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桃有什么营养呢?吃了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可不可以多吃

小樱桃有什么营养呢?吃了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可不可以多吃,第1张

科属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成熟果实。

别名朱樱、朱果、家樱桃、荆桃。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微酸;入脾、肝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祛风胜湿。主治病后体虚气弱,气短心悸,倦怠食少,咽干口渴,及风湿腰腿疼痛,四肢不仁,关节屈伸不利,冻疮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水分83克,蛋白质14克,脂肪03克,糖8克,碳水化合物144克,热量66千卡,粗纤维04克,灰分05克,钙18毫克,磷18毫克,铁59毫克,胡萝卜素015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可酸04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钾258毫克,钠07毫克,镁106毫克,另含丰富的维生素A。

食疗作用

1、抗贫血,促进血液生成 樱桃含铁量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量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2.防治麻疹 麻疹流行时,给小儿饮用樱桃汁能够预防感染。樱桃核则具有发汗透疹解毒的作用。

3.祛风胜湿,杀虫 樱桃性温热,兼具补中益气之功,能祛风除湿,对风湿腰腿疼痛有良效。樱桃树根还具有很强的驱虫、杀虫作用,可驱杀蛔虫、蛲虫、绦虫等。

4.收涩止痛 民间经验表明,樱桃可以治疗烧烫伤,起到收敛止痛,防止伤处起泡化脓的作用。同时樱桃还能治疗轻、重度冻伤。

5.养颜驻容 樱桃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糖、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均比苹果、梨高,尤其含铁量高,常用樱桃汁涂擦面部及皱纹处,能使面部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

保健食谱

1.樱桃甜汤 鲜樱桃2000克,白糖1000克。樱桃洗净,加水煎煮20分钟后,再加白糖继熬一、二沸后停火备用。每日服30~40克。此汤具有促进血液再生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2.冬菇樱桃 水发冬菇80克,鲜樱桃50枚,豌豆苗5O克,白糖、姜汁各适量。水发冬菇、鲜樱桃去杂洗净;豌豆苗去杂和老茎,洗净切段;炒锅烧热,下菜油烧至五成热时,放人冬菇煸炒透,加人姜汁、料酒拌匀,再加酱油、白糖、精盐、鲜汤烧沸后,改为小火煨烧片刻,再把豌豆苗、味精加人锅中,人味后用湿淀粉勾芡,然后放人樱桃,淋上麻油,出锅装盘(菇面向上)即成。此菜具有补中益气,防癌抗癌,降压降脂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及癌症患者食之。

3、樱桃酒 鲜樱桃500克,米酒1000毫升。樱桃洗净置坛中,加米酒浸泡,密封,每2—3日搅动1次,15~20天即成。每日早晚各饮50毫升(含樱桃8~10枚)。此酒具有祛风胜湿,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湿腰腿疼痛,屈伸不利及冻疮等病症。

4.樱桃酱 樱桃1000克,白砂糖、柠檬汁各适量。选用个大、味酸甜的樱桃,洗净后分别将每个樱桃切一小口,剥去皮,去籽;将果肉和砂糖一起放人锅内,上旺火将其煮沸后转中火煮,撤去浮沫涩汁,再煮;煮至粘稠状时,加入柠檬汁,略煮一下,离火,晾凉即成。此酱具有调中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风湿腰膝疼痛,四肢麻木不仁,消渴,烦热等病症。

5.樱桃汁 樱桃80克,冷开水1杯。樱桃洗净后去核,放人果汁机中加冷开水搅成樱桃汁,倒出供饮(可加适量白糖调味)。此汁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可消除皮肤暗疮疤痕。

注意事项樱桃性温热,不宜多食;热性病及虚热咳嗽者忌食;樱桃核仁含氰甙,水解后产生氢氰酸,药用时应小心中毒。

主要作用: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伸筋草的水浸剂对实验家兔有降温作用。3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石松碱可使麻醉猫、兔血压骤降,中毒剂量可增加动物呼吸振幅而减少频率。体外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高度敏感,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中度敏感。

扩展资料:

临床应用:伸筋草辛散、苦燥、温通,能袪风湿,入肝尤善通经络。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可与羌活、独活、桂枝、白芍等配伍;若肢体软弱,肌肤麻木,宜与松节、寻骨风、威灵仙等同用。

人老关节变形而不灵,时常容易抽筋。伸筋草对于老人来说,是宝贝。它能让人腿脚灵便。医生说人老关节变形而不灵活,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老人的关节不灵活,不是变形了,也不是骨质增生了,而且韧带板结僵硬了。”也就是常说的筋缩。那么,常喝伸筋草,就缓和了这症状。所以,伸筋草对于老人来说,是宝贝。

伸筋草生于山坡,林缘或林内。附生于悬崖绝壁或生有苔藓植物的老树桠间。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产地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在广东、广西等省份。

参考资料:

-伸筋草

舌苔

舌苔可以反映出人的内脏以及躯体疾病的信息。中医观察舌苔,强调人的整体性和各脏器之间的关联性。中医认为:病在表,舌苔多呈现薄白状;病邪入里,舌苔变为厚腻且转为黄或黑色。因此,从舌苔厚薄变化可判断疾病的深浅表里程度。

白苔:中医认为属“表证”。外感风寒时,舌苔薄白润滑;白苔厚腻,表明内有痰湿;厚白而干燥,为实热证;苔白且嫩滑,刮之干净,是里虚寒证。白苔亦可出现于各种慢性炎症感染及水湿停留等症。

黄苔:多属内里有“热”。苔略黄而不太干燥,是病邪刚由表入里;舌苔黄腻,属脾胃有湿热,苔黄而干燥,是胃肠实热症;苔黄黑并有芒刺,是内热极盛,津液枯乏;苔黄而湿润,为阳虚证候。总之,黄苔多与发热、炎症感染及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黑苔:多见于重病恶病。舌苔焦黑并舌根发黑,多为热盛无津;黑苔干燥为高热伤津,多见于热病后期。临床所见灰黑苔,常与发热、化脓性感染有关,见于脓毒血症、坏疽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等症。

