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后踢步动作要领笔记怎么写?

舞蹈后踢步动作要领笔记怎么写?,第1张

  芭蕾的基本标准是:轻、高、快、稳。轻即体态轻盈,高即挺拔向上,快即舞姿娴熟,稳即老练稳健。另外,挺拔向上是贯穿芭蕾演员所有动作的基本体态,演员水平的高下,往往并不反映在旋转的多寡、跳跃的高低,而在轻盈、稳定、规范、纯净之余,举手投足都遵循“开、绷、直、圆”的要素,动作之间没有任何多余的“零碎”。

  1芭蕾的手位

  学习手的位置之前必须学好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我国至今延用的是下面介绍的七个手位:

  一位手

  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手臂与手成椭圆形,放在身体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

  二位手

  手保持椭圆型,抬到横隔膜的高度。(上半身的中部,腰以上,胸以下的位置)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这两个支撑点的稳定。

  三位手

  在二位的基础继续上抬,放在额头的前上方,不要过分的向后摆,三位手就象是把头放在椭圆形的框子里。

  四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五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保持弯度成椭圆形。从手指尖开始慢慢向旁打开。在过程中胳膊肘和手指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手要放在身体的前面一点,不要过分向后打开,起到一个延续双肩线条的作用。

  六位手

  右手不动,左手从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形成舞姿。 七位手

  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 结束

  双手从七位(手心朝前)划一个小半圈,手心朝下,向两边伸长后,胳膊肘先弯曲下垂,逐渐收回到一位。结束。

  在简单热身后开始基本素质的训练,先从压腿开始。压腿其实并不只是为了舞姿的优美,而是它在健身方面还有许多好处,例如: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减轻肌肉的疲劳感、可以塑造肌肉的线条等等。压腿属于静力拉伸,每次压过之后,还要进行动力拉伸(踢腿)的练习。由于踢腿是比较剧烈的动作,所以还有提高力量和减肥的效果。

  芭蕾的站立姿态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要求肩部下沉,从而突出胸部和颈部的美好线条;要求腿部收紧腰部直立,以使姿态挺拔仪态端庄……这个简单的动作除了美观,它对健康和减肥也有直接的帮助。一些学员由于不良习惯给形体造成了伤害,例如:很多人喜欢长时间用一侧肩膀背包,结果使两个肩膀发展得不平衡(一肩高一肩低);再如,很多人错误理解“抬头挺胸”的动作,做成了“塌腰撅臀”,结果使得腰肌软弱无力、腹部日渐突起,而且由于错误用力极可能导致腰部过早老化。

  而芭蕾的站姿则能让你感觉人长高了几厘米,可以让你的身线看上去更柔美。教练会在你练习的时候嘱咐你:想象自己是一位公主,很清高,很美丽……通过这样的“内外兼修”,形体与气质都练就出来了。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

  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一)东北秧歌——哏俏脆幽默、热情爽朗它是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城乡、为刚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舞蹈。

  它的基本动律特征是:身体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迅速且扎实。常用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等。膝盖部分呈规律性提、顿可分为硬屈伸和软屈伸,与腰胯的扭摆要求和谐一致。上肢动作主要由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绕腕,即前后画横“8”字而形成。

  东北秧歌常用的舞蹈道具是手绢,手绢花的动作技巧可谓丰富多彩、秒不可言,常用的有:挽花、缠花、胸花、片花、抖花、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等等。

  ①东北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哏劲”,这种“哏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与原来秧歌表演中踩高跷的动作技术亦有关

  秧歌的基本律动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眼、俏等美的慰藉。“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

  “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③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其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

  ④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曲牌传送多样的感情,因而使得东北秧歌舞蹈感情丰富、性格多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对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它能够直接而又强烈地影响人们的感情,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学前期正是个人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教育在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奠定文化艺术修养基础等方面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指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我们应该看到,孩子们中将来去当音乐家的毕竟是很少的,许多孩子长大后只是成为倾听、欣赏音乐的人,那我们首要的任务就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也能够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从孩子抓起,从幼儿时期开始进行音乐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位于甘肃省南部的舟曲县,具有甘南的“小江南”之称,境内山河纵横、水草丰美,面积达300918平方公里,总人口有1347万人,藏族占3267%,属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气候。优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悠久绚烂的历史文化,舟曲的祖辈们在这片美丽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继往开来,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且沿袭革故,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多姿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事象,促进了舟曲民间民俗文化的初步繁荣。

