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的高跷艺术圈儿里,有一种形式比较独特,这就是回族的“小鼓高跷”。
小鼓高跷源于清乾隆末年的河北三河县及北京通县一带。光绪年间,河北一带的回民大批向东北迁移,老艺人铁鲁章等人把这一艺术形式带到了盛京。沈河区“回回营”地区是回族聚居区,此舞蹈在那里很快就成了回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性舞蹈。那时候,由铁鲁章等人牵头,每年六月二十日在回民的大尔代节期间都要组织秧歌会,所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鼓高跷曾兴盛一时。后来由姜富贵、朱长友、窦庆珍等老艺人继续主持到沈阳解放前,后由老艺人李清林、铁玉发、朱莲瑞等继续主持,已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
小鼓高跷出关后,经过几代艺人的发展和完善,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它既不完全同于河北的“文跷”“武跷”,也不同于天津高跷,它是根据高跷艺术的特点和沈阳地区回族群众的欣赏习惯在表演形式上和内容上,做了较大的更新。无论在人物扮相、表演形式、舞蹈风格、动作特点上,它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特的关东秧歌艺术。
小鼓高跷每一表演队人数为二十人,在表演中只用两面锣、两面鼓(共四人)进行伴奏,其余十六人在地面上进行表演。也就是说只有节奏、没有旋律。
演员穿着长衫表演,不是短打扮;樵夫拿扁担,渔夫持钓鱼竿等这就是表演道具了。其队形的变化全由大头型指挥(武松扮相),这也是一般秧歌高跷表演所没有的。
它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为行进表演(俗称“街趟子”),动作队形变化较为简单,时而交叉行进,时而走“二龙吐须”等队形。
场地表演则为主要表演形式,时间每场需要两小时左右,表演时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主要有:
前大场颇似戏剧中的序幕。秧歌队进入场地后,大头型棒响两声,所有队员站好两横排,然后依照人物顺序互换场地,忽走圆场,忽走单枷梨等。
下对子指每对两人依次下场表演,依照人物扮相表现生活情趣。
武场为小鼓高跷表演最为精彩阶段。大头型双棒飞舞,动作有扎草、指棒、盘时、五下棒等。青白蛇、扑蝴蝶、渔翁摸鱼、傻柱子及老座子的扑蝴蝶等逐渐把表演推向高潮。
最后再经过歌唱表演、“搭相”转为后大场表演。
小鼓高跷的重要表演叫“堆山子”。表演形式为:场地中央置一口大缸,缸内装满酒,把酒点燃,在缸的后面用桌椅搭起有层次的台子,所有的演员把跷腿卸掉,围绕酒缸跑一圈,然后依人物的顺序,坐在台子上,由渔樵领唱,众人合唱,唱满人宫廷诗词。其领唱、合唱都没有伴奏,只清唱。
小鼓高跷的舞蹈动作特点是,整个身体下沿有力,下肢微屈,走起来稳健,跷腿划地向外划八字。上身稍后仰,左右微摆,手舞动起来不过眉,不抖肩,目不斜视。整个动作刚健有力,而不低沉软绵。
鼓点或火爆、快速、激昂,或平稳、舒缓,整个的表演都随着锣鼓的节奏变化进行着。鼓点中火爆、快速、激昂的如“一下棒”“五下棒”“过门洞”等,鼓点比较平稳、舒缓的如“老三点”“下对”“单枷梨”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东北农村,学习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经加工改编后搬上舞台演出。特别是学习了辽南高跷以后,卸掉了脚下的木跷,在舞台上发挥舞蹈之长,创作了新型的秧歌节目。这种新节目既保持着来自高跷所形成的风格动律,又塑造了新农民的形象,反映出当时东北农村新貌,深受群众欢迎。其中,1952年辽东歌舞团创作的《大秧歌》,后又经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加工改编,使之更为完美,演出时为说明它是东北特色的节目,就冠以东北地名,称“东北大秧歌”。它继承了辽南高跷之长,又融入了当地专业舞蹈工作的创造,成为从“辽南高跷”向“东北秧歌”,从民间歌舞向舞台艺术升华的开端,也是“东北秧歌”这一词的由来。
东北秧歌的风格总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从艺术上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性格和农村的审美习惯,生活在这里的人受山川气候的熏陶,勇敢、粗犷、乐观、好动。又有祖籍冀、鲁、豫一带人民的勤劳、朴实、豁达的影响,遂形成坚韧、直率、倔强的性格。这便形成了东北农村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犷的审美情趣,这种习惯也反映在民间艺术之中。强烈的音响,鲜明的节奏,粗犷的动作,高跷和鼓乐符合这种审美要求。唢呐一吹,大鼓一响,辽阔的原野顿时热闹起来,活泼、欢乐的节奏和舞蹈,给寒冷的田野带来一派生机,色彩鲜艳的服饰,踩着高跷的表演,远远地就给人以温暖的春意和生命的力量。
东乡地方大都为高山峻岭、道路崎岖不平,行走都要上山下坡。妇女在狭窄的地埂阡陌中行走时,往往头部也左右摆动,体态显得轻盈柔婉。又因宗教影响,东乡族妇女在气质上比较含蓄端庄,这些在舞蹈动律上即形成了富有弹性和梗劲的腿部屈伸动作特点,以及轻快的上身左右摆动的舞步和点头、摇头的特色。另外,根据本地传说,东乡族祖先是十二世纪从中亚细亚一带的撒尔塔迁徙来的,所以在东乡族民间舞蹈中明显地带有中亚一些民族舞蹈刚健、豪放、挺拔的特点。
