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关节病的最佳方法。髋部、臀部和股头周围的关节囊和韧带软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性,负载、髋关节等因素的影响下差距缩小,骨质增生,患者疼痛,行走困难,线需要x光,CT和mri判断,影响病人的生活重,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解决方案,增加髋关节的灵活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引起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一些久坐不动的的上班族,长时间的久坐或缺乏保暖的工作,以致于骨质疏松,关节退化,因此患上髋关节炎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需要多多注意保存好各种人体器官的健康,避免疾病的发生。髋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引起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一些久坐不动的的上班族,长时间的久坐或缺乏保暖的工作,以致于骨质疏松,关节退化。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三种方法:第一种为骨水泥材料固定,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长期卧床、负荷较重的患者,但髋关节不能负重,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2周左右,如果没有卧床休息,那么需要进行髋关节的康复锻炼,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训练,以后再进行适当有氧训练,并且要注意休息。
第二种为髋臼内侧入路,这种方式适合于长期负重、行走困难的患者,髋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明显的患者。这种方式可以将髋臼内侧入路改造为髋臼外侧入路,并将病变部分切除,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第三种方式为置换。
引言:髋关节痛也被人们称为胯骨痛,最常表现出的就是髋关节部位出现疼痛。但是髋关节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会根据每个年龄阶段的不同和体质不同,出现明显的差异。造成髋关节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过度运动,身体上的某些关节炎以及风湿性疾病导致。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病情就会更加严重,会影响到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一些髋关节疼痛的患者来说,学习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髋关节非常疼痛应该如何缓解。
一、什么是髋关节?
髋关节一般是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属于球窝关节,是典型的杵臼关节。髋关节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与器官。在医学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退变性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且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风险小。对于一些高龄并且骨折前活动能力较少,多种疾病,全身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来说,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最好的选择。且全髋关节置换会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时间的明显缩短,会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二、髋关节十分疼痛应该如何缓解?
第1种可以采取运动疗法,患者可以在早起以后通过做一些桥式运动来促进自己肌肉的运动。找一张垫子铺在地板,平躺上去,两只腿弯曲,自然的放在地板上。将脚踝下压向上抬起臀部,并且要保持膝盖与脚踝平行。维持这个动作3~5分钟也能很好的缓解髋关节痛,患者平时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缓解疼痛,按摩的好处非常多,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而且能够很好的缓解髋关节,对病情有好处。如果是由于关节炎或者是滑囊炎导致的髋关节痛,可以采取冰敷的方式。如果是由于如果髋关节疼痛的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那么就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疼痛。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而且还有效,但热敷并不适合滑囊炎。