当地幼儿深受周围环境中这些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们对此有浓厚的探索兴趣。为此我们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土优秀文化,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兴趣、能力、需要,从弘扬本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入手,着重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使幼儿萌发感受本土文化的兴趣,启迪幼儿创造本土文化的意识,并在与幼儿一起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创编了一系列取材于舟曲民间生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儿童歌曲、舞蹈以及适合幼儿的节奏乐曲,同时,我们不断探索、建构、优化具有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园本课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系列论文(一):让幼儿走进多彩的本土民歌世界。

唱歌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活动,在他们心情愉快时,还会咿咿呀呀地自哼自唱,歌唱是孩子们最轻松自在的表达、抒发和交流的艺术活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对歌唱的作用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情感的音乐形式,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歌唱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而又具实效的途径。

然而,任何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传统艺术是每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够亲身感受得到、触摸得到的。因此,我们在唱歌教学中融入了本土音乐素材,这些和生活紧密相联的本土音乐,充满了生命力。孩子们在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化中学习,产生了触动心灵和情感的巨大力量。这样,情感教育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艺术的感染渗入儿童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为和民族的精神和气质。

1.1 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本土音乐的兴趣。幼儿本土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让幼儿在有趣的民间音乐教学活动中陶冶性情和品格,逐步认识和了解本土民间音乐。我们精心筛选了一些优秀、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间歌曲,渗透于幼儿唱歌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我们注重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去看、去听、去摸、去感知,使他们获取的物体直观、形象、具体,印象便会更深刻、更容易产生学习的愿望。

同时,我们录制了一些光碟和磁带,在课休时间组织幼儿自由欣赏。因为这些音乐素材都取自孩子们身边,所以大家兴趣特别高,如在欣赏《牛儿,你和我交上了好朋友》这首歌曲时,教室内气氛活跃,有几位男孩子当场作秀表演耕地、喊牛等情景,孩子们纷纷讨论自己见过的牛和牛的一些本领。短短的几分钟,有些幼儿已经能够基本哼唱歌曲,一段随意的欣赏超乎了预期的效果。

在音乐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了贴画。如:少数民族的服饰,民族舞蹈示意图,一些有情节的插图等,并设立了本土民族音乐区,摆放了舟曲民族头饰、腰带、口弦等,通过幼儿的欣赏、交流、摆弄等,感受民间音乐的美,逐步萌发了孩子们对本土音乐的兴趣。通过“听”和“看”,潜移默化地使民间音乐在幼儿脑中扎下了根,调动了他们对本土音乐的兴趣,产生了对本土音乐的强烈学习欲望。

1.2 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学习。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因此,我们采用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让幼儿在活泼有趣的音乐中,自然地学习民间歌曲。

如以《红红的灯会》这首歌为例。舟曲每逢正月十九,是一个类似过年的喜庆大节,各村各寨都把自己所供奉的“婆婆”(菩萨)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在晚上抬着轿子,按“婆婆”排位大小依次游街,广大市民则以挂荷包、挂红袍、钻轿子等形式来祝贺一年的风调雨顺和祈求来年一切如意。这天晚上,舟曲的大街小巷搭满松棚,松棚的顶上和两侧则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五彩缤纷的灯笼交相辉映,使小城亮如白昼。《红红的灯会》正是歌唱了舟曲正月十九传统灯会的情景,当老师拿出一些正月十九晚上拍的时,身临其境的感觉早已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接着引导幼儿欣赏配有《红红的灯会》这首歌曲的CD碟片,充分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的欲望。由于这首歌来自幼儿的生活,活动前老师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和启发,幼儿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唱得欢快活泼、充满情趣。

老师的语言在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运用的语言生动与否是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对音乐的接受成正比的。如幼儿在学习歌曲《请你再到舟曲来》时,老师用神秘的语气讲述翠峰山的古老,用自豪的语气及表情讲述拉尕山的秀丽,用热情的口吻表达舟曲人向客人送花、献哈达的情景。这样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起伏的节奏,由于幼儿理解了歌曲中的情感,孩子们很自然的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欢迎远方客人来舟曲的情感融入到唱歌中。