西医观察舌苔,强调舌苔的特异性,即什么疾病将产生什么样的舌苔。如果确实观察到某种有指征意义的舌苔,几乎可以“对号入座”地诊断出是什么病症。

地图舌:舌面上出现**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隆起部分,状如地图。其边缘不规则,存留时间不很长,可消退或再形成新的**隆起部分,也称为“移行性舌炎”,这是由于缺乏核黄素而引起的。

草莓舌:舌乳头潮红、肿大似草莓,常见于长期发热或患猩红热的病人。

镜面舌:也称光滑舌,由于舌乳头萎缩,舌体变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牛肉舌:舌面无苔而呈绛红色,如生牛肉状,见于糙皮病(缺乏烟酸引起的营养不良症)患者。

毛舌:舌苔呈黑色或黑褐色,带毛刺,又称黑毛舌,是由于舌面的丝状乳头缠绕了霉菌菌丝以及上皮细胞角化所致。见于体弱久病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由于观察舌苔十分方便,而舌苔的变化可作为了解身体状况、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因此,一般人可在日常保健中自查,如有情况,及时就诊。

回答者:本世纪不等式 - 门吏 三级 4-20 15:09

舌苔白的对症治疗

舌苔白 舌质淡白 多是有寒舌苔黄

舌苔白、舌质偏白的人多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为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体质。

心阳虚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劳累加重。病人可服些红参、黄芪煎水当茶喝,平时饮食中常吃些温阳散寒的生姜。

郭淑云教授说,冬天阳虚病人要格外注意保暖,可多进食热粥,也可自制一个药棉背心穿。方法是用煎好的生姜水泡棉花,然后晾干,做成棉背心。

脾胃阳虚脾胃阳虚病人常出现胃部疼痛怕凉,不思饮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泻。胃疼病人可用干姜(或良姜)、荜拔煎水喝,具有温胃散寒作用。还可用生姜、白胡椒粉捣成泥状,稍加温后敷脐,每日一换。老年人因阳虚大便干,可用肉苁蓉、附子、干姜、葱白煎水喝。

还有相关文章供你参考——

看舌苔调饮食

祖国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许多脏腑的精气上营使之灵活,所以脏腑的病变,往往能从舌象上反映出来。观察舌质和舌苔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应及时调整饮食,并仔细观察是否有病态,是否要去医院诊治。

⑴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为寒证,见于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副食选择清淡性温的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红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做为调味剂。水果可吃苹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凉的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蟹、螺、鸭蛋等。忌吃冷饮。

⑵舌苔白腻,或白厚腻:多为寒湿,应选用温胃健脾、散寒化湿的食物,品种同上。少用甜腻厚味的食品,否则会导致腹胀及食欲减退。

⑶舌苔微黄,或黄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所致,见于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常伴有口舌干渴、烦躁、大便干结等症状,饮食上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粉、绿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选用山楂、梨等。

⑷舌苔薄少或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多因胃肠湿热或阴虚火旺所致,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选用百合汤、雪梨、西瓜等有滋阴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温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葱等。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如今到医院找中年以上的中医看病,许多医生把望舌看得比诊脉重要。在问了症状之后,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让我看看你的舌头。”对此,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郭淑云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人体内脏若有病变,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有经验的医生看舌头,就像看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望便知道你病情的轻重,体内的虚实寒热。

中医将舌体分为三部分:舌尖反应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边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不过,郭淑云教授说,中医讲的心肝肾功能与西医不同,不必硬套。

舌苔黄 舌质红 多是有热

郭淑云教授说,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

心经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同时伴有心急烦躁、失眠多梦,多是心经有热,病人此时可用些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泡水,当茶每日频饮。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莲子心、枣仁煮粥喝;口舌生疮可用野菊花60克,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郭淑云说,有位老干部口舌生疮多年,用了很多方法治疗无效,就用这个小验方,一个月即痊愈。

膀胱湿热舌质偏红,舌苔黄腻病人伴有小便排不净感觉,或尿时感到小便发热,有痛感,多是膀胱湿热,即西医讲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麦、扁蓄等,水煎后当茶喝。

肝经有火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可用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郭淑云认为,大黄性寒,有降泄作用,用酒炮制后,可将大黄药力引到头目,泄上焦之火。

肺经有热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伴有大便干结者可用冬凌草、大黄稍加煎煮,每日当茶饮。咽干肿痛者可用胖大海、麦冬、菊花泡茶,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郭淑云教授说,中医有个理论叫“肺与大肠相表里”,病毒性感冒初期,通过泄大肠宿便热毒,以消除肺经之火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见图3-1)。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当然具体愿意还要具体的鉴证,单单从舌苔不能够确诊的!

身体湿气重,应该从饮食运动和中药三个方面共同调理。

1、在饮食上,咱们要严格戒酒,特别是啤酒,会助湿热。还有肥甘厚腻的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脾胃气虚之后,水湿运化功能就会下降,湿气就会积留于体内。所以对于一些油炸的、肉类的或者寒凉的海鲜,都需要严格的控制。还有就是生冷瓜果、反季的水果,这些都会伤及脾胃之气。脾胃一旦气虚,脾胃运化水谷、对水湿的运化都会下降,除了湿气重,还会出现营养不良,出现气虚导致的其他的症状。

2、中药的调理,可以选择健脾益气化湿的中药,如果身体湿气重,困倦乏力,没有食欲,舌体胖大有齿痕,可以选择参苓白术散,来健脾化湿。如果没有特殊的症状,只是身体的沉重感,没有非常明显的气虚。可以选择二陈汤,也就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可以自己抓药煎煮。如果连中药都不想吃,那可以进行代茶饮,比如藿香、佩兰、砂仁、茯苓,这都是健脾化湿的,比较好的单味药,可以泡在一起喝,但是需要坚持。

3、运动,每天固定的时间的运动,固定量的运动,适合自己运动量的运动,维持下去,能够有效的改善身体湿气重。

湿气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头重如裹,嗜睡,面色晦暗,身体困倦,四肢沉重,关节酸痛沉重、食欲下降、纳呆、腹胀等症状。