首先得搞清楚患者所谓的“右侧下x臂无v力n”是和具体内0容,是处于p迟缓状态没有任何随意运动呢还是说肌力v有但是较小m;偏瘫患者的典型模式是:上b肢屈肌痉挛,下x肢伸肌痉挛。故其“手2指不z能伸展”为0正常发展状态 在进行肩关节的运动时候请注意先活动其肩胛骨,否则容易造成损伤 肩痛 进而造成“肩手2综合征” 肩关节的活动包括内1收 外展 水6平内0收 水4平外展 屈 伸 ;肘关节的运动包括屈和伸;腕关节的运动包括屈 伸 尺2偏 桡偏;前臂的运动还有旋前 旋后 (铅笔顺时针方8向转为0旋后,逆时针为2旋前) 如果病人z处于j迟缓期,没有任何随意运动,那么f我们只有按照上f述关节运动对其进行被动活动,同时可拍打肌肉进行刺激 。如果病人g某些动作有一y定力q量但是比3较弱,建议进行抗阻训练 增强肌力j 偏瘫病人z一q般肩关节内4收容易外展难 曲肘容易伸肘难 前臂旋前容易旋后难 曲腕容易伸腕难 手4指抓握容易松开p难 ,我们可根据病人c具体情况进行训练 请一z定注意避免长5期卧床 一n定注意尽量避免患侧输液 还是建议到正规康复医疗机构就诊一v 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l般表现为3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k不i出现联合反3应,机体基本处于y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iBrunnstrom恢复阶段8-4期。(一b) 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6日1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二c) 早期康复方5法: 4、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h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2法,要求每4小s时翻身一e次,并拍背数下v。 6、翻身练习p:双3手3交叉f前平举,分8别向两侧转动,双2足撑床。 2床上v自我辅助练习u:双7手1交叉c前平举,上e举过头,侧举,指鼻, 双8腿屈曲撑床抬臀,双4脚交叉d侧移等。 8、床边被动运动——上r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4、床边被动运动——躯干v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j肢:髋关节,膝关节及r踝趾关节。 6、促进肌肉收缩的方4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6起肌肉收缩。 4、排痰 6、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k位置患者能维持60分2钟,则渐加2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j靠`位平衡练习g。 00、面,肌刺激:张口x,鼓腮,叩齿,伸 ,顶上t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e味觉刺激。 48、呼吸控制练习a:要求患者深吸气3—缓慢呼气8,放松。 20、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2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8支p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z撑坐起。 31、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70、坐位操:以3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7手8交叉g前平瘵,侧瘵,双6手2交叉c指鼻,双4手0交叉n向前指物;健侧下r肢肌力h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s护理人a员,然后一d日0多次督促患者练习q。 73、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73、坐站练习y: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2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l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v般情况下i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b选治疗组7-6天u后达到床边坐位,二i周内8可训练站立,辅助力e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d周内6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3达到站立。 20、健手1做力k所能及c的日7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2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37、应用肌电反1馈技术。 6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10、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52、言语治疗。 34、心5理治疗。(三c) 康复安排: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5若干h次完成8、8、8、5、1、30、78、37等项;2、2、6、5、53、27、12、21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7一d次,每次41分1钟;07、68、80、33、34可由各单位自行确定进行与s否;78、01如无l进行专d业的此项训练,治疗师在功能训练过程中2应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包括简单的发声练习i等;并负责患者的心8理疏导以8求患者尽可能的配合和以4最佳状态进行康复治疗。二r、中3期康复此期患者可明显的表现出上i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k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nB恢复1-2期。