1.3 将本土歌曲和主题活动有机结合,灵活地选择民间歌曲。舟曲本土民间歌曲形式多样,扩展了幼儿音乐表现的内容。民间歌曲内容的丰富性,为幼儿的唱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每一学期中,我们都要进行各种主题活动,同时又根据各主题选择相应的民间歌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2007年秋季学期国庆节时,教唱《拉尕山寨》这首歌,使幼儿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在2008年春季学期第四周举行的“春姑娘来了”主题活动中,学习舟曲民歌《放风筝》,老师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柳树发芽,花开了,草绿了,小朋友都到操场上放风筝……然后出示舟曲“社火”中的放风筝片段,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优美的曲调,引导幼儿充分体会春到舟曲的美丽景象,培养了他们热爱舟曲、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幼儿在接受民间歌曲的过程中,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民间歌曲,不能完全理解民间歌曲所传递给他们的全部内涵。但是,这些带有浓郁民族艺术氛围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唱歌所渗透给孩子的民族精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在他们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2.系列论文(二):本土民族舞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渗透。

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理想方式。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能得到动作的协调和灵活性的训练,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开拓。而在本土文化的长河中,民间舞蹈总是以其神奇的魅力熠熠发出绚丽的光泽。

舟曲县是一座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偏远小县,具有藏族特色的民间舞艺术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是舟曲的风俗习惯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最直率、最真挚的表现,蕴藏着广阔博大的民族文化内涵,传颂着舟曲人民自爱、自信、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质朴、勤奋、乐观的民族神韵。在各类舞蹈艺术中,民族舞蹈既是源,也是流,没有学习、继承就没有发展,并且民间舞以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内涵,既能满足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又能满足孩子们的审美需求。

因此,在幼儿园,我们充分挖掘一些优秀地、适合幼儿的本土民族舞蹈素材,以激发幼儿对民间舞蹈艺术的兴趣为切入点,向广大幼儿普及本土民族舞蹈文化,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1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土民族舞文化。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舟曲的民族舞音乐曲调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幼儿也十分喜欢这类音乐作品。鲜明的情绪色彩容易感染幼儿,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有强烈节奏特点的旋律则常常会引起孩子们的动作反应,他们会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打拍子,晃动身体或做动作。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幼儿观看和参加一些舟曲的民间文艺活动,并利用孩子们吃早点前及课余休息的这段时间,播放一些欢快、优美的舟曲民族舞音乐,并讲解音乐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配上具有典型民族特点的动作,同时告诉孩子这些动作所表达的含义,让幼儿初步感受自己家乡的本土舞蹈艺术。

如在寒假期间,我们充分利用社会及家庭方面的教育资源,激发幼儿和家长观看舟曲春节期间的“社火”系列活动,并在新学期组织幼儿大胆地讲述或表演自己所看到的“社火”。其中有一位叫杨雪萍的大班小朋友,不但会完整地演唱“社火”曲――《担水》,而且把担水的动作表演得淋漓尽致。同时,我们还组织幼儿观看一些舟曲民间传说故事和民间舞表演,这些生动的民间传说和独特古朴的舞蹈都产生于舟曲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它用舟曲人自己的美学观点,向幼儿展示了一幅幅舟曲祖辈们生活的生动画面。

丰富的本土舞蹈音乐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多彩的本土音乐方式吸引了幼儿的视线,经常、持久的音乐熏陶使幼儿对本土民族舞的爱好大大增加,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本土文化的兴趣。

2.2 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本土民族舞文化。有了日常生活中初步感受的经验,再加上孩子们自己在社区接触到的一些知识,孩子们学习起本土民族舞就容易得多了。我们深入民间,大量收集合适的本土民族文化方面的舞蹈音乐材料,并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浅显易懂的能被幼儿所接受的舞蹈音乐材料,整理汇编,既保留本土民族舞原有的风格,又适合幼儿特点。学习本土民族舞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既先学习民族舞中最具典型特点的动作,如《放风筝》的颤膝、平步、放风筝,《锅庄》中的弹口弦、背水等,有了这些动作基础,而后再将各动作贯穿起来,学习成品舞便得心应手。

例如学习本土民族舞《多迪锅》,在日常接触中孩子们了解了“多迪锅”的传说,感受到了青年扎海和姑娘达玛的聪慧和善良,也憎恶国王的可耻,向往着五月初五时,人们采花、唱歌、跳舞,互送吉祥、祝福健康、崇尚和平的美好情景。了解了舟曲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幸福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教授基本动作时,我们提醒幼儿想象翠绿的香柏树,洁白的枇杷花;美丽的鲜花,绿色的草原,身穿漂亮服装的藏族小伙子和姑娘们,载歌载舞,互赠鲜花……。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动作要舒展、欢快、情绪上要热情奔放。并观看碟片,再次欣赏舞蹈《多迪锅》,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经过启发,再加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捧花、弹口弦的基本动作,孩子们心领神会,动作也符合要求,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会了基本动作,再将动作一贯穿,结合孩子们对舞蹈内容的理解,一段完整的成品舞,孩子们很轻松地学会了。