建议患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食生冷、凉饮等食物,养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迫湿外出。湿气重的患者还可以进行中医调理,可以选择拔罐、刮痧,都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祛瘀、排毒、祛湿的功效,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伤痉的病因病机 5 伤痉的症状 6 伤痉的诊断 61 潜伏期 62 前驱期 63 发作期 64 辅助检查 7 需要与伤痉相鉴别的疾病 71 化脓性脑膜炎 72 狂犬病 8 伤痉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811 风毒在表 8111 症状 8112 辨证分析 8113 治法 8114 方药治疗 812 风毒入里 8121 症状 8122 辨证分析 8123 治法 8124 方药治疗 813 阴虚失养 8131 症状 8132 辨证分析 8133 治法 8134 方药治疗 82 外治法 83 针灸治疗 831 体针 8311 方一 8312 方二 832 耳针 84 其他疗法 841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 842 镇痉 843 支持疗法 9 伤痉的预防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伤痉的穴位 2 治疗伤痉的方剂 3 治疗伤痉的中成药 4 伤痉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伤痉 1 拼音

shāng jìng

2 英文参考

tetan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伤痉为病名[1]。出《五十二病方》。即破伤风[1]。因外伤而引致痉证者。出《五十二病方》:“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伸而不能屈。”“风入伤,伤痈疽。”对因外伤感染引起痉证已有正确认识。

破伤风 (tetanus[2])为病名[3][4]。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称金疮痉[4]、伤痉、金疮中风痉[3]。是指感染破伤风杆菌后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5]。其临床特点是,有皮肉破伤史,有一定潜伏期,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抽搐间歇期全身肌肉仍紧张强直,伴有发热,但神志清醒,多因并发症而死亡。

破伤风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

风毒之邪广泛存在,不仅发生于皮肉破伤,手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新生儿脐带污染,或生产及流产处置不当,或褥疮染毒,也可引起破伤风。外伤所致者,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摄口。

本病西医亦叫破伤风。

4 伤痉的病因病机

伤痉因风邪侵入皮肤破伤或疮口受邪而致抽风[3][4]。为风毒自创口袭于经络,引动内风所致[4]。现代医学已证实本病为破伤风杆菌从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迅速繁殖产生细菌毒素而引起症状[4]。

伤痉的病因为皮肉破伤,又感受风毒之邪。风毒之邪乘皮肉破伤之处侵袭人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外风引动肝风内动,风毒人侵日久,化热化火,使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阴损及阳,甚至阴阳离决而死亡。

5 伤痉的症状

初起四肢无力、头痛、两腮酸痛、口噤、颈部转动不灵、发热发冷,进而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流涎,甚则全身肌紧张,阵发性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频频发作,最后语言、吞咽、呼吸均困难,甚或窒息而死[3][4]。发作频频,轻微 即可诱发抽搐发作[4]。病程进展较快者,预后较差[4]。

6 伤痉的诊断 61 潜伏期

一般在10天左右,短者可1—2天,长者半月至2个月不等。脐带染毒多在5—7天发病,故又称七日风。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62 前驱期

时间较短,仅l一2天,表现有乏力,头晕,头痛,全身不适,咀嚼无力,畏寒低热,烦躁不安,下颌稍感紧张,张口略感困难。反射亢进。创面多于陷无脓,周围皮肤暗红,有疼痛感和牵制感。

63 发作期

典型发作症状是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肌肉强直性痉挛,最初是咀嚼肌,依次为面肌、颈项肌、腹背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病人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口角向外上方牵引,前额出现皱纹,双眉举起,呈苦笑面容。继而颈项强真,头向后仰,痉挛向四肢延伸,呈现不能坐起,头后仰不能前屈,腰部前凸,称为角弓反张。四肢肌肉收缩时,因屈肌比伸肌有力,肢体可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等姿态。

膈肌和肋间肌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直肠和膀胱痉挛可引起便秘和尿潴留。发作性抽搐是指病情严重者,在肌肉强直性痉挛中又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呈自发性、阵发性发作。

在抽搐间歇期患者的肌肉也呈痉挛状,为本病抽搐的特点。亮光、声音、风吹、饮水、触动等都可引起抽搐发作。每次抽搐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患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汗出淋漓,流涎,口吐白沫,牙齿有摩擦声,呼吸气促。

非典型发作的,仅出现破伤部位局部的肌肉强直,不延及全身。

病变后期,患者由于长期肌肉强直、痉挛、抽搐及摄人不足,致体力消耗,面色光白,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合苛肺部感染,或呼吸肌麻痹引起窒息,心肌麻痹引起死亡。

64 辅助检查

发作期血白细胞增高,创口脓液培养有破伤风杆菌生长。

7 需要与伤痉相鉴别的疾病 71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与破伤风一样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表现,但化脓性脑膜炎无阵发性抽搐。还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易嗜睡昏迷。脑脊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

72 狂犬病

狂犬病有被犬、猫咬伤皮肉的病史,但狂犬病患者呈兴奋、恐惧状,看见或听到水声,便发生吞咽肌痉挛,称“恐水病”。可因膈肌收缩产生大声呕逆,如犬吠声。

8 伤痉的治疗

破伤风的治疗,初宜祛风定痉,服玉真散或五虎追风散,或脱凡散(蝉衣30g,研极细末)热黄酒送下,取微汗[3]。外治宜清创、扩创及敷玉真散[3]。后期当祛风、解毒、镇痉,用木萸散加减,并配合针灸[3]。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

81 辨证治疗 811 风毒在表

破伤风·风毒在表证(tetanus with pattern of windtoxin in exterior)是指风毒在表,以轻度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为常见症的破伤风证候[5]。

8111 症状

轻度吞咽困难,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舌淡,苔薄白,脉数。

8112 辨证分析

肌肤破伤,感受风毒之邪,外邪入侵,气血不畅,经络拘急,则吞咽困难,牙关紧闭,周身拘急;风邪在表,受邪较轻,则痉挛期短,间歇期长;舌淡、苔薄白、脉数为风邪在表之象。

8113 治法

祛风镇痉。

8114 方药治疗

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812 风毒入里

破伤风·风毒入里证(tetanus with pattern of windtoxin entering interior)是指风毒入里,以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高热,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胸腹满闷,腹壁板硬,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脉弦数为常见症的破伤风证候[5]。

8121 症状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高热寒战,全身肌肉痉挛,间歇期短,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胸腹满闷,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红,苔黄,脉弦数。