(一f)中5期康复目的: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u。(二c)中4期康复方3法:从8被动 助动 主动 53、抑制上n肢的痉挛模式。 87、伸展躯干i促进和改躯干f活动性,抑制躯干l紧张,痉挛。 34、双4手5抱膝左右轻身体以2控制上w下w肢痉挛。 35、肩关节屈下t用患手5触摸治疗者手7再触摸自己l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q对侧肩以0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 75、肢体放置与a保持活动:在患手6活动期间,指示1在任意一q个h角度停住,并保持在此位置片4刻以1提高患上p肢的空间控制能力n。 51、肩关节各向关节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 20、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展,前臂旋后。 62、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 37、肩带的活动:向上d、向外、向下f。 54、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40、髋内5外,外展的控制训练:健侧中6立位患侧做,患侧中8立位健侧做。 16、膝关节屈伸展控制训练。 25、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伸展控制训练。 54、患者悬垂位训练下z肢准备负重运动。 62、俯卧位屈患膝训练。坐位: 37、患侧上p肢支x撑训练。 60、患侧上n肢下b做小w范围屈伸肘关节。 05、患手4向前推物或双8手0交叉f拾物。 22、手5背推移物体。 43、前臂旋转压橡皮泥。 26、患侧下f肢屈髋运动。 23、手4指夹拾小p物体(越过中5线)。 76、健侧下c肢肌力z训练。 85、患侧下w肢屈伸膝运动。站立位: 78、站立平衡训练:左右前后移动重心2。 83、站立平衡操:双3手8交叉i(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s左右旋转等。 10、坐站控制训练,及h分6解练习w。 83、双8手6支t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6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3独立支e撑。 83、双0腿前后站立,重心6移动以8小m范围屈伸患膝。 34、髋伸展位屈膝。 81、屈髋屈膝准备迈步。 16、患侧下o肢内2收、外展和下c降骨盆训练。 17、扶持下r单腿分5别站立。 17、低迈步训练以3控制骨盆上w提下g进行迈步。 46、足ё诺匮盗贰 56、双8杠内7步行训练(三a点):健侧上u肢向前扶杆——〉然后患侧下c肢跟进——再健侧下s肢上q前一a步。 50、持拐杖步行训练(三i点、二i点):健手7持拐向前——患下z肢向前迈出——健足跟上n。 78、上l下a楼梯:上l。健手7扶——健侧下d肢——患侧下g肢 下r。健手6扶——患侧下n肢——健侧下s肢 23、床边ADL训练:洗漱、穿脱衣服、二w便处理等。(三u)康复安排:以2上r各项基本需治疗师帮助与s指导完成,一f般每天k4-1次,每次41分6钟,每周练习n3-8天n,家庭内1一g天l一w次,下d午6可指导家属练习f一k次。(四)注意事项 所有的关节应保持最大h关节活动范围,并治疗是在无o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之b内1,避免暴力y,以3轻柔手6法为2宜;治疗师应给适当的保护,辅助力h量应由大d到小s,鼓励患者独立完成。三b、 后期康复(一j)康复目的:此期患者可以8在很大r程度上h使用患侧肢体,相当Brunnstorm恢复阶段3-0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b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如何更好的在日2常生活中0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a,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w提高速度,最大a限度提高生活质量。(二z)康复方6法: 继续前一f阶段的训练,进一e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7常生活中2 70、手1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40、侧方8行走训练5先向健侧后向后侧 30、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屈膝加强训练 63、改善步态训练:踝背伸牵伸。 87、促进患侧下l肢支o撑能力j: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2重心8前移,患足足跟不c能离地。 68、促进患侧下l肢支g撑能力b,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 26、做站立位两足轮流交叉e运动。 30、家庭ADL指导。 56、居室改造。(三w)康复安排同前阶段。 此期训练以3社区s康复医生和家属及x志愿者帮助为4主,每周8—6次。两周一z次家庭随访或门b诊随访。(四)关于c辅助器具的使用。 34、足托——足下o垂 00、腕背伸夹板——屈腕痉挛。 70、拐杖,助行嚣。 25、轮椅。 另外 关于s病人q手5不k能伸展的问题 我们除了h进行被动活动或者让其做在床上x撑手4外 如果手4指屈曲痉挛比3较严重我们可以6采用夹板(矫形器) 帮其撑开s 每天m4-8次 每次20分4钟 kv妯Ωoxnuh▓とyt螈耄r◣チ
有这样一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为怕痛或者自我心理设限,错以为运动会加重病情而不敢进行功能锻炼,长期如此结果如何?