2.3 创作活动中表演本土民族舞。通过上两个环节的准备,幼儿基本上掌握了舟曲民族舞的动作特点。舟曲民族舞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一旦为孩子所接受,必然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他们的心趣交相映照,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来创编舞蹈动作,可以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孩子们在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把已熟练掌握的动作编入歌曲,边唱边舞,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如在学会舟曲民间歌曲《拉尕山寨》后,我们要求班上的孩子用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结果孩子们积极举手参与创作表演,最后用采花、捧花、背背篓下山等动作,完整地、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歌曲内容。再如舞蹈《请你再到舟曲来》,这本来是一节新授舞蹈课,将它改为创编课,幼儿积极性很高。经过提醒,孩子们在以前积累动作的前提下,以膝盖的颤动与屈伸为基础,应用上肢捧花、献花、靠步、弹口弦等动作表达了舟曲人热爱劳动,向远方来客献花的愉快情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于这是幼儿自己的创作,幼儿的表演兴趣高昂,经过整理,由幼儿主创的舞蹈《请你再到舟曲来》被定为舟曲县幼儿园幼儿晨练曲目。

2.4 在欣赏过程中发现本土民族舞特色。有了感受、学习、表演的实践,孩子们掌握本土民族舞的水平则会更进一步,其复习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欣赏一些优秀的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从中寻找舞蹈作品的动作素材和民族性。一段优秀的民族舞作品都有两个特点:一方面立足于人们生活的原貌,从中提取丰富的动作形象;另一方面则涉取了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创作出有地方特点、有韵律地动作语言,使作品既有情趣,又有自己的属性。幼儿的心灵是一个博大而又透亮的水晶体,有着无限的可塑性。幼儿学习和欣赏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不只是为了让幼儿拥有自己民族属性或自身光彩,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是一种“育人”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民族的特色,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们自幼热爱民间舞艺术的美好情怀。

结合舟曲县创建的“和谐舟曲、活力舟曲、平安舟曲、发展舟曲、魅力舟曲、富裕舟曲”这一特色活动,在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美化家乡,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创编出舞蹈《丰收花鞭》。孩子们在欣赏中发现,里面的舞蹈动作大部分是人民劳动情境的再现。舞蹈节奏爽朗,情绪红火,构图清晰,调度灵活,当花鞭在舞台上挥动,孩子们的欢快之心、兴奋之心、喜乐之心得以充分的表露,同时又结合着外来舞蹈跨部的扭动,把舟曲民族的律动与引进舞蹈的形态自然贴切地融为一体,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感;既有地域性,又有时尚味,给孩子以亲切与清新的感受。通过欣赏《放风筝》、《牛儿,你和我交上了朋友》、《红红的灯会》等,引发了幼儿的本土舞意识,使舟曲民族舞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为本土民族得以健康地发展,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由此可见,在幼儿舞蹈中渗透本土民族舞蹈,不但继承和发展了本土民族舞,而且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崇尚和平的情感,使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得到了全面发展。虽然这需要指导者细心的研究与耐心的探索,但幼儿灿烂而又真挚的笑容,便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喜悦。

3.系列论文(三):民间音乐在幼儿打击乐活动中的开展。

音乐是在时间中运动的艺术,凡是在时间中运动的事物,都存在着节奏,节奏是它们的本质特征。在音乐中,可以有不带确切音高的音乐,比如:各种鼓乐、民间打击乐等,但是没有不带有节奏的“音乐”。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最基本的音乐元素,为什么没有经过任何学习的幼儿就会有自发地跟随音乐的表现呢?就是因为人们生命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节奏形式,音乐的各种要素中节奏与人的心理联系最直接,关系最密切。节奏是富有生命意义的要素,感知节奏是人们的本能。

舟曲民间音乐内容十分丰富,且形式多样,它产生于劳动生活,汇集了舟曲各民族的特色,包揽了许多种音乐的表现形式,然而目前幼儿教学中,我们所开展的音乐活动形式单一,适合幼儿的音乐素材很少,对幼儿音乐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很有限。而形式各异、体裁纷呈的舟曲民间音乐融入到幼儿的打击乐活动中,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它既容易走进幼儿的心灵,为幼儿所理解接受,同时又便于收集、易于使用。