8122 辨证分析

风邪入里引动内风,故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肌肉痉挛;风从火化,阳明燥热,故时时汗出,胸腹满闷,大便秘结;热壅于肺,则呼吸急促,痰涎壅盛;热壅于膀胱,则小便不通;邪人肝经,则面色青紫;邪正交争,则高热寒战;舌红绛、苔黄少津、脉弦数为毒邪内盛之象。

8123 治法

熄风镇痉,清热解毒。

8124 方药治疗

木萸散加减。

813 阴虚失养

破伤风·阴虚邪留证(tetanus 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是指阴虚邪留,以抽搐停止,头晕,心悸,口渴,面色萎黄,时而汗出,牙关不适,偶有痉挛或屈伸不利,或肌肤有蚁行感,舌质红,脉细弱无力为常见症的破伤风证候[5]。

8131 症状

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屈伸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8132 辨证分析

正邪剧争,风毒受挫,正气亦伤,阴血亏耗,不能上荣,则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阴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经脉失养,则手足发麻,屈伸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无力为阴血亏虚之象。

8133 治法

补血养阴,疏通经络。

8134 方药治疗

四物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82 外治法

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1小时后,可行清创切除坏死组织,开放创口,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双氧水湿纱布填塞。每天换药时都须用双氧水冲洗,换药后敷料等应严格消毒。创面有残余坏死组织时可用七三丹掺布;创面干净时用生肌散掺布。

83 针灸治疗

注意:体针和耳针疗法均可每日治疗1~3次,或长时间留针数小时至1~2日,但须严防滞针、折针[4]。症状控制后,可用皮内针留置数小时至数日[4]。一般来说,本病多采用综合疗法,针灸可作为一种辅助疗法[4]。

831 体针 8311 方一

取大椎、风府、人中、筋缩、风池、太冲、合谷、阳陵泉等穴为主[4]。牙关紧闭加下关、地仓、颊车;角弓反张加腰阳关、承山、后溪;四肢抽搐加阳陵泉、太冲、曲池[4]。

8312 方二

牙关紧闭取穴下关,颊车、合谷,内庭。

角弓反张取穴风府,大椎、长强、承山、昆仑。

四肢抽搐取穴曲池、外关、合谷、后溪、风市、阳陵泉、申脉、太冲。

832 耳针

取脑、枕、心、神门、缘中等穴,中强 [4]。

84 其他疗法 841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

一经确诊,应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抗毒素的剂量首次应大,以后视病情需要酌情减少,第一次用5万~10万单位,加于500~10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以后视病情变化,可每日由静脉或肌肉注射l万~2万单位,连续用7天。抗毒素注射前应作过敏试验,以免发生过敏反应。皮试阳性者应行脱敏注射:新生儿破伤风,可用破伤风抗毒素0.5万—1万单位,青霉素3万~5万单位,加入0.5%普鲁卡因溶液l0mL做脐周封闭。

842 镇痉

使用镇痉药可以使患者安定,减少对外界 的敏感性,而使痉挛不发或少发,使病人较长时间处于安静和睡眠状态,则治愈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一般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口服1015mL或3040mL ,4—6小时1次。巴比妥类药物,如鲁米那0.1—0.2g,肌肉注射。或安定5一l0mg,口服,每日3—4次,或l0mg静脉注射。抽搐特别严重时可用10%~25%硫酸镁溶液l0mL肌肉或静脉注射,在紧急时可肌肉或静脉滴注2.5%硫贲妥钠,每次0.5一1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一1000mL中缓慢滴注,用药时应密切观察,以防发生呼吸抑制。

冬眠疗法:效果较好,常用冬眠工号(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杜冷了l00mg),或冬眠合剂m号(工号中氯丙嗪改为乙酰普吗嗪20mg,其他相同),每次1/3—1/2剂量,每4—8小时肌肉注射1次,或1个剂量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成人每日可用1—2个剂量。

843 支持疗法

应给患者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等高热量、高营养饮食,用大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及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并注意纠正酸堿平衡失调,必要时可输新鲜血或血浆。如患者不能进食,可采用鼻饲或静脉高营养疗法:

9 伤痉的预防

1.创口早期彻底清创,宜用双氧水反复冲洗,特别是污染或较深的创口。

2.破伤后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最迟伤后不超过24小时。

3.患者隔离监护,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光、声、振动。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护理,注意营养的摄人。

10

白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你想知道白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白芍是一种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白芍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关于白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白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

  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等症。

 白芍能养血敛阴,治妇科疾患,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等药配合应用。

 白芍与桂枝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

 白芍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同用,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

  2、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挛疼痛等症。

 白芍功能养血而柔肝,缓急而止痛,故可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

 白芍与甘草配伍,可治胁痛;

 白芍与柴胡、枳壳等同用,可治腹痛及手足拘挛;

 白芍与黄连、木香等同用,可治痢疾腹痛。

  3、用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

 白芍生用,能敛阴而平抑肝阳,故可用于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等症,可与桑叶、菊花、钩藤、白蒺藜等同用。

  4、美容养血

 中医养生指出,白芍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无光泽,与白术、茯苓同用可润泽皮肤、美白,再搭配上甘草食用可以延缓衰老。

白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2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

 药物功效: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白芍的功效一:补血

  用于治疗

 (1)血虚经行不调,痛经,崩漏,伴头昏乏力,心悸失眠。

 (2)血虚肝脉失养,肢体挛急,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敛阴柔肝

 (1)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手足瘛疭(chi-zong),口干不渴,脉虚舌绛。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目眩头晕,耳鸣,肢体麻木。

  用于治疗

 (1)脘腹胸胁疼痛,如中焦虚寒,脘腹疼痛。

 (2)肝气不舒,胁肋疼痛。

 (3)阴血亏虚,小腿抽掣疼痛。

  此外,白芍还可治疗

 (1)痢疾,泄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2)自汗,盗汗。

  白芍泡水喝可治疗偏头痛

 中医认为,人们头部两侧是胆经循行的路线,偏头痛一般与胆经受阻有关系,肝与胆是紧密联系的,肝或胆有了湿热,容易引起虚火上升,导致胆经不通畅,引起偏头痛,而白芍具有清肝火、除胆经湿热的作用,通过泡水喝,可以疏通胆经,俗话说通则不痛,胆经通畅了,自然偏头痛就消失了。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药用价值