宴席曲:流行在中国西北地区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传统习俗性舞蹈。是迎亲时男方宴请女方送亲者的宴席间演唱的歌舞形式。曲调优美,节奏性强;歌词多叙述民间故事、传说和一些幽默逗趣的内容。舞蹈动作不配合歌词具体内容,只表达欢乐的情绪。宴席曲多为2—8人的男子对舞,相互换位后,有屈膝半蹲、双手伏膝的行礼姿态。其基本步法一般是脚尖或脚掌先落地、膝部屈伸,使身体如波浪起伏,与头部的摆动、颤动相协调。手势有单晃手、双晃手、掏手、望月等,舞姿洒脱昂扬,表现了高原民族豪放、开朗和诙谐的性格。
哈利舞:东乡族人流行在婚礼上唱“哈利”,通过歌舞尽情表达人们对新人的祝福。新娘被迎到男家后,亲朋好友开始唱“哈利”,众人相和,并按着节拍手臂、腿弯曲作骑马的姿势,左右转圈,随呼声前进后退,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多为祝贺、赞颂之词。
哲兹白:东乡族穆夫提教派中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叫“哲兹白”,这种舞蹈多在宗教仪式中表演,舞者均为男子,动作以诵经的节奏为准。主要动作为:双手前后甩动两下,同时脚下动两步,然后双手在胸前交替拍胸,这时一腿稍弯曲,另一腿向前伸出。舞蹈特点诙谐、幽默、洒脱。
你说的藏族舞蹈的膝盖的动律,就是藏族舞蹈里面最关键要掌握的屈伸,藏族舞蹈的动律习惯跟这个民族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你要对这个民族的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藏族人民常年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带,气候恶劣缺氧,决定藏族人民的体态不是昂扬向上的,在跳藏族舞的时候,首先就要注意体态问题,才会跳的像藏族舞蹈。其次,藏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区别于农耕文化,一定要区别于江南小民族舞蹈的柔弱娇俏,想要跳的好看,要注意舞蹈时的热情奔放。在完成屈伸动律时,掌握起来并不难。你的脑海可以想像一下青藏高原连绵起伏的雪山,和无边无际的视野,这就延伸到你最需要注意的膝盖动律,切记膝盖没有完全直、也没有完全蹲死的时候,而是灵活的、平稳的、连绵不断的颤动律,切记做的有棱有角。注意了这些,相信你的藏族舞蹈会有很大的进步
傣族舞蹈基本动作如下。
1,旁边起伏。下沉的时候出右垮,双膝向下弯,左膝住右脚的膝盖,上身向左比出,头向右看,反方向动作出左垮,右脚点地向左腿,这个时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垮的时候上身不能前侵后仰,保持正直,顶出右腰,头往左看。
2,正面起伏。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慢慢的,跟下垂一样。
3,脚部的正步起伏。当身体下沉的时候都有个抬腿,勾回来的时候膝盖不能向前顶(因为傣族舞蹈穿的是桶裙)向前会很难看,一定要垂直向后踢腿,而且是勾脚,每当踢起时都要迅速,动作要做的干净,还要带有呼吸,当腿向后踢的时候上身有点左右起伏,不能直直的起伏,当起左腿的时候,出右垮,起右腿的时候出左跨,这个动作在傣族舞中是非常重要的。
傣族舞蹈,是傣族人民表达感情的一种特色舞蹈。傣族舞蹈分为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祭祀性舞蹈,武术性舞蹈等类别,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固族舞蹈文化是在其长期居住的地域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裕固族文化与蒙古族、藏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共同对裕固族舞蹈的形成产生影响。裕固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人民都能歌善舞,裕固族舞蹈与藏族舞蹈在膝关节的屈伸动律上有相似之处,膝关节松弛,有弹性、韧性,做屈伸动作时重拍向上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不仅动律特点相同还有很多藏族舞蹈中的步伐也常出现在裕固族舞蹈之中,如:点踏步、退踏步等。裕固族舞蹈与蒙古族舞蹈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不仅动作变化相似,动律特点也基本相同。
舞蹈同藏族舞蹈一样,要求膝关节松弛,富有弹性和韧性,再做动律时要求膝关节作重拍向上的屈伸,而且在裕固族舞蹈中,也常见藏族舞蹈的一些步伐,如,退踏步等。三是裕固族舞蹈具有蒙古族舞蹈粗犷、豪迈、典雅的特点,男性动作刚健有力,女子动作则柔软灵活。也擅长用腕、肩、臂的动作,并且马步动作基本跟蒙古族相同,都是来自于游牧生活中对骑马姿势的模拟,也常用走马步、跑马步、摇篮马步等,而且也常用蒙古族的点步、错步等步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