3.1 认识本土特色乐器,培养音乐情趣。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一些本土特色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我们在音乐活动室内,布置打击乐器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辩别各种乐器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老师们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准备口弦、三角铁、竹筷、钹、喇叭、小鼓、竹板,让幼儿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舟曲特色乐器的音质、音色;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了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我们鼓励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如下大雨和小雨能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乐器――串铃、铃鼓、沙筒,小鸟的叫声、小河的流水能让幼儿认识本土乐器――口弦、竹板等,然后引导幼儿选择适合与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乐器,选择适合鸟声、水声的乐器,这样不仅让孩子通过歌声和小乐器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感受,同时在探索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敲击方法。

3.2 熟悉乐曲,提高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打击乐器是根据音乐进行的,倾听音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舟曲民间音乐取材于民间,反映着幼儿的周边生活。首先,我们引导幼儿了解歌曲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打击乐的兴趣性和表现力。然后,鼓励幼儿仔细听,感受音乐的性质、力度、速度、节奏及段落等,在听音乐的基础上随音乐拍手逐渐熟悉音乐。

如在学习《喜庆丰收年》时,我们先引导幼儿看,然后逐步讲述舟曲的先辈们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和高兴,每逢丰收便各自拿起锅碗瓢盆,载歌载舞地进行庆祝,一直发展到现在这段音乐《喜庆丰收年》。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乐器,来随音乐打节奏,表现内心的喜悦之情。在学习《舟曲秧歌》时,因为旋律是大家所熟悉的,有些幼儿还会轻声哼唱,经过鼓励,幼儿大胆地拿起钹、锣、小鼓等乐器,开始为音乐打节奏,幼儿的兴趣不断高涨。

3.3 随音乐打击乐器,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舟曲民间音乐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从各方面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民间音乐中大量健康富有幼儿情趣的歌曲,为幼儿提供了发展良好性格品质的途径。在打击乐活动中,性格孤僻的幼儿变得活泼起来,由于注重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使胆小、不善于表现的幼儿增强了自信心。

比如在2007年“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大班幼儿表演了打击乐《多迪锅》,由于《多迪锅》是舟曲一首比较传统的民歌,它的舞蹈形式也是幼儿所熟悉的,在幼儿学习、排练的过程中,一些平时胆小的孩子都要争着参加演奏,穿上演出服,他们就成了自信的小小演奏家。在演出中,孩子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打下了基础。

由于民间音乐来自生活,老少皆宜,深深吸引着幼儿,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孩子们从学打节奏到创编花样动作,兴趣始终很高,只要一有空,便会拿起乐器敲打敲打,有时还会一边讨论一边打节奏。由于民间音乐内容丰富,从唱、跳到敲、打,面面俱到,丰富了音乐活动的内容,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通过教学,幼儿不但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本土音乐,也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达到了“从听入手、动在其中、激发情感、培养素质”的目标。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篇1

 ① 基本步伐

 ②手形

 ③脚位

 基本步伐——弦子步伐

 ① 平步

 ② 拖步

 ③ 三步一撩

 ④ 二步踢撩

 ⑤ 单靠步

 ⑥ 连靠步

 ⑦ 长靠步

 锅庄

 踢踏

 1.自然位

 “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当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间,脚尖不靠拢,两脚尖分开不大。

 2.扶胯

 五指自然合拢,双手掌心扶在腰胯两侧,肘与身体平行。这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殊叉腰姿势。

 3.小颤

 “自然位”,双膝比较松弛地上、下屈伸。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

 4.退踏步

 “踢踏舞步”。站“自然位”,身体轻松自然。(以右脚为例)右脚前半脚掌向后踏一步,左脚原地轻踏一步,右脚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脚。三步均应踏地有声,前两步较最后一步略轻些。“退”和“踏”中间,间隔一脚距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 (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打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3-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篇2

 分析如下: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有三个方面,分别如下所示:

 1身姿要稳定:体态自然放松,重心微微向前倾,脚位一般都是小八字位。

 2手臂要晃摆: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

 3脚步要颤踏:膝关节不断做出连绵柔韧的屈伸,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让手臂自然摇摆。

 

扩展资料:

 1、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

 2、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3、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广阔的民族之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集中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 4省内各地区。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各自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类别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品种、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

 4、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

阿昌族

(去年八月到北京游玩,当我来到世纪坛时,为其宏伟的建筑、独具匠心的设计所折服。从永不熄灭圣火,到用青铜铺成的记载着华夏大事迹的甬路,每当我跨出一步,都仿佛置身于千百万年前,和先人们一同感受着欢喜与悲伤。世纪坛的主体部分镶嵌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图腾,每一下图腾都向大家展示着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能于大家共享这些图腾,也能为华夏文化之久远而倍感自豪。有时间到世纪坛好好看看吧!)