 中药典籍中记载,白芍性凉,味苦、酸,入肝经和脾经,具有健脾养血、滋阴柔肝、敛阴收汗、补中益气和清热止痛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白芍含有芍药苷、挥发油、氨基酸以及倍单宁等鞣质、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β谷甾醇等成分,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芍含有抗菌消炎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它还能够扩张血管,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肌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白芍有着很好的养肝护肝作用,对急性肝损伤有修复作用。此外,白芍还有镇痛、止痛、缓解痉挛及调节脂肪和糖类代谢的功效,在医学临床上有着较广泛的应用。

以下,龙大夫就对和肝癌相关的几种皮肤表现,做一个分析和归纳:

1皮肤糠疹

主要表现为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糠疹,边界清楚,伴有鳞屑的斑片状皮损, 皮肤糠疹提示可能存在肝癌,是一种比较有用的诊断性体征, 尤其是对于一些皮肤颜色深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而言。

2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这种皮肤疾病是比较少见的,主要表现为在 阳光暴晒或者皮肤轻微创伤后,会导致皮肤红斑,或出现水泡和大泡等表现, 这些水泡可能会变为出血性,有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要引起注意。

3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

又叫Lesar-Trelat征,患者的皮损主要表现为类似湿疹样的 基底部炎症反应,可伴有皮赘和黑棘皮病。

4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是一种与寻常型天疱疮相似的表皮水泡性皮肤病,这种皮肤病很少累及黏膜,其水泡常表现为 表浅糜烂,伴有红斑、鳞屑和痂皮形成,类似于重度脂溢性皮炎 。

5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表现多样的疾病,与肝癌相关的皮肌炎,长表现为手部伸侧的鳞状紫罗兰色丘疹、眼周皮肤紫罗兰色斑片、光照部位皮肤异色性斑片,以及斑块、头皮和大腿内侧的鳞状斑块,或者甲周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粗糙等。

问答最用心,靠谱龙医生!

生活道公益 健康 认为,皮肤上变化比较公认的就是肝掌、蜘蛛痣、腹部静脉暴露,有的会有皮肤黄疸。肝癌是“癌中之王”,人体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基础代谢物质都在肝中完成的。又是解毒器官,维生素、激素代谢也在肝中进行,所以肝癌太凶险了。不能单看皮肤上的异常变化,因为肝脏进行着上述重要的生化反应,而且发现就是晚期,所以注意各方面的观察为好。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藏血,如果出现了情绪暴躁、乳房、少腹、肋下等处不舒服时候,可能都和肝功能变化有些关系,肝主筋,如果感觉筋脉有屈伸不利、肌肉有时候震颤等时候,也和肝有些关系的。就是说我们平时注意些,不要等着肝太累了时候,或者去检测时候出现肝功能问题时候,就开始调理注意,这样才能避免肝脏受损的。就说癌症发生一般都在很多年时候长期积累造成的肿块,平时就注意会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

生活道公益 健康 建议,平时注意少喝酒或者不喝酒,每天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上不要吃太肥甘厚腻食物。总之就是要注意保养自己。

肝癌可能会有的皮肤异常包括:

最典型的要数肝掌和蜘蛛痣。肝掌表现为手掌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而蜘蛛痣表现为皮肤小动脉分支末段扩张所形成的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因形似蜘蛛,所以称为蜘蛛痣,通常发生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面颈部、上胸部肩部等)。其实,它们都是肝炎肝硬化后的表现,并不是肝癌独有的表现,所以出现这个病变,只能说表现有肝的异常,肝硬化,但是不是肝癌,这个得进一步检查,肝癌很多确实有肝炎肝硬化,但不是一定会有,所以也不是一定会有肝掌和蜘蛛痣的表现。

肝癌还可能会有瘙痒的表现,这是由于肝癌导致胆汁淤积而出现的皮肤瘙痒表现。而也是由于胆汁淤积,胆红素升高,会有黄疸的表现,也就是皮肤或粘膜黄染表现。

包括肝癌在内的肝病,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会有所谓的肝病面容,也可以算是皮肤表现,表现为患者面部皮肤色素沉着,失去光泽,灰暗甚至灰黑。

说到肝癌其实这种癌症是很恐怖的,而且除了肝移植外几乎没有办法治愈的,肝癌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发生于肝细胞及肝内胆管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为止肝癌的发病机制是尚不明确的,但是有很多诱发的因素。

肝癌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乙肝病毒所导致的,主要是由于肝细胞DNA导致的异常基因表达而癌变。还有就是肝硬化导致的,主要是肝细胞损伤后出现肝内不典型的各种增生。除此之外还有胆汁淤积、酒精过度、肝淤血、黄曲霉菌感染、化学物质中毒等各种因素所引发的。

而肝癌起病比较隐匿,而且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到了中晚期会逐渐出现右上腹部(肝区)疼痛、而且有腹胀感及右侧肩背部疼痛、而肝癌结节破裂会出现剧烈持续性的腹痛,一些止痛药无作用、还会导致食物减退、出现恶心呕吐、营养吸收不良导致出现消瘦、乏力纳差、全身性的感染等症状,而且还到了晚上癌细胞转移后出现各组织器官的症状。

但是肝癌出现后皮肤也会有症状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皮肤发痒,因为肝癌导致肝内胆汁运转异常,但是皮肤痒不一定是肝癌,但如果是肝炎等人群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而且使用止痒药物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要警惕肝癌。很多恶性程度高的癌症,都会导致体表皮肤黏膜出现红疹及红斑。

2、手掌心出现蜘蛛痣及肝掌,肝病患者出现肝掌和蜘蛛痣的原因大体上相同,都是因为肝功能的障碍,不能处理雌激素,导致过多的雌激素作用于小动脉,使之扩张所致。另外由于血中某种血管扩张物质潴留,使血管括约肌细胞收缩功能降低,有较多血液通过微动脉,并对血管壁增加压力,使血管弯曲、盘旋而同皮肤张力最低的区域延伸,最终形成蜘蛛痣。