答案是:关节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内废弃物堆积,炎症反而恶化。
在类风湿的治疗过程中,运动疗法是非常重要的辅助疗法,对类风湿患者来说,即使其他治疗进行得很彻底,如果不活动身体,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还是会逐渐退化,不久后手足僵硬仍旧会袭来。类风湿患者该如何运动?在不同时期该做哪些运动?乔老师为您解惑。
遵循三大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运动疗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关节的可动性及肌肉张力的维持或增强。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稳定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运动都应遵循三大原则: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保持功能位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因为疼痛不敢动,关节长期不在功能位置上。患者朋友首先应了解主要关节的功能范围,无论在休息还是锻炼时,都要注意保持良好姿势,在不增加疼痛的基础上,尽可能达到各关节的功能位置。
(1)关节本身有一定活动范围,应争取关节的活动能达到功能位置并保持。
①髋关节屈伸范围保持在0°~ 30°。
②膝关节屈伸范围保持在0°~ 60°。
③踝关节:跖屈范围保持在0°~ 20°。前屈范围保持在0°~ 10°。
④手指全部不能伸;通常不会严重影响功能。掌关节即使屈曲稍受限(特别是小指和食指)就可能有明显影响。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范围应在0°~ 50°以上。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受限时;一般功能影响明显。拇指部位首先需要稳定,腕掌关节没有30°的内旋,无法作正常对置运动。
⑤肘关节屈伸范围保持在0°~ 90°,以便保证手能接近嘴。
⑥肩关节应保持屈曲0°~45°,外展0°~ 90°,外旋0°~ 20°范围。
(2)关节本身不能保持运动功能时,要求将关节固定在以下最佳功能位置。
①髋关节屈曲5°~ 10° ,旋转取中位。
②膝关节屈曲5°~ 10°。
③踝关节保持中位。
④肩关节屈曲30°~45°,内旋10°。
⑤肘关节屈曲70°~ 80°,前臂旋后10°~15°。
⑥腕关节背曲5°~ 10°。
⑦掌指关节屈曲30°,拇指应外展。
⑧下颌关节至少能张口;上下齿距2cm。
⑨头部应垂直平视。
急性期运动疗法——活动关节,预防萎缩
类风湿患者在炎症急性期,较多时间卧床休息,在卧床时应采用良好的体位和姿势,以保持关节功能位置,夜间尤为重要。但患者不可全天卧床,也应适当运动,否则肌肉失用性萎缩会逐渐加重。患者自己不能够活动身体时,可以通过他助运动来改善和预防关节和肌肉的萎缩。也可以避开疼痛的关节,自己做慢慢活动肌肉的等尺运动,此外还有使用绳子的运动等。
①等尺运动:伸直双腿平躺,膝关节慢慢用力(向大腿部提拉),膝盖下方垫上一块卷着的毛巾,这样更容易做动作。这个动作坚持5秒,反复5~10次。
就是到你能完全伸直膝盖为止,也就是你的大腿和小腿呈一条直线,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继续伸膝,就代表膝关节伸展的活动度过大。站立时候如果膝关节到了过伸的位置,从侧面看上大腿与小腿形成一个向后的弧形,所以也有人把膝过伸叫做膝反弓。
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腿向后弹出,人的重心明显往后倾斜。是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之一。
有两种简单的视觉方法可以用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超出了“正常的屈伸范围”(判断膝盖超伸)
一、站立时大小腿之间的角度超过了180,呈“C”形(从正侧面看) 。
二、小腿腹相对于脚跟的位置远远靠后(肌肉异常发达的不算!!)。
膝反张的分类
1、膝前瘫痪或肌力低下型(由于股四头肌瘫痪或肌力低下,腘绳肌力减弱,膝关节不能稳定于伸直位,负重时强迫后伸位行走)
2、膝后瘫痪或肌力低下型(腘绳肌及小腿三头肌均瘫痪或肌力低下,膝后包括关节囊,韧带等松弛,可引起膝关节过伸)