人口为27708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等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腾冲县。

阿昌族人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缅语支。有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傣族杂居,所以阿昌人一般都通晓汉语或傣语。 阿昌族没有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人聚居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在汉文史书中,除称其为"阿昌",还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称谓。因居住地区不同,还有一些自称,如"勐撒掸"、"衬撒"、"汉撒"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约在公元13世纪,经过多次迁徙,逐渐定居到现在聚居的地方。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南诏和大理政权管辖。明清时期,一直实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其时,领主多为傣族土司, 地主多为汉人。

白族

人口为1594827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白族人民从唐代开始曾经使用过以汉字为基础的方块白文,以记录白语。由于汉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长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所以白语里含有大量汉语词汇,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通行的文字。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白族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洱海区域。从考古发掘的苍洱遗址、海门口遗址,都表明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经有居民生息繁衍。

白族使用磨光石器,从事简单农牧和渔猎生产,过着半穴居的生活。2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发展农、牧业生产。公元2世纪,汉武帝就在苍洱地区设置了郡县。8-13世纪,这里先后出现了以彝、白先民为主体的奴隶政权南诏国和以白族段氏为主体的封建领主制政权大理国。白族9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白族人自称“白子”、“白伙”、“白尼”,汉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绕山林--“绕山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歌舞集会,于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举行。届时,每村组成一支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的歌舞队。队前是两位长者(或男青年), 手执柳树枝和牦牛尾为先导,后随唱“白族调”的人群,边走边唱,最后由男女青年分别手持“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组成的舞蹈队伍压阵。一行人浩浩荡荡吹吹打打,且歌且舞,沿洱海绕苍山迤逦而行。当与别村歌舞队伍路遇时,只听得高亢嘹亮的“白族调子”声,此起彼落;唢呐吹奏声振荡山谷;“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的敲打声更是响成一片,场面宏大,热烈非凡。�

“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是三种不同的舞蹈道具,经常同时使用。多由女青年舞“霸王鞭”,男青年舞“八角鼓”和“双飞燕”。“霸王鞭”是两端穿有铜钱的竹棍(手握中间而舞),与汉族地区的“金钱棍”基本一样;“八角鼓”实为六角形的单面羊皮小手鼓,持鼓边缘而舞;“双飞燕”为两块小竹板组成一付,饰以彩带,双手各握一付。道具虽然各不相同,但舞蹈基本动作、动律却是一致的,且三种道具均有打击乐器之特点,因此舞蹈节奏感极强。�

舞者于左手小指系彩色手巾,右手持道具,有各种不同打法,如:“八下”、“十二下”、 “十六下”等许多成套动作。主要动作是用道具在肩、胸、臂、腿、膝、脚及地面轻击,同时做“弓箭步”,并上下颤动或行进、跳跃、下蹲等,动作十分丰富。当动作幅度大时,舞姿健美刚劲,动作幅度小时则轻快、活泼。�

表演时一般依照先单独表演,然后对舞,最后集体舞的顺序进行。其队形有“凤穿花”(即 “二龙吐水”或两竖排相互交叉)、“双采花”(两人对舞)、“五梅花”(五人一组成“梅花”形)、“一条街”(众人连结为一队列,单腿横跳)等。�

解放后,“绕山林”已作为一种歌舞活动的形式,出现于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中。1958年经过整理的“绕山林”首次搬上了舞台,以后又屡有改编、加工,受到白族人民的欢迎。同时,“霸王鞭”等舞蹈亦随之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