3、皮肤发黄,主要是脸部及虹膜,主要是由于肝癌导致肝脏功能异常,使得血管内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及虹膜发黄,而激素的异常导致脸色灰暗。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危害大。而肝癌病人,皮肤也会出现异常变化。

肝癌产生的原因

肝癌大多是从慢性肝病转变而来。导致肝癌的原因很多,在我国最常见的原因是乙肝病毒感染,除此之外丙肝病毒感染、酗酒、脂肪肝、进食霉变食物、化学药物、遗传代谢性肝病等等都可能导致肝癌的产生。

肝癌癌细胞的“特异功能”

肝癌的癌细胞具有很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常的肝细胞是没有的。

1无限的增长分裂: 癌细胞不同于人体正常细胞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生长不收限制,只要人的生命存在,癌细胞的生长就不停止。

2人体营养的掠夺者: 这是癌细胞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建立自己的动脉血管,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营养通道。为了满足自身疯狂生长的需要,大肆汲取营养物质,而人体其它组织器官却出现营养匮乏的表现。

3野蛮的侵略者: 这是癌细胞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自己增长,而且还对其他组织器官进行侵犯。如直接对邻近组织器官渗透,还可以通过淋巴、血液长途奔袭侵犯远离自己的组织器官。

肝癌患者的皮肤表现

俗话说雁过留声,风过留踪。任何事情都有蛛丝马迹可寻,都有内在和外表的规律,疾病也不例外。

肝脏是人类的第一大腺体,具有合成、代谢、分泌、调节、运输等多种功能,又称人体的“化工厂”。

当人体出现肝癌后,由于早期肝癌很小,对人体的影响不大,可能去了现不明显,但是随着肝癌的发展,对肝脏损伤的加剧,导致肝脏功能降低,出现异常变化,人体的外观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1面部皮肤变暗,无光泽 :由于肝功能下降,肝脏的解释功能下降,人体内毒素增加,在面部表现为暗而无光泽,称之为慢肝病容。

2肝掌、蜘蛛痣的形成: 当肝癌的晩期,肝癌细胞占居了半壁江山,甚至更多,正常肝组织很少,肝脏灭活能力下降,人体内的雌激素增高,在人体的皮肤上表现为蜘蛛痣、肝掌的特征。

3腹壁“青筋”显露: 肝癌可以导致肝脏的结构发生异常改变,通过肝脏的血液受阻,从而出现门静脉高压的情况。由于门静脉高压,原来通过肝脏的血液改道分流,腹壁静脉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血液增加,从而出现腹壁静脉显露,俗称“青筋”,实为曲张的静脉。

4皮肤、巩膜颜色变黄: 大家都知道肝脏是胆红素合成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肝癌时胆红素的合成代谢受损,体内胆红素升高,从而导致皮肤、巩膜黄染,如肝癌的肿块压迫了胆管,则胆红素升高的更为明显,我们称之为皮肤、巩膜重度黄染。

5下肢水肿,压之凹陷: 肝脏的功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合成白蛋白。当人体内白蛋白下降时,常常表示肝脏损伤严重。肝癌的晚期常常有这种现象发生。由于低白蛋白血症,血液的渗透压降低,血液中的水分渗出周围组织。水住低处流,所以首先表现为下肢水肿。

上述皮肤表现虽然不是肝癌病人所特有,但是对于肝癌病人如出现上述皮肤表现,常常表明已到了肝癌的晚期,病情已十分严重。当然除了皮肤表现外还有肝区疼痛、消瘦等等。

如何预防肝癌的发生及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患者一旦有异常的感觉,往往到了疾病的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预防肝癌及对于肝癌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甚至可以达到痊愈的目标。

1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也就是易发生肝癌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乙肝、丙肝病人要给予抗病毒、保肝、护肝的治疗,以减少肝细胞癌变的可能。

2改变损伤的不良行为。多进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不进食油腻、腌制、油炸、霉变食物;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不熬夜;戒烟、戒酒;心态平和;适当有氧运动,降低体重。

3定期到医院进行筛查。肝癌的高危人群岛3~6月到医院进行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CT检查。可以发现小的肝癌。

肝硬化失代偿期或者肝癌发生时,由于肝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全身会出现多种症状,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皮肤的异常改变。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肝癌发生时,皮肤有什么异常变化?

1发黑、脸色暗沉: 对于肝病患者,在肝功能减退明显时,会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脸色黝黑,暗沉,皮肤粗糙无光泽。尤其是眼周更为明显,有点像黑眼圈。

2皮肤巩膜发黄: 皮肤巩膜发黄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代谢能力下降引起的,血液中间接胆红素水平上升,引起黄疸。由于胆盐在皮肤的沉积,会引起皮肤瘙痒。

3肝掌蜘蛛痣: 肝掌表现为大小鱼际处发红,以及形态似蜘蛛的的蜘蛛痣,都是肝脏对雌激素的代谢异常导致。是肝功能下降时的典型表现。

肝癌早期很难会被发现,由于它没有疼痛神经,被称为“沉默的癌王”。其实肝癌要发生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异常,皮肤上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长期的严重失眠。 如果一个人在晚上1到3点不能正常睡觉,一定要引起的足够重视。因为晚上1到3点是肝经气血流注最旺盛的时间,也是肝脏最忙时间。体内大量的血液会流入肝脏,肝脏进行解毒。如果这个时间段不能睡觉,一定会影响肝脏解毒功能,使毒素停留肝脏内,为肝癌的形成埋下种子。

情志失常 。正常情况下,由于肝脏具有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所以在情绪正常,心情舒畅时,人体的气血会和平有序进行,不会生病。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气,闷闷不乐,多愁善感、悲忧欲哭等,容易使肝气郁结,造成肝血瘀滞,长期会诱发肝癌。

身体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红点,红点呈发散型血丝,有可能是“蜘蛛痣”。与肝硬化、肝癌等有关。

手掌皮肤出现暗红色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早上1点到3点,体内血液会流入肝脏,而且这些血液都是质量好的,没有任何问题的。肝脏就会在这时间段很顺利的进行解毒,使血液流入心脏。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手掌是粉红色的。如果肝脏长了肿瘤或者肝硬化等情况下,人一定会在1点多突然醒来,不能再入睡,这时间段体内的大量的血液会由于肝脏内的肿瘤或者肝硬化等原因,空间变小,贮藏不了大量血液,会来不及对血液解毒,以快进快出的方法进行,毒素会随血液流入心脏,导致血液变深,长期积累于手掌,便出现暗红色变化,这种手掌要格外小心。

人体下肢出现浮肿,肝癌腹水,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肝脏癌晚期会出血倾向,皮肤会有瘀斑。

综上所述,肝癌要发生时,身体会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的。所以,身体一旦出现异常时,应该及时调理,让疾病不要再发展下去。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悦、微笑生活, 健康 合理饮食,千万不要食用发霉东西,如瓜子、花生、粮食等 ,因为这些东西含有黄曲霉素,是致癌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多运动,拥有 健康 生活!