3、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至膝关节位置不正常。
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0°)、中度(10°~30°)、重度(﹥30°)
根据功能状态分为:静态膝反张(多见于脊髓损伤、痉挛性脑瘫患儿)、动态膝反张(多见于脑卒中患者)
2
膝反张产生的原因分析
1、小腿三头肌张力高,导致踝关节背曲受限
2、股四头肌张力高或挛缩,牵张膝关节过度伸展
3、股四头肌无力,此时患者靠膝反张来维持膝关节伸展而保持直立位
4、腘绳肌及小腿三头肌无力,同样靠膝反张来维持直立位
5、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即屈肌肌力过小
6、髋关节的屈曲挛缩,骨盆旋后,或是臀大肌后伸无力,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的过伸
7、躯干的控制能力对膝关节的过伸也有影响
8、一侧膝关节无力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
9、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
10、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
11、支撑相伸膝肌痉挛
12、胫前肌无力,导致足下垂内翻畸形
13、髋膝踝关节运动序列异常,如站起来时伸 膝过快而伸髋过慢
相关肌肉群
绝大部分的膝盖超伸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我们相关各个肌肉群相互间的不平衡导致的。
一、两组对抗肌群附着于骨盆前侧:
1)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从前向上拉动骨盆。
2)髋屈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髂腰肌,缝匠肌)从前施加向下的力。
二、两组对抗肌群附着于骨盆后侧:
3)腰背伸肌从后施加向上的力。
4)臀部肌(臀大肌,腘绳肌)从后向下拉动盆骨。
可以得出:
膝盖超伸=大腿前部肌肉、小腿后侧肌肉较强(过度紧张)+大腿后侧、臀部肌肉较弱(过度拉伸)
紧张的肌肉一:大腿前部肌肉
紧张的肌肉二:小腿肌肉
较弱的肌肉一:臀部肌肉
手术髋关节术后,需要3个月左右基本恢复。俗话说,保持肌肉运动100天。所以手术后髋关节至少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恢复。手术后,保持伤口干燥,不要沾水,防止伤口感染。
一、髋关节手术后怎么调节?为了防止假体脱落抬腿,仰卧时要20度抬起,踮起脚尖,翻转全身,防止髋关节极度弯曲,防止内侧旋转,褥疮有助于患者使人体和保持伤口干燥。对于术后饮食,最好保持清淡、简单、易消化的饮食。首先在这个时候,如果患者没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可以从米汤、果汁、淡肉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开始,改用面汤、馄饨、菜泥、粥等逆流食物。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减少炎症的发生,维生素A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此外,水果中含有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伤口尽快愈合,维持电解质平衡,加速恢复。
二、髋部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髋关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卧床期间的康复训练和下层后的康复训练。髋关节手术骨折后一个月骨不能生长,应限制髋关节活动。在卧床期间,主要是下半身肌肉的背部长度收缩,脚踝和脚趾的屈伸运动,以防止下半身肌肉无用的萎缩和脚踝和脚趾的关节粘连。一个月后,髋部的骨折长了骨痂,相对稳定后,可以屈臀逐渐下跪。主要是防止髋关节和膝关节粘连,逐渐上升到直腿的运动也是为了防止下半身肌肉萎缩。
髋关节手术后最好控制体重,肥胖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增多、术后脱位、关节磨损、异位骨化等问题。所以最好减轻人工关节的负担,安全度过恢复期。一些体重小的患者建议补充营养,尽可能多的储存能量。吸烟容易引起感染,麻醉后会导致不良症状。因此,如果吸烟者计划接受手术治疗,他们必须在手术的前两周戒烟。
