廷尉改称大理寺,掌审讯刑狱,司法行政归刑部;鸿胪寺掌赞助礼仪,外族朝聘归礼部;司农寺管仓储之事,赋税财政归户部;宗 正寺职责未变;太府寺为新设,掌金帛府藏五监为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和都水监,分掌学校教育以及国家和宫廷手工业制造,宫殿、城廊、官衙的修建等九寺五监形式上独立,实际上是与六部配合的办事机构

宋朝的中央机构在神宗元丰前后有很大的不同元丰以前,虽仍有三省六部,但形同虚设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真宰相之任,参知政事为副相,总揆行政;又设枢密院掌军事,转运使司、铁盐使司、度支使司等三司掌财政,这样形成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的局面,宰相的权力大大削弱六部的权力也被不断增设的机构所侵夺如吏部,权归审官东院、流内铨、审官西院、三班院;户部,权归三司;礼部,权归礼仪院;兵部,权归枢密院;刑部,权归审刑院,纠察在京刑狱司;工部,权归三司修造案等九寺五监中部分寺、监权力的转移也有类似的情形神宗元丰五年(1082),实行中央官制改革,罢去三司及一切丛杂机构,基本恢复到唐代三省六部的格局与唐代不同的是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为宰相之任(后改称左右丞相);此外,枢密院职任得以保留元朝中央行政制度变唐、宋的三省制为一省制——中书省,以中书省为最高政务机关,六部为其所属

明清中央官制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集权发展到极端明初朱元璋对中央官制作了较大的调整首先废秦汉以来的宰相制为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的内阁制监察方面改汉以来的御史台为都察院;军事上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提高六部地位,直接向皇帝负责,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及其控制下的厂卫特务组织其中尤以废丞相设内阁为政府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内阁由翰林院学士组成,分首辅、次辅和群辅其职责主要为“票拟”,即代拟诏书,批答奏折永乐以后,内阁学士渐参与政事,不仅咨询顾问,且掌实权内阁遂由明初的皇帝顾问秘书,变为全国行政中枢

由满洲贵族建立的清王朝,初由八旗旗主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同议政雍正年间,西北用兵频繁,为及时商议军务,设军需房,后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始为临时机构,后不仅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且权力扩大,成为由皇帝直接控制下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辅政部门其特点为:办事效率高、速度快和保密清六部职权缩小,已不是行政管理中枢,不能对下直接发布政令清代寺监仅存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和鸿胪寺宗人府的地位则在六部之上五监仅存国子监,其余四监先后并归工部鸦片战争后,清廷为适应外国列强的侵略和维护封建政权的需要,进行官制改革和机构调整(见清末政治制度改革)

8、中国古代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在组织、管 理、使用、发展和储备军事力量的活动中形成的一整套 制度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古称“军制”、“兵制”它随 着国家、军队的产生而产生,并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政 治制度相适应,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 益服务从夏朝到清朝道光年间,中国军制经历了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发展阶段,它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演变主要内容包括: 军事体制、编制、管理教育、训练、军事职官、兵役动 员、军队调发与战时指挥、粮饷兵器与马政保障等各项 制度其基本作用在于保障军事建设,以便有效地准备 和实施战争,确保统治权的稳固与发展

奴隶社会军事制度 据《尚书·甘誓》载,公元前 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产生,作为 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同时产生,并且建立了战 时军队编组与奖惩制度夏王掌国家军政大权,主要政 务官“六事之人”,战时便是统军将领根据甲骨文记 载,商朝以商王为最高军事统帅,以贵族大臣和方国首 领为高级军事将领商军出现了“师”的编制单位,建 立了“登人”、“登众”的兵役、动员制度和以射、御、 田猎为内容形式的训练制度军队分车兵和徒卒,以车 兵为主,主要装备是畜力驾挽的战车西周军制比夏、 商有了很大发展,中央常备军力量扩大,拥有“西六师”、 “成周八师”和“殷八师”,共22个师“礼乐征伐自 天子出”,各诸侯国和一些贵族大臣虽有少量军队,但 要听从周王统一调遣

奴隶社会军制的特点是:①与王权为中心的政治制 度相适应,王是最高军事统帅,常常亲自统军出征,方国 诸侯的军队虽有一定独立性,但战时要听王的调用;②常 备军由王卫队发展演变而来,并不断扩大,在征战中起 主要作用,战时军队主要靠临时征发;③实行奴隶主贵族 血缘种族兵役制和军政一体、文武不分的民军制;④军 政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制,与宗法制度相适应

春秋战国军事制度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解体、封建 制形成的大变动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诸侯 国君,在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的同时,纷纷改革军制,以 适应政治、经济变革的顺利实现如齐国“作内政以寄 军令”,郑国“作丘赋”,鲁国“作丘甲”,晋国“作爰 田”、“作州兵”尤其是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 变法,建立军功爵制,健全户籍,什伍编组,向农民征 收军赋等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以《孙子》为代表的 一大批军事专著在变法图强、争当霸主、进而以武力 统一天下的激烈角逐中,改革创新者上升,因循守旧者 沉沦,春秋初一百多个国家到战国初只剩十几个,最后 全部被秦国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军制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①一些诸 侯国实行改革使国力军力上升,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对诸 侯国的控制能力,“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 ②产生了以征发农民为主的郡县征兵制,军赋也由农民 承担,扩大了兵源与军赋③军事与行政编制相结合以 利战争动员军队扩大,建制由“师”发展到“军” ④战争规模和区域扩大,由平原发展到山地和江河水网 地带,车兵之外又有步兵、骑兵和水兵,步战代替车战 成为主要作战形式⑤文武明显分职,并产生了凭兵符 发兵和奖励军功等制度⑥军政一体化的国家体制转变 为相对独立于行政体制的以国君为中心的高度集权化军 事体制

封建社会军事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由春秋战 国到秦、汉,由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由五代 十国、宋、辽、夏金到元、明、清三次大分裂和三次大 统一与此相应,封建军制也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和 晚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2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