您好!我是 @Forest医生祥子 ,我来回答肝癌发生时,皮肤有什么异常变化?这个问题。

现代医学诊断有视、触、叩、听;传统医学的诊断有望、闻、问、切。无论中、西医诊断都是把视察或者观望放在第一位,就是通过病人外在的表现去观察、分析病情所在。

《黄帝内经》就有“有诸内,必形诸外,”意思是说:人体内部病变一定会有外在的体表变化。

@Forest医生祥子

比如看到一个气血亏虚病人,只是通过“察言观色”如:颜面部、口唇、甲床颜色淡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表情淡漠、语声低微则可判断此人存在气血不足。

从事内科医生几十年,见过很多肝病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异常变化,尤其肝癌病人的皮肤变化更是多见,现一一介绍如下。

一、黄疸

黄疸一般多在肝癌晚期出现,可因肝细胞损害引起,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二、色素沉着

肝病病人代谢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表皮基底层黑色素增多,以致全身皮肤色泽加深。色素沉着以身体外露部分以及乳头、腋窝、生殖器官、关节、肛门周围颜色较深。

肝病患者表现在面颊部的色素沉着,临床上又称之为“肝斑”。

三、蜘蛛痣、肝掌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

蜘蛛痣的出现多发生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

蜘蛛痣大小不等,直径可由帽针头大至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以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压之即褪色,去除压力后又回复出现。

但某些人身上出现一、两个或几个蜘蛛痣,不一定患有肝病。 健康 妇女在妊娠期也可出现。

临床发现,很多肝病患者,在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肝掌的发病机理和蜘蛛痣相同。

四、疣

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可以发生恶变,常见的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锐湿疣等。不同的临床类型由不同类型的HPV所致,人是这种病毒的唯一宿主。

疣病毒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偶可通过污染物而间接传染。皮肤外伤是感染病毒的重要因素。

疣的发生和消退和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关系,且细胞免疫对疣的防御机制有主要作用,免疫缺陷的人对疣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肝癌患者皮肤出现疣体,多由身体免疫力下降以致病毒感染所致。

疣体可出现在颈部,背部,上、下肢以及生殖器或者肛门周围等部位。

以上就是 @Forest医生祥子 对您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提示:源于网络

1、皮肤瘙痒

当然是排除因为天气干燥、过敏等一些因素导致,如果是持续性的瘙痒,并且用药也一直不见好转,应当重视起来。

2、皮肤发黑

比如脸上、额头等身上皮肤颜色发黑、发暗,多提示为脏器出现问题,可能是肾脏、肝脏,应当及时做相关的检查。

3、皮肤长痣

类似蜘蛛的红色痣,一般会分布在腹部或者肚脐的周围,表面看起来很像蜘蛛,所以取名蜘蛛痣。

4、皮肤发黄

一般提示和肝脏代谢有关,因为肝脏会分泌胆汁,如果异常分泌,胆管分泌到全身,会黄染皮肤,所以外观看起来就是皮肤发黄,医学上一般称为“黄疸”。

怎么预防肝癌的发生?

防止乙肝

注射乙肝疫苗,如果感染了乙肝应当尽早的接受治疗;

不吃变质的食物

家里的食物要保存好,如果发现有变质、发霉的一定不要食用;

适当的补硒

可以吃一些采用硒多糖、富硒酵母等来补充,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

定期的检查身体

定期的检查身体能及时了解自身的 健康 状况。

人体是一个整体,皮肤和整个机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系统疾病都可以反映于皮肤。当肝脏出现病变时,可由于影响合成排泄结合或调节机制,引起皮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肝癌也可以引起皮肤改变。这里还是要在回答问题之前温馨提示:下述症状不能诊断肝癌,仅仅是提示肝癌的线索,我们不要轻易对号入座!真正诊断肝癌需要借助超声、CT、病理组织学等辅助检查手段,由专科医生诊断。

当皮肤出现下面这5种异常时,可能是癌细胞在肝脏生根发芽了:

1全身瘙痒

当癌细胞疯狂生长堵塞肝内胆管导致胆汁淤积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胆汁淤积时,胆汁中的胆汁酸盐结合胆红素返流入血,随着血液循环流至全身。而胆汁酸盐沉积于皮肤,刺激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而使患者感到全身皮肤瘙痒。

2肝病面容

许多肝脏疾病都会有肝病面容,包括肝癌。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皮肤,特别是眼眶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失去光泽,使整个面部皮肤呈现灰暗乃至灰黑色。

3皮肤黄染

皮肤黄染在医学上叫黄疸,主要为皮肤黏膜的发黄。最开始的特征是双眼眼白部分呈现**,随着疾病发展全身皮肤都会变为深**或黄棕色。其发病原因跟皮肤瘙痒相同,也是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所致。

4蜘蛛痣

是由一个红点向外发散出小的交织的血管,红点中间为一中心动脉,外常用有一个苍白晕围绕,从针头大到50px,整个痣看起来像一只蜘蛛而得名。大的蜘蛛痣能看到或感到搏动,特别是当用玻片压迫时明显。蜘蛛痣主要分布在胸上部、前臂、手和面部。

5肝掌

肝癌导致肝功能损害时,会出现肝掌。主要表现为双手手掌两侧的大、小鱼际肌和指尖掌面呈粉红色的斑点或斑块,颜色如朱砂,加压后立即可变为白色,不压迫后很快又呈红色,而掌心颜色正常。整个手掌看起来就是外周颜色泛红,掌心偏白。