一、步行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该步行器的工作原理是以髋骶部金属半环为杠杆支点,胸背部束带为力点。当病人将身体重心置于一侧下肢,对侧上肢下撑,使对侧下肢离开地面,挺胸伸髋,施力于背部束带,则此下肢迈出一步。向前迈步的力量通过钢索传递到对侧肢体,转为向后蹬地的力量,同时前移拐杖,重心移向前侧方至对侧下肢,重复上述动作,迈出下一步。由于髋膝踝关节均已锁定,重心始终位于两足之间,因而双上肢除迈步下撑时用力外,大部分时间处于松弛状态,能量消耗低,故可步行较长距离和长时间站立。
当步行器的髋膝关节均处于解锁状态时,患者可坐在床边、椅子或轮椅上。病人将膝关节锁定在伸直位后,借助助行器、肘拐或手杖,上肢用力下撑,同时身体前倾,使身体直立,此时髋关节即自动锁定。穿戴调整好的步行器的患者,无需借助任何支持即可站立数十分钟,借用拐杖经训练后可在平地、草地及10°左右的坡地上行走,部分病人可上下台阶及短距离楼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训练时间一般为数日至数周。
二、康复训练
对新鲜外伤病人,术后配戴胸腰骶支具(TLSO),早期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条件许可时,应坐于床旁,两足下垂以防止突然站立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对截瘫后已有轻度关节挛缩的病人,可利用手法按摩及理疗等,使髋、膝、踝关节恢复接近正常的活动度。
步行器调整
最初配戴截瘫步行器时,应注意身体各关节是否与步行器的关节等高,有无皮肤受压,特别是内外踝及骶部皮肤。对有褥疮的病人,可在局部加厚衬垫避免患者受力。调整步行器的目的是使患者在无拐杖支撑情况下能平稳站立。因久坐轮椅的病人站立时有后倾习惯,可通过加厚鞋跟高度、调节前后钢索张力及胸背部束带松紧度等方式使病人全脚着地。全身肌肉放松时,身体应垂直于地面。出现身体侧方倾斜时,可通过延长或缩短一侧步行器的长度或改变步行器的内收外展程度加以平衡。调整过程中,患者应借助落地镜观察自己的站立和行走姿势。
步态训练
根据步行器工作原理,康复师站立于患者身后。开始时用手握腰骶部金属半环,协助病人完成迈步动作。当病人基本可以自行迈步行走并保持平衡后,改用一宽束带,松松地围在病人腰间,手握束带保证安全,仅用语言纠正病人动作而不干扰病人动作。当病人有失去平衡的倾向时,切忌拉病人手臂,因为病人用拐杖多半可以自行恢复平衡,如牵拉病人手臂,反而破坏了病人保持平衡的能力,容易跌倒。病人因足底没有感觉,在行走时总想低头看自己的脚,康复师应解释步行器工作原理,说明低头时影响向前迈步。允许病人在结束迈步后低头观察步幅的大小。在开始时由镜内观察自己的动作。康复师在病人行走时,注意保持与病人语言联系,随时鼓励病人,纠正病人的错误动作,让病人知道有人紧随其后,从而放心地训练。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在完全掌握技术要领后增加难度,如在地毯和有坡度的地面上训练,还可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天气好时可去室外。如病情允许,尽量让病人自己完成穿、脱步行器的工作,康复师只进行示范指导,尽快让病人独立。每次穿用矫形器后均要求病人自己检查皮肤易受压部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心理康复
创伤后,病人身心受到严重打击,因此,在手术及药物治疗同时应积极开展心理治疗,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让病人及家属观看有关病人戴用截瘫步行器进行室内外活动及体育比赛的及录像。对不完全截瘫病人告知在自身肌力尚未恢复之前早期开始用截瘫步行器可减少肌肉萎缩、关节屈曲挛缩、褥疮及其它合并症的发生并促进肌力的恢复。对久坐轮椅或卧床而期待步行器可使其恢复与正常人相同功能的病人,要使其了解截瘫步行器需借用上肢及躯干力量,且因需要将下肢各关节固定,步态较为僵硬,上下楼尚有一定困难等等。总之,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应做不同的解释工作。
(一)心理适应 瘫痪病人一般都要经过痛苦期、达观期、悲观期或奋发期。
1痛苦期:病人突然由健康变为瘫痪,预想不到,也不知何故,不知所措,心理打击沉重,悲痛万分。表现为激情,痛哭,不思茶饭,甚或有轻生的念头;情感脆弱,激惹性高;有的受挫折后,有攻击对抗行为,如拒绝治疗护理、拒绝见人、破坏物品等。护士在护理中要做到:
(1)对病人行为(除外危险与破坏性行为)要理解迁让。护士应能理解病人因瘫痪的突然性、严重性及潜在的持久性而带来的心理负荷,此期过多的安慰鼓励,过亲的体贴关怀,会反遭病人拒绝与反感,只会加重其痛苦而不会立即减轻。绝不能强行制止病人感情的自然发展,先任其发泄与表现,然后,适时适度地劝说与安慰。但又不宜让过多的人接触病人,你来我往,频频游说,单调语言会令病人心烦。除分配接触病人的护士外,其它人应行若无事,若将病人当特殊人物看待,反易遭误会。
(2)具体关照病人生怕是此期的首要任务。病人的痛苦故然首先是在精神上,但随之而来的是肉体上的痛苦以及随后的肉体一精神交错的痛苦,如排泄、沐浴、性生活等痛苦,每时每刻都会反作用地引起精神病昔。护士要从帮助病人的日常生活的困难着手,来表示关怀与体贴,并给病人心理上的启迪,解除或减轻其精神痛苦。
①给病人安排舒适与安全的体位。体位应灵活多变,可取平卧、侧卧、俯卧更替,每2小时交换1次。足部要加托。脚板,以防足下垂。手可握以绷带卷,并置于功能位。床要加栏栅,防止落床。床的足端安置牵拉带,便于病人拉带起坐与活动。
②帮助病人床上活动或按摩,以减少肌萎缩,为今后的功能康复锻炼提供可能条件。
③护士要设法预防各种并发症,如预防肺炎,病房要温暖,被褥要保暖,避免病人受凉;更换体位时,常拍打上侧胸部,鼓励病人深呼吸,有分泌物者应鼓励咳痰或作体位引流;带领与督促做举上肢与扭躯干的运动。预防便秘,要安排病人进多种纤维素饮食;训练病人定期排便,以养成习惯;适当做腹部按摩,以刺激增加肠蠕动。预防泌尿道感染,病人的肛门及外生殖器应经常清洗;锻炼病人下床活动自行排尿,并经常按摩下腹部;非不得已时不用导尿,或在严密无菌下进行。此外,要预防褥疮,摔伤、烫伤、冻伤等。
④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病人,提供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与欣赏。聆听音乐,观赏**电视,也会给病人一种精神寄托,以减轻痛苦。
(3)动员病人的亲友来做安抚工作。应选择病人最信赖且对病人影响作用的人来陪伴。陪护者要同医护人员步调一致,谈吐病情与预后要提法一致,说话应慎重,不具有暗示性。主要从细节的照顾上来体现同情、爱护与鼓励。
2达观期:经过一阶段后,病人也晓得瘫痪已成定局,残废在所难免,对疾病已有了一定认识。对个人的一切安排也已有所准备与打算,生活上也逐渐有所适应。心理上也有了消极的适应,认为是好是坏皆如此,无可奈何。表现情感较为淡漠、消沉,强压内心苦痛,时而高兴,时而不乐;意志较为薄弱,遇事欲做不能;易受暗示性,久病乱求医。
(1)护士应加强“暗示”的心理引导。此期病人的基本心理活动仍是消极的,只是作了某些掩饰,有很大的可塑性,或可向积极转化,也可一直为消极。因此,通过暗示来引导心理状况的转化是重要的。
①有计划地同病人谈话,接受他们的要求,理解他们的苦衷,引导他们的发泄,了解他们的困难,借助语言的直接暗示来解除其思想苦闷,安抚其思想痛创。
②有步骤地安排病人的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的阳光、新鲜空气、花草树木,以转移其注意,舒畅其胸怀,激励其对生活的向往。
③有意识提供有积极意义的文艺作品给病人阅读,从美的形象中得以启发,从英雄形象中求得学习的目标。
(2)有组织地解决好病人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消除某种歧视与情感的疏远,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消除夫妻之间的误解与隔阂,动员其亲友给他予热情与温暖,通过组织给予解决某些经济困难与家庭纠纷,这些都是促进心理积极转化所不可少的。[医学 教育网 搜 集整理]
(3)加强基础护理与康复功能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如按摩、床上的被动运动、适当的下床活动锻炼等,都能体现医护人员的关怀,促进其向积极方面转化。
3悲观期或奋发期:达观期的转化所向取决于病人康复情况、文化教养、意志特征、人际关系与医护人员的态度等诸因素。
(1)悲观期。表现自悲、自卑、焦虑、神经质、甚至产生轻生自杀的念头。护士对这类病人要特别注意,一方面要 经常激励与安慰,促进其心理转化,另一方面要严密观察,发现苗头,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护士不应歧视病人,也不宜严厉地责斥病人,帮助教育病人正确对待残废、生死等措施要隅于心理护理之中。应更多地考虑其心理变态,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粗疏与简单是错误的。