栽秧会--“栽秧会”是在栽秧前后进行的歌舞活动。流传在洱源县,源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歌舞活动自始至终与栽秧劳动紧密联系。由“竖秧旗”、“开秧门”、“抢旗比武”、“田家乐”几个部分组成。首先由装扮成秧官的人手执催秧锣,催促群众竖起绣有“五谷丰登”的三角旗和四丈余高扎有大斗,饰有彩球雉羽的“秧旗”。接着由秧官在秧田上拔起第一把稻秧并跳起“鹭鹭伸脚”(即一腿向后伸)、“白鹤展翅”(双手做飞翔姿势)等动作,唢呐模仿布谷鸟叫声,吹起“布谷报春”曲调,算是开了“秧门”。然后秧官敲起催秧锣,催促大家赶快插秧,这时盛装的挑秧小伙子和栽秧的姑娘就在唢呐吹奏声中开始了栽秧劳动。人们一边在田里栽秧,唢呐手一边在田头吹奏,在既紧张又愉快的劳动间隙中,惩罚在劳动中不努力的人,叫他们头顶秧苗跳舞逗趣,称为“捉懒汉”。当栽秧结束后,大家手持八角鼓、霸王鞭围着秧官跳舞并把他引回村子,边舞边打秧官,以表示对他的敬重和感谢。最后就在村头欢乐地表演起“田家乐”,由扮做渔、樵、耕、读的不同人物轮流出来表演,语言逗趣,边说边唱边舞,以此庆贺栽秧结束。

西山打歌--“西山打歌”是白族的歌舞形式(“打”即踏,“歌”即唱,“打歌”即踏歌之意)。流传在洱源西山地区,为婚嫁、喜庆节日的娱乐活动。此舞无乐器伴奏,由歌头手端一碗酒和茶领唱,众人相和或是男女对唱问答,众人常是围绕篝火踏足而舞,并常用呼号声协调舞步。过去“打歌”动作多为向左、右各走三步,然后双脚齐跺半蹲,以及模拟劳动动作及动物形态,如“猴子纺线”(双手在胸前缠绕的动作);“打马架”(将脚伸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山打歌”已逐渐形成了成套的舞蹈语汇。近年来已成为青年男女聚会时的歌舞,舞蹈动作已发展到几十种不同的组合。动作特点是上身松弛,双臂随脚步摆动,转身急促,其中双脚跺地然后一脚擦地向前伸出,是西山打歌有代表性的步伐。

龙舞--“龙舞”:在白族人民中流传着大量关于龙的传说故事。“龙舞”源于小黄龙大败大黑 龙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大黑龙,因丢失龙袍而异常气愤,一怒之下,将海尾河堵起,大理坝子沉入海中。小黄龙见人民苦于水患,便奋力与大黑龙大战了三天三夜,方才获胜 。�

“龙舞”中的小黄龙,系用黄缎精心扎成,并扎出美丽龟、鹤、鹭、凤,以及梅、莲、菊、牡丹等灯笼为小黄龙做陪衬;用黑布扎成大黑龙,又扎出鱼、虾、蛙、蚌为大黑龙作陪衬。 由两个男子扮作龙丫头为引导,一时间龙腾灯走,形象地再现出小黄龙奋战大黑龙的场面。 �

此外,在白族人民中还流传着其他龙舞的形式,如用竹子扎成能伸缩的龙,以及布龙等。

烟锅舞--“烟锅舞”是白族老人跳的即兴舞蹈,模仿各种不同的吸烟动作及造型,或蹲或站,有时一两人跳,也有时许多人围起来跳,老人们有趣的“烟锅舞”,往往引得年轻人和妇女们来观看,有的忍不住也参加进去舞蹈一番。

草帽舞--“草帽舞”是青年人爱跳的舞蹈。草帽,既是白族人民的生活用具,也是白族人民的装饰品之一,心灵手巧的白族妇女常在草帽上装饰各种彩带和花朵。人们在日常劳动或参加节日活动时都要戴上草帽防晒或取下草帽用来扇凉,根据这一生活习惯,人们逐渐发展、变化出十多种舞草帽的动作,同时还有用草帽拍击脚部,从而又变化出“单脚跳拍”、“双脚跳拍” 等舞姿和技巧。舞时,右手持草帽,随步法甩动草帽,肩部前后摆动,腰部亦随之而动,优泼优美。在集体跳时,青年之间互相对抛草帽,一时间各种草帽齐飞,就象一群翩翩起舞的彩蝶,十分好看。

“烟锅舞”、“草帽舞”,是以生活用品为道具的舞蹈,乡土气息极浓。

巫舞--“巫舞”是过去巫师驱鬼治病时跳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因手持道具不同,舞法有别,又因人而异变化颇多。有持羊皮鼓而舞的,羊皮鼓系有把,并坠有两个响铃的单面羊皮鼓,边敲边绕圈舞蹈,动作幅度大,持手巾而舞的是双手各拿一块手巾,甩动手巾做出摇、扑、拍、打、转等动作。脚下以跳跃动作为主,腰部大部度左右晃动的动律十分鲜明。持双扇而舞的特点是用扇子的上下绕花、左右翻腕、单手抛扇、转身接双扇等动作组成,具有一定的难度。