除了肝癌以外,以上这些皮肤病变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都会有相同或相似的表现。所以,当皮肤出现以上改变之一时,肝脏可能已经出现问题,请务必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原文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事的大体意思是:名医扁鹊觐见蔡桓公,发现蔡桓公有病,在腠理,并告之,但蔡桓公不信。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扁鹊第二次见蔡桓公的时候,发现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了肌肤,但蔡桓公依然不信,并且很不高兴。第三次见的时候,扁鹊发现疾病发展到肠胃了,然而蔡桓公依然不信,并且更加不悦。这时读者都在为蔡桓公着急,面对扁鹊这样的名医,怎么可以错失良机呢?直到最后一次,扁鹊见到蔡桓公,什么话也不说,赶紧就走了。蔡桓公找人问扁鹊,扁鹊说病情已经很危重了,到了骨髓,药石、针灸都无能为力了。果然,几天后,蔡桓公病发身亡。

关于蔡桓公的病名,在《韩非子》和《史记》中均没有提及,仅交代了疾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即由腠理→肌肤(《史记》作“血脉”)→肠胃→骨髓。那么,什么疾病符合这一规律呢?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与之痹疾,可急之,如桓公,不已,必亡”。 应该是“痹症"。

“痹症”一词的由来要追溯到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

究竟什么是“痹”呢?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关于“痹”的论述有四点:①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多种疾病。②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③闭阻、不散。④麻木。

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其疼痛或呈游走性或长期固定在一处,或刺痛,或麻木,或肿胀。痹症往往呈渐进型或不规则的发作型,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瘾疹,渐进型多发生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大如麻豆,坚硬,不易消散,无触痛;不规则的发作型多发于四肢内侧的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状圈,时隐时现,病久则可见骨节僵硬变形、疼痛、肌肉萎缩或筋脉拘急牵引等症状。

依据《内经》论述解释痹症的分类有三种,根据病邪的偏胜,“痹”可分为:行痹、痛痹和著痹;根据发病季节分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按病变部位分为五脏痹和六腑痹。在《灵枢·周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侵犯于分肉之间,引起众痹”,而众痹的病症特点,“疼痛上下游走,左右对应,无有止息,痛无定处”。

临床上的疾病,根据其病因大致可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外感疾病是由于感受“六*”(风、寒、暑、湿、燥、火)引起,内伤疾病是由饮食不节、劳倦失常、情绪刺激等因素导致。蔡桓公的疾病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疾病是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

在古代,外感疾病统称为“伤寒”,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专门论述此类疾病的。伤寒的传变过程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一般是由太阳(表证)→少阳(半表半里)→阳明(里热证)→太阴(脾经寒证)→少阴(肾经寒证)→厥阴(肝经寒证)的过程。在五脏与形体的对应关系中,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髓。由上可见,伤寒的传变过程和扁鹊所描述的过程非常吻合。其中,少阴肾经寒证是最为危重的证候。

在伤寒的传变过程中,可因及时治疗而治愈或控制在轻浅阶段,也可因失治、误治导致伤寒直中(病邪直接进入某一经)或越经传变(跨越某一经),出现危重证候。所以,蔡桓公的病名可诊断为伤寒。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的“居十日”,并非是指具体的十天,而是约数。

对此,大家可能还有疑惑,伤寒不就是感冒吗?感冒也会死人吗?

在古代,伤寒是外感病的通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热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脑血管意外的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指外感风寒之邪。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中说:“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道术符刻,言五温,亦复殊大归,终止是共途也。”也就是说,伤寒是官贵们对外感病的雅称,而通俗的称谓是时行,温病则是道家的说法。

在广义伤寒中,有很多较为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会导致死亡。医圣张仲景就是因为家族里面因伤寒而病死了很多人,发愤而作《伤寒杂病论》。在其《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些较严重的外感病,类似于现代的非典、甲流等,这类疾病病情变化较快,如身体较弱的人群,病情会迅速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平常的感冒只是伤寒的一种,属于较为轻浅的类型,一般只局限在太阳表证,也有少阳半表半里证,很少有继续往里发展的证候,只要及时治疗就会治愈,一般不会出现危重证候。

从扁鹊对蔡桓公描述的症状来看,一开始为风寒侵袭腠理(太阳表证),而此时蔡桓公没有感觉,风寒进一步入里,进入半表半里(肌肤),而蔡桓公仍没有感觉,又进一步发展,到了阳明胃经(肠胃),蔡桓公还没有感觉,风寒继续入里,就会发展为三阴寒证,而三阴寒证是较为严重凶险的,蔡桓公的体质可能不太好,风寒直接进入少阴肾经(骨髓),这个时候,扁鹊自知以蔡桓公的脾气可能也不会相信他,再者,治疗起来也较为棘手(并非不能治,而是很难治)。扁鹊在“六不治”中曾说:“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蔡桓公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于是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转身就跑。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很多译文中,将扁鹊对蔡桓公的疾病解释为“你得了皮肤病”、“你得了胃肠病”等,这是不对的,蔡桓公的病性是风寒,腠理、肌肤、肠胃等是病位,是疾病的不同阶段,而不能直接诊断为皮肤病、胃肠病等。

那么,蔡桓公真的没有症状吗?其实也不尽然,一开始,他可能没有感觉,扁鹊看出来了,他不承认,还对别人说了扁鹊的坏话,之后,他可能也有症状,但他贵为一国之尊,碍于情面,怎能表现出自己软弱,可能觉得症状还不算重,自己能抗得住。可不料病情继续发展,到了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讳疾忌医”的意思,如周敦颐所说:“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另外,本文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得病后是及时治疗还是抗。很多人说,得病后抗抗能增强抵抗力。也确实有很多人得病后不治,慢慢就好了。然而像蔡桓公这样却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么得病后到底是及时治疗还是抗呢?其实,能不能抗取决于两个方面:病邪轻重和自身正气(抵抗力)强弱。如果病邪较轻,正气较足,可以不用药,自身的免疫力就可驱逐病邪,但如果病邪较重,而自身的正气又较弱,可千万不要抗,应该及时治疗,这样治疗起来容易、花费较少,且对身体的损害也较小,如果硬抗只会使病情逐渐加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6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