(2)奋发期。表现有坚定顽强的信念,有强烈的生活欲望,有战胜残废的信心,不仅能积极地适应残废生活,而且以不拔的毅力贡献于社会(如写作、翻译、绘画、医疗等)。护士对这类病人主要应从照料其生活与帮助解决困难着手,当然,积极鼓励与支持仍是基本的做法。 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措施是在生物护理的基础上完成的,其目的不但是照料躯体使之舒适,更重要的是唤醒心灵使之奋发。病人心理活动是会反复的,在积极主流的前提下,病人会触景生情,触发其苦衷,重又产生悲观之念,因此,护士在言行中要小心谨慎,要细致观察,防微杜渐,做好心理保护。
(二)自悲心理 在瘫痪等残废病人中,这种心理是基本的,时而受到掩盖、修饰、消减、转化而隐匿,时而又会暴露、显现、增进、转化而外露。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心理基调,掌握演化规律,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上都应保护病人的心理免受挫伤,要设法消除伤害病人的各种因素,如讥笑、讽刺、打击、蔑视等。护士要经常同病人保持接触,以便了解到病人的情绪反应,主动地进行激励与疏导。
(三)挫折心理 瘫痪病人的挫折心理表现为攻击型的并不少见,尤其是战伤、公伤、事故创伤的病人更为严重。表现为易发怒、暴躁,常常有对立的行为,不论对待医护人员、亲友、病友及其它人都是如此,常可因小事而迁怒显现激情,发泄后难以自控,有时甚至是无关的因素或无缘无故而诱发的。护士应有耐心,体恤其病痛,谅解其过激,并适当作劝说或解释,绝不可同病人争执甚至吵闹。在病人尚未平静时,“被攻击”对象宜直接对病人实施医疗与护理,因为此时操作稍有不慎,易激惹病人,有时病人也会无故寻衅,纠缠医护人员,因此,回避是十分必要的缓和措施。护士必须明自,忍让只是作为心理护理的手段,目的是安抚挫折,消除其消极心理状态。最后,要辅以语言的劝说与鼓励,才能收效。
讨论
半个世纪前有人开始用固定双侧膝踝关节的长腿支具(KAFO)帮助截瘫病人行走,但实践证明,这种支具只对损伤平面较低,表现为小腿肌力丧失的病人有效,对臀大肌和髂腰肌肌力丧失者来说无实际意义。之后有人将矫形器向上延伸至腰部,制作了髋膝踝长腿支具(HKAFO),病人可借助支具获得站立平衡,但两腿不能交替迈步。[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近20年来,人们已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两腿交替迈步的往复式步态矫形器上。1967年,加拿大的Motloch医生报道了用塑料矫形背心通过齿轮将双侧长腿支架相连以获得往复步态,并成功地用于脑脊膜膨出伴截瘫的儿童,称为往复式步态矫形器(Reciprocation gait orthosis,RGO),后经Christinson将齿轮改为套管钢索。1978年,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医学院的Douglas矫形师在Motloch医生的基础上与Fillauer合作,将此矫形器加以改进后命名为LSURGO(LSU为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缩写)。改进后的矫形器最初只用于儿童,至8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成人。几年后,根据同样概念,英国也设计了在膝关节处加有弹力装置并有髋膝同时解锁功能的ARGO(Advanced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使病人坐立时更容易。但ARGO结构复杂,且价格较昂贵,国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98年以来,我科在LSURGO的基础上,根据国人体型,结合ARGO的长处,设计了用于截瘫患者的往复式截瘫步行器(HLRGO),经临床初步使用,效果良好。
该步行器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T6~L1平面的成人及儿童截瘫患者。对年老体弱、有严重的关节屈曲挛缩、深度褥疮、髋关节脱位、上肢无力及心肺功能不全或患有其它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应慎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