南诏奉圣乐--自古以来白族人民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联系非常频繁。这种联系和相互间的交流在舞蹈中亦有所反映。

“南诏奉圣乐”。这是公元八百年南诏王异牟寻向唐朝进献的大型歌舞。仅其乐部就设有龟兹、大鼓、胡部、军乐四部,可谓管弦鼓乐俱全。舞人六十四名,身着民族服装,手执羽毛,以四纵四横十六人一组的正方队形交替变化,在舞蹈中摆出“南”、“诏”、“奉”、“ 圣”、“乐”的字样。其间有领舞、群舞及领唱、齐唱,段落分明,衔接紧凑,内容浩繁, 规模宏大,此次演出振动了长安,载入史册。

另外,也有一些是吸收了汉族舞蹈后结合白族的习惯、爱好予以改变,目前已经流传在白族民间的舞蹈。

如“耍船”,与汉族“跑旱船”类似,但装束是白族的,船身亦装饰着白族图案,这种舞蹈常被白族人民用在每年的“耍海会”上。

又如“耍马”与汉族“跑驴”基本相似。在“三月街”盛会上就能见到这种表演形式,但伴奏的音乐已变为典型的白族音乐——“吹吹腔”了,并且依据白族人民的爱好,加上了唱腔 ,边跑边唱,使形式更为活泼,为白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保安族

人口为12212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人以汉文做为交际工具。信仰伊斯兰教。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是由地名而来的自称,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过去人们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而称其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据民族内部的传说、语言特点和类似蒙古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可以认为保安族是由元、明以来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地区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与周围生活的回、汉、藏、土等民族长期交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

保安族受封建农奴主的欺压,被迫迁徙到现在保安族唯一的聚居地----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3个毗邻的村庄,当地习惯地称其为保安三庄。保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

宴席舞--宴席舞是具有代表性的保安族传统民间歌舞,通常在娶亲时表演。遇丰收或其它喜庆日子也常跳。

宴席舞来源于保安族的婚礼习俗。结婚时由新郎和本村的青年组成“迎亲队”到女方娶亲,女方村里的男女青年也组成迎亲队,在村口以墨笔涂男方陪送者的面部,并用拳击之,以相戏谑。娶亲后,新郎新娘骑马回家,举行宗教仪式,随后即散发核桃、红枣。凡是贺喜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向主人索取一份,祝贺他们吉祥如意,红喜临门,夫妻和睦。最后宴席开始,在篝火的映照中,请本村最好的歌手唱宴席曲,大家也就随着唱词边歌边舞。宴席舞的表演者,人人能触景生情,随口填词。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舞步稳健、潇洒,一般多为对唱、对跳,即兴表演。�

宴席舞的动作特点是头部有规律、有节奏地摆动。动律是由下颏的左下侧向右上侧自然摆动,摆动时节奏性强并有停顿。整个身体的左右摆动较明显,尤其是两胯部分更为突出。腿部屈伸较大,脚落地时有力、稳健,多属邀请动作。手形为半握拳,大拇指伸展,其意为夸赞保安族在气质上是一个“有自豪感的”民族。这种手式在保安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甚为普遍。保安人民在舞蹈时喜欢昂首挺胸,整个动作和情绪都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扇舞--保安族另一种类型的民间舞蹈是男子扇舞,它成舞于宴席舞之后。自保安人民迁到甘肃以来,和周围的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东乡族等民族的生活习俗、贸易、文化生活、宗教等方面都有交往。男子扇舞是保安族人民利用汉族扭秧歌时用的扇子,在执扇和舞法上创造了许多花样,如抖扇、翻扇、绕扇、平扇等。舞时手全把执扇,手腕的抖动非常灵活,并带动整个臂部,摆动时有股韧劲。同时使胯部的扭动,腿部的屈伸,相与呼应。脚下步伐在拖、挪、靠步的表现上亦甚细致,尤其将要结束时,脚步跳出的一下自然动作,即一腿稍弯踏地,另一腿弯靠其后的舞步,更加突出了该舞独具的风格,使保安族男子扇舞成为一个特色鲜明、潇洒大方的民族民间舞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1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